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三学习方法 > 高三历史 > 高考历史:命题预测及名师指导,简释题的题型特点与答题技巧正文

《高考历史:命题预测及名师指导,简释题的题型特点与答题技巧》

时间:

  学习历史时要面对的头号难题,背了就忘的怪圈几乎困扰着每一名文科生。有的知识点反复背过好几遍了,结果在刚结束的月考中遇到它时却依旧感到陌生,这令同学们很是恼火。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编辑的历史学习方法文章,仅供考生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考复习:历史简释题的题型特点答题技巧

  一、题型特点

  历史简释题开辟了考查求异思维的新天地,为历史教学园地注入了一泓清水。它能引导中学师生摆脱思维定势。同时,还能有效地考查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初步的研究性能力及创新能力。它具有如下特点:

  1.材料的选择--多样性、生动性、典型性

  在这里,笔者简以历年上海高考历史卷中的典型简释题为例加以说明。

  (1)多样性

  试题既是能力训练的素材,又是获得信息的载体,因此命题者非常注重材料类型的多样性。不仅包括常见的文字材料,而且还包括对联、谚语、文物、钱币、邮票、地图、照片、插图、漫画、海报和儿童画等,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思想、外交等各个方面,既有正面材料、也有反面材料。既有来自过去的历史材料,也有来自实际生活,充满生活气息的材料。

  (2)生动性

  一是文字材料体现出形象化、文学化和生活化的特点。如2001年群蜂会议、2004年刘少奇与一位资本家的对话题等。二是重视各种统计图表的应用。如2003年第33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工农业生产统计表》、2004年第29题《1700-1860年美国人口种族构成的变化》表题。图表与文字材料相比具有形象、直观、简捷、新颖等特点,且更适合青少年的认知心理特征和体现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三是重视历史地图、各类历史图片的应用。如2004年上海徐家汇掠影,2005年的儿童画等。四是重视原始材料的选择应用。如2002年的秦砖、汉瓦、东汉画像石、2003年的彩绘陶佣等。原始材料既包括历史文件、档案、名人手迹等文字资料,也包括新闻图片、历史照片、考古文物等各类实物资料,更具历史学科特色,使简释题充溢着历史的味道。

  (3)典型性

  简释题虽然以基础性为显著特点,但在设计题目时,仍突出了对学生生理心理特征和生活经历的关注,重视材料内容的典型性和时代性。

  如1997年高考中的香港问题题、2002年欧元题等,都体现的是社会热点问题。

  2.问题的设置--探究性

  如2005年民国初期学生心目中的伟人一题就顺应了近些年来史学界开始眼光向下,关注社会民众史的研究趋势,情景性、开放性、探究性三者相互融合与渗透,令人感到面目一新。

  二、高考真题解析

  简释题,题目小,形式多样,考查功能多,所以掌握简释题答题技巧是获得高分的保证。综观历年上海卷中的历史简释题,从材料的表现形式可分为文献型、图画型、图表型三类,下面就分类以典型例题加以分析。

  1、文献型

  文献型简释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对历史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考查内容多为对联、诗词、反映重大历史事件的文字等等。

  真题示例:(06年上海历史卷35.(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上,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

  (1)为什么说阿登纳说欧洲的联合是绝对有必要的,结合二战后的国际形势,谈谈你的理解。(2分)

  解析:此小题是一道注释文献资料题,主要考查历史背景知识,另外还涉及到设身处地的历史意识,从而使难度有所提高。此题的关键处是把握时间(二战后)、空间(欧洲)、人物(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三要素,联系书本知识即可迎刃而解。

  对策:考生要全面阅读史料,找准史料反映的时间、空间和人物三要素,然后联系教材上的知识点,有针对性地回答。回答时请注意以下问题:切忌只看前两句,后面不看,以为全懂了,按习惯去做,结果文不对题;按要求回答,切忌不管几问,在第一问中全写完,二、三问便无话可说;可以多写几句,但前后答案不能矛盾。原则上一句话一分

  参考答案:(1)二战后,欧洲国际地位下降或欧洲传统优势地位的消失;两极格局形成或美苏冷战局面出现。(2分)

