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相关 > 工作文档 > 讲话稿 > 党建党委 > 以强有力的政治引领推进乡村振兴热门11篇正文

《以强有力的政治引领推进乡村振兴热门11篇》

时间:

以强有力的政治引领推进乡村振兴(通用11篇)

以强有力的政治引领推进乡村振兴 篇1

指出,要推动乡村组织振兴,打造千千万万个坚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并强调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关键是从严抓好落实。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大力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和政治功能,以强有力的政治引领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1.加强政治引领是推动乡村振兴的迫切需要

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和政治功能,集中体现在通过政治引领,组织动员群众开展经济社会建设,保障党的方针政策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党的十九大从新时代党所面临的形势与任务出发,把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和政治功能落实到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这几项要求上,指明了政治引领的意义、方向与途径。

政治引领关系乡村政治生态。指出,一个地方要实现政通人和、安定有序,必须有良好政治生态。良好的政治生态是乡村振兴的前提。一个乡村即使自然禀赋不佳,但只要政治生态上正气弘扬,歪风邪气没有市场,就容易扭成一股绳,找到振兴的路子;相反,客观条件再好,但政治生态污浊,党风政风不纯,就必然社会矛盾丛生,振兴无从谈起。因而,推动乡村振兴首先要在政治生态上激浊扬清,扶正祛邪。乡村政治生态如何,归根到底取决于乡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作用发挥得如何。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政治方向上清醒,“四个意识”牢固,就能引领形成在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上不扭曲、不走样的政治生态,确保乡村振兴所需的政治执行力;在政治纪律上严格,率先垂范遵守规矩,就能引领形成依法用权、秉公用权、廉洁用权的政治生态,确保乡村振兴所需的政治公信力;在政治形象上良好,榜样作用充分,就能引领形成积极向上、干事创业、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确保乡村振兴所需的政治凝聚力。

政治引领关系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党的十九大把产业兴旺放在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的首位,表明乡村振兴关键在于激发乡村自身的造血能力,强化产业支撑。指出,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乡村产业体系。可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不能停留于纯粹出租土地、资源的“租地经济”,不能搞牺牲资源环境的“村村冒烟”工程,不能把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垮了、耕地改少了、粮食生产能力改弱了、农民利益损害了,而必须通过现代生产要素与农村资源禀赋的融合,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就需要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政治上清醒坚定,把握好中央精神要求,克服“等靠要”思想,团结带领群众勇于开拓,引导大家处理好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着眼可持续发展、利用好资源禀赋,立足集体经济处理好产业、资本、农户等各利益方的关系。

政治引领关系到能否把乡村建成有机共同体。乡村振兴不只是让农民个人富裕起来,而是要使乡村这个集体焕发生机活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通过劳动力转移,农民出外打工,总体上改变了物质贫穷的局面,不少村庄洋楼林立,汽车普及。但很多农村是“游离”式发展,个人富裕与集体强大不同步,物质面貌改善与社会文化面貌提升不协调,农民虽富但农村不活不强不美。这种局面的出现,与有的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优势弱化、党内政治生活不健康、不会或不愿做群众工作、对歪风邪气不斗争不抵制等密不可分,与唯经济的片面认识和倾向有关。因而,新时代乡村振兴要以政治建设带动经济社会文化建设,把乡村建设成村民的大家庭,成为发展共同体、生活共同体、文化共同体、生态共同体。

2.加强政治引领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要求

强化政治引领,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牢牢把握好自己作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导者、规划者、组织者、宣传者、推动者的角色定位,通过政治上的方向引领、观念引领、政策引领、作风引领,确保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

一是把握好属性要求,以政治功能统领服务功能、行政功能。人民群众是推动乡村振兴的主体,服务好群众、服务好党员,是农村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的题中之义。中央《关于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指出,农村党组织要围绕推动科学发展、带领农民致富、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农村稳定搞好服务。同时,在村两委负责人“一肩挑”、班子交叉任职的趋势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客观上承担了国家行政的“神经末梢”角色,需要发挥好行政功能。但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决不能因此就变成纯粹服务的组织,不能陷入行政事务性工作“无法自拔”,而必须根据政治属性这一党组织的本质属性的要求,始终突出政治功能,通过把握方向、统揽全局、谋划思路、组织动员、宣传教育,凝聚起振兴乡村的强大合力。

二是把握好能力要求,着力提高政治引领力。强化政治引领作用,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既政治过硬又本领高强,善于带领群众将中央谋划的美好蓝图变成现实。这意味着,农村基层党组织需着力增强政治领导力,牢牢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树立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提高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本领和定力;着力增强思想引领力,真正学通弄懂党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和中央战略部署,善于把党的主张转变为群众的自觉实践;着力增强群众组织力,创新群众工作方式方法,发挥好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乡村改革发展的全部活动之中,组织动员群众坚定不移跟党走;着力增强社会号召力,科学把握农村社会群体分化、利益多元、思想活动独立性增强、就业方式和生活方式多样化的新情况,以民族复兴的伟大理想、乡村振兴的伟大目标,感召鼓舞社会各个方面团结起来共同奋斗;着力增强廉洁防控力,坚持自我净化,努力清除一切侵蚀党组织健康肌体的病毒,强化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带动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严起来。

三是把握好主体要求,坚持组织作为和个体作为相统一。党组织由党员构成,内在要求每个党员自觉将政治引领的使命要求担当起来,把政治引领作用发挥如何作为检验自己党性的重要标尺。人民群众很大程度上就是通过每个党员的表现,来感知和评判党组织政治引领作用的发挥。因此,党员尤其是村党支部成员,要敢于承担、善于作为,既在大是大非的重大政治问题上守土有责,善于斗争,又在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及关头豁得出来。党组织作为责任主体,不是党员个体的简单相加,而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有机整体,必须强化统一意志、统一行动,以强有力的组织领导、组织协调、组织资源确保政治引领的组织目标的实现。

3.聚焦政治引领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党的xx大以来,我们党把政治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着力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等学习教育活动,制定实施基层党建行动计划,有力扭转了农村基层党组织一定范围曾存在的组织涣散、整体功能不强等问题,农村改革发展面貌焕然一新。着眼于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更高要求,必须更加突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政治引领能力,坚持问题导向,持续用力,使乡村振兴的政治基础、组织基础更加坚实。

要理顺体制,优化组织设置。日常性事务压力大、任务多,是影响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发挥的重要因素。针对上级党委政府的任务下派,要以“放管服”改革为契机,整合统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责任清单,厘清职责,突显党建主业。针对不同村庄地理范围、人口数量、管理幅度差异大,要因地制宜升级党组织设置,将基层党组织下沉到村小组。针对农村基层党组织、自治组织、集体经济组织的关系,要强化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地位,具备条件的推行“一肩挑”和交叉任职,确保党的领导落到实处。

要资源下沉,夯实物质基础。客观上看,有的村党建工作经费不足,集体经济弱,项目带动的抓手不够,一定程度影响到农村基层党组织发挥政治功能的积极性和能力。财政投入要进一步向农村基层倾斜,建立健全农村基层党组织经费保障机制、基本公共服务经费保障机制,缩小不同村庄的经费差距。创新完善村账镇管制度,适当提升村级参与权和自主权。加大对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的项目倾斜,以项目撬动、盘活、整合各方资源。针对村组织工作人员“职业化”“半职业化”的趋势,从物质、荣誉双管齐下,实现对农村基层工作人员的有效激励。

