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小学教案 > 五年级教案 > 五年级语文教案【优秀7篇】正文

《五年级语文教案【优秀7篇】》

时间:

教案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教学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是通过合理的方式把以教材为主体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并达到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目的。如何做到合理地传授是编写教案的关键,这就需要教师在编写教案时,不断地认真探究物理学本身的知识系统和结构。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五年级语文教案【优秀7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15 篇1

第一课:海上日出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范围”“一刹那”等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文中重点句的含义。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领会作者追求光明的精神,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

4.学习按照一定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

学习重点:

品读词句,感知海上日出的壮观。

学习难点:

体会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内涵。

课前准备:

课文插图

授课时数:

两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时间:第周星期第节年月日

前提测评:

一、导入课题:《海上日出》

同学们,你们看过大海吗?海上的日出就更美了,咱们今天一块去看看。

二、启发谈话

本文选自中国著名作家巴金的《海行杂记》。1927年1月,巴金从上海乘“昂热号”四船去法国留学时,把旅途中的见闻随时记下,本文写的是船至红海中作者看到日出时的实际情况。这篇《海上日出》是作者在船上几次看到海上日出所得的总的印象的具体记录。海上日出的景象如何,作者是怎样描绘的,你们读读课文,再加上自己的想象就会明白了。

认定目标:整体感知课文写了海上日出的哪几种景象。

导学达标:

1.出示自读要求

(1)读。自由读课文。要求把语句读正确、流利。

(2)画。画出生字词,拼拼读读,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

2.学生自读课文

3.检查自读情况。

(1)指名读课文。(注意正音)

(2)检查字词自学情况,口头完成下列练习。

①范。扩词:范围、模范、范例、示范、典范等。

②一刹那。近义词有:转眼间、一转眼、一眨眼、瞬间等。

③镶。它的光芒给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

a.给句子中带点的词换上一个词,使句子的意思不变.

b.用带点的词说一句话。

例:小红的裙边上镶了一条粉红的花边,显得更漂亮了。

(3)交流思考情况。

①课文中哪几个小节描绘了海上日出的景象?(2~5节)

②可分为几种不同情况的日出?(一般情况下的天气——晴朗和特殊情况下的天气——多云)

四、再读课文质疑

可能存在的问题有;

1.为什么作者看到“红霞的范围慢慢扩大,越来越亮”就“知道”太阳就要从天边升起来了?

2.太阳出现“小半边脸时”为什么“红得很却没有亮光”?

3.太阳向上升时,为什么是“一纵一纵地”?

优秀五年级语文教案 篇2

《失去的一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生字,理解“绿荫如盖”、“羞愧”、“馋涎欲滴”、“游手好闲”等词语的意思。

2、抓住重点词句体会课文内容,懂得珍惜时间,努力学习。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养成积累语言的习惯。

教学重点:

以读感悟,理解什么是“失去的一天”。

教学准备:

师生收集有关珍惜时间的谚语、名言、诗歌、名人故事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你们的一天是怎么度过的呢?(学生自由发言)我们一起来看看另一个小伙伴“佩佳”是怎么度过一天的,让我们走进课文《失去的一天》看看吧!

二、初读感知

阅读思考:佩佳是怎么失去这一天的?

三、细读感悟

1、读课文1~5段,勾画出能够回答佩佳在这一天里做了些什么、想了些什么的句子或词语。 板书:睡坐吃嬉戏游手好闲

说说“游手好闲”的意思。 小结:他这一天什么事也没做,只是吃、睡、玩,这就叫“游手好闲”。(板书:游手好闲)

练习读好这部分课文,通过读来表现佩佳“游手好闲”。

2、“羞愧”

①、说说“羞愧”的意思。

②、佩佳为什么羞愧得不敢看妈妈的眼睛?

③、课文还有一处描写佩佳羞愧难过的心情,请用线勾画出来。从“低下头”这个动作你体会到什么?

