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幼儿园教案 > 幼儿园教案【优秀12篇】正文

《幼儿园教案【优秀12篇】》

时间:

数学广角介绍了简单的组合思想和逻辑推理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以下是敬业的小编给大伙儿收集整理的12篇幼儿园教案,欢迎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会认“抽、续”等8个生字,认识多音字“转”,会写“吸、极”两个生字,能正确朗读1-3自然段。

过程与方法:通过交流识字方法让同学们展示识字成果,体会识字的快乐。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朗读使同学们感悟帮助别人是件快乐的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风车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风车)

2、怎样才能使风车转起来?(吹一下,有风)

3、只要有风,风车就能转动,多么神奇的风呀,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16、风娃娃

(注意娃娃要读轻声,再来读一次)

二、初读课文

想了解“风娃娃”吗,那就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碰到不认识的字就请教书中的枫叶老师或者同桌的小朋友,读完之后同桌互相交流自己学会的生字。

三、学习生字

1、现在我们请小老师们教我们认读生字吧。

2、出示课件,交流识字方法

刚才你们是怎么学会生字的,把你好的识字方法告诉大家吧。

只要我们掌握识字的方法,我们就能很快地掌握生字。

四、学习课文

1、小朋友们真棒!风娃娃都笑了。

风娃娃长大了,风妈妈说——引读女同学模仿风妈妈来对风娃娃说说。

2、风娃娃一听可以为人们做好事了,可高兴了,你们看他来到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他又是怎么做的?谁能看图说说。(板:风车慢慢转动用力吹秧苗喝足水)

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怎样把这动人的画面写下来的。(自由读读第二节)谁把这段话读正确。注意转是多音字,转动(齐读开火车读),齐读句子。

当风娃娃看见风车慢慢地转动,抽上来的水只能断断续续地灌溉田里的秧苗,他是怎么想的?于是他——引读多么乐于助人的风娃娃,谁来读读。

“吸”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生字,谁发现吸为什么是口子旁?

谁来模仿风娃娃做作动作。谁能把风娃娃的动作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风娃娃就这么用力地吹着,风车一下子转得飞快,被抽上来的水奔跑着,向田里流去。秧苗——引读。

风娃娃看到自己能为人们做好事了,多开心呀,你们能把风娃娃的心情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吗。(指名读)是呀,连秧苗也在夸风娃娃了,谁来读读。

让我们再来到田野,给这动人的画面配配音,请你们当风娃娃,读风娃娃的两句话,再请个同学们读叙述部分,一起来读读第二节。

3、风娃娃还为人们做了什么好事呢?你们能自学第三小节吗?

自学要求:

1、看图说说。风娃娃来到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他又是怎么做的?

2、读读课文。把你的感受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交流:看图说说。风娃娃来到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他又是怎么做的?(板书:纤夫用力拉船船飞快行驶)

当纤夫用力拉船时,风娃娃急忙跑过去帮忙,多热心的风娃娃,谁来读读。(指名读)

当纤夫遇到困难时,是风娃娃帮助了他们,他们十分感激风娃娃,你能把纤夫们的感激之情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小老师带读、男女比赛读)

当别人有困难时,风娃娃就急忙去帮助他们,让我们一起来夸夸风娃娃吧。齐读

4、风娃娃还会帮助人们做什么事,你能展开想象说说吗?

我会说:风娃娃还来到——看到——,他

于是,风娃娃想:引读

是不是只要风娃娃用力吹就能帮助人们做好事?我们下节课再来讨论。

五、推荐课外读物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有关风的知识,有空看看《半小时阅读》《拓展积累》《中国百科知识全书》

六、巩固识字

1、今天我们班的小朋友学得很认真,等一会儿我来考考大家的生字,看谁记性最好。先给大家半分钟的时间默默地记生字,如果有哪个生字不认识了,轻轻地问问同桌。

2、识字游戏:这是个识字魔方,你们能读出磨房上的词语吗?(齐读、开火车)

3、写生字

嘘,老师听见有两个生字娃娃在说悄悄话了,他们说不知道我们二(6)班的小朋友有没有发现我们长的挺象的?(我的发现)

口子旁的是“吸气”的吸,木字旁的是“北极”的极。我们可要把他们区别开来。

他们又说话了,我来听听他们说什么?你们能把我们正确地写到田字格中吗?

他们的右边都是个“及”,注意他的笔顺是——请小朋友们先看看他们的右边的及字在田字格的位置再描一描,体会一下及字在田字格的写法一样吗?看完后在书中先描一描,老师请个小朋友来写写。(同学们选其中的一个写)

小朋友观察这样仔细,只要用正确的姿势写字,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把字写得漂亮。

在本子上写两个,评评自己这两个字哪个最漂亮,打上五角星,再模仿这个漂亮的字,看看第三个字能否超过他?(同学们互相展示自己的书写)

公开课教案 篇2

沙田中学:叶卫华

教学目标 :

知识与能力:

1、初步掌握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2、复分解反应及发生条件的探究。

3、能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能否发生。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在认识、理解化学反应的同时,体会物质变化的规律,使学生认识到利用化学变化知识可以帮助发展生产、改善生活、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学生进行实验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和归纳实验现象的能力和习惯。

2、通过对实验的探究、分析,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使学生在实验探究、讨论中学会与别人交流、合作,增强协作精神。重点:复分解反应及发生条件的探究

重点:复分解反应及发生条件的探究

难点:复分解反应及发生条件的探究

教学过程:

复习:下列各种物质间哪些能发生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

(1) Fe2O3HClCaCO3

(2) CO2 NaOH CuSO4

学生:1、 学生书写复习中的化学方程式。

2、提出问题:根据上述反应复分解反应?归纳出复分解反应有哪些形式? 小结:复分解反应:A + B — C + D (成份交换,化合价不变)

观察反思:上述物质都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学生分组实验:

探究复分解反应的条件(课题)

分四个小组,分组各做一个实验,结束后每组派一名组长汇报实验结果。 提问:怎样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呢?