  2、图画型

  图画型简释题是以直观的图画代替文字描述反映历史现象,图画可以是人物、文物。

  (1)人物类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涌现过无数的历史人物。我们看待历史人物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的时候一定要历史人物放在特定的时代中去分析,不能脱离时代背景,而且要一分为二辨证地去看待。

  真题示例:(03年上海历史卷30)美国某民意测验机构在中学生中进行调查,要求每个学生选一位在本国早期历史上贡献最大的总统。结果,下列总统得票相近。

  问题:(共5分)

  (1)这三种选择,你认为哪一种更有道理?为什么?(2分)

  (2)另外两种选择是否也有可理解之处?请简要说明理由。(3分)

  解析:此题以开放的姿态,鼓励考生畅所欲言,体现了史实是惟一的特性。历史结论和观念不是惟一的思想,这就是命题者的独具匠心。

  对策:做题时,要把题目信息、人物图片与教材知识结合起来,尤其是对一些古代人物的绘画图,还要能从其服饰、发式、容貌等进行全方位的判定和提取信息。考生在做题时要注意:要看大不看小,注重重大问题,不要太注重细枝末节,不要因小失大;要跟学过的知识挂钩,特别是考纲范围内的知识,不要考虑没学过的内容;要跟历史知识挂钩,不要考虑非历史知识。

  参考答案:本题三种选择顺序不固定,按下列要点与标准给分,但总分不超过5分。

  华盛顿:使美国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独立(2分)。杰斐逊:参与起草《独立宣言》,它是第一个人权宣言(如答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也给分)(2分)。林肯:废除了黑人奴隶制,维护了联邦的统一(2分)。

  (2)文物类

  文物是遗存在社会上或埋藏在地下的历史文化遗物,主要有艺术、遗迹、遗址、遗物、图书刊物、生产工具、历史图片或照片、宣传标语、票据、证件等。

  真题示例:(06年上海历史卷33)时下有一种新的媒体形式手机报,就是通过手机阅读新闻。左图是一幅颇富创意的手机报广告。观察图片,回答问题。(7分)

  (1)图片A侧的符号是什么文字,有什么特点?(1分)

  (2)图片A、B两侧分别象征什么时代?(2分)

  (3)从最初创造的书写符号,到现在使用的电子媒介,在漫长的时代变迁中,信息传播经历了巨大的变革。请以历史上某重大发明为例,说明他是如何推动信息传播的变革。(2分)

  (4)广告设计者把两者联系起来,你认为传递了怎样的历史内涵?(2分)

  解析:此题的图片虽然不是文物,但解题时仍可分两个步骤进行,第一步,观察图片,概括形象特征;第二步,提取有用信息,反映历史情景。总的来说,解答方式是观察形象,反映现象。

  对策:历史文物是记录历史的重要载体,正确理解历史文物,寻找有效信息,建立其与题目之间的联系方式,是高考考查考生能力的一种主要方式。因此解答此类试题,一要明确题目的设问要求;二要从设问角度出发解读图片,并从中提取有效信息;三是要结合设问要求对信息进行判断,正确解答。

  参考答案:(1)甲骨文或象形文字;象形或刻在龟甲上。(1分)

  (2)A:农业时代或商代;B:信息时代或现代。(2分)

  (3)例如,造纸术改变了信息的载体;印刷术加快了信息传播,扩大了传播的范围;电子媒介改变了人类信息存储和加工的方式,使信息传播加快,信息获得更为便捷;或符合题意的其他列项。(2分)

  (4)切合主题并有历史内涵的回答。(2分)

  3、图表型

  图表型简释题的材料是以图表形式出现的,主要考查处理数据、分析数据的能力,要求根据数据变化的轨迹看出事物的变化发展趋势,看出影响数据变化的历史背景。图表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曲线图表、饼状图表、二维表格表、柱状图表等。

  真题示例:(06年上海历史卷35.(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战后欧洲主要国家GDP增长情况图(单位:亿美元)

  (2)根据上图,指出欧洲在走向联合的过程中,相关国家经济变化的概况。(2分)

