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相关 > 总结报告 > 工作总结 > 教学工作总结 > 小学课改教学工作总结推荐3篇正文

《小学课改教学工作总结推荐3篇》

时间:

小学课改教学工作总结(通用3篇)

小学课改教学工作总结 篇1

本学期已经接近尾声,暑假太古三代导学案的培训仿佛还在眼前。这学期以来每一位教师都致力于太古三代导学案的运用上。大家有过迷茫,有过彷徨,这些也都发生在我的身上。那么现将本学期自己在课改方面的感受浅谈一下。

一:迷茫

从暑假太古三代导学案的培训,开始认识了何为太古三代导学案,在培训中懵懂得知了如何使用三代导学案。可是,当走进课堂,似乎将理论变为行动却是那么的困难。学生布置如何去掌握新知识,而我站在自己的位置急的抓耳挠腮,不知道该怎么办?因为简单的知识,孩子们可以按照这样的模式进行,可是稍微复杂的知识对于孩子来说,却只能用四个字来形容:无从下手。而我却又不知道是该说还是不该说?

二:寻求帮助

于是数学组就导学案的使用展开了业务学习讨论。大家将不会的问题抛出来,一起想办法,经过几个业务会,大家仿佛理论知识掌握的足够透彻。于是如何来上好课又称为一个重点内容。海燕姐和高迎迎暑假时去参与了太古三代导学案的培训,于是俩人自告奋勇的为大家开始上示范课。大家都积极去听课,并进行了激烈的评课。所有课堂中的问题给他们一一进行交流,他们也凭着自己对课堂的理解,给我们耐心讲解,大家似乎拨开了一点云雾。

三:自主实践

有了前面的工作,于是数学组开展了校内公开课。上课前我又一次咨询了高迎迎老师,并且选了一节课型内容都相对不那么难的课。一节课下来,虽然学生们积极程度没有之前那么高,我也可以理解,因为新型课型孩子们一下子也不可能很快接受。但是这节课至少在运用三代导学案上多了几分得心用手。

四:视情况而定

我们每个学生的情况不同,静下心来思考,为何太古学生可以运用自如无论是何课型,可是我们却不行呢?原因其实很简单,我们的孩子正在接受新事物,而他们已经在运用新事物,从接受到汲取再到运用,这个过程是需要时间的。所以我也明白一点,不能课课都这样,我们的孩子毕竟不是天才。于是我视情况而定,泰国复杂和艰难的课程,我以多引导为主,而简单的课程就以学生为主,这样三代导学案才能成为我们的帮手而不是负担。

这学期全区积极学习太古三代导学案,所谓课改其实就是为了更好的服务我们的教学,让孩子们更快掌握知识,并且是快乐的掌握。所以以上是我这学期以来自己的所思所做。当然课改的路还很长,在这条课改之路上不仅需要行走,更要边思考边行走。

小学课改教学工作总结 篇2

课堂教学提质增效,课改是核心。20xx年3月,我校全面启动了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的试点校工作。全校21个教学班,1205名学生,38位教师参与了课改实验。20xx年秋季提出了高效课堂“1+345”教学模式。即:“1”是指高效课堂即生本课堂,课堂教学从“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进发,课堂教学的终极目标是挖掘学生潜力,发展学生能力。“3”是指贯穿课堂的三种学习时间:预习、研习、练习;“4”是指师生的四种教学行为:倾听、自主、合作、展示;“5”是指教学的主要流程:预习导航、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点拨升华、练习反馈。创新的“1+345”教学模式,打造了学校教育教学的核心价值观。现将具体工作汇报如下:

一、营造课改氛围,开启课改思想之门

在新课程理论指导下,转变教师固有的教育观念,是课改实施的前提。针对课改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师定力不足、行政推动力缺乏等制约因素,我校从营造课改氛围,激发教师参与课改热情入手,在做好课改组织建设工作的基础上,重点做好两项工作:

一是师资培训常态化。近九个月的课改实验,可以说师资培训工作贯穿始终。我校召开新课改动员大会1场,课改实验中期小结2次,聘请专家讲座3次,开展高效课堂体验活动2次,组织理论培训9次,组织研讨课27节,观摩课12节,参与导学案编写教师41人,撰写学习心得73篇,赴外地参观学习123人次。

二是管理制度细致化。我校制定了《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高效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确定了课堂教学改革“三步走”总体目标,即:第一步,20xx年,实现教师有所认识、模式基本成型;第二步,20xx年上学期,模式趋于成熟,质量有所显现;第三步,20xx年下学期,模式富有特色、质量明显上升。同时,我校先后制定和修改一系列课改管理制度,如:《高效课堂教学常规管理制度》、《高效课堂教学评价表》、《高效课堂推进工作制度》、《高效课堂教学改革奖励制度》等。

通过持续不断的学习培训与制度建设,转变教师观念,转换师生角色,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传递课改前沿知识,交流教学改革经验,开启教师课改思想之门。

二、完善实验过程,构建课改管理系统

在全面推进课改的工作中,实验过程是关键。我校实施“三抓三重”策略,逐步形成民主、开放、有效的教研机制,促进新课改工作目标的逐步落实。所谓“三抓三重”,是指抓高效课堂教学重细节,抓骨干教师引领重活动,抓校本研训重实效。

1、抓课堂重细节做到“五看”。一看小组建设,是否建立组名、设计呼号、选拔培训组长、优化组合组员、明确帮扶对子,是否构建“对话、交流、互动”的课改文化;二看导学案编写与运用,是否注重导学案作用的发挥,注重学法指导,是否重视导学案反思与再研究工作;三看课堂教学环节“三要素”、“五环节”是否落实;四看课堂检测教学目标是否达成;五看试验示范班是否在年级中起到辐射、示范、“以点带面”作用。而这些课堂细节的落实则通过教学部门、联点行政严格的“走课”、“推门听课”、“开门听课”及组织“研讨课”、“观摩课”、“群议课”等制度予以落实。

2、抓骨干重活动注重“两头”。学科骨干教师是课堂教学改革的中坚力量,年轻教师持续发展是力量源泉。我们把骨干教师与年轻教师结成师徒对子。在骨干教师中开展“四个一”活动,即每学期开展一次论坛,上一节研讨课,研究一项小课题,带一名青年教师。在青年教师中开展“五项研究”活动,即每学期写一本教学反思,交一份教材分析报告,记一本读书笔记,听评课不少于20节,组织一份集体备课的主讲稿。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的活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青年教师有所依靠,骨干教师看到成果,从而达到互相促进的目的。

3、抓教研重实效突出“两点”。一是突出校本研训重点。我校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作为校本研训工作重点,要求课改教研组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确立研究的专题,在集体备课中得到体现。二是注重校本研训过程管理重点。为了加强对校本研训的过程性管理,学校明确了行政人员分工及职责,完善相关制度。行政人员必须与联点的教研小组成员共同参与教研活动,确保教研活动的真正落实。同时,建立行政人员检查督导制、教师课堂教学考核制。

三、落实保障措施,建立课改保障体系

为构建以学案为载体高效、自主、开放的课堂,我校建立了一系列的保障措施。一是组织领导保障。学校成立课改领导小组、工作小组,明确各职能组的作用,全面规划、统筹、指导学校课改工作,切实增强对课改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二是实施操作保障。我校教学部门加强课改示范引领,完善激励评价机制,积极营造讲课改、学课改、比课改的良好氛围,加强校本教研和课题研究,大力推进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三是经费投入保障。学校合理利用有限资金,加大课改投资力度。近九个月的时间里教师培训、学习、体验投入资金4。1万元,编印导学案4。85万元,拟投入课改所需教学设备资金约13万元,为高效课堂建设奠定必要的物质基础和师资储备。

