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相关 > 总结报告 > 工作汇报 > 网评工作汇报【精选10篇】正文

《网评工作汇报【精选10篇】》

时间:

网评 篇1

人民论坛:从“塌方式腐败”说起

叶小文

2014年10月27日07:5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最近,山西的政治生态一度出了问题,数名省级干部先后被查出贪腐,惊现“塌方式腐败”。

有人说问题出在当官的与煤老板“官商勾结”。可昔日的晋商是怎样的呢?他们在具体的商业行为上特别讲究信誉,否则那些专营银两汇兑、资金存放的山西票号,怎么能取得全国各地百姓长达百余年的信任呢?

先别怨商人,还得从官员自身剖析原因,敲响警钟,吸取教训。

毛泽东曾经说过,“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他们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我们必须预防这种情况。”今天,我们党在全新的条件下,领导全国人民以空前的规模从事经济建设,深化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为主导的经济体制改革,如果“在糖衣炮弹面前要打败仗”,腐败变质者早已不是上世纪50年代那种规模和程度了。正如邓小平所言,“犯罪的严重情况,不是过去‘三反’、‘五反’那个时候能比的。那个时候,贪污一千元以上的是‘小老虎’,一万元以上的是‘大老虎’,现在一抓就往往是很大的‘老虎’。”

山西的警钟敲响,山西的教训深刻。

在推动市场经济建设中,必须用法治来制衡权力。不受制约的权力难免腐败,绝对不受制约的权力有可能绝对腐败。如果只拥有权力而不承担责任,只行使权力而不接受监督,每一个执法者都有可能成为潜在的法律破坏者,而每一个公民都有可能成为这种破坏行为的受害者。当权力调控市场,当权力与资本相遇,不受制约的权力,难免导致普遍性、塌方式腐败。资本不断扩张的冲动和权力不断膨胀的欲望结合,会使道德的界限丧失,使法律的界限模糊,甚至成为马克思主义所严厉批判的垄断资本主义,彻底走向党和人民的反面。必须完善法治经济。我们搞市场经济,不是要搞“市场社会”。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不是要使市场在社会生活中也起决定性作用。何况,我们要搞的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法治经济。法治是市场经济健康运行的基本保证,也是经济、社会良性互动的规范和引导。

必须建设法治政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把权力关在法治的笼子里,才能最大限度减少体制缺陷和制度漏洞,最大限度地防范市场利益的诱惑。要防止权力过多干预市场、边界不清——改革限权,确保权力界限清晰分明;防止权力取得无据、行使无序——依法确权,确保权力授予依法合规;防止权力过度集中——科学配权,确保权力架构相互制衡;防止“暗箱操作”——阳光示权,确保权力运行公开透明;防止权力滥用——全程控权,确保权力监督及时有效。

必须坚定不移推进反腐败斗争。持续保持高压态势,做到零容忍的态度不变,猛药去疴的决心不减,刮骨疗伤的勇气不泄,严厉惩处的态度不松,凡腐必反,除恶务尽。

对于“塌方式腐败”,别有用心的人难免要做文章。例如,有一种幸灾乐祸的怪论,说什么“不反腐败要亡党,真反腐败也要亡党”。此论不值一驳。不反腐败确实要亡党,真反腐败不仅不会亡党,而且能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使党更坚强,更有力量。

倒地执法”占据不了“道义制高点”

商骅池

2014年10月21日08:14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近日,一城管执法时与商贩“冲突”,在拉扯间,商贩的冰糖葫芦撒了一地,而后城管也“顺势倒地不起”。事后,沈阳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铁西分局一名工作人员解释到,“我们不能暴力执法,执法很有难度”、“有时候是自卫,并不是想讹他”。(据10月17日京华时报)

就在上个月,城管与小贩互跪的事件就曾引起过热议,《人民日报》刊登的《“互跪”现身是非隐退》一文指出,“城管、小贩互跪,折射出这样的古怪格局:是与非,不再重要;谁更惨,谁占据道义制高点”。那一次是互跪,起码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这一次城管干脆自己“倒地不起”了,笔者觉得倒不是因为城管矫情,他只是不想失守“道义制高点”。

城管、商贩再加上一地糖葫芦,在一个自媒体的时代,满大街都是“记者”,不消一会,一个“城管暴力执法,砸毁冰糖葫芦摊,无助商贩欲哭无泪”的故事就会“图文并茂”地见诸网络。这一躺比起面对舆论压力、费尽口舌解释来要容易得多了,也极大程度地保住了“饭碗”。我相信他“倒地”不是想讹商贩什么,而是不想失守“道义制高点”,给编撰谣言创造“机会”,让自己陷入被动,他们自己将其称为“自卫”,多少道出了一些酸楚。

但是,当人们纷纷以“装可怜”、“示弱”的方式来争夺“道义制高点”,用“尊严”博取“同情”,通过“比惨”来保住“饭碗”,当“跪下”和“躺下”成为城管的“自卫”行为,甚至演化为执法方式,那么就背离了“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互跪”和“倒地”等“自卫式执法”必须叫停,依法执法是城管的职责,无需扮弱自卫。要加大政策法规的宣传力度,增强商贩知法守法、文明摆摊的意识;要多规划一些惠民市场、临时摊区,引导商贩去“合法”地段;要探索“录像执法”、“联合执法”等更加文明有效的执法形式;对于扭曲事实、恶意造谣、诋毁执法者形象的事件,要严厉查处,及时澄清真相,依法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在当今的法治社会,只有用事实真相说话,用法律规范我们的言行,才能营造出和谐文明的社会环境,才能让正能量占据“道义制高点”。

思想建党要念好“五字诀”

倪洋军

2014年10月21日16:28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强调指出,要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从严治党靠教育,也靠制度,二者一柔一刚,要同向发力、同时发力。现在,一个比较明显的问题就是轻视思想政治工作,以为定了制度、有了规章就万事大吉了,有的甚至已经不会或不大习惯于做认真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了,有的甚至认为组织找自己谈话是多此一举。正是这样的简单化和片面性,使一些本来可以落实的制度得不到落实、一些本来可以避免的问题不断发生。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上松一寸,行动上就会散一尺。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要始终放在首要、突出位置,并着力念好早、实、准、紧、常“五字诀”。

