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抗日战争的知识点》
抗日战争是指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正义战争。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高中历史抗日战争的知识点,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更多抗日战争相关推荐↓↓↓
抗日战争经典名句
中国抗日战争故事
抗日战争作文500字
中国抗日战争完全胜利标志
抗日战争的背景是什么
高中历史抗日战争的知识点1
日本侵华大事记(20世纪30年代前)
19世纪60年代:侵略台湾
1894—1895年:发动侵华甲午战争
1897年:参与瓜分中国,将福建作为势力范围
1900年:参加八国联军侵华
1904—1905年:日俄战争,将侵略势力扩张到我国东北
一、日本侵华原因
1.日本:
(1)经济危机使日本资本主义发展陷入困境,法西斯政权希望通过对外战争摆脱困境
(2)“大陆政策” (蓄谋已久)
2.中国:国共对峙,国民政府对日本侵略奉行不抵抗政策,正在忙于剿共,对日本蓄谋已久的战争未做好准备(有机可乘)
3.国际:英法美的绥靖政策(国际环境宽松)
二、20世纪30年代日本制造主要的侵华事件?
1.局部侵华:
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
一?二八事变:袭击上海
在中国东北扶植伪满洲国
华北事变:威逼平津(标志:中日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2.全面侵华 :1937. 7.7卢沟桥事变
三、全民族抗战
1.开始标志:卢沟桥事变标志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全国抗日战争的开端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原因
(1)决定因素: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2)推动因素:抗日救亡运动运动不断高涨的推动
(3)主导作用:中国共产党倡议、主导和积极促成
3. 全民族抗战的史实
(3)国外战场: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
①目的:确保滇缅公路这条国际交通线
②战果:中国远征军救出被围英军七千多人;
1945年初,在英美军队配合下,中国远征军击败侵缅日军。
四、日本的滔天罪行
1.南京大屠杀 1937.12
2.潘家峪惨案 1941
3.七三一部队
五、抗战的胜利
1.标志:日本无条件投降(1945年8月15日)
2.胜利意义:
(1)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
(2)它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3)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3.胜利原因
(1)日本:侵略的、非正义的法西斯战争
(2)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确立,全民族的抗战
(3)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配合,各国人民的支援
高中历史抗日战争的知识点2
全民族抗战
1. 日本的局部侵华——全面侵华的前奏
原因
① 历史原因:日本早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制定了以侵华为主要目标的“大陆政策”,可以说日本发动这次侵华真正是蓄谋已久的;
②经济原因:从1929年以来,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席卷全球,日本也因此出现经济危机,并经历着危机后的严重萧条,为了转嫁经济危机,一定程度上缓和日本国内的阶级矛盾;
③ 日本国内的条件:随着日本经济危机的加剧,日本右翼势力迅速膨胀,形成建立法西斯专政的广泛群众基础,并最终建立了法西斯专政,对内独裁,对外侵略;
④ 有力的时机:
中国:从1927年——1937年是中国国共十年对峙的十年,中国在很大程度上无暇顾及日本;
世界:国际社会中有着重要影响的欧洲国家正遭遇_法西斯的威胁,为了避免引火上身,这些国家对于日本的侵略是持绥靖的态度。
在以上种种原因之下,日本毫无顾忌地于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侵占整个东北地区,并于次年在东北建立“伪满洲国”,使东北三省完全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接着于1932年日本又袭击中国上海,制造了“一·二八”事变,然而这远远达不到日本的侵略要求;要想进一步侵华,日本仅仅依靠其本国的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是无力达到的,因此,日本瞄准了当时作为蒋介石统治区经济中心的华北地区,故而于1935年制造了一系列旨在侵占华北地区的事件,总称为“华北事变”。从“九一八”事变到“华北事变”,这实际上已经表明日本从关外进入关内,而且侵略的魔掌已经到了中国的经济中心区域——华北,直接威逼平津,华北地区日趋殖民化,民族危机不断加深。这些都是局部侵华,与此同步的是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日行为。而中国要实现全民族的抗战,还需要日本再次的刺激。那便是1937年制造卢沟桥事变,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
2. 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日本全面侵华的标志和全国抗日战争的开端
1937年,华北地区已经日趋殖民化,在北平附近驻扎了日本军队,在卢沟桥事变之前,日本已在此地军事演习多次,战争可以说是一触即发,整个华北地区笼罩在战争的阴霾当中,当时有人形容:就连吃糖葫芦都带着火药味。就在7月7日夜,日本借口一士兵丢失,要进入宛平县城搜查(之所以称其为借口,是因为当时枪声的方向和日军搜查的方向正好相反;当不明枪声打响后,有经验的军官应马上隐藏目标寻找枪声来源,而不是在听到枪声后马上派部队搜查,因为这样可以扩大被袭击的目标;),中国守军拒绝,因此日军就进攻宛平城和卢沟桥,中国军队奋起抵抗。从七七卢沟桥事变开始,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北平、天津相继失陷。
3. 全面抗战路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随着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中华民族再次面临亡国的命运。这种强大的外部压力,再次促使中国内部的团结。国共两党停止内战,开始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全国人民共同抗战。
抗日战争不是哪一党哪一派或哪一个战场的抗战。而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抗战。
1935年当日本制造了“华北事变”之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共率先改变观念,提出“八一宣言”,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之后,“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初步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于国民党1937年9月公布的《国共合作宣言》。在中华民族处在亡国灭种危机之中形势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是历史的必然。