交流、讨论

归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有气体或水生成。

演示实验:往滴有无色酚酞试液的NaOH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稀HCl溶液,观察现象。 在有些反应中虽然没有现象,但不定就没有发生反应,有些反应可以借助指示剂来判断反应的发生。

课堂练习:下列物质之间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若不能,说明理由;若能,写出它们的化学方程式:

(1)H2SO4+ BaCl2

(2)BaCO3+ Na2SO4

(3)Mg(OH)2+HNO3

(4)ZnO+H2SO4

(5)Cu(OH)2+MgCl2

(6)CuSO4+Ba(NO3)2课后练习:

1、作业:P75 3

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初中化学到了第十一单元已接近尾声,教材在编排上没有按知识体系进行,所以显得比较散,但通过重新组织教学素材,使学生学起来更系统、更流畅。

这节课对比以往的教学,最在的不同可能就是中心非常突出,紧紧围绕教学目的,学生能够用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去判断反应能否发生。

幼儿园教案模板 篇3

活动目标

1、认识数字1、2、3,感知3以内的数量,理解3以内数字所代表的实际意义。

2、在游戏中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初步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懂得乘车的简单礼仪

活动准备

1、分别贴有1—3数字标志的头饰。

2、教玩具公共汽车3辆,车票若干,分别是数量为1、2、3的食物卡片。

活动过程

一、创设乘坐公共汽车的情景,吸引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

1、老师邀请幼儿乘坐“公共汽车”去游玩,询问幼儿该怎样乘坐。

(引导幼儿说出从前门投币上车,从后门下车;上车时一个跟着一个,不推也不挤;上车后坐好扶稳,等等。)

2、介绍乘车的要求:正确点数车票上的物品后,根据物品的数量乘坐相对应的“公共汽车”。

如车票上物品数量为1个时,应该乘坐1号车。

二、邀请幼儿参与游戏

1、请三名幼儿当司机,并戴上有数字标志的头饰,根据头饰的数字开相应的“公共汽车”。

2、其余幼儿当乘客,根据车票上的物品数量,乘坐相应的“公共汽车”。

3、“公共汽车”从起点开到终点,老师引导幼儿把车开得稳当、安全。

三、创设中途上车的情景,吸引幼儿在中途候车亭候车。

1、老师带领幼儿到草地上游玩后,询问幼儿应在哪里乘车回家。

(引导幼儿说出到候车亭等车。)

2、幼儿根据车票上物品的数量,在相对应的候车亭候车,并乘坐相对应的“公共汽车”。

如车票上物品数量为1时,在1号候车亭候车,并乘坐1号汽车。

3、提醒幼儿要等汽车靠站停稳后方可上车。

四、请幼儿吃数字饼干,感谢他们来乘坐公共汽车,并对活动做评价、小结。

语文教案 篇4

【课题与教材】

课题:《逍遥游》

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二年级第四册第六单元第21课。

【教学目标】

一、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独立发现重点实词、虚词以及文言特殊句式,并且能够结合课文注释以及工具书独立通读全文,基本疏通文意。

二、使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增强文言文的语感,体会本文想象奇特,设譬取喻,说理透彻的特点,通过初步鉴赏,领略《庄子》浪漫主义的奇丽色彩和汪洋恣肆的艺术风格。

三、了解庄子的思想和智慧,学习庄子对精神自由和个性解放的追求,辨证地看待庄子“绝对精神自由”的哲学思想。

【教学分析和准备】

一、学习重点、难点:

1、重点:目标一、二

2、难点:目标三对“逍遥游”主旨的理解。

二、教学策略: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热情,创设问题情景,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性学习。训练学生的“聚焦式”思维和“发散式”思维,获得并丰富对“逍遥游”的理解,从而激发学生的表达(包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欲望,使他们相互切磋,在交流和碰撞中加深领悟。

【课时安排】 3 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问题情境——诵读感知——经典心得——交流拓展

第一课时:整体感知,疏通文意

一、 问题情境,激趣导读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文言文《逍遥游》,作者庄周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媒体显示庄子画像)。我们知道庄子生活在战国时代,——这是我国古代社会大变革、大动荡、大战乱的时代,处士横议,他们试图在乱世建立不朽的功业,百家争鸣,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治国的方略。但是,在先秦诸子中庄子最为特别,他拒绝权势媒聘将时世冷眼看穿。讲“曳尾涂中”(楚威王拜相)的故事。那么他为什么会有如此惊人的拒绝诱惑的内力?他到底追求怎样的精神境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庄子》中的名篇《逍遥游》,一同感悟庄子的大智慧。

二、反复诵读,疏通文意

(一)对照注释默读全文(要求:注意字音和停顿;时间:5分钟)

PPT提示读音:

鲲(kūn)鹏 抟(tuán) 齐谐(xié) 坳(ào)堂 迁徙(xǐ)北冥(mínɡ) 夭阏(è) 沮(jǔ)丧 榆枋(fānɡ) 斥鴳(yàn) 舂(chōnɡ)米 晦朔(shuò) 泠(línɡ)然

蓬蒿(hāo) 翱(áo)翔 恶(wū)乎待哉 穷发(fà)之北 知(zhì)效一官

决(xuè)起而飞 数数(shuò)然 蟪(huì) 蜩(tiáo)

(二)学生朗读《逍遥游》(要求:读准字音、合理断句;时间:3分钟)

(三)评点(时间:3-5分钟)

(四)老师或学生范读(要求:勾画不解不解的词语和句子;体会其中的道理;时间:3分钟),体会谁读得更有情味?

(五)讨论交流(要求:疏通文意、提出疑问;解决疑问;记录无法解决的问题;时间:5分钟)

(六)课堂练习:媒体显示重点文言词语及特殊句式

附:1、通假现象:

(1)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冥通“溟”) (2)三餐而反(反通“返”)

(3)小知不及大知(知通“智”) (4)此小大之辩也(辩通“辨”)

(5)而征一国者(而通“能”) (6)而御六气之辩(辩通“变”)

(7)旬有五日而后反(有通“又”,反通“返”)

2、虚词、实词

(1)怒而飞(怒:奋发)(2)志怪者也(志:记载)(3)以六月息者也(去:离开;以:凭借)(4)则风斯在下矣(斯:则,就) 莫之夭阏者(夭阏:阻塞)(5)之九万里(之:到……去)(6)之二虫(之:这)(7)众人匹之(匹:相比)(8)彼且奚适(奚:哪里)

(9)是鸟也(是:这) (10)抟扶摇(抟:环旋着往上飞) (11)置杯焉则胶(置:安放;胶:粘着地)(12)而后乃今陪风(陪:凭) (13)而后乃今将图南(图:计划,打算)

(14)适百里(适:往) (15)以久特闻(特:独)(16)穷发之北(发:毛,指草木)

(17)恶乎待哉(恶:何;待:凭借)

3、词类活用

(1)水击三千里(水:名词作状语,在水面上)

(2)而后乃今将图南(南:名词作动词,南飞)

(3)举世非之而不加沮(非: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非)

4、古今异义词

果然:古义:充实之状,文中为食饱之状;今义:表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

虽然:古义:虽然这样;今义:转折连词

5、文化常识(关于纪日法)

晦: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望:农历每月的十五;十六为既望。

朔:农历每月的第一天。

8、自由朗读(要求:适心任性;各具姿态;各发其声)

三、作业:

1、熟读课文,背诵第1段。

2、翻译下列句子:

(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译为:振翅奋飞,它的翅膀就好像天边垂下的云彩。)

(2)去以六月息者也。

(判断句;译为:是凭借六月的大风离去的。)

(3)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其……?表示选择,译为“是……呢,还是……呢?”译文:天色深蓝,是它的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高地远而看不到它的尽头呢?)