干部出问题,通常都是由思想滑坡、道德沦丧所致。与其亡羊补牢,不如早做安排、早作提醒。思想政治教育贵在早,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各级各地党组织在抓党建工作、落实从严治党责任的时候,一定要将思想建党提前安排、及早谋划,对于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身上存在的作风等问题,要首先在思想上帮助其深挖根源,并早提醒、早预防、早治疗,为其补足精神之“钙”、讲清问题之“害”,促其时刻保持思想上的高度清醒、政治上的高度警醒,不能到了问题严重、东窗事发的时候再去追悔。

实在,才能实效;务实,才能立党;实干,才能兴邦。思想教育、道德熏陶不是空空导弹,绝不能空对空,必须实打实,要结合落实制度规定来进行,抓住主要矛盾,不搞空洞化、务虚化,既要使加强制度治党的过程成为加强思想建党的过程,也要使加强思想建党的过程成为加强制度治党的过程。思想政治工作,要认真细致、具体深入、务实扎实,绝不能象征性地开开会、发发文、搞搞走马观花的调研视察,必须将每一项具体而不抽象、实在而不虚空的思想政治工作落实好、安排好,不能眼高手低、简单粗糙、大而化之,确保思想教育不虚不偏不空、不走过场。

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思想建党,不能偏了方向、错了部位,要提高针对性,把握准确度。要因材施教、因人施教,不能搞填鸭式、满堂灌,克服本本主义、教条主义,使思想教育与地方实际与个人实际结合起来。要突出重点、围绕中心,加强党性和道德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党员、干部必须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自觉用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始终不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要加强警示教育,让广大党员、干部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主动在思想上划出红线、在行为上明确界限,真正敬法畏纪、遵规守矩。通过正反两方面的教育,特别要利用好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使党员、干部筑牢思想防线。“严”是爱,“宽”是害;没有压力不出油,松松垮垮不上路。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突出“严”、强调“紧”,《》不能失之于宽,失之于松。要有紧迫意识,要充分认识思想建党的极端重要性和“四风”问题的极端危害性,增强抓好思想政治工作的紧迫性和责任感。要拧紧“总开关”,要正确处理公私关系,树立正确的是非观、义利观、权力观、事业观,防止思想出轨、行为越界,以及跑冒滴漏等。要把握尺度,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和提倡团结紧张、严肃活泼,不能太死板、太刻板,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和方式,使党员干部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营造良好政治生活新常态。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思想建党也永远没有休止符。持续推进作风建设,就要将思想建党放到至关重要的位置。思想问题一时解决了,不等于永远解决。在这方面,没有一劳永逸、一蹴而就的办法,只有时刻绷紧这根弦,经常照镜子,随时正衣冠,常除尘、常醒脑、常治病,才能不断巩固思想基础。要经常性的教育提醒,要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常拎耳朵、常扯袖子、常敲警钟。要有常态化的教育制度,政治教育、思想改造必须坚持时时刻刻、日常经常,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有长效化的教育手段,不断创新教育模式,灵活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提高教育效果。

打铁还需自身硬。对我们这样一个在13亿人口的大国长期执政的大党来说,如何将自身建设好、治理好,是一个严肃而重大的课题。刚刚结束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破解这一课题开了个好头,取得了初步成果,各级各地党组织及其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还需不断努力,用好活动积累的有效经验,从思想建党入手,千方百计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让我们党的作风全面纯洁起来。

网络法治建设亟需“细化”和“量化”

郭欣

2014年10月26日10:29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中央网信办24日召开各界人士座谈会,学习宣传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鲁炜主任在会上提出,要加强依法管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全面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化。(人民网)2014年,我国的网民数量达6.23亿,网络空间远远超出我们可以想象的现实空间。以往我们在网络空间里通常依靠道德和自律维护网络秩序,但这远远不够。在推荐法制建设的过程中,网络不应该是个“世外之地”。面对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立法工作也应该随即而进,以免“一日千里”的危机。

网络立法,其根本目的是维权,人权、物权等等,维护各种各样的权。但由于网络的虚拟性这一特点,维权的力度显得有些薄弱黯淡。网民的各种利益在网络世界中无法得到根本保障,没有安全感,实名制施行不力,导致许多网络立法的推进受到阻碍,收效也甚微。当前,我国的网民法制意识欠缺,侵权和维权的意识都很淡薄,尤其在匿名和虚拟的空间里,任何细小的瑕疵点都会被无限扩展或者传播,影响巨大,从而损害部分公民的权益。而公民想要维权,却受到环境和技术的制约,成本高,难度大。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网络需要更多的技术来支持,同时,技术的使用必须受到法律的监督和制约。严肃立法、严正执法、严格守法是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化的根本。网络法规中,一定要将网民或是公民的各项权益细化分解,逐个找准应对的条例,以维权护民的精髓攻击违规侵权的要害。同时,用量化的指标来规范网络空间的行为,传播法律法规的精神,发挥法治对引领和规范网络行为的主导性作用,促进全民守法护法、依法事网。

别掉进“消费主义”陷阱

欧阳晨雨

2014年10月27日08:2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生活在这个科技涌动的时代,一切事物仿佛都以一种风驰电掣的速度后退,电子科技产品的更新换代尤其如此。对电子产品“喜新厌旧”,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社会心态。近期一项调查显示,53.4%的受访者表示会追求最新的科技产品,42.6%的受访者不到一年就会换一次科技产品。一些消费者对于最新科技产品的追求,已到了盲动的地步。

可是,就许多科技产品的使用功能而言,绝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许多科技产品的功能尚未被挖掘和使用,换代产品的广告宣传已经铺天盖地而来。在众人看来,年轻人盲目追求科技产品,竞相攀比成风,毫无疑问是掉进了“消费主义”的温柔陷阱。

人们出于本能,对更好科技产品的喜爱和追求,实属无可厚非。更何况,人们对于科技产品的使用消费,刺激着企业加大科研开发力度,创造更多更新的科技产品,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现实中,这种对科技产品盲目追捧之举,已然脱离了科技实用服务的本意,逐步演变成了对感官的刺激、对虚荣的满足、对原创的麻木,而一股反作用力也自然加诸企业之上,使之不追求实质上的科技进步,而是通过投机取巧制造营销卖点,以迎合特定消费者的“畸形需求”。

