首页 > 教学教案 > 小学教案 > 四年级教案 > 飞向月球(优秀8篇)正文

《飞向月球(优秀8篇)》

时间:

飞向月球 篇1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凭借课文语言材料,了解宇航员飞向月球的经过和现代宇航事业的发展情况,激发热爱科学、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读懂课文,了解宇航员飞向月球的经过和现代宇航事业的发展情况,激发热爱科学、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出示杨利伟的图片

1、你认识他吗?谁能给大家来介绍一下。

2、如果杨利伟来到课堂你想问他什么问题?

其实,早在1969年7月16日,美国三名宇航员就已成功飞向太空,并在月球上安全着陆,迈出了人类踏上月球的第一步。现在让我们与航天英雄一起感受那惊心动魄的一刻……(课件展示火箭升空)

二、初读课文

1、请大家放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不要多字漏字。

2、交流初读感受。

三、精读体悟;

1、自读课文,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记下在宇航员飞行过程中的有趣的事,如果你把这些趣事用序号标明会更好。

2、学生交流:(说到哪儿讲到哪儿)

第二自然段

1、交流后出示:“感到自己的身体轻飘飘的,无法在座舱里站稳,稍一抬脚,就会跳起三四米高。”

2、通过朗读表达你的体会。

3、那么,当你刚抬脚,就跳起三、四米高,你心里害不害怕?能解释一下这是怎么回事吗?

4、还有哪些宇航员也认为这很有趣的,请你们一起通过朗读来表达你们的体会。

第三自然段

1、交流后出示:“因为失重的缘故,座舱里没有上下左右和正反之分,所以,他们可以飘在空中睡,也可以头朝下、脚朝上悬着睡。”

2、在空中睡觉你感觉如何呢?(轻飘飘的,自由自在)请你读出这种感觉来。

3、谁还愿意来轻飘飘一回的?

4、指导朗读

5、交流出示:“吃的‘饭’是特制的。吃的时候,先要把食品放在塑料袋里,再灌进水,把食品捏成糊,然后像挤牙膏似的把食物挤进嘴里。如果是吃花生米一类的硬颗粒状食物,就要让它们漂浮到空中,然后像鱼儿觅食一样在空中捕捉。”

6、请你通过朗读来感受吃饭的特别。

7、指导朗读:个读——小组读——齐读

第六自然段

1、交流出示:“月球上没有宫殿,也没有嫦娥和玉兔,只能看到广袤的荒原上高山耸立,巨石嶙峋。”

2、当你登上月球时看到高山耸立,巨石嶙峋时,你有什么感受?

3、指导朗读

4、“随着太阳光线角度的变化,月球的表面呈现出各种奇异的色彩,有时是灰色的,有时是棕色的,有时是黄色的。”

5、抓住三个“有时”来指导朗读。

6、“最令宇航员百看不厌的是地球,它发出耀眼的蓝色和白色的光芒,漂浮在茫茫的宇宙中”

7、景色的确太美了,棕黄色的陆地镶嵌在蔚蓝色的海洋中,还不时有几朵美丽的云彩在上面飘荡,在月球上看地球真是太美了,真是令人——百看不厌。来,你来读好它,感受一下它的美。

8、美吗?谁再来?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这令人百看不厌的美景。

师:我们都觉得这次旅行非常有趣,也看到了与众不同的景色,那么大家是否留意过身边的三名宇航员,他们在干什么呢?

1、“他们在座舱里飘来飘去,仔细地检查一个个开关,还不时地和地面指

挥中心联络着……”

a、你亲眼目睹了他们工作的情形,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b、老师听了也非常的佩服,你能通过自己的朗读来赞一赞他们吗?

c、指名读

d、我们一起来赞一赞这几位工作认真的宇航员。

2、“舱门打开了。阿姆斯特朗小心翼翼地沿着等月舱的扶梯下来,在月球表面留下了深深的脚印。”

指导读好“小心翼翼”这个词语,再指导读好句子。

3、“宇航员们在月球上采集了不少土壤和岩石标本,拍摄了许多照片,带回了地球。”

a、经科学家研究分析――接读课文至结束

b:大家查找过资料,具体是哪种元素呢?

(铝、钙、碳、硅、钛、镁、钾等66种元素)

c:这些元素就是我们地球上所缺乏的资源,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些资源将会被充分利用起来,月球也将成为我们人类另一个家园。

三、拓展

1、各位见习宇航员,请问我们现在能否到月球上居住?能说说原因吗?

2、那你想为月球成为人类的另一个家园做些什么?

3、除了66种元素,你还有本课相关的哪些资料推荐给大家共享?

4、课外收集资料,以“神奇的宇宙”为题,写一份板报稿。

四、小结,听了大家的设想,老师信心倍增,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之下,不久的将来月球一定能成为我们人类的另一个家园,一起努力吧!

五、作业设计:(要求:①想像奇特②有创新精神③从以三选一)

第一题:你驾驶一艘宇宙飞船,在茫茫的太空中寻找外星生命。你离开地球已经好几天了。这时,透过舷窗,你看到一个美丽的蓝色星球。

第二题:在月球上的一天

第三题:我是一个月球人

教学反思

《飞向月球》这篇课文主要借课文语言材料,了解宇航员飞向月球的经过和现代宇航事业的发展情况,激发热爱科学、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大家都很关心杨利伟太空飞行的经过,我就以这学生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入手,与学生展开对话,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接下来的学习活动就成为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会越学越想学,越爱学,学习也会事半功倍。不过在这一环节上,处理有点急躁,没等学生的兴趣完全调动起来,就匆忙进入新课。

在“宇航员升空”这环节,最初设想是学生能随着火箭升空感受到那一刻的惊心动魄,结果由于视频无法打开,课堂气氛有点平淡,在“精读体悟”那部分,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记下在宇航员飞行过程中的有趣的事这一环节,学生能在课文中找出这些有趣的事进行交流,让学生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品味课文的内容,随后交流自己的感受与心得,用自己的朗读表达自己的体验。老师跟随学生的交流随时指导。

