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小学教案 >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优秀7篇】正文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优秀7篇】》

时间:

信息技术课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电脑课,这次漂亮的小编为您带来了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优秀7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 篇1

一、教学目标:

1、掌握PowerPoint新建相册的方法;

2、学会编辑相册的技能。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PowerPoint新建相册的方法;

2、学会编辑相册的技能。

三、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PowerPoint软件中的相册实际上就是含有多张图片的演示文稿。使用PowerPoint软件的新建相册功能,可以快捷地将大量图片一次性插入演示文稿中,并且方便进行统一的管理和加工。

本节课中,我们就来制作一个展示踏青照片的相册吧!

(二)新课教学

(一)、新建展示踏青照片的相册。

(1)启动PowerPoint软件,新建演示文稿;

(2)单击插入中插图上的相册的上半部分;

(3)在弹出的相册对话框中,单击文件磁盘;

(4)选择素材,单击插入;

(5)返回相册对话框,单击创建;

(6)演示文稿的幻灯片页数自动增加,每一张幻灯片的页面上显示一张所选的图片。

(二)、编辑相册,对图片的显示方式进行调整

(1)单击插入→插图→相册→编辑相册;

(2)在弹出的编辑相册对话框中,选择其中的4张图片;

(3)在相册中的图片列表中图片名称分组显示,单击相框形状的下拉,选择复杂框架,黑色,单击黑色按钮;

(4)幻灯片页面上的图片布局和相框形状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三)、保存文件,关闭PowerPoint软件

单击Office按钮→保存,单击PowerPoint软件界面右上角关闭按钮,关闭PowerPoint软件。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 篇2

《我让飞机上蓝天》是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小学信息技术第二册第七课的内容。教学对象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他们从三年级上学期就开始信息技术课的学习,对画图已有一定的认识和基础。本课内容是在此基础上,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画图程序里的移动和复制技能,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因此,我确定了以下几个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画图”软件里的两种常用技巧——移动和复制,学会正确处理图形。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及团结合作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和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本课的重点是掌握图形的移动和复制技巧,以简便作图的过程体现计算机作图与普通作图的不同之处;其中图形的透明与不透明处理是本次教学的难点。

课堂中我采用的教法有“创设情境法”、“任务驱动法”、“评价激励法”。信息技术教学大纲明确指出: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因此我采用了主体式教学模式。创设情境,设置任务,让学生运用已学知识,以任务驱动的方式查漏补缺,使教学内容合理流动,水到渠成。新知识学习后,我采取了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

学生的学法是“接受任务——思考讨论——合作操练”。要求学生由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让学生带着任务通过课堂自我探索,自主学习,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

根据本课教学目标以及信息技术课程学科特点,结合三年级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我设计了以下四个教学流程:

1、创设情境,设疑激情

2、合作学习,自主探究

3、归纳总结,体验成功

4、心灵感悟,拓展延伸

一、创设情境,设疑激情

兴趣是学生的学习动力,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并创设丰富的学习情境来导入新课,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最佳的教学方式。本着这种教育理念,我是这样来导入的:鸟王国里正在举行狂欢会,同学们想去参加吗?那我们就赶快出发吧!接着播放一段动画《快乐舞曲》,并跟学生一起跳动起来,让学生融入在欢快的乐曲中,把学生的思维带入舞会现场。然后,出示小鸟的图片。图上的小鸟正合着乐曲跳着欢快的舞蹈,多美啊!这时,一位同学提出问题:“树上怎么还有两只小鸟没有飞起来了?”同学们开始议论起来:“可能是它们受伤了。”“可能是觉得伙伴儿太少,没意思!”还有同学说:“它们想邀请森林里更多的小鸟都来参加它们的舞会。”我赶紧提议:“我们一起去帮帮它们吧!”(学生说出很多方法,我对他们积极思考问题的热情给予表扬),并从学生的回答中,着重肯定了两种办法:一是让树上的小鸟飞起来(图形的移动);二是增加几只小鸟(图形的复制)。接着,我便运用这样的。导语,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同学们想让今天的舞会更热闹、更精彩吗?那就赶快去学会图形的移动和复制这两个本领吧!”

设计理念:以学生感兴趣的小动物着手创设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处于精神振奋状态,为学生顺利接受新知识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合作学习,自主探究

1、图形的移动

同学们有了想让舞会更狂欢的急切心情,有了强烈的学习的欲望,我立即打开“小鸟”的图片,让学生想办法使树上的小鸟飞起来,也就是移动小鸟。同学们很快投入到学习探究中。然后通过自己反复探究,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掌握了图形移动的操作要领。接下来,我请一位同学到台前演示,并进行讲解,学生通过看同伴的操作,听他的讲解,结合自己的操作,很快掌握了图形移动的技能。树上的小鸟也飞起来了,同学们看到自己设计的小鸟飞起来了,心里别提有多高兴啊!

