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反思优秀7篇》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学,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教学反思我们应该怎么写呢?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下面是勤劳的小编给大家分享的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反思优秀7篇,仅供借鉴,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五年级语文的教学反思 篇1
在备课时,我便力争做到活用教材,关注每个学生的独特感受,构建开放,和谐,充满人文气息的课堂,力求在学生参与过程中,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表达机会,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
在这节课上,我努力创设情景,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联系教师所给的补充资料,充分的展开联想,体会文字背后所蕴含的丰富的情感。结合密云二小的“一三五”理念,我做了以下尝试。
1、做到让学生与发现知识的人和历史沟通。我在课前,参看了大量的资料,使我对课文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于是,在课上,我安排了三个引领学生走出文本,再回到原文体会的环节,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他们分别是理解“小心翼翼”一词时的处理。
2、理解比利接水时的艰辛时的处理;理解野生动物的危险性时的处理等。
此外,在课上我还想努力体现多层次、多种形式的读,在增强学生语感、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方面的作用。因此,在理解小比利是怎样用双手捧着水挽救小鹿的生命的;小比利是怎样用双手接满水挽救小鹿的生命的;比利为小鹿一次又一次喂下了生命之水时,我努力渗透句与句、部分与部分之间的联系,让学生通过一遍又一遍的读,加深自己对文章中一个又一个细节描写的理解。
除此之外,我还有意地渗透了标点符号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让学生揣摩文中叹号所蕴涵的情感。
在课的尾声,我又让学生伴随着优美的音乐回顾了全文,重温了那一个又一个感人的画面,使情感得以升华。我还为学生播放了一则公益广告,目的是走出文本,走进生� 发展奠基。
总之,一节课下来,学生的情感比较到位,能深入体会文中人物的情感,在充分联想的同时,也习得了一定阅读理解课文的方法。但,这节课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课上得太碎;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的不够;教师的语速太快,话太多……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取长补短,继续以“一三五”理念为指导,深挖文本,在如何让学生在“得趣”、“得意”、“得言”、“得法”上下功夫,提高语文课堂的实效性。
上语文教学反思 篇2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利用多种方法和手段充分发挥生生合作、师生合作、与小伙伴合作等方式来促使提高学生歌唱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宽松、自由、和谐的学习氛围。比如:歌曲导入部分,我通过优美的画面铺垫着歌曲的伴奏用自己富有感情的语言向学生介绍了美丽的黄昏景色,激发学生对歌曲情绪的把握,在学生投入到歌曲意境中时,我立刻引导他们也用甜美的歌声来哼唱歌曲旋律。这时,我发挥了学生的作用,请一名学生作为小老师来做出正确的歌唱状态的示范,全班同学在模仿跟随下,都学会运用正确的歌唱状态,声音都竖了起来,表现的非常轻盈甜美。由此可见,学生的示范替代了老师枯燥的专业语言,为唱好歌曲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在深入学习歌曲的过程中,我组织了两次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的环节。第一次,我安排学生与自己一个小伙伴合作,一起解决歌词节奏问题。我觉得这个环节设计对学唱歌曲帮助相当的大,学生一对对都十分认真地倾听歌曲原唱,由一名学生手指歌词跟着歌曲指点,然后两人商量难点,一起再试着唱唱,最后在全班交流中展示自己学习的本领。运用这种方法解决初步学唱歌曲环节,起到的作用非常明显。它打破了传统的一唱一学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将学生层次拉开,好的学生自己就学会了歌曲的难点,一般的学生不会,就可以在交流过程中提出难点,再请会唱的学生帮助其他学生解决问题,作出正确示范,从而达到全班对歌曲的掌握。这个过程即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带动了全体学生学习兴趣,它是完 全由学生作为主导地位,老师起辅助的作用,整个课堂的学习气氛也变得热闹了起来。
