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的化学复习策略及思路》
高考这个大Boss正在一天天向我们逼近,3个多月的时间既长又短,那么如何利用这段时间最大化地发展自己,就是每个考生必须思考的问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三的化学复习策略,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高三的化学复习策略
第一,全国的高考化学卷的类型逐年减少,趋于统一
就2016年为例,除了几个直辖市、几个教改省份,基本已经被全国卷统一了,这将会成为一个趋势。那么,这就意味着原来不考全国卷的考生,必须要努力适应全国卷的'考试风格,有针对性地复习。
第二,考试内容三分天下
从考试内容上分析,除了选考和个别体例特殊的省市以外,大体上呈现了三分天下的局面,即: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化学实验。
基本概念包括了:氧化还原反应与离子反应、物质的量与NA、化学与STES、溶液与胶体等等;
基本理论包括了:热化学与电化学、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电离、水解与沉淀平衡等等;
化学实验包括了:基础实验、定量实验、探究性实验、工业流程等等。
这三个部分几乎占据了必考题90%的内容,而总结这三大板块,就是八个字:立足双基,回归本质。这就意味着,复习高考时我们要加强基本功的培养,每个概念到底啥意思,每个理论的规律、前提条件、注意事项都是啥,这个必须搞清楚。另外,化学的本质在于实验,这也是化学区别于别的科目之所在。加大对实验的考查,无论在分值上,还是在灵活性上都会越变越大。
第三,根据各省命题特色有针对想的复习
考虑各个省市的命题特色,那么各地考生在准备高考时就需要有针对性。
比如北京,由于选五有机化学是指定选修,那么在复习中就不能不加大投入。类似的还有上海,也会有相当一部分的有机内容。再比如天津卷,基本理论的考查会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比如电化学与平衡理论的考查,还有探究性实验,也是北京卷和江浙等几个教改省份的当家题目,所以也是得作必要的准备。
其次,如何安排考前三个月的复习计划呢?
我认为应该分为四个环节:
第一,先诊断自己的学情
即根据高三前半年历次考试的成绩和自己的错题本,分析一下自己在学习内容上和学习方法上或者说能力上各有什么问题。
所谓在学习内容上,就是看看自己在哪个板块失分比较多,有没有“一遇到题目就错”的这种问题;而所谓学习方法或者能力上,则是看我们错误的原因是什么,到底是记不住,还是不明白,是方法不会操作还是没有注意前提条件与注意事项,亦或是不知道变式题目或综合题目的处理。当然,也有的同学是基本学习能力的缺失,与化学无关。比如读不明白题,算不清楚数等等。
第二,确定学习目标
做任何事,我们都要有个目标,不然就无法落实,也无法监督。我们要根据之前问题的诊断结果给自己订一个目标,当然,也可以按顺序订几个目标,然后一个一个达成。但是,目标制定要客观,既要有挑战又可实现,不宜太低或太高。
第三,根据学习目标安排好学习计划
这既包括时间,又包括内容。但是,不宜一下子把一百天的计划一下子列出来,应该先有按月的整体安排,然后再把第一个月按周拆分,列出计划,后几个月可以暂时搁置起来,这样是防止把计划流于形式,效率低,不聚焦。然后还要注意,一些时间是不确定的,就可以逐步试探地做,一边做一边制定新的计划。
第四,做好计划完成情况的落实反馈,即:之前制定的目标是否按计划完成?