2、图形的复制

提示学生:“通过刚才大家的探究活动,我们让树上的小鸟飞起来了,要想让更多的小鸟都来参加舞会,该怎么办了?”同学们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其中有几位电脑基础较好的同学说出了“复制”的办法,我肯定了他们的说法,便要求学生去探究复制的方法。

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我提示他们可以打开老师提供的帮助文件,寻找复制的方法,还可以互相讨论。同学们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讨论,经过一番尝试,掌握了复制的方法。这时,有几个同学在操作中提出:“为什么我复制的小鸟总放不到我想放的位置了?”看到同学们疑惑的眼神,我知道那是因为他们没有掌握图形的透明和不透明处理方法。这也是本课的一个难点。此时,我便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示范操作给学生看,学生通过观看教师的直观演示,突破了本课的难点。在巡视的过程中,我看到学生在复制小鸟时比较慢,就提示他们,在帮助里找找有没有提高复制速度的技巧。很快,他们就从帮助中找到了方法,快速复制了很多的小鸟。

3、综合运用

在学生已基本掌握了图形的移动与复制技能后,我安排了一个小组比赛活动《看谁的青蛙最多》,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从素材图片里找到小青蛙的图片,运用所学的方法,把一只小青蛙变成很多只青蛙。同学们看到自己设计的青蛙唱着欢快的歌儿,高兴极了

设计理念:

本着注重学生亲历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理念,使学生在探究的学习过程中,既掌握知识,又培养能力。同时,我也以学习伙伴的身份对难点进行直观演示,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少走弯路,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快速掌握操作技能。

三、归纳总结,体验成功

学习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让学生把所学知识综合的创造性应用是我们教学的目的。

于是,我让学生打开画图程序中的素材图片,小组合作,想办法把素材中的一架飞机复制成多架飞机,并让这些飞机飞上蓝天。这就要求学生用到前面学习的移动与复制技能。

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技能后,就有一种动手创作、展示表现的欲望。于是,我赶紧让他们创作出一幅简单的绘画作品,学生作品成型后,引导他们从技法的运用、构图是否合理等几个方面,采用个人评价、组内互评、组间互评、教师点评等多种方式展开评价。较好的作品在全班欣赏。

设计理念:

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运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让学生不要单一的只用好和不好,而要说出好在哪里。从而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信息辨别能力,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这正是我们信息技术教学力求的目标。

四、心灵感悟,拓展延伸

在本课即将结束时,我让学生重温了那段动画《快乐舞曲》,并让学生随着音乐和小鸟一起唱起来、跳起来,并适时鼓励他们:只要勤学善思,也会做出这么漂亮的动画!这样既对学生进行了情感的熏陶,又激励了学生努力学习。

设计理念:与本课开始相呼应,让学生再次感受奇妙的动画世界,同时培养学生从小就要有崇高的追求、远大的理想,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发奋学习。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最大的收获是:

1、尝试发现,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

注重从学生的现实生活中出发,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了愉悦的学习氛围。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既学会了独立思考,又掌握了学习知识。

2、教学方式的改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教师让位,学生自主。将充分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积极性,与提高能力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以学生发展为本,教师只是学生学习发展的促进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3、交流评价,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课堂中注意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热情高涨,学习兴趣浓厚,有了学习的兴趣和愿望,他们就会自主地去学习,因此,达到了预期目标。当然,在今后课堂教学中,如何给学生提供更多、更广的思考与探索的空间,如何促进每一个学生有个性的发展与提高是我今后不断努力探索的课题。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 篇3

一、 说教材

《爱心捐赠表》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实验教材《小学信息技术》第二册(下)——板报制作初步第十课的内容。这一课的课时安排是3课时,今天我说的是第2课时的内容。表格的利用在整个板报排版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排版中恰当的运用表格能使文字、段落和图片更加明确的定位,从而使整个板报显得结构清晰、给人一种一目了然的感觉。

二、 说重点与难点

在上一课时的基础上我们已经学会了利用菜单和表格按钮插入表格以及在表格中文字格式的修饰。在这一课时我们主要学习使用自动套用格式、学会设置框线和底纹。当然,学生在进行表格美观设计过程中很难避免一些意想不到的操作:比如因不慎操作导致单元格的行距与列距不相等。但在这一课,它的重点和难点是让学生学会使用自动套用格式和设置框线、底纹。

知识目标: 了解自动套用格式使用方法;