  解析:第一步:对同一类数据进行对比,找到其发展变化的特点。对比就能发现欧洲主要国家经济恢复并迅速发展。第二步:综合各类数据,进行横向对比,发现差异。将法国、德国、英国三国的GDP进行横向比较,就可以得出德国经济位居前列这一结论。第三步:抓住关键节点,分析相关历史背景。抓住1973年英国加入欧共体这关键节点,该题就不难回答了。

  对策: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是要横看、纵比、再综合。横看即仔细看清数字的变化规律(显性信息),纵比即必须结合课文内容从历史大背景去综合思考(隐性信息),再综合即必须看清提问的要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2)战后欧洲主要国家经济恢复并迅速发展,德国经济位居前列;70年代加入欧共体后英国经济发展的情况;经济发展迅速。(2分)

  综上所述,考生在解答历史简释题特别要注意审题、答题两个环节:第一、审题是前提,要做到:①浏览材料和试题设问,明确知识定位;②根据试题设问,综合运用各种方法,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③浏览材料和试题设问时要注意限定条件。第二、答题是关键,要简明扼要,直奔主题,看分赋点:①按问而答、偏重史实知识考查,写出准确的史实即可;偏重史论观点的,写出见解,并作说明评价。②扣题简答。就是简明扼要,不必展开逐点对应。

  历史:命题预测名师指导

  一、高考历史命题变化趋势

  1.彰显材料处理能力,引领课程改革方向

  随着新课程理念和教材的日益推广,历史试题更加突出对材料处理能力的考查,以各种材料为载体的试题不断增加,材料形式更加多样化,阅读信息不断扩大。

  2.文明史观整合试题,综合程度越来越高

  文明史范式成为历史试题设计和制作的主导范式之一(另外为现代化范式、整体史范式)。历史试题逐渐淡化古代与近代、中国与世界的时空界限,跨知识渗透、跨区域链接,水乳交融,综合程度越来越高。

  3.隐性介入热点问题,引导关注社会生活

  历史试题关注现实,常用周年或次周年范围的社会热点问题为载体,隐性切入,载体在课外或题外,旨趣在书本之内。热点问题包括短效热点问题(年度国内外时政要闻)、周年次周年热点和长效热点问题(如科学发展观等问题)。

  4.突出考查主干知识,维护选拔考试权威

  历史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的考查,这些知识在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中最能反映历史发展趋势和本质特征,集中反映在各种矛盾运动中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进程,起到纵览全局和纲举目张的作用。

  5.削减专题形式选择,扩大考点知识覆盖

  历史试题不断削减专题形式选择,大量代之以单体形式选择,体现了命题者稳中求变、扩大知识覆盖的命题思路。

  6.突击抽查边角知识,制约常规教学行为

  历史试题经常以边角知识命题,边角知识是指教材中标识★的章节、教材中用楷体字排版的内容、教材中的图表注释、高考试题中出现频率较低的知识等等。

  二、冲刺阶段有效复习建议

  1.抱着平常心态,落实学科基础知识

  历史命题指导思想是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考生对所学课程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这又都以基础知识为本源。没有基础知识,能力的考查和培养就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建议坚守教材阵地,既重视对主干知识的分析,又兼顾对边角知识的落实,由此展开知识迁移转换与发散性思维。

  阅读理解教材是落实学科基础知识的主要途径。应当区分教材表述中的语法成分和知识成分,将知识成分挑出来进行记忆和理解。例如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巨大、波澜壮阔的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这句话中可以作为采分点的内容只能是反封建反侵略农民这三个词,可以称作核心词。经过压缩以后的记忆内容精炼紧凑,记忆量仅有原先的1/5,效果更好,作用更大。

  兼顾边角知识是提高考试成绩的新途径。应对课文的阅读部分,甚至图表、注释予以足够的重视。可以设想小型专项训练,编制若干针对性的选择填空练习。例如美德经济的迅速发展一目设计(1)1860年以前,在美国工业中占主导的是(选择轻工业或重工业),此后(选择重工业或轻工业)得到长足进步,(煤炭、石油、电力、汽车四选三)等新兴工业异军突起。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成为以(选择轻工业或重工业)为主的国家。(2)18711891年间德国的(选择轻工业或重工业)迅速发展,其中(造船、军事二选一)工业占有重要地位,克虏伯工厂是这种工业的代表。这样深化了主干知识,提高了应考水平。