要注重企业家特质,选好育好带头人。要把培育具有企业家特质的带头人作为乡村人才振兴的重要内容,作为改善农村党员结构的重要抓手。企业家特质是农村带头人综合素质的表现,体现在政治素质好,明方向,懂政策;开拓能力强,敢担责,懂市场;带动能力强,有号召力,善动员。要引导推动具有企业家特质的人才上山下乡,留在乡村,吸纳具有企业家特质的人才进入村“两委”班子,担当带头人。鼓励支持本地年轻人在农村施展才华,吸引在外青年农民、大学生返乡创业,把他们中的优秀人员吸纳入党,作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的后备人才着力培养。

要强化培训,提升综合素质。新时代乡村振兴是一篇新文章,不少农村基层党组织对这一新任务、新要求把握不清,对如何根据新形势来做好政治引领认识不深。要加大对农村党员干部的培训力度,采取以会代训、集中培训、干中培训等多种形式,全面提升党员干部的政治素养和工作能力。要强化培训的针对性、时代性,深入学习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党的使命、政治建设、群众工作、现代产业发展趋势、公司治理、资本运营,互联网时代科技变革、商业模式变革、社会治理变革等方面知识的培训。

以强有力的政治引领推进乡村振兴 篇2

各村(社区)、镇属各单位:

近期,我县安全生产事故集中多发,涉及非煤矿山、居民建房施工、道路交通、学生溺水等领域,给我镇安全生产工作再次敲响警钟。为深刻汲取事故教训,迅速落实8月6日县安委会的会议精神,切实做好当前各领域安全生产工作,防止类似事故发生,确保全镇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现就进一步加强当前安全生产工作的有关事项紧急通知如下:

一、坚决遏制事故多发势头

各村(社区)、各单位要站在保稳定、促发展的政治高度,认真贯彻落实国、省、市、县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针对主汛期全镇安全生产特点,加强组织领导,采取得力措施,狠抓工作落实,确保全镇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要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安全生产工作再部署、再动员、再落实,切实落实各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大安全隐患排査治理力度,加强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工作要求,把治大隐患、防大事故放在首位,集中力量开展专项整治,确保工作不留死角,坚决遏制安全生产事故多发、频发的势头

二、强化建设施工安全生产责任落实

各村(社区)、各部门要清醒认识当前建筑业安全生产形势,认真落实国、省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进一步筑牢红线意识,强化责任意识,扎实抓好深基坑、脚手架、高大模板支护、塔吊、临时用电等安全基础工作,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狠抓暑期校园建设、修缮工程安全管理和责任落实,加强居民建房安全管理,杜绝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三、切实加强非煤矿山安全管理

各村(社区)、各部门、各企业要切实加强现场作业管理,全面预防片帮冒顶事故发生。一是非煤矿山企业要加强采矿作业技术力量配备,对井下地质枃造带进行调查,对地质结枃破碎地段必须采取安全技术措施。二是严格落实《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的各项要求,各采掘作业点配备数量足够的支护材料和备用支桩,对结构不稳定的部位进行钢结构支护,主要井巷坚决淘汏木支护。三是加强检查巡查,严格落实敲帮问顶制度,对检查发现异常现象的,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四是推广撬毛台车等安全设施,对采掘作业人员实施保护。五是对采空区、废弃巷道及时进行封堵,严禁人员进入。六是切实加强机械通风工作,地下矿山必须安装通风机,建立和完善机械通风系统,正常生产情况下,主要通风机必须连续运转

四、切实落实各项防汛应急措施

各村(社区)、各部门、各企业要切实加强防汛工作落实,认真做好“一案三制”和防汛物资准备,把防汛安全作为当前安全生产领域的核心工作切实抓紧抓好。要加强对矿山、尾矿库、建筑施工场所、校园防汛安全检查,对排査出的事故隐患要按隐患等级进行登记,建立隐患排查治理档案,采取措施实施监控治理。要开展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演练,提高应急救援和疏散演练实效性,做到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撤离避险。

五、立即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

从即目起,立即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为期一个月的以非煤矿

山、矿库、河道、建筑施工和校园等为重点的安全生产大检査。大检查要与当前正在开展的全县安全生产“三项攻坚行动”密切结合,与全县正在推进“六化”体制机制建设密切合,与“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密切结合。各分管领导和职能站所及各村(社区)要认真履行安全监管职责,加强重点领域的安全专项检查。

(一)加强对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检查。各村(社区)要积极配合片区执法中队加大对摩托车、电瓶车、面包车、农用车载人和机动车超载、超速、疲劳驾驶、酒后驾驶,无牌、无证违法上路行驶行为的隐患排查整治力度;各村(社区)认真检查道路警示标志设置、防护栏设置、危险桥梁、危险路段、事故多发路段的安全隐患排查。

(二)加强对公众聚集场所的安全检查。派出所要协助镇经发办、市监办加强对辖区商场、饭店、学校、网吧、医院、宾馆、超市、广场等公众场所进行全面检查,落实责任,形成记录,确保安全。

(三)加强对消防工作的安全检查。社区要对公众聚集和人员密集场所全面开展消防安全检查,重点检查消防安全管理和责任制是否落实,安全通道是否畅通,消防设施的配备和设施是否完好有效,用电、用气是否符合安全。同时加大消防安全知识宣传,开展农村用火用电安全检查,落实消防安全网络管理责任制,严防农户居家火灾事故发生。

(四)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的检查。派出所、经发办、市监办加强对烟花爆竹及危险化学品的生产、经营、储存、运输的检查。要按照《烟花爆竹管理条例》的规定,认真履行职责,加大烟花爆竹销售管理的整治力度。查处非法经营网点,严防发生事故。

(五)加强防洪防汛和地质灾害监控工作。

农综站要按照《xx店镇人民政府关于全面落实防汛抗旱减灾责任的通知》的要求组织村(社区)认真做好农田水利设施施的检查、统计,落实好监测人员,在汛期期间不定时开展监测,对塘、库、堰、涵洞、生产桥和灌溉渠系等进行全面摸排,找出隐患,进行整改。

国土所要按照《xx店镇人民政府关于全面落实防汛抗旱减灾责任的通知》要求组织村(社区)落实责任,认真开展潜在滑坡、危岩崩塌(崩石)等地质灾害的排查,对已有的地质灾害点要按照要求做好监测,发放明白卡和防范预案。

各村(社区)要按照《xx店镇人民政府关于全面落实防汛抗旱减灾责任的通知》要求要认真做好水利设施、地质灾害的统计、排查、整改;落实好临时应急避难场所,督促各类监测人员如实开展好监测,并形成监测记录,发现异常及时向村(社区)和政府报告;要将政府发送的气象预警信息及时通过广播、短信息、微信等传媒向广大人民群众发布。

党政办要按照应急值班安排督促各位值班人员按时收集各村(社区)值班反馈信息并如实填报。

(六)加强校区的安全教育宣传和安全自查工作。对留守儿童中心校、各村(社区)通过宣传,让其认识到河道、池塘、水库存在的安全威胁,严防学生暑期溺水事故发生。中心校要组织人员对校舍设施、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及卫生防疫、自然灾害防范、危险化学品安全、校园“三防”等情况进行全面检査。

(七)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的检查。各村(居)要加大对农村建房现场施工用电、塔吊、机械、防护网及安全管理的监督检查力度,凡发现现场混乱、问题突出、隐患严重且不及时整改的工地,要立即向镇经发办、派出所报告并勒令停工整顿,直至验收合格后方可施工。

