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相关 > 总结报告 > 工作总结 > 教学工作总结 > 地理学科教学工作总结范文(推荐6篇)正文

《地理学科教学工作总结范文(推荐6篇)》

时间:

地理学科教学工作总结范文(通用6篇)

地理学科教学工作总结范文 篇1

一、今年高考地理试卷特点

今年是广东省实施新高考方案的第4年,文综中的地理部分对往年的试卷有继承,也有创新,今年的试卷有以下新特点:

1、题型前难后易,有新变化

20xx年广东高考文综地理从选择题设置来讲,比过去三年略有新难度。而综合题的材料选择与题型设置均中规中矩,与考生平时练习相差不大。近年来广东高考地理的高考趋势主要体现在命题的生活化、图像化,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对时事热点、数据图表的分析,建立与高中所学地理知识的联系。

2、内容模块:读图模块减少,难度较往年上升

首先,从内容的考查来看,在今年的高考地理试卷中,各模块的比重考查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基础知识考查上,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比重较往年有所下降,可持续发展的考查比重从15%上升到22%,而以往考生很容易直接看材料拿分的读图题,今年比重缩水,整体难度比去年有所上升就不难理解了。

3、题型设置:选择题变难,综合题简单

选择题的变化除了体现在模块比重上,同时兼有选项区分难度的增加。主要体现在选择题的选项区分难度加大,并且存在需要学生进一步推理的婉转描述方式,因而增加了直选难度,更多需要考试依赖排除法进行作答。

从中可以发现,往年高考的综合题大题主要考查区位因素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措施,考生在平时学习中已经非常熟悉,因而综合题考生的拿分会较选择轻松很多。

总得来说,今年高考在往年的基础上,除了注重主干基础知识的考查,还增加了辨析长文字选项能力的考查,因而有了新难度。

二、教学工作总结

在过去的一年,我们按照既定工作计划,与年级一道扎扎实实开展地理高考备考工作,有条不紊,对高考地理的备考和思考有如下几点:

(一) 团结协作,深入备考

备课组各成员,同甘共苦,同舟共济,一心扑在高三教育工教学上。我们目标一致,集体备课,集体决策,毫不计较,无私奉献,常交流、常讨论,同心同德进行高考备考工作。

(二)强化备考复习研究

1. 研究20xx年广东省高考年报。高考年报把当年考生的试题答题情况都进行了详细的剖析,有好的评价也有不好的评价。

2.研究地理高考考纲,详细罗列考纲主干知识要点。广东省高考方案改革后,地理高考考纲编写得过于笼统,与教材中的章节目录相差不大,没有详细罗列知识点。为了在高考复习中做到详略得当,我们根据高考考纲,详细罗列主干知识要点,利开展高三复习备考极为有利。

3.深入研究20xx——20xx届地理高考试题。研究试题的风格,深度、难度和广度等。

(三)分阶段、有侧重逐步推进备考

1.第一轮复习,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

2.第二轮复习,把握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提升能力。

3.第三轮复习注重答题技巧和答题规范。

(四)备课组全体成员默默奉献,吃苦耐劳的精神

对今后高考备考的启发我认为有:

1、扎扎实实夯实基础,全面落实高考考点要求,不遗落,不以过去的经验和老眼光来看待以后的高考,因为高考存在一些变数,但扎实的基础是始终的起码的要求;

2、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地理基本素养的培养,功夫在于平时,更在于高一、高二就要抓起和培养,高一高二对能力的培养是我们比较容易忽视的阶段;3、高考备考要重视质量,不在于题海战术,高三更要注重精讲精练,大多数科目都在抢时间,占用学生太多的宝贵时间,做了很多无用功。反思过去,我们地理的训练量是恰当的,总共编印了30套周练,没有占用学生太多的时间。

地理学科教学工作总结范文 篇2

一年一度的高考在学生、老师、家长的高度关注下,落下了帷幕。纵观几套高考试卷,不难发现,高考命题已经从"以知识立意"转向"以能力立意"。

高考考查的不是一年的功夫,而是多年的实力,仅凭突击想得高分可能性不大。从高一、高二就要开始注重知识积累,从大处着眼,从细处入手。地理能力的提高要依赖于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培养,离开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能力就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从地理学科来看,知识比较庞杂,学习枯燥,与理科相比似乎又较为简单,与文史相比又比较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锻炼学生独立思考、提高学习能力是根本原则。而能力的积累一是平时需要紧紧抓住课堂,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二是提高高考考前复习过程的合理科学性。