  2.精心处理教材,构建学科知识体系

  历史教材有其独特的知识结构体系,复习首要步骤是按历史发展阶段进行梳理古今中外历史知识,以点带线,以线连面,形成点、线、面立体式框架知识结构。

  利用目录整合知识有助于更通透地理解历史知识的发展线索和更完整地把握历史教材的知识结构。例如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的两条途径:一是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使欧美诸国和日本的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市场不断扩大;二是英法等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扩张,在世界各地建立了一系列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将其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这两条途径就隐含在教材的目录中,教材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一节讲的就是第一条途径,资本主义列强的扩张一目讲的就是第二条途径。结合目录来理解这两条途径,就更容易理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的原因。

  3.了解学科前沿,关注课标课程改革

  新课程标准以专题模块的形式出现,强调理念的推陈出新,突出知识的归纳整合,弥补了现行课本的不足。这种改革已经对高考的考试形式(包括题型、题量、分值等)、考试内容乃至整个教考评价机制产生重大影响,应予以重视。

  例如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常态下的分析可能是(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改变了列强之间的力量对比,造成它们之间争夺霸权和殖民地的矛盾。(2)具体原因: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加剧了国际局势的紧张与动荡。(3)直接原因:萨拉热窝事件的发生。用课程标准就会有新的补充,那就是(4)科技条件:科学技术的进步成果(包括新式武器、新交通工具和新通讯手段)被运用于军事领域,导致战争在更大范围内进行,形成世界性大战。(5)社会因素: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进入20世纪后的激烈竞争中西方列强相信战争是最后解决问题的办法,纷纷扩军备战;而面对战争危险各国统治阶级纷纷煽动极端民族主义思想,使许多人陷入民族主义战争狂热之中。

  4.理论联系实际,关注时政热点焦点

  应尝试以某一个社会问题为主题用历史思维展开综合阐述,有意识地训练思维的整体与逻辑性,并适当地用政治、地理学科知识问题,提高复习备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短效热点:对2008年4月至2009年3月间发生的国内外时政热点问题予以关注,如全球金融风暴与罗斯福新政的对应等。周年次周年:在全面复习基础上,对尾数为8、9、0年份所发生重大事件进行重点复习,如改革开放30年、新中国60华诞、《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中美建交30周年等。长效热点:把人类长期普遍关注的问题与教材对应起来,有机渗透。如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民主政治建设,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三农问题与建设新农村,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可持续发展观,构建和谐世界、促进共同发展等。热点问题复习要注意通过学科知识来展示热点和处理热点,即充分联系学科知识,不能脱离历史知识本身而盲目追热。

  5.适量训练主干内容,不断巩固学习成果

  题要适量做,最好采用高考题或高质量的模拟题,力求准确规范,力求答题方法、技巧、思路有提高。从考试训练中看知识掌握如何,及时查漏补缺;思考材料题、问答题思路如何打开,是否做到了联系教材定方向,列出提纲心里亮,组织语言精又当。

  三化教材(考点题型化、题型要点化、要点规范化)主干知识是提高解题水平的有效途径。例如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各派代表的利益是什么?历史影响是什么?

  答案:(1)社会背景①经济根源:生产力发展出现多种经济基础并存局面。②政治状况:奴隶制度进一步崩溃,封建制度逐步形成,历史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③阶级基础:阶级结构、阶级关系十分复杂,代表不同阶级立场的思想家层出不穷,形成了不同的派别。④社会环境:诸侯割据称雄时期,统治者不可能推行封建的文化专制主义,造成思想界相对宽松自由。⑤文化因素:私学的兴盛,造就一批知识分子,在社会政治活动中非常活跃。⑥不同派别的代表人物竞相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主张,批评别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2)代表利益墨家代表小生产者、小私有阶层利益,儒家孟子代表贵族地主利益,荀子代表地主阶级利益,道家代表没落的奴隶主贵族利益,法家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3)历史影响①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成为后世各种思想文化的渊源。其中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2 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②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活跃了思想、传播了文化,对当时和日后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第二章 文科综合下历史科

