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相关 > 工作文档 > 工作计划 > 教学工作计划 > 小学五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精选5篇)正文

《小学五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精选5篇)》

时间:

小学五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精选5篇)

小学五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 篇1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中职学生正处在身心飞速发展的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关系、升学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为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培养中职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二、教学目标

(一)总体目标

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

(二)具体目标

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掌握心理调适的方法。指导学生正确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培养职业兴趣,提高应对挫折、求职就业、适应社会的能力。正确认识自我,学会有效学习,确立符合自身发展的积极生活目标,培养责任感、义务感和创新精神,养成自信、自律、敬业、乐群的心理品质,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职业心理素质。

首先: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要求,富有责任感和进取心,形成良好的自我认识能力;

其次:掌握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卫生常识,适应自我身心变化,能够大方得体地与同学、异性和长辈交往,勤奋精神和刻苦毅力逐渐养成;

再次:形成锲而不舍的个性特征,掌握自我心态、情绪的调适方法,改善学习方法,能够在升学和就业方面做出合适的决定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学生的心理问题多表现在人际关系、学习动机和自我认识等方面,如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同学关系、异性关系紧张;学习上出现焦虑、紧张、厌学情绪;自我感觉、体验和评价失当等。

我校学生的心理问题具体表现为:

1、学生由于学习适应不良而产生的苦恼

学生经历着许多变化,如环境、学习活动、人际交往以及角色的转化等变化,有了变化就要适应而学习适应不良是困扰学生的主要问题。

2、学生的紧张和焦虑情绪

这种不良情绪大致有以下情况:对前途和未来过分担忧,自信心下降;出现消极情绪不知如何宣泄,导致自己长时间处于压抑状态,影响学习的效果和人际交往。

3、与同学交往特别是与异性交往出现的困惑。

4、由于家庭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不良情绪。

5、缺乏自信心,过分自卑和过分自负。

四、教学内容

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能与同学和谐相处,快乐生活,学会学习、人际交往、升学择业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一些常识。

帮助学生适应职校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要求,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发展其学习能力,改善学习方法;把握择业方向,了解自己,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逐步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加强自我认识,客观评价自己,积极与同学、老师和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逐步适应生活和社会的各种变化,培养对挫折的耐受能力。

五、教学原则和方式方法。

1、教学原则。

(1)科学性与实践性相结合,重在体验和调适。本课程要依据心理健康的理论知识和方法,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强调科学性;同时,要重视实践性,加强活动和体验环节,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提高学生自我调适能力。

(2)心理素质培养与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相结合。心理素质是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基本要素。本课程要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在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过程中体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

(3)面向全体与关注个别差异相结合。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开展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同时,要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关注个别差异,促进全体学生心理素质的全面提高和身心协调发展。

(4)发展与预防、矫治相结合,立足于发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重视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主动预防和矫治学生出现的心理行为问题,使学生的心理潜能得到最大发挥。

(5)教师的科学辅导和学生的主动参与、家长的配合相结合。教师要启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重视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有机结合。同时,调动家长的热情和积极性,发挥家长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2、教学方法

(1)教学方法的选择。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生活环境、知识水平和专业特点、具体教学内容等,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2)教学方法的运用。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情境模拟法、角色扮演法等多种教学方法。重视实践活动和案例教学方法,强调在活动中体验和调适。鼓励教学方法的创新,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

(3)教学方法的评价。评价教学方法要以实现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为依据,要从学校实际出发,从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出发,适应教师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

3、教学活动建议。

结合教学内容,利用校内外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在课堂教学和综合实践活动中,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团体辅导、个别咨询、心理行为训练等活动,同时,在实习实训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校园文化活动等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开展实践活动要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要精心设计、精心准备、精心组织、确保安全、追求实效。活动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老师要对学生活动给予及时引导。要通过讨论、总结和撰写活动报告等方式,组织学生交流心得体会,展示教学效果。

