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考辅导资料 > 高中语文教师资格证知识点正文

《高中语文教师资格证知识点》

时间:

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语文教师资格证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高中语文教师资格证知识1

单项选择题

1.教学《兰亭集序》时,教师列举其他文章,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骈文特点,下列作品适合的是()

A.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B.柳宗元《始得山宴游记》

C.贾谊《论积贮疏》

D.吴均《与朱元思书》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题干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体会骈文的特点。骈文又称骈体文、骈俪文或骈偶文,中国古代以字句两两相对而成篇章的文体。因其常用四字句、六字句,故也称“四六文”或“骈四俪六”。全篇以双句(俪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的工整和声律的铿锵。A项,《游褒禅山记》是北宋的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在辞职回家的归途中游览了褒禅山后,以追忆形式写下的一篇游记。该篇游记因事见理,夹叙夹议,不是骈文。B项,《始得西山宴游记》是柳宗元的一篇山水游记,“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C项,《论积贮疏》这篇奏疏,是贾谊针对西汉初年在经济上所面临的严重危机,提出的要注意积贮的重要论文,不是骈文。D项的《与朱元思书》是南朝梁文学家吴均所著的一篇著名的骈体文。《与朱元思书》保持了骈文的特点,文章基本遵循骈文的要求,主要采用四字句和六字句,并于文章后半部分大量运用对偶句,这就取得了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对比立意、相映成趣的表达效果,读来朗朗上口,节奏感极强。故本题选D。

2.学习《阿房宫赋》教师安排学生在课下梳理形容建筑的成语,下列不正确的是()

A.勾心斗角

B.飞鸾走风

C.美轮美奂

D.筑室道谋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题干要求选出不是形容建筑的成语。A、B、C三项均可用来形容建筑。D项,“筑室道谋”不是形容建筑,而是指造房子请教路人,不能成功。比喻人多口杂,意见纷纷,办不成事。故本题选D。

3.针对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教学《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提出,充分理解学习任务群的特点,处理好学习任务群之间的关系,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细化每个学习任务群的目标和内容,明确不同任务群的定位和功能

B.结合自身优势的教学风格,教师需要重组或创造新的学习任务群

C.注重学习任务群的渗透融合,衔接延伸的特点,避免内容发热遗漏和缺失

D.关注共同学习任务群在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三类课的差异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题干要求选出对语文学习任务群之间的关系错误的一-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语文学习任务群以任务为导向,以学习项目为载体,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提升语文素养。若干学习项目组成学习任务群。学习任务所涉及的语言学习素材与运用范例、语文实践的话题与情境、语体与文体等,覆盖历来语文课程所包含的古今“实用类”“文学类”“论述类”等基本语篇类型。学习任务群的设计着眼于培养语言文字运用基础能力,充分顾及问题导向、跨文化、自主合作、个性化、创造性等因素,并关注语言文字运用的新现象和跨媒1个运用的新特点。因此B项中的“教师需要重组或创造新的任务群”表述错误。故本题选B。

4.在学习老舍《茶馆》时教师向学生推荐同样具有“京味”语言特色的剧本,下列作品合适的是()

A.王朔《动物凶猛》

B.萧红《呼兰河传》

C.刘恒《窝头会馆》

D.曹禺《日出》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题干要求选择具有“京味儿”语言特色的剧本,A、B两项是小说,不符合题意。C、D两项中,C项的《窝头会馆》是一部为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献礼的话剧。《窝头会馆》将视角集中在北平解放前一年,写了在一个名叫“窝头会馆”的小四合院里,住着好几户挣扎在社会底层的人家,他们是有着形形色色缺点的小人物。话剧讲的是老北京的故事,台上说的是地道的老北京话,编剧刘恒生在北京长在南城,对于老北京话颇有研究,剧本中设计的北京话之地道,直可以媲美老舍的作品。故本题选C。