如果没有完成,那么是因为什么原因。这个必须及时补救,已经计划好的事,不可以一拖再拖,必须监督自己保质保量完成。做好这四个环节,我们就一定能制订出一个优秀的学习计划来面对即将到来的高考。
高三化学复习思路分析
一、调整心态,正确对待高考复习
高考成败,非智力因素往往是关键。竞争中经常是只想赢的反而不能赢,不怕输的反而赢了。以平常心对待高考,根据老师的进度制订相应的复习计划,最好稍稍超前一点。复习时重点、难点、弱点了然于胸。要注意不光是对所复习内容进行温习,还要对相近、相反、相关知识点进行比较和辨析。按计划,循序渐进的搞好复习。从求知的角度看高考,就会少点浮躁,少点急功近利,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合理安排时间,有的放矢,重点突破,整体提高。
把主要精力放在哪里能得到最高效的回报?大多数同学都会有自己的“强势科目”和“弱势科目”,相对来说,偏弱的科目会有更大的提高空间,将同样的时间和精力花费在强、弱科目上,“弱势”科目提高的幅度会更大。在高三复习中执行的方针是:轻重分明,全力补弱。要对自己一向学得较好的科目或章节给予充分信任,少花时间,节省出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放在弱势科目上。
化学复习也是如此,如: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平时学得比较好,复习重点放在课堂上,自己不另外加班,只对其中自己较突出的弱点予以额外训练。对化学反应速率和晶体结构等难点除课上努力外,课后安排时间强化。这样在较短的时间内可获得最大的收获。
三、从小处入手,培养良好的答题习惯,严格要求, 细节决定成败。
高三复习,不会的知识很少。但考试时,不是这丢分就是那丢分。究其原因,就是平时抠得不严,导致很多低级错误:
(1)审题不严。如关键的字、词没有看清楚,有些条件丢漏,题目没有明确之处自己想当然等;
(2)脑中所想、口中所读与笔下所写不一致,计算题单位错误,小数点位置点错等等;
(3)所答非所问。要求写元素名称却写元素符号,要求写物质的化学式却写物质名称,要求写反应现象却写出发应产物等等。建议对自己的错误进行归类,逐一强化。比如做比例会把前后顺序颠倒,反应KClO3+6HCl= KCl+3Cl2↑+3H2O中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应写1:5却写成5:1。可严格按题目要求顺序对号入座,将数字写在还原剂和氧化剂的下方;
(4)答题不规范。气体、沉淀不标出或乱标,反应条件混用。如:卤代烃的水解写成氢氧化钠的醇溶液而卤代烃的消去的条件却写成写成氢氧化钠的水溶液等。
要走出“越基础的东西越易出差错”的怪圈,除了思想上要予高度重视外,还要对作业、考试中出现的差错,及时反思,及时纠正;对“事故易发地带”有意识地加以强化训练是一条有效的途径。每一次练习或考试后,要有详尽的分析,找出错误根源,到底是概念不清、原理不明造成的,还是非知识性的失误。对出现的'差错要作记载,每隔一段时间都要进行一次成果总结,看看哪些毛病已“痊愈”,那些“顽症”尚未根除,哪些是新犯的“毛病”,从而不断消除化学复习中的疑点、盲点;然后因人而异的采取强化的纠错方式加以解决。这里就扼要介绍几种常见纠错做法,以供参考。
(1)、摘抄法:将纠错内容分类摘抄,在其题下或旁边加以注释;
(2)、剪贴法:将纠错题目从试卷上剪裁下来,贴在纠错本上,并在题目下部或旁边加上注释;
(3)、将纠错还原到课本:将纠错点还原到课本上,在课本知识点相应处,用不同字符标记纠错点,同时在其下部或旁边或附一纸片,标出该点纠错题目位置、出处,错误原由及简易分析等内容。
四、从概念入手,消除知识盲点,纠正习惯性错误。
学生的很多错误都是无意识的,根本不知道是错的,究其原因是对概念理解不透造成的。纠正不好,会长期错下去而不知改正。如:乙醇的消去反应和催化氧化反应,许多同学认为催化氧化反应就是消去反应,理由是生成了小分子水和双键。这是典型的概念错误,消去反应是从一个分子中脱去一个小分子而形成双键,乙醇催化氧化反应是去氢跟氧结合成小分子水,明显不是消去反应。再如:氨分子的结构式写成。多两点是不对的,有几对共用电子对就有几根短线,没有共用的电子不标出,正确的应为。由此可见,概念的重要性,我们必须从概念入手,强化基础,突破理解误区,杜绝习惯性错误发生。
五、从化学实验入手,弄清化学反应原理,突破理解误区。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通过实验可以巩固知识,理解概念,掌握原理,弄清反应实质。例如对催化剂的认识,教材这样定义:“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不改变的物质”。几乎所有学生都能背诵,粗看往往不能理解其深层含义,特别是“反应前后都不改变”理解不透。但通过实验,很容易理解。如:乙醛的催化氧化,铜做催化剂,在反应过程中,我们清楚地看到铜先变成氧化铜,后来氧化铜有变成铜。由此说明反应过程中催化剂化学性质和质量发生了改变,只是在开始之前和结束之后不变。
要重视对化学实验内容的复习(包括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和课本后的分组实验),而且尽可能地亲自动手操作,通过这些典型实验,深入理解化学实验原理(反应原理、装置原理、操作原理)、实验方法的设计、实验结果的处理等,切实提高实验能力。
六、从课本入手,跳出题海
化学学习,重在掌握规律。刚刚进入高三的同学,很容易走进总复习的怪圈:“迷恋”复习资料,陷入“题海”。虽然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收效甚微。高三复习阶段的重要任务就是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把各部分相应的知识按其内在的联系进行归纳整理,将散、乱的知识串成线,结成网,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之中,从而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例如对无机化学来说,我们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这部分内容时,可以以“元素→单质→氧化物(氢化物)→存在”为线索;学习具体的单质、化合物时既可以“结构→性质→用途→制法”为思路,又可从该单质到各类化合物之间的横向联系进行复习,同时结合元素周期律,将元素化合物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对此,高三学生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努力处理好下面两种关系。
