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小学教案 > 四年级教案 > 小学四年级语文课文教案【优秀4篇】正文

《小学四年级语文课文教案【优秀4篇】》

时间: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小学四年级语文课文教案【优秀4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四年级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自学,能正确地拼读注音的生字,学会7个生字;读写“平静”等9个词语,根据上下问理解“若隐若现”等词语的意思;会用“逐渐、恢复”造句。

2、初步学会按“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的顺序或参考课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给课文分段。

3、能背诵课文3、4自然段,积累语言。

4、通过同伴互助的学习,根据所学的课文,用自己的话来介绍钱江潮,发展语言。

5、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自然现象,激发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以及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江山的思想感情。

6、拓展阅读,初步了解对潮的一般写法;让学生学会搜集信息,激起对潮文化的探究。

【教学重点】

根据上下文理解词语,感悟句子的意思,感情朗读,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奇特。

【教学难点】

能用自己的话介绍钱塘江大潮。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自学能正确地拼读注音的生字,学会7个生字;读写部分词语;读通课文,理清课文的顺序,初步学会分段。

2、学习课文第一段,根据上下文理解“若隐若现、平静”等词语的意思;了解观潮胜地的景物及江面的特点;体会人们等待钱塘江大潮到来时的心情;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根据图片,通过自主选择内容,用自己的话介绍潮来前的观潮胜地的情况。

〖教学过程

一、生活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去过盐官看过潮吗?你能用自己的话来概括地说说钱江潮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钱江潮是我们海宁人的骄傲,海宁潮壮观天下无已家喻户晓。凡是去看过潮的人都会发出这样的赞叹。

有一个人,他也看了潮,还写下了一篇文章,今天,我们一起去学习,分享他看了潮后的感受。

出示:

观潮

读课题:

说说课题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

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按怎样的顺序写的?如你在读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问题,请提出来。

2、读后交流:

指名读生字,同桌互相检查生字的读音。

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按怎样的顺序写的?

(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

3、学习分段:

⑴ 课文可以怎样分段,你的理由是什么?

⑵ 学习阅读提示,明白分段的方法。

⑶ 小结方法:

可按“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或时间顺序:早上、午后、霎时。

4、质疑:

你在读课文时,发现了什么问题?

三、学习课文,感悟特点

1、默读课文第一段:

给你留下很深印象的是什么?为什么?

2、交流:

⑴ 将你读了后留下很深印象的内容与同伴交流一下。

⑵ 读江面的句子,体会其特点:

宽阔、平静、横卧、笼罩、薄雾。

⑶ 读人们的句子,体会心情:

人山人海、昂首东望。

⑷ 理解:

昂首东望

你能演示一下吗?

⑸ 自由选择句子,有感情地朗读。

3、欣赏课件:

盐官的风光。

4、说话练习:

今年的观潮日又来了,古镇盐观迎了前来观潮的各地朋友,潮还没来,可大堤上已是人山人海,你是一名中央电视台的播音员,你怎样将眼前的情况介绍给观众朋友呢?

(自由准备。)

(提示:可以利用第一段课文内容。)

5、交流:

⑴ 学生展示。

⑵ 及时评价。

6、小结:

我们在作介绍时可以充分利用课文内容,将它变为自己的语言。

7、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小结学习,留下问题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已了解了潮来前,江面是______人们_____。

为什么称海宁潮为“天下奇观”呢?下节课学习。

五、练习提高,拓展延伸

1、写一写生字和词语。

书写指导:

盐、昂、震

2、搜集有关潮的资料。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课文第二三段,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品读句子,感受潮的雄伟气势。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3、4自然段,积累语言。

3、通过同伴互助的学习,根据所学的课文,用自己的话来介绍钱江潮,发展语言。

4、激发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以及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江山的思想感情。

5、拓展阅读,初步了解对潮的一般写法;让学生学会搜集信息,激起对潮文化的探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我们在上一节课已学了课文的第一段,了解了海宁盐官是观潮的好地方,农历的八月十八是观潮的好日子。在潮来前,江面是______人们_____。

这节课我们重点来研究上节课提出来的。一个问题:

为什么自古以来,钱塘江大潮被称为“天下奇观”?