一、平时地理课堂的教学调整

1、重视知识的探索过程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必须强化探索意识,把思维的全过程展现出来,才能达到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能力的目的。教材中每个概念的形成、每个原理的推导、每种物质的运动的规律,几乎都经历了前人长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概括、创造的漫长进程。由于教材知识点的衔接不足,好多知识忽略了知识的探索过程,以至于学生只会机械模仿,死记硬背,严重扼杀了学生创造才能的发挥。

因此,在教学中,尤其是涉及到概念、原理、公式、运动规律等,要突出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重新"创造"有关的地理知识,不仅给学生以启迪,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使其在探索的过程中学会发现真理的方法,得到创造的体验,增强自信心、积极性和主动性。

不光是知识的探索过程,练习题的探索过程同样能使学生主动展开思维活动,经过探索、发现、创造的全过程,不断发掘内心的潜力,以提高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如20__年全国卷Ⅲ36题高压对天气的影响,如果在平时训练当中,把反气旋对某地的影响过程完全呈现出来的话,学生很容易得分。再如沙尘暴如果把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以多媒体的形式呈现出来,那么其时空分布、发展特点、形成原因就不难记住。

2、用高昂的热情、高亢的激情,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地理课程无论如何改革创新,只要学校教育、班级教学的制度存在,课堂讲授仍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也是地理教师发挥课堂教学主导作用的主要形式,课堂讲授的教学效率高,这是公认的,那么在课堂上,要有好的效果,教师就要有激情,传播激情,是地理老师讲授的优势。揭示地球运动—大气运动—洋流运动在地理原理上的脉络,渲染旅游审美的内在蕴意,都可以抑扬顿挫,抒发激情。特别容易对地理专业的热爱,地理专业素质的广博精神,特别容易为学生做出亲切的表率,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一旦有了学习热情,学习效益得到保障,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心理特点、认知规律,以教学内容为载体,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精湛的教学艺术,融合教师的人格魅力,把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贯穿于教学的始终,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形成内驱力,对地理产生浓厚的兴趣。如在台风、沙尘暴、地震、火山等,要用翔实的资料、绝美的图像、优美的语言、气势磅礴的激情以及对人类的无限的怜惜之情,让学生的心灵产生深深的震撼。再如环境问题的讲述,大部分学生觉得枯燥,实际上如果教师用生动的语言、丰富的资料、震撼人心的表情,引起学生对环境问题的产生的深深思考,对环境危害的担忧,对环保责任的认同,自然而然地,环境问题的产生,环境问题的解决措施等知识都会引起密切关注,难点和重点都会迎刃而解。

3、实基础,突出能力训练和培养,以适应以"能力立意"为主的高考要求

以能力立意的考试更重视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更重视以基础知识为载体的思维活动。因此在平时上课时就要扎实、准确、熟练,要有分阶段的计划和措施。同时,学习中要注意三要、三不要:要引导学生重视对地理事实的发生、发展、变化教程进行思考,而不要只注意结论的背诵;要引导学生重视地图知识的复习,养成经常看图和分析图表的习惯,而不要只注意课本的复习;还要注意把高、初中地理以及自然、人文地理有机结合起来,分专题将相关内容相对集中起来进行系统复习,而不要各自为阵。

4、教学中要紧密结合生产、生活实际,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近几年高考在题目创设和对素材进行选择处理时,注意提供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材料,以引导学生将知识重组、整合构成有机的社会科学知识。引导学生关注时事、关注热点,关注国家经济发展动向,平时注意收集的信息和材料的质和量,必须是与国家经济建设的大方向相吻合,必须与世界的发展主流相一致,必须能与教材内容有机的结合为一体;还应在提供信息资料时,帮助学生会整理、分析资料的方法,明确信息资料与教材内容的'关系,以及解答此类问题的方法。

这样有助于加强知识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帮助他们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真正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20__年高考卷Ⅰ36题沙尘暴就是充分体现人们关注的热点,平时稍稍留意,答题就应当很顺利。

5、加强课堂限时训练,注重实效

习题训练时,要注意在精选试题的基础上限定答题时间,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即学科重点、主干内容、薄弱环节和现实问题,把知识点串联起来,做到重点突出,前后呼应。课堂上及时反馈,协助学生回顾解题过程,从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从中找到规律性、原理性、基础性的知识,总结出二级结论,以不变应万变,只有这样才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进而达到训练目标。练习的目的是进一步熟悉地图,巩固主干知识,掌握解题技巧。让学生学会读懂各种图表资料,如今年高考题从坐标图、柱状图、图表、区域地图等类型较多,都需要平时课堂精讲精练,从中准确提取有用信息,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冲刺阶段地理课堂教学策略

