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学期图书室工作总结精选3篇》
春季学期图书室工作总结(通用3篇)
春季学期图书室工作总结 篇1
本学期担任初三093、094、095、096四个班的物理教学工作,在教研组的组织下,我们对九年级物理复习工作制定了计划,按照计划我们对物理学科进行全面的、有针对性的.、有效的复习。现总结如下:
一、正确把握中考物理命题思路和方向,能有效的提升复习效果
中考命题以《物理课程标准》的目标、理念、内容标准为依据,全面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要求。近两年的中考命题特点是:
1、突出基础性。中考题特别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将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放在真实、生动、具体的情景下进行考查,使多个知识点融合在-起,要求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解答。
2、注重考查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生对问题情景的分析与解决过程来考查学生认识世界和理解世界的能力。
3、注重科学探究,注重过程与方法。中考题更加注重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培养和发展,注重“过程与方法”。
4、注重考查学生处理和表达信息的能力。中考题中通过文字描述、表格数据、数理图象、曲线或统计图、示意图等方式呈现大量的信息,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选择适当的方法,对题给信息进行处理、分析、综合。
5、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中考题特别关注环保、能源、可持续发展、等社会热点问题。此类题重视渗透科学、技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思想,突出科学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结合。
6、注重学科渗透和综合。考题都比较注重物理学科与其他学科间的渗透与综合,注重不同学科知识内在融合与渗透,特别是人文思想的渗透。
7、注重开发和利用本土资源。就这样,有了明确的命题思路和方向,我们通过制定复习计划、上复习研讨课、专题复习、复习反思等进行全面的、有针对性的、有效的复习。
二、采用三轮复习法,螺旋往复的提升复习效果我们根据中考命题的特点,将中考复习分成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轮复习:回归课本,夯实基础。考题要求学生能在具体事实中,辨认出物理现象或物理规律、建立以现实生活为实例、发现物理知识点、探究物理知识的内涵,总结一般性物理规律特点的模式。同时考查学生对基本测量仪器的使用、认识和掌握,对基本物理概念、规律、公式、单位及常用的物理常数的记忆和理解。
(1)对基本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理解
(2)注意物理概念和规律形成的过程以及伴随的科学方法。在初中物理教材中,经常采用的有“控制变量法”还有“类比法”、“实验法”、“推理法”、“归纳法”、“观察法”等。
(3)注意教材中的实例分析(各类插图、生活及有关科技发展的实例等)。
(4)注意教材中各种实验的原理、研究方法和过程。
第二轮复习:初中物理大致可以分成力、热、光、电磁四大板块。复习时就需要我们把前后知识联系起来,使前后所学的知识相互迁移,连成线,织成网。最好自己编织知识网络,自己总结,强化学科知识的横向联系去帮助记忆和理解,这在整个复习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它有利于开拓思路、发展思维,提高分析问题和综合应用的能力。我们还可以把多个知识点链接在某一具体的事例或事件上来,从而达到帮助记忆和理解、锻炼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的。
第三轮复习:以综合模拟为主,进行适应性的强化训练。这也是心理和智力的综合训练阶段,是整个复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最后一环。这一阶段的复习主要是为增强考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实际操作的能力、正确决策的能力、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洞察能力及创造能力。通过练、评、反思及时发现问题,查漏补缺。
三、激发兴趣和调整心态,稳步提升复习效果
初三复习阶段学生的学习负担重,学习压力大,易出现“复习疲劳综合症”。在复习课上要积极创设一些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特别在最后冲刺阶段要注意把学生的心理状态调整好,把握节奏,愉快复习,对待学生的心理问题,要努力做好针对性的疏导工作,力争使学生能以较好的竞技状态进入考场,发挥出他们的最佳学习和复习水平。
总而言之,我们在新的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认认真真地对待复习工作,在复习中充分理解改革与继承的关系,注意改变学科本位观念,既关注社会热点,也关注中考动向,科学规划,稳步推进,取的了理想的成绩。
春季学期图书室工作总结 篇2
时光匆匆,岁月如梭,一个学期即将结束了。在本学期,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学校图书室管理工作有了明显的提高。现将过去一学期的工作情况做个简要的总结。
一、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使图书室的工作规范化
1、制度是做好每一项工作的前提,使提高工作效率的可靠保证,图书室工作也不例外。图书室轮流组织各班学生学习图书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2、本学期全校借书的有6个班级。图书室实行分段式开放,学生集中借书。借阅时,充分发挥班干部及小图书管理员的作用,同时,图书管理员建议学生每人准备一本读书笔记,看到好词好句或者有启发的句子时,能随手摘抄到读书笔记上,到期末进行汇总评比,看哪位学生写得比较好。
