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会考知识点总结与历史学习的几个技巧》
好多同学,往往困惑的是,我学习了,但效果却不明显。这就需要我们静下心来去思考,到底是哪里出现了问题。至于这原因,无外乎上面那两点:勤奋与方法。小编在这整理了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到您。
第一单元
输12
1.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的主要内容
分封制: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古代帝王后代,同性亲族是分封的主体。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权利:政治上,设置官吏,军事上,建立武装,经济上,征派赋役,有较大独立性。
宗法制:
含义: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持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与分封制的关系:互为表里。
2.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历史作用和特点
分封制:作用:①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②有利于西周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特点:层层分封,等级森严,带有宗族色彩。
宗法制:作用:①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②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特点(原则):嫡长子继承制。
3.始皇帝的来历和皇权的至高无上
由来:秦始皇统一全国后,自认为是“德兼三皇,功高五帝”,将“皇”、“帝”两个人间最高的称呼结合起来,为自己的帝号,从此天子称为皇帝。皇帝制度基本特征:皇位世袭、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4. 秦朝中央官制与郡县制的内容和作用
内容:中央:三公九卿制,地方:郡县制。(三公:丞相-处理政事;御史大夫-奏章、诏令、监察;太尉-军事)(诸卿: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向丞相负责)
中央官制作用:相互配合,彼此牵制,皇权中心,减少决策失误。
郡县制作用:实现了中央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
5、秦朝中央集权制的影响
(1)政治: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巩固国家统一。
(2)经济: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发展
(3)民族: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
(4)局限性:强化皇帝的专制权威,激化阶级矛盾,秦朝短命而亡。
另:列表比较分封制和郡县制的不同。
6.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和作用。
措施:颁布“推恩令”
作用:王国越分越小,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7. 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及其作用
(1)内容唐朝中央设三省:中书省:草拟政令 门下省:批驳审议 尚书省:执行政令
(2)三省制作用: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
8. 明朝内阁与清朝军机处
(1)明朝内阁: 确立:明成祖在位时,正式设立内阁,随侍皇帝,并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 性质: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作用:加强君主专制。(2)清军机处 确立:雍正设置军机处。突出特点:军机大臣跪受笔录;机构简单;办事效率高;保密性强。作用:提高了行政效率,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9.君主专制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1)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有利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2)使皇帝的决策具有个人独断和随意性的特点,助长了官场的因循守旧之风,导致官僚主义、贪污腐化之风盛行,阻碍社会进步。(3)明清之际,西方许多国家先后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建立起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或民主共和制,为资本主义工业化开辟了道路,跨入生产力迅速发展的新时代。而清朝统治者却继承明制,把君主专制制度推向高峰,中国社会的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
输入
第二单元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1、从1840年至1901年列强侵华的史实。
第一次***战争《南京条约》内容及其附件内容:
(1)《南京条约》内容: ①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银元③协定关税④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通商口岸
(2)《南京条约》①领事裁判权; ②片面最惠国待遇; ③居留通商口岸
***战争影响:
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并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内容及影响:
(1)《马关条约》内容:①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②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白银;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④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2)《马关条约》主要影响:
①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 ②外国侵略势力深入内地③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内容及影响:
(1)《辛丑条约》内容:①赔款白银4.5亿两 ②划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③各国派兵驻守北京到山海关沿线④禁止中国人民反帝斗争 ⑤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
(2)《辛丑条约》主要影响:①清政府彻底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②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 从1839-1901年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事迹
(1)虎门销烟(2)三元里人民抗英(3)清满族将领海龄抗英(4)太平天国运动打击外国侵略(5)黄海战役邓世昌抵御日本侵略(6)台湾人民反割台(7)义和团廊坊阻击战
3.侵华日军的罪行
(1)1937年12月,南京大屠杀,超过30万人
(2)潘家峪屠杀
(3)731部队
4.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主要史实及意义
(1)开始:1937.7.7 卢沟桥事变
(2)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1937年9月,公布《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标志着第二国共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3)两大战场:国民党正面战场:组织凇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台儿庄大捷是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共产党敌后战争:1937年,制定全面抗战路线;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平型关大捷是抗战中的首次胜利;1940年,彭德怀指挥百团大战
(4)结果:1945.8.15 日本无条件投降
(5)意义: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
注意:中国胜利的最主要原因,实行了全民族的抗战。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输12
1.平天国的主要史实
(1)简单经过:①1851金田起义。1853年定都天京 ; ②1853年颁布《天朝田亩制度》。③1853年北伐和西征。1856全盛时期, ④1856年发生天京变乱,标志由盛向衰。⑤1859年洪仁玕颁布发展资本主义的《资政新篇》。 ⑥1864天京陷落,标志失败。
(2)《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
(3)《资政新篇》是中国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
2.辛亥革命的主要史实
(1)背景:①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本原因)②思想:传播民主革命思想:中心:上海、南京;代表人物:章柄麟、邹容、陈天华③组织:中国同盟会:时间:1905年地点:日本东京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孙中山 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性质: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意义:标志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