对于科技产品的拥有和享受,伴随时代大潮起伏波动,人们纵然享受别样的旖旎风光,但终究只是一种挥霍金钱的时髦消费行为。沉浸在最新款式的手机、电脑等产品的深度陶醉中,炫耀着自己的品位与身份,并不必然带来科学探索的憧憬以及科学职业的向往,也不必然带来科技的大生产和大迸发,人们更容易在科技产品的麻醉中,渐渐迷失自我。

在喜剧大师卓别林的《摩登时代》中,伴随着齿轮的持续滚动,人们异化成了机器流水线上的零件,难以自拔。如今身处的这个摩登时代,齿轮声响虽已远去,但科技产品的迷炫却愈加强烈,沦为科技消费品俘虏的危机仍然存在。诚然,身系兽皮、重回刀耕火种社会,与科技彻底绝缘,既不可取也不可能,但从个人到家庭,从企业到社会,却有必要认真反思,除了消费科技产品,还应坚持什么、找寻什么、创造什么„„

提拔干部要严把“体检关”

选人用人,历来是关乎事业兴衰成败的大事。“病从口入,腐从贪起”,在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如何把好“纪律检查”这一道“体检大关”,防止干部“带病提拔”、“带病上岗”,是摆在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选拔任用工作难点重点所在。我们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行使权力就必须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决不能把权力变成牟取个人或少数人私利的工具。笔者认为要保证干部选拔工作经得起实践和群众的检验,就必须让纪律检查走在干部选拔任用前,严把关,细检查,防止一些携带病原体的人员将病毒通过提拔“口”进一步扩散到我们党的干部队伍中去。

首先,纪委、监察部门的同志要参与到干部考察全过程中。这样才有可能做到了解情况、分析研究同步、客观进行,将考察工作做深、做细。

其次,纪检、组织部门要做好平时“课程”。就是加强干部的日常监督管理,把功夫下在平时,既要掌握干部8小时之内的表现,也要了解干部8小时之外的情况,如此以来,可以有效避免对所考察干部缺乏基本理解,而临时意见不真实的情况。

再次,要创造让敢讲真好的环境。考核不是走过场,要的不是一味的好好好,建议和批评往往对被考察对象的进步以及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更有意义。因此,要探索建立一套科学的考察办法,全面准确的掌握被考察对象的真实表现。最后,要加大对于惩治力度。实行干部廉洁自律情况“一票否决制”,对任何有问题、有瑕疵的干部坚决弃之不用。

多下基层 别让“鱼水”变“油水”赵弼《蓬莱先生传》中有句话是这么讲的:“鱼水之情,极其娱乐”。人们习惯用“鱼水”关系来形容干群关系,来表示领导干部离不开群众的支持,群众也离不开党的关怀。可事实是有的干部却官气十足,凌驾在群众之上,就像浮在水面上的油一样,沉不下去。

造成这种“油水分层”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部分领导干部把下基层的目的庸俗化。简单地把下基层理解为硬性工作,当作必须完成的任务,于是走亲戚般地转转,不成系统地问问,蜻蜓点水地了解了解,最后装模作样的记录一下相关情况,就完事大吉,打道回府了。这样走马观花的下基层,虽然走到了群众周围,但却不能深入群众中,不能倾听群众愿望、呼声,体验群众艰辛,心与群众想不到一块儿,话与群众说不到一起,事情也办不到群众的心里。群众也自然不会理会,来就来、走就走,你是你、我是我。长此以往,干群关系就会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鱼水关系”变为貌合神离的“油水关系”。

笔者认为,防着干群关系紧张,领导干部放下架子很重要,下基层调研是去发现问题,是想从群众中得到一些有价值的信息或建议,帮助自己更好的工作,因此要带着“有求于人”的谦虚和诚意去;其次,要摆脱掉形式主义的束缚,时间有限,如果再把有限的时间浪费在喝酒吃饭、和乡镇干部、村干部“交流感情”上,那么调研的意义就所剩无几了;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将“下基层”习惯化,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没事就下去转转,一次两次的调研不会带来大的收获,尤其是深层次的问题要多次调研,才可能“挖”到根源,所以千万不要等到遇到问题了,再临时抱佛脚,去群众中取经。

再学李林森,争做组工之林里那颗参天树

左丰

在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已经深入党员干部队伍之际,进一步抓好基层党员的学习教育成为了增强教育实践活动意义的主旋律。中央组织部党员教育中心制作的电视系列片《践行群众路线的好榜样——100部优秀党员教育电视片》便起到了画龙点睛之笔的作用,在党员干部队伍中掀起一股“亲民、爱民、为民”的温暖春风。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李林森作为一名组工干部的崇高的思想境界。面对灾情,他首当其冲,冲在群众最前面;面对生活困难的群众,他毫不犹豫的拿出自己的那部分工资;而面对他自己的身体,他却缺少悉心的照顾,劳累的工作,紧绷的脑弦,让他的身体状况每日愈下,而到生命燃尽的最后,在他心里还是工作。“感谢领导的关心关爱,自己的工作远没做好,惭愧呀——不争气的李林森。”这句自责的报告,不再是空洞了,充满了一名党员干部对工作的热爱,这样的标杆永远的立在了每一位党员党员干部的心里。

李林森做一名组工干部,他一直坚守着清正廉洁的底线,永葆着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歪门邪道少来!干出实绩,群众信任,组织会考虑”。是李林森选人用人的标准。“要上的干部,要让群众佩服;要交流的干部,要让社会信服;要下的干部,要让干部心服”是李林森告诫自己、警示他人的标语。李林森那样做到公正办事、一心为公、清正廉洁的工作作风应在每一位组工干部心中回荡。

转作风,从“细”处着眼更要向“实”处发力

今年以来,为深入开展党的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一系列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文件规定,内容具体实际,更加注重提前防范对党员干部身上容易出现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治病于未发之前,有效防止干部小过铸成大错。

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是我党一项长期、系统的基础性工作,作风建设的好坏,事关改革发展的成败。因此,我们必须运用法治思维和科学方法抓好作风建设,既要从“细”处着眼,先易后难,给干部易发、多发的作风小问题打上预防针、筑起防火墙,又要向“实”处发力,完善制度机制,对顶风违纪、以身试法的党员干部要重拳出击,绝不手软。