1、回归教材,参照考纲,以"想"为主

通过回想教材内容,回想每一部分内容的出题思路与做题方法使学生系统地熟悉教材,理清思路,适应高考。回想的方法主要是根据教师制定的回扣提纲进行回想。

教师制订的回扣提纲逐点进行回想并与考试说明的要求进行对照。回想要目标明确,有计划性,要将任务分解到每一天、每一节课。不仅教师要自己明白复习的目的与复习计划,更要让学生明白,便于师生配合进行复习。另外,还要让学生从某一知识点出发,尽可能多地回想一、二轮复习的,内容,形成知识块。如从"降水"出发,想到其成因、影响因素及该因素对天气、气候、农业、工业、交通等方面的影响,还要想一些相关的练习,这种方法虽然零乱,但往往对应着考题,实用性强,可作为前种方法的补充。通过回想不仅能查漏补缺,便于知识的迁移,而且学生会感到自己掌握了相当丰富的地理知识,能够适应高考,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对调整临考状态很有好处。

在想的时候,要边想,边看地图,想地图,图与知识点的结合更容易理解记忆。

2、"看"与"想"结合

主要看教材、看过去整理的错题集及过去做过的练习。"看"要结合回"想"进行,重点看达不到考试说明要求的内容。要有针对性地看看学习过程中的错误类型,以及近年高考试题的错解分析等,分析导致错误的原因,可以增强防范意识,避免重蹈覆辙。

3、重基础

高考前的学习,要根据自身各科目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有效的复习计划,一方面可以夯实自己的强项,另一方面也可以使自己的薄弱科目得到较大的提高。

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现在不要再去处理过多的高难度习题了,而应把自己模糊的知识点回归课本,确保每个基础点都过关。比如20__年高考谷物的分布、气温、降水、雪线的分布等等,无一不是在基础知识上做文章。

4、重视审题和解题技巧的训练

在教学中,往往不是教师的忽视,而是学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有的学生认为等到临近高考或高考时注意就行了,实际这种不良习惯已养成,在高考那种紧张的氛围中,这种不良习惯会不知不觉地"复原"。所以在平时教学中必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具体做法有:第一,慢审题,快答题。就是让学生一字一句地读懂文本材料和题意要求,一个图例一个注记地看清图幅内容,然后提取有效信息,并根据掌握的知识、技能、方法进行整合形成答案,最后较迅速地规范书写。慢审题有两个作用,一是找出"题眼",即解题钥匙,二是找出最有效的信息。如20__年高考卷Ⅰ36题,三个图中很多信息是题的答案。

总之,高三地理复习要让学生多想、多思,在想、思的基础上,加强看和练的针对性,教师要号准高考的脉搏,切实落实双基,培养学生答题的策略意识,形成良好的考试心理,在平时的训练中,一定要体现"平时是高考,高考是平时"的训练思维,把学生置于一种仿真的环境,对答题速度、答题规范做出严格要求,这样才能使学生适应高考,取得好成绩。

地理学科教学工作总结范文 篇3

20xx年高考已经结束,地理试题与往年相比,试题比较平稳,突出主干知识考查,注重能力培养,没有偏、难、怪题,较好地体现了课改精神。特点如下:

从考查的知识点看,今年的考点主要集中在必修1、必修2、必修3的大气、农业、工业、人口、区域可持续发展等知识点,地球运动部分重现且难度较往年有所下降。试题充分体现了重基础、重主干知识的考查特点。

从材料选择角度看,今年的地理试题关注关系人类生产、生活的诸多问题,紧密联系实际,用所学理论解答实际问题,做到学以致用。

一、重主干知识,能力覆盖相似

高考试题考查的重点和方向都是高中地理的核心主干知识和四方面的能力。如大气、农业、工业、人口等,都是高中地理知识的主干,也成为近年高考中出题的重点知识块。在每个重点知识块的选点命题又以核心知识为主。如农业、工业重点考区位因素。绝大多数考题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立意十分明显,尤其是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二、加强区域分析内容的考查

如选择题除3、7、8、9、10、11题外,其它都与区域地理分析相关;综合题更加突出了区域分析.而区域自然地理特征依旧是主体,占的比重大。选择题1、4、5、6、7、8、9题,综合题36、37题都重点考查了自然条件分析。另外,学生读图识图能力依旧是地理考试的重点,全卷共10副图,所有试题都与图相连,体现图象考查、能力立意,充分体现了地理学科特色。重视对图像的考查,从多角度考查了考生的读图、分析、提取信息,运用图表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重在考查能力

