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相关 > 总结报告 > 工作总结 > 半年工作总结 > 扶贫办的半年总结范本汇总3篇正文

《扶贫办的半年总结范本汇总3篇》

时间:

扶贫办半年总结范本(精选3篇)

扶贫办的半年总结范本 篇1

20xx年,在省、市主管部门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始终以改善移民生存条件、生活环境和解决贫困群众温饱问题为目标,以加强项目管理和资金管理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加快产业开发步伐,加大智力扶持力度,移民后扶工作和扶贫开发工作呈现健康发展的势头,较好的完成了全年工作任务。

一、20xx年工作总结

(一)移民后扶稳步推进

1.政策落实到位。一是后扶人口核减到位。督促移民村及时报送人口情况,切实做好核查确认及上报工作,今年共审核上报自然减员人12人。二是及时发放直补资金。截止目前,全年共打卡发放移民9144人,发放移民直补资金累计385万余元,直补资金到位率100%。三是加大移民培训力度。将专家主讲与产业大户现身说法的方式相结合,共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2期,培训移民380人,技能培训2期68人,送省培训1期4人,为移民群众增产增收打下了坚实基础。四是落实计生扶持资金。进一步制定并完善移民独生子女户和两女户优惠政策,对在本年度年考上全日制大学的移民独生子女,按每人20xx-300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奖励,发放助学金15000元;对移民独生子女户和计划生育二女户特困家庭按每户500元的标准发放扶助金220xx元。五是合理编制规划计划。完成了编制申报《汉寿县20xx年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年度计划》、《汉寿县20xx年第一批大中型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和经济发展规划项目计划》、《汉寿县20xx年第二批大中型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和经济发展规划项目计划》、《20xx年小水库移民困难扶助金项目计划》、《20xx年第一批财政扶贫专项资金项目计划》、《20xx年第二批财政扶贫专项资金项目计划》等。六是严格实施后扶监管。做到“四个及时”、“三次必到”,做到现场取证存档,做到开工一个,监管一个,竣工一批,验收一批,确保每个项目实施放得心、过得硬、受得益。

2.扩大产业规模。一年来,我们以油茶产业、甲鱼产业、蔬菜产业、楠竹产业和网箱养殖为重点,根据不同产业的地域分布特点,按照突出优势、强化集中、适当辐射的原则,整合投资项目,为每个重点产业选择2-3个重点移民乡镇或移民村,以扶持当地龙头企业和生产大户为主,对内强联合、对外树品牌,推动产业资源的重组和优化,集中力量做大规模、做强基地。截止目前,全年新建20xx亩蔬菜产业示范基地,改造4000油茶产业示范基地,完成油茶新扩1400亩,新建1000亩甲鱼产业示范基地,巩固网箱养殖3800口,发展楠竹600亩。

3.条件不断改善。截止目前,我县在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实施后扶项目283个,下拨项目资金1466.247万元,累计衬砌、整修渠道19.5千米;渠道清淤65千米;硬化、整修村级道路29千米;解决3500人安全饮水问题;改造排灌站8处1245千瓦,维修排灌站9处;新建涵闸8座;整修水库、山塘42座;修建机耕道3处3.5千米,新建公路桥6座;极大改善了移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受到广大水库移民和移民村群众的普遍欢迎。

(二)联点扶贫稳步实施。

1.落实扶贫政策。县委、县政府专门召开了县委会、县长办公会,研究、通过、下发了《汉寿县农村扶贫开发“六件实事”三年攻坚行动实施方案》(汉办﹝201x﹞20号),县财政每年配套135万元扶贫专项资金对口进行扶持,明确10万元的扶贫工作经费。201x年初,我县还将第一轮帮扶重点贫困村从13个增加到了30个,安排了30个县级领导联点,77个后盾单位驻村帮扶,并建立健全相应责任考核机制。