在最后登陆部分的处理上,由于课件耽误了时间,时间不够了,就忽视了学生主动性,强制地把学生拽到了登陆这一部分,课堂上就有点牵的感觉。

『pssp学习问题个性化解决方案是上海问学堂启导教育研究中心集合专家资源,结合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成果,依托pssp和生涯品牌,为帮助中小学生提高学习成绩所提供的一种教育服务,开创了教育行业教育顾问的先河,这可能是目前最好的教育项目。我们还特别推出“教师教研和亲友创富计划”,为教师提供了一个科研和创富的平台,在网站上增设了教师资源专栏,大家可以共享彼此的课件、教案、教学论文、教育案例、教学案例、试题、学科总结等教学资源。让我们携手,共同开创中国的学习顾问业。』

飞向月球 篇2

7、飞向月球

.《飞向月球》教学设计之四

.《飞向月球》教学设计之三

.《飞向月球》教学设计之二

.《飞向月球》教学设计之一

.《飞向月球》拓展阅读

《飞向月球》说课设计

各位老师、各位评委你们好!《飞向月球》是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课本第十一册的第七篇课文,它完整地记叙了宇航员第一次飞向月球并登上月球的经过,告诉我们月球很有开发价值,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学生在专题学习网站《飞向月球》的环境下,应该能较轻松地将宇宙飞船飞向月球的经过理清,了解了宇航员在失重后工作、吃饭和休息的情形,体会到他们工作艰难和认真负责的精神,目标能较好的得到达成。

本课时要学习“登上月球”和“登月收获”两部分,课文中相关的文字描述很少,较简单地写出了宇航员看到的情况和月球“很有开发价值”。几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这帮小家伙在读到“月球上没有宫殿,也没有嫦娥和玉免……”时肯定会想到其它一些关于月球的传说,会产生诸如:除此之外还能看到些什么?月球有哪些开发价值?月球真的会成为人类的另一个家园吗?等问题。对这些问题,作为老师总不能直接给学生一一作答吧,我们应该以何种方式继续我们的教学活动呢?

一、网络环境的设计与创设

这时我想到了“研究性学习”,它要求学生在开放的现实生活情境中,通过亲身体验进行解决问题的自觉学习,在我们的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定和确定研究专题,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研究,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这里,学生们从自身学习生活实践出发,找到了他们感兴趣的有研究价值的问题——有关月球的研究。

网络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巨大的空间,研究性学习可以在网络学习环境中找到实践的支点,我何不引入现代网络技术,实现信息技术和语文课程的整合呢?于是我针对此处的教学内容对网络资源进行了整合,将课文提供的指导性研究主题扩展了专题学习网站,它能为学生如何开展基于网络的研究、实践提供有效手段,有助于语文课堂拓展教学的展开。

根据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和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我将该教时的能力目标定为:通过网络环境下学生积极、主动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培养他们利用网络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为:通过学习,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网上收集资料的乐趣、乐意主动参与发现问题、研究问题。

毫无疑问,通过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便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让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提高在网上的研究性学习效率又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难点。

二、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流程

1、发现问题阶段:

[主题定位]

上面讲到学生生成了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一一去研究,显然不切我们的教学实际。我们有必要对这些问题进行筛选、提炼,以引起学生对某一问题的注意。学生通过讨论,本着兴趣第一的原则,结果无外乎两个研究主题:1、研究月球文化。2、研究月球的开发价值。此时,本堂课的研究目标已经动态生成。

2、研究问题阶段:

[问题导向]

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任务驱动法),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是积极主动的。课题的动态生成为学生积极的知识探索、建构指明了方向,学生围绕课题自主研究开去。

[自主研究]

专题学习网站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搭建了一个平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得到进一步的发挥,更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组织自己的学习活动。当然学生可折分课题研究一个子课题也可研究一个或多个课题,这便要量力而行了。

[信息查询]

网上资料的收集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一环,学生通过对资料的分析、筛选、整理,为最终问题的解决作好了准备,同时学生的学习能力与自主发展也能得到充分的展现。

“教是为了不教”,我相机要对学生进行信息查询的指导。使用网站导航、搜索引挚和浏览器提供的查找功能来查询信息是比较好的几个方法。本专题学习网站高度集中本地资源,供学生参考使用;将用“page to page”的方法超链接的远程资源下载到本站点下,学生通过超链接可以直接找到需要的资料,加快了收集资料的速度;集成“google”等泛资源,便于学生自己运用该搜索引擎直接上网收集资料。为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提高网上的研究性学习效率提供了支持。同时在教学中时刻提醒我们的学生注意研究目标,以使其不迷失在信息的海洋中。

我在设计时还增加了搜索登记功能,使每个学生既是信息的获取者,也可以是信息的提供者,这样便形成了一个密切与研究目标相结合的信息库,有效整合了网络上的相关资源。

[探索思维]

学生上网查询后,进行深层次的心理思考,选择网络信息中的要点,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总结,知识重组后提出自己的观点,从而培养了其自主思维。同时他们的内隐知识与外显知识发生相互作用,可以增长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如学生在研究月球文化的子课题——月球上的景观时,对文中“高山耸立,巨石嶙岣”进行了扩充,指出月面的地形主要有:环形山、月海、月陆和山脉、月面辐射纹、月谷(月隙),并一一为大家作介绍。

[合作研究]

决定》中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从合作学习策略的理论研究可以看出,无论是从动机的角度、认知的角度还是意义建构的角度,合作学习都是一种具有优越性的教学策略,能有力地弥补自主学习中存在的不足。

该环节我设计以下三个步骤:

(1)自愿组合成研究小组,解决未决课题。

(2)全班分成若干小组继续研究上述动态生成的课题,可三个一群,五个一簇,成为志同道合的研究群体,从中感受到与他人合作的愉快。

(3)各组整理研究成果。

3、研讨交流成果阶段

[讨论交流]

