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小学教案 > 五年级教案 >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优秀7篇】正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优秀7篇】》

时间: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编辑老李帮大家分享的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优秀7篇】。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学习有条理地介绍一个人物,说清其尊敬的原因。

2、进一步提高有条理地介绍一个人物的能力,提高表达能力,培养向先进英雄人物学习品质。

教学设计

一、复习入题,明确要求。

1、你是怎样介绍一个人的?2、人是怎样介绍最高兴的?讨论归纳:

①人—样子、特征、特长②最高兴的是抓住高兴来说清高兴的原因。

3、提出目标:人们要把以上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介绍自己最尊敬的(人)。

二、试说点拨,掌握方法。

1、学生试说:我的老师:①总说②具体、关心、帮助、鼓励③总结

2、学生自由说时提出:请你说说最尊敬的是谁?

先进人物、模范人物、英雄人物点拨学生自由说。

3、学习例文:

①在生活中,我最爱的是我的爸爸妈妈,而我最尊敬的是×老师。虽然他其貌不扬,但能说会道;有很高的文化素养;心灵手巧,画得一手好画,剪得一手好剪纸,写得一手好字;能文能武,不光能写得好文章,还能带领我们打篮球,踢足球。在我们的心目中他是一个能人。

②其实最让我服贴的还是他对我们的教育。平时他虽然经常和我们嘻嘻哈哈。但对我们的教育可严啦,在行规上,你绝对钻不到空子。记得有一次,×老师宣布去看电影,我因为最近学习太紧张,有放松的机会真是太高兴了,我就忘形地怪叫一声,当时急着排队,老师也没有理睬我,我也以为没事,在去电影院的路上,他走在我旁边,和我说着话。忽然前面出现了几个吹口哨怪叫的人,老师话头一转问我:“前面几个人很潇洒是不是?”我“哼”了一声:“小流氓!”老师却淡淡一笑:“可有人还在教室里怪叫呢?”听了这话我的脸红了。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做过类似的事。

你说,这样的老师你能不尊敬吗?

4、总结方法:①以总—分一总的方法介绍他人。抓住你尊敬人的样子、特征、特长来反映人物,并要让听者一开始就对人物有肃然起敬的感觉。

②尊敬他人要从内心开始,只有从心里发出的那种真实情感才能使人感动,要用真实的事例,采用总一分一总方法来说明你为什么最尊敬他。

三、指名全班说,师生评议打分,明确要求。

四、四人小组互说打分

五、作业:生活中值得你尊敬的英雄人物的故事,在班级《英雄故事会》上作介绍。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生字新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理解“斗兽场、奴隶、残杀、连滚带爬”等词语;进一步把握剧本的特点;对奴隶制社会及斯巴达克起义有所了解。

2、分角色朗读课文,从罗马贵族的'残忍与斯巴达克的英雄气概两方面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从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了解人物的内心的方法。

3、感受奴隶们的悲惨命运,感悟斯巴达克勇武、富于反抗精神的英雄形象。

教学重点:

分角色朗读课文,从罗马贵族的残忍与斯巴达克的英雄气概两方面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从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了解人物的内心的方法。

教学难点:

感受奴隶们的悲惨命运,感悟斯巴达克勇武、富于反抗精神的英雄形象。

教学准备:

老师:课件、上网了解故事背景和斯巴达克的有关内容

学生:预习课文、查找资料并了解斯巴达克

教学过程:

一、导入学习

1、介绍背景

师:两千多年前,罗马是奴隶制社会。罗马人征服别的国家,就把当地居民变成奴隶。奴隶被称为“会说话的工具”,他们是主人的财产和商品,没有任何权利,连子女也属于主人。奴隶不受法律的保护,奴隶主可以任意杀死自己的奴隶而不犯罪。

在罗马城里有斗兽场,(媒体出示图片)所谓“斗兽场”是一种专供奴隶角斗手或野兽角斗的特种竞技场。奴隶主让奴隶带着脚镣做各种苦役,把壮最骁勇的挑出来做“角斗手”,放在斗兽场里强迫他们相互角斗或是同野兽搏斗,供奴隶主娱乐。这种角斗极其野蛮残酷,角斗结果“角斗手”全部死亡或留下最后一个人。

说明

由于课文所写的故事发生在两千多年前的古罗马,距离学生非常遥远。因此,在学习课文前有必要将故事的背景向学生作一下介绍。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对“奴隶”、“斗兽场”有所了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认识奴隶起义的必然性,又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

