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相关 > 总结报告 > 工作总结 > 班主任工作总结 > 初三第一学期期末班主任的工作总结推荐3篇正文

《初三第一学期期末班主任的工作总结推荐3篇》

时间:

初三第一学期期末班主任的工作总结(精选3篇)

初三第一学期期末班主任的工作总结 篇1

一、加强日常管理,保证班级稳定

在教学中,学生和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是基础,稳定是大事,因此初三全体教师密切注意学生的思想动态,注重教学反馈,及时主动与班主任交流沟通。对出现的问题以及出现问题的学生,积极商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对策,有重点、抓苗头,预防是目的,教育是手段,创造了初三较好的班风学风,保证了初三班级的稳定。

本年级九个班,班主任都是全校教师当中的佼佼者,他们不断总结经验,改进班级管理方法,规范班级管理秩序,完善班级管理体系,使班级教育教学工作有条不紊。如李世宽老师的班级管理经过多年的锤炼,呈现多样化的管理特点,他善于利用各种教育机会,用发展、赏识、期盼的眼光看待学生;用激励、鼓舞、赞美的方法促进学生。陈小龙老师对落后生的转变极有耐心,一点点一滴滴的激励启发。李柏林老师因才施教、循序渐进,总能营造

一种增强学生自我超越的班级氛围,帮助学生建立个人愿望,全面提高班级学习能力的基础。—x老师自接任班主任工作以来,为了学生能学好、睡好,自己每天晚上十二点多才睡觉。而陈小也老师管理有方,教学得法,把50名学生搭理得服服帖帖。但面对困难学生班主任们主动到学生家里家访,耐心与学生谈话,保证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受到任课老师的好评,为整个年级的稳定做出了贡献。各位班主任干劲十足,工作中他们团结协作,寓管理于各项班级活动之中。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一学期来,在各位班主任的共同努力下,年级全体学生在各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步,特别是纪律方面,没有出现大的事故,从而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二、加强家校联系,形成教育合力

通过家校联系,一方面了解学生在家情况,一方面了解在校情况,有利于

老师和家长双方面对学生的管理,也增强了双方的'沟通和信任。本学期家校联系频繁,只要发现问题,班主任都能在第一时间与家长取得联系,使班主任工作更加主动。本学期初三各班的家长会,由于班主任的精心准备,家长的重视,到会率达到了80%。家长会较往年更加务实,收效显著,得到了家长和老师的一致好评,对学生的帮助非常大。

三、抢抓教学进度,赢得复习时间

本学期时间紧,任务重,既要上第五册的新课,又要上第六册的新课,还有三次月考考前复习,同时不能因为复习耽搁教学进度。我们提出“夯实基础,以旧带新”,要求老师们精心钻研教材,按要求设计好每一节课,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资源优势,上好每一节课。每一位教师都积极写教后反思,把自己的独特感受、意外感悟以及失败教训记载下来,切实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月考后本年级召开了质量分析会,老师在教与学中找出问题,查缺补漏。正因

为课内求效率,课外争时间。别人休息,我们加班。所以我们为明年中考前的复习,赢得了较为充足的时间。

四、不足与存在的问题:

1、实施班级管理应发挥班主任的主观能动性,实现班级的全面发展。

2、本年级有几个学习,纪律极差的学生,还须加强管理。

3、本年级老师要加强中考题型的研究。近年中考试卷中出现较多的新题

型,特别是英语,考试思路也有新变化,教师要注意收集这方面的信息,利用机会提早渗透,对学生进行有关训练,使学生能面对陌生情境,有一个良好的心态,能冷静的去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

4、不能充分调动每个教师工作的积极性、热情。

5、学生教育重点不突出,个别学生思想教育流于形式。

五、今后打算:

1、进一步转变教师观念,真正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学生为中心,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

2、真正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

3、形成良好的教科研氛围,勇于探索,大胆尝试;加强个人文化修养。

初三第一学期期末班主任的工作总结 篇2

一、主要工作

第一、从整顿入手,做了大量疏导工作,稳定学生情绪。使年段教育、教学工作很快的进了状态,取得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开学伊始,由于重新编班,原来年段的思想教育、纪律规范教育,少数学生的情绪极不稳定。说情的、走上层路线要求调班的时有发生,为稳定情绪,正、副班主任、课任老师统一口径,教务处、德育处严格把关,全体教师深入班级,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全面疏导、个别谈心。很快使学生波动的情绪稳定了下来,顺利的度过了开学这一关。

第二、严抓课堂常规,使教学秩序在短时间走上正轨。初上课时许多学生的学习习惯极差,不准时进教室、课堂吵吵闹闹的现象时有发生、年段及时提醒班主任关注这一状况,不少班主任利用班会课,讲守则、谈规范以及课堂常规教育。不失时机的教育学生,利用业余时间找学生促膝谈心,个别交流,把思想工作融入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通过以上工作,收到良好的效果。三、四班等班级十分的稳定,铃响立即走进教室、预备铃响立即静堂,课堂纪律好,这为学习成绩的提高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第三、狠抓教学工作,决不放松。学校、年段工作千头万绪,德育是前提,教学是中心,我们在年段改造中十分注重教学这一环节,主要从五个方面加以落实。首先,抓好备课组的建设,我们除了按教务处对备课组长的要求进行督促、落实外,本学期还三次让备课组长检查各科教学进度,保证各科教学(除竞赛班外),保持步调一致。其次,还进行两次作业检查,召开部分学生座谈会,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再次,反映教学中的重大举措,我们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如“限时作业”。实施前,我们征求了同学的意见,实施中又分三次(好、中、差层次的学生)召开座谈会,了解实际效果,学生的情况及时反馈给教务处。其四、年段鼓励段内教师互相听课,跨年段教师之间的听课,据不完全统计,本年段相互听课达四十多节。由于我们十分的重视教学工作,尽管学生成绩仍不能令人十分的满意,但总的说来,我们是尽了力。同时纵观一个学期,学生的学习成绩相对而言,还是比较稳定的。其五、充分准备,认真开好质量分析会。年段在月考、期中考、市质检级的考试中,都认真进行统考科目的质量分析,从教务处的纪老师到其他科目的老师在多次考试后,认真作到“四快”即快改卷、快登分、快统计、快分析。本学期这种分析共进行了四次。