从“细”处着眼,就要扭住干部作风小问题不放松,找准切入口。一部分干部玩性大,情趣庸俗,沉溺于灯红酒绿,群众身边难见其身影,娱乐场所却是常来客,经常出入“酒局”、“牌局”的党员干部更容易陷入生活腐化堕落的泥潭不能自拔,既耽误了工作履职,又损害了自身形象,与党的宗旨背道而驰。切实改进作风,作风小问题也要认真抓起来,结合实际、摸清情况、找准问题、深挖细究,对有损干部干事形象的“小举动”和损害干群关系的“小作为”要坚决遏制,制定科学合理的措施加以预防和整改。

向“实”处发力,就要实现督查引导常态化,取得好效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不仅需要经常抓、长期抓,还要靠体制、机制来保证。”从制度机制建设上入手,稳扎稳打,针对作风方面存在突出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约束机制和改进办法。积极发挥常态监督检查的效力,把对干部作风的监督检查作为经常性工作来抓细抓实抓到好处,作风问题发现一个整改一个,积极引导党员干部改作风、正形象,确保党员干部作风建设落到实处。

作风建设无小事。我们既要严惩干部腐败大问题,又要从细处全方位的规范党员干部的工作和生活作风,让党员干部在作风上不懈怠、不疏忽,提振干部干事的精气神,将转变作风的承诺一一落到实处,不断促使广大党员干部以作风正派、情趣健康、品行良好为民干事、取信与民。(王亮)

多下基层 别让“鱼水”变“油水”赵弼《蓬莱先生传》中有句话是这么讲的:“鱼水之情,极其娱乐”。人们习惯用“鱼水”关系来形容干群关系,来表示领导干部离不开群众的支持,群众也离不开党的关怀。可事实是有的干部却官气十足,凌驾在群众之上,就像浮在水面上的油一样,沉不下去。造成这种“油水分层”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部分领导干部把下基层的目的庸俗化。简单地把下基层理解为硬性工作,当作必须完成的任务,于是走亲戚般地转转,不成系统地问问,蜻蜓点水地了解了解,最后装模作样的记录一下相关情况,就完事大吉,打道回府了。这样走马观花的下基层,虽然走到了群众周围,但却不能深入群众中,不能倾听群众愿望、呼声,体验群众艰辛,心与群众想不到一块儿,话与群众说不到一起,事情也办不到群众的心里。群众也自然不会理会,来就来、走就走,你是你、我是我。长此以往,干群关系就会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鱼水关系”变为貌合神离的“油水关系”。

笔者认为,防着干群关系紧张,领导干部放下架子很重要,下基层调研是去发现问题,是想从群众中得到一些有价值的信息或建议,帮助自己更好的工作,因此要带着“有求于人”的谦虚和诚意去;其次,要摆脱掉形式主义的束缚,时间有限,如果再把有限的时间浪费在喝酒吃饭、和乡镇干部、村干部“交流感情”上,那么调研的意义就所剩无几了;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将“下基层”习惯化,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没事就下去转转,一次两次的调研不会带来大的收获,尤其是深层次的问题要多次调研,才可能“挖”到根源,所以千万不要等到遇到问题了,再临时抱佛脚,去群众中取经。自我膨胀的协调机构还得“法治”来消肿

江宇

2014年10月23日14:03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命名五花八门——领导小组、协调小组、委员会、指挥部、办公室;时间自主掌控——常设型、阶段型、临时型;涵盖行业广泛——足疗保健、铲除豚草、西瓜办、馒头办、生猪办······地方层面到底有多少个领导小组和议事协调机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全国一次性减少13万余个。“协调机构”过多、过滥,令人瞠目的数据背后,是对“机构法定”原则的淡漠。(新华网 2014年10月22日)

“协调机构”,是指为完成某项特殊性或临时性任务而设立的跨部门合作、协作机构。不可否认,在应对诸如抢险救灾、重大疾病防治、城市棚户区改造等突发事件或关键时刻,设置临时、高效的协调机构必不可少,在高级别官员的“挂帅”之下,临时“指挥部”联合“攻关”,既能防止部门间的相互推诿,又能促进部门间的相互协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这点上看,协调机构设置的最初目的便是合作、提效。

然而,现实情况是,协调机构大多打着“协同作战”的牌子,挂着“一把手”的旗子,喊着“减少层级、提高效率”的号子,却往往事倍功半。一来,多数协调机构满足于开会发文,不务正业,久而久之沦为“纸上机构”。二来,协调机构往往成立容易撤并难,机构叠床架屋,部分地方主要领导“傻傻分不清”自个儿到底身兼几职,以致工作千头万绪,效率低下。

更为公众诟病的是,有些协调机构成立动机纯属因人设岗、因人造事,在缺乏身居高位的领导挂帅或人人皆有一官半职的环境下,遇事推诿扯皮、无人办事、久拖不管在所难免。更有甚者,把协调机构当成“创收致富”的载体,乱摊派、乱收费现象比比皆是,最终沦为行业的“钱袋子”、官员的“提款机”。

说到底,协调机构过多、过滥的“臃肿病”,多来自部分地方遇事就成立临时协调机构的习惯,根源在于协调机构成立的随意性,缺乏“机构法定”的硬约束。且全国各地目前对协调机构的精简撤并,浮于表面,常陷入“清理-膨胀-再清理-再膨胀”的怪圈,导致协调机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臃肿病”难以彻底治愈。

因此,祛除协调机构“臃肿病”,必须开出“法治药方”。一方面,要始终坚持“机构法定”的原则,将协调机构的建立纳入法治轨道,形成制度化约束,明确规定协调机构建立的总体数量、成立条件、人员配备、撤并要求等内容,真正做到“权随事设、责随事定、人随事走”,杜绝协调机构盲从、跟风、牟利等弊病。另一方面,对协调机构也要走出“运动式”治理的误区,建立健全监督问责机制,通过严格的监管、严肃的问责,倒逼各类协调机构将职能转变到以民为本、为民服务上。

让法治为中国“梦想家”开路

徐凯枫

2014年10月24日18:42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党的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本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关专家指出,全会法制体系重新恢复了宪法至高无上的地位,确保了公众和专家在重大行政决策中起到角色作用,更加强调公正司法的重要性。