讨论交流实质上是为了让学生在较高的水平上思考,得到更大程度的提高。

首先,各研究小组展示阶段性成果。可发表章,也可将文本、图像、演示文稿等作品上传到本研究性专题网站进行展示。

然后,在网站的“交流天地”、“专题讨论”中讨论,或对自己的成果补充内容或征求别人对你成果的意见,或对别人的成果提出异议。此时我的脑海里仿佛出现了这样的一幕,一个学生认为“天狗吃月亮”是月亮的传说,而另一个学生则认为“天狗吃月亮”是有一定的科学道理,两人争论不休,面红耳赤。在老师的帮助下,学生对收集的资料进行了再度深层次的心理思考。结果有了,原来当时我们的科学还不发达,对一些现象还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现在科学已经搞清了其形成原因,它是一种自然现象,是由天体运动变化而形成的。

最后,进行多元化的评价。在此应以能力为主轴对学生进行评价,并可适当进行自我评价,生生互评,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

[意义建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这里也就是专题学习网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有了前面几个环节的顺利实施,学生进一步修改了自己的成果,形成了阶段性的看法。问题得到了圆满的解决,知识真正通过意义方式获得。

[拓宽延伸]

研究性专题网站不但可以直接用于课堂作多媒体教学手段,又可延伸到课外让学生自学,成为教师课堂教案的延伸。学生在此可重新确定研究课题,继续开展研究性学习。如:(1)地球为何适合人类居住?(2)火星又有何开发价值。等。

三、设计特色

我认为此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流程设计具有以下特色:

1、任务设计的真实性

基于网络的小学生研究性学习提倡以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目标,学习的内容选择真实性任务,真实性的任务可以整合多种知识和技能,有助于学习者用“真实”的方式应用知识,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意识到他们所学知识和技能与他们是相关的和有意义的,这也是维持学习动机的非常重要的因素。

由于在真实性任务中学生了解自己所要解决的问题,有主人翁感,任务本身又是整体性的,具有挑战性,学生必须依*自己解决问题,而不仅仅是研究别人的解决方法,这样他们就好象在真实世界中解决问题一样,解决了问题就是奖励,因此容易激发起内部动机。

2、以问题为中心展开研究性学习

在教学中,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研究性学习的途径,选择与学生学习生活经验有关的问题,让学生在教师的辅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收集资料、分析资料,表达交流成果的能力。教师引导呈现一个需要学习研究的问题,提供解决问题的依据,引导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飞向月球 篇3

揭开月球的神秘面纱��� 《飞向月球》拓展阅读

教材分析:《飞向月球》一课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十一册中的一篇课文。它完整地记叙了宇航员第一次飞向月球并登上月球的经历,告诉我们月球很有开发价值,激发人们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全文共7个自然段,可分为3段:第一段(1---4),写了三名宇航员乘宇宙飞船飞向月球。第二段(5—6),写两名宇航员登上月球。第三段(7),写人类发现月球很有开发价值。课文以“飞向月球”为重点,首先交代宇航员离开地球的时间和方法,接着写了宇宙飞船脱离地球引力产生“失重”现象后宇航员们工作、吃饭和休息时的情形,最后写飞船接近月球,两名宇航员乘登月舱在月球上着陆。

教学要求:

1、 学会本课4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认识一个多音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先…再…然后…”写一段话。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根据提示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3、 凭借课文语言材料,了解宇航员飞向月球的经过和现代宇航事业的发展情况,激发热爱科学、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读懂课文(1---4)小节,即“飞向月球”部分,了解宇航员飞向月球的经过和现代宇航事业的发展情况,激发热爱科学、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课前准备:字词的预习情况利用早读等时间解决。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 谈话导入 激发兴趣 1、 教师谈话:前阶段,我国宇航事业中取得了一项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你知道是什么吗? 2、 如果杨利伟来到课堂,你想对他说什么,你想问他什么问题? 二、 网络查找 加深体验 1、教师:接下来,就让我们带着问题一起进入精彩的网络世界,找到杨利伟叔叔,去揭开太空之旅的神秘面纱,领略其中的奥妙吧!你还可以约上好朋友一起查找! 2、学生用“google、百度”搜索器,输入“杨利伟太空之旅视频”观看网上的自拍录像、图片和文字资料。 3、网络中的太空之旅让你知道了什么?(学生各抒己见) 三、 学习课文 彰显个性 1、教师:其实,早在1969年7月16日,美国三名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奥尔德林和柯林斯乘坐“阿波罗11号”飞船,成功飞向太空,并在月球上安全着陆,迈出了人类踏上月球的第一步。现在让我们与航天英雄一起感受那惊心动魄的一刻……(出示课文)读到喜欢的地方多读几遍。 2、读课文,感悟语言材料。 3、同桌互相交流自己读课文的感受。 4、全班交流,指导朗读重点句子。 四、 课外拓展 解决疑问 1、教师:除了课文提供的信息,你还想了解人类第一次登月的哪些情况? 2、学生提出问题,找到与自己有同样疑问的同学一起上网查找资料,进行整理。 3、全班交流自己的问题与答案。 第二教时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7、飞向月球 知道了“阿姆斯特朗、奥尔德林和柯林斯”他们……

2、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好消息,我们有机会加入“见习宇航员”的队伍,愿意的同学请举手。 3、那么,我们进行一个简短的入队仪式,全体起立,“欢迎大家加入见习宇航员的队伍,我们鼓掌表示通过 ”。——请坐下。 4、现在就有一个飞行任务交给大家,跟着课文中的三名宇航员一起——飞向月球(生读课题)。临行前,老师有个小小的愿望,你们能否把旅行中有趣的经历认真地记录下来,带回地球,跟我和客人老师一起分享? 5、那我们准备出发吧,穿上价值三十万美元的宇航服,登上“阿波罗11号”飞船,准备发射,倒计时开始,10.9.8.7.6.5.4.3.2.1.升空!(音乐起,学生开始自读课文,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记下有趣的见闻)。二、精读体悟1、现在,老师已收到部分队员发回的信号,请求飞回地球。 2、很高兴,大家都顺利地完成了任务,回到了地球,不知道你们带回了什么有趣的见闻,能否让老师和大家一起分享呢?学生交流:(说到哪儿讲到哪儿,但建议作适当引导,避免先讲第六自然段后面的文章)学习第二自然段1、交流后出示:“感到自己的身体轻飘飘的,无法在座舱里站稳,稍一抬脚,就会跳起三四米高。” 2、通过朗读表达你的体会。 3、那么,当你刚抬脚,就跳起三、四米高,你心里害不害怕?能解释一下这是怎么回事吗? 4、还有哪些宇航员也认为这很有趣的,请你们一起通过朗读来表达你们的体会。学习第三自然段

1、交流后出示:“因为失重的缘故,座舱里没有上下左右和正反之分,所以,他们可以飘在空中睡,也可以头朝下、脚朝上悬着睡。”

2、在空中睡觉你感觉如何呢?(轻飘飘的,自由自在)请你读出这种感觉来。

3、谁还愿意来轻飘飘一回的?