  考试大纲导读

  2009年《全国统一考试大纲》闪亮登场,它是高考命题、备考和评价的依据,也是高三师生复习备考的依据。它可以帮助师生抓住复习的重点,突破复习的难点,以便知识的系统化和准确化,提高复习的效率。

  复习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在强化复习历史主干知识的同时,要把长效热点和周年热点相结合,要把冰灾问题、地震问题、金融海啸问题、上海世博会、美国政府换届、北京2008年奥运会、三农问题、全球经济合作、中国拉动内需问题、虎门销烟170周年、五四运动90周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等时政热点问题引入到复习中,以凸现历史学科的社会功能。(2)要重视与新课程改革的接轨,要以文明史为总纲,以近(现)代化为主线,以全球化为导向,以新课程标准和理念为渗透,联系近年来历史学术研究和学术观点的新变化;要注意给学生提供新的历史情境材料,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概括和提炼,提高解决研究性、探究性问题的能力。(3)坚持专题复习的策略,注意专题的细化,打破中外历史的界限,结合新课程标准中专题史的划分情况,抓小放大,大做小专题复习的文章,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效率。(4)要适度关注楷体字部分的内容,对教材正文部分没有作出结论而楷体字部分作出结论的,要求学生掌握。

  Ⅰ.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由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内容

  [考核目标与要求]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强调对历史、地理、政治各学科知识的整体、综合把握。测试既反映学科和学科间的联系,又注重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据此,本大纲拟订了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考核目标与要求。其中考核目标即综合测试的能力目标,要求是分别对每一考核目标不同层次和水平的界定。

  [考试范围]

  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

  一、先秦

  1.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

  【导读】此考点近年命题不多,大多知识点略作了解即可,建议重点掌握夏朝建立的意义、盘庚迁都的影响、武王伐纣的性质以及分封制。

  (1)夏朝的建立

  (2)商朝的兴衰

  (3)武王伐纣和周朝的强盛

  (4)国人暴动和西周灭亡

  【试题举例】(2008北京卷)

  下列对夏、商、周三朝都城位置的表述,正确的是()

  A.都在今天陕西省境内

  B.都在关中地区

  C.都在今天河南省境内

  D.都在今天黄河流域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在识记历史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对于夏、商、周都城的考查切合了北京考题地域性的特点,但由于学生对于先秦史的记忆兴趣不浓厚,所以此题归为中等难度题。解答本题的重点在于明确夏商周的都城都在今天的河南和陕西境内,并且从地图上看,都在黄河流域。A、B、C三个选项表述不全面,选择D项。

  (5)井田制和分封制

  2.夏、商、西周的社会经济

  【导读】此考点在复习时要注意归纳青铜时代的特征以及夏、商、西周经济发展的特点。

  (1)农业和畜牧业

  (2)青铜铸造为代表的手工业

  (3)商业交通和城市

  3.春秋战国纷争和民族融合

  【导读】从近年来看,此考点的命题不多,对诸侯争霸的名称、主要战役,只作了解就行,重点掌握争霸的作用和民族融合。

  (1)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

  (2)民族融合

  4.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社会变革

  【导读】此考点比较重要,近年的命题率较高,命题重点在农业和改革。春秋战国改革对我们今天的改革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因此,要引起重视,特别要关注商鞅变法,这是高考命题的重点。

  (1)农业、手工业、商业和城市

  (2)土地所有制的变迁

  (3)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和变法

  5.先秦时期的文化

  【导读】此考点在2005年和2006年命题不多,但在2007年全国文综卷Ⅱ、上海卷、山东文综卷、广东卷、重庆文综卷都有命题。这一节的内容在中国文化史当中是一个命题的重点,复习时要重视。重点掌握:老子在思想上的贡献;全面掌握孔子及其思想。对各学派思想家的主张要从这几方面掌握:有哪些主张、其含义是什么、如何评价;文学方面重点掌握《诗经》和屈原的思想;艺术方面要注意其成果的地理特点都在长江流域。