我国这样有茫茫亿计人口的大国,推进法治建设将是一场没有硝烟的革命,依托法治实现中国梦的前路是光明而曲折的。我们要从严治党、依法治国、为民务实等多方面入手,领导干部要自我蜕变,要从“理论家”进化成为“实干家”,在法治的轨道上让每个中国人都成为“梦想家”。

党的领导是追梦之路的首要原则。党的组织性、纪律性是法治建设的标杆,权小于法的“算式”是法治建设的基石,切莫让政治标准不坚定成为梦想实现过程中的“拦路虎”。我们还要努力建设一支信念坚定、素质优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纪律严明、作用突出的党员队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梦想家”的旅途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依法治国是追梦之路的重要保障。诸子百家时代法家就一直强调,“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法,也是治理之端,把权放进法的笼中,这是治理国家,尤其是治理中国这样一个大国的极为关键之处。本次全会推行“终身责任制”,让领导干部要依法决策,决不能逾法办事,让每一个“梦想家”参与到重大行政决策中去,以期形成正大光明的司法体系。最终,让法治成为全中国人民共同的信仰。

人民群众是追梦之路的动力源泉。有了前进方向与全面保障后,法治就能更好的维护“梦想家”的权益。“梦想家”依托于法治社会,全民尊法、懂法、守法,让法治真正成为人民的日常生活组成部分,让法治更好地为中国“梦想家”开路。

网评 篇2

要将“负能量”素材写出正能量文章,首先,写作人员要保持着正能量的思维,应该从“负能量”的人或事中以引导手法将其逐渐带进正能量的轨道。一篇完整的文章就出来了。例如,一天,有一个朋友当着我的面告诉我,那个某某她老是说:你有一个鸡肋,吃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境况。我只让她说到这里,后面我的话峰一转,我答她:“其实每个人都有鸡肋,上天不会将好的东西全给一个人的,它会关了你一扇门后,会给你开一扇窗的,你自己仔细想想对吗”?由于,我的思想一向持正能量多些,以免一些不开心的东西扰乱心绪,所以她马上说:“是啊!我儿子都叫我向你学习了,你真的什么事,都气不着你的。”接着,话题转移了。一场马上要燃烧气氛的“负能量”场面被我扭转为“正能量”的话题了。因为,一个人生存在世,面对各式各样的人和事,你是一个负能量的人的话,将饱受一生“负能量”的人生过程,我觉得这是来人间遭罪!只有快乐由内而外的散发,因为幸福和快乐是自己内心感受而得的,只要学会知足才会常乐,才让人拥有宝贵的人生。答题完毕,谢阅。

网评 篇3

Nowadays with the ever rapid development and increasing popularity of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shopping on the internet has been a fashion especially among the youngsters.

Online shopping has made our daily life more convenient and fortable. For example , shopping on the internet can save students a great deal of time on the way between home and store, so they would be able to concentrate more time and energy on their academic work. The internet has shorten the distance between manufacturers and consumers and thus we can even buy goods in other countries .On the other hand , lack of the face to face deal makes online shopping less reliable and trustworthy. What’s more the delivery will increase the risk of items’ damage.

In my opinion, shopping on the internet is a irreversible trend. More and more people will be accustomed to it. It'll be much more popular in the near future. And at the same time we should take some measures to make it perfect.

网评 篇4

3月18日凌晨,XXXX隔离区一名检验师刘某确诊为XXXX例(普通型)。xx确诊病例XXXX感染,砖家回复确诊病例XXX感染为个例现象,不必怀疑XXX。

一些民众表示:医务人员作为重点人群优先接种xXXX,为什么接种xxXX后仍会XXX?其实自xx出世以来,便饱受争议,尤其是在此热议爆发以后,民众更是对XXXX的安全程度产生了怀疑。xx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前科学家xx对此表示,xxXXXX保护率并非100%,接种XXXX后是比较安全而非绝对安全。国产xxXXXX在国内外已接种了数千万人次,安全性和有效性都得到充分证实,大众不必因这一个例而对国产XXXX产生怀疑。

一些民众表示:既然目前还不能100%确定xxXXXX的有效程度,为什么还要鼓励广大民众进行接种?但是更多民众认为,其实从xx层面来讲,这是本着对人民群众负责任的态度。目前来说,现在的XXXX已经在国外进行多次试验,安全性和有效性都是有充分的理论依据的,为我国提供了安全保障。另外,任何XXXX都不敢确保100%的安全性,并且每个人的体质不同,不排除出现意外的情况。我国的xx已经接种了数千万人次,换句话说也就是数千万分之一的几率。和其他XXXX相比具有同样的安全意义。实在是不必引起恐慌,而是要放下心来,一切交给医务人员来处理。

舆论认为:xx确诊病例接种XXXX后感染情况属于个例,瘦人的体质和所生存的环境所影响。任何XXXX都不能确保有的预防率,但xxXXXX接种后,预防重症病例有效率在90%以上,总体保护率在70%以上。著名医师曾xx分析,xx这个病例的出现,可以让我们对xxXXXX有更全面的认识。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科研人员还需要继续努力,提高XXXX的有效性。

而xx全体民众则需要充分的相信我国的医疗团队,相信钟xx院士的预估,相信xx对人民的保护,在XXXX和产生抗体的间隙更注意防护,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积接种XXXX,为自己的安全和群众的安全负起责任。