二、品文赏潮

1、读文:

自由读课文2、3段,哪些地方能体现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找到句子后与同伴交流一下,选择你最感兴趣的句子,读一读。

2、品文:

读后交流:

⑴ 隆隆的响声 闷雷滚动

一道白线 拉长 变粗 横贯江面

白浪翻滚 白色城墙

千万匹 齐头并进 浩浩荡荡

山崩地裂

⑵ 让学生充分交流学习所得:

读句子──谈体会到的──再读句子。

⑶ 选择你喜欢的句子读一读──交流朗读。

3、赏潮:

欣赏钱江大潮来时的录像。

选择一个画面将你最喜欢的句子读出来。

4、找出写人们的句子,想一想: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你是海宁人,以前看过潮,今天学了课文,假如你是看潮人群中的一个,你将怎么做?

5、说潮:

有很多人还没有看到过潮呢?你能根据课文的内容将这天下奇观介绍给他们吗?

自由准备,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几个人的组合。

全班交流。

6、学习最后一段:

⑴ 读一读:

哪些地方也能说明它是天下奇观?

⑵ 读后交流:

余波 漫天卷地

好久 恢复平静

江水涨七八米

⑶ 想象说话:

面对滚滚而去的大潮,你此刻的心情怎样?又想说什么呢?

同伴交流──全班交流。

三、总结赞潮

1、释疑:

因为__________所以说钱塘江潮是“天下奇观”。

2、赞潮:

你将怎样读课文的第一句,试一试。

四、拓展升情

1、同学们作者在观了潮后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写下了此文,他是按_____的顺序写的,将钱塘江大潮的宏伟气势展现在我们眼前。我们也看过潮,也写过文章。

2、读一读同学写的观潮的文章。

3、结束语:

钱塘江的大潮滚滚向前,它不仅是我们海宁一道美丽的风景,它更像征了我们海宁人的一种精神,那就是猛进如潮,我们是潮乡儿女,今天,我们还是学生,在学习上,我们也应发扬这一精神。

【设计的基本思想】

品文赏潮、交流说潮、赞潮升情:

在品读课文中,欣赏钱江潮的雄伟气势,通过同伴的合作学习,用自己的语言介绍潮,发展语言,利用课文的空白点进行合理想象,赞美家乡的潮,由此联系到其精神,激发对家乡的自豪感。

四年级语文教案 篇2

[教学要求]

1、认识猫的特点,体会作者对猫的感情,从而爱护小动物。

2、懂得本课抓住猫的性格特点,有层次地叙述方法。

3、能正确、流利,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整体感悟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体会猫难以捉摸的性格及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课前谈话]:

哪些小朋友家里养过猫?猫给你们什么印象?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几张猫的图片,请大家欣赏。(课件出示八张姿态各异的猫图)

一、谈话导入,激起兴趣。

同学们,你们喜欢猫吗?(喜欢)是啊,猫是那么活泼可爱,它不仅是画家笔下的宠物儿,也是作家爱写的小动物。这不,我们大作家老舍先生还特地为猫写了一篇文章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板书10猫)。

二、检查预习,理清脉络。

课前你们读了课文了吗?读了几遍?那么你们说说老舍爷爷向大家介绍了几只猫?

三、自读课文,品味内容。

这是一只怎样的猫呢?请大家快速地读读课文,找找重点句,划划重点词。完成下面填空,并说说你是怎么读懂的?

这是一只()的猫。

(生自读课文,边读边说:古怪,老实,贪玩,尽职,高兴时温柔可亲,不高兴时一声也不出,胆小,勇猛,淘气等词。)

(1)现在请你们把这些特点归类,哪些词语写小猫、哪些词语写大猫?

(2)那么描写大猫的这些特点之间有什么联系?请大家再把课文读一读,根据课文的内容和写作顺序,重新排列这些特点。看谁排得最好。

(老实)(贪玩)(尽职)

(古怪)(高兴时温柔可亲)(不高兴时一声也不出)

(胆小)(勇猛)

师:把这么多自相矛盾的特点集中在一只猫的身上,难怪作者说“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文中还有哪一句也是既是总起句又是中心句?

(3)面对这样一只古怪而又淘气的猫,老舍爷爷一定感到很头疼吧?