5.在当代文化参与学习活动中,学生参与步行街学习文化建设,为商店撰写对联,下列对联不合适的是()

A.素以为绚花逊色,馨而且暖长生香

B.素雅为佳松竹绿,幽淡最奇芝兰香

C.奇花异草增春色,雅竹幽兰缀而容

D.锦绣成文原非我有,琳琅满架惟待人求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A项,“素以为绚花逊色,馨而且暖玉生香”形容人的容貌,适用于化妆品店,不适用于水果店。B项,由对联中的“竹绿”和“芝兰香”可知此对联适用于茶叶店。竹在中国文化中是清雅脱俗的象征,它的刚劲傲立,又有“君子”的美誉。清代被人称为“茶竹双痴”的文人郑板桥,就曾经写过这样的诗句:“不风不雨正清和,翠竹亭亭好节柯;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汉族的文人看到了竹与茶的妙趣,傣族更将竹与茶融为一体,创制了“竹筒茶”,为中国茶文化带来了新的意蕴。竹之清香融入茶之醇味,“竹筒茶”成为普洱茶中一种独特的品饮方式。因此“竹”和“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B项正确。C项,由对联中的“奇花异草”和“雅菊幽兰”可知,此对联适用于花店。C项正确。D项,“锦绣成衣非我有,琳琅满架待人求”可理解为:虽然锦绣的文章原本不是我作,但我书阁琳琅满架只待你来求取。此对联既夸了书店书品锦绣,繁多,又表示希望顾客来购买的心情。适用于书店,因此D项正确。故本题选A。

6.学习古代诗词表现艺术选题,教师组织学生梳理诗句,探究诗歌化静为动的景物描写手法,下列适合的是()

A.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伟《山居秋暝》)

B.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杜牧<秋夕》)

C.夕阳劝客登楼去,山色将秋绕郭来(黄景仁《都门秋思》)

D.道狭草木生,夕露沾我衣(陶渊明《归田园居》)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题干要求探究诗歌“化静为动”的景物描写手法。C项,“夕阳劝客登楼去,山色将秋绕郭来”出自清代黄景仁《都门秋思》。诗句可理解为:美好的夕阳景象劝诱旅客登楼去观赏;山色萧条,悄悄地把一片秋意绕着城郭送过来。诗句“山色将秋绕郭来”把静态的秋季晚景给写活了。故本题选C。

7.为了提高学生小说鉴赏能力,教师安排学生阅读作品,探究小说的抒情特征,下列作品适合选用的是()

A.汪曾祺《葡萄月令》

B.孙犁《荷花淀》

C.张天翼《华威先生》

D.契柯夫《装在套子里的人》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题干要求探究“小说的抒情性特征”。A项,汪曾祺的《葡萄月令》是散文,不是小说。B、C、D三项都是小说,但是只有B项的《荷花淀》具有“小说的抒情性特征”。《荷花淀》揭示了人物和生活的美,揭示了劳动和战斗的诗意。全篇情景交融,意境优美,语言朴素无华,真实自然,形成了一种特有的清新隽永,融小说、散文、诗歌的特点为一体的散文诗式的小说的独特风格。小说中抒情的笔调,乐观的画面,使小说充满诗情画意。故本题选B。

8.在名著名著阅读活动中,学生分组整理与传统节日有关的语段,下列语段与节日无关的是 ()

A.微风早已经停息了;枯草立在坟间。(鲁迅 《药》)

B.当地妇女小孩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家出动到河边看划船(沈从文《边城》)

C.在停船的匆忙中,看见台上一个黑的长胡子...翻了一阵都进不去了(鲁迅社戏<》)

D.两府中都换了门神,对联,挂牌....点的两条金龙-般(曹雪芹《红楼梦》)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题干要求选出和节日无关的一项。A项,写出了上坟的人失去亲人的悲伤心情,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气氛。和节日无关。B项,由“雄黄酒”可知此段内容和端午节有关。C项,写的是社戏,社戏是社日节的一种活动。D项,“两府中都换了门神、联对、挂牌,新油了桃符”和春节有关。故本题选A。

