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优秀6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 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解比例的意义。
2.使学生掌握解比例的方法,会解比例。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解比例的方法,学会解比例。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将比例改写成两个内项积等于两个外项积的形式,即已学过的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一)解下列简易方程,并口述过程。
2=8×9
(二)什么叫做比例?什么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三)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一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6∶10和9∶1520∶5和4∶15∶1和6∶2
(四)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将下列各比例改写成其他等式。
3∶8=15∶40
二、新授教学
(一)揭示解比例的意义。
1.将上述两题中的任意一项用来代替(可任意改换一项),讨论:如果已知任何三项,可不可以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说明理由。
2.学生交流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把它改写成内项积等于外项积的形式,通过解已学过的方程,就可以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
3.教师明确: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一个未知项。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二)教学例2.
例2.解比例3∶8=15∶
1.讨论:如何把这个比例式变为已学过的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并求出未知数的解。
2.组织学生交流并明确。
(1)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例改写为:3=8×15.
(2)改写时,含有未知项的积一般要写在等号的左边,再根据以前学过的解简易方程的方法求解。
(3)规范并板书解比例的过程。
解:3=8×15
=40
(三)教学例3
例3.解比例
1.组织学生独立解答。
2.学生汇报
3.练习:解下面的比例。
=∶=∶
三、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解比例。想一想,解比例的关键是什么?(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将比例式转化成已学过的`简易方程),然后再解简易方程即可。
四、巩固练习
(一)解下面的比例。
1.2.3.
(二)根据下面的条件列出比例,并且解比例。
1.5和8的比等于40与的比。
2.和的比等于和的比。
3.等号左端的比是1.5∶,等号右端比的前项和后项分别是3.6和4.8.
五、布置作业
(一)解比例。
==∶=3∶12
(二)商店有一种衣服,售价是24元,比原来定价便宜25%.现在售价比原来定价便宜多少元?
(三)一个梯形的面积是12平方厘米,它的上底是3厘米,下底是5厘米,高是多少厘米?(列方程解答)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 2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规范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50~51页。
教学目标
1.使同学经历对两种事物进行搭配的过程,初步发现简单搭配现象中的规律,并能运用发现的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同学在观察、操作、笼统、概括、合作和交流等活动中,发展有序考虑的能力,培养初步的符号感。
3.使同学在活动中增强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积累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准备
课件,上衣和裙子图片,记录纸,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搭配现象
谈话:无锡有许多旅游景点(多媒体显示无锡的风景图片),小红和爸爸妈妈想来无锡玩。为了这次旅游,妈妈给她准备了2件上衣(出示学具):一件绿色的和一件黄色的。还准备了3条裙子(出示学具):粉红色的、蓝色的和大红色的。用什么颜色的上衣配什么颜色的裙子呢?请同学们给她提些建议吧。
同学交流,教师操作。
小结:像这样,一件上衣配一条裙子,就是把上衣和裙子进行搭配。(板书:搭配)
二、合作探究,体会有序考虑
1.合作探究。
同桌合作,把所有的搭配情况都找出来,让小红自身挑。
合作要求:同桌两人,一人拿学具进行搭配,另外一人把搭配的情况记录在表格中。
同学活动,教师巡视,关注同学中出现的不同的搭配方法。
请同学汇报搭配过程,教师演示。
小结:一共有6种不同的搭配方法。
2.比较方法。
提问:通过刚才的观察,你更喜欢哪一组同学搭配的方法?为什么?
同学交流,体会有序搭配是比较好的方法。
小结:有序地搭配可以做到既不重复也不遗漏。(板书:有序,不重复,不遗漏)
3.理解不同的搭配方法。
谈话:你们能像刚才这组同学一样,把上衣和裙子进行有序地搭配吗?请同桌两个同学再次合作,按自身的想法进行有序地搭配。
同学活动,教师巡视。
反馈:谁能具体地说一说,你们组是怎样有序搭配的`?
同学一般会出现两种情况:(1)选上衣,先用绿色上衣分别和3条裙子配,再用黄色上衣分别和3条裙子配。(2)选裙子,先用粉红色的裙子和2件上衣配,再用蓝色的裙子和2件上衣配,最后用大红色的裙子和2件上衣配。
4.小结。
谈话:(电脑演示)把2件上衣和3条裙子进行搭配,可以先用上衣进行有序搭配,也可以先用裙子进行有序搭配。
三、创新表示,感受符号思想
出示问题:小红的爸爸为了这次旅游,准备了3件衬衫和3条领带,(课件出示3件衬衫和3条领带图)衬衫和领带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呢?