4、教学资源。

(1)教学用具。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充分利用教材和教学参考书所提供的资源开展教学活动,适当运用图片、投影、录音、录像、电影、电视、多媒体教学软件等辅助教学,重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2)教学资源的开发。教学资源包括教学参考书、教学图片、音像资料、多媒体教学资料、案例选编等文本教学资源;包括典型成长个案、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等社会教学资源。

六、课时安排及分配建议。

本课程总学时为48学时,每周6学时。教学时间为32学时,视屏赏析16学时

(一)心理健康基本知识

(二)悦纳自我,健康成长

(三)和谐关系,快乐生活

(四)学会学习,有效学习

小学五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 篇2

随着社会的进步,健康概念的内涵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健康在现代社会是一个多维的结构,涉及到相互依赖的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状况。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定义为"不但没有身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生理,心理和社会能力的完满状态。"在健康这个多维结构中,心理健康处于重要地位。"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心理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的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即认为如果一个人的心理状态符合同龄阶段大多数人的心理发展水平,那么其心理状态就是健康的相反则不健康。我国学者认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大致是:

(1)具有良好的认识自己,接纳自己的心态意识;

(2)能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使之保持愉悦,平静;

(3)能承受挫折;

(4)能较正确地认识周围的环境,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

(5)人际关系协调,具有合群,同情,爱心,助人的精神;

(6)具有健康的生活方式与生活习惯;

(7)思维发展正常,并能激发创造力;

(8)有积极的人生态度。道德观,价值和良好的行为规范。

影响人的心理健康的因素复杂多样。其中,生理因素如遗传,发育,疾病等就是能否实现心理健康的自然基础或条件;家庭因素,学校因素,与社会因素在维护人的心理健康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个体的心理素质及其成熟发展水平等内部因素则是影响心理健康的主导要素。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量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

教学目标:

(1)根据一年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

(2)面向全体学生,通过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的认识,使心理素质初步得到提高。

(3)关注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样形式的教育和辅导,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4)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教学实践中,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需要实现两项目标。

一、是发展性目标,即通过提高全体学生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性等方面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展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这是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的主要目标;

二、是防治性目标,即通过对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矫治,进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在上课时首先让学生自我意识。自己对其自身肢体活动状态的认识;自己对其自身的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意识。

包括自我观念,自我批评,自我体验,自尊心,自豪感,自我监督,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等。在班上开始一次"看谁最有自控力竞赛。"首先教师提出竞赛要求。再请几位班干部上讲台作裁判。接着开始进行比赛。全班同学都静静地坐在座位上听着悦耳的歌声。

突然让几个同学在教室外面一边说一边笑,一边表演着进入教室,看谁笑得最大声,又最快离开座位指着说说笑笑的。看谁能不受外来影响仍然专心致志地听唱歌,能坚持听完唱歌的为胜者。结果,自制力差的同学一听到说声,笑声就情不自禁地被外来的同学吸引自己,也和他们一起说笑。有个别还离开座位一起玩了。(预先讲了可离开座位玩的)从竞赛中体验出自制力差的同学都是平时纪律散漫,学习自觉性不够强的同学。通过这活动了解存在的问题。经常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经常训

练同学们的自制能力。形式多种。不管在语文课或在班会课,思品课都不放松训练,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全班同学的自制力有所加强。不管上什么课都能专心致志地听课,不受外界影响,还意识到纪律的重要性,还做到在什么场合,什么时候都要自我控制,否则就会影响学习,影响生活和自身的价值。

要求:

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对小学生通过组织有关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游戏,娱乐等活动,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和方法,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开展心理辅导。对个别存在的心理问题或出现心理障碍的学生及时进行认真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解除心理障碍。结合学校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沟通的渠道,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引导和帮助学生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以良好的行为,正确的方式去影响和教育子女。

