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例会制度(推荐3篇)》
行政例会制度 篇1
1、学校行政例会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和行政会议的决定,布置阶段性和日常性工作任务,研究完成任务的方法和途径与要求,交流、检查工作完成情况,使学校各项工作稳步有序地按计划进行。
2、行政例会由校长主持,出席对象为学校中层以上班子成员。
3、行政例会原则上每周召开一次。
4、全体与会人员必须按时出席会议,不得无故缺席。
5、会议主要内容应事前通知,与会人员应做好会前准备,并认真参加讨论,学校重大决定必须在行政例会上讨论决定。
6、布置的各项工作应明确、具体,各部门应积极接受任务,按要求和时限保质保量并创造性地完成。
7、会议应做好记录并存档,对未能出席会议的同志认真做好传达或转达。
行政例会制度 篇2
1、每周五上午9:00~11:30为行政例会时间,行政人员必须按时主动出席,不接待来访客人,不处理其他工作。
2、每月第一周为行政扩大会议。
3、每次理会,利用半小时学习有关管理工作的经验,并结合本校实际工作进行讨论。学校行政会议坚持民主集中制和党支部参与学校行政工作重大问题决策的原则。
4、到会者必须作好会前准备,简要汇报一周分管的工作,并提出下周的打算与建议。
5、研究工作时做到畅所欲言,解决问题,为更好地推进学习、工作而献计献策。行政会议通过的各项决策由责任部门或指定人员负责实施,并按时向校长室或行政会议通报。
6、为加强班子人员的组织性、纪律性、例会内容详细记录后,不得随便外传。
7、行政会议由专人记录并存档。
行政例会制度 篇3
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控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预算的概念
预算是指行政事业单位结合管理服务目标及资源调配能力,经过综合计算和全面平衡,对当年或者超过一个年度的管理服务和财务事项进行相关经费、额度的测算和安排的过程。
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建立预算管理体系,明确预算编制、审批、执行、分析、考核等各部门、各环节的职责任务、工作程序和具体要求。
(二)预算的编制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部门主要负责拟订预算目标和预算政策;制定预算管理的具体措施和办法;组织编制、审议、平衡年度预算草案;组织下达经批准的年度预算;协调、解决预算编制和执行中的具体问题;考核预算执行情况,督促完成预算目标。
单位应当加强对预算编制环节的控制,对编制依据、编制程序、编制方法等作出明确规定,确保预算编制依据合理、程序适当、方法科学。
单位可以选择或综合运用固定预算、弹性预算、零基预算、滚动预算、概率预算等方法编制预算。
(三)预算的执行
对预算指标的分解方式、预算执行责任制的建立、重大预算项目的特别关注、预算资金支出的审批要求、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与预警机制等作出明确规定,确保预算严格执行。建立预算执行责任制度,对照已确定的责任指标,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相关部门及人员责任指标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实施考评。
单位预算管理部门应当运用财务报告和其他有关资料监控预算执行情况,及时向单位决策机构和各预算执行单位报告或反馈预算执行进度、执行差异及其对预算目标的影响,促进预算目标的全面完成。
(四)预算的调整
需要调整预算的,应当报经原预算审批机构批准。
(五)预算分析与考核
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加强对预算分析与考核环节的控制,通过建立预算执行分析制度、审计制度、考核与奖惩制度等,确保预算分析科学、及时,预算考核严格、有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