网评 篇5

自我成功,是需要一定的心理策略的。我们任何人的努力要有方向,成功也要讲究心理策略。如果是一味地蛮干,那就很可能不会达到理想的效果的。那么什么样的性格容易成功呢?我来引用希腊哲学家普鲁塔克说过的话:“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来解释性格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个人成败。你是成功者,还是失败者,跟你本人的性格息息相关。都说性格很难改变,但超越却不难做到。做事必须学会当机立断,这是每一个成大事者,必备的素养。因为机遇并不是随时都会出现的,只有你自己当机立断,才能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从而一举成功。其实心理素质,对个人成败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它的作用在个人能力之上。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成功的保障,无论面对成功也好或者失败也罢,都一定要保持自我,从容面对。现在我来列举几点成功者,必备的心理素质,仅供大家参考:第一、自我觉察我认为所谓的自我觉察,就是对自我认识的敏锐直觉,指对自己的心理、行为态度等的知觉与了解。自我察觉的对象主要是,自己的需要、动机、态度、情感等心理状态以及人格特点,同时也包括自己的言谈、举止、表情、语调等方面的行为态度。准确的自我察觉,有助于个体的社会调适和心理、行为素质的良好发展。第二点、自我尊重所谓自我尊重,是指人对自我行为的价值以及能力,被他人与社会认可的一种主观需要,是人对自己的尊严和价值的追求。这种需要与追求如果能得以满足,内心就会产生自信,从而觉得自己有价值。第三点、自我控制自我控制,是个人对自身心理跟行为的主动掌握,是自我意识的一个重要的成分,是个体自觉地选择目标,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适当地自我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抑制冲动,抵制诱惑,延迟满足,坚持不懈地保证目标实现的一种综合能力,这一切都会表现在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第四点、自我调节自我调节,主要是指自我心理调节,现代社会竞争激烈,每一名身在职场的人们,都面临巨大的压力,来自工作、生活方面的双重压力使很多人身心疲惫,甚至被病魔击倒。这与身体上的疾病比起来,心理疾病的危害程度更高。很多人认为有压力是很正常的事,因为有压力才有动力,但是如果压力过大,则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你自己的身心健康。第五点、自我意象自我意象,其实也就是“我属于哪种人”的自我观念,它建立在我们对自身的认知和评价基础上。一般而言,个体的自我信念都是根据自己过往的成功与失败,他人对自己的反应,自己根据环境的比较意识,特别是童年经验而不形成的。根据这些,人们心里会形成“自我意象”。就我们自身而言,一旦某种与自身有关的思想或信念进入这幅“肖像”,它就会变成“真实的”。我们很少会去怀疑它的可靠性,只会根据它去活动,就像它的确是真实的一样。第六点、自我激励所谓自我激励,是指通过激发人的行为动机的心理,使人时时刻刻处于一种兴奋状态。这种状态不仅能够促使人们充满激情地面对工作、迎接挑战,还可以在工作中做出不平凡的业绩来,因为成功总是属于那些不懈努力和不断自我激励的人。第七点、自我实现其实所谓自我实现,是指,人都需要发挥自己的潜力,表现自己的才能;只有当人的潜力充分发挥并且表现出来时,人们才会感到最大的满足。同样的,任何人的自我成功,关键在于和自己比,不要攀比那些光鲜的成功者,每个人的能力、机遇、付出等都不尽相同,不能简单地,以成败论英雄。只要自身能力逐步提高,收入逐步增多,幸福感逐步增加,我们的生活质量就会变得更好,那么这就是一种自我成功。每天进步一点点,每天提高一小步,生活就将充满希望,你的未来也就会值得期待

网评 篇6

根据自治区国家xxx通知精神,农业厅安排部署,认真对照《机关、单位保密自查自评标准》检查内容,结合工作实际,对我单位的保密工作进行了全面的自查自检,按照《自评标准》中实有项目计算分值,总的得分达到总分值96%,考评结果为符合要求,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保密工作领导责任制落实情况和保密制度建设情况

(一)我站实行保密工作领导责任制。领导班子对保密

工作十分重视,把它做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将它同业务工作同计划、同部署、同检查、同总结。保密工作做到了分管领导负责抓,经办人员具体抓,且能熟练掌握保密法规和保密技术基础知识,熟悉本单位业务工作和保密工作基本情况。并按照保密法规和有关规定建立了保密责任制度。将责任落实到人,从而使各岗位人员职责清晰,任务明确,为我单位保密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强组织基础。

(二)保密制度建设情况。制定了《办公室保密制度》,

二、保密宣传教育培训情况和涉密人员管理情况

我单位把保密工作作为内部工作的一项重点来抓,严格执行上级保密工作要求,切实加强自身保密工作建设,本着预防为主的原则,要求职工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有关保密法规。经常性的进行保密教育使干部职工增强了保密意识,克服麻痹大意思想,避免泄密事件的发生,树立责任意识,提高思想觉悟,为我站保密工作顺利展开奠定了可靠的思想基础。档案工作人员查、借、阅档案手续齐备,秘密文件、内部资料的传递、回收、注销都严格按照规定办理。

三、 信息系统和信息设备保密管理情况

为加强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保密工作,我单位的每台电脑系统都安装了杀毒软件和防火墙,防止病毒入侵。制定电脑安全操作规范,要求工作人员严格按规范操作,发现病毒及时报告处理。安排专人做好电子文档的输入、存档、发送、印制、备份等,加强对存储涉密信息的计算机的管理加维护,对软盘、移动硬盘、U盘等存储介质的借阅、使用、保管、销毁实行严格管理制度,确保电子文档安全。

近年来,我单位的保密工作逐步规范化、制度化,没有出现过涉密事故,今后将继续努力,积极探索研究新时期保密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力争保密工作再上新台阶。

网评 篇7

学习教育用书出版座谈会暨专题宣讲动员会15日在京召开,xx出席会议并讲话。他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xx在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

xx发展需要学习教育

在物质实力不断增强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注重精神文化的发展。

放在当今的新时代之下,提升文化软实力,首先要注重的便是xx文化,这是目前的发展方向,也是大势所趋。若想发展添砖加瓦,就必须要求同进步,干部队伍关键行。毋庸置疑,新发展意味着新要求,新要求意味着学习教育。对于每一位干部而言都是如此。

所以说,开展学习教育是新时代之下对所有xx提出的要求,也是新时代之下对人才发展提出的要求。

组织的进步需要学习教育

从近100年前的嘉兴南湖开始,回顾我们走过的100年光辉历程,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发展史、是一部砥砺前行的奋斗史。各干部始终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发挥自己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终筑起了抗击磨难的巍峨长城。

恰逢建x100周年之际,并且疫情已经逐渐消退,广大干部的热情已经被激发。这也意味着广大干部不仅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负时代,不负韶华,勇敢担当,挺身而出。还要做到学有所得,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如是说,目前所开展的学习教育之于奋斗的意义不可小觑。

x员的提能需要学习教育

如今xx的100周年华诞即将到来,大力弘扬优良传统和作风就是目前组织的重要任务。所有干部都应在积进行精神学习的基础上,把组织优势巩固好,发展好,发挥好,把xx过硬摆在。

每一位干部只有深入了解了历史,才能真真正正感受到自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真真正正做到明理,增信,崇德,立行。所以每一位XX都必须要切实学习历史,跟随xx号召,提高自身,贡献人民。

让如火如荼的学习教育深入每一个人的心中,为xx的日渐强大奉献力量。

网评 篇8

shoppingon the Internet,or shopping online,is being more and more and morepeople are using the internet to buy do people use the internetto shop?Some people say that it is more can just stay at homeand shop for anythings that they want at any time,day or night. If you want tobuy something on the internet,you need a credit have to type youcredit card number and information on the web site and send it to the storeover you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because every thing has twopoint,shopping online ha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网评 篇9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online shopping has bee popular in people’s daily life. As many of us might have witnessed, more people are buying products through the Internet. And to facilitate online purchase, stores provide pictures of their products together with other illustrations on the

websites. Besides, online products range from small items such as clothes and books to large ones like puters.