4、指导朗读

5、交流出示:“吃的‘饭’是特制的。吃的时候,先要把食品放在塑料袋里,再灌进水,把食品捏成糊,然后像挤牙膏似的把食物挤进嘴里。如果是吃花生米一类的硬颗粒状食物,就要让它们漂浮到空中,然后像鱼儿觅食一样在空中捕捉。”

6、请你通过朗读来感受吃饭的特别。

7、指导朗读:个读——小组读——齐读

学习第六自然段(提前要求阅读飞向月球助读第141——143页)

1、交流出示:“月球上没有宫殿,也没有嫦娥和玉兔,只能看到广袤的荒原上高山耸立,巨石嶙峋。”2、 当你登上月球时看到高山耸立,巨石嶙峋时,你有什么感受?

3、指导朗读

4、“随着太阳光线角度的变化,月球的表面呈现出各种奇异的色彩,有时是灰色的,有时是棕色的,有时是黄色的。” 5、抓住三个“有时”来指导朗读。

6、“最令宇航员百看不厌的是地球,它发出耀眼的蓝色和白色的光芒,漂浮在茫茫的宇宙中”

7、景色的确太美了,棕黄色的陆地镶嵌在蔚蓝色的海洋中,还不时有几朵美丽的云彩在上面飘荡,在月球上看地球真是太美了,真是令人——百看不厌。来,你来读好它,感受一下它的美。

8、美吗?谁再来?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这令人百看不厌的美景。

师:我们都觉得这次旅行非常有趣,也看到了与众不同的景色,那么大家是否留意过身边的三名宇航员,他们在干什么呢?

1、“他们在座舱里飘来飘去,仔细地检查一个个开关,还不时地和地面指

挥中心联络着……”

a、你亲眼目睹了他们工作的情形,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b、老师听了也非常的佩服,你能通过自己的朗读来赞一赞他们吗?

c、指名读

d、我们一起来赞一赞这几位工作认真的宇航员。

2、“舱门打开了。阿姆斯特朗小心翼翼地沿着等月舱的扶梯下来,在月球表面留下了深深的脚印。”

指导读好“小心翼翼”这个词语,再指导读好句子。

3、“宇航员们在月球上采集了不少土壤和岩石标本,拍摄了许多照片,带回了地球。”

a、经科学家研究分析――接读课文至结束

b:大家查找过资料,具体是哪种元素呢?

(铝、钙、碳、硅、钛、镁、钾等66种元素)

c:这些元素就是我们地球上所缺乏的资源,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些资源将会被充分利用起来,月球也将成为我们人类另一个家园。

三、 拓展

1、各位见习宇航员,请问我们现在能否到月球上居住? 能说说原因吗?

2、 那你想为月球成为人类的另一个家园做些什么?

3、除了66种元素,你还有本课相关的哪些资料推荐给大家共享?

4、 课外收集资料,以“神奇的宇宙”为题,写一份板报稿。

5、听了大家的设想,老师信心倍增,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之下,不久的将来月球一定能成为我们人类的另一个家园,一起努力吧!

飞向月球 篇4

[写作特色]

“飞向月球”是新鲜事物,作者注意突出重点,细致描写,给读者以具体感受,这是本文的重要写作特色。

在飞向月球、登上月球;发现价值这三部分中,突出了“飞向月球”,将其作为重点展开描写,离开地球一向月球加速前进一脱离地球一接近月球一在月球着陆,写得井然有序。描写宇航员“失重”后工作、吃饭、休息的情形则十分细致,他们身体“轻飘飘的”、“无法……站稳”、“仔细地检查”、“不时地……联络”、“可以……也可以……”、“先……再……然后……”写得历历如绘,十分具体,读后觉得十分真切。

至于登上月球后的所见所感也写得十分细致,甲没有……也没有……只……”这是写月球表面的情况;“有时……·有时……有时……”这是写月球色彩的变幻。这样描写,能激发读者兴趣,甚至产生进一步去探求奥秘的愿望。

(宫时忠��张汉清)

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先……再……然后……”写一段话。

2.能根据课后提示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宇航员飞向月球的经过,懂得现代宇航事业的发展情况,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激发兴趣

我们都听说过嫦娥奔月的故事,在这个神话故事中,月亮里有广寒宫,有桂树,有玉兔,还有漂亮的嫦娥仙子。那么,作为天体的月球上面究竟有些什么?它是什么样儿的呢?大家想知道吗?今天这堂课,老师就和你们一起跟宇航员叔叔飞到月球上去看一看,好吗?(板书课题:6��飞向月球)

二、初读指导

1.学生自由读课文。

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广袤����嶙峋����联络����牙膏����呈现����土壤����浆糊����把食品捏成糊

棕色����扶梯����百看不厌����心驰神往

(2)指名逐行读,指点学生从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一字多音方面区分加点字读音的异同。

(3)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联络:彼此交接,接上关系。

耸立:高高地直立。

宇航员:本课指乘宇宙飞船在太阳系内空间航行的人员。

心驰神往:心神飞到(向往的地方)。

百看不厌:长久地看,多次地看,不会产生厌烦情绪。

失重:本课指宇宙飞船在高空摆脱了地心引力而失去重量。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师相机指点。

3.默读课文,按课后提示划分段落。

第一段(第1~4自然段)。

第二段(第5~6自然段)。

第三段(第7自然段)。

三、精读训练

1.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其他同学看图思考:读了这一部分,你知了什么?