④、妈妈是怎样帮助佩佳认识自己的错误的?读课文6~10段。通过妈妈带他到不同的地方看到的不同景象,了解人们在这一天的工作成绩。

⑤、读这部分课文,读出妈妈语重心长帮助孩子的语气。

⑥、齐读最后一段。“他想了想”,此时他会想些什么?

五年级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积累表示时顺序的词语。

2、让学生认识、理解、积累表示转折关系的词语。

3、读懂短文意思,了解读书方法。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习积累,养成自由表达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通过自主认读学字学词,在互相交流中积累词语,并弄清词语的含义。通过读短文引导学生感悟读书的妙处,激发读书的兴趣。

教学准备:

小黑板、挂图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教学设计:

一、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

1、学生自由读词,注意读准字音,指名认读,正音。

2、想一想从各组词语中发现了什么?(都是表示时间的词语)

(1)都是表示时间的词语,只是表示不同的时间。

(2)横着读每一行词语时,左右两侧词语是一一对应的,表示同一时间段。

(3)竖着读每一行词语或横着往下连读每一行词语时,会发现表示时间的推移。

3、小组交流。

4、同桌互读,全班齐读。

5、拓展:边读边想象画面。

二、读一读,用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1、自由读句子

2、读通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想一想这三句话有什么共同特点?

3、小组交流

第一个句子去掉”却”字,感觉和原句有什么不同?(表示转折和强调之意)

鼓励学生自己朗读,体会另外两句话中加点的词语的作用。

4、全班交流(几个表示转折的词语能互相换位置吗?)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6、在学过的'课文中,再找找这种形式的句子,体会表达效果。并会自己选词造句。

三、读一读,记一记

1、自由读古诗文名句。

2、教师简单介绍含义。

3、练习背诵

第2课时

教学设计:

读一读

1、自由读短文,想一想读书有什么”妙”?

2、把稳重不懂的地方画出来,小组交流。

3、鼓励学生质疑,组织学生结合语言环境弄懂词意,如”不得要领””对质””逸闻轶事””故作高论”等。

4、引导学生再读,讨论交流:短文主要内容是什么?你对题目的理解是怎样的?

5、默读思考:读书究竟有什么妙处?把印象深刻句子画下来,谢谢自己的感受。

6、全班交流。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篇4

设计理念:

以“火攻”为切入口,以说“计策”为主手段,引领学生关注琢磨课文语言,于语言的体会中感受人物的智慧,故事的魅力,表达的方式,从中激发学生阅读历史类故事的趣味。

教学目标:

1、通过就词解词、联系上下文等方法掌握本课重点字词。

2、通过概括文意、概说计策,学会简练复述文本的方法。

3、通过重点语句的体会,感受三国人物的鲜活形象,从中受到人文熏陶。

4、通过深层质疑,引导课外阅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程预设:

一、揭题导入(包括课前)

1、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歌》滚滚长江东逝水……

2、谈三国故事(重在学情的了解,便于学习的调整)

3、引《赤壁之战》

解赤壁:赤壁,山名。在今湖北省蒲圻县西北。赤壁山险峻而又雄伟,临江是拔空昂立的崖头,犹如战马扬蹄,踏破万顷烟波,石壁西侧镌刻着的“赤壁”二字,相传为东吴大将周瑜所书,力盖千钧。

说题意:

(要求说得清楚简要)

二、初读感知

1、放声读文,了解大意。

2、质疑问难,了解学情。

(重在不懂的字词;不太常见的词句。)

反馈:

1、字词:顺学字词

划词,读词,有没有不懂的?

调兵遣将(遣的字形?谁?驻)丢盔弃甲(谁?逃)

自不量力(硬拿鸡蛋去跟石头碰)

不计其数

无心应战

率领抵挡计策缆绳

(在于培养学生灵活理解词语的能力,而不是局限于字典、参考的等现成的答案。)

2、内容

自由概括;

围绕标题概括;

围绕标题完整概括。

(培养学生概括说话的能力。)

三、深究火攻

1、为什么火攻是个好主意?(以此带动全文的学习)

自由发表

黄盖的话:

读好黄盖的话:该用怎样的语气读?