2.项目建设有序。按照年初规划,重点贫困村在后盾单位和县直部门的帮助支持下,依照项目建设程序和项目管理要求,各点村精心筹划,有序的开展了项目建设,全年共建设完成扶贫项目104个,完成投资2734万元,其中,县级财政专项扶贫专项资金135万元,扶贫办争取上级扶贫资金1235万元,办点后盾单位帮扶213万元,部门倾斜安排专项资金1039万元,群众自筹112万元,共硬化公路28.5公里,公路绿化1.5公里,公路桥新建、维修,2座,渠道新建、改造12.9千米,农村安全饮水改造3750人,函闸建设3座,山塘整修17口,机埠维修、新建5座,电网改造5个村,村部维修、新建5处,村卫生室新建、维修20处,危房改造205户,贫困村村小提质改造村小2处。

3.推进六件实事。我县按照下发的《汉寿县农村扶贫开发“六件实事”三年攻坚行动实施方案》,对口部门、乡镇和贫困村密切配合,超额完成了市委下达的“六件实事”三年攻坚年度工作任务,全年共实施村主道硬化27.4公里,农村安全饮水改造3750人,电网改造5个村,危房改造205户,贫困村村小提质改造村小2处,村卫生室新建、维修20处,贫困村新增低保、五保280人,实现了应保应保。

4.落实结对帮扶。为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县委、县政府组织县级领导、县直单位和乡镇领导干部共同参与,开展了“扶贫帮困送温暖,结对帮扶解民忧”的活动,采取“一帮一”或“多帮一”的形式,进行的特困户精准扶贫活动,我县于10月17日扶贫工作会暨全国首个“扶贫日”汉寿启动仪式上下发了《汉寿县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实施方案》,全县结对帮扶特困户20xx多户,通过上门调查走访,拟定脱贫措施,做到了“一户一卡,一户一策”,截止目前,发放物资、慰问金合计100万元以上。

5.强化产业开发。20xx年县委县政府加大了扶贫产业的扶持力度,根据群众意愿,结合当地产业优势,采取公司、作业合作社委托帮扶、大户带小户等多种帮扶模式,发展特色产业,贫困村群众不仅可以从扶贫产业分红中受益,还可以通过到产业基地务工增加收入。目前,重点贫困村已实施水产养殖1500亩,油茶林新扩4500亩,水稻种植8500亩,百合种植100亩,中药材种植300亩,蔬菜种植7800亩,林果种植20xx亩,桑树种殖80亩,黑山羊养殖1200头,生猪养殖500头,乳鸽养殖6000羽,农副产品加工厂房建设1580平方米,乡村旅游开发1处。

6.探索机制建设。县委政府、县扶贫办共同努力,动员福建银河国际汽车园有限公司出资近千万元扶贫捐赠,结合大学生“村官”创业富民工作,每个贫困村安排1名大学生村官,每名大学生村官带120万产业开发资金,帮助贫困村发展产业脱贫致富,进行村企共建,以企带村,从而达到“扶持一村、脱贫一村、巩固一村”的效果。20xx年由县扶贫办牵头,成立了汉寿县扶贫基金会,广泛募集社会资金,解决贫困村群众在低保等各项政策扶持下仍不能达到“两不愁,三保障”的特困户精准扶贫问题。截止目前,基金会共募集扶贫帮困资金642.8万元。此外,为加快贫困群体脱贫步伐,鼓励群众广泛参与发展扶贫产业,结合太子庙镇吉庆村水产养殖市级产业基地,采取专业合作社委托帮扶的方式,通过合作社与农户签定委托帮扶合同,明确保底分红标准,实施产业扶贫到户。此次试点,今年预计投入扶贫的产业资金80万元,按照实施方案规定,基地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32万元(40%),扶贫户参股产业发展建设资金48万元(60%),人均参股金额1.09万元,预计年度保底分红14.4万元,扶贫户人均保底分红2700元,低保、五保户人均年底慰问500元,受益人口1176人,其中受益贫困人口107人,基地建设全年还能为当地群众提供1500个劳动工日。

7.完善建档立卡。按照省、市要求,我县专题研究了农村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成立了以县委、副县长、统战部长余习琼为组长的农村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领导小组,安排了专项工作经费。通过广泛宣传、个人申报、村级评议、张榜公示、乡镇审查、县级审核,共识别出扶贫户、扶贫低保户、低保户、五保户共计贫困人口56770人,目前已全部录入完成56568人,未录入202人,待省扶贫办通知网上录入后再录入系统。