(八)加强矿区安全生产检査。地下矿山重点检査通风、排水、提升运输设备设施是否完好有效,特别是要加强井巷和采场的安全管理,严格落实敲帮问顶制度,严防片帮冒顶事故发生;露天矿山重点检査边坡角、台阶高度、平台宽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严防边坡垮塌事故发生;尾矿库重点检查筑坝、堆存、排洪系统是否符合设计规范,确保安全度汛。建筑施工场所重点排查深基坑、高陡边坡、脚手架、高空作业、个体防护等环节。

其他各行业也要结合各自行业特点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

六、落实值班制度,保持信息畅通

各村(社区)、镇属各单位要认真落实安全生产值班制度,明确值班领导和值班责任人,保证通讯联络畅通;认真落实事故报告制度,有重大安全生产问题及时向镇党政办报告;积极做好安全生产事故突发应急救援准备工作,一旦发生安全事故,要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最有效的措施,控制事态和处置事故,为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以强有力的政治引领推进乡村振兴 篇3

为深入贯彻区党委、政府的安排部署,20xx年11月11日,党委会议室灯火通明,全体班子成员及各村书记欢聚在一起,为我镇今后三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出谋划策、各抒己见,绘制美好的蓝图。经过12个小时的务实会,结合我镇的实际,制定了今后三年的发展目标,具体规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

(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以促进乡镇镇经济、社会发展为主题,以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抓住好时机,明确新要求,解决新问题,建好新机制,切实把社情民意摸透,把发展思路理清,把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推进乡镇跨越式发展的伟大事业上来。

(二)工作目标:通过制定乡镇镇三年发展规划,使镇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维护稳定的基础扎实牢固,勤劳致富的氛围进一步形成,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加,民生状况显著改善,进而形成推动科学发展、保障改善民生的强大合力。

二、工作规划:

根据区党委、政府的相关会议精神,结合我镇实际情况,全体班子和各村书记为确保乡镇镇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实际效果,明确了三年强基础、惠民生、促发展的工作规划。

一、 多措并举,加强乡镇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地方发展的根源,要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发展之基、财富之源、富民之本,要牢固树立“抓基础设施就是抓发展”的理念,多措并举,集中攻坚,扎实抓好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要以“党建+”为衔接,做好产业提升。加强干部能力培养与业务培训,加快干部队伍建设。二是要做好集镇规划布局。抓好集镇环境、交通及基础设施建设,争取棚户区改造项目,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加强村级公路、区域内的县道(四条)建设,特别是通往萍乡的两条要加速修建,做好三水线的改造,促进我镇公路持续快速发展。三是要加快集镇基础设施建设。强力推进乡镇镇新农村、农业水利设施及人饮工程、清洁工程的建设,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加快村村公路、集镇下水道、桥梁、河道的维修和山盆塘的除险加固,切实保障群众的生命安全;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的改造,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二)找准定位,促进乡镇经济社会发展。

一是要全力招商引资。认真落实招商引资、鼓励投资奖励政策,充分发挥奖惩激励作用,真正奖优罚懒、奖出干劲、奖出士气、奖出动力。要进一步改进招商方式,坚持资源招商、产业招商、以商招商、商会招商多措并举,利用各方资源,竭尽全力引资金上项目,争取引进一个实打实的企业进园区。同时,引导和鼓励在外乡镇籍成功人士积极返乡创业,实现资金回流、项目回归、技术回馈,为发展壮大产业、繁荣家乡经济贡献力量。

二是要打造特色小镇。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做好土地开发,大力发展高产油茶、打造乡镇10000亩有机农产品基地,助力脱贫攻坚,促使农民增收致富,实现我镇乡村旅游开发;做好土地开发与增减挂项目,缓解我镇用地矛盾;大力推进老造纸厂、法庭、交管站及周围的集体拆迁、土地整合与房产开发优化农村土地资源,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做好中小学的整体搬迁,保障师生生命安全,促进学校发展;积极做好久集岭石材的开发,促使矿产资源开发工作有序推进;加快推进农贸市场的整合,推动我镇农贸市场转型升级。

(三)统筹兼顾,响应乡镇群众生活诉求。

“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要求,是人民政府的基本职责。”我镇将统筹兼顾,积极响应群众生活诉求,切实为民排忧解难。

一是要做好亮化、绿化、美化工程,不断提升我镇品味、展现特色文明形象;推动清洁工程市场化,切实解决我镇人畜饮水问题,提升村民生活质量。二是要整合教师资源,防止师资力量流失;将乡镇中心小学整体搬迁至坑东,致力于提升办学条件。三是要盘活集镇,把部分站所及农贸市场搬至胡家头,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四是要完善中心卫生院与粮管所的整合,加强对村级卫生所的管理,提升我镇服务能力。

实干创业,方显英雄本事;负重奋进,才能开创灿烂人生。大会制定了乡镇镇今后三年的发展规划,强化创造性开拓,着力改革攻坚,深化创新驱动,强基础、促发展、惠民生,争取推动三年行动计划实现更大的突破,为推动全镇经济平稳健康运行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以强有力的政治引领推进乡村振兴 篇4

本是猫冬时节,沂蒙山腹地的沂南县常山庄却一派繁忙:村旁的红嫂纪念馆里,参观学习者一拨接一拨;红色影视基地内,剧组人员进进出出……“这些年,300多部影视剧在俺这儿拍摄,不少老少爷们儿客串过群众演员。”村党支部书记李勇说,“吃上红色饭,脱贫又致富,村民们对党政军民鱼水情体会更深哩!”

20xx年11月,考察山东时指出,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

“弘扬沂蒙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我们牢记嘱托,发挥富有红色文化资源和优良革命传统的优势,深入实施红色基因传承工程,加强挖掘阐发,广泛开展宣传教育,积极营造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的浓厚氛围,努力构筑传承红色文化的高地。”山东省委主要负责同志表示。

深化沂蒙精神研究阐发。山东突出沂蒙精神“水乳交融、生死与共”核心特质,在省社科规划项目中设立“沂蒙精神研究”专项,每年列出20至30个重点选题,深入开展理论研究。并通过访谈、制作影像资料等方式抢救性搜集老党员、老支前、老战士、老模范及英模人物的口述史、回忆录,编纂出版《山东抗日战争实录》《山东抗战口述史》等,为研究红色文化提供珍贵史料。

创作红色文艺精品。在齐鲁大地,一部名为《乳娘》的歌舞剧火了。该剧讲述的是抗战时期,胶东“乳娘”哺育前线子弟兵后代和烈士遗孤的感人事迹。使红色精神润物无声,让红色文化直抵人心,山东充分挖掘红色资源,用百姓语言讲述、以艺术方式表现、借技术手段呈现红色故事, 有力推动红色经典“上舞台”“进荧屏”。作为沂蒙精神发源地,临沂开展“说沂蒙、唱沂蒙、写沂蒙、画沂蒙、演沂蒙”等系列活动,推出舞剧《沂蒙情》、电影《渊子崖保卫战》等文艺精品130多部。

守护红色文化阵地。中共中央山东分局旧址、共产党宣言纪念馆、孟良崮战役烈士陵园……在山东,星星点点分布着革命遗址2449处。为更好保护革命遗址,全省党史部门发动4000多名普查人员,普查摸底、建立台账、掌握家底。并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提升爱国主义教育和弘扬沂蒙精神的吸引力,其中山东网上抗日战争纪念馆上线开通以来,累计访问量突破10亿人次。

