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电子课本》
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电子课本,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电子课本
查看完整版可微信搜索公众号【5068教学资料】,关注后对话框回复【7】获取七年级语文、七年级数学、七年级英语电子课本资源。
七年级上册地理练习题
一、选择题
读“东西半球图”,回答1~2题。
1.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大洲是 ( )
A.亚洲、大洋洲 B.欧洲、非洲
C.南、北美洲 D.大洋洲、南极洲
2.图中代号①所在的大洋是 (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3. 有关右图四大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大洲面积,且与B大洲陆上相邻
B.B大洲位于西半球,有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
C.C大洲与D大洲位于同一板块
D.D大洲纬度较低,气候温暖湿润
4.全球分为七大洲,其中完全处于北半球的大洲有 ( )
A.欧洲、北美洲 B.欧洲、亚洲 C.非洲、大洋洲 D.北美洲、南美洲
5.下列哪个地理事物不是大洲的分界线:( )
A.苏伊士运河 B.乌拉尔河 C.巴拿马运河 D.马六甲海峡
6.跨经度最多的大洲是 ( )
A.亚洲 B.北美洲 C.大洋洲 D.南极洲
7.四大洋中,面积最小的是 ( )
A.印度洋 B.太平洋 C.北冰洋 D.大西洋
8. 根据板块构造学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沧海桑田”不可能发生 B.世界海陆分布今后不会再发生变化
C.世界火山、地震与板块运动有关 D.各个板块始终是静止不动的
9. 德国科学家魏格纳认为,两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结的一块大陆,后来原始大陆才逐渐分离,形成了今天的七大洲,这一学说被认为是 ( )
A.板块构造学说 B.地心说 C.同心说 D.大陆漂移说
10.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有 ( )
①气候变化 ② 人类活动 ③ 地壳的变动 ④ 海平面的升降
A. ②④ B. ①② C. ③④ D. ①③
11.对于大陆漂移说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是科学家在掌握大量科学证据的前提下提出的
B.仅仅是一种假说,永远不会被人类证实
C.它的提出,使人类重新认识了地球
D.是根据一次偶然发现而提出的,缺乏科学依据
12.下列各项,可以作为大陆漂移说证据的是 ( )
①世界一些地方的大陆轮廓的凹凸十分吻合 ②非洲和南美洲生活着不会飞的同种
海牛和鸵鸟 ③喜马拉雅山原是一片大海 ④地球上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A.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②
13.喜马拉雅山仍在不断上升的原因是 ( )
A.位于板块交界处 B.位于板块扩张部位
C.位于火山、地震带上 D.位于板块挤压部位
14.根据板块运动的规律推测,以下叙述正确的有 ( )
①大西洋面积将扩大 ②地中海将会消失
③亚洲大陆和欧洲大陆将分离 ④非洲大陆与南美大陆将发生碰撞
A.②③ B.③④ C.①④ D.①②
15.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的比例是 ( ) ( )
A.各占二分之一 B.三分之二海洋
C.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D.四分之一陆地
16.世界上面积的大洲是 ( )
A.亚洲 B.北美洲 C.南美洲 D.非洲
17.面积、水温、水体最深的大洋是 ( )
A.大西洋 B.太平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18.全球的火山地震带是 ( )
A.东非裂谷带 B.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 C.环太平洋沿岸地带 D.大西洋海底地震带
19.世界上面积的岛屿是 ( )
A.台湾岛 B.格陵兰岛 C.马达加斯加岛 D.加里曼丹岛
20.喜马拉雅山脉是由下列哪两大板块挤压形成的 ( )
A.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 B.南极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
C.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 D.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
21.右图中字母C、E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分别为 ( )
A.岛屿、半岛 B.海峡、大洋
C.半岛、岛屿 D.大陆、岛屿
22.关于地球上大洲、大洋的一些叙述,正确的是 ( )
A.七大洲中,亚洲面积,欧洲面积最小
B.四大洋中,太平洋面积,它的面积近于其他三大洋面积的总和
C.四大洋是彼此相通的水体,七大洲是彼此不相连的陆地
D.赤道穿过的大洲自东向西依次有亚洲、欧洲、南美洲和大洋洲
23.平均海拔和最低的大洲分别是 ( )
A.亚洲、大洋洲B.南极洲、欧洲C.北美洲、欧洲D.亚洲、欧洲
24.按面积从大到小顺序排列的大洲是 ( )
A.亚洲、北美洲、非洲、欧洲
B.亚洲、非洲、北美洲、南极洲
C.亚洲、南美洲、北美洲、非洲
D.亚洲、非洲、南美洲、北美洲
25.关于世界各洲分界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是麦哲伦海峡