胸有成竹地

诚心诚意地

恭恭敬敬地

得意洋洋地?

读懂黄盖的话:黄盖的话道理何在?

为什么相持没好处?

只要用火攻,想逃也逃不了?

联系前文

2、赤壁之战火攻打败曹操,还有一步很重要的是什么?

黄盖的假降信

说东吴兵少……说后面为什么没用冒号?

黄盖会怎么说?

3、黄盖的计策:说了一遍?非常满意——妙计!

黄盖会怎么说?

说清要点。

自由准备:

做上记号:哪些地方必须说清楚的?

自由练说:

同桌互说:一说一听,提出意见。(分角色)

推荐示范

集体评议:清楚,简练

4、计策妙不妙?析原因,探性格。

读文中语句,验证体会。

为什么3万打败了80万?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务?

黄盖的足智多谋

曹操的狂妄自大、骄傲心态

5、为什么不写清妙计?只用了四个字:说了一遍?

写法:不重复、留下悬念,激发兴趣。小说作者罗贯中

(以上各环节重在于文中相应语句的体会,朗读、感受,使学生具体情况调整学习内容,在说的过程中带动文本重点语段的学习,同时达成单元复述的重点训练。)

四、课外拓展

其实文中有好多问题的?

文中省略了很多情节。

课外阅读

故事交流

说故事

谈人物

背古诗

谚语、歇后语等等。

优秀五年级语文教案 篇5

阅读大地的徐霞教材分析

这是篇写人的记叙文。文章主要记叙了明末奇人徐霞客为了考察祖国山川地貌,不避艰险,徒步走遍了半个中国大陆,并将其游历、观察和研究记录下来,形成了不朽杰作《徐霞客游记》,歌颂了徐霞客淡薄名利、不畏艰险,锲而不舍,求真求实的科学研究精神,赞扬了他为祖国旅行考察事业奉献一生的功绩。

全文共六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概述了全文,讲徐霞客是明朝末年的一位奇人,他写成了一本千古奇书《徐霞客游记》。

第二自然段讲徐霞客卓尔不群,立志亲自考察祖国山川地貌,并在此后的30年间历尽艰辛获得了第一手考察资料。

第三——五自然段,通过具体事例写了徐霞客在考察途中所表现出的不畏艰险,锲而不舍的科学研究精神。

第六自然段总结了徐霞客一生游历的价值,高度评价了他是我国旅游写作的先驱,是求真求实、开创田野考察的科学家。

文章语言简洁、质朴,全文紧扣一个“奇”字,写出了徐霞客这位“奇人”卓尔不群的一生。

之所以称徐霞客为“奇人”原因有四:

1、不求功名,立志考察探险。在“学而优则仕”的封建科举时代,“读书人都忙于追求科举功名”,而书生徐霞客,却卓尔不群、鄙弃权贵、摒绝仕途。“卓尔不群”,指优秀卓越,超出常人。徐霞客超出常人之处首先在于,淡薄名利、不求功名。当他发现先人留下的“古今史籍、地志、山海图经”

少且有差错时,便立志“走遍天下,亲自考察”。于是他毅然走出书斋,把一生献给了旅行考察事业。这在当时来说可谓奇举。

2、不畏艰险,毅力超凡。徐霞客自22岁出游,至55岁病返故里,30多年间,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行程9万里,横跨16个省份。当时没有火车、汽车、飞机,甚至“许多地方连道路都没有有”,多数行程徒步完成,加之“明朝末年治安不好”其中艰险可想而知。几十年间,他与“长风为伍,云雾为伴”;长期的旅途中他遭遇了重重困难:“攀险峰,涉危涧”,遇盗匪、断财物、失同伴,疲劳、病痛等等,然而这一切都从未曾使他动摇。30年里,他天天坚持日间跋涉,夜里笔耕,从不间断。多么坚韧而有毅力的人呀!也正是凭借这坚定的信念和超凡的毅力,他获得了先人不曾获得的考察资料,成就了被后人称为“千古奇书”的不朽杰作《徐霞客游记》。