1.讨论。
启发:刚才我们用学具摆出了上衣和裙子有6种不同的搭配方法。现在你还有什么好方法可以把领带与衬衫的搭配方法全都表示出来呢?同桌讨论讨论。
全班交流,教师提示可用连线的方法。
2.尝试。
谈话:请同学们用自身喜欢的方法在作业纸上有序地表示出这些搭配的方法吧。
展示同学作业,简要研讨。
小结:同学们想到的方法真多,有画实物的,有画简单图形的,还有用字母或数字表示的。
3.比较。
这么多的表示方法,你更喜欢哪一种呢?为什么?
小结:看来,用简单的图形、字母或数字等符号表示实物的方法更简洁些。
4.归纳。
电脑演示:电脑小博士就是用简单图形表示的,他用梯形表示领带,用长方形表示衬衫。把3条领带和3件衬衫进行搭配,可以先用领带进行有序搭配(电脑连线),也可以先用衬衫进行有序搭配(电脑连线)。
提问:假如领带的条数不变,衬衫减少一件,可以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
根据同学回答,板书:3×2=6。
再问:假如衬衫的件数不变,领带增加一条,可以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
根据同学回答,板书:4×3=12。
引导:通过刚才的活动,你有什么发现?衬衫的件数和领带的条数,与有多少种搭配方法是什么关系?
同学在小组里交流。
小结:领带条数与衬衫件数的乘积就是搭配的方法数,这就是搭配的规律(板书课题:搭配的规律)。
四、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1.路线问题。
电脑演示:穿上漂亮的衣服,小红和爸爸妈妈高高兴兴地来到了无锡。打开地图,他们准备从火车站动身,经过五爱广场,到锡惠公园去玩。
提问:那从火车站到锡惠公园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呢?
同学交流。
再问:这么多的走法?选哪一种比较合适?
同学交流。
小结:当搭配的结果很多时,要注意选择最合适的搭配方案。
2.奖品问题。
谈话:锡惠公园里有许多有奖游戏,小红的运气真不错,她得奖了。来到领奖处,让我们听听领奖处的叔叔跟她说了什么。
(电脑播放录音)“小朋友,恭喜你得奖。你可以选一个木偶,配上一顶帽子,或者配上一条围巾作为奖品。领奖之前我可要先考考你喔。现在有3只木偶,2顶帽子和3条围巾,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的方法呢?”
同学交流不同的搭配方法。
3.游戏问题。
同学们在做“石头、剪刀、布”的游戏时,有没有注意其中也有我们研究的搭配规律呢?你知道在这个游戏中,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吗?怎样才干把各种不同的搭配方法有序地玩出来呢?
同桌商量,试着玩一玩。
交流玩法:一个同学连续出三次“石头”,另一个同学依次出“石头”“剪刀”和“布”,就这样玩下去。
同桌两人玩一玩,然后交换一下角色,再玩一玩。
同学活动后,说一说一共有几种不同的搭配方法。
小结:原来游戏中也有数学问题呢,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五、全课小结,引导延伸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 3
教学目标
1.理解比和比例的意义及性质。
2.理解比例尺的含义。
教学重点
整理比和比例、求比值及比例尺。
教学难点
正、反比例概念和判断及应用。
教学步骤
一、基本训练。
43-27
5.65+0.54.8÷0.41.25÷100×1%
0.25×402-
二、归纳整理。
(一)比和比例的意义及性质。
1.回忆所学知识,填写表格【演示课件“比和比例”】
2.分组讨论:
比和分数、除法有什么联系?
比的基本性质有什么作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呢?
3.总结几种比的化简方法。【继续演示课件“比和比例”】
比
前项
∶(比号)
后项
比值
除法
分数
(1)整数比化简,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
(2)小数比化简,一般是把前项、后项的小数点向右移动相同的位数(位数不够补零),使它成为整数比,再用第一种方法化简。
(3)分数比化简,一般先把比的前项、后项同时乘上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使它成为整数比,再用第一种方法化简。
(4)用求比值的方法化简,求出比值后再写成比的形式。
解比例:12:x=8:2
4.巩固练习。
(1)李师傅昨天6小时做了72个零件,今天8小时做了96个零件。写出李师傅昨天和今天所做零件个数的比和所用时间的比。这两个比能组成比例吗?为什么?