课改是一场改善教育生态的革命。这场革命只有找到了规律,选对了模式,抓住了本质,就能够创造奇迹。在近九个月的课改实验中,我们有过迷惑,有过徘徊。但一路走来,局领导的关怀、鼓励,业务部门的指导、帮助,老师们付出的艰辛,同学们收获的成长,给了我们前进的动力。冬天已经到来,春天还会远吗?大雾弥漫之后阳光终会普照大地,我们期待着高效课堂因此变得和谐而幸福,智慧且灵动。

小学课改教学工作总结 篇3

网络教研这个新惹事物,为教师搭建了开放、同等、交互的学习研讨平台。20xx年在我校领导的同一安排下,万顺乡小学网络教研工作正式启动了,搭上了网络教研这一新的教研模式快车。固然对于我们学校的老师们来说,加入网络教研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如何充足施展因特网的上风开展网络教学研究活动,博采其它兄弟学校所长为我所用,提高教学研究的实效是我们面临的全新课题。然而通过半年多的努力,对每个参与教师来说算得上受益匪浅:大家在这个平台上学习了良多货色,从心灵到教研水平都得到了很大的锤炼。实践证实:网络教研已经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新道路!为此,我们在积极开展网络教学研究实践运动,拓展教学研究渠道,在培育教师的翻新精力和实践能力上,获得了一定的成就,积聚了一定的网络教学研究经验。

(一)引导器重、办法有力

本学期,我校为了拓展教学研究渠道,有规划地开展了网络教学研究活动。为做好学校网络教学研究工作,切实加强对学校网络教学研究工作管理,由业务副校长主抓,教导处罚管详细工作,学校把网络教学研究工作列入教师量化日程。学校领导非常重视网络教研工作,亲身参与探讨网络教研实施方案,并对实施中的详细操作步骤提出了名贵的看法。在校领导的关怀下,学校成立了“网络教研领导小组”“网络教研实施小组”“网络教研小组”。制定了“网络教研实施计划”,“网络教研管理措施”为学校网络教科研开设绿色通道,为网络教研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保障。在开展网络教研工作中,我校从业务校长到教导地方有成员及全体专任教师全员参与,保持每周三下战书进行网络教研,在网络上提出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怀疑,论述自己的教学方法、制造课件、叙述自己的教学叙事、反思,撰写经验论文。大大提高了全体教师的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

(二)齐抓共管、措施到位

1、在教师中开展了相关的网络技巧培训,努力提高我校教师网上教研的素质与程度。期初,学校派教诲处的领导和盘算机学科教师负责相干技术培训,多少次对老师们进行对于网络教研博客的注册、登陆、应用的方式培训;上传、下载文章的办法领导;学习建破本人的博客网站,学会与同行们商讨交流。我校教导处成员、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均树立了自己的博客,就连张福德、刘淑春、刘洪湖等几位老教师也不甘逞强,建立了博客,并积极介入网上交流。

2、当真组织教师上网学习各校的优良课例。学校请求教师参与网上研讨之前,要认真学习学校的课堂实录、教学设计及其余相关材料,做到不打无筹备之战,提高网络教研的实效性。每位教师应上网积极发言,在网上充分地表白自己的观点并做好记载。所抒发的观点必需有迷信的实践作为支持,同时要体现自己的.个性。

3、认真开展教研活动,力争夺得功效。

(1)利用网络进行教研。我们利用网络,延长教研活动的全程。在开学三周内,全部专任教师上交了工作打算;每学期每位教师将所讲的课改课相关资料(教学设计一份、教学反思一份、说课一份)上交教导处;各学科上交期末工作总结;教师经验交流的有关资料;教师的心得领会;学生优秀作品等。

(2)利用教研网进行网络教研活动。学校要求教师要建立博客,利用每周三的下昼把自己在平时教学中的经验、反思、教学案例等放到博客空间,与同行们共同切磋。每周至少要更新一篇有价值的教学方面的文章(原创);结合学校教研活动,组织教师坚持网络自学并做笔记写心得,在学期末交流学习。教师每周起码要筛选1篇原创“教学案例”(包括教学日志、教学心得、教学反思、教学故事、教学设计等)上传到网上的专帖长进行交流,每三周写一篇随笔(包含读书心得),并将作为硬性指标纳入学期末考察。一学期停止,由学校订教师的“教学案例”进行量化考评。通过这些网络教研活动极大地推进了学校课题研究的进度和品质,使现有的课题研究工作再上新的高度,取得新的冲破。

