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长离任会上的讲话精选3篇》
镇长离任会上的讲话(通用3篇)
镇长离任会上的讲话 篇1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有位猎人外出打猎,人们劝他装上子弹,可他却大为恼火:“废话!打猎的地方还远着呢,装100发子弹也来得及。”走着走着,就看见一大群野鸭密密地浮在水面上。此时放枪,准能收获不小。猎人十分兴奋,可惜就在他匆匆忙忙装子弹时,野鸭有了警觉,飞得无影无踪。
寓言里的猎人失去了唾手可得的猎物而一无所获,是因为没有做好准备,而他需要准备的只是装上子弹。不是机遇不青睐猎人,而是他将机遇放在口袋中不愿上膛,结果只能错失良机,后悔莫及。
机遇只偏爱那些有准备的人。古谚说得好,机会先给你一个可以抓的瓶颈,你不及时抓住,再得到的却是抓不住的瓶身了。离高考仅剩40天,决战高考的号角已响彻云霄,40天的冲刺已如期而至。站在希望的门前回首张望,那一路的荆棘竟然都变成了盛放的蔷薇。一步又一步,高考近了,又近了。那场期待了三年的战争,马上就要打响了,十年寒窗苦读,三千六百多个日日夜夜,铸就了我们必胜的信念与坚不可摧的意志。书海的沉浮已不再让我们动容,风雨的磨砺只会让我们愈挫愈勇,我们的目光从来没有像今天这般坚定执着,我们的思想从来没有像现在这般成熟饱满,我们的心灵从来没有如此激荡燃烧。
少年自有少年狂,藐昆仑,笑吕梁,磨剑十年,今将试锋芒,
成功从来没有如此贴近我们年轻的生命,是强者必可脱颖而出,是胜者必可力压群雄。
不管你一模考试的成绩是300分,400分,500分,六百分,你必须要敢于接受这样的事实,只有你敢于接受了它,你才敢于去制定350分,450分,550分,650分的目标,你能不能达到550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从500分到550分的拼搏过程,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你培养了很多成功者必须要具备的素质和基本才能,这才使你一生的财富,不要选择放弃,假如你选择了放弃,你就会养成放弃的习惯,碰到什么困难你都会轻言放弃。2做任何事都要快10分钟,很多同学总觉得考试时间不够,来不及检查。英国有个企业家65岁了,他有个爱好,飚摩托车,在高速上普通人开到120迈,他要开到180迈,他说了一句让你终身收益的话,正因为我很危险,所以飙车时我注意力高度集中
镇长离任会上的讲话 篇2
我来贵溪工作一年有余,这里的山山水水、大街小巷将永远镌刻入我生命的画卷。过去一年来,我与大家朝夕相处、共同奋斗,曾经的一幕幕场景,仿佛就在昨日,那么清晰,那么令人眷恋,真可谓“追往事,叹今吾”。我最想对大家说的话是:“难忘贵溪人,牢记贵溪情”。
1、难忘贵溪这片热土和这里的人民
我到任贵溪以来,度过了人生中最难忘的一段岁月。在这工作期间,我一直把自己定位为贵溪人。这片热土留下了我毕生难忘的回忆。
一是难忘博大精深的贵溪文化。贵溪处处有文化,遍地有故事。贵溪是道教发祥地,天师一脉相承1900多年,名扬海内外;贵溪是“心学”的发源地,陆九渊在贵溪创办象山书院,成为南宋四大书院之一;朱德、彭德怀、王稼祥和邵式平等革命先辈,都曾在贵溪这片红土地上留下过战斗足迹。丰富的国学文化,让我从中汲取了智慧、纯洁了我的道德情操;神圣的红色文化,让我体味到“不忘初心”的真切内涵,获得了为人民服务的力量。
二是难忘拼搏进取的贵溪干部。我忘不了与大家一道“创新党建”、“决战项目”、“升级产业”、“攻克电商”、“搞活金融”、“提升城市”、“重回百强”的日日夜夜;忘不了与大家一道共图“率先小康、幸福贵溪”的点点滴滴。我还清晰地记得,涉及沿线13万人口的贵塘公路1+5产业景观带项目从正式提出到开工只用了4个月的时间;贵溪电商仅用半年时间就从全省落后县市一跃进入全省前列;贵溪的“多规合一”实现了从一张白纸到全省领跑;贵溪——资溪高速公路列入省政府规划;贵溪市经开区经省政府同意已正式上报国务院申报国家级经开区;群众期盼的信江浮桥、象山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已完成设计,即将进入实施阶段;贵溪的三年公路建设计划、特色小镇、金融小镇和全域旅游建设也已启动;象山论坛、芗溪论坛、全媒体平台、城市LOGO相继推出。这些都是贵溪广大干部的激情与拼搏、担当与务实、智慧与勇气创造出来的。我希望,贵溪干部的拼搏精神能永远发扬光大,成为贵溪的城市名片。