Undoubtedly, online shopping has brought us many conveniences. Yet its potential dangers to the consumer could not be ignored. One possible risk is that consumers might not get the exact product they want because the information provided might not be enough or reliable. For a simple example, a consumer who wants to buy a pair of shoes might end up getting a pair with desired style but unfit sizes. After all, people have to try themselves when buying clothes or shoes. Moreover, if consumers do not pay attention to the credibility of online stores, they might get cheated.

Therefore, consumers should firstly be aware of the credibility of an online store. Secondly, people should not jump on the bandwagon because not all online shopping brings about convenience. Instead, they have to make their

own judgment as to the kind of products that could be bought online. Thus, they could avoid possible trouble caused by inadequate or inaccurate information provided by an online store.

网评原创网评文章 篇10

网评原创网评文章(8篇)

1.不能拿“种种原因”当借口

如今,“由于种种原因,某些部门的工作进度有些慢”、“由于种种原因,某项措施的落实力度不太够”、“由于种种原因,某些干部的工作劲头不太足”……“种种原因”几乎成了少数干部的口头禅,却倒不出个所以然,在会议讲话中、每一次工作检查中并不鲜见。同时,这似又不似推卸责任的“推脱词”,听起来让人费解也懵懂,有时候碍于某些原因就草草了结,这是何的大会与检查啊?如此,“种种原因”逐渐成为了他们的“万磨油”帮他们磨掉缺点、磨掉不足,最后自成方圆。

拿“种种原因”当万磨油的现象,虽为数不多,却影响不小,伤害颇深。一伤工作原则,出了问题都拿“种种原因”当托辞而不点名、不批评、不问责,原则便成了圆滑,揭短便成了护短。二伤群众利益,“种种原因”实质是对认识问题的不深刻、不重视、“冷”处理,如此一来,解决难点问题、保障群众利益的“维权会”便成了走形式、做样子的“过家家”。三伤工作作风,拿“种种原因”当万磨油,对问题原因不细查、不深究、不思考,共产党人“讲认真、务实效”的工作作风便成了一纸空谈。那那些《落实党风廉政目标责任制》、《问责办法》、党旗下的承诺与宣言都在何处落脚啊?人民的利益又都被你们这些“种种原因”归宿到哪去了啊?

由此可见,如果不重视“种种原因”,紧随其后的将是种种问题、种种矛盾、种种落后的积压。“种种原因”流行,正是领导干部缺乏责任心、怕得罪人的体现,才会有不断的”雅贿”、“内部交易”等损害人民利益与不公现象的出现,才会有不经检查与总结的“工作美丽大糖包”出现,才会有接二连三的贪官不断下马。要是各级领导干部都能敢于拿掉万磨油,敢于将“种种原因”对号到具体环节、具体责任人;那么隐藏于“种种原因”背后的深层次矛盾将挖掘出来、公布出来,果断地一件件解决,就杜绝因“种种原因”而出问题的发生。2.加快完善公务员行政问责制度

去年9月,因强拆自焚而引起广泛关注的江西“宜黄事件”震撼人心。时隔一年,现在有消息称因“宜黄事件”被免职的宜黄前县委书记、前县长均已复出。此消息最近被江西抚州市委组织部证实。这一新闻引发了公众对公务员行政问责制度的广泛讨论和深入思考。据了解,现行法律中并没有明确规定官员复出的条件和程序,在某些地方往往出现官员被高调问责,随后又被不经意地发现低调复出,问责制度出现信用危机。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完善公务员的行政问责体系与广大人民的利益息息相关。首先,要完善行政问责制度的规范化、法律化。问责制度必须与现行的法律、行政法规有机地衔接,完善制度规范,完善立法,让失职官员在行政问责的同时受到法律监管,受到法律制裁,做到每一个官员的都责任明确,行政处理都有充分的法律依据,只有法律和制度相结合,才能充分保障责任落实和归属,杜绝“治标不治本”、“替罪羊”现象的出现。其次,行政问责要公开、透明、制度化。当前我国的问责制度尚不严谨,很多情况下只有事故和事件引起了党中央和广大民众的广泛关注后,才对失职官员采取行政问责、追究责任。而对于问责对象,责任如何划分,也具有不确定性。行政问责制度化,要建立健全制度体系,要紧密联系政务公开、绩效考核等制度,加强官员的监督管理,不仅可以对失职造成重大事故、损失的官员进行行政问责,也可以对老百姓不满意、政绩平庸的官员作出一定的监管。党员干部是老百姓的父母官,人民群众的呼声是政绩的有效衡量工具,问责制度要同人民意见挂钩,其根本目的是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最后,要妥善处理被问责后的官员。有的官员虽然“引咎辞职”,但很快又通过不明程序甚至借助不正之风复出,在其他岗位担任要职,这引起了人民群众的担忧和议论纷纷。对于一时失职的官员,既不能片面而盲目的决定不再录用,也不能随便复出。对于那些确有所长,或者在实践中重新赢得社会尊敬和群众信任的,应当通过公开的方式,例如可以借助群众选举的方式,允许其重新参政,发挥特长。3.正确认识权力

上报单位:中共东山镇委员会

领导干部如何对待和运用权力,是检验领导干部党性强弱、官德好坏的试金石。权力是把“双刃剑”,正确运用权力,掌权为公,执政为民,就会使权力造福人民;滥用权力,掌权为己,以权谋私,就会使权力造祸人民。邓小平同志曾经告诫说:“我们拿到这个权以后,就要谨慎。不要以为有了权就好办事,有了权就可以为所欲为,那样就非弄坏事情不可。”有一些领导干部在上任之初,尚能做到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但随着时间的延长,警惕性就不那么高了,就会在各种腐蚀面前败下阵来。因此,领导干部在运用权力时一定要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谨慎行事。要正确处理好权力与责任的关系。领导干部的级别越高,手中掌握的权力越大,社会责任就越重,越应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切不可滥用权力,谋取私利。