第四、认真开好家长会,并作好沟通和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对学生的教育不仅仅是学校、老师的事,而是学校、家庭共同教育的结果,因而,本学期,我们认真组织召开了三次年段家长会,分别是期初、期中、期末市质检后,家长会的目的是给家长以信心、引导他们正确对待孩子在学习上的升、降,家长本身要调整心态、同时帮助孩子树立信心。防止他们盲目的乐观或一味的责怪孩子的不良现象,引导他们树立用发展的眼光与学校配合,担负起教育孩子成长的责任。开好家长会的关键是要有充分准备。每次家长会我们都认真组织,年段组长纪老师不仅在数据综合、比较方面做了充分的准备还制作了课件,利用图解形式生动的向家长介绍我们的工作与成绩,同市里的重点中学、兄弟学校的同年级的数据进行比较,使家长一目了然,心中有数,每次家长会后,家长都赞不绝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第五、年段的蒸蒸日上,要靠全体教师的同心同德,整体合作才能完成,一学期以来,这项工作一直是年段工作的核心,紧抓不放,除了日常的彼此沟通外,我们还利用质量分析会,组织大家聚餐和饭后卡拉OK。因为在这种场合大多数的同志能敞开心扉、畅所欲言,达到相互交流、沟通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工作上的疲劳、烦躁。在轻松的音乐中交流了感情,将心中的不愉快发泄出去。达到清心润肺、保肝的功效。

第六、年段的工作只所以能有所起色,得益于全体班科任的共同努力。尤其是班主任陈冬梅、冯亚萍、张雪花,备课组长彭超、江映天、汪寿华、蔡秀珍以及年段领导纪秀卿老师。副班主任张世元、黄河南、林作风、曹志娟、毛军、周春阳、吴修清、王金刚、房立强、等老师都积极主动的为年段出谋划策,配合年段工作,积极的抢时间,辅导学生,用自己的人格影响、带动了学生。

二、留下几点遗憾

首先,个别班级的常规管理不到位,部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没有养成,学生中不稳定因素还存在,吸烟、早恋等现象时有发生,稍有松懈就有可能酿成重大事故。

其次,部分教师对学生管教不严,上课组织教学不利。尤其严重的是少数班主任老师对学生的违纪行为不以为然,不能及时的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教育,平时不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把一周一节的班会课当作自己的自习课、复习课。

再次,有的班科任对贯彻学部、德育处的工作有抵触情绪。拖、顶情况时有发生,未有良策根治。

总之,回顾一学期的工作,结论是:工作还顺利,有磨擦,但无大碍,有事故,但有惊无险。下学期更应努力,方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初三第一学期期末班主任的工作总结 篇3

一、明确体育中考的目的

通过体育教学来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乃至爱好,使学生在初中阶段就形成一至两项运动特长,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参加体育运动的乐趣,是奠定学生终身参加体育运动的重要前提,也是设置体育中考的目的所在。所以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中感受到快乐,使其真正地从身体素质、心理健康水平都受益,让运动真正成为学生放松身心、锻炼身体的'本能需要,是体育教学的根本出发点。

二、合理安排教学,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为主

制定有效的教学计划,把有身体素质内容的教学与学生有兴趣的教材进行合理搭配。如:速度类:短跑与排球素质训练相结合;力量类:引体向上与铅球素质练习相结合;耐力类:足球与耐久跑素质相结合等。初三学生下学期需要加试三项体育项目,为了真正提高学生对技能的掌握能力,积蓄体能,在本学期也做了重点的备课,在常规教学中突出重点,为明年的体育加试打下基础。

三、利用班级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分组教学

在教学实践中按学生到身体实际能力进行分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教学活动,让有一定实际能力到学生为组长,帮助老师训练和督促本组学生完成教学任务,这样强对强、弱对弱到训练方法,能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另外充分利用小组评价这一有效手段,教学过程中注意及时评价学生,从中激励学生,教学效果更加明显,有利于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四、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个体差异表现在身体条件的差异,兴趣爱好的差异以及运动技能的差异等方面。体育素质较好的学生更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充分发掘自己的潜能,更有机会体现自己的价值;体育素质一般的学生或者是一贯不愿参与体育活动的学生,则可以按照自已的兴趣爱好选择参与的体育活动,选择参与练习的方法。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体育素质差的,可以从最基础的开始。如篮球,就可以从最基础的原地投篮、运球等开始进行练习,慢慢学习技术、掌握技巧,在参与练习中慢慢培养兴趣。另外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鼓励互帮互学,共同发展提高,以促进全体学生体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