(2)讨论交流,师评点总结为以下三点:

①在什么时间飞向月球?(1969年7月16日9点32分)

②谁飞向月球?(阿姆斯特朗、奥尔德林、柯林斯)

③怎样飞向月球?

引导学生抓关键词理清宇宙飞船飞向月球的经过。(离开地球升上天空;向月球加速前进;脱离地球;接近月球;平稳着陆)

(板书:升天��加速��脱离��接近��着陆)

指名用自己的话复述一下宇宙飞船飞向月球的经过,语言要通顺连贯。

(3)录音欣赏。

边听录音(第1~4自然段)边回忆一下第一段的内容。

(4)设疑。

在飞向月球的过程中,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课文中详写了什么现象?请课后思考,下节课讨论。

四、作业

1.描红,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听写生字词

二、继续精读训练

1.继续学习课文第一段。

(1)自由朗读课文,画出你最感兴趣的地方,并说说为什么感兴趣。

(2)讨论,交流:

①“宇航员感到自己的身体轻飘飘的……还不时地和地面指挥中心联络着……”,

(“轻飘飘”、“无法站稳”、“稍—.....就。”、“飘来飘去”等词语写出了宇航员们在失重之后的工作情况)

指导学生朗读。

②“座舱里没有上下左右和正反之分,……悬着睡。”�(“可以……也可以……”、“悬着睡”等词语写出了宇航员们在失重之后的休息情况)

指导学生朗读。

③出示投影片:“他们吃的‘饭’是特制的……捕捉。”这里写宇航员们失重之后的吃饭情况。作者用了一些表示先后的词语,你能找出来吗?

(“先……再……然后”表明了宇航员吃饭的先后次序)

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做某一件事的次序,想一想,然后说给大家听,当宇航员们吃硬颗粒状食物时也这样吃吗?为了说清楚,课文中用了一个什么句子来说明?(用“像鱼儿觅食一样”来比喻宇航员吃硬颗粒状食物的样子)

(3)这些失重现象很多人都觉得特别好玩。可是,宇航员们携带着工作任务飞向月球的,这种现象给他们的工作带来了——不便,因此,宇航员们的工作非常——(艰难)

(4)工作如此艰难,宇航员们是怎样工作的呢?

找出反映他工作认真负责的词语。

(“仔细地检查”、“一个个”、“不时地”……)

(5)经过三天多时间的飞行,飞船渐渐接近月球,在宇航员与地面指挥中心的合作下,登月舱在月球上停稳了,这个过程容易吗?

读第4自然段,抓住“地面指挥中心命令”、“逐渐减速”、“慢慢下降”、“终于”等词语,体会在月球着陆的困难和现代宇航技术的先进。

(6)小结。

2.学习课文第二段(第5、6自然段)。

(1)�默读课文,说说这一段写了什么。

(2)�指名读第5自然段,体会两名宇航员登上月球的样子。

“心驰神往”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人类想登上月球已经很久很久了)

“小心翼翼”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的谨慎态度)

(板书:小心冀翼��深深脚印)

假如你是宇航员,你登上月球会怎么做?

(3)自由读第6自然段,思考:宇航员们登上月球看到的是什么?(板书:没有……也没有……只能看到……)

指导看图,理解课文内容。

①月球上广袤的荒原上高山耸立、巨石嶙峋。

②随太阳光线角度的变化,月球表面呈现奇异色彩。

③站在月球看到的地球的模样。

指名读课文“最令宇航员百看不厌的……”

人类第一次登上了月球,实现了干百年来的梦想,心情该是何等激动!让我们怀着喜悦的心情读好这一段。

3.学习课文第三段。

(1)宇航员们登上月球欣赏了这独特的美景后又开始了工作。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

宇航员登上月球有什么收获?(从课文中找句子回答)

(2)“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月球一定会成为人类的另一个家

指导学生朗读。

(3)齐读最后一段。

三、总结全文,激发兴趣

1.默读课文,概括段落提纲。

2.这篇课文完整地记叙了宇航员飞向月球、登上月球的经过,告诉我们月球很有开发价值。同学们想不想通过自己的研究、设计让月球为我们服务?无穷无尽的宇宙里藏着数不清的奥秘,老师希望你们好好学习,将来去研究它们,开发它们,让更多的天

体,更多的资源为人类造福!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用“先……再……然后……”写一段话。

3.课外收集资料,以“神奇的宇宙”为题,写一份板报稿

飞向月球 篇5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先……再……然后……”写一段话。

2、能根据课后提示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宇航员飞向月球的经过,懂得现代宇航事业的发展情况,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两课时。

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我们都听说过嫦娥奔月的故事,在这个神话故事中,月亮里有广寒宫,有桂树,有玉兔,还有漂亮的嫦娥仙子。那么,作为天体的月球上面究竟有些什么?它是什么样儿的呢?大家想知道吗?今天这堂课,老师就和你们一起跟宇航员叔叔飞到月球上去看一看,好吗?(板书课题6 飞向月球)

二、初读指导

1、学生自由读课文。

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广袤嶙峋联络牙膏呈现土壤浆糊把食品捏成糊

棕色扶梯百看不厌心驰神往

(2)指名逐行读,指点学生从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一字多音方面区分加点字读音的异同。

(3)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联络:彼此交接,接上关系。

耸立:高高地直立。

宇航员:本课指乘宇宙飞船在太阳系内空间航行的人员。

心驰神往:心神飞到(向往的地方)。

百看不厌:长久地看,多次地看,不会产生厌烦情绪。

失重:本课指宇宙飞船在高空摆脱了地心引力而失去重量。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师相机指点。

3、默读课文,按课后提示划分段落。

第一段(第1~4自然段)。

第二段(第5~6自然段)。

第三段(第7自然段)。

三、精读训练

1、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其他同学看图思考:读了这一部分,你知道了什么?

(2)讨论交流,老师评点总结为以下三点:

①在什么时间飞向月球?(1969年7月16日9点32分)

②谁飞向月球?(阿姆斯特朗、奥尔德林、柯林斯)

③怎样飞向月球?