(4)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奚以……为?表示反问,译为“哪里用得着……呢?”译作:哪里用得着飞上九万里高空然后再朝南飞呢?)

(5)之二虫又何知?

(宾语前置句,译为:这两只小动物又知道什么呢?)

(6)彼且奚适也?

(宾语前置句,译为:它将要飞到哪里去呢?)

(7)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宾语前置句,译为:没有什么能阻碍它,然后才开始南飞)

(8)奚以知其然也?(宾语前置译为:怎么知道它是这样的呢?)

(9)彼且奚适也?(宾语前置译为:它将要到哪里去呢?)

(10)彼且恶乎待哉?(宾语前置句,译为:它将要凭借什么呢?)

第二课时:理清思路,初步赏析

一、检查背诵,集体朗读

二、问题/任务:

(一)“逍遥游”是庄子理想的人生境界。庄子所认为的“逍遥游”是一种怎样的一种境界呢?什么人能够达到这样的境界?(要求:说出关键词;时间:2分钟)

明确:庄子所认为真正的“逍遥游”是“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忘记自我的“至人”、舍弃功利的“神人”、不求名声的“圣人”能够达到这样的境界。

教师解读:“天地之正”就是“天地之真”、“天地的本质”或者说是“自然万物的活动规律”,——就是庄子哲学的核心概念“道”,“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的意思是“顺应自然的规律,把握六气的变化,就能够在无边无际的境界中不受任何限制地自由自在地活动”,这就是无所凭借的“逍遥游”(举例:庖丁解牛;不龟之药)。

“有所待”———————————“无所待”

(不自由) (逍遥游:真正的自由)

(二)那么,庄子认为世间万物、社会众人的一般情形是怎样的呢?是“无所待”的“逍遥游”呢,还是“有所待”的“不自由”呢?请带着这样的问题默读第1段。

子级问题:

1、在这一段中,庄子提出了怎样的观点?他是怎样论证这一观点的?

明确:作者认为鲲鱼击水、大鹏飞天,需要凭借“千里水”“六月息”;“野马”“尘埃”在空中浮游,需要“生物之以息相吹”。于是,提出了这样的观点:自然万物大到“鲲”、“鹏”小到“野马”“尘埃”,它们的活动都“有所待”、不自由。接着对这一观点进行了论述,先以“积水负舟”“杯水负芥”,设譬取喻,——这是以水比风、水,以舟比鲲、鹏,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论证了鲲鹏万里必有所待的道理。之后,顺势宕开一笔作者写“蜩与学鸠”嘲笑必须凭借风、水才能南飞的鲲鹏,旨在表明身轻翼小、不能高飞远行的蜩与学鸠,不知道自己也“有所待”、不自由,却自以为逍遥自由。最后作者以“行路备粮”来设譬取喻,指出旅行有远近,所以备粮有多寡,从而进一步表明飞行有高低是因为所凭借的风力有大小。因此,作者以“之二虫又何如”的感慨作结,明确指出:世间万物虽各适其性,但均“有所待”,只是小大有别,所待不同罢了。

2、在提出观点和阐释观点之间插入“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一句有和用意?

3、你觉得《逍遥游》同以往学过的议论文相比在写法上有什么突出的特点?

明确:作者对“鲲鹏”形象的描写表现出庄子想象奇特,充满浪漫主义的色彩;壮阔的意境,表现出庄子胸襟博大轻藐一切的气势和对宇宙人生的深沉思索;善于通过创作寓言描绘形象(“鲲鹏”“蜩与学鸠”)来说理,使道理寓于形象之中,呈现出形象鲜明、构思奇幻、语言恣肆的特点,本无意于说教,却处处以启迪,给人以“意出尘外,怪生笔端”的强烈印象;善用对比(“鲲鹏” 与“野马”“尘埃”)来说理,善于从生活常识中设譬取喻,使说理生动透彻。

(二)读第2段思考:庄子认为自然万物皆“有所待”(不自由)世间万物虽各适其性,只是小大有别,所待不同罢了。那么,小大的区别到底是什么呢?

子级问题:

1、作者为了阐明“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的道理,举了哪些例子?“不及”有什么含义?

明确:“不及”,包含不可达到和不能了解两重意思。

2、第2段引“汤之问棘”之典,举“斥安鸟笑鹏”之例是否与第1段的内容重复?“笑”透露出了“斥安鸟”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在论证上,与第1段的内容相照应,是对上文的归纳、补充和印证,进一步阐明万物在“有所待”的范围内,存在着“小大之辩”,而且通过对比庄子实际上强调的是人的认识上的大小区别。“斥安鸟笑鹏”的“笑”所透露出来的思想感情(第1段表明没有认识到自己“有所待”,“斥安鸟笑鹏”表明由于斥安鸟不能够认识“小大之辩”,因此也就不知道自己有也“有所待”,并不是真正的自由。

3、“众人匹之,不亦悲乎!”这句话表现了作者对“以小及大”的认识和行为持什么态度?

明确:在庄子看来,自然万物,无论“鲲鹏”、 “斥鴳”,“野马”“尘埃”、“蜩与学鸠”,它们的活动都“有所待”,都是不自由的,而且万物在“有所待”的范围内,存在着“小大之辩”:“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也就是说:“小不及大”;如果要人为地“以小及大”,这是非常可悲的。可见他主张“顺其自然”,反对“不可为而强为”。

板书学生的见解:

“有所待”———— 及 (可悲)

(自然万物) 及

(三)任务:自然界的万物的活动时都“有所待”,那么,人类在社会中的活动如何呢?带这这一问题默读第3段。

问题:1、第3段庄子把话题由自然界引申到人世间,那么,社会中众人的活动与自然界里万物的活动是否一样都“有所待”、不自由呢?他的理由是什么?