(2)甲数除以乙数的商是1.4,甲数和乙数的比是多少?
(3)解比例:∶=8∶2
(二)求比值和化简比。【继续演示课件“比和比例”】
1.求比值:4∶
化简比:4∶
2.比较求比值和化简比的区别。
一般方法
结果
求比值
根据比值的意义,用前项除以后项
是一个商,可以是整数、小数或分数
化简比
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把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
是一个比,它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
3.巩固练习。
(1)求比值。
45∶72∶3
(2)化简比。
∶0.7∶0.25
(三)比例尺。【继续演示课件“比和比例”】
1.出示中国地图。
教师提问:
(1)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多少?(比例尺是)
(2)什么叫做比例尺?这个比例尺的含义是什么?(表示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6000000倍)
(3)比例尺除了写成,以外,还可以怎样表示?
2.巩固练习。
在一幅地图上,用3厘米长的线段表示实际距离900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多少?
在这幅图上量得A、B两地的距离是2.5厘米,A、B两地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一条长480千米的高速公路,在这幅地图上是多少厘米?
(四)正比例和反比例。【继续演示课件“比和比例”】
1.回忆正、反比例意义。
2.巩固练习。
(1)判断下面各题中的两种量是不是成比例。如果成比例,成什么比例。
①收入一定,支出和结余
②出米率一定,稻谷的重量和大米的重量。
③圆柱的侧面积一定,它的底面周长和高。
(2)木料总量、每件家具的用料和制成家具的件数这三种量
当()一定时,()和()成正比例;
当()一定时,()和()成正比例;
当()一定时,()和()成反比例。
(3)如果=8,和成()比例。
如果=,和成()比例。
(4)在一幅地图上,比例尺一定,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是不是成比例?成什么比例?
三、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什么?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不清楚的
问题?
四、课堂练习。
1.填空。
(l)根据右面的线段图,写出下面的比。
①甲数与乙数的比是().甲数:
②乙数与甲数的比是().乙数:
③甲数与甲乙两数和的。比是().
④乙数与甲乙两数和的比是().
(2)()24==24∶()=()%.
(3)∶6的比值是().如果前项乘上3,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该().如果前项和后项都除以2,比值是().
(4)把(1吨):(250千克)化成最简整数比是(),它的比值是().
(5)与3.6的'最简整数比是(),比值是().
(6)如果a×3=b×5,那么a∶b=()∶().
(7)如果a∶4=0.2∶7,那么a=().
(8)把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是().
(9)甲数乙数的比是4∶5,甲数就是乙数的().
(10)甲数的等于乙数的,甲乙两数的比是().
2.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里。
(1)1克药放入100克水中,药与药水的比是().
①1∶99②1∶100③1∶101④100∶101
(2)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要10天,乙队单独做要8天。甲队和乙队工作效率的最简整数比是().
①10∶8②5∶4③4、∶5④∶
(3)在下面各比中,与∶能组成比例的是().
①4∶3②3∶4③∶3④∶
(4)有一无,某班的出勤率是90%,出勤人数和缺勤人数的比是().
①9∶10②10∶9③1∶9④9∶1
(5)在一幅地图上用1厘米的线段表示5千米的实际距离,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①1∶5②1∶5000③1∶500000
(6)用3、5、9、15这四个数组成的比例式是().
①15∶3=5∶9②3∶15③15∶9=5∶3④9∶3=5∶15
(7)在比例尺的地图上,2厘米表示().
①0.4千米②4千米③40千米
(8)大小两圆半径的比是3∶2,它们的面积的比是().
①3∶2②6∶4③9∶4
五、布置作业。
1.化简下面各比。
0.12∶56∶
2.写出两个比值都是3的比,并组成比例
3.写出一个比例,使它两个内项的积是12.
4.如图是用1∶20的比例尺画的一个机器零件的截面图,量出图中两个圆的半径,并计算这个零件截面的实际面积。
六、板书设计
比和比例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 4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26~27页的例题和“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它们的名称,初步感知其特征,会辨认这几种形状的物体和图形。
2.培养学生初步的操作和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以及创新意识。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懂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教学重点、难点
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激趣导入
1.课件呈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卡通形象:小朋友,你们认识我们吗?你们想想在哪儿见过我们呢?