在第二次的小组合作中,我又精心设计了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内展开热烈的讨论,就是要将歌曲的表情记号在歌曲的适当位置添加,并将加好的表情记号连起来完整地唱唱,听听是否合适动听。这时,我发现所有小组的成员各个都表现的兴趣高涨,抢着在组里发表自己意见,在一篇讨论声中,组长画上了记号,组织小组再进行了完整演唱。在交流答案的时候,同学们都一一发表了自己小组的意见,而我就顺着学生思路引导他们比较不同地方的表情记号添加哪个听上去更悦耳动听,让人有舒服的感觉。最后我通过用旋律线条的演示,画了几座山,告诉学生这代表歌曲中的乐句,而重音记号加在每句线条的最高处山顶比加在旋律最低处山脚来得更加合适和重要,通过这个道理让学生真正明白歌曲的正确处理。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将专业知识给隐形化,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听觉通过动脑,再通过老师形象的笔画,加深理解了歌曲处理的道理。从而激发了学生用甜美的声音更好的音色控制有感情地表达了歌曲美丽黄昏的意境。
我觉得现在的音乐课堂教学非常重视面向全体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快乐的情境和情绪中学到知识,这也是我们二期课改中评价一堂好课的标准之一。这堂课的成功之处就是它能围绕教学目的,借助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想象空间,得到了学生的呼应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当然在整节课中,也出现了一些需要让人思考的问题,那就是老师对待学生分组合作学习时,应该做什么?比如:老师不要表现出只在一旁等待或者进入小组只是观望等举动,这些细节的表现都是不可取。正确的做法是:进入小组了解学生讨论的实际情况,及时发现学生讨论遇到的阻碍,老师主动参与共同帮助他们问题的解决,这才是开展小组学习是老师应该做到的。总之,从这节音乐课的研究中,让我对小班化开展合作学习又有了新的认识。
五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篇3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以“刷子李”高超的技艺为话题,借一件极富戏剧性的小事窥见人物的大本领,大智慧。略读课文是精读课文的有机延伸,是将精读学习所习得的方法进行实践运用。
教学时,我放手让学生根据阅读提示的要求自读课文。在学生充分自读课文的基础上,围绕“刷子李”的技艺高超表现在哪里?作者是怎样写出他技艺高超的?有哪些描写最精彩的句子等问题交流讨论。为帮助学生真切地体会“刷子李”的技艺高超表现在哪儿,我让学生抓住直接描写“刷子李”刷墙的重点句段的情景,组织学生一句一句地读,边读边想象情景:刷墙时的动作好似跳舞,刷墙时发出的声音好似乐曲,完成的作品好似一面天衣无缝的屏障,这简直就是一项艺术创作、艺术表演。其次,围绕学生感兴趣的问题集中讨论,如“他刷浆时,干完活黑衣服上为什么没有一个白点”,通过集中讨论,学生们取长补短,从而感受“刷子李的技艺高超。在拓展阅读中,让学生读读与本文相似的文章,如《泥人张》、《快手刘》等。
在理解课文的同时,我有穿插这描写方法的指导,例如:黑衣黑裤、动作的娴熟、白点的细节描写;曹小三由半信半疑到关心白点,以为名气有诈,最后感叹师傅艺高胆大的一波三折的精彩描写;还有多处的对比描写,让学生对人物刻画又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对写作也有了很大促进作用。
五年级语文教学反思大全 篇4
教学目标:
1.能围绕浓浓的乡情这个主题讲清楚自己的活动安排。通过口语交际和习作活动,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能与同学就活动主题进行商讨,增强学生的表达、倾听和与他人交往沟通等能力,及自主合作的参与意识。
3.在口语交际和习作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口头和书面的表达能力,能大胆发挥想象,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写出家乡的变化,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练习修改自己的习作。
教学重点:
通过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怀。
教学难点:
根据主题策划活动,列出节目表,并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在倾听与合作中活动,表演活动方案,培养学生的策划能力、表演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进一步交际与习作的效率。
教学准备:
⒈收集与浓浓的乡情相关的诗词、歌曲、故事等。
⒉了解班级同学的特长,以便策划活动。
⒊通过书籍、电视、网络等媒介,了解怎样策划才能搞好一次活动,可以事先参阅一些好的经验。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激情导入,激发兴趣
⒈俗话说得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个人对自己的家乡都有着深厚的感情。大诗人李白用诗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思念,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家乡,是一个不管什么时候,一想起就会让人感到亲切的名字。乡情,乡思,乡愁,乡音,家乡始终是令人梦绕魂牵的地方。叶落归根告老还乡 乡音无改鬓毛衰,古往今来,人们用各种形式和行动,表达着同样的情感——对故乡的依恋和热爱。你收集了哪些表达热爱家乡之情的诗句或歌曲?
