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知识点归纳高中》
《鸿门宴》所叙述的是项羽,刘邦在共同灭亡秦国之后,范增见刘邦有雄视天下之心,因此举办了一个暗藏杀机的宴会,准备除掉刘邦。而刘邦最终在张良,项伯,樊哙等人的帮助下逃离楚营的故事。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鸿门宴知识点归纳高中,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鸿门宴知识点归纳高中
(一)通假字
1.吾令人望其气……成五采。采,通“彩”,颜色。
2.距①关,毋内②诸侯。①距,通“拒”,把守。②内,通“纳”,接纳,进入。
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违背。
4.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邀请。
5.令将军与臣有卻。卻,通“隙”,隔阂,嫌怨。
6.①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②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座位。
7.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不,通“否”。
(二)词类活用
1.沛公军霸上。军,名词作动词,驻扎。
2.①沛公欲王关中。②秦地可尽王也。③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王,名词作动词,称王。
3.素善留侯张良。善,形容词作动词,友善、交好。
4.①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②于是项伯复夜去。夜,名词作状语,在夜晚。
5.①亡去不义。②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义,名词作动词,恪守信义。
6.项伯杀人,臣活之。活,使动用法,使……活命。
7.吾得兄事之。兄,名词作状语,像兄长一样。
8.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从,使动用法,使……跟从,率领。
9.范增数目项王。目,名词作动词,使眼色。
10.若入前为寿。前,名词作动词,上前。
11.常以身翼蔽沛公。翼,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12.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止,使动用法,使……停止。
13.头发上指冠上,名词作状语,向上。
14.刑人如恐不胜。刑,名词作动词,以刀割刺,指施加肉刑。
15.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①下,名词作动词,下来。②道,名词作动词,取道。③间,动词作状语,抄小道,表示动作的处所。
16.沛公已去,间至军中。间,动词作状语,从小路。
17.拔剑撞而破之。破,使动用法,使……破裂。
18.吏民,封府库。籍,名词作动词,登记。
19.沛公今事有急。急,形容词作名词,危急的事。
20.此亡秦之续耳。续,动词作名词,后续者。
(三)文言固定句式
1.今入关,财物无所取。
2.为之奈何?
3.且为之奈何?
4.孰与君少长?
5.吾入关,秋豪不敢有所近。
6.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7.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
8.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
9.不然,籍何以至此?
10.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
11.今日之事何如?
12.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13.此亡秦之续耳。
14.何辞为?
(四)宾语前置句
1.不然,籍何以至此?2.今日之事何如?
3.客何为者?4.何辞为?
5.大王来何操?6.沛公安在?
(五)被动句
1.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2.吾属今为之虏矣!
(六)省略句
1.沛公军于霸上。2.沛公欲王于关中。3.为吾击破沛公军。
4.具告之以事。5.亡去不义,不可不语之。6.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
7.交戟之卫士欲止之不内。8.还军于霸上。
9.项王受璧,置之于坐上。10.竖子不足与之谋。
(七)状语后置句
1.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2.沛公欲王于关中。
3.具告之以事。4.良曰:“长于臣。”
5.得复见将军于此。
(八)重点翻译句
1.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2.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3.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4. 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鸿门宴读后感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成为后人引用的佳话。如今,鸿门宴成了阴谋的代名词。但是,里边的主要人物刘邦,司马迁给出的笔墨甚少,更多的是从部下和项羽一方的博弈。后人给刘邦的评价更多的是虚假诚恳。
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的话,这样的评价是不公平的。假如这天我们都如樊浍那样的性情,恐怕这个世界早就打起来了。()战争早已不知把这个地球整死几回了。这也说明了说我们后人巴不得别人好的通病,人家刘邦一个平民百姓,凭的是智慧上位的,此刻的好多管理层、领导者都是需要智慧的,如果一味的性情用事,那只能说是头脑不想事。
细细揣摩一下鸿门宴中刘邦说的几句话,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很简洁。更注重把问题让部下来回答,其实他自己早就明白该怎样做了,这就是刘邦的智慧,正如那句话,难得糊涂,有点大智若愚的味道。
一来能够了解部下所想的,二来能够让部下感觉到在上司的眼里自己是存在的,若是采纳了自己的意见就更高兴了。倘若,部下和你想的一样,你却说出来了,时间久了那这部下肯定心里不舒服,越是性情之人,更乐于把自己在别人的眼里有种持久的存在感,因为他们更偏向于不愿意用逻辑思维来分析问题,越简单越好。有时,自己就在想,不管是不是利益所使,这都是一种尊重他人的表现,这是一个人心志成熟的表现。正所谓谎言有时也是美丽的。
刘邦登位后总结到: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论抚慰百姓供应粮草,我又不如萧何;论领兵百万,决战沙场,百战百胜,我不如韩信。但是,我能做到知人善用,发挥他们的才干,这才是我们取胜的真正原因。至于项羽,他只有范增一个人可用,但又对他猜疑,这是他最后失败的原因。
刘邦的智慧,这个布衣将相的王朝,我一介草民怎能读的懂,这位真正好处上的大皇帝,能够说是有好多值得我们后人来学习的。这位平民皇帝是第一人采取休养生息,注重发展经济的基本国策,这也是汉王朝为什么能够持久400多年。外国史学家给出的评价是世界主义统治者。
有人说,刘邦狠,其实,此刻的哪个高层不是狠主角,,西藏的事情。记得小时候,村里要修路,就要拆房子,好多人肯定不是很情愿的,并且有几家还是钉子户,到最后,村干部就强行拆了,当然也得罪这几家人了,但是义无反顾,最后路通了,十好几年了,路还好好的,当别的村里一下雨就泥泞不堪时,看到自己门前的泊油路时,都不说话了。当时,就有人说:幸亏那个谁了。人就是这样的,既然选取把担子挑到自己的身上了,就得去承担,担子越大,意味着承担越大,自己需要放下的就愈多。
项羽的败局,从鸿门宴一开始就已经体现了,刘邦的假意歉意,却得到项羽的答复是: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所言。先不去论项羽的自负、妇人之仁、杀人成性、残暴、不仁义等等,就这一点就能够定性了项羽是鸿门宴的失败者,更是定性了楚汉相争的结局。
鸿门宴中心思想
全文以“鸿门宴”为中心,以“( 杀不杀刘邦)”为线索,按时间顺序来展开故事情节矛盾复杂,波澜起伏,虽是节选,却结构严谨,前后呼应紧密,是一个动人的完整故事。
鸿门宴知识点归纳高中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