2.小朋友,你带来了哪些“朋友”啊?向大家介绍一下。(学生展示带来的物体,能说出名称的就说出来)
3.小朋友带的物体真多呀,看了这些物体,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4.看来,小朋友想知道的知识还真不少。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些物体。(揭示课题:认识物体)
[说明: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创设生动的画面和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唤起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并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动手探究,体验领悟
活动一:看一看、摸一摸。
导语:小朋友,请你们看一看、摸一摸桌面上的物体,你有什么发现?
1.学生认真观察桌面上的'物体,初步感知物体的外形。
2.学生用手触摸物体,初步感知物体的特性。
3.学生讨论、交流自己的感受,说说物体的形状分别是怎样的。
[说明:理解数学知识首先要“观察”数学现象。学生通过观察、触摸等活动,初步感知物体的形状,为进一步探究物体的特征建立感性基础。]
活动二:分一分、比一比。
导语:刚才小朋友观察了几种不同形状的物体,接下来,小朋友能不能按形状把它们分分类呢?
1.以小组为单位将物体进行分类。
2.各小组说说自己小组分了几类,是怎样分的。
3.全班交流,达成共识。教师相机揭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名称。
4.各小组分别拿出一个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在桌面上滚一滚、堆一堆,并交流自己的感受。
[说明:在学生初步感知了各种物体的形状后,再通过实际的分一分、比一比等活动,能进一步感知几种几何形体的特征,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活动三:认一认、找一找。
导语:现在请小朋友看大屏幕,电脑把这四类物体的形状画出来了,你还能认出它们吗?(课件呈现几种立体图形)
1.学生看大屏幕上的图形,说图形的名称。
2.请四名学生头戴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头饰,其余学生在桌面上找出各自的好朋友,并举起来,以示响应。
3.教师指出,像这样的图形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小朋友仔细看看我们的教室,哪些物体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快找找看。
4.要求学生想一想:在哪些地方也见过这几种形状的物体?
[说明: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四种形状的物体后及时进行必要的抽象,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建立空间观念。在找一找的活动中着力体现“小课堂,大社会”的理念,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又注意把学生引入更为广阔的现实情境中进行充分的体验活动,使学生的已有认识更为丰富、生动。]
活动四:搭一搭、数一数。
导语:小朋友,你们玩过搭积木吗?现在我们就用刚刚认识的这些物体作积木,搭一件你最喜欢的东西。比一比哪个小组合作得最好,搭得最好!
1.明确要求后,学生动手搭积木。
搭好后,学生可以离开座位互相参观学习,并进行评价。
展示部分优秀作品,并指名说说这件作品是用哪些形状的物体搭成的。
2.数数自己的作品中,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各用了几个,把数的结果填在表格里。
[说明:学生的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设计开放的教学,让学生自己进行设计,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活动,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创造欲望得到满足。这样做,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探究与创新的意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总结延伸
1.今天,我们和谁成了好朋友?学到了哪些知识?
2.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这样的朋友,课后,大家再去找找吧!
[说明:让学生自己总结学习的方法和学到的知识,体会互相合作、主动探究是学习的好方法。]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 5
教学内容:
图形与拼组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好本单元的内容将为进一步学-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有关知识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
借助观察、操作,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能用语言进行描述;能在方格纸上画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初步认识五变形和六边形。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以及拼组图形的过程,发展空间想象力和创新意识。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欣赏图形美,培养爱护鸟类、保护环境等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0--73页。
教学目标:
学生借助观察操作,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并能用语言进行描述;学生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过程,能在方格纸上画出长方形、正方形。学生能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欣赏图形的美。
教学重难点:
学生借助观察操作,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并能用语言进行描述;学生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过程,能在方格纸上画出长方形、正方形。
教学准备:
电脑、学具盒
学生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小草、小树都发芽了,各种各样的小动物也出来活动了。(出示课件:春天的美丽景色:各种树木、花草,一些小鸟…)
观察画面,你看到了什么?
有三个小朋友出来踏青,看到了树上的小鸟飞来飞去,想象一下,他们会说些什么?
二、出示信息:
这三个小朋友和同学们一样,都是爱护小鸟的好孩子,可是有的小鸟有家,有的小鸟没有家,怎么办呢?让我们一起帮小鸟做鸟窝吧?
(一)出示长方体实物
1、怎样来做这个长方体的鸟窝呢?