试题对考生逻辑思维、综合思维等地理思维能力进行了重点考查,如选择题2、8、9、10题,只看题干,考生难免迷惘,只要通读全题、认真分析材料,则不难作答。虽然没有偏、难、怪题,但考生想拿高分也不容易。只有那些地理素养深厚、答题习惯良好、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才能拿到较高分数。11个选择题,思考量都比较大,稍有疏忽就可能丢分。

四、贴近生活现实,学以致用

试题关注关系人类生产、生活的诸多问题,紧密联系实际,用所学理论解答实际问题,做到学以致用,试题中涉及了生活中较常见的自驾旅游、人口迁移等我国当前比较热门的话题,也是考生比较熟悉的社会现象,较易得到考生认同。

五、强化趋热求新

高考永远不回避热点,通过联系现实中的热点问题,充分说明了地理学科的应用性,选择第2题涉及到光热发电,选择第4、5、6题铁路交通,7、8、9题涉及全球气候变化,36题错那湖沿岸沙尘暴,37题第3问涉及到工业污染,都是今年度较新、热的话题,或地理学科的前沿知识。

六、开放式的讨论试题,强调探究能力

37题第三问开放性的试题,有人提出观点,问考生是否赞成。这些开放性试题的答案并不唯一,只要考生能阐述清楚理由即可。

七、新增加考查内容 地球运动部分已三年没有考查,选择题第3题考查日影方位,难度适中,波澜不惊,进一步丰富地理考查知识。

现将一年地理学科备考复习方法总结如下:

一、认真研读《考试大纲》,捕捉高考信息

开学初,利用集体备课,认真研读《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必修课程的内容,确定高考地理科考试内容。内容包括必修地理1、地理2、地理3,选修模块以及《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地球与地图、中国地理、世界地理的有关内容。

1、考核目标与要求

①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地理信息,包括读取题目的要求和各种有关地理事物定性、定量的信息;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取图形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能够准确和完整地理解所获取的地理信息。

②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能够调动和运用基本的地理数据、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地理原理与规律等知识,对题目要求作答;能够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相关地理信息;能够运用地理基本技能,不同类型地理数据之间的转换,地理数据和地理图表之间的转换等。

③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能够用简洁的文字语言、图形语言或其他表达方式描述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特征,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要点;能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通过比较、判断、分析,阐释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④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能够发现或提出科学的、具有创新意识的地理问题;能够提出必要的论据,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能够用科学的语言、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与结果;能够运用正确的地理观念,探讨、评价现实中的地理问题。

2、高考试题特点、变化与启示

(1)关注命题人的关注点:了解命题人的总体想法:理解新课改,体现新理念。具体表现在:

①注重评价学生地理学科思维品质;

②注重考查学习方法与过程;

③注重考查对实际问题的解决;

④注重社会重大问题的地理认识,体现学科的实用性和时代性。

(2)新课程的高考命题原则

①以适应社会发展的学习能力为评价核心,在试题设计上注意引导学生关注人类发展重大问题;

②试卷布局设定考查重点和层次要求,拓宽考查空间;

③适当增加开放型试题,鼓励有创造性答案;

④材料在外、答案在内;起点高、落点低,立意鲜明、背景新颖、设问灵活、层次清晰,体现学科自身价值;

⑤读题时间多、做题时间少,重在考查思维能力;

⑥入门宽,路子多;大开口,小出口,层层设卡,题题把关;⑦贴近生活,背景公平,控制难度。

二、研究学生,研究学情

本届学生地理基础较为薄弱,整体学科素养比较低。同时对新课程概念模糊,不能够很好的顺应新课程的学习,缺乏自觉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水平参差不齐,复习难度大。

三、复习要求

1.定准课程目标,适当加快速度

整个复习阶段的基本要求是重视教材,重视基础。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复习和考试能力的培养绝不能停留在像上新课那样一章一节,按部就班。复习标准不再是新课的低水平、浅层次重复,而是更高层次的、更高水平的知识再现和能力的提升。

2.增大课堂容量,注重知识拓展

一轮复习基本上是按照教材一章一节地复习,但不能仅限于教材的知识内容,需要补充和扩大容量,要把课堂的容量做足,对教材知识内容拓展,主要围绕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对教材的高度整合,做到收放自如;二是将经典题恰当地引入到课堂教学中进行深化、拓展。通过增加容量,知识拓展,让教材“由薄变厚”,让复习课增值。例如:在复习气候类型时,了解了气候类型及其分布、成因、特点后,就应联系到区域地理的具体地区,复习气候对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影响如气象灾害等。