(2)爆发:1911.10.10 武昌起义
(3)高潮:①1912年,成立中华民国②1912年,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③1912年,宣统帝下诏退位,260年的清王朝统治结束,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4)结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分析它所体现的民主精神、意义①主要内容: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责任内内阁制。②体现的民主精神:从君权到民权,从人治到法制,赋予公民人权与自由。实行三权分立,保障权力的 制约与平衡③意义: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推动中国的民主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3.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①结束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最大功绩)
②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③打击了帝国主义
④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4.五四运动及其历史意义
(1)背景: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2)过程 :
①爆发:第一阶段:中心是北京,主力是学生。1919年五月四日,北京学生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等口号。
②高潮:第二阶段:中心是上海,主力是工人。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③结果:A、释放被捕学生;B、罢免了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的职务。C中国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3)意义:
①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②五四运动中先锋是学生,主力是工人知识分子起领导作用。③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5.中国共产党诞生及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1)条件:①阶级基础: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②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③组织基础: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建立
(2)成立:时间:1921.7.23地点:上海(浙江嘉兴南湖)
(3)性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新型无产阶级政党
(4)意义:给中国人民带来光明和希望,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中国革命进入到新民主主义阶段。
6.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革命的史实
【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1)国共合作标志: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 基础:新三民主义意义: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运动(2)北伐战争北伐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3)大革命失败1927.4.12,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1927.7.15,汪精卫在武汉发动反革命政变(失败标志)
【武装起义和土地革命】(1)南昌起义时间---1927.8.1人物---周恩来、贺龙、朱德、陈毅影响——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标志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2)八七会议:确立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3)湘赣边秋收起义:时间---1927.9人物---毛泽东影响——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4)“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提出人物:毛泽东内容: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三者结合。
【红军长征】(1)原因:左倾错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战略转移。(2)时间:1934.10,开始长征1935.10,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在吴起镇会师1936.10,三大主力在会宁会师,长征结束。(3)意义: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铸成伟大的长征精神
【遵义会议】(1)时间:1935(2)内容:纠正博古等人“左”倾错误;肯定毛泽东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3)意义: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 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解放战争】(1)重庆谈判:1945年8-10月,毛泽东赴重庆谈判,《双十协定》确立和平建国方针。(2)全面内战爆发:1946年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3)粉碎全面、重点进攻:国民党军队全面进攻失败后,重点进攻陕北和山东解放区。解放军粉碎重点进攻。(4)战略反攻: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军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序幕。(5)三大战役:1948年,解放军力量超国民党,决战时机成熟。1948年9月-1949年1月相继进行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解放东北、华北、长江中下游地区。(6)北平谈判:1949年1月国共和谈,和谈破裂。(7)国民政府覆灭:1949年4月21日,人民解放军发动了渡江战役。4月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覆灭。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胜利。
7.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意义:
(1)国内意义——实现了中国的独立、统一;
(2)国际意义——改变世界政治格局,鼓舞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解放斗争;
(3)思想意义——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首先,先看书,后背书。看是全面的看,背是重点的背。这理由很简单,它符合人自身大脑的记忆规律。所有的东西你都背下来是不可能的,而看书,是缘由于“熟悉”对于事物记忆的帮助。很多事情,你没有特意去背,但你却记住了,而且,终生不忘,就在于,它是你所熟悉的。
其次,看书后,不划重点的去做题。重点不是不需要划,而是,要看是谁来划,如果是老师,是其他同学给你划,那你便是一个被动的去接受的地位,你永远不知道为什么。而如果你去直接做题,遇到看书时没注意的问题了,再去书中找出来,划上重点,长此以往,这便是你自己的重点。你会发现,无形中,你已经对那些要背的重点了如指掌了,何须再背。
第三,熟练记忆采分点词汇。做过考试练习的同学都知道,考试是按点得分的。一道大题的标准答案通常只有几个要点,答出要点就有分,答不出哪怕写再多也没分。而要点通常都是很简洁、干净,课本上的一大段内容可能只需要一个词或一句话就能概括,一个词一句话就是要点。很多同学不放心,大段大段地背课文,而且还要求自己背的与课本内容一字不差。这么做,既难以记住又占用大脑空间。
第四,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诠释要点。这样做的目的是帮助你记忆。只有你知道怎么用自己的语言说出书里的话了,你才能够真正的记住它的内涵。考试时,你才能够想起书里的采分点。有的同学是不知道怎么组织语言,怎么展开来写,就把死记硬背的课本内容套进去,其实可能是他对课本内容还不够熟悉。这时候不妨多看看书。这里更加体现了看书的重要性,平时看书看熟了,在回答大题尤其是主观题时,自然而然会用学科语言展开答题,也不用担心会出现写完要点不知如何展开的情况。
第五,勤练习,保持“手感”。考试四门考试中,文综是最能拉分的一门。毕竟文综三科不像语、数、英是从高一就练起,它是等到高三才开始三合一大综合,大家适应这门考试的时间都不长,都处在同一起跑线上,在这方面夺分的可能性也最大。有的同学平时单独做三科中的某一科像历史、地理什么的都挺强的,但一到三合一练习就不行了。这种情况,我也有过。说到底,就是还不适应。要适应的话,有个既笨又土但很有实效的方法:加大练习。成绩是其次的,关键是练手,熟悉这门科目的考试感觉。做得多了,有些规律也就摸索出来。像大家都挺头疼的文综大综合题,其实题目里都会隐藏着线索,做题的时候先要找出这条线索,才能把握答题的方向。比如线索是农业,那就调出史、地、政三科有关农业的知识再做题。再如做题顺序、做题时间,这些都是在平时的考试、练习中琢磨出来的。不要考试到最后,一看没时间了,看到大综合题就乱了阵脚。如果平时就找到适合自己的做题顺序,给自己定出做选择题、单科大题、最后一题等各用多少时间的话,高考时就可以保证所有的题目都能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
高二历史会考知识点总结与历史学习的几个技巧相关文章:
1.2017高二历史会考知识点总结汇总
2.2017高二历史会考知识点总结
4.高二历史学习方法和技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