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键复制全文
《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最新5篇)》
首页 > 教学教案 > 小学教案 > 一年级教案 > 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最新5篇)正文

《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最新5篇)》

时间: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该页是美丽的小编帮家人们找到的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最新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设计 篇1

教学内容:

第7---8页

教学目的:

1、 通过练习巩固十几减8、7的计算方法,帮助学生形成计算的技能。

2、 通过题组计算、比较,寻找规律,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善于与同伴合作学习。

教学建议

教学过程 修改意见

创建教学情景,引起学生的共鸣;利用学生好胜好强的心理特征,建立一个竞赛机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第4题允许他们用自己的方法计算。争取1分半时间内完成,最多不超过2分钟。

第7题可以竖着分三组比一比,被减数不变,减数在变;也可以横着分三组比一比,被减数在变,减数不变,让学生感知差也在变化。

一、谈话引入

教师启发谈话引入练习。师:小朋友,你们看今天谁到了我们的教室与大家一起学习?(生:小玛丽)她有一个提议把我们分成四个小组比赛,看哪组在这节课中表现最好,算对的题最多,那么那一组就是这次竞赛的冠军。

二、练习

1、 第1题。练习后,引导学生观察每组中填出的两个数之间的联系。

2、 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 第3题-----堆箱子。

4、 第4题。

(1)比赛,看谁在规定时间2分钟内做完。

(2)订正,了解学生计算情况,指名分析错误原因。

5、 第5题。看图说一说已知条件和问题各是什么,再列式计算。让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交流解题时是怎样想的。

6、 第6题。学生独立完成再订正。

7、 第7题。比比,猜猜,算算。

先让学生比较一下每组3个算式有什么不同,猜一猜结果会怎样?通过比一比,猜一猜让学生初步感受被减数不变,减数变大,那么差就变小。最后把计算结果填在书上。

8、 第8题。先让学生观察每组3个算式有什么特点,再计算。并同桌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9、 第9题。全班同学分成两组比赛,看看谁先回到家。

10、 第10题。先让学生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再列式计算。

三、总结评价

1.师:今天我们练习了什么内容(板书十几减8、7的练习),十几减8、7可以怎样算?

2.小结比赛结果,进行颁奖。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2

教学内容:

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试验教材第二册88页例题(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进一步巩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培养大家勤于动手动脑的良好习惯。⑵引导大家热爱生活,关注身边的每个事物。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使学生掌握两个竖式连写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铺垫

1、口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计算顺序)

8+4+313-4-562-209+5+716-8-458-30

2、笔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

28+34

52-20

二、导入新课,学习新知。

我对大家刚才的表现非常满意,我国运动员们在2004年奥运会上获得奖牌的情况让全国人民也非常满意,你们想知道他们得奖的情况吗?

1、出示表格

金牌银牌铜牌

321714

2、根据表格编一道两步试题。

3、指名列式。32+17+14

4、小组内讨论该怎样计算?

5、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指名说师板书。

32+17+14=63

32

+17

49

+14

63

师:这几位同学真聪明,说出自己的方法,你们喜欢用这种方法?好!现在你们就用这种方法来比试一下,看谁做的又快又对!

6、完成

35+26+24

师:大家看一下,我们刚才在计算时用了几个竖式?谁能只用一个竖式就能算出来呢?

你是怎样想的?师板书

35+26+24=85

35

+26

61

+24

85

师:真棒!现有我们把原来的两个竖式合成了一个竖式,比原来简便多了,这就叫“简便写法”。

好!同学们真是太聪明了,连简便写法都能自己想出来。看来下面的这道题也难不住大家了。不过也说不定,你们中间会有个“小迷糊”,看看谁愿意当小迷糊!

7、试一试:

(1)对学生提出要求:先叙说题用两个竖式来写,然后再把两个竖式写成竖式的简便写法。

(2)指名说计算过程,教师板书。

62-15-17=30

62

-15

47

-17

30

3、做一做

98-28-35

三、课堂总结

同学们,刚才我们所做的黑板上的这几个题,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连加连减,师板书课题。在用竖式计算连加和连减的时候,我们有两种方法,第一种用两个竖式来算,第二种把两个竖式连起来写,叫“简便写法”。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整理3种水果学具,探索出由比较物体数量的多少到比较数的大小的一般方法,使学生认识符号“>”、“<”、“=”的含义,能正确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

2、认识符号“〉”、“〈”、“=”,知道它们的含义、读法和作用,并能用符号来表示比较的结果,建立符号感。

3、解决问题:能够用词语(大于、小于、等于)和符号(“>”、“<”、“=”)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4、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符号“〉”、“〈”、“=”,知道它们的含义;掌握比较多少的方法。

教学难点:会用“〉”、“〈”表示比较的结果

三、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引入课题

1、小朋友,今天是小猴子的生日,它准备了许多水果,邀请了几个小伙伴一起庆贺自己的生日。小猴子们摘了很多水果,忙坏了。

2、引导学生思考:这里一共有几种水果?它们各有多少?怎样才能一眼看出哪种水果多,哪种水果少?