(三)着力提高资金监管。

1.坚持内部管控。严格按照《汉寿县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汉政办发〔20xx〕21号)和上级有关文件规定,在认真执行政策的基础上,不断简化和完善移民资金拨付程序,并向重点移民乡镇、基层移民干部、移民群众和项目实施单位发放《移民后扶项目实施流程图》、《移民后扶基金拨付程序流程图》,提高服务对象的知晓度,尽可能减少票据审核和资金拨付时间。

2.推行县级报账制。明确县移民局、县扶贫办为资金核算单位,移民、扶贫项目工程支出全部由县局核算,乡镇、村、项目单位仅为报账单位,乡镇只建资金台帐不设资金专账,明确了各乡镇的移民、扶贫资金报账员。同时,沿用专户储存、专人管理、专款专用、专账核算管理模式,严守“三坚持”、“五不拨”。

3.创建资金管理台帐。由于当前移民、扶贫资金管理模式为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移民局、扶贫办本级为报帐制)和电脑记帐方式,单位内部在资金清对、核查和统计上存在诸多不便,加上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局所提供的电脑帐表对移民资金收支反映不直观,数据更新不及时,我们建立了移民、扶贫资金管理台帐,采用以表代帐的方法来对移民、扶贫资金进行手工辅助核算,更加准确完整的体现收支情况,规范管理移民、扶贫项目资金。

(四)全面强化综合治理。

1.群众路线教育。按照党中央、省、市的统一部署,根据县委的统一安排,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我局从今年3月份开始,用半年多的时间,深入开展了以解决“四风”问题为主要内容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次教育活动边整边改,建立长效机制,认真完成了学习教育、征求意见,查摆问题、批评帮助和整改落实、建章立制等三个环节,通过层层推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习教育活动,广泛深入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建议,收集到了3个大类、共计24条意见建议;领导班子查摆出“四风”方面的问题12个,深刻剖析梳理了4个方面的原因;从4个方向、21个方面部署落实整改落实、建章立制工作;通过此次教育活动,使大家经受到了一次严格的党性锻炼和洗礼,受到了一次党的宗旨意义的再教育,达到了思想上有明显提高,政治上有明显进步,修养上有明显加强,作风上有明显改变,工作上有明显改进的效果。

2.加强作风建设。严格上班考勤和绩效考核,严肃办纪办风,做到奖勤罚怠、奖优惩劣,切实转变党员干部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领导作风,突出争先创优,全面提高机关工作效能参与。

3.开展群众工作。认真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加大党员干部党风廉政意识,打造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同时,结合全县“群众工作组”进村入户活动,深入基层联系群众,为移民后扶和扶贫开发工作接上“地气”。每个月“群众工作日”我局全部驻村工作组进驻聂家桥乡群众工作点村,帮助点村解决困难、发展生产、维护稳定。

4.强化内部管理。通过完善学习制度、工作制度、行政管理制度、争先创优制度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大违规处罚,坚持奖优创先,认真解决了党员干部在思想作风、正气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廉洁从政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努力锻造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5.化解维稳问题。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并继续强化移民、扶贫信访“政策化解、协调化解、真情化解、帮扶化解、包保化解”的化解机制,及时受理移民、贫困人口信访问题。

二、亮点工作

1.圆满完成全市移民、扶贫产业现场会承办工作;

2.申创市级文明单位成功;

3.扶贫产业精准扶贫到户试点成功;

扶贫办的半年总结范本 篇2

司门前镇扶贫开发工作在镇党委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把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落到实处,基本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和指标。现将我镇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建设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201x年度工作总结