要求学生初步了解表格的框线和底纹设置方法。

理解表格的初步应用

技能目标: 掌握对单元格、行、列、表格的选取(达成度90%)

掌握使用自动套用格式(达成度90%)

掌握设置框线、底纹(达成度80%)

情感目标: 加强集体荣誉感的培养

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三、 说学生

四年级学生好奇心很强、他们的想象力很丰富,对于表格的设计他们有自己的思路,他们会根据自己的设计理念提出很多相关问题。比如“老师,我想把第一行设计的和别的行不一样,该怎么办?”“老师,怎么样才能把文字放在单元格中间?”作为老师,要适当引导他们的质疑,并做恰当的教学设计

四、 说教法与学法指导

这节课在设计中我采用任务式驱动、分步学习知识技能和探究性学习这三种教学方法来完成我的教学目的。在教学设计中我以一位引导者的身份出现在课堂中,努力营造带领学生一起学习的氛围。在整个学习活动过程中,学生只要在老师的指引下,带着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去学习就行了。

五、 说媒体

在这节课中需要用到的软件是多媒体网络控制教育系统和办公自动化中的Word。在硬件上需要足够数量的计算机,尽量能使一个同学用到一台电脑,还需要投影仪设备。在教学教材准备上需要一份《班级通讯录》和《课程表》。

六、 说设计过程

[教学导入]为了便于同学之间互相联系,我们班要制作了一份《班级通讯录》。[多媒体展示《班级通讯录》]《班级通讯录》要求既实用又美观,现在我们实用性做到了,至于美观方面,就是我们这节课所学的内容。通过你们的制作,老师要从35份作品中选择最合适最漂亮的一份,当作我们班的通讯录!

[提问]我们知道要想对某一事物进行操作,首先必须“选定”对象。现在我们要对表格进行操作,那如何对整个表格选定?以及如何对单元格、行、列进行“选定”操作。

请同学们尝试操作选定整个表格!接下去请一位同学上教师机演示并广播所有的电脑。然后指出学生操作的正确点和错误处,并加以纠正。

总结知识点:

方法一:用鼠标拖动选取

方法二:单击——按住shift键——单击

方法三:将鼠标移动到表格左上角,出现在四方向箭头的标志,鼠标也同时发生变化,点击它即将整个的表格选中。

[教学意图]因为学生以前学过对文字、段落的选取操作,让他们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尝试新的应用,这样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探索性学习。由于这一步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大部分学生应该会达到预期目的,从而使学生体验探究性学习的快乐,加大了他们的自信!

[提示]选定表格后,就可以对它进行格式设置。命令在“格式”菜单下“边框与底纹”。当然也可以在右键菜单中找到相应的命令。

讲解“边框”选项卡中的线型、颜色、线的宽度、应用于的范围等;讲解“底纹”选项卡中的颜色填充、图案样式、图案颜色、应用于的范围等。

让学生自己尝试各种效果,这里准备5分钟时间,因为各种颜色、各种美丽的图案比较吸引学生,学生的兴趣也回有所提高。

[提问]大家有没有觉得这样太麻烦,如果word中能提供模板,(这里需要用通俗的。语言对学生讲一下模板的概念。)为了大家的方便,Word 中提供了45种方案供我们选择,[多媒体广播演示]命令在“表格”菜单下“表格自动套用格式”。如果你觉得对它有一些不满意,需要稍做修改,大家单击“修改”按钮,对它进行文字、颜色、边框等进行修改就能达到如你所愿的效果。

用2分钟时间让大家去尝试操作,然后由我来概括。讲解“表格自动套用格式”下的命令。这时,我收回对电脑的控制权,给大家布布置任务:让他们在10分钟时间来完成《班级通讯录》的美观大设计,完成好的同学将作品保存在“/网上邻居/teacher/班级通讯录”文件夹下,以自己的名字命名。同时通过投影仪设备直接显示学生保存文件的情况,这样可以随时反馈学生学习掌握情况,以利于我把握好教学效果。

由于学生接受知识时间不同,有一部分学生可能先完成任务,这时一个可选择性的任务布置下来:刚才是为班级设计通讯录,现在请已经完成班级通讯录设计的同学为自己设计一份功课表。

七、 说设计理念

在这节课的设计中,我主要用到以下几个教学理念:

1、 师生互动性。如果能够把握好师生互动性,那么我就能掌握住这个教学过程的进展,也随时了解学生掌握技能的情况。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知识,我想那一定是不错的途径。

2、 探究性学习。现代我们讲究探究性学习,肯定有它的优势。虽然它会花费很多时间,但信息技术知识本身在不断更新,所以要求我们的学生也具备自学这种能力。从小培养这种能力我想有必要。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 篇4