明确:“知、行、德、而”四种人、宋荣子与列子都“有所待”(注意“故夫”一词的承接;“其自视也”的“自视”和“宋荣子犹然笑之”的“笑” 所透露出来的思想感情)。同时,要注意 “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这句话表明列子虽然能够做到无功、无名,但是他“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的行为“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也就是说在庄子看来,列子也只是获得了形体上的自由,形体上的自由是有所凭借的,因此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逍遥游”,从而进一步阐明:自然万物,社会众人,情理同一,虽然各适其性而均“有所待”,不能自由,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逍遥游”。

2、� “无所待”指的是什么?这样的境界对我们的人生有怎样的启发?

明确:“逍遥游”是一种无所凭借的精神上绝对自由的境界。“无所待”,指无所羁绊,无所依靠,无所凭借,具体地说就是忘记物我的分别、抛弃功利的束缚、远离名声的困扰,这样才能够优游自得,适心任性地活动,才是真正的“逍遥游”。

三、作业(领悟拓展,交流讨论):

1、从你读到的大家名篇看,庄子“逍遥游”的精神境界对他们有过怎样的影响?对你的现实人生有何启示?

2、从文学的视角看,《逍遥游》同以往学过的先秦诸子的议论文相比在写法上有什么突出的特点?谈谈你的感受和认识。

3、�

【教后手记】

一、导入从构筑精神、反观自我的层面设置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快乐地置身于作品之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整个教学过程,力图使学生按照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阅历在反复的阅读的过程中富有个性地完整地充分地体味、感受文本。在整个阅读过程,努力作到以“悦读”始,以“诵读”兴,以“多读”成,并且把读写结合起来,要求学生在方法不断的变化的一次次阅读过程中,一回回地补充和完善自己的阅读感受,使他们从阅读过程中体会到快乐感和成就感。我想,坚持下去,将会使学生亲近文字,乐于表达。此外,教师还应珍视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在课堂上及时发现学生有个性、有价值和有代表性的观点作为“问题”,并进一步以问题为纽带组织课堂教学,努力变传统的“传授—接受”教学模式为师生“互动—生成”的教学模式。

三、没有足够的实践活动,是谈不到学生的主体地位的。为了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使他们在课堂上始终处于不断的实践和探索活动中,我把问题作为课堂的纽带。但是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如果教学中提问过多、过细、过浅就会走回到“满堂问,满堂乱”的尴尬境地。所 我们把这个“问题群”称为“结构化问题”。这些“主问题”必须具有思维上的发散性、结构上的逻辑性、过程上的牵引性,当学生遇到思维困难或无思路时,教师也要淡化“讲解”意识,而要强化问题意识,及时从课堂中随机发现问题(学生的困惑),提出既关照学情又关照学生课堂反映的二级问题,再次激励、支持、帮助学生继续促进其思考。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付出思维辛劳,体验研究和探索新知识的全过程,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主动构建知识。

四、为了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人格,使他们有信心或逐渐恢复自信心,一般不问后即答,而要在绝大多数学生获得个性化的认识并写出关键词的基础上再作交流。这样做也可以引导学生以负责任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养成学生科学谨严的精神。

五、《庄子》的叙述风格和说理逻辑,都给人以扑朔迷离捉摸不定的印象,读者也就无须从通常的“文章作法”这一角度解读文本,我们又都有这样的阅读审美体验:领略了《逍遥游》主旨(不管对这一主旨作何理解)之后,又会恍然大悟。因此,本文的阅读,更要求教师不要先入为主,充分尊重和诊视学生独特阅读体验和感受,然后去导“碰撞”,使学生在相互切磋中相互启发、相互鉴借,不断丰富自己的观点,获得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事实上学生的许多感悟是教师所想不到的,有些见解甚至是值得教师学习的,因为语文问题与创造性有着天然的、内在的联系,——语文问题答案的丰富多彩,给它的解决带来了极大的创造性,所以教师一定不要先入为主,一定要充分尊重和诊视学生独特阅读体验和感受,让不同的思维类型的个体、认知结构处于不同水平的个体,个性都得到表现和发展。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全力为他们个性化的阅读创设以平等、民主、和谐为核心的有利于发挥创造性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感到充分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

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使幼儿认识厨房的主要设备,初步了解炊事员的劳动过程。

2、让幼儿感受厨房里的叔叔阿姨的辛苦。

3、教育幼儿要热爱、尊敬他们。

活动重点:

让幼儿认识厨房里的主要设备,了解炊事员的劳动过程

活动难点:

体会厨房里叔叔阿姨的辛苦。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画面"厨房里的叔叔和阿姨" 娃娃家厨房设备(刀、砧板等)

活动过程:

一、师幼谈话导入课堂

(让幼儿想了解厨房里面叔叔阿姨的工作)教师:小朋友们我们每天都要吃营养的饭菜,那是谁为我们准备的这些饭菜呢?

(幼儿回答)老师:(厨房里的叔叔阿姨)他们都在忙着给我们做饭,那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们是怎么工作的。

二、基本部分。

1、引导幼儿认识厨房的各种设备,了解炊事员的劳动过程,知道叔叔阿姨工作很辛苦;教育幼儿要尊敬、热爱他们。

2、了解厨房中几种主要设备的名称、用途,知道这些东西很大、很重,使用起来很累,初步感受炊事员的辛苦。

教师:你们认识这里的东西吗?

教师:它们叫什么名字?是用来干什么的?(刀和砧板是用来切菜的,煤气灶点起火来可烧饭、烧菜,锅是用来煮饭。烧菜、烧汤的,铲子是用来炒菜的…。.)教师:你们在家里看过妈妈或者是奶奶煮饭吗?

教师:他们是怎么煮饭的?我们厨房里的叔叔阿姨啊,帮我们煮饭好辛苦。

教师:因为我们幼儿园里有那么多的小朋友,老师,还有阿姨,都是吃那些叔叔阿姨做的饭菜,所以阿姨们要做很多很多的菜,洗很多小朋友的碗等会很辛苦。教师:叔叔阿姨每天除了做饭和做菜还要干什么?