三是难忘勤劳智慧的贵溪人民。到任一年来,我深切感受到了贵溪人民的勤劳智慧、淳朴善良、吃苦耐劳,他们是我奋斗的源泉,是我学习的榜样。英雄民警程永林、环保卫士吴港发等先进典型是贵溪群众的杰出代表。他们不仅以汗水浇灌着这块土地,还在需要的时候舍小家、顾大家,万众一心,弘扬正气。贵溪人民平凡而伟大,拥有海纳百川的包容精神和自强不息的崇高情怀,是贵溪发展和进步的脊梁。
2、感恩组织的关怀和贵溪干部群众的理解支持
我深知,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个人的力量是单薄的,个人的贡献是微小的。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我记得,来贵溪的第四天,我在全市领导干部大会上作了四点承诺,扪心自问,我做到了。这一年来,我做贵溪人、说贵溪话、办贵溪事,全力以赴、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不敢懈怠,惟恐辜负组织的培养和人民的期望,惟恐延误贵溪的发展。我虽然做了一些自己职责所系、力所能及的工作,但与上级的要求相比,与贵溪63万人民的期盼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每念及此,我内心有愧,是大家的宽容和大度、理解和体谅,给予了我前进的动力。
一是感恩组织的培养。我是一名农家子弟,能从学校到省会,从省会到鹰潭,从鹰潭到贵溪,每一步都离不开组织的关心和培养。在贵溪工作期间,每当我们处在关键时刻,鹰潭市委市政府都及时给我们指明前进的方向,创造宽松的环境;每当我们取得成绩时,鹰潭市委市政府总是给予肯定、鼓励和鞭策,寄予殷切的期望;每当我们遇到挫折时,鹰潭市委市政府都给予悉心指导、大力支持,帮助我们爬坡过坎。所有这一切,我将永远铭记在心。
二是感激同事的支持。有人说,县委书记是家长,我想,家长能当好家,关键是家人好。我是一个幸运的市委书记,因为能和这么多德才兼备、谦虚务实、勇于拼搏的同事一起奋斗。同事们对我的关心、理解和支持,我将永远深藏心中。
三是感念群众的信任。到贵溪工作以来,有经验丰富的老领导和老同志给予我指点关爱,有素不相识、善良质朴的基层群众给予我信任支持。是他们,赋予了我科学决策的胆识和智慧;是他们,传导给我工作的激情和创新的动力。
3、珍藏与贵溪广大干部群众结下的深厚情缘
从此别却贵溪郡,相逢有时泪难收。今后无论走到哪里,无论何时何地,贵溪这块给了我太多感动的土地,我会永远回忆和珍藏!
我离开贵溪,贵溪只是少了一位建设者,但多了一位关注者、支持者。贵溪的每一步发展,我都会尽力支持;贵溪的每一次变化,我都会无比欣喜;贵溪的每一个成功,我都会分外骄傲。
贵溪工作的磨砺,丰富了我的人生,积攒了我的工作经验,让我结下了难忘的贵溪情缘。我在这里为理想奋斗过,贵溪就是我的又一个家园。这座城市给了我阳光、雨露和养分。我愿意作贵溪大地上的一棵树,为这座城市增色添彩,与这片大地上的人们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我为这座城市付出过辛劳,我的心、我的情、我的梦也会萦绕这座城市。
我深深地热爱贵溪这片热土!
我再次衷心地感谢贵溪人民!
镇长离任会上的讲话 篇3
今年1月1日我正式离任蓬溪县新会镇党委书记,没有鲜花,没有饭局,也没有更多的依依惜别。虽然我已离开,但新会镇始终是我心中的牵挂。正月十三中午,我又悄悄地回去品尝了里坝街上的绿豆肥肠和红烧肥肠,那个味道还是那么“巴适”,甚至还超过了原来的味道,永远让人回味,让我驻足留恋!