2、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关于他们的故事。(媒体出示课题)

3、质疑。

二、整体感知

1、师:默读课文,一要把课文读正确,二要注意这是一个课本剧,边读边思考它的写作形式有哪些特点。

2、交流指导学生读准“栅栏”、“俘虏”的读音。

3、师小结:一般在开头说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剧中人物、布景等,然后写人物的对话。括号里是对人物动作、语气、神态的描写,在读时要联系起来阅读与思考,展开想象,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4、师:剧中主要写了哪两类人?(一类是斯巴达克和其他奴隶;还有一类是贵族,包括司令官、贵夫人和许多观看的贵族男女。)

板书:贵族斯巴达克

5、师:再轻声读课文,思考:这个课文剧主要写了什么事呢?

(媒体出示)贵族们在斗兽场看( ),还看( ),结果( )。

6、交流。

说明

学生之前也曾接触过独幕剧,通过初读,一是引导学生复习剧本的特点,从而指导这类课文的学习方法;二是帮助学生梳理剧本的脉络,了解故事的主要内�

三、研读课文

1、师:斯巴达克和贵族各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在文中找找句子读一读,品一品。

2、交流对斯巴达克的印象

(1)(媒体出示句子)

他们拿我们不当人,整天逼我们做苦工不算,还要叫我们互相残杀,给他们当把戏看。难道你们愿意跟我拼命,给他们看着好玩吗?

弟兄们,我们都是一样的人,是不是?

奴隶?不!罗马人不是我们的主人,是我们的仇人!

我们要报仇!要把他们杀死!弟兄们!一齐来反抗!

弟兄们!动手!

不愿做奴隶的人们!起来!

(2)师:斯巴达克说“拿我们不当人”,说这话时的神态是怎样的?(“咬着牙,狠狠地说”的)

(3)师:从他的语言、神态可以看出他的内心充满了对奴隶主的仇恨,对自己所处的奴隶地位的强烈不满。表达了他对奴隶主的刻骨的仇恨。

板书:反抗

勇武、富于反抗精神

通过品读体会斯巴达克对贵族的恨和勇于反抗的英雄气概。(指名感情朗读,男生读。)

3、交流对贵族的印象。

(1)师:斗兽场是什么地方?现在呢?说明什么?

抓住关键词句感受斗兽场是“兽”斗的地方,现在是人与人之间斗,必须有人死,贵族把奴隶当作动物。而且要他们拿武器,自相残杀,体会贵族的残忍。

(2)(媒体出示图片)引导学生看看贵族这些人的表情以及说的话,进一步体会贵族的残忍。

(3)师:奴隶的生命犹如一根草根,他们赤手空拳打狮子,用武器互相残杀,这惨不忍睹的一切在奴隶主贵族眼里,不过是“好看”而已。

板书:残忍

4、分角色读。(包括括号里的内容)

5、概括全文。

说明

这一板块引导学生把多种表达形式联系起来阅读和思考,展开想象,在大脑“屏幕”上演戏、看戏;同时,从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中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另外,适时地补充图片,能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贵族的残忍。

四、复习巩固

1、再分角色读人物的对话。

2、(媒体出示句子)对于斯巴达克在起义中表现了英勇的斗争精神和卓越的军事才能,马克思称他是“古代无产阶级的真正代表”;列宁说:“斯巴达克是大约20xx年前一次奴隶起义中的一位最杰出的英雄。”

五、拓展作业

1 、抄写词语

奴隶铁栅栏绊倒锁链俘虏残杀报仇连滚带爬

2、找好朋友分角色排课本剧。

说明

通过因特网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斯巴达克的故事,体现了课堂教学的延伸。

板书设计:

奴隶英雄

贵族斯巴达克

残忍反抗

勇武、富于反抗精神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课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自学本课生字,结合语境理解“水泄不通、悦耳动听、哀伤凄婉、千古佳话”等词语的意思。了解成语“四面楚歌”的出处。

2、想象说话,感受名将刘琨在困境中的心境,对他“一曲胡笳救孤城”的智慧之举产生敬佩之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研读重点语句,根据胡笳曲所表现的情感,动笔写家书,体会家人的思亲之情。

4、拓展古诗《登幽州台歌》和《春望》,感悟诗的意境,体会刘琨的心情。(在诵读的过程中感悟经典的力量)