三、细读课文,体会感情

文中还有许多地方可以让我们感受到作者的爱猫之情,让我们到文中去找找吧。把你认为最能表现作者爱猫之情的句子大声地有感情地读一读,然后推荐给大家,做得到吗?注意说出你的感受,读出你的喜爱之情。

1、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响动,又是多么尽职。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1)“屏息凝视”是什么意思?同学们站起来做一做这个动作,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猫“屏息凝视”的情形。

(老师播放《猫捉老鼠》的片段请大家观赏,然后引导学生边看边说:“猫一听到老鼠的响动,就弓起背,悄悄地来到洞口,只见它瞪大眼睛,连呼吸也不敢,……”加深理解“屏息凝视”和“尽职”的意思。)

(2)“尽职”在文中什么?(指猫捉老鼠)。是这样吗?再把文中的句子读一读。(指猫等老鼠)文中的第一幅插图画的是大花猫正在追赶一只拼命逃窜的小老鼠情景,而整篇课文中竟没有关于猫捉老鼠的描写。为什么?是不是作者忘了写?

(3)指导朗读这句话

2、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

(1)“蹭”是什么意思?(摩擦的意思)为什么作者不用摩擦,而用“蹭”?

(2)谁能上来把这个动作表演一下吗?老师来演大作家老舍爷爷,你来演猫?(学生上台表演)

(3)你能用你的朗读表现出他们之间的感情吗?

(4)师小结:可以说全文的字里行间都充满了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作者把它当作朋友,当作家人,当作孩子。正是有了爱,才把猫写得活灵活现。让我们来读读自己喜欢的部分,把这种感觉读出来。

四、拓展延伸,培养能力。

老舍笔下的猫,充满了灵性,真是惹人喜爱,有个同学想在家里养只猫,可是他妈妈不同意,说猫叫起来太难听,又会把家里踩得到处都是脚印。假如我是那位妈妈,你如何来说服我?

五、总结全文,升华感情。

只要我们热爱生活,用心去感受,就能像老舍爷爷那样————不但发现美,欣赏美,而且能创造美,愿同学们都能成为生活中的有心人。

六、板书

(老实)(贪玩)(尽职)

(古怪)(高兴时温柔可亲)(不高兴时一声也不出)喜爱

(胆小)(勇猛)

小学四年级语文的教案 篇3

一、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积累本课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在三位亲人去世后捐献角膜的过程中的情感和认识上的变化。

3.学习作者一家人正确对待死亡,自愿死后捐赠器官,为他人造福的崇高精神。

二、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作者在三位亲人去世后捐献角膜的过程中的情感和认识上的变化。

三、 教学用具:小黑板

四、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 教学目标:

(一)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二) 练习复述课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教学重点、难点:练习复述课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揭示课题,齐读题目。

2.本文为什么要用"永生的眼睛"为题?你怎么理解"永生的眼睛"?

(二) 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1.指名读课文,并纠正读音。

2.练习复述课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1) 详细地复述课文

(2) 简要地复述课文

(3) 提示:文中都有谁捐赠了角膜?(母亲——→父亲——→女儿)

(4) 用几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课文记叙了作者的三位亲人死后捐献角膜,使他人重见光明的感人故事

(三) 再读课文

1.分别指名读"母亲、父亲、女儿"捐赠角膜这三部分内容。

2.自由读课文,分组讨论:为什么写女儿温迪捐献角膜的经过要简略地写?

3.指名回答。

(四) 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

1.出示生字,让学生组词

达( )命( )肿( )肺( )访( )

组( )勇( )敢( )骄( )拥( )

教师重点讲解:"肺"字的最后一笔是竖,右半部分不要写成"市"。

2.积累本课词语

突如其来 栩栩如生 热泪盈眶 与世长辞 才华横溢

3.按拼音填空

yì 才华横( )、文( )、回( )、容( )、翻( )、( )思、友( )

jiāo( )阳、( )傲、( )花、( )气、上( )、香( )

zǔ( )挡、( )织、( )力、( )国、( )成

(五) 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抄写本课四字词语

第二课时

一、 教学目标:

(一) 深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 体会作者在三位亲人去世后捐献角膜的过程中的情感和认识上的变化。

二、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作者在三位亲人去世后捐献角膜的过程中的情感和认识上的变化。