3.整合教材,构建知识体系

一轮复习既不能象新授课低水平重复,也能象二轮专题复习那样对教材高度整合,为了节约时间,提高效率,须对多本教材内容相近的知识板块进行重组,构建新的知识网络。

4.点、面结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在进行单元复习时,不必面面俱到,不必重视课堂结构的完整、完美,关键是要有效果。多采用“点”讲的方式,即提示重点,破解难点,讲学生还没理解的知识。具体要求是:记知识、明重点、讲问题、破难点。

5.形成“公式”,降低难度、增强信心

对于抽象的、难度较大的内容,如地球运动关于时间、日期、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等方面的计算,文科学生都感到头痛,成为制约学生考试的瓶颈、拦路虎。其实,问题真正理解了很简单,老师应很好地归纳,总结出“公式”(解题技巧、解题规律),然后让学生去套,化整为零,层层分解,步步推导,多算多练,做到熟能生巧。对主观试题的解答,也有一些基本的套路。提高解答能力,课堂运用典型的案例,剖析解题的思路,展示解题的过程,总结解题的方法,形成基本的套路,让学生模仿、领悟、形成能力,实现解一题,得一法,会一类,通一片的目标。

6.以问题为线索,加强针对性

复习中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和目标意识。在备课阶段把本节的主要问题弄清,并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并作为备课的重点。讲、练都应围绕这些重点问题进行,以提高复习课的针对性。认真备课、精确设计教案,打造高效课堂

7.以训练为途径,强化训练,增强实效性

学生能力归根结底是考试能力,考试能力是通过有效的训练得来的。复习要有很强的训练意识。坚持周周练、限时练、半月一次大考、滚动练习相结合,训练贯穿教学的全过程。通过练,提高复习课的实效性。训练定时定量,以考代练,增强实效。

8.以学生为主体,提高有效性

教学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发展为主线的方针,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克服一言堂,满堂灌的弊端。没有学生参与的课堂是低效率的课堂。

9、注重过程与方法,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四、具体措施

1、夯实基础,讲清概念,突出主干重点,加强识记。注重知识归纳和整理,总结基本规律和建立知识网络,划繁为简,加强学生记忆和理解。把高考常考知识点答题思路整理出来,反复在课堂上让学生当堂记忆,课后落实。

2、加强综合训练,以练代讲,讲练结合,重在评讲,提升应试能力。具体措施如下:一是加强选择题的训练力度,强化基础知识,提高分析和解答试题的能力,提高基本技能。二是加强对试题的研究,对重点知识、主干知识、常考知识、难点知识重复考,反复练,使学生既重点又全面的掌握地理知识。三是对考试、训练中发现普遍问题,在评讲时以小专题的形式针对训练,查漏补缺,并回归教材,形成知识体系。

3、高度重视评讲课 。 通过错题统计,了解学情,确定评讲内容,对审题(审题干特别是限制条件、审材料和图表,提取解题的有效信息)、答题技巧、解题思路、答案规范方面(科学的精辟语言、学科的准确语言,)进行重点培养,使评讲课更有针对性、实效性。

4、强化区域地理,提高空间定位能力。把握区域自然特征,特别中国周边的区域地理特征。

5、结合社会热点,强化运用基本知识分析具体问题的训练,加强知识迁移能力的训练。关注开放性试题,掌握答题技巧,体现课改理念。

6、注重地理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 。尽管每年试题的情境是全新的,但是回答问题所需要的知识都来自于教材中的内容,新课程更注重考查考生面对试题的新情境,是否迅速从已构建的知识体系中调动和迁移知识和原理,解决新情境中的问题的能力。

7、题目开放性越来越强,答案的开放性也越来越强。这就要求同学们要从地理角度对时政热点问题、身边的现实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解释,提出科学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措施。

8、与生活联系越来越密切,注重考查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新课标中高频考点有:区域空间定位、等值线的判读、区域地理特征及成因分析、天气与气候、区位因素分析、环境问题、地理计算、洋流等依然是主干知识!