教学重点:

以故事情节的发展为线索,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展开合理的想象进行说话,对刘琨“一曲胡笳救孤城”的举动产生敬佩之情。

教学过程:

课前:出示资料——四面楚歌

楚汉相争时,项羽的楚军被刘邦带领的汉军重重包围,刘邦让汉军唱起楚歌。楚军听见四周传来的楚歌,军心动摇,战斗失败。最终项羽在乌江边自刎。

一、一座孤城

1、齐读课题

释:胡笳

孤城:孤,孤立无援。课文中的“孤城”就是晋阳城

2、晋阳城是怎�

当时晋阳城里守军不过两千,刘琨一面调集军队准备死守,一面派人出城求援。

几天过去了,援军还未来到。

城里的兵力在减弱,粮食在减少。

二、一声声长啸

1、眼看守城即将被攻破,作为总指挥的刘琨怎么不急呢!(板书:急)

2、刘琨急得寝食难安,一天晚上,他登上了城楼。

(出示:这时,城里城外一片寂静,一轮明月挂在空中,月光下,远处匈奴骑兵的营地隐约可见。刘琨凝视远方,面对边塞的冷月、荒漠、山丘、孤城……禁不住发出一声声长啸。)

刘琨登上城楼,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 …… (根据课文的描写交流朗读)

然而他看不到______、看不到______、看不到______……(交流)

3、出示比较:刘琨凝视远方,面对边塞的冷月、荒漠、山丘、孤城……

刘琨凝视远方、面对边塞的月亮、沙漠、山丘、晋阳城……

同样是这些景物,为什么在刘琨眼中,月亮是冷的,沙漠是荒的?

课文的用词简单凝炼,但用意十分深刻。这些景物其实是刘琨内心的真实写照。这样的写作方法,叫做借景抒情。

此情此景,大将军刘琨怎不伤感、怎不忧郁啊!再次指导读好句子。

4、刘琨禁不住发出一声声长啸(板书:一声声长啸)和“啸”搭配的词一般有“虎啸、海啸、北风呼啸”,此情此景,刘琨要像虎啸一样喧泄,像海啸一样呐喊,像北风呼啸一样表白——那是一种不同寻常的叫声。(出示:似乎在说:“ _______”。)

(交流)一声声长啸,就是一阵阵“忧”啊(板书:忧)

5、此刻的刘琨,正所谓报国无门,有家无回,他怎么不郁闷,怎么不忧愁,怎么不伤感啊!结合唐代诗人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体会大将军刘琨的心情(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chuàng)然而涕下。)

三、一曲胡笳

1、一声声长啸,把匈奴兵惊醒了,也启发了刘琨,他叫人取来匈奴人最喜爱的乐器,朝匈奴兵营地吹奏起来。(板书:一曲胡笳)

出示:胡笳曲是那么悦耳动听,又是那么哀伤凄婉,就像是年老的慈母在呼唤久别的孩子,又像是年轻的妻子在思念在外的丈夫……

轻声读读这句话,曲能传情,胡笳曲里又有一种什么样的情呢?(板书:情)

(交流,变换各种不同的句式朗读)

(音乐起)听,这就是悦耳动听,哀伤凄婉的胡笳曲,那声声乐曲就像是——那声声乐曲又像是——

匈奴兵听到那些悦耳动听,哀伤凄碗的胡笳曲,就好像听到了——又像是看到——

2、一曲胡笳寄深情,一封家书传亲情,假如你是匈奴兵的父母,你会说——假如你是他的妻子,你会说——假如你是匈奴兵年幼的儿子,你最想说——(分别出示)我亲爱的儿子:____

我久别的丈夫: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慈祥的爸爸: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学们,请你选其中的一个角色,为远在他乡的匈奴兵写一封家书吧,把你最想说的话写下。

交流(再次指导读好课文中的句子)

3、是啊,这胡笳曲就像是这一封封情深意长的家书啊,那是一份思乡念亲的深情啊。正如杜甫在《春望》中写到(出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dǐ)万金。白头搔(sāo)更短,浑欲不胜簪(zān)。)

四、千古佳话

1、齐读第7、8节,体会千古佳话的含义(板书:千古佳话)

2、根据板书谁能来概括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

板书设计:

34一曲胡笳 救孤城

一座孤城急

千古佳话 一声长啸忧

一曲胡笳情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根据习作提示,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习作,能写出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表达自己真情实感。