加强红色教育传承。今年以来,山东依托近1200个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开展“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主题教育活动,让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五老”当好传承“园丁”,在孩子们内心播下爱国爱党爱人民的种子;创新宣传方式,选拔优秀百姓宣讲员,用身边事感染身边人,至今已举办巡回宣讲1150余场,直接听众达33.7万人次。

突出先进典型引领。全国重大典型“时代楷模”王传喜,带领兰陵县代村党员干部群众奋斗20xx年,将一个负债380多万元的落后村,发展成为集体经营性收入1.1亿元、村民年人均纯收入6.5万元的乡村振兴“排头兵”。山东先后发布12位“齐鲁时代楷模”事迹,全省“中国好人榜”入选数量、推荐好人线索数量连续4年位列全国第一,通过巡回报告、先进事迹展等形式,引导党员干部群众以榜样为标杆,自觉传承和践行沂蒙精神。

以强有力的政治引领推进乡村振兴 篇5

“绿波摇漾景色新,疑在桃源故里行。”这句诗描写了新时代的世外桃源,位于山西太行之巅的长治县东掌村的现实场景,这里三面环山、绿荫夹道,玉宇红楼、小桥流水;这里百姓富裕、生活惬意,人文和谐、民风淳朴。东掌村以其自身实践生动诠释了乡村振兴的深刻内涵,书写了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的生动画卷。

在山西省长治县东南部,有一个大名鼎鼎的小村庄,被称为“上党南界,最美东掌”。走进东掌村,一幢幢小洋房错落有致,一条条水泥路四通八达,一盏盏路灯整齐排列,一行行树木郁郁葱葱,村民个个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春有花、夏有荫、秋有实、冬有青,“人在林中游、路自景中过、车在园中行”的美丽画卷呈现在人们面前。

然而,多年前的东掌村可不是现在这个样子。那时的东掌村是远近闻名的脏乱村,许多年来,村民面朝黄土背朝天过着穷苦日子,荒山还是那光秃秃的荒山,沟壑还是那深幽幽的沟壑,祖上传下的老房子还是那老样子。短短几年,是什么让东掌村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又是什么让东掌村在乡村振兴的大潮中焕发出灿烂夺目的光芒?

煤矿改制掀起千层浪集体经济注入强心剂

说到东掌村的变化,就必然要提到村办煤矿;提到村办煤矿,就必然要提到现任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主任毕永刚。毕永刚,在长治县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响当当的名字,在东掌村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对于他的事迹,每个人都能随口说出二三件,都会跷起大拇指称赞几声。

20xx年3月,东掌村发生了一件改变全村人命运的大事,长年亏损的村办煤矿要公开竞拍了。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千百年来,莫不如此。应该说上苍是非常眷顾东掌村的,村子下面蕴藏了丰富的煤炭资源,地质条件简单,煤质优良,瓦斯又低,是一个天然的聚宝盆。不知从哪个年代开始,东掌村就开始了挖煤卖煤的历史,一直到1968年,凭着几代人的努力,硬是勒紧裤腰带建成了长治县为数不多的村办煤矿。对于这个自己亲手建起的煤矿,村民们是爱恨交加。东掌煤矿从建成以来,所有权经营权几经转换。从开始的村集体所有,到1976年划归南宋公社经营管理,再到1979年又收回村集体,1990年开始承包给私人经营,直到20xx年重新由集体经营,几番轮回,几番波折。由于市场价格、经营管理等诸多方面的原因,煤矿投产30多年来,长期处于亏损状态,尽管守着金疙瘩,全村人却没能从中享受到利益。

为了摆脱村矿经营的困境,20xx年,东掌村党支部、村委会决定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对村矿彻底进行改制,经过村民代表大会表决后报上级部门批准,面向社会公开竞拍村矿经营权。当时还是村上通讯员的毕永刚凭着敏锐的直觉和年轻人的闯劲,认定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多方筹资参与竞拍并最终夺标。在他的经营管理下,煤矿效益逐渐扭亏为盈。

20xx年初,第六届村民委员会选举开始。全村人从煤矿竞标与经营管理中看到了毕永刚的为人,看到了他的能力,也看到了他的闯劲,一致把他推选到村委会主任这一关键岗位上,带着大家的信任与重托,毕永刚开始了他的“村官”之路。次年,他又被任命为村党支部书记,成为当时全县屈指可数的支部书记、村委主任“一肩挑”。职务增多了,责任更大了,担子更重了,毕永刚从此把自己的命运与全村人的命运紧紧连在了一起。

树高千丈,叶落归根;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乡亲们对自己的深情与厚意,组织上对自己的信任和支持,毕永刚感到无以为报,唯有一腔热血回报大家。20xx年底,在家人的反对与众人的质疑声中,他毅然决然地将自己承包期限未满、煤炭效益正好的煤矿经营权提前上交村集体,20xx年集体经济因此一下子增加收入1000余万元,使步履维艰的村集体犹如注入一剂强心针,有效缓解了东掌村当时面临的发展困境。经过连续的升级再升级,改造再改造,革新再革新,东掌煤矿由一座初设年生产6万吨的村办小型煤矿企业发展成为机械化程度达100%、年生产能力60万吨的现代化中型高效矿井。在20xx年的资源整合重组浪潮中,以其优越的综合条件和深厚的煤矿产业积淀,被确定为保留矿井,并成功兼并兴隆煤矿、北宋煤矿、长征煤矿,组建山西长治羊头岭东掌煤业有限公司,一跃而为地方国有控股企业、纳税大户,为村办企业的发展壮大开创出一条新的成功之路。到20xx年,东掌村集体经济收入已累计达到3亿多元,成为首屈一指的“富裕村”“明星村”。

“一个人的富有不是真正的富有,一个人的成功不是真正的成功,这样的富有与成功对于个体的价值是有限的,对于社会的贡献也是有限的。只有带动全体村民共同致富、共同进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这样的人生追求才最有价值。”这是毕永刚的初心,他更是这样做的。

产业兴旺行行竞风流撸起袖子人人显本领

长治县是传统的煤炭资源型经济,就煤炭而言,是深受其利,也深受其害,因煤而兴,因煤而衰,多少年来始终没能走出这个“怪圈”。所以在长治县经常能听到一句话,“煤炭今天离不了、明天靠不住,不转型死路一条”,既透出深深的无奈,又时刻警醒着这里的人们。

从担任村委主任的第一天,毕永刚与其他班子成员就开始谋划村子的长远发展,研究如何摆脱对煤炭资源的依赖。通过多方调研和集思广益,制定了“种植养殖稳村、旅游观光兴村、对外投资强村”的发展思路以及各种帮扶政策,鼓励支持村民就业创业,努力实现多元发展、多点开花的经济新模式。党的十九大作出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东掌人感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又一个“春天”来临了。在今年全县农村经济工作会议上,长治县委县政府提出“坚持以转型升级统领产业发展、以生态文明统领城乡建设、以党的建设统领全局工作,做好工业、农业、旅游、民生、改革五篇大文章,建设美丽宜居生态县”的发展目标和工作思路,毕永刚一班人更加坚定了既定的前进方向。