五、研究高考真题,关注命题的变化

1、关注命题的思路(小题量大分值)

知识抽样---全面复习,分清主次

图像承载---注重各种图表的判读要领与分析思路

重在过程---分析综合、判断推理、比较归纳等思维过程

立意深刻---关注与当前实际联系的隐性信息

材料新颖---具备迅速理解试题中虚拟情境的能力

2、关注命题过程的变化

① 图示语言丰富,选择题中人文地理比重有所上升。

② Ⅱ卷以区域地理为主载体,中国地理的考察更加明显。

③ 理性思维与思考过程增强,与新课标要求紧相贴。

④ 注重理论的探究与结论的表达,体现新课标的能力要求。

⑤ 贴近生活,关注社会,学习有用地理的新理念,体现地理学科的实用性和发展性,理论联系实际。

3关注题型、题量的变化及分值的变化,学生答题时间的变化。

4注意内容的变化依据课标及考试说明适当的调整。

5注意选修课的考察方法及附分,评分标准。

6复习的重心从关注知识的系统复习转变到能力立意上,凸显地理学科的过程方法,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和训练上来。

六、复习流程

三轮复习法,即:模块小专题复习——学科内综合专题复习——综合练习

第一轮复习:模块小专题复习。总体要求:

①抓纲务本,夯实三基一标(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观点和理论,课程标准);构建网络,形成能力;按章节复习,做全、稳、实。

②讲透自然地理,认识地理区域,活用人文地理,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自然地理偏重原理、规律的运用,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人文地理偏重观点、方法的运用,结合实际进行评价与反思;区域地理偏重地理事物的空间定位,图像图表的判读技能,基本概念的理解运用。 ③紧抓主干,突出重难点,精炼考点。

一轮复习的具体方法与策略:

(1)抓中间,促两头。抓住中间,有两大优势:一是提高上线人数,二是提高成绩。中间学生是主题,抓住中间就是抓住整体。同时对两边学生有促进作用和带动作用。

(2)制定科学合理的复习计划。对于学科主干知识尽量安排充足的时间,并放在复习的前期。地理概念、规律和原理是地理学科的主干知识,是高考考查的核心内容。学生要求熟练掌握五大地理规律:地球运动规律、大气运动规律、地壳运动规律、水体运动规律、地理环境的分异规律;四大区位理论,即农业、工业、城市、交通区位理论。首先教师要帮助学生对基本概念、规律、运力结合有关图像进行深入理解。

其次,教师要把握问题的实处,进行方法的提升,授之以渔。依据标准和考试说明对教材进行重组,确定复习的重难点。处理好必修教材与选修教材和初中教材的关系。必修教材是重中之重,其包含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主干知识和基本原理及规律,占比重最大。选修教材是对必修教材内容的补充和延伸,复习中可对教材进行大胆取舍和提炼。初中区域地理复习的重点是选择典型地理现象、典型区域案例,使学生学会运用相关的知识和原理分析研究区域地理现象的成因,掌握区域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3)创设激情课堂。课堂上,教师需要用魅力感召学生,用智慧启迪学生,用激情感染学生,将自己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忱和社会责任,融入对学生的殷切期望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力求思维严谨、条理清晰、要点明确、主次分明、激情点拨、旁引博证、扣人心弦。

(4)渗透心理辅导性课堂。提高课堂管理意识,走下讲台,用一个眼神、一中暗示、一句箴言、一个肢体语言或一次谈话,力求从情感、兴趣、毅力、恒心等方面,充分挖掘学生非智力因素。

(5)注重课堂管理。个别学生在课堂上萎靡不振、漫不经心,或不思考、不讨论、不回答、不记录,课堂气氛沉闷。加强课堂管理,是挖掘教学潜力、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环节。

(6)做好课堂笔记和纠错笔记。要求学生课堂三动:动口、动手、动脑,来训练学生在高考考场上的三度—速度、准确度、整洁度实属必要。笔记是记录上课时老师讲授的重点、难点,学生听课时的智慧火花,做题时记录实战心得,评卷时记录老师的订正。纠错笔记要求学生能够整理核心知识,错题记录和反思,在核心知识整理中梳理系统,在纠错中学习。

(7) 注重学法指导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答题指导早进行、严要求;及早训练答题技巧和方法。

第二轮复习——学科内综合专题复习

把握主干,训练方法,培养思路,提高能力。对重点的知识进行专题复习,可以使知识更加系统化、条理化,也更能培养考生对地理事物的发展规律和内在联系的分析能力。这一阶段的复习要凸现重点、突破难点,把握知识结构内部之间的联系。同时进行解题训练,提升应试能力。

第三轮复习-----考前模拟规范训练

排查疑难点,查漏补缺,回归课本,高仿真模拟。以考练为主,讲解为辅。实施五天一轮的轮考制度,共计三轮,命题时发挥团队优势,新老校区围绕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精选试题,围绕个案做好讲评,进行思维的撞击和知识的整合。按照高考科目时间安排顺序进行高考仿真模拟,考试过程仿真模拟,强化做题训练,培养学生应试心理。并实行网上阅卷和手工阅卷相结合,这样在评讲中更具针对性,效果更明显。