9.为了提高学生独立学习文言文的能力,教师安拌学生查阅资料,梳理“其”字的意义和用法,下列语句中的“其”,用作连词的是()

A.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骚> )

B.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C.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触龙说赵太后》)

D.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逍遥游》)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题干要求选出“其”作为连词的-项。A项,“路漫漫其修远兮”中的“其”字是语气词,无意义。B项,句子可理解为: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能成为愚人,大概都出于这吧?句子中的“其”是副词,表示疑问、测度的语气,可理解为“大概”。C项,句子可理解为:我觉得您为长安君打算得太短了,因此我认为您疼爱他比不上疼爱燕后。句子中的“其”表近指,所指代的是赵太后对他儿子长安君疼爱这件事,可译为“你对他的”。D项,句子可理解为:天色深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呢,还是因为天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句子中的“其”可理解为“还是”,表示选择关系,是连词。故本题选D。

10.教学“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究”专题,教师带领学生研读《红岩》,开展人物形象鉴赏活动,下列适合的是()

A.通读《红岩》,举办“英雄在我们心中”的主题故事会

B.阅读研究《红岩》主题的评论文章,撰写一份文献综述

C.参与跨学科的学习活动,研讨有关《红岩>的历史问题

D.参观渣滓洞,获取作品背景资料,撰写学习体会和感想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题干要求教师带领学生研读《红岩》,开展人物形象鉴赏活动。A项,举办“英雄在我们心中”主题故事会有利于学生把握《红岩》中人物的英雄形象,符合题意。B项,阅读研究《红岩》主题的评论文章,有利于学生把握《红岩》主题,而不是人物形象。C项,研讨有关《红岩》的历史问题,跟《红岩》人物形象鉴赏无关。D项,参观渣滓洞,获取作品背景资料,撰写体会和感想,和《红岩》人物形象鉴赏无关。故本题选A。

11.阅读某学校有关“课堂教学问题设计”的调查结果,按照要求答题。对上述调查结果的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调查结果丰富全面,深入揭示了课堂教学现状和成因

B.多数教师认为课堂提问非常重要,重视教学问题设计

C.少数教师没有仔细推敲提问的语言,是因为备课时间太少

D.少数教师用于设计问题的时间较少,是因为对教材不熟悉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A项,“调查结果丰富全面,深入揭示了课堂教学现状和成因”在题目中的调查结果中没有体现。B项,调查结果

中,认为课堂提问重要的百分比是95. 52%,重视问题设计的百分比是94. 42%,由这些数据可知,“多数教师认为课堂提问非常重要,重视教学问题设计”分析正确。C项,“少数教师没有仔细推敲提问的语言,是因为备课时间太少”在题目中的调查结果中没有体现。D项,“少数教师用于设计问题的时间较少,是因为对教材不熟悉”在题目中的调查结果中没有体现。故本题选B。

12.阅读某教师关于写作教学的论文片段,按照要求答题。.

写作陈述性知识旨在探寻写作的特点、规律、知识、原理等,以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为目的。写作策略性知识侧重写作的具体办法、方略、步骤、措施等,以培养基木的操作能力为目的。写作陈述性知识着眼于认知,是对“求真”的追求;写作策性知识着眼于实践,是对“实用”的追求。叶圣陶说“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语言文字的学习,出发点在知,而终极点在行,到能够绗行的地步”。因此,写作教学应该从侧重“写作知识”的讲解,转向侧重“写作策略”的指导。

对上述论文的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写作陈述性知识包含如何运用方法修改文稿的知识