把发展种植养殖产业融入乡村旅游,20xx年成立了东掌九院种养合作联社,下设11个种养专业合作社,共吸收120户村民入社,流转土地460亩,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方式,将全村土地统筹规划,宜粮则粮,宜林则林,宜花则花,宜集中则集中,宜分户则分户,把农业种植区同时变成参观体验园。在粮食种植上调减玉米种植面积,沿山、沿路、沿企、沿河、沿村种植干鲜果、油菜等兼具观赏价值的粮经作物,同时增加谷子、黍、豆类及其他杂粮作物。以兴东养殖有限公司、博沣养殖专业合作社、锦润养殖合作社等专业合作社为龙头,大力发展特色养殖业。目前村里规模最大的东庆生态园,拥有生态经济林基地200余亩,种植苹果、核桃、杏、樱桃等品种,林下散养土鸡和黑猪,节假日开办各种形式的亲子采摘、喂养活动,吸引了各地游客前来参观。以九禾农场为代表的家庭农场,将传统的农事节庆与农耕体验结合起来,吸引城市居民参与其中,有的城里人干脆对农田和农田上的作物进行了认领,还有的城里人认养了家庭农场里的牛、羊、猪等家畜。孔雀园里400多只孔雀的盛大阵容,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村民王志平和妻子成立了兴东养殖公司,以出售成品小孔雀、孔雀蛋和土鸡为主。村里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后,王志平和妻子又开了一家饭店,“近两年,饭店的客流量翻了一番,我们的小孔雀和孔雀蛋销路也越来越广了”。

依托独特的自然生态优势,东掌村全力打造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成立秦皇台旅游有限公司,充分挖掘乡村传统文化和“秦皇台”“战国古长城”“蚕姑塔”“石屋岭”等历史遗存,保留改造旧民居为传统加工坊、民宿,现已打造成豆腐坊、小粉坊、酸菜坊、酒坊、老碾坊、老油坊、石磨面粉坊七个传统加工作坊和一处蚕姑乡绣手工艺坊。对村内古庙宇和具有保留价值的“新房院”“缨杈楼院”等明清建筑、古宅老院进行异地重建或返修,开辟成冬暖夏凉、设施齐全、宜于度假居住的“民宿”。修建大众书画院和乡村记忆馆,浓缩历史,汇聚文气,为游客提供多方位的文化艺术欣赏和精神食粮。修建4000平方米的露天游泳池和景观河道,修通了环村旅游线路,逐步形成了以休闲度假、农耕体验、避暑避霾为亮点的东掌品牌。

油坊、石磨面坊、豆腐坊、老酒坊、工艺绣坊……穿过一排排朱红色的小洋楼往山上走,青石路两旁各种各样的小作坊错落有致。一方面,为游客提供健康绿色的农产品,让他们既可以参观又可以体验,另一方面,这些小作坊也是对传统文化和民间技艺的一种传承。破窑洞除了变身小作坊,还通过使用保存完好的旧砖、旧石头、旧磨盘进行翻修,变成了可住宿、可餐饮的农家休闲小院,如今村里三分之二的农户参与庭院经济,在发展乡村旅游中分得一杯致富羹。“我们村20xx年接待游客11万人次,旅游收入达1000万元以上,带动休闲农业经营的农户(业主)收入年递增20%以上。”东掌村旅游公司负责人宋元山说。

除了在本村发展外,东掌村还积极利用“闲钱”对外拓展业务,让“钱”生“钱”。20xx年,村集体和村民共同筹资6000万元成立了锦东投资有限公司,投资金融业、机器制造业等产业,吸纳村民入股1185万元,村民有了更多财产性收入。20xx年,搭上互联网快车,瞄准电商产业,投资2.3亿元建成了长治锦东创业园,吸引京东商城、中国邮政、百世汇通、德邦物流等28家电商和31家仓储物流入驻。互联网、大数据等高端产业助力这个小山村驶向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撤庄并村旧貌换新颜人人共享百姓得实惠

以前的东掌村由西沟、毕家、西东掌、沙沟、李家、老窑上6个自然村组成,虽然名字都不叫东掌,但是从这里出去的人们都自认为是东掌人,所以有句古话叫“进了东掌无东掌,出去东掌皆东掌”。这6个自然村分片按山势居住于三个方向的三道沟四面坡,分散凌乱,道路崎岖,条件恶劣,来往很不方便,再加上各自祖传的固守利益,影响了村庄的进一步发展。

毕永刚走马上任后,就与班子成员达成共识,抓住经济好转的契机,实施撤庄并村,拆迁改造,集中居住,以达到资源置换的目的。从20xx年开始,东掌村共投资2.8亿元,将原来零落分散的6个自然村整合改造,共建成别墅式二层住宅楼214幢、村民住宅单元楼5栋120套,水、电、暖、气等统一供应,并且配套建设了高标准社区服务中心,公园、学校、广场、篮球场、污水处理厂等公共设施一应俱全,村庄道路硬化率达90%,绿化率达76%。20xx年,村民们全部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居。

四围青山环绕,绿荫加护的大道小路,没有刻意改造成笔直一条,而是随形就势,蜿蜒至远方;绿树蓝天里,一排排朱红小洋楼掩映其间;山坡上,或隐或现的庙宇带来一丝古朴的情怀……从河南南阳回乡探亲的王永强,正带着十几个朋友在东庆生态园感受采摘带来的快乐。“没想到家乡发生如此之大的变化,五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凉,短短五年时间,美景美食美不胜收,这次回来真不想走了!”王永强感慨:“老房子被村集体收回去进行了重新修整,还给我分了一套一百平方米的新房子,村子建设得这么好,以后退休了,肯定回来住。”

东掌村鼓励村民用自己的双手和劳动发家致富。村里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只要是东掌人,65周岁以下,身体健康,愿意工作,都可以在东掌找到一份适合的岗位,人均年纯收入可达3万元左右。煤矿收归村集体所有后,东掌村开始推行股份制经营,设定动态股份,村民每人向煤矿入股1万元成为股民,每年年底发放当年股份红利后,再根据婚丧嫁娶人口增减情况重新登记,按照新统计人口数入股,保证了集体资产公平分配。到20xx年,村民每股分红已达5.45万元。“户户能分利,人人是股东;资源归集体,共富领新风”。这项举措既为煤矿进行矿井机械化升级改造提供了资金,又增加了村民收入和当家作主的责任心。

集体经济壮大了,村民们得到的实惠也更多了。村里设立了文化教育基金,凡本村考上大学的学生,每人可获得1000—10000元不等的升学奖励。村里所有在煤矿工作的人与国有企业正式职工的待遇一样,全部参加职工养老、医疗、意外、生育和失业保险,其余村民按1∶1比例(村委会补贴一半)全部参加新农保。年龄在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除享受上级政府发放的基本养老金外,分年龄段、有无工作、是否党员等标准享受村里的养老金政策,每年做一次免费体检。70周岁以上的高龄老人,每年生日村里除赠送精美蛋糕外,还按年龄段敬送祝寿礼金。村里的老人感叹:“不是儿子为我们养老,是村集体给我们养老。”

三治融合书写和谐美淳朴乡风绽放文明花

村子富裕了,村民有钱了,村党支部、村委会一班人开始思考村庄的治理问题。20xx年,在借鉴古人智慧和不断探索尝试的基础上,提出了“天、地、人”三才合一的治村理念,从今天来看,这一理念与“枫桥经验”的法治、德治、自治“三治”融合不谋而合,可以说是“枫桥经验”在山西的东掌版本。