2、能感受父母的爱,与同学、父母沟通情感,建立良好的关系。

教学重点:习作训练。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诱发动机谈话导人。

上节课,我们交流了父母的爱以及对父母的爱的看法,知道世上最爱你的人就是你的父母。在生活中,有没有你不理解父母或者父母不理解你的时候呢?让我们借这次习作的机会,和他们交流、沟通一下吧。

二、创设情境。出示话题:

1、你曾经有过不理解父母的时候,但通过一些事情,体会到了父母的爱。

2、你对父母提出一些建议,比如,请他们改进教育方法,或劝说他们改掉不好的习惯。 3、你想和父母说的其他心里话。诱发动机。针对这些话题,你准备选择什么话题来与自己的父母沟通呢?

三、自主选择,小组合作。

1、自主选择,各自思考选择适合自己的话题,准备写什么内容。

2、汇报话题,请一小组同学,说说自己选择什么话题,了解话题选择情况,鼓励每个话题都有人选择。

3、小组合作,请前后四个同学组成一个小组,说说自己习作内容,互相评议一下,看看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并推选代表准备在全班交流。

四、全班交流,打开思路。

1、代表交流,每个话题选择一个小组代表交流,要求把内容尽量说具体。

2、师生评议,要点:

a.是否有自己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

b.是否表达出自己真情实感.

c.否有具体事例,或事例是否具体。

3、明确要求,学生写作。 4、明确要求,读读“习作”提示的最后一段话,说说给我们作了哪些提醒?(写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完后读给爸爸妈妈听,和他们交流意见。)。

五、各自习作。

1、修改草稿。各自或者互相修改习作草稿。

2、誊写习作。

六、习作讲评。

1、小结习作情况。运用激励机制,总结这次习作情况,并表扬习作优秀、进步的同学。

2、提出任务。这次习作评讲的重点是:

a.是不是自己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

b.是不是表达了真情实感。

3、欣赏佳作,师生互动。

4、欣赏佳作片断,共同评议。(选择3~4位学生的习作片断,进行欣赏,说说值得赏析两篇学生整篇佳作,共同抓住上面两点评议。

5、小组交流,互评互议。

6、自读习作,互相指出优点和不足。

7、各自修改,继续完善习作。修改中,提醒如语句、标点、字等也要修改;订正同学、老师修改中指出的问题。

以下是我对作文教学的一点体会:

一、写作是一种主观情感的抒发,是一种个性化的书面表达。一篇为人称道的好文章,往往渗透着作者真挚浓厚的感情。诚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作文过程中,学生常常觉得没话说,没有表达的也有不少学生占有了材料,心中好像也有话要说,却陷入一种不知怎么用文字表达出来的尴尬境地。其原因就在于他们的语言、词汇积累得太少,这就要求学生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用书面语言表达出来,并且加以生动化和形象化,以培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观察和分析的基本素质。而要使学生通过文字,写出对人或事物神韵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尤为重要,这需要执教者对学生进行情感的培养。本课以话说“母爱”贯彻始终,努力创设教学情境。本课将音乐恰当地引入课堂,用歌声拨动学生情感之弦,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启迪学生的思维,有利于调节学生的情感,使之产生共鸣,这样,学生写出的文章,才有生活气息,有真情实感,才能避免写空话、假话的弊端。

二、人的情感是具有感染性的。在一定条件下,人的情感可以感染、相互影响,从而产生相同的情绪体验。这就要求教师要以热情的言行,将自己的积极情感体验传导给学生,以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本课中,教师充满激情的话语,传递着教师真挚的情感,强烈地影响着学生的情绪,使学生产生积极向上、愉悦振奋的情感体会,诱发学生对作文的内驱力,从而积极思维,兴味盎然地投入作文活动中。三、思想情感是借助语言文字来表达的。在作文中,思想情感与语言文字一个个聚焦点的整体联系,才构成了语言文字与思想情感有机结合的有血有肉的鲜活文章,才使得我们面对的文中景物是那么活现,人物是那么活脱,情感是那么真切。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抓住语言文字与思想情感的聚焦点引导探究,促使对语言内涵的深刻理解和思想情感的深切领悟,使语言训练与情感熏陶水乳交融。引导学生运用语言表情达意,抒发情感,这既是语言训练的重要方法,又是情感熏陶的有效手段。本课中执教者以“排比句”句式语言学习与情感实践的结合点,由句式学习延伸开去,指导写作实践,达到了语言运用与情感熏陶的较好结合。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篇5