B.写作策咯性知识包含写作本体功能和现实价值的知i

C.写作教学终点在“行”,应该侧重提升语言运用能力

D.写作教学重在实用,应该避免讲解写作陈述性知识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教学论文中指出:语言文字的学习,出发点在“知”,而终极点在“行”,到能够“行”的地步。因此,写作教学应该从侧重“写作知识”的讲解,转向侧中国“写作策略”的指导。由此可知,C项,“写作教学终点在‘行’,应该侧重提升语言运用能力”分析正确。故本题选C。

13.阅读某高中语文考试题,按照要求答题。

鲁迅曾在《且介亭杂文.寄<戏>周刊编者信》中说:“我的意见,以为阿Q该是三十岁左右,样子平平常常,有农民式的质朴,愚蠢,但也很沾了些游手之徒的狡猾。以下是几位画家创作的阿Q画像,请结合《阿Q正传》和鲁迅对阿Q形象的意见,说说你认为哪幅画与你心中的阿Q更为接近。

对上述试题测试目标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以具体情境为载体考查学生的阅读素养

B.以美术图片为依托考查学生的艺术素养

C.以多种材料考查学生对典型人物的理解能力

D.以特定学习任务考查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题目中的会考试题要求考生结合《阿Q正传》和鲁迅对阿Q形象的意见,选出与阿Q形象更为接近的一幅图。此会考试题要求学生理解阿Q的人物形象,考查对学生典型人物的理解能力。故本题选C

14.阅读有关语感的研究论文节选,按照要求答题。

语感是对言语的直感,要想提升语感的品质,必须有一定的语理来调整。语理是对语言现象的理性认识,把语言现象提升到规律,就产生语理。例如,凭借语感,有些词句在口语的环境里、说起来觉得别扭;有些词句,在严肃的书面语里读起来也很别扭,这说明,口语和书面语语体差异的语感已经形成。但是,只有知道汉语普通话词汇来源于文言和方言俗语,才会明白这种语体差异的原因.理性的概括对语感有解释作用,也形成了语言运用的自觉性,要想引导学生理解语理,教师应该多鼓励学生自己概括,而不是教师硬性灌输。从语言现象中概括语言规律,也是训练学生思维的过程。有了语理,语感的形成便更加自觉。

对上述研究论文的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语感的形成需要系统的语理来支撑

B.语感的语体差异主要受方言的影响

C.提炼语理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D.理解语理需要依靠学生自己来学习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题中的研究论文指出:从语言现象中概括语言规律,也是训练学生思维的过程。有了语理,语感的形成便更加自觉。因此C项的“提炼语理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正确。故本题选C。

15.阅读《咬文嚼字》教学反思片段,按照要求答题。

课堂教学导入后,我带着学生理解《咬文嚼字》,阐释“咬文嚼字”的精神。然后,顺势分析哪些例子阐明了这一精神。学生列举了文中的四个例子,我带着学生赏析这些例子的精妙.随后我抛出问题:“我们一共找了四个典型的例子,朱光潜在文章最后说“随便举几个实例,这是随便举例的吗?”学生齐答:“不是。”但是,我当时没有追问,而是转向拓展示学习,让学生谈课内外曾经遇到的咬文嚼字的例子。学生谈得很好,但我觉得当时没有追问是一种遗憾,对上述教学反思的相关分析,不恰当的是()

A.课堂教学内容重点突出,结构清晰,层层推进

B.课堂教学生成问题后,应该给学生思考阐释的空间

C.学生结合个人经验拓展阅读,利于深入理解文意

D.教师没有追问,并不影响学生理解文章的论证逻辑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咬文嚼字》这篇文章,作者朱光潜列举了一些例子阐释“咬文嚼字”的精神,学生找出了文中的四个典型例子。

接着教师提出了问题:朱光潜在文章最后说“随便举几个实例,这是随便举例的吗?”学生齐答:“不是。”但是教师没有追问,这就会导致学生不理解文章的论证逻辑。所以项的“教师没有追问,并不影响学生理解文章的论证逻辑”分析错误。故本题选D。