〔教师要以饱满的情感,引出本次活动的主题浓浓的乡情,激发学生参与表达的欲望。〕
⒉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相关资料。
二、畅所欲言,抒发情感
1.同学们,请你们来说说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吧。
2.现然大家都这么热爱家乡,那么我们就以浓浓的乡情为主题来策划一次活动。既然是活动,形式就要丰富多彩,要通过丰富的内容、精彩的节目来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⒊小组交流讨论
⑴明确小组讨论的内容:表演哪些节目;由哪些同学表演;怎样表演才能使节目更精彩。
⑵重点讨论怎样演才能使节目更精彩,根据讨论情况列出节目表。老师参与部分小组的交流,给予指导,可以提示采取朗诵诗词,演唱歌曲、家乡画展、我做家乡小导游、课本(诗词)剧、编小报等形式进行活动。
〔活动的形式,最好符合学生实际和当地实际,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
⑶根据课前自己收集的资料,选择一个活动方案,选择合作伙伴进行小组学习,彩排活动内容。
⑷小组具体商量内容、分工等事宜,并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活动方案。
五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篇5
这篇课文是“走进西部”这一主题中的第二篇课文,而且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所述的内容很好理解,但对于“西部”这一概念不是很了解,学习这篇课文时,我课前让同学搜集有关西部的资料,上课时,在讲解课文的同时,交叉所搜集的资料,如讲有关西域的使者的故事,我国传入外国的文化,外国传入我国的文化等,同学兴趣很浓,激发了同学对丝绸之路和西部历史的了解的兴趣,和对西部的热爱,而且有些同学课后还兴致勃勃地找到老师问这问那。
我感觉,这种充沛利用教育资源发挥其作用的方法很好。
五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篇6
《鲸》是一篇浅显易懂的常识性说明文,较之其他类型的课文知识性较强。课文介绍了鲸的形体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这篇课文层次分明,条理清晰,学生很容易理解,而且学生对鲸这种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动物很感兴趣,但如何避免将常识性课文上成常识课,是设计教学中的难点,也是我在课前一直找不到好的教学方法的一个疑难问题。
在教学的开始,我设计了一个小故事,让学生从故事中去找鲸是哺乳动物的理由。然后我让学生理清课文思路,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习,自己解决问题“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介绍鲸的特点的?”然后我板书了课题《鲸》,学生找出答案后,我相机板书“形体、进化、种类、食物、呼吸、睡觉、生长”。
当学生对鲸的各个方面有了充分了解后,我让他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方面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这个环节的设计,主要是充分尊重学生自主性,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汇报他的学习成果。如,演一演、读一读、画一画、讲一讲等,充分展示学生个性、特长,也使学生理解的更透彻,体验也更深。但在学生汇报完后,我却以时间不够用,没有让他们去表演,下课后看到他们画的画,我感到有点后悔,自己为了把课上完整,把孩子的特长给掩饰了。
然后,让学生看相关的影视资料,跳出课文,根据图片理解作者所使用的说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我急于求成,出现了多处不该出现的失误。在我让学生概括第#from小学语文_《鲸》教学反思二段时,黄子航说的是“进化成鱼”,听课老师都笑了,可我却听成了“进化鲸鱼”,我却没有及时的给他纠正,是我的一个失误,我经常让学生学会倾听,可我却没做到,而且有的同学在语言上出现了错误,我也没有纠正,没有关注课堂上的细节问题,是我最大的不足,再着就是自己的板书书写的不好,由于紧张,作比较的“作”写成了“做”,出现了不该出现的问题。今后这些问题我会避免发生,让课堂上呈现出更多的精彩之处。