  (1)老子和孔子

  (2)百家争鸣

  【试题举例】(2008四川卷)

  韩非在批评某家学说时说:举先王,言仁义者盈廷,而政不免于乱。他批评的是()

  A.法家学说 B.道家学说 C.儒家学说 D.墨家学说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知识的运用能力。战国时期百家争鸣,非儒即墨,但法家思想更符合现实需求。A韩非属法家思想代表,故不选。B道家主张无为,与言仁义不符,故不选。D墨家主张选贤举能而非举先王,故排除。儒家孔子主张维护旧的社会制度,故举先王。孔孟思想的核心为仁 仁政,故选C。

  (3)文学和艺术

  (4)天文和物理

  (5)扁鹊

  二、秦汉

  1.秦朝建立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

  【导读】此考点在近年的命题力度较大,在复习时要引起重视。这一知识点重点掌握秦统一的条件和意义,一定要注意统一过程中对越族的管理。重点掌握对历史发展起促进作用的措施,并正确分析其积极意义。对秦的暴政要很好掌握,并能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把握。对农民战争的情况略作了解即可。

  (1)秦朝的统一

  (2)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试题举例】平灭六国后,秦始皇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其中书同文字是指把以下哪种字体作为全国统一的官方书体 ()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秦朝统一后的文字小篆。在中国古代史复习中,这几种字体是要求掌握: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A是小篆;B是楷书;C是行书;D是草书。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以小篆作为全国统一的标准文字。

  (3)秦末农民战争

  2.两汉时期的政治经济制度

  【导读】这一考点的命题不多,在复习时主要掌握汉初封国制的弊端及汉武帝所采取的措施、察举制。编户齐民一知识点略作了解就行。

  (1)刺史制度

  (2)郡县制与封国制的并存

  (3)察举制

  (4)编户齐民

  3.两汉时期边疆各族的发展和民族关系

  【导读】此考点近年命题偶有涉及,主要是选择题,非选择题没有,但在复习时还是要重视。在复习时要重点掌握两汉的和亲及其评价,张骞通西域的目的和意义,西域都护的设立,汉武帝对南越的管理。

  (1)匈奴的兴衰

  (2)张骞通西域

  (3)西南夷与百越

  【试题举例】右图是西汉政府授予边疆民族首领的铜质官印的印文,该印出土于新疆沙雅什格提遗址。这印证了当时这一地区()

  A.与西汉王朝结盟B.为西汉王朝的附属国

  C.正式归属西汉王朝 D.是西汉王朝的封国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西汉对边疆地区的管理。此题与2005年全国文综卷Ⅰ滇王之印题相似。本题考查考生从材料中获取、解读信息和再现、再认历史知识的能力。图片中的有效信息为归汉。结合所学知识,公元前60年西域都护设立,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汉朝时,羌族活跃在新疆一带,此印为汉当时发给羌族长老的印章。因此,正确答案为C。

  4.两汉时期的对外关系

  【导读】复习时掌握两汉时期与越南往来的史实。把握两汉时期中朝两国交往的史实、意义。重点掌握两汉时期中日交往的史实。与西亚的往来命题不多,命题重点在与欧洲的往来,为此要很好地掌握欧洲同中国往来的史实。这是这一考点的重点内容,必须重点掌握,特别是要掌握两条丝绸之路开通的条件及其路线和影响。

  (1)与朝鲜的关系

  (2)与日本、越南的关系

  (3)与西亚、欧洲的往来

  (4)丝绸之路

  5.秦汉时期的文化

  【导读】此知识点内容多,但命题不多,在复习时又不能掉以轻心。建议还是进行系统复习,并依据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大小来判断其是否是复习的重点。重点掌握新儒学的思想。对佛教和道教略作了解。此知识点重点掌握《史记》,对汉赋可不作重点。

  (1)科学技术

  【试题举例】郭沫若为张衡墓题词: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中亦所罕见。此评价的依据之一是张衡()