(3)常规的教学反思,教学设计的交流网络化。我校利用学校的博客,个人教学博客,学校网站的论坛等专区让老师将自己日常教学中的感悟、教学心得与反思、教案设计、案例、等上传发表、交流;并且充散发挥“教师博客”的交流互动功效。

(4)校长更是重视全校的网络教育教研工作的落实,在学期中应用全校聚会又对全校老师进行了几回校本网络教研的培训,针对我校跟兄弟学校剖析对照,意识本身的不足,扬长避短进步我校老师和网络教导教养的才能。

(5)建立模范,准确导向。学校教导处开学初制订了相应的规章轨制,对网络教学研究积极分子给予一定的嘉奖。

(三)取得的后果

我校的网络教研工作在领导的高度看重和带动下,全校教师以满腔真诚投身于网络教学研究活动之中,保障了网络教学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使得我校的网络教研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网络教研促进了教师专业化的成长,网络教研逾越了县内各学校之间的时空间隔,使宽大的一线教师可能得以实现与同行、与能手、与精英、与专家在线交换、探讨、配合、学习的欲望。联合新课程尺度的实行,增进了全校各学科教学的研讨,转变了先生大名鼎鼎、凭个体的教学教训进行教学的状况。实现了信息传递快捷、资源共享、独特提高的目标。一年以来,我校教师每人在网上发帖10余篇,张小红到达20余篇。张小红老师在这方面工作中受到县教师深造学校的好评,所有这一些都是网络教研带给咱们的喜悦。网络教研有效地促进了我校校本教研,使教师的能力真正得到了提高。

2、网络教研促进了单纯、简略教书型教师向学习、研究型教师的改变通过“教研博客”上的课例、反思、教学设计和论文,我们的教师岂但是在学习,更主要的是去反思、去研究,并不断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加以验证,加快提高自己教学水平的步调。广大教师取长补短,改造了“满堂灌”的课堂教学模式,注重了培养学生的立异意识及实践能力。特殊是语文教学更加注重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练习的造就,网络教学技能和网络教育教学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3、网络教研奠定了教师的成长基础。教师建立了自己的博客,在博客中,发表一些教学中的反思,与同行共探讨。及时记录自己的一些教学心得,便于保留,也为写论文打下一定的基础语言和实践素材。同时记录一些学校里的日常生涯琐事,以及班级的治理迷惑,让家长和更多的同行供给有效的辅助。有感一个班的学生,随时随地记载教育中的景象,以及产生在我们四周的事件,发表个人的一点微不足道的主意。通过这些,为教师的成长奠定了基本,使我们更加酷爱工作,热爱学生,把自己可贵的时光献给教育事业!

(四)努力的方向:

1、把网络教研作为学校的一项惯例活动,拓展教研视线。

2、增强引领,激励一小批,带动一大量。

3、完美校园网络,使之标准化、制度化。

4、把网络教研的行政干涉变自发被迫的举动。

5、终极实现每位教师都成为网络教研的参与者和实践者。

跟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深刻,网络教研这一新的教研模式,须要我们广大教师的关注和投入。通过这一学期的运行,我们发明很多教师因为日常琐碎的事物缠身,自动积极参与意识不够,对网络教研缺少充分的认识。有效的深档次的教研氛围有待进一步构成。

总之,有了网络,教学信息丰硕了,教学资源更辽阔了。教师们的思维也变得机动了,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也在变更之中、当然,以上这些只是我们在网络教研上的一些初步尝试。今后我校必定会更加努力,持续发展网络教研。我们有信念在这种协调、共同研究的气氛中,踊跃参加教学实际、尽力晋升学科理念,使网络教研成为我校教师教学技巧不断丰盛、一直成长的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