一、说教材

本课选自顺德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第一册第三单元第五课《Wimdows画笔》。主要是面向小学四年级和初学画图软件的学生。《Wimdows画笔》在第三单元“电脑小画家”中占一个很重要的地位。在本单元的第一到第四课,学生学了用“金山画王”进行绘画,初步领略了电脑绘画的神奇,对学习用电脑绘画有着浓厚的兴趣。本课是学习画图软件的第一课,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画图软件的操作简单易用,非常适合初学电脑绘画创作,学好画图软件的使用,可以为学生将来学习专业绘画软件打下良好的基础。本课包括六个内容:1。启动“画图”软件;2。认识“画图”软件的窗口;3。用“铅笔”画山景;4。用“颜色填充”工具着色;5。用椭圆工具画圆;6。画直线。教学内容由浅入深,让学生更容易地掌握画图软件的使用。本课的教学目的是:1。掌握画图软件的启动和退出,并熟悉画图软件的窗口;2。熟练掌握窗口中各部分的操作方法;3。能用“铅笔”、“椭圆”、“直线”和“用颜色填充”工具画出山景和太阳;4。通过进行模仿作品和图画创作,激发学生对学习电脑绘画的兴趣。根据以上的教学目的,把熟练掌握窗口中各部分的操作方法作为重点,难点是用“铅笔”、“椭圆”、“直线”和“用颜色填充”工具画出山景和太阳,而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引导学生在自主的学习中掌握。

二、说教法

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又因为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如果用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方法,效果肯定不佳,我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任务驱动法”,应用WebQuest教学模式给予学生自学自练的时间和空间,锻炼学生信息处理的思维和习惯,这一种教学方式,可以培养学生自学,协作学习和发展学生的创作能力,所以在本课的教学中先让学生明确任务,再采用“试一试——说一说——练一练”的方法,让学生在自学、质疑中学习使用画图软件,整个过程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

三、说学法

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是活动的主人,如果能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发现知识,创造更美的东西,那将是我们信息技术课教学孜孜以求的最高境界,也是我们开展素质教育的最迫切要求。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得好“一切真理都要让学生自己去获得,由他重新发明,而不是草率地传递给他”。因此,我在教学中让学生用“问一问,说一说,做一做”的方法来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问”自己不懂的地方;“说”自己理解的内容;“做”自己喜欢的图画。学生始终在教师的引导下动脑、动手、动口,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取,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其中还安排了质疑、互帮、讨论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欲望。

一、明确本课的几个学习任务

二、通过WEBQUEST下的引言,简单介绍画图软件

三、试一试启动“画图”软件

1。先让学生试一试

2。共同总结方法(电脑显示步骤)

3。小比赛,看谁最快能启动画图程序

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让他们在学习中有方向性,更易掌握。

四、认识“画图”软件的窗口

1。利用WEBQUEST的帮助,先让学生自学

2。及时反馈,显示“画图”软件窗口,让学生说出各个部分名称

3。“找朋友”游戏:把各部分名称发给学生,让学生把黑板上的窗口贴好

4。质疑:工具箱、颜色盒不见了,怎么办?

5。学生练一练:显示及隐藏工具箱、颜料盒、状态栏

通过游戏,使课堂气氛活跃,又能让学生投入到教学中,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五、用“铅笔”画山景

1。先把任务交给学生:使用铅笔工具,画一幅山景

有学生可能会问:怎么选择了铅笔工具在画纸上却画不出线条来;画错了怎么办(这时我让其他同学帮助他解决问题,或者在软件的电子书中找答案)

通过学生问一问,说一说,做一做,变被动为主动学习,能形成一个协作学习的氛围,使学生投入到学习中。

六、用颜色填充工具着色

引导学生如果涂上颜色,山景就更美丽了,激发学习兴趣

1。让学生试一试,给山景填色。

2。质疑:为什么我的整张画红都会变色的呢?

3。教师点拨:只能在封闭的区域内填充颜色,否则,颜料桶内的颜料就会“流”出来

七、用椭圆工具画圆

1。先让学生试一试画圆,他们画的圆大部分是椭圆。

2。师显示一个圆,问学生你想画这么一个圆吗?师介绍方法

3。试一试给圆涂色

八、画直线

放手让学生完成,看谁画得最好

创作性练习,巩固新知

比一比,看谁是“电脑小画家”

1。作品模仿练习,培养观察力和巩固新知

2。让学生发挥个人或小组的才华进行创作

3。显示一些优秀作品,让学生自己评出“电脑小画家”

4。把优秀作品打印出来奖给“电脑小画家”

江曾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通过练习培养学生在创作中求价值,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九、总结全文