(一)省级重点村工程建设进展顺利。

司门前镇在201x年借扶贫建整村大轮换的机会争取到了风云亭、众乐两村为扶贫重点村,并争取到重量级单位联村,在以县扶贫办/统战部为扶贫领导小组的带领下,县中医院、县建管站等有关单位驻众乐村,县财政局、中华联保隆回支公司驻风云亭村。扶贫工作组的进驻,为两村的发展创造了许多条件,也为两村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一是坚定不移地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其中风云亭村全村总人口286户986人,耕地面积763亩。村道离司门前镇约有11公里,以前有一条崎岖不平的村通机耕道通往竹山院,但因年久路烂,村民运输很困难,后修建一条村级机耕路通往丰年,但丰年地段过河处一到冰冻和洪水季节,村民就只能被困村中,无法出行.县扶贫单位有关领导全面考察风云亭村的贫穷落后情况后作出指示,要求风云亭村首先要搞好公路设施建设.在县财政局、中华联保支公司等扶贫单位的大力支持下,风云亭村全村12.8公里的村道按时按质完成.

众乐村也抓住扶贫建整这一大好时机,首先搞好公路建设。众乐村是我镇最偏僻村之一,该村离镇中心达12公里,沿线山高路陡坡多,一到下雨天完全无法通行。为了给一方百姓做点实事,县中医院、县建管站驻众乐村的扶贫工作组经过多方权衡,多次向局领导汇报,多方向县直相关单位协调资金,最终排除万难,新修坪花冲至水库边移民区公路4公里,同时修建硬化村道1公里,硬化组道1公里,组道铺沙2.5公里.此外,风云亭村在扶贫工作组的大力支持下,新修建160平米的村级活动场所,修建一个62平米的村卫生室;众乐村也修建了一个268平米的村部组织活动室和村卫生室,改变了过去借民房开会的历史.

二是坚持不懈地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风云亭村要发展,必须走产业化发展道路,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整合资源,使产业结构适合风云亭村实际。为此,风云亭村与县财政局、中华联保隆回分公司为首的扶贫组工作人员在实地考察、走访调研的基础上,认为风云亭村发展要走以种植业为主、种养相结合的道路。特别是该村地处高寒山区,林地面积丰富,适合种植中药材。以县财政局扶贫工作组为首的工作人员立即着手在海拔700米的山上大面积种植金银花和红豆杉,并积极与县特色办联系相关事宜,借助隆回县“北药南移”的大好政策,紧锣密鼓地谋划未来的金银花和红豆杉基地。目前,风云亭村建设里300亩金银花基地和200亩红豆杉基地。而众乐村也在扶贫工作组的指导下,通过实地调研,根据本村实际情况开辟尾参基地217亩,同时种植2.5亩的油茶基地.

(二)基层组织建设

突出抓好了村、支两委班子建设,增强了村、支两委班子的战斗力、凝聚力、号召力、公信力,为该村脱贫致富、全面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1、切实搞好各村的村支两委换届选举工作,配好配强村级领导班子,保证扶贫建整村工作正常运转,大力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对现有党员加强党的宗旨观念,同时,从生产一线及外出务工回乡青年中吸收优秀人才入党,做到整体提高党员队伍素质

2、经常性开展党员教育,认真组织党员定期学习政治理论,尤其是学习各种致富技术。

3、严肃党支部组织生活会,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逐步形成党员队伍的自我纯洁机制。

4、指导村党支部发展党员和培养后备干部。其中风云亭村今年培养入党积极分子3人,发展新党员1名;众乐村今年推荐培养入党积极分子2人。二是两扶贫建整村各培养村后备干部2人,做到成熟一个起用一个。

(三)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圆满完成。

根据省、市、县的文件精神,要求对低收入的贫困户建档立卡,此项任务时间短、任务重,我们及时召开村固补干部会议,安排落实建档立卡工作,通过加班加点,摸清了全镇贫困户的底子,圆满完成此项工作,为全镇的扶贫开发奠定了基础。

(四)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初显成效。

今年我镇共培训输出贫困户劳动力7人,通过输出前技能培训,输出后跟踪监测,我镇培训输出的人员目前都能利用所掌握的技术发展产业,实现了“输出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

(五)加强领导贫困人口反贫率控制工作,采取措施严格控制贫困人口反贫率。

一是通过突出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千方百计帮助贫困农户改善生产、生活、生存环境,不断促使农民群众增收致富;二是坚持因地制宜搞好产业扶贫工程,为农民发展生产、增加收入创造条件,不断增加农民收入。三是加大培训输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力度,逐步提高农民工素质,加大农村人口的转移力度,实现转移脱贫。严格控制因自然灾害、因上学、因病残而反贫的比例。