(1).教材和复习资料的关系。教材是化学总复习的根本,它的作用是任何资料都无法替代的。在化学总复习中的抓纲务本就是指复习以考试说明作指导,以教材为主体,通过复习,使中学化学知识系统化、结构化、网络化,并在教材基础上进行拓宽和加深,而复习资料的作用则是为这种目的服务,决不能本末倒置,以复习资料代替教材。通常的做法是精选一套复习资料作为主要参考书,供整理知识、练习使用,在复习的过程中应随时回归教材,找到知识在教材中的落脚点和延伸点,不断完善和深化中学化学知识。
(2)练习量和复习效率的关系。练习是化学总复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再学习、再认识过程,也是促进知识迁移、训练思维、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但练习量必须合理,以保证质量为前提,避免简单的机械重复和陷入“题海”。通过练习要达到强化记忆、熟练地掌握知识、找出存在的问题、弥补薄弱环节、扩大知识的应用范围和提高能力的目的,从而提高复习效率。
七、从近几年的高考化学试题和教学大纲、考纲入手,把握高考方向,发现重点,突破难点。
(1)高考是教学的风向标。考什么就教什么,纵观每年的高考化学试题,可以发现其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它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始终保持稳中有变的原则。虽然高考形式有多种版本,但只要重点研究本地区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就能发现它们的一些共同特点,如试卷的结构、试题类型、考查的方式和能力要求等,从而理清复习的思路,制定相应的复习计划。2.关注新教材和新大纲的变化。与以往教材、大纲相比较,现在使用的新版教材和大纲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内容的调整,实验比重的加大,知识的传授过程渗透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增加了研究性学习内容和新科技、化学史等阅读材料。很显然,这些变化将体现在高考命题中,熟悉新教材和新大纲的这些变化,将有利于把握复习的方向和深难度,有利于增强复习的目的性。3.熟悉考试说明。考试说明(即考纲)是高考的依据,是化学复习的“总纲”,不仅要读,而且要深入研究,以便明确高考的命题指导思想、考查内容、试题类型、深难度和比例以及考查能力的层次要求等。不仅如此,在以后的复习中要进一步阅读,不断地增强目的性,随时调整复习的方向。
总之,复习方法多种多样,无论选用哪种方法,都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从而达到最佳的复习效果。
高三化学复习知识点归纳
"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模块
1.与水反应可生成酸的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
错误,是"只生成酸的氧化物"才能定义为酸性氧化物
2.分子中键能越大,分子化学性质越稳定。正确
3.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都能从酸溶液中置换出氢
错误,Sn,Pb等反应不明显,遇到弱酸几乎不反应;而在强氧化性酸中可能得不到H2,比如
_
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是_化物或_氧化物
错误,如SiO2能同时与HF/NaOH反应,但它是酸性氧化物
5.原子核外最外层e-≤2的一定是金属原子;目前金属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可为1/2/3/4/5/6/7
错误,原子核外最外层e-≤2的可以是He、H等非金属元素原子;目前金属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可为1/2/3/4/5/6,最外层7e-的117好金属元素目前没有明确结论
6.非金属元素原子氧化性弱,其阴离子的还原性则较强
正确
7.质子总数相同、核外电子总数也相同的两种粒子可以是:(1)原子和原子;(2)原子和分子;(3)分子和分子;(4)原子和离子;(5)分子和离子;(6)阴离子和阳离子;(7)阳离子和阳离子
错误,这几组不行:(4)原子和离子;(5)分子和离子;(6)阴离子和阳离子;(7)阳离子和阳离子
8.盐和碱反应一定生成新盐和新碱;酸和碱反应一定只生成盐和水
错误,比如10HNO3+3Fe(OH)2=3Fe(NO3)3+NO↑+8H2O
9.pH=2和pH=4的两种酸混合,其混合后溶液的pH值一定在2与4之间
错误,比如2H2S+H2SO3=3S↓+3H2O
10.强电解质在离子方程式中要写成离子的形式
错误,难溶于水的强电解质和H2SO4要写成分子
11.电离出阳离子只有H+的化合物一定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错误,比如水
12.甲酸电离方程式为:HCOOH=H++COOH-
错误,首先电离可逆,其次甲酸根离子应为HCOO-
13.离子晶体都是离子化合物,分子晶体都是共价化合物
错误,分子晶体许多是单质
14.一般说来,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的胶体微粒带正电荷
正确
15.元素周期表中,每一周期所具有的元素种数满足2n2(n是自然数)
正确,注意n不是周期序数
高三的化学复习策略及思路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