3、让学生动手数一数:图中有几只猴子?有几个苹果、几个橘子、几个香蕉?

4、引入新课:这些物体的个数是有多有少的,表示物体个数的多少的数字也有大小,今天我们就来比一比数的大小。(引出课题:比大小)。

(二)引导观察,理解新知

1、同桌互相找找说说对方身上有哪些东西的个数可用数字来表示的。比一比谁最棒,找得又快又多!请愿意向全班同学汇报的同学来说说。(1个鼻子,2只眼睛,2只耳朵,2只手,2只脚,1条辫子,3个兜,衣服上有4朵花,4个字,5个手指头。.。.。.)找了之后,你有什么发现吗?或有什么话要说吗?学生讨论引出新内容。

2、认识等号。

(1)把小猴和水蜜桃做比较。

师:把水蜜桃分给小猴,够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2)将学生引导到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进行比较。

(3)、认识“=”

小猴有3只,水蜜桃也有3只,我们就说小猴和水蜜桃的数量同样多,3和3同样多,要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呢?(大部分学生都能说出“等号”)出示3=3读作:3等于3

(4)找找课室里还有谁和谁同样多,几等于几?

(5)举例:除了3=3,4=4以外,你还能举出别的例子来吗?根据汇报,师板书。(1=1,5=5.。.。.。)看黑板上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等号两边的数一样)“两边相同用等号”

3、认识“>”、“<”

(1)认识“>”。

①猴子分香蕉,够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②引出大于号。

师:3比2多,在3和2的中间要用一个什么符号表示?等号行吗?出示大于号。

③这个式子3>2怎么读?(3大于2)。用手势帮助我们记住大于号,课件演示:把右手食指和大拇指撑开,形成一个大于号,“大口朝左大于号”。

(2)认识小于号。

①猴子分香蕉,够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3比2多,用“>”表示,那么3比4少,应用什么符号表示?

“<”的名字叫什么?(小于号)这个式子怎么读?3<4(3小于4)。课件:我们用左手表示小于号,撑开食指和大拇指,“大口朝右小于号”。

交流认识、记忆“<”、“>”的方法。“左边大,大于号;右边大,小于号”或“大于号开口朝左边,小于号开口朝右边”等。

(4)以游戏方式,熟悉、记忆这3种关系符号。

①看谁举得对:教师说符号名称,学生举出相应符号;

②看谁摆得好:教师说符号名称,学生用小棒摆出相应的符号。

(三)深入观察,灵活运用

1、继续观察主题图,问大家还能说些什么?

如:(1)猴子的只数比香蕉多,不够分,主人应先让客人吃。得到:3大于2

2小于3

3>2

2<3

(2)同理,还可以得到:4>2,2<4等。

2、创设情境:在草地上放着4个萝卜,跑来5只小白兔,如果一只兔子吃一个萝卜,够不够?

四、课堂小结,深化巩固

1、让学生说一说这节课学到了什么?

2、教师概括: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可以用关系符号“>”、“<”、“=”来表示,“大口朝较大数,尖尖朝较小数,大口朝左边大于号,大口朝右边小于号”。

3、开放练习:让学生用1、2、3、4、5及“>”、“<”、“=”符号组成不同的式子,然后交流。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教案 篇4

一、教学内容:

可爱的校园。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0以内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0——10各数。

2、过程与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体会数的意义,初步形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学习数学是有趣的,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三、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体会到数具有表示物体个数的含义和作用。

四、教学难点:

初步形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有序化。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教学

谈话引入:

小朋友们,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是小学生了。我们要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一起游戏。你们喜欢我们的学校吗?

(二)探究新知

活动一:我们的校园

1.在我们的校园里你都看到了什么?

(我们的校园里有操场,我们的学校里有老师,我们的学校里有小朋友……)

2.你能用一句带有数字的话说一说你都看到了什么吗?

(我看到了1个老师,我看到了3座楼,我看到了一年级有7个班,有6个年级,有好多小朋友……)

教师:对了!你们说的真好!我们的校园里还有许多的树、许多的花、许多的教室和老师,我们要在校园里共同生活学习,老师是你们的大朋友,如果你有什么困难就来找我好吗?