1.让学生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2.让学生说一说感受

引导学生说,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较系统的认识,通过说感受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 篇5

说教材:

《图形修改》是江苏省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中的一课。本课属于图形处理中的重要内容,既复习了工具的使用,图形的着色,又为图形的制作学习作了铺垫。本课介绍了使用“橡皮”、“裁剪”、“选定”和“放大镜”等绘图工具来修改图形的方法。我个人认为本课教材内容相对比较陈旧,很难适应学生学习实际的需要。所以我对教材进行了再度开发。

我的教学目标是:

知识目标:

掌握使用“橡皮”、“裁剪”、“选定”和“放大镜”等绘图工具来修改图形的方法。

能力目标:

以具体的任务为外驱力,通过学生个体的自主探究和相互间的协作学习来提高主体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口头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精益求精的好习惯;渗透环保意识。审美意识

教学重点:

1使用修改工具时要注意设置的背景色与画图区内的背景颜色是否相一致。

2使用放大镜工具修改图形的细微之处。

教学难点:

1懂得对不同的图形选择适当的修改方法。

说学生:

四年级小学生有特定的心理特征:好玩、好问、好奇,他们对理论性强的知识点不易理解,对具体的操作较容易接受,对通俗易懂的语言比较容易理解。在这之前,他们已经学会 “画图”软件里的一些基本绘图工具,并能自己画出一些简单的图案来。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注意教学的趣味性、可操作性,以便充分培养、发挥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学生的自学、互助为主。鼓励学生主动探究,让学生感受到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说教法:

“教必有法,而教无定法”,只要方法恰当,才会有效。基于以上思考,我主要拟采用情境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法等,以解决生活模拟情境为线索,融入到本课知识点教学中,利用建构主义的理论,创建学习环境,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学习。

说学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最有价值的知识就是关于方法和能力的知识。这堂课我主要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培养协作交流的习惯。提供多层面的自主学习方式,方式有:1知识迁移,2借助教材,3借助学习课件,4请教他人。同时协作交流时要求学生学会倾听,学会期待。

说媒体:

苏亚星教学网、flash课件和需要修改的图片

说过程

一、情境导入、提示课题

同学们,上次我们精心设计了一幢大楼,多漂亮啊!(课件展示)可是有同学却总是喜欢对着墙踢球,在墙上乱涂,慢慢地出现了许多污点,漂不漂亮了?工人叔叔那么辛苦,却被弄脏了,现在我们可以怎么办呢?

今天,就让我们当一回美容师,把这些小污点去掉,帮教学楼找回原来的亮丽色彩!好不好!

提示课题:图形的修改。

此环节设计目的是创设美好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巧妙设计了一个显而易见的缺憾,利用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情景中主动、积极地接受任务,从而乐学。

二、提出任务,激发兴趣

1打开有大污点的大楼图。寻问学生,你打算怎么把污点去掉呢?由于以前学过初步的橡皮擦除知识,学生自然会知道使用橡皮工具。

2肯定学生的回答,让学生思考,污点这么大,擦起来了肯定要很多时间,有没有简单一点的方法呢?猜一猜可以用工具栏中的哪个工具,自主探究两分钟。

下面的教学,我预先设计了两套教学方案:

方案一:如果有部分学生能探究出方法,我将让学生概括出操作的步骤,最后,我用课件呈现出对学生方法的归纳。(显示步骤)

如果没有学生能探究出,我将进行下一个方案,总之,我尽可能地扩大学生的探究视野,让学生成为一个发现者,而非执行者,基于我个人的教学经验,我将着重于第二个方案的介绍。

方案二:

小组进行合作探究,合作之前提出要求:

1个人依靠老师提供的学习步骤探究三分钟。

2两分钟后,需要帮助的同学举手

3会了的同学当小老师,去帮助举手的同学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分工,并对学习小组中出现的偏差随时予以纠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学习者、协作者的身份加入到各学习小组中。

设计意图:小组协作是新课程所提倡的一种方法,但我觉得还有一个怎么用的问题,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与自主学习存在着矛盾。比如:有的同学他虽然不会,但是他不希望马上有人来教他,而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获得技能或知识。所以我先让学生探究两分钟,需要帮助再请教别人。

(课件)第一种方法:

1选中“选定”工具。

2在污点外拖动出需要去除图形多余部分的一个长方形区域

3单击“编辑(E)”菜单中的“清除选定区域(L)”命令

4用“喷涂”工具涂色

第二种方法:

1选中“裁剪”工具。

2在污点外拖动出需要去除图形多余部分的一个不规则的区域

3单击“编辑(E)”菜单中的“清除选定区域(L)”命令

4用“喷涂”工具涂色

探究完学生汇报交流,说一说你选择了哪一种方法,为什么选择它。通过这一环节,学生可以知道根据不同的图形选择合适的方法。从而尊重学生的个性。

三、设置悬念,学习重点

1老师看了同学们这么爱干净,帮助楼房去除污点,我也忍不住要试一试了。屏幕广播,擦除污点,擦除之前,先使背景色和画图区的背景颜色一致,然后擦除。学生会惊讶于我不需要涂色就可以修改图形。本环节通过设置认知上的冲突,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继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细心的同学会发现我在擦除之前使背景色和画图区的背景颜色一致,于是他们通过观察就解决了问题。如果没有同学找出办法,我将再演示一遍,同时提醒他们仔细观察,培养他们仔细观察的习惯。

2让学生来说一说先使背景色和画图区的背景颜色一致的好处。让他们从心理需要,把这一重点知识融入到他们的知识体系和行动中。

四、练习巩固、体验乐趣

提供给学生多个需要擦除污点的图片,自己选择喜欢的方法(橡皮、选定、裁剪)进行修改

告诉学生,现在就让我们当一回美容师吧!

五、创设情境,引导学习放大镜工具。

1污点消失了,小明却发现还是有同学在墙上玩耍,他心里很着急,但他是个聪明的孩子,于是他设计了一个环保标志,来提醒大家,可他涂上颜色后,却发现怎么涂都只能涂三种颜色,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呢?有没有同学来帮助他。在教彩色世界时,学生就会发现如果不封闭图形填充的颜色就会外溢。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说有地方没封闭。那么在哪里呢?图形太小,我们可以怎么把它放大呢?学生就会就会想到放大镜工具,怎么用放大镜工具来修改图形呢?

2小组合作探究,要求如第二环节。

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创设问题情景,在已有知识技能的同时,将新旧知识经验形成整体一贯的知识体系。

3汇报方法。学生总结得出步骤。

六、设计环保标志并评价,拓展延伸

1如果你是小明,你想用什么环保标志来提醒大家呢?小组交流,个人独立完成。

信息技术教学的目标不仅是让学生学会使用技术,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运用技术进行创作,感受信息文化。

2完成后评价交流。

a在小组中对作品进行自评,说一说自己为什么这么做,然后进行互评,讲一讲哪些方面需要改进,接着根据你认为合理的意见进行修改。完成好后组长组织推荐作品向全班同学展示。

b教师对作品充分肯定,告诉学生,同学们设计的环保标志都很优秀。我将把这些作品上传到网络上,争取更多的人的意见,让更多的人来欣赏、评价。

设计意图:基于网络的开放性、互动性,评价的方式多元化,从狭隘走向广阔,传统的评价局限于课堂,我这里的评价既多样化,又结合了计算机的特点提出网络评价,拓展了评价的时空,同时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网络意识。

七、小结

1拿着你设计的环保标志,你会对在墙边玩耍的同学说些什么呢?在这里整合语文学科。让学生进行语言交际的训练,并渗透环保意识。

2这一课,你都学会了什么本领,在今后的生活中,你将如何用这些本领呢?

让学生把学会的知识通用到生活中去,与生活经验相联系,体现了信息技术的实用性。

说小结:

在设计本堂课中,我用了以下几个思想:

1课程整合,本课整合了语文、信息技术和思想品德(环保教育)三大学科,同时注意了信息技术教育知识的内部整合。

2情景与任务驱动的融合。在每一个任务抛出的时候,都创设了情境,而所有的情境都围绕着环保这一主题,从污点到环保标志的设计,既解决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又学到了知识与技能。

3拓宽评价方法,我引入了网络评价,体现了网络的优势。

4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的学习,并且通过多种学习方式(如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自我创新等),获取信息,掌握操作。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 篇6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是***中心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师,很荣幸与大家共同交流使用新教材的思路和具体做法。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美化计划文字》。下面我将围绕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和说过程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美化计划文字》是省《信息技术》教材小学版第三册的第4课。教学对象是小学四年级学生。本课内容是文档处理知识铺垫的延伸,也是形成学生“了解熟悉——技巧掌握——综合运用”这一合理知识链的必要环节。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如何改变字体、字号、颜色、字符等使得文章更加层次分明、重点突出。丰富的文字变化既可以美化画面,还可以让人感受理性美的熏陶,尤其是学生在学习了新的一种文字修饰的基本操作要领之后,学习兴趣更是被大大激发,学习热情也空前高涨,表现欲望极其强烈。在此过程中,还可结合美育进行教育。新的教育理念告诉我们,学生的需要就是我们教学的动力。基于此,我设计了这一课时,进一步让学生掌握WPS的使用,同时培养学生的自我创新能力,进而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其情感,并使学生受到美的教育。因此这节课是整合美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的文档处理知识的教学综合课。