  A.创制了简仪

  B.最早做了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

  C.制定了《大衍历》

  D.最早对月食作了科学的解释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科学家张衡。在高考命题,对科学家的考查比较少见。元朝杰出的天文学家郭守敬创制了简仪,A与题意不符合;最早做了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是在西汉,B与题意不符合;唐朝杰出的天文学家僧一行制定了《大衍历》,C与题意不符合;东汉科学家张衡对月食做了最早的解释。因此,正确答案为D。

  (2)哲学与宗教

  (3)史学与文学

  (4)雕塑与绘画

  三、三国、两晋、南北朝

  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经济

  【导读】在复习中大家都很重视对江南经济开发的复习。不过,宋元经济一节成为阅读内容后,江南经济开发这一知识点也就不成体系了。在复习中重点掌握江南经济开发的原因和影响并能灵活的运用。要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经济发展的基本史实,还要整体把握这一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理解这种经济状况对中国古代经济发展格局的影响。

  (1)江南经济的发展

  【试题举例】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迅速发展,乃至有江南之为国盛矣的赞叹。该时期江南开发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A.北方大量人口南迁 B.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C.统治者推行劝课农桑等政策 D.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江南开发的原因。考查考生再认、再现史实的能力。A、B、C三项都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因素,而D项则是经济发展的表现。

  (2)北方农业的恢复与发展

  (3)手工业的发展

  (4)商业的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化

  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

  【导读】此考点在2005年涉及,2006与2007年都没有命过试题。在复习时对同类知识点要善于联系前后内容进行归纳总结,要重点掌握对后世有重大影响的科技成就。建议正确分析宗教对当时和后世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影响。注意佛教主张与王充主张进行比较,特别要注意王充与两位皇帝反对对象上的差异及其原因。

  (1)科学技术

  (2)道教与佛教

  (3)唯物论思想家

  (4)文学和艺术

  四、隋唐

  1.隋朝的兴衰与唐朝前期的政局

  【导读】高考已对隋朝统一的条件、大运河开凿的目的及不同评价、隋炀帝的功过命过材料题、问答题,因此,高考对隋朝的兴衰命制非选择题的可能性不大。不过,隋统一的意义、隋朝在各朝代中的地位、隋与秦的比较要掌握。唐朝前期的政局这一知识点虽然近年命题的力度不大,但在复习中我们要高度重视,因为唐前期的统治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对所有朝代前期统治的叙述,唐朝是重点掌握的内容。

  (1)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2)两都的兴建和大运河的开凿

  (3)隋炀帝的暴政和隋朝的灭亡

  (4)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5)武则天的统治

  【试题举例】史学家陈寅恪在评述武周之代李唐的历史意义时说,此不仅为政治之变迁,实亦社会之革命。此处社会之革命是指()

  A.重用酷吏,实行法治

  B.女皇当政,任用女官

  C.扶植庶族,抑制士族

  D.移风易俗,推崇佛教

  【答案】C

  【解析】本题既是对魏晋南北朝以来士庶地位变化的考查,又是对武则天的主要政绩的考查。要求考生对社会革命这一历史概念准确理解。注意对题中实亦社会之革命的分析。社会革命是当社会各阶层之间出现了十分激烈的矛盾时,部分阶层要求对社会的现状进行变革时的行为。武则天创立自荐求官的制度,使许多有才能的庶人被破格录用。由此,庶族的地位开始上升,而士族的地位在这一时期也出现很大的变化。

  (6)开元之治

  2.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

  【导读】从府兵制到募兵制需要掌握府兵制、募兵制各自的特点以及影响。不过在2007年全国文综卷Ⅰ命制过一组有关中国古代、近代军事制度的选择题。此考点是重点内容,要认真复习。三省六部制重点掌握内容和评价,并分析其特点。科举制不但要认真掌握此知识点,还要注意与察举制、宋代科举制、明清科举制进行归纳总结。租庸调制要认真掌握内容和作用,并注意它与隋唐繁荣的关系。对两税法原因略作了解,重要的是要通过两税法的内容把握其特点,注意与后面的方田均税法、一条鞭法进行比较分析。

  (1)三省六部制

  【试题举例】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唐初三省的职能是()