2、集体交流:先要知道每个面的形状:上下前后都是长方形的。
3、什么是长方形呢?我们来研究一下长方形的特征。
4、小组活动:利用你手中的学具量一量、折一折。
1)用三角板量一量四个角
2)用直尺量一量四条边
5、把长方形折一折小结:长方形是长方体的一个面,是平面图形。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长边叫做"长",短边叫做"宽"。
(二)出示正方形实物
1、这是一个正方体的鸟窝,怎么做呢?
2、正方体有什么特点呢?(每个面都是一样的正方形)
3、正方形有什么特征呢?
1)用三角板量角,发现…
2)用直尺量四条边,发现…
4、小结:正方形是正方体的一个面,它是平面图形。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因为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就给每条边起了共同的名字"边长"。
三、巩固练习
a)请你根据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在钉子板上围出不同的长方形和正方形
b)在方格纸上设计一扇长方形的门和两扇正方形的窗
1)先说一说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2)根据生活经验,进行合理设计
对各种设计进行合理评价。
作业设计:
在白纸上画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用小棒摆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并说说他们的特点。
板书设计:
长方形正方形
课后反思:
汉屈群策,策屈群力。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 6
教学目标:
1、学生在认识整万数和掌握万以内数读写法的基础上,认识由若干个万和若干个一组成的数,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的数。
2、学生能联系现实生活以及有关的操作活动,感受大数目的意义,进一步培养数感。
3、在生动、活泼的学习活动中感受大数目在生活和学习中的价值,培养学生学习大数目的兴趣和认识大数目的自信心,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应用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含有万级和个级的数的组成及读、写方法。
教学难点:
万级和个级末尾、其它数位有关0的读法、写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
出示反映今年春节黄金周太姥山旅游情况的数据信息。
1、今年春节,仅大年初一太姥山接待游客达9000多人次。
2、今年春节黄金周期间,共有4603辆车辆进入景区,其中浙江车辆有2005辆。
学生读信息,复习万以内数的有关0的读法:末尾的0都不读,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教学认、读不含0的数。
(出示情境图)
(1)师:今年“五一”小长假,尽管受到雷雨天气影响,我市旅游依然火爆,据统计,三天来,我市实现旅游收入约这么多元。(课件出示计数器和数据39560000)
(全班读)(课件出示读法)。
师:这四个0在什么级上?3956在?(万级上)
师:万级上的3956是表示什么意思?(课件出示:3956个万)
(2)数据3956。(出示空的计数器)
师:如果把这些珠子拨到个级上,这个数是多少?(出示3956)
师:个级上3956表示什么意思?(课件:3956个一)
(3)说数的组成。(课件演示合并两个计数器成39563956)
师:(课件演示合并两个计数器)组成的这个数谁会读?
师:谁发现了我们刚才是怎样读这个数的?
(4)区分个级数和万级数读法的异同。
师:谁发现我们在读个级数和万级数时有什么不同呢?(多了个万字)
(5)读的顺序。
师:我们读这个数时,是先读哪一级,再读哪一级?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含有万级和个级的数的'读写方法。(出示课题:认数)
3、教学认、读含0的数。
(1)强调“每级”。
师:同学们,在这巨额的旅游收入中,其中太姥山风景名胜区的旅游门票收入大约是这么多元(在计数器上出示算珠3205000)
师:请个同学帮忙摆这个数?
师:再请个同学给这个大数分分级?
师:你能看出这个数是由多少个万和多少个一组成的?(指名说组成)?
指定几名学生读一读。
师:我知道这3个0在末尾,末尾的0不读,(指着板书说),而320这个0怎么也不读?它在万级的什么位上?(万级末尾的0不读,)
(板书每级。)
生齐读。
(2)万级数中间0的读法。
师:老师来变个小戏法,给数字搬搬家,大家认真看,老师把哪些数字搬家了?(交换数字卡片,成:3025000)(拿走计数器)
师:哪里变了?
师:你会读吗?请你读。
师:前面这个0不是不读吗?现在怎么要读了?
师:看来万级数中间0的读法和万以内数中间0的读法是一样的。中间的0要读。
生齐读。
(3)刻画“其它数位”,突破连续0的读法。
师:我们再来给0搬搬家,认真看,这次又是哪些地方搬家了?(再次交换数字卡片的位置,成:3020005)
师:哪里变了?