总结一年来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镇党委、政府的要求和群众的期望仍有差距,主要体现在扶贫培训宣传力度小、村干部不配合,扶贫重点村被扶持力度不够、扶贫资金不能到位、建设进度慢、扶贫效果不明显。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继续寻求发展机遇,振奋精神,披荆斩棘,踏实苦干,加快扶贫村脱贫致富的进程,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基础。

扶贫办的半年总结范本 篇3

通过市扶贫办统筹安排,在市各驻村居委及社会各界鼎力帮助下,我镇坚持科学发展观,精心组织,认真贯彻落实扶贫开发政策,积极组织实施扶贫项目,在产业发展、安居工程及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探索道路,为贫困村、贫困户脱贫及发展建设摸索出了些许经验,现将一年来扶贫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利用国家建立贫困管理信息系统契机,建立贫困村、户档案。

抓住今年国家建立贫困村户信息管理系统机遇,对我镇贫困村、户进行从新摸排,通过三个月时间,调查了解情况,填写贫困村、户基本情况调查表,进行镇、村两级公示,最终确定贫困村10个,低收入村7个,贫困户795户,并进行电脑录入,建立了信息采集系统,与国家系统接轨,实现信息动态管理。

二、与各驻村局委及相关单位协调,建立精准扶贫机制。

一是十个驻村局委在年初分别制订了年度扶贫工作计划,签订了年度扶贫驻村工作目标责任书,使驻村工作有计划、有目标、年终考核有结果。二是对全镇795个贫困户全部明确到人,每一户都有对应的机关干部分包,对包户机关干部明确目标任务,强化措施责任,通过驻村帮扶,包户等措施,使贫困村、户尽快脱贫。

三、项目建设。

1、完成愚公迁户并村点72户项目申报、立项工作,协调镇相关部门推进工程进展,目前项目正在实施中。

2、完成罗庄村迁户并村项目51套新型民居建设及罗庄村部建设项目,使群众生产生活更加便利,文化活动有便利场所。

3、完成铁山村镇区安置点26户新房建设工作,通过水电路等设施配套,该安置区居民便可入住新居。

4、建成镇区综合点扶贫搬迁楼两栋,共70户。目前主体建设已经完工,正在进行基础设施配套建设。

5、申报实施老区项目一个,对迎门村小区水、路及护堰进行改造,排除安全隐患,确保该小区20余户居住安全。

6、申报实施上二里村到户增收项目一个,对上二里村73户贫困户进行烟叶种植基础投资补贴,争取扶贫资金27万余元,使这些贫困户有项目、有投资、能赚钱,为今后脱贫致富奠定基础。

7、在桃花洞村实施整村推进项目,硬化生产道路2500米,为该村400余亩土地高效开发工作提供了交通条件,便利了四个居民组400与群众生产生活。

8、利用市整村推进资金50万元在西门村硬化生产生活道路2500米,目前该项目正在实施中,预计12月20日前可施工结束。

9、对五里桥村塘堰坝及配套建设进行设计、施工,目前该工程已通过验收。该项目投用后可为五里桥东坡一百余亩土地开发提供生产用水,保证旱涝保收,并为五里桥农家休闲场所提供了人文景观。

四、存在问题。

1、在产业扶贫方面缺乏主导产业,产业规模小,难以形成规模效益。在多数村产业靠农户自己发展,零敲碎打,没有集体组织,没有统一技术服务和销售渠道,在项目产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时面临压级压价甚至产品滞销,很难发挥最大效益。

2、扶贫办人员配备较少,现在只有两人,且年龄较大,没有新生力量,只能局限性开展工作。扶贫工作关系全镇贫困村户的脱贫及发展,涉及社会扶贫、产业扶贫、项目扶贫等诸多领域,工作面广,业务量大,目前紧靠一两个人只能局限于几个扶贫项目建设,建议镇扶贫工作能够与农业发展或是民政救助、村镇建设等合并,增加力量,提高效率,以取得更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