五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篇7
也许是心理素质差吧,每次有人听课,课前我都难免紧张,课后也常常口干舌燥、四肢乏力、疲惫得像要虚脱,特别是课上得不好、不顺的时候。今天就是如此。四年级刚开学,第一单元主题为“师生”,两篇主讲课文,第一篇《师恩难忘》,第二篇《孔子和学生》。假期里年组分配备课任务,我负责的正好是这个单元,所以还算精心做了准备,开学后同年组老师听了我的设计思路,也纷纷叫好,于是醺醺然,就请窦老师来听课。
备课时,将主题定为课题“师恩难忘”,然后围绕课文展开,用“恩”字的造字法导入,当人们成功或得救的时候,心里想想原因,于是就会感谢别人的恩。然后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能体现师恩的词句,重点讲读“娓娓道来”、“身临其境”、“引人入胜”、“春雨点点”等关键词,体会出田老师用故事教学,启发我形象思维和想象力,这对于我而言就是师恩的表现。然后用语言训练“我地对老师说:”回顾课文内容,体会师恩难忘。最后齐诵“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我终生难忘!”结束。——表面上看起来,逻辑还算顺畅,重点词句也都做了解读。
但,课上得很累。学生的朗读总是入不了情境,语言训练没有出现预想的争先恐后的景象,这个课堂变成了我的一言堂,越到后来越觉得没有人愿意举手发言,即使带着学生齐读,学生发出的声音也仅仅是出自他们的喉舌,而不是心灵。下课后没有往日成功教学后,孩子们的前呼后拥、依依不舍,不用听领导评课,看着表情冷漠的孩子们,我就能体会到——这是一节失败的课。
问题出在哪儿呢?整整一天,我做什么都心不在焉,把教学设计的每一个环节都在头脑里重现。怪自己训练学生不到位、怪自己课堂引导不灵活、怪自己语言训练的设计太难……但是看了您的文章,我才恍然大悟,尽管问题很多,但自己所体会到的那些都不是问题的关键。
根本问题在于我的教学是线性的。备课时就盯着教材那一课的一亩三分地,教学的顺序就是课文的顺序,说句不好听的,我的备课就是想尽一切办法把课本里那一篇该学的课文变成40分钟课堂的过程。
的确,我有理由为自己辩护,学校工作忙、事情多,每日的上班时间不由自主地会陷入烦杂的事务当中去。备课,往往在晚间,夜阑人静,蜷起僵直的腿脚,振作疲惫的精神,屏蔽掉许多正常的享乐,甚至要抵御住读书的诱惑。然而这时间还是太有限了,有限得也许只能有时间好好想想眼下就要上的明天的课。——这是教师的真实生态,甚至可以大言不惭地说这是一个有责任感、有足够良知的教师的真实生态。正是由于这样的目光短浅,每天的教学就没有了课程意义上的引领、没有了对学生年龄特点的足够重视、甚至没有了主题单元的哪怕是小范围的同类文本建构。教学就在这样日复一日的疲于应付中走向了窄化、走向了视野局限、走向了少慢差费。
假期呢,回想刚刚过去的暑假,不是没有用功,放弃旅游的机会,参加了两个语文教师的'培训。听学校“建设书香校园”的倡导,一个半月读了19本书。这当中有儿童文学,有文学名著,还有很多的名家课堂实录。就是忘了仔细读一本最该好好读的书——语文教材。我从读过的书中汲取的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力,加上一众名师们上课时的引导方法,作用于我自己的教学,呈现在课堂上,有可能对教材挖掘得到位,教学的引导有一定的逻辑和方法。但那些悬浮在空中的方法、技巧是需要与还留在地面上的我们的孩子做有效的链接的,这链接的媒介就是教材。您说语文老师要把自己当成“用语文教人”的,而不是“教语文的”,但我理解,您的意思恐怕是语文老师,应当通过教语文而达成教人的目的。您评价我功底厚,这着实不敢当,衡量教师的水平,不是看他自己有怎样的能力与素养,而是看他究竟培养了学生什么样的能力与素养。
追本溯源,问题还是在于对主题教学的理解不够深入,认识有偏颇,或者说没有自觉贯彻主题教学思想理念的意识,理论与实践分家。所以,庆幸开学初就请您走入了我的课堂,使我的教学不致日错一日、渐渐谬之千里。在下面单元的教学中,我想自己应当集中精力先完成以下一些工作:
1、主题确定