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在抗日战争中,中国自始至终存在着两个战场,即由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和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一方面,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人后方,广泛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建立抗日根据地,把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开辟了敌后战场,有力地配合了正面战场。而另一方面,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组织四次大规模的会战,投入了大批人力物力和财力,牵制了大量日军,有力地配合了敌后战场的开辟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创立。因此,可以说在抗日战争中,两个战场都是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互相配合、相互支援,为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当然,这两个战场很多时候没有明显的分界,而是双方共同抗战的结果。
4. 正面战场的四大会战
抗战初期的正面战场,其作战的特点是努力抗战与节节败退交织并存,国民政府组织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和武汉会战等著名的四大会战。作战是比较积极的,在抗战中起了很大作用:第一,消耗了日军大量兵力,打破了日本的狂妄计划,对相持阶段的到来起了重要作用。
尤其是淞沪会战,当时日本占领平津后,为了直接威胁国民政府的统治中心——南京,迫使中国政府投降,以最终实现速战速决,于1937年8月13日开始,大举进攻上海,结果到11月才占领;第二,鼓舞了民心士气,特别是太原会战中的国共两党相互配合下的平型关大捷和在徐州会战中的台儿庄大捷,促进了全国的团结御敌;第三,支援了敌后战场的抗日游击战争;第四,扩大了中国抗战的影响,争取了国际上的同情和支持。
在这四次会战中,中国军队奋起抵抗,涌现出了众多的抗日英雄。
1937年8月13日,日本企图在10天内“为置中国于死地,以控制上海、南京最重要”的目标,在上海发动了军事进攻,史称“八一三”事变。因战争是在上海及其周围地区进行的,所以又称“淞沪会战”或“淞沪抗战”。中国军队奋起抵抗,守卫宝山的十八军五八三团三营在营长姚子青率领下,与入城之敌巷战肉搏,激战两昼夜,五百余官兵全部壮烈殉国。10月26日晚,八十八师五二五团团长谢晋元奉令率八百官兵坚守四行仓库,掩护主力部队撤退,在坚持战斗了四昼夜,毙敌二百余人后,奉命撤退到公共租界。11月12日,日军占领上海。
淞沪会战历时三个月,日军动用了海陆空军二十余万,伤亡六万多人,才占领了上海,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速战速决的迷梦。
尽管我们说正面战场中国军队英勇抗战,但是由于日本是蓄谋已久,所以准备充分,来势汹汹,再加上日本无论在军事还是经济实力,以及政治组织力在东方都是一等的,而中国则“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依然是一个弱国”,无论“在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各方面都显得不如敌人。”还有国民党方面奉行的片面抗战路线,所以在抗战初期,虽然中国军队奋起抵抗,但是却无法扭转战局,正面战场上出现了丧师失地、一溃千里的严重局面。到1938年10月,广州、武汉也被日军占领。中国失去了华北、华中和华南大片领土。大半个中国被日军占领了。
高中历史抗日战争的知识点3
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1)抗战胜利,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的完全胜利,是中华民族由危亡走向振兴的历史转折点。
(2)抗战胜利,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提供了一个弱国战胜帝国主义强国侵略的经验和范例,也促进了民族觉醒和唤起了民族团结的巨大力量。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采用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在打败日本侵略者的同时,使党和人民得到巨大发展。这一切都为民主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坚持抗战,牵制和削弱了日本大部分军队,使其不能北攻苏联,又大大减轻了日军在太平洋战场对美英的压力,在战略上有力地配合和支援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当然中国的贡献不仅表现在中国的抗日战争大大牵制了日本的军事力量,为盟军最后胜利创造了条件;还表现在中国军队打出国门,进入缅甸,直接抗击侵入缅甸的日军,并取得辉煌的战绩。中国的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受到世界人民的尊重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高中历史抗日战争的知识点4
抗日战争是第一次全民族有组织的自卫战争,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包括了全国各阶级、各民族的一场民族战争;既是反法西斯战争,又是民族解放战争,具有双重性。与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连成一体;两个战场、两条抗战路线的并存是显著特点之一;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以弱胜强,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持久性,是所有反法西斯战场中开始最早、结束最晚的战场。
防御阶段:1937年7月——1938年10月
相持阶段:1938年10月——1945年8月
反攻阶段:1945年8月9日——1945年8月15日
高中历史抗日战争的知识点5
1、日本侵华:卢沟桥事变-----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中国全面抗战的开始
在占领区推行“治安肃正运动”“治安强化运动”“清乡运动”,进行残暴统治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1937、9国民党发表《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3、国共抗日:
⑴在防御阶段:国民党正面战场是主战场,组织三次大会战:淞沪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粉碎了日本妄图三个月__中国的计划;中共开辟敌后战场。
⑵在相持阶段:
①国民党由抗日趋向__,1939年五届五中全会确立了“溶共、防共、限共、__”的方针,先后掀起三次__高潮,制造了皖南事变。
② 中共:坚持“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在斗争中求团结”、“有理有利有节”的方针,从抗战的大局出发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抗战胜利提供了保证;敌后战场成主战场,多次粉碎日本“扫荡”。
4、胜利: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5、意义:(1)抗日战争是百年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
(2)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3)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4)抗战胜利后,中国收回了宝岛台湾。
6、抗战胜利的原因: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领导;中国人民的浴血奋战;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支持
高中历史抗日战争的知识点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