单就内容而言,对已掌握了一定的WPS操作技能的四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难,而且也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东西,因此在课堂上只需坚持精讲多练的原则,重难点知识让学生通过自己探索、自主实践或通过互相协作或教师作适当个别指导帮助解决。

二、说教法

本课采用的主要教法有任务驱动法、示范操作法、创设情境法等。

信息技术教学新课程标准提出,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通过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下,借助其他的帮助,利用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方式获得的。从而表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知识获得的方法是学生去发现,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知识的获得创设情境,引导和帮助学生通过意义建构获得知识,让学生在意义建构的过程中进行创造。因此,本课采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主体式教学模式。教学中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的地学习,让课堂洋溢着人文气息。

三、说学法

学习方法上,本课主要让学生运用尝试法学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对于出现的问题,同桌之间相互讨论,集思广益,互相启发,实现信息与思想的交换,以求得问题的解决和认识的深入,并能锻炼学生归纳、分析和表达的能力,培养学生敢说、敢探索的优良品质。

四、说过程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以及信息技术课程学科特点,结合四年级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已有知识基础和生活情感,设计本教学流程。

(一)设计理念

为您服务!

为您服务!

1.注重学生兴趣的引导,实现教学目标。在本节课中,我注重“因势利导”,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注重学科整合。更新观念,践行新课程,依据大教育观。本课我整合了美术、信息技术等学科,同时注意了信息技术知识内部的有机整合。

3.讲练结合。单就内容而言,对已掌握了一定wps操作技能的四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难,而且也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内容。因此在教学中坚持精讲多练的原则,精讲重难点,挤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上机操作,提高技能。

4.改变学习方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学习,并且通过多种学习方式(如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自我创新等),获取信息,掌握操作。

5.分层教学的实施。学生不仅有鲜明的个性,而且有差异。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因此分层教学,照顾学生个体差异,使得每一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都能达到自己的“最近发展区”。

6.调动积极因素,促进学生学习。现在的`学生一般都有很强的表现欲,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在实践中的成就感,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

1.掌握修饰文字的字号、字体、字形、颜色以及字符间距离等其他格式的操作方法。

2.通过教师的演示和学生的练习,在掌握文字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能够使颜色搭配合理、字号大小搭配适当,编排美观,进而得到美的教育。

3.注重对学生审美的培养;注重学生的个性的发展;继续培养学生“先选定,后操作”的操作习惯。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文字字体、字号的设置方法;字号的表示方法及大小比较。

2.文字颜色的设置方法。

难点

字符间距的设置方法;通过字体对话框美化文字的方法。

(四)说教学流程

1.放大冲突,生成问题

首先展示一个未经过文字修饰的排版不合理的文档,而后以变魔术的方式把这个文档变成文字修饰过的文档作品,让学生评判。学生通过已有生活体验肯定会发表自己的评价,认识到未经过文字修饰的文档作品由于缺乏变化而显得单调、不“美”。最后教师抓住时机提出教学内容:你们想学会让文章变得漂亮起来的本领吗?那好这节课我们大家一起来研究、学习如何美化计划文字。

此环节的设计目的是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巧妙设计了一个显而易见的缺憾,利用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情景中主动、积极地接受任务,从而乐学。同时也为后面的教学打下铺垫。

为您服务!

为您服务!

2.策略导航,自主建构

本环节分三个层次展开:

第一层次:点击工具,认识菜单。

我们要想把《课余计划》也变得那么漂亮,就得先认识格式工具栏的各种菜单,尤其是字号、字体、字形、颜色等工具栏的使用。教师一一介绍菜单的作用,介绍时边演示边介绍。

本环节我先让学生熟悉各种文字修饰的方法,积蓄经验,为培育学生的成功学习奠定基础。这一环节的设计体现重视双基的教学理念。

第二层次:尝试操作,合作交流。

教师选定一个文件,根据文件的特征,让学生提出文字修饰方法,而后学生尝试自主操作。学生操作完成后,小组合作交流,修改修饰。

教师通过示范性的操作、教学媒体的演示使学生了解计算机操作的过程,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为创新动机的形成奠定物化的基础。特别是为学生形成操作策略提供帮助。

第三层次:分步跟练,尝试使用

推选学生作品,师生共同评点,各自修改。

1.美化标题:选中标题文字,设置其字号为“一号”。字体为“华文彩云”还有颜色设置为“绿色”。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审美观进行文字修饰。