新课标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三)

少年旅行队学情分析

散文诗是永不褪色的艺术,激发孩子无穷的想像力、创造力和幸福感,道出儿童纯净的感情和多彩的内心世界。”《少年旅行队》这篇课文是小学阶段学生接触的为数不多的散文诗之一,关于这种文体极其特点,教师不必做过多解释,应让学生通过充分的读,不同形式的读,去体悟感受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及蕴涵的节奏美、韵律美、意境美。散文诗一般都有内容跳跃的特点,从而给读者留下较多的想象空间,本文亦是如此。本文为散文组诗,篇幅较长,每首诗结构相似,中心主题相同,因而教学指导应详略得当,有所侧重,可运用学法迁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并会写本课5个生字,注意“簿”、“茂”的写法。

2、知道本组诗歌从哪几方面学了少年旅行队在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感。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初步感受散文诗的节奏美、韵律美以及浓郁的抒情色彩。

4、背诵课文最后一部分。

过程与方法:

1、积累本课生词,并学会运用。

2、通过充分的读,不同形式的读,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及蕴含的节奏美、韵律美、意境美。

3、画出重点词语,理解课文,体会诗人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够通过理解课文、朗读课文体会出旅行队队员们在旅途中的愉快、兴奋而又满怀向往的心情,以及热爱自然,热爱生活,渴望到生活的海洋里探索求知,锻炼成长的美好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能结合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出旅行队队员们在旅途中的愉快、兴奋而又满怀向往的心情,以及热爱自然,热爱生活,渴望到生活的海洋里探索求知,锻炼成长的美好感情。

教学准备

1、课前指导不知学生预习课文,查阅作者柯蓝的资料。

2、制作课件,创设情景,提示重点语句。

五年级语文教案 篇6

学习目标

1.策划一次和远方小学生的“手拉手”活动,商量、 讨论活动的方案。

2.能有条理、较为具体地说出自己的活动方案。

3.能通过书信的方式与他人沟通,并把“手拉手”活动开展下去。

4.能在信中把自己对活动的打算做具体清楚的描述,同时能合理地提出可行性建议。

课前准备

各地风土人情方面的图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组织讨论

1.出示各地风土人情方面的图片,了解祖国各地的特色。说说自己的向往:最想去哪里?了解哪里?

2.如果自己有一个在远方的同龄朋友,你觉得会有什么好处?你想要这样的一个朋友吗?

3.组织学生讨论:用哪些方式才能与素不相识的远方小学生建立联系呢?

可以通过远方的'一个朋友介绍认识;

可以通过爸爸妈妈来联系;

可能通过媒体来认识;

可能通过学校与学校之间建立联系

二、合作讨论,汇集精华

1.联系上以后,我们可以开展哪些活动呢?同学合作讨论,策划活动方案。

2.教师到各组听到方案,参与讨论、合作。

3.全班交流活动方案:

(1)首先写信,建立联系。

(2)比较熟悉后,发出邀请,一同参与活动。

(3)若对方生活困难,我们就对他给予生活上的资助。

三、选择方案,付之行动

1.讨论刚才提出的方案,你觉得最可行,最好的是哪一个方案?并说明理由。

2.如果你们真的联系上了,成了一对好朋友,你们会怎么做?