领导干部必须认识权力是人民给的。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是代表人民掌握领导权,每一位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党和人民是血肉相连的关系,任何一名干部的成长都是离不开党的培养和人民的信任,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做人民群众信任的干部。孔繁森同志有一句铭言:“一个人的最高境界是爱别人,领导干部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有了为人民服务的感情和世界观,就会能自觉地克服官僚主义,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4.基层公务员要有感恩的心

基层干部要有感恩心态。正如仲祖文《提拔了,该感谢谁?》文章中提到的:“这是组织决定和群众认可,要谢你就感谢党,感谢群众”。懂得了这些,才会真正理解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才会立志做大事,而不是立志做大官。要有正确的感恩心态,才会以知足的心态去体察和珍惜身边的人和事,从而使自己博爱而善良,敬业而忠诚,富有责任感和使命感,在自己与他人、社会之间创造一种友善氛围。5.时刻与人民在一起

看了人民网的时政新闻:2011年九大常委与人民在一起的温暖时刻,感触颇深。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时

曾指出,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人民群众才是历史车轮前行的推动者。6.作风建设是干成事的重要保障

毛泽东同志说过,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干部作风建设是决定我们事业成败的关键。

如果是干部作风是积极的、认真的、公而忘私的,就会把工作做好,把事业干成;如果干部作风是消极的、敷衍的、自私自利的反之,工作必然是一塌糊涂、一事无成。如何加强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呢?

一是以教育为先导,坚持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正面教育培养干部队伍的执政为民意识、公仆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摆正权利观,结合实际例子学习先进党员干部孔繁森、焦裕禄、李林森、韦寿增等人先进事迹增强党员干部的感恩之心和报效国家、干好工作的热情。通过剖析违法犯罪对社会对家庭的危害,增强党员干部的廉洁勤政意识,通过强化教育促使干部队伍思想意识的真正提高。

二是以完善制度为保障,坚持制度的完善性。完善党员干部的日常规章制度及保密制度等,促使党员干部懂制度、守规矩,在规矩内办事、在制度中运作,不逾越黄线,使制度发挥应有的规范作用。

三是以落实制度为抓手,坚持制度的权威性。制度是刚性的,更富权威性,以落实制度为抓手,敢抓不落实的事,敢处理不落实的人,使歪风得以遏制,使正气得以提升,促使队伍整体面貌得以改观,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表率作用。7.切实发挥好公众监督作用

公众监督是发挥社会民主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约束政府行为的有效方式。社会公众的监督无论是对发现和纠正违法违纪行为,还是对违法违纪问题的整改,都具有重要作用。在我看来,公众监督是一种手段,这种手段是否生效,关键是要用好“三镜”:

公众监督要用“放大镜”。随着社会日趋民主,公众的力量日益凸显,“某网民”、“某位群众”这些字眼在各大媒体上也是比比皆是。由此可见,公众监督的意识也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增强。然而有了监督意识,是不是就一定能真正履行好监督职责呢?答案不是肯定的。在我看来,公众百姓还需要一面“放大镜”,看问题必须全面,不能只看局部,不能只报忧不报喜,必须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看清实情,摸准实况,对百姓负责,同样要对政府负责,对于真正存在的问题,一定抓住不放,严查其责;对于客观上不存在的问题,也要正确看待,不能故意抹黑政府形象,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监督的意义。

公众监督要用“显微镜”。找出事物的本质是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的基本前提。公众监督必须善用“显微镜”,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出问题的真正原因。要深入调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对于带有“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要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将苗头遏制在摇篮里。公众百姓要运用自己的智慧,善于、勇于发展问题,同一切有阻社会发展、危害群众利益的势力作斗争,为我们国家的发展护好航。

公众监督要用“望远镜”。监督工作是为全局工作服务的,要学会用“望远镜”,眼界更宽些、看得更远些。不能被眼前利益所蒙蔽,要务求实效,增强监督工作的针对性,准确反映问题,切实推动工作落实。

充分肯定人民群众在监督工作中的重要地位,重视人民群众监督的热情和斗志,建立和健全人民群众参与监督的机制,对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同时政府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做扎实、做透明、做阳光了,就不怕任何监督。“身子正不怕影子歪”,接受公众监督就更有胆量、更有魄力、更有能体现公信力。8.年终考核莫动“礼”念

又到年终岁尾时,各项工作都已进入“收官”阶段,年终考核工作也接踵而至,有些单位领导干部为“考”出好成绩,不去积极准备材料,完善工作,反而“独辟蹊径”,打起“礼”字的念头,想通过送礼宴请来让考

核单位高抬贵手,“考”个高分。这种做法不仅掩盖了单位存在的问题,而且让考核“变了味”,害莫大焉。

要想年终检查取得个好的结果和排名,单纯通过送礼“拉关系”、“套近乎”,就算能够挣到“面子分”,但影响考核的公正性,极易让干部产生惰性和依赖性,致使整体工作滑坡、队伍懒散。领导干部领着大包小包频繁出入,难免引起群众非议和疑惑,容易被群众扣上腐败的“帽子”,不仅使考核干部队伍公道形象受损,而且会败坏干部和政府的整体形象。

诚然,在考核之际,少数干部的的焦急心理可以理解,但领导干部更应该清醒认识到,年终考核是对单位一年来工作绩效和服务水平的真实反映,不应怀着“怕”的心理,一味地通过送礼来“捂”、“盖”问题,这样不仅服务没有提高,反而在自己小圈子里,只看到单位的“门面”,看不到“后院”和“角落”,让群众的公信度和满意度大打折扣。

领导干部要打消“礼尚往来”的念头,戒除“礼”送“宴”收之风,就要真正在狠抓作风、提高效率上下功夫,对于存在的问题,绝不迁就,不袒护,找准问题,对“症”下药,整治干部的“慵懒散”问题,消除干部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的心态,促使干部作风整体转变,树立领导干部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