以法治村,天下为公。法者,天下之公器。20xx年,东掌村制定了自己的一部“家法”——《东掌村村规民约》,20xx年、20xx年、20xx年又先后三次进行了修订和完善,成为村民共同遵守的制度和规则,并与村民享受的集体红利直接挂钩。因为明法而遵法,因为遵法而靠法。十多年来,东掌村没有发生一起影响较大的群体上访和群体事件,得益于村民们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行为习惯。如遇到个别村民的不合理诉求,村集体就组织部分村民代表召开矛盾纠纷调解会议,应用国法和“家法”辩一辩诉求到底合理不合理,让当事人心服口服。

以德治村,厚德载物。东掌村特别注重以文化人、以文养德,引导村民讲道德、守道德。为了更好地宣传和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村委会在村子中心专门修建了主题广场,“二十四字”基本理念遍布广场各个角落。为了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心选编了村民学习普及读本《中国传统文化经典选读》,收录了脍炙人口的古今经典散文、诗词等30余篇,对其中的内容村民们随口就能吟上几句。村里每年都要举办“诗歌朗诵大会”和“诗词大会”,村民们踊跃参加,胜出者可获得千元大礼包。村民毕国庆说,“现在读诗作诗已经成为东掌人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以前农闲时,大家没事干,唠闲话、打牌的现象很普遍,但诗歌朗诵给了大家精神寄托,丰富了业余生活,大家比以前团结多了”。毕哲瑞小朋友马上要上六年级了,曾和同学们一起参与了《满江红·怒发冲冠》的朗诵,他自己会背诵几十首诗歌。“学校每周三都有一节诗歌课,学校还有一间教室,放满了各种诗歌作品。”毕哲瑞说。“村里举办朗诵比赛很好,给了我一次锻炼的好机会,也展示了我在学校学的知识,在今后,希望不但自己学朗诵,还要向父母、向身边人宣传朗读的好处,我更要好好学习,学到更多的知识,长大以后向毕永刚叔叔一样为自己的家乡作贡献,把东掌建设得更美丽。”20xx年9月7日,以“东掌杯”命名的庆祝改革开放10周年上党歌手大赛总决赛在东掌村文体广场落下帷幕,为全村乃至全县人民献上了一台音乐盛宴。

村民自治,行有所止。为了赢得村民对村干部的信任,党支部、村委会积极推行“四议两公开”,通过LED大屏、村报《和谐东掌》定期进行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对事关村民切身利益的民政救济、低保评定等具体事务,力求步骤规范、操作科学,得到了广大村民的认可。建立了村民议事机制,对土地征用、土地承包、筹资筹劳等公共事务、重要事项和重大财务收支计划和执行情况等,交由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集体讨论决定。成立了3人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从总支委员、中共党员和村民代表中选任,对村级事务开展全方位监督。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委托法学专家、律师提供全程专项法律服务,委托审计事务所专业人员对村集体各类资产全面核查,还村民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经常组织开展“道德模范标兵”“文明和谐家庭”“好婆媳”“爱岗敬业模范”“创业能手”“厨艺手工艺工匠大赛”等评选活动,倡导讲文明、讲礼仪、讲节俭,比勤劳、比上进、比创星,使健康向上、文明和谐的主旋律始终在东掌村高高唱响。

“听好喽!好媳妇儿评选活动又开始喽!想报名明天下午6点之前告我!”大清早,村民宋晓婷利用上班前的空当,吆喝了一圈儿。作为一名党员,宋晓婷要经常走访自己联系的5户群众,传达落实村里的最新安排,了解村民困难及对村里工作的意见,参与矛盾纠纷调解。

让党员联户,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只是东掌村推动“三治融合”的一个小举措。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在东掌村的中心广场,矗立着一块党员励志墙,上面详细呈现了村党支部组织架构、党员分布、党员承诺等具体内容,每一名党员都会亮出自己的身份,向全体村民作出作为中共党员的庄严承诺,在实际工作中垂范自己的行为、践行自己的诺言,村民们凡是遇到大事、急事、难事,第一反应就是找党员、找组织,也很容易找到党组织,每个人心中都把党员、党组织当作自己最大的“靠山”。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美丽幸福的东掌村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太行深处、上党大地续写着乡村振兴的辉煌。

以强有力的政治引领推进乡村振兴 篇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必须肩负起历史赋予的文化使命,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

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前提是把握好时代脉搏。伴随全球化进程的持续推进,中国与世界进行着深度的交融与互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分量决定了文化分量。在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心时,我们必须重新审视中国文化对于世界历史的价值与意义。文化是21世纪的代表性符号,文化认同问题日益凸显。当今世界,全人类都在试图回答一个最基本的问题:我们是谁?对此最好的界定标准即是以价值观为核心要素的文明形态。就中国自身而言,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但文化认同和文明传播还任重而道远。要想彻底解决这个难题,必须真实、立体、全面地塑造我国的国家形象,重点展示中国历史底蕴深厚、各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多样和谐的文明大国形象。我国是一个具有上下数千年辉煌历史的文明古国、文化大国。基于此,必须立足文化传统与现实形势,在文明交流、思想交锋、观念碰撞的21世纪,用中国文化、中国精神、中国价值牢牢站稳脚跟,讲好中国故事,提升文化软实力,引领时代潮流,为世界未来发展方向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核心是展示好当代中国的核心价值观。中外交往日趋紧密,各种思潮竞相涌入,各类观念相互碰撞,文化交流成为常态。必须清醒看到,在社会上也还存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缺乏自信的问题。要想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培养核心价值观问题着手。首先,对党员而言,必须重申共产党人价值观,修好共产党人的“心学”。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不断在挫折中奋起,归根到底是拥有一以贯之的共产党人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心学”的核心要旨即是知行合一,强调“须在事上磨炼”,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心学”中汲取营养,时刻坚定理想信念,在实践中进行革命性锻造,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提升觉悟、纯洁党性。其次,对国家而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人民的文化信仰。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人民需要信仰支撑,社会需要精神引领,发展需要价值定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因此,要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此作为中华民族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凝聚人心,共筑中国梦。最后,对人类而言,要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守全人类的共同价值。当今世界,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没有任何国家能独善其身,构建普遍共识的人类共同价值至为关键。中国秉持多元平等包容的人类文明价值观,积极为世界谋大同,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这集中体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神内涵,是名副其实的中国方案。

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关键是构建好有效传播体系。进入新时代,我们要创新载体,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有效传播出去,形成中国精神的交响曲。 首先,必须要有富于原创性的精神文化作品。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归根到底需要以优秀的精神文化作品作为载体,才能生动活泼地呈现出来。要想创作出源源不断的优秀作品,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加强现实题材创作,不断推出精品力作。其次,必须要为价值观传播提供组织保障。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就高度重视文艺工作的价值导向。党的xx大后,对文化事业明确要求:“无论改什么、怎么改,导向不能改,阵地不能丢”,特别强调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因此,我们在文化事业改革发展上必须头脑清醒,始终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最后,必须要有一个强大完备的文化产业来支撑有效的传播体系。要增强国际话语权,集中讲好中国故事,把中华优秀文化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理念传播出去,必须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大力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