五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篇7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正确读记“乖巧、驯良、清秀、矫健、机警、玲珑、躲藏、追逐、强烈、溪流、警觉、触动、锐利、错杂、狭窄、勉强”等词语。

2、了解松鼠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激发学习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3、感受课文中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积累语言。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重点:了解松鼠的外形和它的生活习性,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能按不同方面把课文分为两部分,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各部分写具体的。

教学准备:有关松鼠的PPT课件

课时划分:两课时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这里有一个谜语:头像小老鼠,尾像降落伞,常在树上住,忙着摘果子。是一种什么动物?(学生回答:松鼠)

今天我们来认识这个新朋友——松鼠(板书课题)

二、交流资料,激发兴趣

1、昨天,老师请大家搜集了有关松鼠的资料,让我们来交流一下大家的收获!

2、请同学向全班介绍。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认识生字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学生独立的阅读课文,老师巡视指导个别的学生。同时了解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

3、老师出示课文中的新生字和新词语,检查学生对词语的掌握情况。

乖巧、驯良、清秀、矫健、机警、玲珑、躲藏、追逐、强烈、

溪流、警觉、触动、锐利、错杂、狭窄、勉强、遮蔽

四、学生通读课文,理清课文的脉络

全文共5个自然段,可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从外形上介绍松鼠是一种美丽的小动物。

1、出示课件:(要求学生完成课件中的填空。)

松鼠玲珑的小面孔上,嵌着一双闪闪发光的小眼睛,身上灰褐色的毛光滑得好像擦过油。一条毛茸茸的大尾巴总是向上翘着,显得格外漂亮。

这段话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写出了松鼠的外形特点。

2、教师小结:这段话采用先总后分的形式,按从上到下的顺序,介绍了动物的外形,同学们要记住这种写作手法。

第二部分(2——5自然段)介绍了松鼠的生活习性以及繁殖、换毛等。

1、从吃、活动、住分析松鼠的生活习性(出示课件)

学生总结:(板书)

外形

2、吃:松子、榛子、橡栗、鸟蛋

生活习性活动:喜欢在树枝上跳来跳去,十分机灵

住:喜欢住在高大的老松树上,窝暖和安全

3、分析“住”时,鼓励、组织学生学用“先……再……然后……;既……又……”造句

五、合作探究

1、你能用一句话或几个词语概括出松鼠的特征吗?

(松鼠是种漂亮的小动物,它驯良、乖巧、很讨人喜欢。)

2、从哪里可以看出作者对松鼠的喜爱?

六、作业:

1、熟读课文,背诵一段你最喜欢的自然段

2、摘选本课优美的词语写在本子上

3、观察一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及特征。

第二课时

继续学习课文:

1、喜欢小松鼠吗?把你对小松鼠的喜爱之情读出来。学生朗读课文。

2、把你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3、检查学生对词语的掌握情况

先让学生读词语,(出示提示词语)

漂亮乖巧驯良清秀

矫健敏捷机警玲珑

光滑帽缨闪闪发光

灰褐色向上翘着格外漂亮

学习了法国博物学家布封写的《松鼠》以后,我们从作者笔下看到的是一只漂亮、乖巧、驯良的小松鼠。假如你是一只可爱的小松鼠,你会如何介绍自己呢?让学生尝试利用上面读过的词语来描述

4、小组讨论:

想想课文在表达上与《鲸》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相同:《松鼠》与《鲸》都是说明文,都是以准确说明为前提的。

不同:

(1)从说明的角度来看,《鲸》侧重于介绍鲸的形体特点和生活习性,而《松鼠》侧重于介绍松鼠的外貌、性格和行动;

(2)从表达的方法来看,《鲸》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而本文主要是采用比喻、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

(3)从语言的风格来看,《鲸》的语言精炼平实,而本文的语言生动传神,极具文学色彩。

5、介绍一下作者及其作品

作业:

1、根据老师上节课布置回去观察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外形和生活习性去写一写

观察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如:小动物吃食时的样子,睡觉时的样子,游戏时的样子,喜欢做什么……并学会把小动物写活。(生动、形象)

2、完成“百年学典”《松鼠》这一课相应的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