2.正文让学生尝试解决问题。

集体探究,提出修饰的最佳方案。教师组织学生操作。学生操作中教师巡视,并进行个别辅导。

实践操作是信息技术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在整个课堂结构中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进行上机操作,提高操作能力。同时,学习环境是学习者可以在其中进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的场所。在以学生为中心思想指导下,我的设计侧重学习的设计,让学生有更多的主动与自由。

3.提升技能,合作探究

选定一篇未修饰、编排的文章,让学生尝试解决。遇到问题,学生自主探索,合作解决。

(根据电脑教学的实际情况,一般都是学生几人一组,合用一台电脑,这就要求学生自觉地学会与人合作。在与同伴合作的过程中,及时发现别人的优点,同时鼓励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多向其它同学去学习。让学生充分运用自己的智慧来解决新问题。)

4.梳理经验,达成自构

帮助学生输理知识,归纳总结。

让学生互相说说是怎样给《课余计划》“化装”的。

5.课外延★WWW.BAIHUAWEN.com★伸,整合学习

选定自己的一篇作文,进行文字修饰,文章编排,然后打印,交给家长评价。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 篇7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信息技术课本____级上册第_____课的内容。本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_____________之后,开设的更高层次的任务,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学会____________。本课内容操作性强,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二、学情分析

从心理特征来讲,______年级的学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开始具有一定地探索能力。从认知特征来讲,大家在生活中对计算机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充满了对新学科的好奇。

三、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本课的知识结构和在整个课程中的地位,我将教学目标设计为:

1、认知目标:了解______________,掌握______________的基本操作;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学习的能力及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体协作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励,体验成功,在不断尝试中激发求知欲,在不断摸索中陶冶情操;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掌握______________的用法/操作;

本课学习的难点是:能灵活运用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教法与学法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指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采用了“创设情景——探究讨论—任务驱动”等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制造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

1、 创设情境法

在课堂上通过有目的地引入生动的场景,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教材。

2、 讲解演示法

根据信息技术学科操作性强的特点,教师要边讲边操作,使学生边听边动手。

3、 任务驱动法

通过为学生设置具体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4、 分组教学法

使学生在分组讨论、合作交流、评比竞赛中共同进步。

5、 游戏教学法

通过引进一些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6、 辅助教学法

利用指法练习软件CAL进行指法教学与指法训练。

7、 竞赛活动法

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分组比赛,检测并提高学生的操作水平。

在学法上,该年龄段学生对信息技术课非常感兴趣,乐于探究利用计算机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且已经初步形成了使用计算机的良好习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带着任务通过小组合作、实际操作、探究学习等方式,逐步完成任务,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

六、教学过程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和信息技术学科特点,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情感,设计教学流程如下几个环节: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先给大家展示一份作品,让大家进行评价,然后我提出:这样的视频(动画、画面)我们也能制作,大家想不想也来动手制作一件这样的作品呢?那就让我们马上开始吧。通过这样的设计,创建了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利用学生好奇好动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主动的接受学习任务,从而乐学。

2.提出任务,探索新知

任务一:

由我来通过屏幕广播方式演示示范操作过程,让学生们观看我我操作过程中作品的变化是什么?(这样设计是为了勾起学生的好奇心,训练学生的观察力)。给学生_____分钟,在学生完成任务后,对操作过程中的问题加以强调、说明,同时肯定学生的努力。

任务二:如果________________,我们接下来该如何操作呢?

在这一环节里我设计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同桌交流以及我及时必要的补充,完成设定的任务。

设计意图:教学过程以启迪学生思维为核心,以学生参与为标志,不能将结果简单地塞给学生,而应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然后互相讨论补充,教师总结。

任务三:________________,这是与____学科有关的问题,这个任务我设计让学生通过认真研读操作流程后,与同桌交流讨论,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然后制作演示,适时请几名同学谈一下自己的操作过程,及在操作过程中村中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如果问题还没用解决可以请其他的小组帮忙解决,最后由教师总结,使学生在交流中弥补自己的不足。

3.实践操作,评价提高

以小组讨论竞赛的形式,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创作或者演示,巩固练习,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然后教师对本课内容进行梳理归纳,并对学生的总体情况进行评价分析。重点从“行为养成”、“学习内容”、“学习兴趣”三个方面进行评价,要积极体现评价是鼓励、评价是指导、评价是教学相长。在评价的最后,指出不足之处,以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提高。

4.回顾总结,布置作业

在这一个环节,我会让同学们一起进行总结,我最后做一个补充,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最后,我会布置这样一个作业,通过这样的作业给同学们多一些学习的兴趣,多一份创造的信心,也多一份成功的体验。

七、板书设计

本节课的板书我采用的形式更清晰直观地向学生展示所学知识。

以上为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模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