确定主题不能凭感觉,应当建立在反复、深层次地阅读文本之后,而且要将主题的确定与学生的认知水平有效链接。阅读文本的后教师所提取出的关键词不一定是最适合作为教学主题的。要看这个关键词是否是课文的情感、思维与文化的主线,是否是学生在现有年龄阶段能够理解的,是否是能够条分缕析地结合课文内容拆分成可以循序渐进认识的一串相关词语,是否能够利用这个主题带出课文中需要重点讲读的精彩句段,甚至带出一连串的同构文本。
主题一旦确定,特别是定得正确之后,备课的过程自然水到渠成。但具体到某一篇课文,课文中出现的那样多的关键词,究竟选择哪一个更适合、更准确呢?这真的需要教者的慧眼,窦老师每次的解读总让人眼前为之一亮,所以教学才那样成功。如果没有这样的能力,干脆就用笨办法,将课文中或与课文相关的所有关键词悉数拿来,一一尝试,相信其中总会有一个最佳选择。
2、单元规划
我们应当明确,给学生上课,不是为了呈现一个花里胡哨的40分钟,甚至不必要一定追求教学的热闹活跃、完美无缺。而是要尽一切可能多教给孩子东西,并且让这些教师想教给孩子的东西有效,用您的话所就是长在孩子身上。这次您给我评课特别强调一个教学有效性的问题,我感觉在《师恩难忘》中我就是没有处理好如何让教学有效的问题。
我想有效的教学就应当是如您所说的具有了“温度”、“广度”、“深度”的教学。由于性格使然,“温度”在我身上不难实现,甚至有时有点激情过渡,以后慢慢修正。最难实现的是“广度”与“深度”的和谐与适度
在教学中,由于自己能力有限、经验不足,主题教学的“广度”总是不能有效的拓宽。不是找不到可以用以拓宽广度的文本,而是教学设计的时候,不知道应当如何取舍。个人认为,每一课的教学都应当有一个情感的基调,保持相对的完整性,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把课上成大杂烩,那样课文中的意境就没有了。但是恰当的“广度”引入却反而会对理解文章、烘托已经产生推波助澜的作用,比如您上的《圆明园的毁灭》、《秋天的怀念》,还有上学期您听我上的《我爱故乡的杨梅》。所以,怎样既不破坏教学的完整性,又有效拓宽教学的广度,同构文本应当如何取舍,现在我自己觉得自己在这方面还不够成熟。
还有就是深度的延展,我同意您的话“深度不是难度”,甚至我想对于像《师恩难忘》这样清新朴素,没有太多需要思辨内容的课文当中,深度是否可以理解为“情感的浓度”,一节课上下来,学生焕发了对老师的理解、敬爱、感念,而且这些情感不是老师的强势灌输,也不是口号般的流于表面,而是真正发自学生内心世界的共鸣与认同,这就是一节成功的课。难的是这样的“情感的浓度”怎样由淡薄,到清浅,到渐浓,乃至最后的漫溢与喷薄。
由此,我想到今后自己的备课,不论是“广度”还是“深度”的实现,我想靠以往的备课方式都是决不可能实现的。以往的常态课教学我是比对着教材备,看看教材有几个自然段,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找出那些应当重点讲读。然后就按照从头开始的顺序,用上些从各位名家那学来的技巧,一部分、一部分的写出一篇教学设计来。教学设计与教学的顺序基本等同于课文行进的顺序,至多不过是把课文变厚。文章的内容没有结合上下文引申与回扣,课内教学内容没有与课外教学内容有效链接——课堂呈现出一种线性。
下一步我努力的方向,是使我的课堂由一条线,变成一张网,这网由开放与闭合两部分组成。闭合部分,围绕主讲课文,教材中凡与理解主题有关的内容都应当交织在一起,像您所说的“把文字压缩、捶扁、拉长、磨利,把它撕开又拼拢,摺来叠去。”开放的网是要合理建构单元内容,首先将本主题单元内可以同构到本课教学中的内容结构进去,然后将视角继续放眼到课文之外,有效利用一切有助于理解主题的内容,使我们的课堂能够籍此丰满有效。
教语文一年了,时不待我,如果说去年今日还可以用缺少经验来自我安慰的话,待到明年今日,课如果还上成这样,我不知道该以怎样的面目示人。所以,感谢能在教语文之前,我还是课任老师的时候,就读了您关于语文教学的著作,以至一步入这个领域,从一开始就能避免一些教学中的低级错误。更要感谢教语文来的这一年来,您一次又一次抽出宝贵的时间走入我的课堂,您给我提的一个个问题:不会导读、不善提问、激情过胜压抑思想等等,振聋发聩,围绕您给我提出的问题,我反复重读您的语文教学的论著、并且从语文教学界的众多专家名师那里汲取营养。但智慧有限,对于那样多自己教学当中的问题常常是当事者迷,需要靠您提点。尽管至今,您给我提的许多问题还没有改得足够令人满意,而且新的问题又不断产生,但就是这一次又一次自我否定、一次又一次痛而后快的成长,我就在您的引导下,一步步地朝着明亮的那方前进。期待着,您再听我的课;期待着,这样的成长快些再快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