地理学科教学工作总结范文 篇4

本学期,我担任了高三的地理教学。本人能按“教学大纲”的要求,认真钻研教材,研究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较为适宜的教法,认真备课,认真批改作业,比较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一、加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树立新的理念

1、坚持每周的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紧紧围绕学习新课程,构建新课程,尝试新教法的目标,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注重把学习新课程标准与构建新理念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学习新的《课程标准》,认识到新课程改革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将理论联系到实际教学工作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能力,以全新的素质结构接受新课程改革浪潮的“洗礼”。

2、通过学习新的《课程标准》,使自己逐步领会到“一切为了人的发展”的教学理念。树立了学生主体观,贯彻了民主教学的思想,构建了一种民主和谐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使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观点,承认学生个性差异,积极创造和提供满足不同学生学习成长条件的理念落到实处。将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重视了学生独立性,自主性的培养与发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教学工作

教学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中心,也是检验一个教师工作成败的关键。一期来,在坚持抓好新课程理念学习和应用的同时,我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充分运用学校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大胆改革课堂教学,加大新型教学方法使用力度,取得了明显效果,具体表现在:

(一)发挥教师为主导的作用

1、备课深入细致。平时认真研究教材,多方参阅各种资料,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难重点。在制定教学目的时,非常注意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案编写认真,并不断归纳总结经验教训。

2、注重课堂教学效果。以愉快式教学为主,不搞满堂灌,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为主线,注重讲练结合。在教学中注意抓住重点, 突破难点。

3、坚持参加校内外教学研讨活动,不断汲取他人的宝贵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经常向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并经常在一起讨论教学问题。

4、在作业批改上,认真及时,力求做到全批全改,重在订正,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在辅导中做到有的放矢。

(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教学中尊重孩子的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的生活感受和不同的表现形式,使他们形成自己不同的风格,不强求一律。有意识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各种游戏、比赛等教学手段,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及学习积极性。让他们的天性和个性得以自由健康的发挥。让学生在视、听、触觉中培养了创造性思维方式,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极大地活跃了课堂气氛,相应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作为教师,应该明白任何学生都会同时存在优点和缺点两方面,对优生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对后进生则易于发现其缺点,尤其是在学习上后进的学生,往往得不到老师的肯定,而后进生转化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全班学生的整体成绩。所以,一年来,我一直注重从以下几方面抓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1、用发展的观点看学生。

应当纵向地看到:后进生的今天比他的昨天好,即使不然,也应相信他的明天会比今天好。

2、因势利导,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首先 帮助后进生找到优、缺点,以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其次以平常的心态对待:后进生也是孩子,厌恶、责骂只能适得其反,他们应该享有同其它学生同样的平等和民主,也应该在稍有一点进步时得到老师的肯定。

3、真正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首先做到“真诚”二字,即教师不应有丝毫虚伪与欺哄,一旦学生发现“有假”,那么教师所做的一切都会被看作是在“演戏”。其次做到“接受”,即能感受后进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心理表现和看法,如对学习的畏惧、犹豫、满足、冷漠,错误的想法和指责等,信任他们,鼓励他们自由讨论。最后做到“理解”二字,即通过学生的眼睛看事物。

总之,一学期来,干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成绩只能代表过去,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如:学生学习两极分化严重,行为习惯还不够规范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要发扬优点,改正不足,扬长避短,争取更大的成绩。

地理学科教学工作总结范文 篇5

时间匆匆南而过,回顾本学期的工作,有得也有失。在教学工作中,我能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为了更好的搞好以后的教学工作,现对本学期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认真分析、制定合理的学期教育教学计划

本学期八年级所使用的教材是义务教育课程地理教材。其内容主要是中国地理第一至四单元。包括“疆域与人口”、“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区域差异”等。我希望学生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基本了解中国的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方面的初步知识,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并进一步掌握学习地理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树立科学的人地观念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在此基础上,根据我校明年地理学科要参加统考的实际情况,决定从本学期开始培养学生的备考意识,并在教学时数、教学进度上提前安排。据此,本学期除完成八年级地理上册的教学任务外,还将组织学生学习下册课本的部分内容,为复习奠定基础。