引导学生抓关键词理清宇宙飞船飞向月球的经过。(离开地球升上天空;向月球加速前进;脱离地球;接近月球;平稳着陆)

(板书:升天加速脱离接近着陆)

指名用自己的话复述一下宇宙飞船飞向月球的经过,语言要通顺连贯。

(3)录音欣赏。

边听录音(第1~4自然段)边回忆一下第一段的内容。

(4)设疑。

在飞向月球的过程中,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课文中详写了什么现象?请课后思考,下节课讨论。

四、作业

1、描红,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

二课时

一、听写生字词

二、继续精读训练

1、继续学习课文第一段。

(1)自由朗读课文,画出你最感兴趣的地方,并说说为什么感兴趣。

(2)讨论,交流:

①“宇航员感到自己的身体轻飘飘的……还不时地和地面指挥中心联络着……”,

(“轻飘飘”、“无法……站稳”、“稍-……就……”、“飘来飘去”等词语写出了宇航员们在失重之后的工作情况)

指导学生朗读。

②“座舱里没有上下左右和正反之分,……悬着睡。”

(“可以……也可以……”、“悬着睡”等词语写出了宇航员们在失重之后的休息情况)

指导学生朗读。

③出示投影片:“他们吃的�饭�是特制的……捕捉。”这里写宇航员们失重之后的吃饭情况。作者用了一些表示先后的词语,你能找出来吗?

(“先……再……然后”表明了宇航员吃饭的先后次序)

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做某一件事的次序,想一想,然后说给大家听,当宇航员们吃硬颗粒状食物时也这样吃吗?为了说清楚,课文中用了一个什么句子来说明?(用“像鱼儿觅食一样”来比喻宇航员吃硬颗粒状食物的样子)

(3)这些失重现象很多人都觉得特别好玩。可是,宇航员们携带着工作任务飞向月球的,这种现象给他们的工作带来了--不便,因此,宇航员们的工作非常--(艰难)

(4)工作如此艰难,宇航员们是怎样工作的呢?

找出反映他工作认真负责的词语。

(“仔细地检查”、“一个个”、“不时地”……)

(5)经过三天多时间的飞行,飞船渐渐接近月球,在宇航员与地面指挥中心的合作下,登月舱在月球上停稳了,这个过程容易吗?

读第4自然段,抓住“地面指挥中心命令”、“逐渐减速”、“慢慢下降”、“终于”等词语,体会在月球着陆的困难和现代宇航技术的先进。

(6)小结。

2、学习课文第二段(第5、6自然段)。

(1) 默读课文,说说这一段写了什么。(写两名宇航员登上月球)

(2) 指名读第5自然段,体会两名宇航员登上月球的样子。

“心驰神往”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人类想登上月球已经很久很久了)

“小心翼翼”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的谨慎态度)

(板书:小心冀翼深深脚印)

假如你是宇航员,你登上月球会怎么做?

(3)自由读第6自然段,思考:宇航员们登上月球看到的是什么?(板书:没有……也没有……只能看到……)

指导看图,理解课文内容。

①月球上广袤的荒原上高山耸立、巨石嶙峋。

②随太阳光线角度的变化,月球表面呈现奇异色彩。

③站在月球看到的地球的模样。

指名读课文“最令宇航员百看不厌的……”

人类第一次登上了月球,实现了干百年来的梦想,心情该是何等激动!让我们怀着喜悦的心情读好这一段。

3、学习课文第三段。

(1)宇航员们登上月球欣赏了这独特的美景后又开始了工作。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

宇航员登上月球有什么收获?(从课文中找句子回答)(板书:几十种元素) 。

(2)“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月球一定会成为人类的另一个家

(“可以……也可以……”、“悬着睡”等词语写出了宇航员们在失重之后的休息情况)

指导学生朗读。

③出示投影片:“他们吃的�饭�是特制的……捕捉。”这里写宇航员们失重之后的吃饭情况。作者用了一些表示先后的词语,你能找出来吗?

(“先……再……然后”表明了宇航员吃饭的先后次序)

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做某一件事的次序,想一想,然后说给大家听。

当宇航员们吃硬颗粒状食物时也这样吃吗?为了说清楚,课文中用了一个什么句子来说明?

(用“像鱼儿觅食一样”来比喻宇航员吃硬颗粒状食物的样子)

(3)这些失重现象很多人都觉得特别好玩。可是,宇航员们是带着工作任务飞向月球的,这种现象给他们的工作带来了--(不便)因此,宇航员们的工作非常--(艰难)

(4)工作如此艰难,宇航员们是怎样工作的呢? 找出反映他们工作认真负责的词语。

(“仔细地检查”、“一个个”、“不时地”……)

(5)三天多时间的飞行,飞船渐渐接近月球,在宇航员与地面指挥中心的合作下,登月舱在月球上停稳了,这个过程容易吗?

读第4自然段,抓住“地面指挥中心命令-:……”、“逐渐减速?”、“慢慢下降”、“终于”等词语,体会在月球着陆的困难和现代宇航技术的先进。

(6)小结。

三、总结全文,激发兴趣

1、默读课文,概括段落提纲。(板书:飞向月球登上月球开发价值)

2、这篇课文完整地记叙了宇航员飞向月球、登上月球的经过,告诉我们月球很有开发价值。同学们想不想通过自己的研究、设计让月球为我们服务?无穷无尽的宇宙里藏着数不清的奥秘,老师希望你们好好学习,将来去研究它们,开发它们,让更多的天体,更多的资源为人类造福!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用“先……再……然后……”写一段话。

飞向月球 篇6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我们都听说过嫦娥奔月的故事,在这个神话故事中,月亮里有广寒宫,有桂树,有玉兔,还有漂亮的嫦娥仙子。那么,作为天体的月球上面究竟有些什么?它是什么样儿的呢?大家想知道吗?今天这堂课,老师就和你们一起跟宇航员叔叔飞到月球上去看一看,好吗?(板书课题6 飞向月球)

二、初读指导

1、学生自由读课文。

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广袤嶙峋联络牙膏呈现土壤浆糊把食品捏成糊

棕色扶梯百看不厌心驰神往

(2)指名逐行读,指点学生从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一字多音方面区分加点字读音的异同。

(3)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联络:彼此交接,接上关系。

耸立:高高地直立。

宇航员:本课指乘宇宙飞船在太阳系内空间航行的人员。

心驰神往:心神飞到(向往的地方)。

百看不厌:长久地看,多次地看,不会产生厌烦情绪。

失重:本课指宇宙飞船在高空摆脱了地心引力而失去重量。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师相机指点。

3、默读课文,按课后提示划分段落。

第一段(第1~4自然段)。

第二段(第5~6自然段)。

第三段(第7自然段)。

三、精读训练

1、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其他同学看图思考:读了这一部分,你知道了什么?