【教学目的】

1、根据所写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

2、要大胆想象,想象要新奇、有趣、超前、富有创造性。

3、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

【教学重点、难点】

想象的事物要新奇,有趣,超前,富有创造性。

【教学过程】

一、审题

请你读一读这次习作的。要求,读后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范围:可是家乡、学校、食品、电视、房屋、衣服……也可以写未来的“我”或别人。

二、写作指导

1、以现实为依据,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思路要开阔,不要完全被现实生活所拘束。

2、想象要有所节制。人的想象力是无穷无尽的,但也不是任其渲泄。

3、在写法上,可从现实入笔,最后回到现实;也可直接着眼未来,结合现实;也可以始终贯穿未来。总之,应突出表现未来,能给人以憧憬展望。

三、写前说

投影出示思考题,学生准备,然后在全班交流,教师给予指导点拨。

1、你打算写未来的什么?

2、想象一下,它是什么样的,分几层来叙述?

重点引导学生写物品时可从材料、外观、内部设施功能等方面来写,还要注意把所写的物品和人物及事件联系起来。

3、每个人在四人小组里说一说,其他人评议补充,教师巡视。

4、小结提示:不管同学写未来的什么,都必须做到条理清晰,有头有尾,让人看了以后明明白白。还要从自己熟悉的、了解深刻的事物入手去选择材料。还要注意想象的合情合理。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篇6

《巩乃斯的马》

教学目标:

1.学会写字表生字,能够读准发音、记住字形,用正确的书写姿势进行规范的书写,把字写美观、工整、大方。

2.学习本文写动物的取材谋篇方法;学习抓典型场面描写突出主体的方法。

3.学习体会本文表达的勇敢、自由、进取的精神及对不受羁绊的充满活力的生命境界的追求。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领会这种壮观的景象给予人们的力量。

教具准备:幻灯片(万马奔腾的场面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上几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与马有关的很多成语和诗句,以小组接龙的方式来说几个。(学生发言)同学们积累了这么多与马有关的词语,可见对马已有了比较多的认识,我们今天来学习当代散文家周涛写作的《巩乃斯的马》。看看在这位生活在新疆的作家笔下的马与其它马有什么不同之处。。

二、交流预习情况

1.齐读课题两遍,谁能说说课题的意思?

作者在篇名中强调了“巩乃斯”,这样一个音译而来的地名本身就让人心生遥想,与“香格里拉”等地名一样,它散发着一种神秘的气息,牵引着读者的思绪离开日常的、熟悉的、平庸的、重复的、单调的空间,到达一个崭新的世界。在作品的开篇,作者着意渲染的就是这种不同寻常的地域色彩。

2.作者简介:学生交流(脱稿)

教师补充(幻灯片):

周涛,原名周小涛,1946年3月15日出生,中国诗人、散文家。著有诗集《神山》、《野马群》及散文《巩乃斯的马》、《哈拉沙尔随笔》等。祖籍山西,在京启蒙,少年时随父迁徙新疆。1969年毕业于新疆大学中文系,现为新疆军区创作室主任。至今已出版诗集、散文集20多种,深得读者喜爱。曾获“全国诗集奖”和“全军八一奖”,获首届鲁迅文学奖,是新边塞诗的代表人物。同时也是当代中国很具个性魅力和文学气质的优秀作家。

3.预习中你遇到并解决了哪些值得大家注意的字词?(学生交流)

重点词语强调:

淋漓尽致:形容文章或谈话详尽透彻。也指暴露得很彻底。

无与伦比:没有能比得上的(多含褒义)。

临危不惧:在危险面前毫不害怕。

4.指名朗读课文。(提出问题)

围绕巩乃斯的马,作者写了什么?哪些自然段是对马的直接描写?

5.再读课文,然后理清层次。

引导学生读课文,读后评议,文章应该怎样划分段落,段意是什么?

三、细读理解

1.第一部分: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这部分写了什么?从中你体会到什么?指导有感情朗读。

(2)速读课文,联系下文想一想:这部分没有对马的描写可以删掉吗?为什么?