二、自觉落实教学常规

1、我认真研究教材及学生,悉心查阅资料,学习时新的教育教学思想和方法。有时,为了备好一节课,不厌其烦地向同学科老师请教,吸取他们的经验。平日里,积极利用网络和配套教学光盘,查找、整合课程资源,为上好一节课作有效的准备。

2、教学中我力争做到精讲,把重点放在知识体系、结构、联系和思维方法上,避免面面俱到、拖泥带水等一些问题的出现。课堂上,积极引导学生熟悉教材文本,重视读图训练,加强学生间的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掌握学习方法的基础上,努力提高课堂学习实效。训练题力求让学生当堂完成,对突出问题及时予以纠正、指导。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认真对待每个同学的作业,因材批阅,为每位同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每一个班级的学生数都在五十人以上,每批改一次作业就是一项沉重的工作。每次面对堆积如山的作业本,我觉得它不是负担,而是一种责任、一种使命。对成绩差的同学的作业,我更显得认真仔细,要让他们真实的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因为,作业是与他们最多的交流、与沟通方式。像3班的周梦黎同学,上学期期末地理考试不及格,而本学期他对地理产生了新的兴趣,作业做得认真了,成绩也提高了,每一次测验都在及格以上。这与我对他的激励和“作业交流”是分不开的。在学生的作业本上我基本上不划“”,针对错题我或画上一个圆圈,或在题的旁边划上一个“?”,有时也给一些提示性的评语,告知学生应该怎样避免错误。

4、除教学随堂评价外,力求适时进行单元形成性检测,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为了巩固教学内容,加强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对难点的进一步突破,有针对性地做了一些专项训练,初二地理教学工作总结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虽然有时成绩不尽人意,但我没有放弃希望。因为许多同学不仅仅是地理基础薄弱的问题,还有学习态度、学习兴趣等方面的问题,要在短时间内从根本上解决,显然还有些难度。尽管如此,我仍然以积极的心态,坚持培优辅差。且期望期末有一个好结果。

三、积极参加校本研究

1、自觉进行新课标、新教材、新教法、新教育思想的学习、运用与实践。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听评课、优质课竞赛、教育技术能力大赛等校本研究活动。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仍将一如既往的“激情飞扬”。

2、每周一次的组内教师集体备课,对前一段时间的教学,学生的学习进行讨论、反思,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并对下一步的教学作现安排,实现教学资源和思想资源的共享,使整个年级的地理学习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3、学以致用,积极探索教育教学的新模式。运用学校先进的教学设备,自己动手制作课件,合理进行地理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摸索最佳的教育教学方法。利用可利用的时间,把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转变为一种有声有形、师生互动、快速便捷、及时反馈的教学模式,力求实现最优化的教学目标。

诚然,在教学中仍然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如:有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成绩难以提高,学生的探究学习意识不强,考试成绩不尽如人意等,这些现状都有待在今后很长时间不断去完善和提高。相信只要坚持不懈的努力,今后的教学会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

“心若在,梦就在”。勤奋学习,努力工作,是我永不改变的目标与追求!

地理学科教学工作总结范文 篇6

这个学期我担任了七年级1~6班的地理教学工作。在这一个学期里,为了不辜负校领导的期望,更为了能让学生学有所成,我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精心准备好每一节地理课,以饱满的热情认真上课,课后积极反思。一个学期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让我比较满意的成绩。然而,“工作要知不足,学问要不知足”,为了更好的搞好以后的教学工作,现对本学期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教育教学

1、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我在教学工作中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把传受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

2、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

3、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因为七年级上册地理,需要理解的内容多,知识的空间概念强,根据七年级学生的特点,我利用了多媒体教学,增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对知识的理解力,提高教学效果。

4、积极认真参加学校及教研组的教研活动。研究探讨课程教法、学法,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改进工作。

二、本学期取得的成绩

本学期在我和全体学生的合作和努力下比较圆满的完成了教育教学任务。地理主要是掌握学科知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懂得自学地理的方法,教会学生阅读地图,并熟悉它们,为学生今后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打下基础。结合教材我抓住学生的.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学。使大多数学生基本上掌握了学习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为进一步学习地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存在的不足

当然,在工作上我还是存在某些不足。譬如,课堂上不能及时地关注到每个学生,让每个人都真正参与到课堂当中;不能把每个学生的学习效果都落实到位。还如学习困难生的转化工作,一节课下来,总觉得原来会的还会,不会的还不会。

四、今后的工作思路

1、加快教学方法研究,在教学中认真吸收别人先进的教学方法,大胆尝试,加以变通,并从理论的角度,加以深华。

2、以学生为主体,注意基础知识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3、重视地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方法,重视地理知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