B.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直布罗陀海峡、苏伊士运河
C.非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土耳其海峡
D.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
第Ⅱ卷(非选择题 50分)
二、非选择题 (每空1分,共50分。)
26.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5分
(1)图中表示的是东西半球还是南北半球 ,我国位于这两个半球上的 半球。
(2填出下列字母表示的地理事物:
大洲C 平原M 高原G
山脉T 盆地N 大洋A
(3)大洲W 和南美洲的分界线E是 运河;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D是 运河。
(4)被三大洲包围的大洋是 (填名称),被三大洋包围的大洲是 (填字母)。
(5)大洋B 到北冰洋的通道F是 海峡.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计划
春去秋来,又是一年开学季,在这一学期,我任教初一的5个班,初一(5)到初一(9)。面对这一群新面孔,潮气蓬勃,脸上写满了对知识的渴求,让我内心澎湃激荡,激发了我对教学的热情。现在,我对这一学期的教学工作作个计划。
一、详细分析教材内容
本期共有五大章内容必须掌握,而且中考重点章节较多,尤其是有关地球的面貌和世界的气候这两大方面的内容,历年来考点多,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Ⅰ:让我们走进地理
本章教学内容为学生学习地理做情感上的铺垫和准备,引导学生认识地理,亲近地理,进而热爱地理。教材安排了“我们身边的地理”和“我们怎样学地理”这两节,它们分别介绍了地理学科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意义,以及地理学习的方法与途径。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教材遵循了低起点的原则,降低了课程起始时的难度,将有关地图的内容进行了分解,仅把一部分地图基础知识纳入本章内容,而将难度较大的有关地图运用的内容分解到其他章节之中。
Ⅱ:地球的面貌
本章涉及课标“地球与地图
”中的“地球与地球仪”和“地图”,以及“世界地理”中的“海洋与陆地”共3个方面的课程内容,共安排了“认识地球”“世界的海陆分布”“世界的地形”和“海陆变迁”4节课文。考虑到本章内容难点过于密集,加之学生又是刚刚接触到地理这门课程,为了避免因学习难度过大,大部分学生往往丧失地理学习兴趣这种在以往的教学中常常出现的现象的发生,经过慎重考虑,教材将有关地球运动的绝大部分知识后移,安排到本册第四章第三节中进行教学。
Ⅲ:世界的居民
本章对应课程标准是“世界地理”概况中的“居民”,这部分课程内容又人口与人种、语言和宗教、聚落3个方面构成。教材编写时,将人口与人种拆开分为两节,由此形成了本章“世界的人口”“世界的人种”“世界的语言与宗教”和“世界的聚落”4节学习内容。
Ⅳ: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本章涉及到课标“气候”和“地球与地图”中的相关内容,共安排了“天气和气候”“气温和降水”“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等四部分内容。在了解全球海露分布之后,认识世界地理环境的地区差异就成为一个重要的学习目标。影响区域差异的一个主要因素就是气候。一个地区的气候特点,影响着该地区的水文、植被、土壤等要素的特点。气候包括多种因素,如气温、降水、气压、干湿度等。气候的地区差异是由这些因素的`地区差异所综合形成的。同时,气候时一个地区长期天气的平均状况。为此,教材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选择了天气、气温和降水三方面内容,以及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部,力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让学生认识世界气候的地区差异。
五:世界的发展差异
学习世界地理,要认识世界各地区在自然、文化、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差异。自然、文化的差异在前面的章节中已经涉及了,在世界地区发展差异中,学习目标重在经济差异。如果把学习目标定位在经济发展差异上,自然会要求学生了解一些量化指标,如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等。课程标准从降低要求出发,只定性地要求认识世界地区经济发展是部平衡的。
二、教学大体思路和目标:
(一)大体思路
⑴把握课程新理念,培养能力求发展
《地理课程标准》中鲜明地提出了地理学科的六大理念,其中"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是这次课程改革中突出强调的两个最重要的理念。这也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育理念的充分体现。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做到:
①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与评价机制
改变地理学习方式,要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体现出来,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评价学生不能以分数来作为评价学生唯一的标准,要重视学生的发展变化,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并充分注意他们在情感态度行为方面的变化,在实施课堂教学中特别要注重这点。