(引导幼儿说出做点心、磨豆浆等)教师:叔叔阿姨每天要为小朋友磨豆浆、做好吃的点心;使小朋友们能吃到香喷喷的饭菜,工作很辛苦。

教师:所以啊,我们小朋友要对厨房里的叔叔阿姨有礼貌,爱惜他们做的饭菜,不剩饭,不撒饭,不挑食,我们吃点心或者是吃饭的时候都要吃的干干净净的,珍惜叔叔阿姨的劳动成果。

3、请幼儿看幼儿用书画面,欣赏儿歌《炊事员》,进一步强化幼儿对厨房里叔叔阿姨的热爱之情。

教师:那现在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本书,书里面有一首儿歌,说的就是我们厨房里的。叔叔阿姨,你们仔细听听儿歌说了些什么。

(老师朗读儿歌,幼儿进行回答。)教师带领幼儿朗读儿歌。

三、活动结束。

语文教案模板 篇6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读通课文,读正确流畅。

2、 学习生字,会给生字注音,默写生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口述目标。

师:今天我们学习《》。

目标有两个:

1、是把课文读通顺,

2、是学会生字,当堂能默写。

二、初读课文。学生齐读课文,教师发现学生读错的字写在黑板上,读完课文后集体纠正。

三、再读,比一比谁读得流畅。同桌两人一人先读,另一人听。然后互换,另一个读,先读的学生听。

四、再读一遍课文,教师指导生字书写,学生先写字再给生字注音。学生齐读一遍课文。老师先让学生说生字的笔顺、哪里要注意别写错,说对的老师肯定,说错的老师纠正。然后让学生自己工整的抄写生字,合上书本,自己看着生字加拼音。写完同桌互相批改,纠正。

五、读生字,默写生字。学生一边读生字一边书空写生字。学生自己把生字背下来,独立默写。默写完同桌互相批改纠正。

六、 未完成堂堂清学生情况统计:(教师必须及时真实记录,以便补习。)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能复述课文。

2、根据课文自己能提出问题,回答问题。

3、背诵老师指定的段落或指定背诵的其它内容。

教学过程:

一、口述目标。同学们,本节课有三个学习任务。

1、是复述课文

2、是自己提问题,互相回答

3、是背诵……(教师根据本课要求灵活指定。)

二、全班或小组齐读课文,然后两个人互相复述课文。比一比谁能抓住重点。

三、再读一遍课文,提出问题。先在小组内学生自己提问让别人回答。再选择有代表性的问题由小组代表提出来,全班回答。鼓励学生先根据课文后的习题提出问题。

四、读一读,背一背。学生背诵指定内容。教师巡视,了解背书情况。

五、未完成堂堂清学生情况统计:(教师必须及时真实记录,以便补习。)

附:阅读分析题方面,教师自己找材料让学生大量练习提高做题能力。作文教学方面,一是强调面批,即老师当面指出学生的不足,不要在学生作文上写很多字,以免浪费时间。二是让学生背作文,积累优美语段,仿写。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充分朗读,体会文本语言之美。

2、在朗读中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受五花山颜色丰富之美。

【教学重难点】

品读关键词句,在朗读中感悟五花山的美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说说你所见到过的山是怎样的

(高大的',绿绿的,雄伟的,险峻的……)

2、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去浏览一座非常美丽奇妙的山,它叫五花山。板书课题

3、齐读课题,浏览之前,你想知道些什么?

(位置?名字的由来?长什么样?)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1)读通读顺课文,碰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碰到喜欢的句子多读几次。(2)边读边感受,五花山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交流:五花山是座怎样的山?你用简单地说说自己的印象吗?

三、字词引入句子篇章

1、冒、嫩嫩的

1)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嫩字?什么东西可以说是嫩嫩的?

2)词语放入句子,出示春天的句子

文中说什么是嫩嫩的?芽儿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从嫩嫩的冒感受芽儿的鲜嫩可爱,不知不觉地探出了脑袋)

春天的五花山有怎样的色彩?板书:淡绿嫩黄

3)指导朗读,女孩子齐读(轻轻地,温柔的)

2、绿油彩、染

1)提示:染读第三声。绿油彩是什么?

2)词语放入句子,出示夏天的句子

如果是春天是淡淡的绿,那夏天的绿应该是怎么样的?板书:浓浓绿意

你从哪里感受到了浓浓的绿意?雨点儿真的能被染绿吗?

3)指导朗读,男孩子齐读(绿的气势逼人)

4)师总结:不管是春天淡淡的绿,还是夏天浓浓的绿,都让人赏心悦目,这让我们想起了一句诗句——(淡妆浓抹总相宜)

3、杏黄、熟透、紫绒幕布

1)提示:以杏黄巩固园地知识(鹅黄、湖蓝、火红等)。

熟是一个多音字,在口语中念(shou),在这里念(shu)。

紫绒幕布这个词语的确很难� 意思是紫色的,用绒布做成的布帘

2)词语放入句子,出示秋天的句子

3)秋天的五花山又是怎样的呢?引导学生读第四自然段

四、细读秋色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边读边用横线划出文中描写秋天五花山颜色的词语,选择最喜欢的一种颜色句子仔细读一读

2、你最喜欢哪种颜色?仿佛看到了什么?

预设一:有的树林变成了杏黄色,远远望去,就像枝头挂满了熟透的杏和梨。

生活中你们见过什么东西的颜色是杏黄色?

看到杏黄色,就想到了——(丰收)作者用到了联想

引读(让我们一边读一边想象着丰收的喜悦)

预设二:有的树林变成了火红色,风一吹,树林跳起舞来,就像一簇簇火苗在跳跃。

你从哪些词语感受到了它的美?作者为什么要把树林比作火苗呢?

写树林跳舞非常活泼、轻快。谁能读出这种感觉?

预设三:翠绿——写出松柏不畏严寒。能读出坚定的语气吗?

紫红紫红——注意重复紫红这个词,颜色浓烈。你能读出这种感觉吗?

朗读展示

3、运用朗读方法,自学其他几句并交流

4、如此多的颜色,用文中的一个词说是“五颜六色”

5、如此令人陶醉,读第六自然段,揭示五花山的名字由来。拓展延伸作者及其家乡的五花山。

五、拓展

1、五花山拥有春夏秋冬不同的景色和色彩,粗心的作者忘记写上冬天,你能替作者写写冬天的五花山景象吗?