加强注意力的培养。从他最喜欢的活动开始。如爱听故事,听歌,逐渐延长其注意力的时间并培养他的耐性,按排他坐在第一二排,便于教师的监督和指导。上课的生动形象的教学吸引他,经常用目光,点头,竖大拇指,一定的面部表情或动作暗示他,及时提醒其遵守纪律。

一有进步,立即表扬鼓励,强化其良好行为。利用集体的力量影响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营造"遵守纪律光荣,违反纪律可耻"的集体氛围。教师在平时也特别重视学生的学习诱导,个别辅导,手把手教。经过教师耐心帮助,让他们的学习成绩不断提高。

小学五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 篇3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根据学生心理、生理发展特点和规律,运用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素质,促进身心全面发展。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处于少年心理向青年心理过渡期,既带有少年的天真,有时常表现出青年人的成熟。随着知识的积累和对事物体验的神话,五年级学生内心世界比较丰富。除了注意事物外表的形式之外,更注意对事物的分析和主观体会,对很多问题都可以做出自己的回答。

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五年级学生可以找到主要矛盾,抓住事物的关键,同时表现出不服输的反抗精神,往往家长说服不了孩子。独立意识和成人感增强,他们不希望老师家长把他们当小孩对待,但他们在独立处理人际和其他实际问题上还很不成熟,需要成人指导和帮助。

三、教学目标

1、确立学习目标,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如何有效地利用学习时间,获取“一份辛勤一份收获”的愉悦感。

2、让学生懂得合理安排好学习和休息,休息好,精神饱满,精力充沛,学习效率会更高。创造性的学习。

3、形式正确的集体意识及友谊观,克服不良的小团体意识,培养抵御诱惑的适当态度。

4、努力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帮助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开发个体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

5、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辅导和咨询活动,帮助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四、教学重、难点

1、知道人要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要相信自己,信任自己有潜能,能成功。

2、学会不但学会与同性交朋友,而且要学会要与异性交朋友。

3、找到自己的`缺点和优点,正确认识自己、接受自己和喜欢自己。并要学会欣赏别人,珍惜生命。

4、努力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帮助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开发个体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

5、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辅导和咨询活动,帮助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五、教学措施

1、坚持以人为本,根据学生心理、胜利的特点及发展规律,运用心理健康的理论和方法,培育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

2、立足教育,重在指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保证心理健康的实践性和实效性,迈向全体学生,关注个别差异,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理解学生。

3、提高全体学生的训练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力,培养学生乐观的、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4、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科学的、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六、课时安排:每周一课时第一周

1、我的兴趣爱好第二周

2、创造学习快乐多第三周

3、朋友真给力

第四周

4、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第五周

5、情绪卡片

第六周

6、自主学习巧安排

第七周

7、应对校园欺负

第八周8第九周9第十周10第十一周第十二周第十三周第十四周第十五周第十六周、学会选择、闪光的不仅仅是金子、严谨细心并不难、心中的小秘密、经得住诱惑的考验、和自己做朋友、学习加油站、我的烦恼向谁说、肩上的责任。

小学五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 篇4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上级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精神,根据小学教育的特点和小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通过多种途径继续认真开展多种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指导和帮助学生获取心理健康的初步知识,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发展。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不断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德育工作地针对性、学科性和实效性,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营造良好的氛围。

二、任务与目标

1、面向全体学生,开展预防性与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在自我认识、承受挫折、适应环境,以及学习、交友等方面获得充分发展,以努力提高全体学生心理素质和人格水平。

2、对于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有效地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三、具体作法与措施

1、心理健康教育要全面渗透在整个学校教育过程中,要与学校德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紧密结合。各科任老师尤其是班主任、思品教师,要有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的明确意识,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的心理咨询辅导的理论和方法,同时也能自觉地使教学与德育活动成为有助于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载体。还应向家长宣传普及心理卫生知识,争取家长配合学校,共同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2、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心理健康教育旨在普及心理科学常识,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人格水平,除了在思品课,体育卫生保健课中已安排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外,还要通过健康教育专题讲座,还可安排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上进行宣传,让全社会都来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