三、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回忆课文

1.提问: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指名回答。

(二) 深读课文,并理解课文内容。

1.学习第一部分:母亲捐献角膜

(1) 默读课文,找出"我"对父亲同意母亲捐献眼角膜这件事态度的句子,体会一下当时"我"的态度是怎样的?(不理解)

(2) 画出父亲说的话:

父亲平静地搂着我,"你所能给以他人的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你自身的一部分。很久以前,你妈妈和我就认为,如果我们的死亡之躯能有助于他人健康的恢复,我们的死就是有意义的。

① 自由读父亲说的这段话,思考:父亲认为怎样的死是有意义的?(我们的死亡之躯有助于他人健康的恢复,这样的死是有意义的.)

② 听了父亲的话,"我"的情感有了怎样的变化?

③ 指导背诵这段话。

(3)有感情地朗读第一部分

2.学习第二部分:父亲捐献角膜

(1) 自由读课文,画出父亲的心愿:

他愉快地告诉我:"我去世后要捐赠所有尚完好的器官,尤其是眼睛。如果一个盲童能够借助我们的帮助重见光明,并像你女儿温迪一样画出栩栩如生的马儿,那有多美妙!

①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② 体会父亲说这些话时的心情是怎样的?(高兴、愉快)

③ 指导背诵这段话

(2)"我"将父亲的心愿告诉了温迪,温迪有什么表现?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出示句子:孩子热泪盈眶,过去紧紧地拥抱外公。

(体现出温迪对外公的敬佩之情。)

(3) 父亲也遵照遗愿捐赠了他的角膜,这使温迪有了怎样的认识?

体会最后一句句话:

在这一刻,我领悟到父亲所留下的远非一副角膜,还有辉映在我女儿眼睛里的一种骄傲!

① 指名读句子

② 自己默读这句话

③ 体会"骄傲"指的是什么?

(4)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二部分

3.学习第三部分:女儿温迪捐赠角膜

(1) 齐读"奥列根勇敢者角膜中心来信的内容"

(2) 理解句子:

我那金发的温迪手中的画笔,依旧不辍地挥动着,她的碧眼仍然闪烁着骄傲的光芒。

① 指名读句子

② 结合题目"永生的眼睛"来理解这个句子的意思。

③ 请同学说一说

(3) 学生自己有感情地朗读第三部分内容,老师适时指导

(三) 回读课文内容

1.指名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谈感想:学习了这篇课文以后,你一定有什么感想吧,请谈一谈。

3.小组内交流并汇报

(四) 布置作业

将你的感想写下来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回顾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所要表现的崇高品质

(二)针对课文内容进行巩固、扩展练习

二、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人物所要表现的品质。

三、教学过程:

(一)回忆课文内容,加深对题目的理解

1.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结合课文内容,进一步理解"永生的眼睛"这个题目的意思

3.指名回答

(二)自由读全文,体会人物所要表现的品质

1.自由读课文

2.讨论:①说说全文要歌颂的是什么精神?(歌颂了尽自己的一切所能为他人造福的崇高精神。)

②那些句子体现了这种精神?

3.指名回答

4.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扩展练习

1.请你结合实际说说,你是如何看待"死后捐赠角膜"这件事的?

2.指名说

(四)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板书设计:

18永生的眼睛

母亲  父亲  女儿 (捐赠角膜)

(不理解)——→(理解)——→(影响)("我"的态度)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篇4

教材简析:

这篇课文讲的是宋代和尚怀丙利用水的浮力把陷在河底淤泥里的八只铁牛打捞上来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以及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课文的重点是打捞铁牛的经过,包括准备工作和打捞过程。记叙层次清楚,行文简明有序,是这篇课文语言表达上的主要特点。这样的课文,适宜训练学生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想想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每部分各写了什么;然后把各部分内容连起来想一想,练习抓住文章主要内容。教学难点是捞铁牛所凭借的水的浮力的知识,可抓住第二自然段的重点词语理解船能“把铁牛从淤泥里一点儿一点儿地向上拔”的原因和先前所做的准备工作的意义,来理解打捞过程中对水的浮力的利用。

选编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一方面是训练学生理解重点词句段,进而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另一方面,使学生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启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指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怀丙和尚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铁牛的,从而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受到爱科学、用科学的教育。