2、面对四季风景各异的五花山,浏览于其间的你,想说什么呢?想怎样赞一赞这眼前的景呢?板书学生用到的好词

六、结课

五花山的宜人景致让我们流连忘返,希望五花山的美留在你的心里,生活中处处点点的美也伴随你的周围。

七、板书(可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调整)

春来 淡绿嫩黄

夏至 绿意浓浓 五彩缤纷

秋到 五彩缤纷 绚丽多彩

冬临 冰天雪地

优秀教案 篇8

教学设计

《师说》是个传统篇目,也是韩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论说文,文章论述了从事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

文章不长,按照学生的理解程度和一般的讲课进程,利用两个课时完全可以完成教学任务。但考虑到本文需要背诵,而高一学生课程较多,又面临历史、地理、计算机的会考,课外几乎腾不出时间来背诵。所 课外不再留任何作业。

为此,我对《师说》的教学过程作了这样的设计。

第一课时

1、先由本学期接触过的论序辞赋疏传等文体引出说并讲述这类文体的特点。

2、再由说引出文章标题《师说》。

3、解题,留下本文是解说关于老师的道理的吗的悬念,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4、让学生阅读注释1,了解作家生平,要求将重点信息记熟。

5、要求学生合上书本,老师打出关于作者韩愈的幻灯片,指名让平时语文学习最吃力的同学进行信息复位。用以当堂记住作家知识。

6、教师范读课文。

7、让学生回顾开头留下的悬念,带着问题朗读课文,进行整体感知。

8、提问:整体感知之后,大家发现本文哪一段与解说师的道理关系不大?引出第四段。

9、提问:第四段起什么作用?让学生对照注释翻译第四段。

10、提问:作者的写作目的何在?

11、在回答过程中讲清重点实、虚词、特殊句式。

12、通过不拘于时简述写作背景,破解解题时留下的悬念。

13、理清该段思路,背诵全段。

14、过渡到第一段,让学生对照注释翻译第一段,若有疑难,请教各小组长,小组长有问题问老师。

15、利用幻灯片检查实、虚词,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特殊句式的掌握情况。

16、让学生理清第一段的写作思路。

17、教师根据论点教师的职责(正面)──教师的重要性(反面)──择师的态度──-择师的标准这一思路指导背诵。

16、连贯背诵全段。

第二课时

1、齐读第二自然段。

2、让学生借助注释用现代汉语语言读一遍(即口头翻译)。若有疑难,请教各小组长,小组长有问题问老师。

3、教师利用幻灯片检查文言实、虚词,特殊句式,通假字的掌握情况。

4、完成海淀版练习册104页的第八题,全面了解本段的论证思路和论证方法并体味这种思路和方法的好处。

5、借助此表指导背诵。

6、连贯背诵全段。

7、默写全段。

第三课时

1、齐读第三自然段。

2、让学生借助注释用现代汉语语言读一遍(即口头翻译)。若有疑难,请教各小组长,小组长有问题问老师。

3、教师利用幻灯片检查文言实、虚词,特殊句式的掌握情况。

4、让学生归纳总结论证方法并体味这种方法的好处。

5、指导背诵。

6、理全文思路,背诵全文。

7、处理课后习题和海淀版练习册。

【教学效果】

当初设计的从文本出发,让学生从原文中摘取背景信息并通过这些信息揣摩文章主旨的目的基本达到。同时也顺利实现了在课上完成背诵、处理完作业的预想。课堂的大部分时间安排学生活动,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同时,在各个活动过程中给不同程度的学生制定不同的目标和任务,使每个层次的学生在同一个时间段里有不同的收获,解决了优生吃不饱,潜能生消化不了的问题。

从课堂回答问题的情况看,学生对文言实、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特殊句式的掌握比较好。第二天提问的结果也表明,同学们都掌握了本文的文学常识。课程结束以后,百分之八十的同学能够背诵全文并默写。说明大家对本文的逻辑思路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另外,教学处在第一课时结束以后对学生做了一个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同学对本课内容感兴趣并有较大收获。

【教学反思】

面对《师说》这样一篇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老课文,我的教法仍然比较传统,没有深入开掘其蕴含的文化特色和时代精神。同时,由于过分强调背诵的当堂落实,把对课文严密结构的分析放到次一等的位置,使学生在这个问题上的思维密度降低。即便有论证方法和逻辑思路的讲述,也仅仅是为背诵服务,并没有迁就到文学欣赏的高度,在提升学生的品位方面有欠缺。而且,讲课时过分依赖事先的设计和讲究各个环节的无缝连接,没有安排学生进行课堂讨论,使他们没有机会对课文内容和观点质疑求异,后来有位同学在写《师说》读后感时曾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认为,小学而大遗不是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的意思,而应该理解为:小孩让他学习,大人反倒不学习,这样,上下文的意思就贯通了。姑且不论他的理解正确与否,单就这种深入思考,独抒己见的钻研精神而言,是应� 如果我当时提供给他一个展示的机会,相信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对探索氛围的创设乃至对求索精神的弘扬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教案设计 篇9