3、图书室经常向学生进行宣传、教育,要求他们爱护图书,不能损坏,更不能丢失。
4、尽力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和读书气氛,做好新书介绍工作。努力搞好图书室的环境卫生,做到窗明几净,桌椅整齐,地面整洁,书架、报刊排列整齐。
二、认真做好图书、报刊、各项资料的分类编目、流通、管理等工作
1、新购进的纸质图书一律进行分类、编目、登记,并尽快上架流通。
2、认真做好全校师生的报刊订阅工作。主要期刊报纸到年底装订成册。
3、学校图书室是为教育教学服务的,是为广大师生服务的。图书馆藏图书,要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关键在流通。只有牢固树立“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新思路,才能真正做到既“为人找书”,也“为书找人”,千方百计满足读者的各种需求,是“书尽其用”,充分发挥书、刊、资料的作用。根据师生的不同要求,做好图书的推荐、介绍和借阅工作。为了方便师生的借阅,扩大啊啊书刊流通范围,尽量做好图书的整理、修补、上架工作,以便师生借阅。今年1至6年级学生借书覆盖率85%,本学期学生均借书5册以上。
三、紧密围绕素质教育,积极配合学校的各项活动开展一系列工作
利用室藏资源,积极配合教导处、少先大队部开展了各种读书活动及有效的导读工作,如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等。图书室推荐提供读书内容,有童话故事、儿童诗、寓言、成语故事、唐诗、宋词、名人名著、名人传记、爱国故事、有关发明家、运动员的故事等一系列的图书。
通过一系列读书活动的开展,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
实践证明,学校图书室在繁荣校园文化生活,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无时不在发挥着它的宣传鼓动和思想教育作用。图书管理工作时一项细致、繁琐的工作,我决心不断努力,在今后工作中,将根据师生的需求,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广泛地增添各种书籍,加强管理,更好地为师生服务,把图书室办得更好,使之在教育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春季学期图书室工作总结 篇3
学校图书室是学生成长的又一课堂,也是学生拓展知识的乐园,是教师查阅资料理想场所。为了充分发挥我校图书室所藏图书资料的价值和作用,克服工作中的缺点和不足。总结经验,现将这一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严格遵守和执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认真按照上级和学校的要求管理图书资料,以及面向师生开展图书借阅工作。
1.制度是做好每一项工作的前提,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可靠保证,图书室工作也不例外。我本人严格遵守和执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同时还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学生爱读书,爱惜书的良好习惯。
2.我校属于农村中学,环境差,学生多,班额大。本学期全校有27个班级,接近20xx名学生。图书室就只有一间教室,本期比上期多放了6个书架共54个书架,存放220xx册图书,已编号的图书超过11000册。空间十分有限。加之图书整理尚未完成。每天面向学生开放时间为中午12、00—14:00,下午17:0018:30。据统计本学期教师借书达295册,学生借阅图书达2699册。
3.平时经常向学生进行宣传、教育,要求他们爱护图书,不能损坏,更不能丢失。
4.我校购买的新图书共有220xx多册,经初步整理,各类图书品种齐全,并且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各种图书数量进行合理选购。非常适合师生口味,上架后,学生争相借阅,使每本书都能对学生的学习、品德、兴趣爱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5.尽力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和读书气氛,努力搞好图书室的环境卫生。
二.认真做好图书、资料的分类编目、流通、管理等工作。
1.新购进的纸质图书一律进行分类、编目,登记,并尽快上架流通。
2、学校图书馆是为教育教学服务的,是为广大师生服务的。馆藏图书要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关键在流通。只有牢固树立“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新思路,才能真正做到既“为人找书”,也“为书找人”,千方百计满足读者的各种需求,使“书尽其用”,充分发挥书的作用。根据师生的不同要求,做好图书的推荐、介绍和借阅工作。
三、存在问题和下步工作方案。
1、我是一个非专业的图书管理员,缺乏管理知识,更谈不上管理水平和经验。本学期通过自己努力学习和实践,初步了解了《中图法》的一些简单的分类方法。基本上可以将新图书分成22个大类。今后一定要加强学习和借鉴,争取尽快成为一个较为合格的图书管理员。
2、由于新图书较多,加之自己能力有限,本学期加班加点的忙碌,也只是初步将图书进行了简单的分类,进行了部分编号上架,大部分尚未完成。这使本期的图书借阅工作受到限制。
3、由于图书整理工作未完成,借阅工作不能全面正常开放,借阅管理工作的相关制度和措施也就没有建立建全。
4、下学期要加强图书管理专业知识和理论学习,多与其他学校同行联系,努力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和能力。
5、下学期继续努力,抓紧图书的整理,争取尽早完成分类、编号等工作,实现图书全开放借阅,充分发挥图书资料在教育教学和培养学生成长中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