②构建新型的地理课程:这要求我做到不断学习,转变观念,跟上时代的步伐,尽快适应地理新课程的教学。加强科学研究,由"教书匠"型转变成"学者型"教师。还要利用现代教学手段,不能满足于"三板"教学,而要努力学习与掌握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技术。
⑵体现教学新原则,调整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本期除了完成必须的教学任务外,要把教学重点放在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上。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来实现这一目标。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本期地理教学,使学生能比较熟练的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进一步提高阅读地图的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画图能力。
2、通过本期地理教学,使学生掌握世界地理概括,包括地球面貌。世界人口和人种等分布特点,了解人口问题给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带来的压力。
3.掌握世界的气候,包括气温和降水,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及其世界气候类型。
地理有哪些常用教学方法
传统教学方法
一、演示法
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实物展示、直观教具(如模型)、示范性实验等,使学生通过观察而获取感性知识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可供展示的对象有很多,而且随着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演示的范围越来越大,效果越来越好。
在实际地理教学课堂中,如果教师只用传统的言语讲授,这样的方式会容易导致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地理概念与原理,教学效果会大打折扣。很显然,演示法有突出的直观性特点,通过形象、逼真、动态的过程演示,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观看,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体验到“有用地理”的真正内涵,加深了学习印象,慢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地图法
地图法是指在地理教学中,老师运用各种地图,使学生获得地理知识、提高地理技能、发展智力的教学方法。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地理学习离不开地图,地图成为地理学科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版)中,共有47条标准涉及到“运用地图学习”,它包括“运用地图说出/描述/归纳/概括……”“在__×图上识别……”“阅读__×图”“在__×图上指出……”等具体的标准。
地图教学法在地理教学方法中无可替代,地理教师要多用、常用此方法,来培养学生的使用地图的习惯,慢慢提高学生的综合使用地图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
三、纲要法
纲要法,又可以称为“思维导图”法,是一种利用由字母、文字、数字或者其他符号组成的直观性很强的教学辅助工具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能够简单扼要地把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表现出来。
纲要法能够帮助学生逐步形成地理综合分析的能力,而且对于学生记忆知识点也有很好地促进作用,这种方式比让学生死记硬背大量知识点效果更好,印象更深刻。
四、探究法
探究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观察、思考、讨论、归纳等途径进行探索,发现并掌握相关原理或结论的教学方法。
地理教育不是知识点的灌输,而是要让学生在地理学习探究过程中,不断提高地理学习能力,逐步形成地理思维,培养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探究法注重过程而不是现成的知识,往往与小组合作学习结合起来运用。探究法不仅仅适用于课堂的某一环节,也适合于整节课。
五、生活教学法
生活教学法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更好的陶冶。在地理教学中,教师经常将生活化的素材带入课堂中,运用适当的教学技巧,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大大增强,记忆会更加深刻。
将热点时事融入到教学中,如:“西成高速铁路,12月6日全线开通运营”,这可以联系到中国的行政区划、地形、气候、农业生产和交通等方面的内容;“全球最长海上公路——港珠澳大桥在1月1日正式通车。”这可以联系到中国的海陆位置、气候、交通以及区域地理等内容。
五彩缤纷的生活景观,多种多样的社会生活现象与问题,会激发学生的好奇感和探究心理,从而激发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
生活教学法的运用会逐渐促进学生形成关注身边的地理,生活中的地理的良好习惯,并且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影响及原因,进而想要找到有效的解决措施来促进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慢慢将学生变成“地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