(多请几名读)
教师遮住万级,问:我们来看看这些0都是在个级的中间吗?这个0是在个级中间吗?(是)也就是不在末尾要读零,这个0呢?(是)不在末尾要读零。这个0也是在个级中间吗?(个级的前面)
师:这个位置虽然很特别,但是我们发现它与中间的0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这些0都不在末尾。为了方便,像这样,凡是不在每级末尾的0,就叫做其它数位的0,(指着数字3020008中其它数位的0,让学生说,强化其它数位的0的认识。)要读出0.(板书:其他数位)
全班读?(多请几名读)
教师快速交换数字卡片成:3020080,3020800生齐读。
师:刚才这几个数的其他数位上0的个数都不同,为什么你们都只读一个0.
师:这就是含有万级和个级数有关0的读法。
师:它和我们以前学的知识差不多。会读了吗?全班读。
(4)加强0的读法练习。
问:谁也能做小老师,改变0的位置考考大家?
如:学生出示30000280。
师:你想请谁读?他读对了吗?他读出了几个0,请你指出来。追问:后面“0”要读吗?为什么?(末尾的0不读)
快速交换几个学生读。
师:我们读了这么多数,都是先读哪一级,再读哪一级?(板书:先读万级,再读个级。)
4、教学写数。
师:随着福鼎旅游业的发展,其它产业产量也随之提高。
(1)八千六百万四千。
师、福鼎是中国的化油器生产基地,占全国化油器产业的“半壁江山”,2009年化油器的产量是八千六百万四千台。
师:它是由多少个万和多少个一组成的?
师:如果我请2名同学合作写这个数,你觉得应该怎样分工?
生写。
(2)四百零二万零七。
师:福鼎也是中国的白茶产区和出口基地,2011年福鼎白茶的年产量达4020007千克。
师:它是由多少个万和多少个一组成的?
生写万级,师写个级成:40207。
生1:7要写在个位上。
生2质疑:中间添2个0。
师:为什么要添2个0,问:我们在写数的时候要提醒大家注意些什么?
(要分级写数,先写万级,再写个级;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要写0占位。)
师:我们读数时是先读万级,再读个级,那写数呢?
三、巩固练习,应用拓展
1、读数练习。
师:同学们真聪明,作为福鼎的小主人,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福鼎的其它信息吧?
(1)福鼎白琳玄武岩的储量为38029000立方米;
(2)2011年福鼎水产品总产量达210300万吨。
师:看到大数目,要想读得准,读得快,我们可以在心里给它们分分级。
2、写数练习。
请你拿出练习纸,把看到的数据记录下来。想一想,写数前我们应该先观察什么?
课件:福鼎市2010年人口普查总计五十八万一千三百二十三人;581323
全市耕地面积二万零九十公顷;20090
海水可养殖面积九千一百零七万八千公顷。91078000
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电脑核对,课件预设2090,让学生找错误。
四、游戏。
1、游戏。
谈话:同学们这节课学得真认真,下面我们来放松一下,玩个游戏,拿出老师发给你的小卡片。首先观察一下你卡片上的数有什么特点?数一数有几个5和几个0?
下面与你的同桌相互轻声读一读,看看你读出了几个0.
师:我们来看屏幕,我们把上面不停滚动的编码看作我们今天学的数,你们说停,老师就让它停。如果谁手中的数与电脑上显示的数一样,说明你是今天的幸运之星。只要你能正确地读出这个数,就会得到老师的礼物。
第1次:教师抽奖。55005500。
大家欢迎第一位幸运之星上来领礼物。
第2次:学生喊“开始与停”。50055500。
师:他读对了吗?
2、听令就坐。
师:还想玩吗?请再次将你手中的数读一读,看看你读了几个0,记在心中。
师:好了吗?请问你读出了几个0,你呢?全体起立,现在我们改变游戏规则,听口令坐下,看谁反应快?手中的数一个0也不读的请坐下,同桌看看他坐对了吗?
师:只读一个0的请坐下,举起手中的数,让大家检查一下坐对了没有。
师:读2个0的请坐下,自己再读一遍,看看坐对了吗?
从剩下站着的小朋友中抽一个,问:你是读几个0的?
师:你能想象出这四个0分别在哪些数位上吗?自己动笔先写一写。(请读出3个0的坐下。)
师:谁来摆一摆这两个数。
师:要想读出三个0,我们得把3个0或四个0放在什么位置?
师:孩子们真棒,不仅会读会写大数目,而且会创造大数目,师:今天认识的这些含有万级和个级的数,在生活中也是经常能看到的。让我们做生活的有心人,课后去观察,收集我们身边的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