高中语文教师资格证知识2

案例分析题

案例:阅读《边界望乡》教学后的说课片段和课文原文,完成第16题。

高二选修课上,我和学生一起欣赏台湾诗人洛夫的现代怀乡诗《边界望乡》。基于本诗大量化用古典意象和诗勺的艺术特点,我首先向学生解释“化用”的概念;然后,以诗中“望远镜中扩大数十倍的乡愁/乱如风中的散发”为例,示范讲解化用之妙;之后,我要求学生采用小组探究、集体斫讨的方法,按照“借用一--变形-- -效果” 的步骤提示品味末诗句,体会“代用”带来的呒熟悉又新鲜的阅读感受,深入理解诗人复杂的乡愁滋味。

学生有一定的古代诗歌阅读基础,经过我的示范分析和学生的探究研讨,他们很快发现诗人还化用了杜鹃、白鹭、鸬坞、晴清明时节雨纷纷”“牧童遥指杏花村”等古典意象和诗句抒写乡愁。由于我对鉴赏步骤提示明硝,学生很清楚应该完成哪些任务。

在赏析“而这时,一只白鹭从水田中惊起/飞越深圳/又猛然折了回来”时,一个学生说:“時诗中水田白鹭’的意象,首先使我联想到塞山前白鸶飞’漠漠水田飞白鹭的美景及其自由祥和的意境。诗人用‘惊起”又猛然折了回来’描述水田白鹭,打破了画面的宁静祥和,表达了诗入沸疹的情感。-是对自由往返故土的强烈渴望,二是与故乡咫尺天涯的无奈和苦痛。

在这一教学环节中,学生发言高潮迭起。我适时点拨引导,带领学生从“化用”入理解诗歌语言的丰富意蕴,体味诗人乡愁滋味,为接下来引导学生理解乡愁的丰富内涵这-教学难点莫定了基础。

边界望乡

洛夫

说看说着

而这时,鹧鸪以火发音

我们就到了落马洲

雾正升起,我们在茫然中勒马四顾

手掌开始生汗

望远镜中扩大数十倍的乡愁

乱如风中的散发

当距离调整到令人心跳的程度

一座远山迎面飞来

把我撞成了

严重的内伤

病了病了

病得象山坡上那丛凋残的杜鹃

只剩下唯一的一朵

蹲在那块“禁止越界”的告示牌后面

咯血。而这时

一只白鹭从水田中惊起

飞越深圳

又猛然折了回来

问题:16

(1)请简要说明教师在说课稿中引用学生发言的意图。(10分)

(2)请简要评析教师在本课中的学法指导。(10分)

参考解析:

(1) [答案要点]

①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纲,以学生的语文实践为主线,促进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全面发展。案例中教师引用学生的发言,正是教师将学生放在了主体地位,让学生多说多做,促进了学生语言、思维、审美能力的发展。(5分)

②<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 》强调:应积极发展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个性化阅读,学习探究

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养成相互切磋的习惯,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案例中教师通过引用学生的发言,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发言高潮迭起,为下接下来引导学生理解乡愁的丰富内涵奠定基础。(5分)

(2) [答案要点]

①<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强调: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做好学生语文学习活动的设计、引导和组织,注重学习的效果。案例中教师先讲解“化用”的概念,接下来示范讲解,给学生起了很好的引导的作用,同时由于教师鉴赏步骤提示明确,学生能够清楚地知道应该完成哪些任务,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5分)

②《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强调:应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组织学生开展合作探究、研讨交流活动,鼓励学生以各种形式相互协作,展示与交流学习成果,掌握探究学习的方法,提高实践和创新能力。案例中教师示范分析之后,将课堂放手给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的研究研讨,学生不仅发现了“杜鹃、白鹭、鹧鸪”等意象,并且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诗中所蕴含的乡愁。他们在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中,发展了思维,提升了思维的深刻性,促进了核心素养的发展。(5分)