(2)讨论交流,老师评点总结为以下三点:

①在什么时间飞向月球?(1969年7月16日9点32分)

②谁飞向月球?(阿姆斯特朗、奥尔德林、柯林斯)

③怎样飞向月球?

引导学生抓关键词理清宇宙飞船飞向月球的经过。(离开地球升上天空;向月球加速前进;脱离地球;接近月球;平稳着陆)

(板书:升天加速脱离接近着陆)

指名用自己的话复述一下宇宙飞船飞向月球的经过,语言要通顺连贯。

(3)录音欣赏。

边听录音(第1~4自然段)边回忆一下第一段的内容。

(4)设疑。

在飞向月球的过程中,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课文中详写了什么现象?请课后思考,下节课讨论。

四、作业

1、描红,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听写生字词

二、继续精读训练

1、继续学习课文第一段。

(1)自由朗读课文,画出你最感兴趣的地方,并说说为什么感兴趣。

(2)讨论,交流:

①“宇航员感到自己的身体轻飘飘的……还不时地和地面指挥中心联络着……”,

(“轻飘飘”、“无法……站稳”、“稍-……就……”、“飘来飘去”等词语写出了宇航员们在失重之后的工作情况)

指导学生朗读。

②“座舱里没有上下左右和正反之分,……悬着睡。”

(“可以……也可以……”、“悬着睡”等词语写出了宇航员们在失重之后的休息情况)

指导学生朗读。

③出示投影片:“他们吃的�饭�是特制的……捕捉。”这里写宇航员们失重之后的吃饭情况。作者用了一些表示先后的词语,你能找出来吗?

(“先……再……然后”表明了宇航员吃饭的先后次序)

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做某一件事的次序,想一想,然后说给大家听,当宇航员们吃硬颗粒状食物时也这样吃吗?为了说清楚,课文中用了一个什么句子来说明?(用“像鱼儿觅食一样”来比喻宇航员吃硬颗粒状食物的样子)

(3)这些失重现象很多人都觉得特别好玩。可是,宇航员们携带着工作任务飞向月球的,这种现象给他们的工作带来了--不便,因此,宇航员们的工作非常--(艰难)

(4)工作如此艰难,宇航员们是怎样工作的呢?

找出反映他工作认真负责的词语。

(“仔细地检查”、“一个个”、“不时地”……)

(5)经过三天多时间的飞行,飞船渐渐接近月球,在宇航员与地面指挥中心的合作下,登月舱在月球上停稳了,这个过程容易吗?

读第4自然段,抓住“地面指挥中心命令”、“逐渐减速”、“慢慢下降”、“终于”等词语,体会在月球着陆的困难和现代宇航技术的先进。

(6)小结。

2、学习课文第二段(第5、6自然段)。

(1) 默读课文,说说这一段写了什么。(写两名宇航员登上月球)

(2) 指名读第5自然段,体会两名宇航员登上月球的样子。

“心驰神往”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人类想登上月球已经很久很久了)

“小心翼翼”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的谨慎态度)

(板书:小心冀翼深深脚印)

假如你是宇航员,你登上月球会怎么做?

(3)自由读第6自然段,思考:宇航员们登上月球看到的是什么?(板书:没有……也没有……只能看到……)

指导看图,理解课文内容。

①月球上广袤的荒原上高山耸立、巨石嶙峋。

②随太阳光线角度的变化,月球表面呈现奇异色彩。

③站在月球看到的地球的模样。

指名读课文“最令宇航员百看不厌的……”

人类第一次登上了月球,实现了干百年来的梦想,心情该是何等激动!让我们怀着喜悦的心情读好这一段。

3、学习课文第三段。

(1)宇航员们登上月球欣赏了这独特的美景后又开始了工作。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

宇航员登上月球有什么收获?(从课文中找句子回答)(板书:几十种元素) 。

(2)“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月球一定会成为人类的另一个家

(“可以……也可以……”、“悬着睡”等词语写出了宇航员们在失重之后的休息情况)

指导学生朗读。

③出示投影片:“他们吃的�饭�是特制的……捕捉。”这里写宇航员们失重之后的吃饭情况。作者用了一些表示先后的词语,你能找出来吗?

(“先……再……然后”表明了宇航员吃饭的先后次序)

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做某一件事的次序,想一想,然后说给大家听。

当宇航员们吃硬颗粒状食物时也这样吃吗?为了说清楚,课文中用了一个什么句子来说明?

(用“像鱼儿觅食一样”来比喻宇航员吃硬颗粒状食物的样子)

(3)这些失重现象很多人都觉得特别好玩。可是,宇航员们是带着工作任务飞向月球的,这种现象给他们的工作带来了--(不便)因此,宇航员们的工作非常--(艰难)

(4)工作如此艰难,宇航员们是怎样工作的呢? 找出反映他们工作认真负责的词语。

(“仔细地检查”、“一个个”、“不时地”……)

(5)三天多时间的飞行,飞船渐渐接近月球,在宇航员与地面指挥中心的合作下,登月舱在月球上停稳了,这个过程容易吗?