教案设计

36.根据下面的课文,设计一份综合课教案。 (教学对象:初级班;课时:90分钟) 老王是个老烟民。从二十年前开始,就抽烟了。 最近,他咳嗽得很厉害。医生叫他不要吸烟了。他决定戒烟。到今天为止,他已经一个多月没吸烟了。有时,他也很想再抽一口。昨天,他的朋友给他一只烟,老王接过烟,闻了闻,又还给了他。老王朔:“我答应过医生,再也不吸烟了。” 为了您和他人的健康,我们大家都应该戒烟!   1、  教学目的 1)  学习和掌握本课重点词语; 2)  掌握本课重点语法项目并能熟练使用。 2、  教学重点: 1)“V+过”表示动作的完成。 2)“又”和“再”的用法 3、教学环节和步骤: (1)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2)重点词语讲解:抽、咳嗽、抽烟、闻、答应;厉害;烟民、健康(词语领读与蒋介、生词扩展) (3)语法与课文讲练 1)老师领读与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语法点讲解:“V+过”表示动作的完成。比如:吃过、看过、听过、去过   “ 我答应过医生” “他已经一个多月没抽过烟了。” “又”和“再”的用法 “有时他也很想再抽一口” “他接过烟,闻了闻,又还给了朋友。” (语法点讲解、句型替换练习) 2)  课文模仿练习 (4)课堂小结,并布置作业。 ******************************************************************************* (教学对象:初级班 课时:90分钟) (情景:田中和金成泰是同屋) 去干什么? 金成泰:田中,起床啦,起床啦! 田  中:今天星期六,干嘛起得这么早? 金成泰:我们一起去打网球吧。 田  中:我网球打得不好,去游泳怎么样? 金成泰:我游泳游得不好,去唱卡拉OK吧。 田  中:好啊,我特别喜欢唱中国歌儿。 金成泰:是吗,我怎么不知道? 田  中:山口唱得也不错,我常常跟她一起去附近的歌厅唱歌儿。 金成泰:那你给山口打个电话,问问她去不去。 田  中:行,我现在就打。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通过本课教学, 使学生基本掌握程度补语 ( 状态补语 )的用法,连动句的用法 , 以及“起床”“唱歌”“游泳”等离合词的用法。 2.掌握功能项目: 邀请、商量、打算、评价等。 ( 指出一到两个即可。) (二)教学环节和步骤 1.复习旧课 2.学习新课 3.生词学习4.课文讲练 ①重点词语讲练: 这么 (“这么早”)、怎么 (“ 我怎么不知道”) 、干吗、就 (“我现在就打”) ②重点语法讲练 (答出两个即可)   A.离合词 (如:“唱歌”“起床”“游泳”) B.程度补语 (状态补语): 意义、格式、否定和疑问形式。 (如“干吗起得这么早”、“我网球打得不好”、“我游泳游得不好”) C. 连动句 ( 如“我们一起去打网球吧”“我常常跟她一起去附近的歌厅唱歌儿”) ③活用练习5.课堂小结和布置作业 6.合理分配教学时间 复习旧课:5分钟 生词学习:10分钟 课文讲练: 25分钟 重点词语讲练:10分钟 重点语法讲练:20 分钟 活用练习:15分钟 课堂小结和布置作业:5 分钟  (三)板书设计及教具使用     综合课教案设计(教学对象为刚刚学完语音阶段的外国留学生。请按45~50分钟课时设计教案) 我在这儿买光盘 王小云:大卫,你在这儿买什么? 马大为:我买音乐光盘。 王小云:你常常来这儿吗? 马大为:我不常来这儿。星期天我常常跟林娜去小商场。这个商场很大。 王小云:你喜欢什么音乐? 马大为:我喜欢中国音乐。这张光盘怎么样? 王小云:这张光盘很好,是《梁祝》,很有名。 马大为:好,我买这张。这儿有没有书和报? 王小云:这儿没有书,也没有报。 马大为:本子呢? 王小云:有,在那儿买。跟我来,我也买本子。     1. 教学目的和要求 1)  学习和掌握汉语疑问句的几种表达方式。 2)  学习和掌握形容词谓语句。谓语形容词前需加“很”等程度副词。 3)  学习和掌握副词“常”、“常常”的用法(注意否定形式) 4)  学习和掌握介词结构作状语(在……、跟……)的用法。 2. 教学环节和步骤 1复习旧课,带出新课。 2学习新课: 1)  学习生词 2)  课文讲练 3)  讲练语法点 4)  问答等课堂技能训练 3. 教学时间分配合理 课堂小结及布置作业 ********************************************************************   综合课教案设计(教学对象为已经在中国学习了一个学期的初级汉语水平的。外国留学生。课时为100分钟) (情景:外国留学生艾中华在商店买衣服,和营业员对话) 营业员:你看,这件衣服比较长,你试一试,合适不合适? 艾中华:长短比较合适,可是这件衣服比刚才那件大,太肥了。 营业员:你再看这一件,正好是你要的中号。但是这件衣服价格比那件贵一点。 艾中华:长短、大小正合适。这件衣服比那件贵多少? 营业员:比那件贵80元。 艾中华:比那件贵多了。有没有比这件便宜一点的衣服? 营业员:有,但是颜色没有这种好看。你看,就是这一件! 艾中华:那件比这件便宜多少钱? 营业员:比这件便宜20元。我拿给你看看,好吗? 艾中华:不用了,那件颜色没有这件深。我不喜欢。我就买这件。 要求:根据上面的课文确定本课的教学目的,教学环节和训练重点。   1. 教学目的 通过新课学习,让学生掌握用“比”和“有”、“没有”的比较句,并能在购物中运用。 2. 教学环节 1复习旧课 2学习新课 l 生词学习l 课文讲练 l 重点词语和语法的讲练 l 活用练习3布置作业和下一课生词预习3. 课文讲练重点 1重点词语 比、(有)、没有、比较、长短、肥、正好、颜色、深(浅)、价格、贵、便宜。 2用“比”的比较句 l 用“比”的比较句的基本形式(肯定式、否定式) 肯定形式 A 比 B 形容词性成分 这件衣服 比 那件 贵 否定形式 A 不比 B 形容词性成分 这件衣服 不比 那件 贵 l 比出具体差别的用“比”的比较句 肯定形式 A 比 B 形容词 具体差别 这件衣服 比 那件 便宜 20元 提问形式 A 比 B 形容词 多少? 这件衣服 比 那件 便宜 多少? 3用“有”或“没有”的比较句 A “有”或“没有” B 形容词性成分 那件颜色 “有”或“没有” 这件 深 4用副词“比较”句子(是用副词“比较”造句吧?) 这种衣服比较长 长短比较合适 (说明:如果把讲练重点放在诸如“试一试,看看;长短,大小;正好,就买这件;拿给你看看”等语言点上,也可以考虑给一些分)   1、设计综合课教案(对象为具有HSK初等C级汉语水平的学生。课时为100分钟) (情景:大卫下了飞机,在海关输入关手续) 大  卫:您好!   工作人员:您好!欢迎您到中国来。   大  卫:我是第一次到中国来,请多关照。   工作人员:啊!您汉语说得真好!   大  卫:哪里!我才学了两年汉语。――我该办哪些手续?   工作人员:您是来经商还是来旅游?   大  卫:我应贵国一家进出口公司的邀请来联系业务,当然也想游览一下名胜古迹。   工作人员:请填一下入境卡。请把您的护照给我看一下。   大  卫:这是我的护照。……这样写可以吗?   工作人员:可以。希望您在中国生活愉快。   大  卫:谢谢。再见! 要求: (1)根据上面的课文确定本课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2)根据课文内容设计教学环节。     (1) 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l 要求学生正确地听写本课的生词。 l 让学生认清汉语祈使句、感叹句的基本结构。在本课中还要让学生掌握带有“是……还是……”的选择问句的用法。 l 要求学生能较流利地朗读并复述课文。 l 本课的场景是通过海关,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在中国通过海关时的基本流程,并能进行相应的交际性操练。  (2) 教学环节 1. 复习旧课,带出新课。(约15分钟) 2. 学习新课:(约60分钟) 1)  语音单元(约10分钟) 2)  生词-课文(约10分钟) 3)  扩展-汉字(约10分钟) 4)  讲练语法点(约10分钟) 5)  听辨、问答、听写等技能训练(约20分钟) 3. 课堂小结,以语音、词汇为主,朗读后结束。(约10分钟) 4. 布置作业(约5分钟) ******************************************************************************* 2.设计口语课教案 2、设计口语课教案。(对象为具有HSK初等B级汉语水平的学生。课时为100分钟) A:今天你上哪儿了? B:今天我们去颐和园了。你呢? A:我们去香山了。你昨天去哪儿了? B:昨天我们上长城了。你明天上哪儿? A:我们明天去故宫。你呢? B:我也想去故宫。 A:太好了!咱们明天一块儿去吧。 要求: (1)根据上面的课文确定本课的教学目的和训练重点。  (2)设计本课的教学环节。   (1)  教学目的 l  掌握主要表示动作完成的“了1”的用法,并能在日常对话中运用 l  分清“我们”、“咱们”的区别,并能正确运用这两个词 l  掌握询问活动的基本句型以及回答方式  训练重点 1,  重点词语:上、去、哪儿、了、想、也、一块儿、我们、咱们 2,  主要表示动作完成的动态助词“了1”的用法。 3,  代词“我们”、“咱们”的区别和用法 4,  表示去向的动词“去”、“上”的用法 5,  疑问代词“哪儿” (2)设计本课的教学环节。 1. 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2. 学习新课。 1)  学习生词 2)  课文讲练 3)  讲练语法点 4)  问答等课堂技能训练 3. 课堂小结及布置作业         1、设计综合课教案:(学生对象为零起点,教学课时为100分钟) 课文 A:您好!Níǎìèàn  hǎo! B:您好!Nín  hǎo! A:您好!Nín  hǎo! B:你好!Nǐ