以强有力的政治引领推进乡村振兴 篇7

去年以来,湖南省委组织部依托微信关注量大、使用便捷、用户黏度高等优势,搭建“红星云”手机平台,开设信息推送窗口和学习园地、网上支部、云端服务等功能版块,推动把学习阵地建在云端、服务工作做进网络、党务管理搬到线上,探索了一条以移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破解基层党建难题的新路子。

“红星云”手机平台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开设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等专题专栏,通过信息推送窗口刊发传达中央精神和省委部署要求、交流基层贯彻落实举措等文章1400多篇。

平台在“学习园地”版块开设“学习路上”“学习三十讲”等专栏,分专题整理上传视频、音频、图文等学习资料4800多部(篇),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全面系统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每天在线学习都在100万人次以上,《追寻初心》《榜样》等一批视频教育片观看量超过300万人次。

“红星云”联动全省组织系统79个微信公众号,推出“学报告、学党章”在线考学活动,系统梳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九大报告和党章知识要点编制测试题库,参与在线答题党员干部群众达5800万人次。

通过联通共享全国党员管理信息系统相关数据资源,“红星云”为每个基层党支部对应开设一个“网上支部”,建立支部党员电子信息档案,把“三会一课”、党务公开、民主议事、先锋指数等管理服务事项搬到线上,党员不管流动到哪里,都能随时随地找到组织、随时随地接受党组织教育管理,有效解决了流动党员去向掌握难、教育管理难、履行权利与义务难等老大难问题。

“没想到,短短一天时间里报名人数就满了。活动当天,20多名党员志愿者早早赶到了洪福村……”新邵县潭府乡计生服务站党支部书记何明亮坦言,通过“红星云”发布志愿服务——“进村走访帮扶对象”,就是希望有更多党员以实际行动践行十九大精神。在“红星云”里,这样的爱心处处涌动。为山区孩子送温暖、慰问支部高龄党员、帮助贫困户出售自养家禽……基层党组织通过线上招募志愿者、为群众发布小心愿,加强线下跟踪服务,把服务送到了群众心坎里。“红星云”开通以来,线上发布服务事项6.7万项,收集群众诉求和咨询建议13.1万条,线下参与服务党员干部超过100万人次。

以强有力的政治引领推进乡村振兴 篇8

“接下来我打算开一家农家乐,展示歌舞、饮食等民族特色文化,不仅让自己富起来,还要带动乡亲们一起富。”参加完村民小组近期开展的“三讲三评”活动,云南孟连县芒信镇拉嘎村村民李新洁脱贫致富的劲头更足了。

当前,云南脱贫攻坚已进入向深度贫困地区聚焦发力的关键时期和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针对一些地方不同程度存在畏难厌战情绪、“等靠要”思想等问题,今年以来,云南在全省范围内开展贫困村“三讲三评”工作,以促进驻村工作队员充分发挥作用,督促村组干部主动履职担当,激发建档立卡贫困户勤劳脱贫的内生动力。

“三讲三评”工作每个季度开展一轮,主要指驻村工作队员讲帮扶措施,村组干部、建档立卡贫困户对其帮扶成效进行评议;村组干部讲履职情况,驻村工作队员、建档立卡贫困户对其工作成效进行评议;建档立卡贫困户讲脱贫情况,驻村工作队员、村组干部对其内生动力进行评议。讲评结束后,结合实际进行民主测评,按照“好、较好、一般、差”4个等次,分别对驻村工作队员、村组干部、建档立卡贫困户量化打分。在此基础上,由乡镇挂包贫困村的领导班子成员进行逐一点评,并提出下一步努力方向。驻村工作队员和村组干部根据讲评情况、民主测评情况,制定整改措施,采取适当形式进行公示,接受基层党员群众的监督,并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制定整改措施,抓好跟踪落实。其中,驻村工作队员和村组干部的讲评、测评、整改情况,还要作为年度考核、召回撤换、评先评优的依据。

为充分发挥抓党建促脱贫功效,云南要求各地在开展“三讲三评”工作中,注重把村民小组党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脱贫攻坚等有机融合起来,以此为抓手规范村民小组活动场所管理和使用,促进村民小组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实现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双推进”、思想教育与工作部署“双融合”。

以强有力的政治引领推进乡村振兴 篇9

近年来,江苏镇江市一体化推进离退休干部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用发挥,强化支部政治功能和组织力提升,引导离退休党员干部把责任担起来、能量传出来。

该市在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开设“银发讲习堂”,通过这一自主讲学平台,发挥老同志优势,让有理想的讲理想、党性强的讲党性。每次由1名或几名老同志谈学习体会,讲初心故事,传红色基因。截至目前,“银发讲习堂”已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初心故事1000余场,吸引两万多名离退休干部党员参加,成为了老干部身边的党性课堂。

推进离退休干部支部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实施“有党的领导、有支部班子、有工作制度、有组织活动、有作用发挥、有工作保障,提升党支部组织力”的“六有一提升”示范点创建工程。细化25条考核标准,包括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全年集中政治学习不少于8次、配备专属的老干部支部学习活动室等。三年内建成100个示范点,有力促进各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组织生活规范、党内制度落实、活动阵地保障。

对难以回原单位参加组织生活的离退休干部党员,镇江打破党组织单一隶属关系,创新推进“一方隶属,多重管理”党建模式,在社区、老年大学等建立110个地缘型、趣缘型、业缘型功能党支部,实现离退休干部党员教育管理全覆盖。

实施“银发人才工程”,搭建系列平台,让老干部志愿服务更精细化、系统化。近年来,首批市级“银发人才工作站”聚焦“精准脱贫、乡村振兴”服务农村和农民;“银发献良策促发展”为发展献计献策400余条;万名“银发生辉”志愿者送传统、送政策、送技术、送法律、送文化,助力高质量发展。

以强有力的政治引领推进乡村振兴 篇10

为切实贯彻落实上级工作部署,进一步抓好寄递物流行业专项整治行动工作,加强辖区内寄递物流行业的规范化运营和安全风险管控,提高打击寄递物流领域违法犯罪活动的力度,维护社会安定稳定,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推行寄递物流行业实名制为重点,建立健全联合执法和综合治理机制,严厉打击寄递物流行业各类犯罪活动,实现对治安区域全覆盖和治安要素全掌握,切实提升寄递物流行业综合防范水平,坚决维护辖区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工作目标

(一)全面摸清寄递物流行业底数。全面掌握寄递物流行业收寄、分拣、运输、投递等基本情况,准确掌握辖区内寄递物流企业的数量、法人代表、联系方式、营业地址、经营规模、业务范围、工作人员等信息并整理归档。

(二)全面加强寄递物流行业规范化管理。依法对寄递企业进行监督管理,把好市场经营主体准入关,检查是否证照齐全,是否按证照核准的经营范围从事经营活动。

三、组织领导

成立寄递物流行业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专项整治行动。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四、任务分工

综治办负责统筹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负责对各社区和相关单位开展整治工作情况进行督查;负责相关信访诉求事项的接待受理工作和做好群体性事件预防、处置工作。

市场监督管理所负责检查辖区寄递物流企业营业执照及相关经营许可手续是否齐全,是否按证照核准的经营范围从事经营活动;负责对未取得营业执照和相关经营许可手续的,当场或者限期关闭。

安办负责检查寄递物流企业消防安全配套设备是否健全,对不达标的企业提出整改意见并监督落实;负责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储存、使用危爆物品涉危责任方的监督整改,直到验收合格;负责清理危爆物品非法生产、储存“黑窝点”,涉及违法犯罪的,坚决移交公安机关依法查处。