案例:阅读下面的学生习作,完成第17~18题。

扶不扶

①摔倒的老人扶不扶,成为马年春晚小品的创作内容。演员一句“人倒了还可以扶起来,心倒了可就扶不起来

了”,博得满堂采,也引发了人们的深思。

②施以援手,扶起摔倒的老人,这本不是需要讨论的问题,而今却成了两难选择一-扶, 还是不扶

③网上关于“扶不扶”的投票调察显示,只有很少人选择“肯定会扶”,更多的人选择了不好说”。网上还有贴子说:“以前觉得自己一定会扶,因为过不了良心这关;现在肯定不会扶,因为过不了责任这关。”究其原因,“彭宇案”层出不穷,“农夫与蛇”的故事不断上演,伤害了人们的善心

④人们感到困惑,好像站在了一个岔路口。-条路是助人为乐,但你可能因善举而被讹诈,面临被家属、官司、赔款纠缠。另一条路是回避风险,选择视而不见,绕路而行。可是,后者虽不想引火烧身,却又感到良心不安。小品《扶不扶》中,扶人者拿出手机拍照以自证清白的桥段,引发观众阵阵大笑,但这笑声中隐藏着多少悲哀呀!近日看到了一则新闻《“奔驰大叔”路遇倒地女子先拍照取证再扶人》,开奔驰的大叔说,做好事要懂得保护好自己。这不正是善良人的无奈之举吗?

⑤扶不扶摔倒的老人似乎是个道德问题。如果要人们毫不犹豫地扶起摔倒的老人,道德教育是不够的,还需要加强全社会的医疗保障,消除摔倒老人讹诈的动机;更需要法制建设,给反咬一口的恶人以应有的惩罚,保护每一个行善的好心人。让公平的社会保障,惠及每一位公民;让正义的法治,为人们的良知保驾护航。我相信,毫不犹豫地仲出援手的人会越来越多!

问题

17.请从第①③段找出两个错别字,从第④段找出一-处病句, 并分别修改。(8分)

18.请指出该习作在论证方面的两个优点,并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12分)

参考解析:

17. [答案要点]

错别字:第①段“满堂采”改为“满堂彩”;第③段“调察”改为“调查”或“贴子”改为“帖子”。

第④段病句:面临被家属、官司、赔款纠缠。

病因:缺少宾语。

修改为:面临被家属、官司、赔款纠缠的困境。

18. [答案要点]

(1)立意深刻,观点明确。

议论文又叫说理文,它是一种剖析事物论述事理、发表意见、提出主张的文体。议论文应该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语言精炼、论证合理、有严密的逻辑性。本文作者围绕“扶不扶”这一社会现象,探讨社会保障机制的问题,立意深刻。同时,点明了想要善良长存,不仅是道德问题更需要法律机制等的保驾护航,观点明确。

(2)论证结构层次鲜明。

文章前两段提出问题“扶不扶”这一现象,三、四段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 第五段则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层层深入,条理清晰。

(3)论证手法多样。

本文在分析“扶不扶”而今成为两难选择的原因时,提供了网上的投票显示,列举了“彭宇案”“农夫与蛇”的故事,呈现了有关“奔驰大叔”的新闻,这些举例论证非常具有典型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同时,运用了对比论证,呈现人们困惑的现状,让人印象深刻。

(答出两点即可。)

高中语文教师资格证知识3

教学设计

阅读文本材料和具体要求,完成第19~21题。

课文原文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课文介绍

该课文选自某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单元说明

这个单元主要学习如何通过对古典诗歌特有的意向的把握,发挥想象,体会和品味中国古诗歌特有的意境美。

中国古典诗歌具有诗情画意,意境优美。我们在欣赏这些作品时,要反复诵读,置身诗境,借助联想和想象,将作者所描绘的意象一-再现到自己的脑海中,使整个心灵沉漫在一个想象的世界之中,得到审美享受。