幼儿园教案模板 篇10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自己看着图示塑造老虎形象。

2、通过捏、揉、搓等技能捏出十二生肖的基本特征,并进行简单装饰。

3、锻炼幼儿手部肌肉的协调性、灵活性以及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

活动准备:

橡皮泥、紫砂泥、泥工板、各种辅助材料及泥工用具。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1、(出示图片老虎)小朋友看,谁来了?老虎是怎样的?(引导幼儿说出老虎的基本特征)

老师这儿有一些做老虎的图示,你们想不想自己看着图示来捏老虎呀?

2、幼儿尝试看图示塑造老虎形象,教师巡回。

3、集中幼儿,“谁已经把老虎做好了,我们请他来为我们讲讲他是怎么做的,好不好?”请一、二个幼儿上来讲述塑造过程,教师做简单评价。

1、十二生肖中除了老虎你还知道有什么小动物呀?(幼儿回答)

小熊新开了一家土玩店,他告诉我他的客人需要一批十二生肖,想请我们小朋友来帮忙,你们愿意吗?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帮助小熊做十二生肖,老师在桌上还准备了一些材料,你们可以自己想象怎样把小动物装饰得更生动、更可爱。

二、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要求幼儿自己想做什么动物,可以给小动物做出各种不同的姿势,并动动脑筋把小动物装饰的更让人喜欢。

三、评价结束活动。

1、请个别有创新的幼儿上来讲述他的作品,并进行表扬鼓励。然后请幼儿去参观同伴制作的小动物并介绍自己的作品。

2、小朋友做的十二生肖可真好,小熊见了一定会喜欢的,现在我们拿好你做的小动物一起给小熊送去吧。

幼儿园教案 篇11

活动目标

1、愿意和大家一齐玩玩具,体验与同伴玩玩具的欢乐和情趣。

2、初步学会与同伴交流玩的方法。

活动准备

1、图片:一齐玩玩具

2、好玩的玩具

活动过程

一、出示新玩具,导入活动。

1、让幼儿明白玩具大家玩,不独占、不争夺。

2、引导幼儿讨论,大家一齐玩玩具带来的愉快。

二、鼓励幼儿探索一齐玩的方法。

1、启发幼儿想办法:一种玩具大家都想玩,又要玩得高兴,能够怎样玩?

(1)轮流玩:你先玩,他再玩,我后玩

(2)交换玩

(3)进一步感受轮流玩,能让大家都欢乐的情绪体验。

2、教师:好玩的玩具大家都爱玩,你玩玩、我玩玩,不争也不抢,大家都开心。

三、引导幼儿观察图片

1、和朋友一齐玩玩具

大家说说,画面上的。小朋友是怎样样玩玩具的?

2、争抢玩具的孩子

画面上的两个小朋友争抢玩具,这样做对吗?

你喜欢谁?为什么?

四、幼儿玩玩具

鼓励幼儿进取常识轮流玩、交换玩的方法,体会一个人玩和大家玩的不一样感受。

美术教案 篇12

第一课时

一、谜语导入。

“有个姑娘真美丽,身穿一件花花衣,拍拍翅膀飞呀飞,百花丛中忙不停。”

1、揭开谜底。

2、说出除蝴蝶以外的一些昆虫,并讲一讲它们的样子。

二、重点、难点的解决方法:

1、引导学生观察书中的照片,了解大自然中各种昆虫的外形特征。

2、和学生一起看昆虫生活资料的影碟,了解昆虫。

3、讨论昆虫的特征。

特征:触角、翅膀。

4、看昆虫标本,比较昆虫翅膀上的图案。

5、揭示左右两边相同的图案叫对称图案。

三、实践操作的要点指导:

1、选定自己喜爱的昆虫,并确定它的形状。

2、拿作业纸并将它对折,然后画出你喜爱昆虫身体一边的图案。

3、用剪刀沿外轮廓线剪下对称形。

4、进行涂色,保持左右两边相同,使其成为对称图案。

四、评价建议:

请我们的“昆虫朋友”一起在花丛中飞舞,互相看一看谁的翅膀上的图案最漂亮。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课时内容。

1、作业表演。

2、观看昆虫生活资料的影碟。

3、说说昆虫的生活环境。

二、实践操作的要点指导:

1、根据已制作过的昆虫图案,为它们添加环境。

2、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做立体的环境或画出来都可以。

3、可以小组合作,将不同的昆虫朋友放置在一个环境中。

4、让学生模仿昆虫飞行,并想象他它们交流的语言,编一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三、评价建议:

选画面完整或有立体环境的作业进行展示表演。

课后记

因为本课的题目是“我和昆虫”,所以光画昆虫是不行的。因此在分析完几种常见昆虫的特点后,我问:“谁能把它们画在黑板上?”待五位同学画完昆虫后,我便启发学生展开想象边迅速的在他们的画面上添加上“我”,如:我拽着蜻蜓的尾巴飞上天,我和螳螂比拳法等等,同时简单的添加花草等背景。学生们在笑声中明白了:“原来‘我’和昆虫之间可以发生这么多事情呀!”我又顺势启发学生观察画面的主次、前后、遮挡等关系。经过这样的师生共同作画,学生在独立作画时画面充实完整,有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