3、开设简易的心理咨询与辅导。心理咨询与辅导室的建立和正常工作,是达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整体目标的重要途径。学校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根据需要还将聘请校外心理健康辅导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与辅导。

4、每周一节心理健康课。心理健康老师应指导小学生学习简单有效的自我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1)学会放松。要使小学生知道紧张是正常的心理反应,是可以通过想象、转移注意力、调整呼吸、体育活动、听音乐、唱歌、阅读、睡觉等方法调节放松。

(2)与人谈心。要使小学生知道有问题学会求助,在学校可以找老师、心理辅导老师谈心,在家里可以找长辈、亲友谈心,在社会上可以与人谈话,学会与人谈心一辈子受益。

(3)学习写日记周记。小学生要学习用笔与自己谈心,把心灵的轨迹用文字描绘下来,对心理健康成长有很大的帮助。小学生也不用过分担心自己的内心秘密被他人知道,要学会坦然的对人与对己。

学校利用“红领巾广播站”这个宣传的阵地,对个别案例进行解析,对一些常识性的问题进行解答,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随时保持正常的心态。总之,重视小学生自我心理健康教育,利用一切资源开展小学生心理教育,促进全体学生的健康发展,是我们的工作终极目标。

小学五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 篇5

健康教育应该从小学开起,不同学段开设不同深度的健康教育教育课,让学生形成身体健康,人格健全,心理健康的完整社会人,才是一个全面发展的劳动者。给大家分享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欢迎借鉴!

一、指导思想

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育人为本,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学段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纲要》强调,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要立足教育,重在指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二年级学生通过一学期学习,开始有同学、集体的观念,参与学校学习,活动的生活,有意识的集体行为。开始掌握规范的,书面的语言,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的逻辑思维,是正健康的心理形成关键时期。

三、教材分析

教学理念:关注学生个性发展作为一套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它必然比其它课程更关注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它“以学生心理发展的年龄特点为主线,以学生思维品质训练为核心,以学生的自我意识培养为起点”,编辑了这套教材。整套教材有机的融入了新课程理念。它没有大段大段地讲述一些枯燥无味的心理学概念和理论,而是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融心理学基础知识于浓浓的趣味性之中,

重点突出了心理训练的操作性。教材有从感性经验、理性思考、活动体验等多个维度展开,使学生在老师的组织和启发下,更好的认识自我、适应学习环境、学会与人交往、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小学低年级主要内容为:帮助学生适应新的环境、新的集体、新的学习生活与感受学习的乐趣。乐于与老师、同学交往,在谦让、友善的交往中培养友情。小学中、低年级主要内容为:帮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品尝解决困难的快乐,调整学习心态,提高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正确对待自己的学习成绩,学会控制不良情绪,培养面临毕业升学的进取态度。在班级活动中,善于与更多的同学交往,具有健全、合群、乐学、自立的健康人格,培养自主、主动参与活动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

1、提高小学生对校园生活的适应力,提高学习兴趣、动机和直觉性,逐步提高他们的分析思维能力。

2、培养他们的集体观念良好的.人际意识和行为习惯,培养他们合群、开朗、乐学自立的人格个性。

3、通过班级的学习活动,从理性和感性上塑造他们乐观、向上、自信、诚实的心理品质。

五、教学重点

教会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学会与人沟通、培养积极向上、乐观的性格、学会生活和学习。

教学难点:教会学生正确的对待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方法。

六、教学措施

1、寻找学科教学内容中的契机,把握教学的最佳时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2、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良好的意志、性格等

3、充分发掘教材内容中的心理教育因素,对学生的人格和智能进行训练

4、进行课堂教学实录。当然也可以有重点地进行记录。

5、通过观察对学生具体作出评价,常用的快速调查主要有两类:一是简单测试题,这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接受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