派出所负责督促检查寄递物流企业“三个100%”制度的落实情况;负责对辖区寄递物流行业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和指导;负责督促企业落实治安保卫工作要求,对发生企业内部的各类治安案件开展查处工作;负责对整治工作中发现的各类刑事案件尤其是涉毒、涉枪、涉危等重大刑事案件侦办。

各社区负责对辖区内寄递物流企业基础信息整理归档;负责配合相关职能单位做好专项整治行动;负责发动辖区群众举报寄递物流企业存在的各类违规经营和违法犯罪行为。

五、工作步骤

(一)全面排查阶段(3月15日-7月15日)。根据实际情况和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安排部署专项整治具体措施,重点对辖区内从事寄递物流行业的企业开展拉网式排查。

(二)全面治理阶段(7月16日-11月30日)。坚持堵源与截流并举,管理与打击并重的原则。对前期排查发现的各类问题隐患,明确整改时限,彻底消除隐患;凡不能按时整改到位的,要坚决责令其停产停业整顿;对因停产停工可能引发重大不稳定因素的,要及时报告街道主要领导,统筹研究整改解决。

(三)巩固完善阶段(12月01日-12月31日)。全面梳理开展清理整顿的情况,认真总结行之有效的做法经验,特别是认真开展好“回头看”行动,剖析存在的问题不足,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

六、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精心组织。要给予高度重视,切实把思想认识和具体行动统一到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决策部署上来,精心谋划、明确任务、狠抓落实,确保专项整治取得实效。

(二)依法行政,文明执法。整治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依法行政、文明执法”的工作理念,牢固树立证据意识、程序意识,准确掌握法律政策界限,依法公正文明执法,绝不能因执法不严、程序不当而增加新的不稳定因素。

(三)强化协调,综合整治。要做好协同作战,联合执法。引导无证照企业主动申办相关证照,取缔拒不办理证照的无证照经营企业;对寄递物流企业邮寄违禁物品的,在严查违法犯罪行为的同时将有关上报业务主管部门。

(四)落实责任,按时报送。要严明工作纪律,细化任务分解,明确具体职责,做到任务到人,责任到人,一有情况,及时报送。

以强有力的政治引领推进乡村振兴 篇11

近年来,河北省阜城县古城镇党委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确立了“用基层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工作思路,以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为突破口,在基层组织体系、常态长效机制、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大胆探索,建立了“三三三九”基层社会治理模式,推进法治、德治、善治、自治、共治“五治合一”,实现了镇域经济发展、公共服务、依法行政和社会治理能力“四提升”。

坚持党建引领助推基层社会治理改革。古城镇党委在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改革过程中,坚持党建引领、党员带领,重点打造了综合行政执法、综治中心、便民服务三大平台,构建起法治服务、道德教化、区域视联三大网络,筑牢共建共治之基。一是创建“党员示范岗”。结合“放管服”改革,古城镇成立了河北省第一家乡镇综合行政执法管理局和标准化的乡镇综治中心和便民服务中心。在重要的服务岗位设立了6个党员示范岗,服务人员佩戴党徽,公开党员身份,公开服务标准,一站式办公,流水线作业,零距离服务,积极为群众提供矛盾纠纷调处、法律咨询等便民服务。近几年来,通过党员示范岗,共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1156件次。二是成立“党员志愿服务队”。为更方便快捷地为群众提供服务,古城镇在实行社会治理网格化管理的基础上,动员熟悉法律知识的党员建立起“帮大哥”法律服务志愿队伍,发放连心卡,组建微信群,深入乡村开展普法教育、解答法律咨询、代写法律文书、主持纠纷调解、提供法律救助等服务。这些“帮大哥”活跃在农村矛盾调处一线,传播法治思想,促进社会和谐。古城镇党委书记文勇介绍说,为深入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古城镇在全省率先建起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研中心。依托学研中心,在镇综治中心设立广播宣传发射平台,各村安装广播接收器和宣传喇叭,实现镇域内广播宣传全覆盖。全镇所有党员都是党的方针政策宣讲员,明确宣讲任务,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党的富民政策,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

坚持党建引领夯实基层社会治理根基。古城镇党委针对基层社会治理新形势,按照“产业发展和专业合作组织延伸到哪里,基层党组织和社会治理组织就覆盖到哪里”的思路,充分发挥乡镇党委总体规划、统筹协调的领导优势,党支部教育党员、凝聚群众的组织优势,党员带头示范、现身说法的政治优势,在前进汽车灯具公司、立新石油、白土地花生种植现代农业园区等6个“两新”组织建立起党支部,积极探索出“支部+合作社、支部+产业园区、支部+产业链”、“致富党员+贫困户”等党建新模式,切实把党小组建在致富项目上,党员示范岗设在创业岗位上,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实现社会治理组织无缝隙、全覆盖,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产业发展,产业发展助推农民增收,农民增收促进社会治理的党建新路子。

坚持党建引领优化基层社会治理结构。为有效提升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实效,古城镇党委按照“地域相邻、产业相近、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原则,先后筛选出20个班子战斗力、综合实力、辐射带动能力强、农村稳定的村党支部,与23个相对软弱涣散、社会治理基础较差村的党支部结成“帮带共建”对子,运用联村建支部、“强村”干部到“弱村”任职,“强村”“弱村”双向挂职、“三区同建”支部整合、村企共建等方式,实行党员干部一体管理、产业发展一体规划、基础设施一体实施、社会治理一体推动。目前,古城镇已经建成12个联村党支部,5个“三区同建”新型社区党支部,5名村干部跨村任职挂职,探索形成了强带弱、大带小、富带穷、稳带乱,互帮互助新机制,复制推广先进村的社会治理模式、治理经验,走出一条“抱团式”发展之路,强化了基层社会治理网格。同时,为充分发挥党建示范带动作用,古城镇党委以万亩森林公园为依托,重点打造了阜城湖党建示范区,该区立足“一红”(马本斋回民支队抗战红色文化)、“一绿”(万亩森林和现代农业)、“一蓝”(千亩阜城湖水面)、“一黄”(黄河故道独特的沙质地貌和历史底蕴)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大力实施“十百千万”工程,十,即十个美丽村庄;百,百里旅游绿美廊道;千,千亩阜城湖水面;万,万亩森林公园。以此为基础,投资20万元加强阜城湖党建示范区规范化建设,完善社会治理网络,健全社会治理机制,10个村的示范引领效应开始显现,辐射带动全镇基层社会治理向规范化、精细化、常态化方向发展。

坚持党建引领提高基层社会治理能力。针对古城镇“在外年轻务工人员多,创业有成人员多;在内留守老人多,空心村多;党员干部年龄老化、观念老化、法律知识匮乏”这一实际,古城镇党委大力推进引凤还巢,实施每村一名在外企业家回村任职计划,吸引在外企业家回归,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和熟悉法律知识、善于做群众工作的基层社会治理队伍,提高了基层社会治理能力。近几年来,古城镇先后有25名年轻有为、创业有成的在外企业家回古城、辛集、蒋庄、西马等村参选“两委”正职。目前,全镇村党支部书记50岁以下的达到45人,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达到55人,农村致富带头人、回乡创业企业家和大学生村官达到68人,村支部书记村主任一人兼达到60人。同时,通过规范“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开展党校业务轮训,法制培训,提高了企业家村官调处矛盾纠纷、应对复杂局面能力,为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