这些天我悄悄走完了工作了4个年头的旮旯角落,一切都是那么熟悉,虽然我没有让这里改变贫穷落后面貌,但这里的山山水水都留下了我的脚印,有我们团队洒下的心血和汗水。我永远不会忘记这里,不会忘记这里的百姓和山水,因为这里是我人生第一个可以真正意义上“激扬文字、指点江山、造福百姓”的福地,因为这里让我和我的团队年年都获一等奖,年年都得先进,年年都在国家、省、市、县各级媒体上大放光彩。这里给予我太多太多,但这里却离全面小康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这里的农村公路还没有全部实现村村通、社社通,这里在集体生产时代留下的几千米水渠还没有得到全面维修,这里60多家家庭农场主、种养殖大户所遇到的一系列问题还没有得到全部解决,这里还有466户、1068人处在贫困边缘……
不经意就踏上了骡埝村,这是一个省级贫困村,目前市县正在倾力帮扶。这个村地处偏远,既远离镇政府,更远离蓬溪县城,全境平均海拔650米以上,是典型的“七山一水两分田”丘陵地貌,常年缺水,靠天吃饭。上世纪末,全村还有农户324户、1017人,现在却只剩下277人。
来到骡埝,就不得不去看看我的农村工作导师、村支部书记杜六全同志。他早年是乡村代课老师,是一位很有思想,且敢讲真话的乡村干部。记得我当镇长的第一天,他就主动向我建议:如果能把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交由村集体统筹,按照中长期规划,采取村民自建模式,对现有耕地进行坡改梯、梯改土、土改田,完善水网、路网、田林网,3~5年后就能建成大片旱能灌、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到那时不但耕地面积增加了,土壤肥力增加了,而且有价码引进大业主,消灭撂荒耕地,如此才真正实现了国家出台“三农”补助政策的初衷。来到这里,就是想听听他的真话,请他继续担任我的农村智库。只有通过这些“土专家”,才能体察民间疾苦,才能了解政之得失。比如,他疑惑,为什么会有“农民工”这个叫法?农民就是农民,工人就是工人,恰恰是农民进城干了工人该干的活路,工人没活可干,就让国家养起了!他痛诉,“病不起”才是农民致贫的根源。不能理解乡镇卫生院闭门造车的健康档案有何用?不能理解新农合缴费标准年年涨,为何报销比例不涨?不能理解民营医院为何总是要耐心劝导住院?不能理解为何同是剖腹产、同是住七天院,参合后的医疗费是3700元,没有参合的医疗费却是2600元?他毫不客气地指出,农村越来越穷,主要毁在县乡政府。国家每年拨那么多钱,都被政府整合干“路边工程”、“形象工程”了,而偏远农村一点雨露都沾不到。他苦恼,任劳任怨干了几十年的村干部,为收征购提留,为抓“大肚子”安环引产,为发展蘑菇、青花椒,得罪了不少人,为什么退下来后的生活待遇还不如一个五保户?他的每一个疑问,每一个苦恼我都深深的记在心里,希望在不远的将来能全部解答。
来到骡埝,就不得不去看看我志同道合的农民朋友陈宗春。20xx年3月,50岁的他从西藏带回全部身家200余万元,将屋后山上400余亩撂荒耕地全部承包,种上了玉米、小麦、魔芋、红苕,栽上了核桃树和花椒树,注册成立了全镇第一个家庭农场,20xx年又被评为了省级示范家庭农场。陈宗春是新会返乡创业、回报桑梓的先行者,也是我担任党委书记以来重点关注和研究的对象。他对故乡的那种挚爱令我十分敬佩,早年他就为家乡捐资架桥修路,那些年他一到初夏就到西藏打工,一到初冬就回家务农,从不间断。“看到大片荒芜的土地,我心里着急,害怕国家和人民以后没有粮食吃,我要挣钱回来改变这里。”这就是那些年一直支撑他两地往返的理由。这次,再来寻访我这位农民朋友,就是要给他继续加油鼓劲,让他坚持、坚持、再坚持,不能因为种粮成本上涨、粮价下跌而偃旗息鼓。要让全镇60多家种养殖大户看到希望的曙光,要让种养殖成为新会摆脱贫困走向致富的法宝。
