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相关 > 总结报告 > 工作总结 > 年终工作总结 > 拣货员的年终总结【实用三篇】正文

《拣货员的年终总结【实用三篇】》

时间:

拣货员的年终总结(精选3篇)

拣货员的年终总结 篇1

根据上面的流程,仓库按二个人设计,按照分工协作原则划分职责,简要相关内容:在流程1阶段结合具体情况,按照轻重缓急原则进行操作作业,有两种情况:一是货少不忙时,两人自备自行车提货节约仓库费用开支;二是货多忙时,计划准备车辆一人外出提货,另一个留守工厂解决相关仓库事情。

在流程2、3阶段结合具体情况采取“二道数量质量把关”操作方案,有二种选择:一是事情不多时采取仓库一入货就请A仓管清点数量查看外包装抽检质量,及时开相关单据及做好异常报告记录,B仓管于第二天早上盘点昨天新入库货的数量和复检相关单据;二是忙时,采取一入货就二人派A仓管清点和开完单据,接着派B仓管拿A仓管开具的单据复检完后归档。作业内容包括数量外包装质量分拣分类好。

在4、5流程中,手工账本派A仓管字迹工工整整的专门负责,电脑数据派B仓管精通计算机的专门负责,在月底盘点时确保实物、电脑数据、手工账本三者一至。再计划设定一个季度作业内容轮换一次。

在流程6阶段,把采购清单跟入库单据归入一个专门的文件夹,防止单据丢失。

拣货员的年终总结 篇2

最近有朋友在谈到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仓库操作的设计和管理,听了也觉得很有意思。电子商务近年来的快速发展,物流反而成为了一个主要的制约瓶颈。这一方面本身我国的物流水平也还是比较低,另一方面,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服务与传统的物流业有很大的差别,需要一种新型的物流业务模式来配合电子商务的业务需求。

BTC环境下,仓库的运作是个很有挑战的工作,由于这类业务的特性,仓库常常会面对大量的SKU,大量的订单,而每个订单的SKU数和每个SKU的件数都很少的情况,在这样的要求下,能不能拣到货不是关键问题,关键是如何有效高效的完成拣货工作,不同的方法在人员数量,处理能力和操作的准确性上有很大的差异。

一个仓库的高效运转来源于几个不同方面的配合,仓库存储设备的合理选择,仓库合理的平面布置设计,匹配的拣货设计,业务流程,仓库管理系统,等等。我们这里主要讨论拣货方法的设计。

在发表自己的意见之前,先讲个题外话,国内物流圈子里的朋友经常会谈到摘果式或者播种式拣货方法,以及这两种方法的配合使用。这确实是拣货方法的两种,不过拣货方法还有很多种,希望大家不要被这两种方法限制住,除了这两种以外,还有很多不同的方法,这些不同的方法适合于不同的业务环境。

言归正转,BTC环境下的拣货方法,首先确认这个环境下的业务要求,就像前面提到的,这类业务通常是巨多的SKU,巨多的订单,但是每个订单的SKU和每个SKU的件数都很少。了解了这个前提后,我们需要分析这个操作的主要挑战是什么,由于订单小,SKU多,如果按照传统的办法,每个拣货员拿这个每个订单去顺序拣货的话,可以想象,每个订单他都要走很远的距离才能到达某个需要的SKU货位,但是在这个货位他只需要拣取很少的货物,这样循环往复,也许第二个订单也需要类似的货物,但是他需要来回的走动,这样每天的拣货距离是很长的。也许走了很长的距离只完成了一个很小的订单,这个效率太低了。

这样的情况下,你可能会考虑批量拣货,把所有的订单按SKU汇总,拣货员按照汇总的数量拣选货物,然后进行货物的二次分拣,由于每个订单都很小,而订单的数量很多,这样做的话,需要很大的二次分拣的场地,而且工作了巨大,中间出错的可能性也很大。这个方法有一些道理,不过还有很多问题。

我推荐的方法是,结合分区拣选的批量拣货方法,英文叫,Combined Zone Picking and BulkPick and Sort. 一般的做法是,首先所有的SKU按大类分成若干个类别,每个类别的货物存放在特定的区域里,指定某个特定的人员负责这个区域,这个类别的拣选工作。其次,不同类别的存储区域的尽头设置传输带,把拣选出来的货物通过这个传输带送到分拣工作台处。第三,将每个班次的工作时间分成若干个订单分拣批次,或者按照某个数量的订单分割拣货批次,举个例子,你可以将一小时定义为一个分拣批次,具体操作是,系统将这个小时收到的订单按类别按SKU汇总起来,形成汇总的拣货单,每个区域特定类别的拣选人员按照汇总的拣货单,拣出所需的货物,并放到传输带上,有传输带送到分拣工作台,分拣工作台处设置有鸽笼式货架,就是很多小格子组成的货架,类似于邮局里分邮件的木格子。二次分拣人员根据每个类别的汇总拣选货物,按原始订单的数量,将

货物分配到各个订单所代表的某个货架单元格里,这个分拣的工作同时也是对第一次拣货的数量进行复核的一个过程。二次分拣完成后,有打包人员将每个货架单元格里面的货物进行打包。

这种方法有几个好处,

1,按类别分区指定固定的拣货人员,由于这个人在长期在同一个区域工作,对货物非常了解,拣货是很容易找到相应的货位。他的拣货距离也从整个仓库的走动减少到特定区域的走动,大大降低的走动的范围。

2,按批次汇总的拣货,大大降低了拣货是走动频率,由于每个订单的数量很少,SKU很多,即使汇总起来,每个SKU的`数量也不会很大,所以不会造成拣货时的不便。

3,二次分拣,由于鸽笼式货架很小,占据的地面有限,所以在二次分拣的时候,分拣人员需要走动的范围也很少,虽然走动的频率很高,但都是在很小的面积里走动,总的走动距离也变小了。这样也同时减少的分拣所需的面积。

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有个地方需要注意,就是如何合理的划分批次,批次过大,二次分拣的工作量就大,需要的场地,可能的差错也会增大。如果批次过小,分区拣货时,需要的走动频率就会增加,这样拣货的效率就降低了。所以在实际的工作中,需要不断地摸索,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批次。

拣货员的年终总结 篇3

盘点分为全盘和机动盘点,全盘可以查找原因保证实物账本全部一致,机动盘点是对经常活动货物的追踪。然而,现有盘点作业是耗时耗力的原始作业方式:

根据上面的旧盘点流程的弊端,引进高效的科学新盘点作业方式,流程如下:

当引入了电脑账后,仓库按二个人设计,按照分工协作原则划分职责,简要相关内容:

在流程1盘点计划阶段,盘点前的准备包括输入完所有的单据及盘点时间。

在流程2阶段,筛选相关的盘点需要相关信息制作电子表格文档盘点表,包括品名规格、数量、是否一致,并全盘按库位列印出盘点表,机动盘按品名列印盘点表。到仓库盘点作业,盘点实物、货卡是否与盘点表一致,如一致打勾,如不致记录下实物数。最后,签名。

在流程2,在盘点完后找出有异常的货物数量指派另一名仓管去重盘该货物,找出原因并作报告记录。

在4阶段,调整有差异的电脑数据账,并核对手工账。最后导出电脑数据整理正确盘点表发给公司。

除了上面基本仓库中作业内容外,结合公司目前发展阶段还有若干仓储内容必须建立和建立,例如在途运输状况追踪流程、客户退厂维修服务追踪流程、公司工厂配件退供应商维修追踪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