读第4自然段,抓住“地面指挥中心命令-:……”、“逐渐减速?”、“慢慢下降”、“终于”等词语,体会在月球着陆的困难和现代宇航技术的先进。

(6)小结。

三、总结全文,激发兴趣

1、默读课文,概括段落提纲。(板书:飞向月球登上月球开发价值)

2、这篇课文完整地记叙了宇航员飞向月球、登上月球的经过,告诉我们月球很有开发价值。同学们想不想通过自己的研究、设计让月球为我们服务?无穷无尽的宇宙里藏着数不清的奥秘,老师希望你们好好学习,将来去研究它们,开发它们,让更多的天体,更多的资源为人类造福!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用“先……再……然后……”写一段话

飞向月球 篇7

《飞向月球》拓展阅读:

教学要点

1.学会生字,理解新词。会用“先……再……然后……”写一段话。

2.能根据课后提示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宇航员飞向月球的经过,懂得现代宇航事业的发展情况,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宇航奥秘的兴趣。

4.朗读课文。

教材简析

[内容提要]

本文记叙了宇航员飞向月球、登上月球的经过,告诉我们月球很有开发价值,激发人们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学会分段]

本文共7个自然段,可分为三段。

第一段(1——4自然段):写三名宇航员乘宇宙飞船飞向月球。

第二段(5——6自然段):写两名宇航员登上月球。

第三段(第7自然段):写人类发现月球很有开发价值。

[写作特色]

作者注意突出重点,细致描写,给读者以具体感受。

[板书设计]

2.飞向月球

飞向月球 升天 加速 脱离 接近 着陆

登上月球 小心翼翼  深深脚印

没有……也没有……只看到……

开发价值 几十种元素 人类另一个家园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重点部分,分段并概括段意。

教学方法

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思路,激发热爱科学的热情。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器具 录音机、磁带。

课时安排 2课时

飞向月球 篇8

教材的选择:这堂课是书画版一年级上学期第四单元灿烂星空第12课的内容,教材本身拥有很广的题材内容可以选择,有瓶罐制作的飞行器、折纸表现的飞船、儿童创作画形式,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选取了以儿童命题创作绘画的形式来表现《飞向月球》。

在美术绘画的课堂教学实施类型中,命题创作画是较难上的一种,命题画没有具体的某一种绘画造型需要教授解决,老师首先要从知识、情感入手给学生准备充分的“感知材料”,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这样才能有助于他们展开想象,最后顺利进入画面构图的阶段,从而完成最终的画面创作。一年级的学生不容易受绘画对象的约束,随意性大,教师适当的引导往往会创作出奇特的令人惊奇的作品。所以我把重点放在问题设计“---之最”类航天相关知识点的引用,由此创设情境、展示图片、用影像、故事、讨论的手段来解决画面构图上的难点和合理安排相关内容。为学生绘画创作做好扎实的知识情感铺垫。

一、以知识、情感为切入口进行创意铺垫

课的开始部分我以问题“人类最早的飞行器是什么?”为开场,2100年前中国发明的风筝、比法国热气球早800年的松脂灯等一一闪亮登场让小朋友感受到了古代中国人是多么的了不起。中国敦煌石窟中的飞天壁画、嫦娥奔月、孙悟空脚踩筋斗云的故事,最早抒发了人类登月的幻想。

课件ppt演示神州“一”号到神州“七”号让小朋友知道了我们中国人通过千百年来的努力已经把飞天的幻想逐一变成了现实,学生们的民族自豪感由此被激发。

二、用多种手法激发学生画面构图的多样性

“谁是宇宙最早的探险者?”问题继续抛出,以下的课堂实录记录了我如何运用媒体、影像、故事对学生命题创作的画面指导。

屏幕:1969年美国宇航员首次登月的影像片断欣赏。

教师:图象中的宇航员为什么走路是跳跃的?他们在月球上的状态和地球上一样不一样?为什么?

学生:月球没有大气层,有失重现象。

黑板:教师手持宇航员范例在黑板上展示摆动演示失重状态

(引导学生画面上的宇航员可以表现成倾斜的、倒立的等不同于常态的人物形象,让画面的人物造型更有趣更丰富)

教师:失败是成功之母,在美国宇航员成功登上月球之前,人类还有数不清的失败尝试,想不想知道“谁是人类最早的宇宙探险者?”。

学生:(猜测)是中国人吧?

教师:对又是中国人,他是生活在六百年前明朝的万户……他虽然失败了但他勇敢探险勇于献身的精神得到了后人的尊敬,月球上有以他名字命名的“万户山”博物馆有他的塑像。他飞天的原理完全正确,但最终还是失败了,我们来讨论一下,他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他的椅子后面的火箭点着后会烧到他的人……

学生:火箭点完后他没法回来了……

学生:他没有宇航服,太空辐射会伤害他,外太空没有空气……

教师:(补充)宇航服还能保护宇航员的皮肤,外太空冷热悬殊,热的时候比开水还烫,冷的时候比冰块还冷。

学生:他应该把自己包在一个坚硬的外壳里……

教师:对!这个外壳其实就是飞行器,如果万户有了飞行器和宇航服他就不会失败了……

屏幕:宇航服和飞行器图片欣赏

(这个环节有助于学生解决创作画面中比较难表现的飞行器、宇宙服的形象)

教师手持飞行器范例在黑板上演示和宇航员范例作大小比较

教师:老师的飞行器好像装不下胖胖的宇航员,是不是老师把飞行器画的小了?

学生:宇航员离我们近,飞行器离我们远,所以画的小了……

教师:对!(黑板简笔画示范大小不同的星球)离我们近的我们可以画得大些,离我们远的我们可以画的小些,这“近大远小”就是透视画法。表现飞行器、星球时都一样。

教师提作业要求:发挥想象以月亮、飞行器为主题画画你的飞天梦想

准备好了,明确目的地,我们就出发吧!

教师:看,很多小朋友已经开始了他们的宇宙探险啦(课件同龄人作品欣赏)

……

儿童创作画的基本要素:构思、构图、造型、色彩。通过以上的教学手段这些要素被逐一解决,作品意识有了较好的保证。培养学生的创意是美术二纲重要的精神,在最后课的点评过程中我注重对一些有新想法、表现独特的人物、器械创意的学生进行及时的表扬和肯定。听课的老师觉得我在这节课上还是发挥了自己课堂教学的特色,课堂富有知识性、艺术性,对于低年级学生的绘画能力和年龄特征有深入的了解。理解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善于用儿童化的语言来实施课堂教学和设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