(课文以浓笔重彩,描绘了巩乃斯马奔的壮阔图景。)

2.第二部分:

(1)教师朗读。

(2)自由朗读这部分,画出自己印象深刻的句子。多读几遍,品一品其中的精妙,与小组同学交流。

(3)集体展示交流。(体会比喻句、排比句的作用。)

(4)再读课文,看看作者怎样描写暴雨中马群的?

(思考交流)

四、作业

背诵自己喜欢的句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

2.指名有感情朗读课文的第一、二部分。

3.说说自己的体会和感受。

二、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1.指名朗读。这部分课文写了什么?从对暴雨中马群的描写中,作者感受到什么?作者这种超乎寻常的表现和想法该怎样朗读?

(学习这一段时可以采取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回答时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特别是学困生,可适当地引导他们分层的来理解。)

2.“受用不尽”,你怎么理解?在课文中可以理解为——?

3.从对暴雨中马群的描写中,你有什么感受?有感情朗读课文最后一段。

三、总结

1.订正交流课后思考题。

2.总结全文。

本文通过描绘马奔的典型场面,表现出马的生命活力及人对自由境界的向往。展开联想,表达对马的品性和精神的赞美与喜爱。作者从马身上看到了一种进取不息的精神,体现了人们对淋漓尽致、酣畅痛快的生命境界的追求。

3.谈谈自己学课文的收获。

四、结束语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茫茫天地间的尤物——马给予了我们无限的启示。回望千年前的汉匈之争,汉武帝这匹中原的骐骥与草原神骏匈奴相遇了,对峙在滚滚的狼烟之中。为了改良汉军的武装力量,汉军两次深入大宛国,夺得良种汗血马,当汉家男儿策马扬鞭,嘹亮苍劲的马嘶从草原腾起,龙驹那不羁的生命力已注入他们奔腾的血液中,一个王朝崛起了——汉武中兴!可是,那剽悍、强壮的形象不应该只定格于雕塑、艺术品中,不应该只栓在我们苍白无力的梦想中,让我们民族把懒惰、僵化、畏惧扫荡,让我们__流汗,一马当先,马到成功!

五、补充练习

1.生字、词语抄一抄。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3.写摘录笔记。

4.预习《语文天地1》

板书设计

巩乃斯的马

暴雨来临

马群奔跑——壮阔场面

作者感受——马的生命活力

人对自由境界的向往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篇7

《香港有棵老榕树》

教学目标:

1.认识、会写“湾、港、榕、筑、商、挪、签、吨、扭、赢”10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语言。

3.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了解这棵榕树的昂贵之处。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和内涵,明白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含义。

教学准备:CAI图片,与香港有关的资料。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我们曾经读过一篇文章《鸟的天堂》,一棵大树竟然是鸟的天堂,在那里我们感受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香港有棵老榕树,它会什么样的故事呢?

1.播放CAI图片,教师配以动情地解说,介绍香港的这棵老榕树。提问学生:喜欢这棵大榕树吗?想对它了解得更多的吗?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作家舒乙先生写的《香港游客老榕树》。

2.出示课题。

3.读题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了解些什么?和学生一起梳理问题,带着问题进入课文的学习。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提出自读要求: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边读边想读懂了哪些词语,不懂的地方进行标记,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也可以与同学讨论。

(3)简要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教师检查朗读情况,相机检测反馈。

(1)字音。

(2)字形。

(3)理解词语。

(4)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写香港人为保护闹市一棵百年老榕树而采取了最昂贵的保护措施,使之成为香港乃至全世界最贵的一棵树,盛赞香港人对老榕树的爱和尊敬以及对环境保护的呼吁。

3.再读课文,巩固生字读音,理解生词,感知主要内容。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收获不小吧?请同学们各自总结一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听写词语

2.指名读课文。

3.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品读课文,质疑解难

1.边读边画,提出各方面的疑问。

2.交流自己的疑问。

3.教师整理学生的问题:

(1)这棵老榕树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这棵老榕树的昂贵究竟体现在何处?作者是如何表现的?

(3)“树,活的树,又不卖,何言其贵”这句话有什么表达作用?

(4)为什么要写一位老作家访问香港的往事?

(5)第12自然段的朗读语调应该是什么样的?

(6)如何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

4.小组讨论,推荐一名学生班内汇报交流。

5.班内交流,教师点评。

三、拓展延伸,激发情感

1.教师朗读《鸟的天堂》。

2.学生结合课文,谈感受。

四、课堂小结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我们领会了文章的主旨,更陶冶了我们的情操。将自己的其实总结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