来到骡埝,就不得不去拜访一下我在这里的“亲戚”。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期间,我在走村入户时发现这里有一户特困家庭,老人叫王选文,大儿子王勇一直未娶,早年在成都送快递时被货车撞为伤残。听邻居说,赔偿金花完之后,王选文就把大儿子扔到窑洞里不管死活,等到发现时,已经裸死多日。更为奇葩的是,二儿子王伟早年在新疆娶回了一个智障老婆,他们女儿王娴开始一直好好的,到12岁时精神病突然发作,就此失去了读书机会。现在就只剩下一个正在村小(只有1个班,3个学生)读小学六年级的弟弟王坤。他们的父亲王伟美其名曰在成都打工挣钱,养家糊口,但是直到老婆、女儿双双走失后,都没有回过家。在我的任职地,还有如此不幸之家庭,我深感愧疚和不安。当时,除了想尽一切办法救助这个家庭之外,我能做的,就是每月从自己工资中拿出100元作为王坤的学杂费,我要认了这门亲戚。此次,我就是要去走走这一门亲戚,敦促和鼓励正在蓬溪实验中学读初二的王坤发奋学习,争气、争气、再争气,尽自己最大努力改变现状、走出困境。
骡埝村只是全国300多万村庄的一个,但他却是中国农村的一个缩影,是农村现实困境的真实写照。作为一个乡镇干部,农村的贫穷、疾病、落后、无助,真的让人揪心。我想每一个有责任心的乡镇干部都在想让其改变,也在为其改变努力。我和同事们同样也在倾尽全力改变现状,尽管我们力量小,方法少,资源有限,但我们都怀着一颗让农村越变越好的心,并在用行动帮助农村逐步摆脱贫困。
这就是骡埝村,这就是我曾经所在的基层,镇里、村里的每件事看似鸡毛蒜皮,实则都是村民心中的“头等大事”,我和同事们每天都要处理大量家长里短、是非纠葛,但往往只能见子打子,不能毕其功于一役。
这就是新会镇,作为乡镇党委书记的我,一直就告诫自己当官就要为民作主,要时刻心里想着百姓,为百姓谋实事。农村经济怎么抓,需要思路和胆识,农民诉求怎么解决,需要口舌还需要打擦边球,所有责任、压力都在此堆积,甚至在做梦的时候我都想让全镇人民全面小康、全面富裕。
但我深知让全镇人民全面小康,全面富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需要几届领导班子共同的努力,更需要省市县各级的政策扶持,以及农民群众自身的努力。带着农民期盼、基层苦恼、乡镇困惑,我努力为农业寻路、为农村代言、为农民呐喊,期望能在更高层寻找锦囊妙计。
正是这希望能够带领全镇人民致富奔小康的念头,让我不断的向上,20xx年,有幸能够进入省政府督查室上派挂职学习,在那里我的视野变得宽阔,知识得到丰富,对于农村的发展有了全新的了解,更加坚定了我致力于农村发展的信念。于是,我选择了省委农工委,选择了这个真正执掌全省“三农”“牛耳”的权威部门,选择了这个统筹负责全省“三农”政策顶层设计的好单位,选择了这个真正战斗在脱贫攻坚第一线的新战场,选择了这个充满朝气、富有活力的大家庭。感谢省委农工委也选择了我,让我在这个大家庭中实现我的百姓情怀,让我能有机会探索一条接地气、可复制的农业现代化道路,让我能实现我的个人梦想与“三农”梦想的完美升华!
洪秀柱的一段演讲深深震撼了我,此生做马还是做驴,全凭选择!是做马历经千辛万苦陪同唐僧取得真经,还是做驴整天原地打转推磨。我选择做马,披肝沥胆,勇往直前!
刘晓庆的一本书深深感染了我,人生不怕从头再来!人生不管遇到多么大的失败,面对多么大的困难,还是取得多么大的成就,不要留念,不要彷徨,不要裹足不前,要勇敢地把过去的成绩清零,勇敢地追求一个崭新的人生!我选择,清零过去,从头再来!
一个29岁返乡创业青年曾经说到,生活就像茶叶蛋,裂纹越多越入味。他有一句人生格言:“人在世上难免要吃苦,现在不苦,也许将来会更苦;苦吃完了,就剩甜了。”我选择,做一个尝尽千滋百味的茶叶蛋,做一名色香味俱全的新农人!
选择需要勇气,也需要智慧!农工委领导谆谆告诫,我们这一代年轻人,既然生逢其时,就要才尽其用。一个干部只有经历丰富多彩,才能把事业干得丰富多彩。对于我来说,从事“三农”政策法规研究工作虽然是菜鸟上路,但我始终相信,久久为功,水滴石穿,只要笨鸟先飞,就可以让生活变得更美好,让人生变得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