活动二:动物王国的校园

教师:动物王国的动物学校也开学了,小动物们都高兴地来到学校,你们想到它们的学校看看吗?(想)

1.出示主题图:

2.观察小动物

(1)你们都看到有哪些小动物来上学了?(小熊、小松鼠、小兔子)

(2)你们能数一数这些小动物都有几只吗?(有6只小熊)

(3)我们一起数一数,看看是6只小熊吗?(师生共同数)

(4)有几只小松鼠呢?(有4只小松鼠)

(5)小兔子呢?(有2只小兔子)

(6)它们的老师是谁呀?(大象)

(7)有几位老师呀?(1位)

3.用带有数量的话说一说在动物王国的学校里你还看到了什么?能用带有数量的话说说吗?

生1:有3座小房子

教师:对!这是动物学校的三间教室,分别标着一(1)班、一(2)班、一(3)班。

生2:有小鸟。

教师:数一数有几只小鸟?(9只)

你们是怎么数的?(用手指着数)

哪个小朋友愿意到前面带着大家数一数?

生3:还有蝴蝶。

教师:蝴蝶可真多呀!有几只你们知道吗?(10只)

怎么数就能不丢不落?(可以把数过的标上记号,也可以从左到右数……)

4.观察静物

教师:你还看到校园里有哪些东西可以用数量来表示?

生1:校门口有5个大字。

教师:你们知道写的是什么吗?(欢迎新同学)

生2:教师的后面还有8棵松树。

教师:我们一起数一数。

生3:学校的门前还有花。

教师:一共有几朵花呢?(7朵)

5.小结

(1)教师:刚才我们一起参观了动物王国的学校,我们参观的时候是看到什么说什么,你们觉得是不是有点乱呢?

(2)教师:有没有更好的'参观办法呢?

(3)教师:如果你是学校的小主人,你会怎样带领我们参观呢?

(从门口开始往里走、从上到下看、从左到右、按照数量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

(4)教师:我们就请你们这些小向导带领我们进行参观。

活动三:有序观察

1.目的: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的有序性。

由门口开始参观

门外:看到了2只小兔子,4只小松鼠

门口:有1只大象,它是这里的老师。

门上:有5个大字(欢迎新同学)

门边:有7朵花

学校里和学校外一共有6只小熊

学校里:有3个教室

天上:飞着9只小鸟、10只蝴蝶

学校后面有8棵松树

2.从上到下看

天上:9只小鸟,10只蝴蝶

中间:8棵松树、3间房子

地上:跑着小动物有6只小熊、4只小松鼠、2只小兔子、1头大象

门的附近:门上有5个字—欢迎新同学,门边的栅栏旁有7朵花

3.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

左边开始有花,左右一共有7朵花,1位大象老师、2只小兔子、4只小松鼠、5个字、3间教室、6只小熊、9只小鸟、10只蝴蝶、8棵松树。

按照数量从小到大

1头大象

2只小兔

3间教室

4只小松鼠

5个字

6只小熊

7朵花

8棵松树

9只小鸟

10只蝴蝶

(三)小结

你们都是非常合格的小向导,按照一定的顺序带着我们参观了可爱的校园,我们以后就可以用这些方法观察我们身边的事物。

六、教学反思

这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新课标强调: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情出发,为学生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的乐趣。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在本课教学中,我充分给学生创造了观察、思考、畅所欲言的时间和空间。

教材从动物学校开学的情景入手,根据低年级学会僧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把孩子引入神气的动物世界的童话中去,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试着数出动物的数量,再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数一数实际生活中的物体,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从而获得良好的情趣体验。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5

第一课时:

买铅笔

学习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2—3页。

学习目标:

1、在买铅笔的情境中探索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理解算理。

2、能正确计算十几减9的减法,并能简单运用。

3、培养善于思考,倾听的学习习惯,能理解他人的不同算法。

学习重点:

学会正确的计算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

学习难点:

对退位减法的理解,感知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学习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背“凑十”儿歌。

2、口算练习(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3+8=6+4=9+6=10—8=15—5=+

8+7=4+9=16—5=8+8=5+9=

3、填一填

9+()=13()+9=15

二、创设情境,学习新知

1、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买过文具吗?小兔妹妹和你们一样也买过文具,看看它是怎样买文具的,好吗?(课件出示课本主情景图)

师:在袋鼠妈妈开的文具店里,小兔妹妹正在买铅笔(板书课题:买铅笔)。

师:谁能说说小兔妹妹说了什么?袋鼠阿姨一共有几枝铅笔?卖给小兔妹妹几枝铅笔?你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谁来试试看?(可多抽两个孩子)(师板书:有15枝铅笔,我买9枝铅笔,还剩几枝铅笔?)

2、独立思考,探索算法。

师:解决“还剩多少枝?”这个问题,你能列出算式吗?

3、根据学生回答,

师:

板书: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