具体阅读某一篇作品时,我们还要根据作品中意象自身的特点、组合方式,以及情景之间的关系,采取相应的欣赏方法,体会独特的意境。

《昔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相关要求

根据诗歌,散文,小说、剧本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从语言、形象、构思、意蕴、

情感等多个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认识作品的美学价值,发现作者独特的艺术创造。

在阅读鉴賞中,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丰富传统文化积累,汲取思想、感情和艺术的营养,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深化对历史、社会和人生的认识。

学生情况

高二年级第二学期,班额50人。

教学条件

教室配有多媒体设备,能够演示PPT,播放音频、视频文件,投影实物。

19.根据上述材料,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并具体说明确定的依据(不可照抄材料)。(20分)

20.选择其中一个具体的教学目标,设计一一个教学片段,简要说明每个环节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20分)

21.设计一个具体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完成下面的[研讨与练习]。(25分)

诗的结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反映了诗人什么性格?历来诗评家都认为这两句是全诗的“诗眼”,试结合全篇内容谈谈你对这种说法的理解。

参考解析:

19. [答案要点]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李白的生平,认识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把握文章大意。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反复诵读、设置情境、小组合作,赏析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学习诗歌的表现手法,从而领会诗歌美质,激发学生对中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李白的“游仙”之念,结合有关资料,理解他不事权贵的傲岸性格,体会他对黑暗现实的反抗精神。

确立依据:

(1)课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版)》提出:获得审美体验,认识作品的美学价值,发现作者独特的艺术创造。在阅读鉴赏中,了解诗歌的主要表现手法。李白是浪漫主义代表诗人,在文学史上有较高地位,故设定了目标1和目标2。

(2)教材。本单元是“置身诗境缘景明情”。不仅要把握作品意境,还需要在景中感悟作者思想感情。李白在“游仙”经历中流露出对现实的不满,故弓|导学生在意境中联系李白的生平及其他作品风格,正确把握作品思想感情,故设定了目标3。

(8)学情。高二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掌握了基本的阅读方法,学习能力强。学生对李白并不陌生,但容易理解偏差,忽视“知入论世”的重要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分享学习,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去品味、感悟,帮助他们进入作品的情境,增强诗歌鉴赏能力。因此制定了以上三维融合的教学目标。

20. [答案要点]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李白的“游仙”之念,结合有关资料,理解他不事权贵的傲岸性格,体会他对黑暗现实的反抗精神。

教学片断:

一、导入新课

教师引导:以诗而被称为“仙”的只有李白,而最具仙风道骨的是他的山水风光大写意。他喜爱的山水往往不是宁静的丘壑、幽雅的林泉,而是奇峰绝壑的大山、天外飞来的瀑布、白波九道的江河,他好像要登涉这些雄伟奇险的山川和天地星辰同呼吸,与天仙神灵共往来。让我们一起走近李白,走进李白“梦”的世界。

二、新授课文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录音范读,听准节奏,把握感情基调。

(2)学生齐读本诗,疏通文意。

2.研读诗歌,深入分析

提问:本文的写作脉络是什么?

明确:先写梦因,接着写梦境,最后写梦悟。

(1)把握“梦因”

①提问:李白为何要去“梦游”?

要求:用文中原话回答。

明确: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②提问:天姥山有什么样的特点?作者使用了哪些手法描写天姥山?

要求:学生自主思考,教师点名回答。

明确:神秘、高大、仙气飘飘,使用了夸张、衬托的手法。

③师生齐诵第一-自然段,感受天姥山的高耸与神秘,教师强调:重音和停顿。

(2)体会“梦境”

①提问:梦境分为几个画面?

