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重点推断题检验题》
化学物质的检验是推断题的超考点,大家需要把基础知识学习好才能在做题的时候游刃有余。小编在这里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到您。
气体的检验
1. 氧气: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瓶中,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
2. 氢气:在玻璃尖嘴点燃气体,罩一干冷小烧杯,观察杯壁是否有水滴,往烧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不变浑浊则是氢气
3. 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4. 氨气:湿润的紫红色石蕊试纸,若试纸变蓝,则是氨气
5. 水蒸气:通过无水硫酸铜,若白色固体变蓝,则含水蒸气
离子的检验
6. 氢离子: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加入锌粒
7. 氢氧根离子:酚酞试液/硫酸铜溶液
8. 碳酸根离子:稀盐酸和澄清的石灰水
9. 氯离子: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氯离子
10. 硫酸根离子: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先滴加稀盐酸再滴入氯化钡
11. 铵根离子: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12. 铜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蓝色沉淀则是铜离子
13. 铁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红褐色沉淀则是铁离子
相关例题
14. 如何检验NaOH是否变质: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变质
15. 检验生石灰中是否含有石灰石: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含有石灰石
16. 检验NaOH中是否含有NaCl:先滴加足量稀硝酸,再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含有NaCl
17. 检验三瓶试液分别是稀HNO3、稀HCl、稀H2SO4:向三只试管中分别滴加Ba(NO3)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的,则是稀H2SO4;再分别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稀HCl,剩下的是稀HNO3
18. 淀粉:加入碘溶液,若变蓝则含淀粉
物质的除杂
1. CO2(CO):把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2. CO(CO2):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3. H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通过氢氧化钠固体
4. CuO(Cu):在空气中(在氧气流中)灼烧混合物
5. Cu(Fe):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6. Cu(CuO):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7. FeSO4(CuSO4):加 入足量的铁粉
8. NaCl(Na2CO3):加 入足量的盐酸
9. NaCl(Na2SO4):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
10. NaCl(NaOH:加入足量的盐酸
11. NaOH(Na2CO3):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钙溶液
12. NaCl(CuSO4):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
13. NaNO3(NaCl):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
14. NaCl(KNO3):蒸发结晶
15. KNO3(NaCl):降温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
16. CO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
化学方程式中“↑”和“↓”的用法
一、表示气体产物
1.凡是反应物中都是固态或液态,而反应后生成了气态物质,就应该在这种气态物质的化学式后边用“↑”符号标出。如:
2KClO3
2KCl+3O2↑
CaCO3+2HCl=CaCl2+H2O+CO2↑
2.如果反应物中也有气态物质,生成物虽为气体也不用“↑”表示。如:
S+O2
SO2 CO+CuO
Cu+CO2
3.固态或液态反应物,在加热或高温条件下生成物呈气体逸出,也应用“↑”表示,并注明反应条件。如:
NaCl+H2SO4=NaHSO4+HCl↑
如果生成物虽为气体,但溶解在溶液中,没有逸出,则不用“↑”表示。
4.固态或液态反应物,如果生成物中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气体的,均应分别用“↑”表示。如
2H2O
2H2↑+O2↑
5.反应物中的气体物质一律不用“↑”表示。
二、表示不溶性固体生成物
1.反应在溶液中进行,生成不溶性沉淀物,则在这种沉淀物质的化学式后边用“↓”表示。如:
H2SO4+BaCl2=BaSO4↓+2HCl
这里生成的HC1存在于溶液中,不用“↑”表示。
Ca(HCO3)2
CaCO3↓+CO2↑+H2O
生成物中的沉淀和气体分别用“↓”和“↑”表示。
2.如果反应物本身是固态,生成物虽是不溶性固体,也不用“↓”表示。
3.在溶液中反应的生成物虽然是可溶的,但在特定的条件下呈晶体析出,也应用“↓”表示。如联合制碱法生产纯碱中发生这样的反应:
NaCl+NH3+CO2+H2O===NaHCO3↓+NH4Cl
2NaHCO3
Na2CO3+CO2↑+H2O
4.反应物中的不溶性固体,也一律不用“↓”表示。
1.中考化学推断题专题及答案
2.2017年中考化学推断题解题技巧
3.中考化学重点题型复习指导
4.中考化学重点复习方法与顺口溜
5.2019年中考化学易错点汇总,让你快速提高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