3、指导学生读懂课文,理解课文的重点段落是怎样把意思表达清楚的。

教学重点难点:

1、弄清怀丙在捞铁牛时做了哪些准备工作,是怎样把铁牛捞上来的。

2、理解铁牛能捞上来的原理。

教学准备:课前,让学生懂得一点有关水的浮力的知识,也可做一些有关水的浮力的实验。

第一课时

一、引入:

一千多年前的宋代,有个叫怀丙的和尚把沉入河底的大铁牛捞上岸来,他是怎么做的呢?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看一看吧!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要求认识的字:捞陷淤搭绑铲减绷丙

2、要求会写的字:捞笨潜绑铲减越丙程

“淤”读yū,不读yú;“潜”读qián,不读qiǎn

3、认读生字卡片:打捞笨重潜泳绑架出色穿越工程铲除减轻议论纷纷浮桥结实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课文叙述顺序。

1.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

2.每个自然段请一位同学读。

3.了解课文叙述顺序。

第一部分(1):写为什么要捞铁牛。

第二部分(2-3):写怀丙为捞铁牛做的准备。

第三部分(4-6):写怀丙捞铁牛的经过。

第四部分(7):简介怀丙和尚。

4、说说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指名说。

小结:这篇课文主要讲怀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陷在河底淤泥里的铁牛的事。先讲捞铁牛的原因;再讲准备工作;最后讲怎样捞铁牛。

第二课时

一、引入:

认读生字卡片:打捞笨重潜泳绑架出色穿越工程铲除减轻议论纷纷浮桥结实

回忆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研读课文

(一)、1、读第一部分,用自己的话说为什么要捞铁牛?

2.铁牛有多笨重呢?一千多年前的宋代有没有打捞工具?有没有科学简易的打捞方式?

3.指导读句子,加深理解。

4.再读第一部分。学生评议。

(二)、自由读课文2、3自然段,

1、引导学生理解“议论纷纷”是什么意思?他么在议论什么?

2、正当人们议论纷纷的时候,一个和尚出现了,他说了什么?在文中把这句话画出来。

3、请大家自由读第三自然段,并用笔画出重点词语。

4、怎样捞铁牛?我们先来看看怀丙和尚为捞铁牛做了哪几项准备工作。

完成填空:(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说,然后引导学生用四个字把每项准备工作概括出来。)

首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

然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又: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怀丙做四项准备工作,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6、读懂了这一部分,谁能用一句话概括出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小结:回顾四项准备工作,我们感受到四项准备工作做得认真和周密,准备工作出色。

(三)、默读课文4、5、6自然段。

1、思考:怀丙和尚是怎样捞起第一只铁牛?

看看课文是怎样把这个过程写清楚的,指名读和尚……向上拔。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用……把表示泥沙、船身、绳子、铁牛在铲沙过程中变化的词标出来。

课件演示捞铁牛的过程,让学生充分认识怀丙利用水的浮力把铁牛拔出淤泥。

2、全体朗读这段话,思考:这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请用四个字概括出来。

3、用同样的方法自学5、6自然段。

4、思考并讨论:和尚为什么不急着把铁牛捞上船,而是先让水手使劲划船把铁年拖回岸边,再让众人拖牛上岸。指名说。

5、思考讨论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什么?分别用四个字慨括出来。

6、怀丙几次利用水的浮力?他能把铁牛捞上来,在哪个字上下了工夫?

(四)、齐读最后一自然段。学习文章写法。

你觉得怀丙是个怎样的人?从他身上你能学到什么?

三、课外扩展:当时条件有限,只能用这样的办法捞铁牛,现在科技进步了,如果是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捞铁牛?(学生各抒己见)

四、小结:怀丙虽然不是身体上的大力士,但是却是知识上的“大力士”,他用自己的知识创造;了奇迹,“知识就是力量”啊!他巧用水的浮力,依靠科学的力量把铁牛从水里捞上来,这种做法足以说明他是无愧于“出色的工程学家”这个称号的。

板书:

铁牛被冲走

怀丙做准备 摸清位置 准备沙船

捞铁牛 拴船搭架 绳拴铁牛

铁牛被捞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