明确:月夜渡湖、山之日景、山之夜景、仙人登场

②提问:选择一个画面,概括特点,感悟画面。

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探究

明确: A. 月夜渡湖一一写诗人在月光照耀下飞渡镜湖的情景。“飞”“送”两字先后运用了夸张和拟人的手法,生动地表现了诗人梦游路.上那种急切、兴奋、轻快、神往的心情。

B.山之日景一一黎明时分,诗人著履登山,东方的海中涌出一轮红日,四周是苍翠的群山,耳际是山顶的天鸡的叫C.山之夜景一一山中熊咆龙吟、电闪扉开、烟雾笼罩。景象神奇迷离,气氛略微恐怖。

D.仙人登场一-金银台、霓为衣、骑凤作马、老虎奏琴、鸾凤驾车、仙人济济一-堂。画面富丽多彩,生动美丽。

③提问:这是一个怎样的梦境? 诗人此时的心情如何?

明确:离奇变幻、五彩缤纷的梦境,特别是仙人登场的画面。此时诗人心神完全解放,自由,盛大热烈的场面,像是在迎接诗人的到来。

④提问:李白为何将梦境写的如此盛大奇幻?

要求:学生结合预习资料分析感受,畅所欲言。

明确:梦境是宫廷生活、官场道路的折射。“ 月夜渡湖”是李白被召入宫时的心情。“山之日景”是他初入官场短暂的成功体验。“山之夜景”象征着官场变幻莫测,让人心惊胆战。

“云之君、仙之人”是达官贵人。梦游过程其

实就是现实的曲折反映,正是现实的丑恶激起了李白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李白从梦中醒来时“恍惊起而长嗟”,内心满是失望、无奈。

⑤学生总结李白复杂的感情变化,教师指导朗读,读出重音及断句,注意气势。

(3)感受“梦悟”

①提问:作者从梦中得到了什么启发?

要求:学生思考作答

明确:“世间行 乐亦如此-..须行即骑访名山”,可见李白此时想要寄情山水,保持一种超脱世俗的理想人格。

②带着洒脱、崇敬之情齐诵最后- 段。

三、巩固小结,提升认知

学生分享本节课收获,教师总结:神仙世界的五彩缤纷,反衬出人间社会的极端丑恶,诗人借此表达对黑暗现实的强烈不满和憎恶。也正是这种追求自由的内心要求,诗人蔑视权贵,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

四、实际演练,分层作业

1.尝试背诵全诗。

2.发挥想象,以李白的身份描绘自己梦中所见,分享梦中感悟。

21. [答案要点]

活动方式:设置情境,小组交流讨论。

活动过程:

(一)读题引入

教师ppt出示研讨练习题:“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反映了诗人什么性格?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诗的?

(二)课堂活动

1.提间:“且放白 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是一种颓废放纵的行为吗?

明确:不是,李白对现实失望,无法实现自己的包袱,但他又不愿随波追流,因此只能寄情山水,与山水为乐,保持独立的人格理想。

2.提问:本文的中心句是什么?有什么效果?

明确:“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本句直抒胸臆,表明了李白藐视权贵,讽刺现实,体现了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

3.如果你是李白,多次遭遇仕途的挫折,你会如何做?要求:学生根据理解畅所欲言,深入体会李白的内心世界。4.提问:通过最后一句,你读出了怎样的李白?明确:傲岸不屈、豪放不羁、追求自由、消极避世、寄情山水、无奈、愤激……(三)拓展巩固1.提问:你知道哪些像李白一样的人?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积累分享,教师及时引导总结。明确:陶渊明、谢灵运、刘禹锡、苏轼等等,相关事迹言之有理即可。2.提问:你是如何理解最后一句话的?你有哪些话想对李白说?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写出不少于200字想说的话,小组代表分享,教师引导反馈。(四)活动小结李白一生经历坎坷,“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道出了他对腐朽现实的憎恨与鄙视。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诗人也绝不低眉顺眼奉事权贵,宁可放浪山水之间,有力地表现了诗人的傲岸与高洁。

高中语文教师资格证知识点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