  A.尚书省和中书省决策,门下省执行

  B.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和尚书省执行

  C.门下省决策,中书省和尚书省执行

  D.中书省和门下省决策,尚书省执行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三省六部制的内容,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中书省负责草拟和颁布皇帝的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国家的重要政令。其中,只有尚书省是执行机构,A、B、C观点均错误。中书省和门下省负责草拟和审批是决策机关。因此,正确答案为D。

  (2)科举制

  (3)府兵制与募兵制

  (4)租庸调制

  (5)两税法

  3.隋唐时期的社会经济

  【导读】要注意从环保的角度分析隋唐时期江南的开发,另外要注意重要农具的改进。有关手工业的知识点命题很少,可以不作为重点复习,但造船业一定要与唐朝对外关系联系起来。城市要注意从交通和政治变化的角度分析洛阳兴衰的原因,注意分析扬州繁华的原因。要加强有关社会生活方面内容的复习和练习。

  (1)农业

  (2)手工业

  (3)商业和城市与社会生活

  【试题举例】(2008天津卷)

  隋唐时期民族大融合导致了社会观念的诸多变化,在社会生活方面的表现是()

  ①贵人御馔,尽供胡食 ②饮茶之风开始盛行 ③喜吃胡瓜、胡桃、甘薯

  ④妇女盛行穿男装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史实的能力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属容易题。此题考查隋唐时期社会生活的变化,是今年考试大纲新增加的内容,学生只要对这部分知识加以关注,比较容易做出。②中的饮茶之风不是民族融合的结果,③中的甘薯是明朝传入中国的,反映了中外经济交流,以上与题意不符,隋唐时期社会生活受边疆民族影响,重要的表现是吃胡食、穿胡服,所以①④符合题意。

  4.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导读】复习此考点时要注意从地理区域位置去掌握,要有空间概念。要对唐朝与其他民族的关系、管理措施进行分类整理,如战争、和亲、册封、建立机构等。重点掌握与印度的往来及其特点。

  (1)突厥

  (2)回纥

  (3)靺鞨

  (4)南诏

  (5)吐蕃

  5.隋唐时期的对外关系

  【导读】和新罗的交往命题很少,但要注意唐文化对朝鲜的影响。和日本的交往命题较多,要注意人员往来的史实和唐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1)和新罗的交往

  (2)和日本的交往

  (3)和东南亚、印度半岛各国的交往

  (4)和中亚、西亚、欧、非各地的交往

  【试题举例】(2008北京卷)

  下图是一张未完成的中国古代对外交通路线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判断与该图对应的朝代是()

  A.西汉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答案】B

  【解析】这是一道综合考查学生记忆和读图分析能力的中等难度题,从另外一个角度切合了今天中国和平崛起广泛外交的热点问题。解决本题的关键在于从所给地图中分析得知有着如此发达的对外海陆交通的王朝只能是唐朝。西汉时海上丝绸之路最远到达印度半岛南端,明朝时期陆上交通基本已经断绝,郑和下西洋之后,明朝海上交通基本封闭。清朝前期的对外交通更是因为闭关锁国而基本断绝。因此选择B项。

  6.隋唐时期的文化

  【导读】此考点对具体史实的命题不多,以后可能会加大考查力度,有必要引起重视。

  (1)科学技术

  (2)文学和艺术

  五、五代、辽、宋、夏、金、元

  1.北宋的建立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

  【导读】中央集权的强化是重点复习的内容。在复习时要注意这几点:①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特点是通过分化将领军权、宰相和地方长官的行政权来加强皇权。②要注意分析这些措施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对科举制的基本史实要很好掌握。

  (1)北宋的建立和分裂局面的结束

  (2)中央集权的强化

  【试题举例】下列选项中,通过直接变革宰相制度来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有()

  ①西周实行分封制 ②西汉设置刺史

  ③唐朝实行三省制 ④宋朝设立参知政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与北宋的宰相改革,考查考生对事物发展历程的概括表达能力。直接变革宰相制度指的是削弱相权以加强君权。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削弱了宰相的权力;宋朝设立参知政事作为副相,分割了宰相的权力,二者都有利于加强君权。

  (3)科举制的发展

  2.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和改革

  【导读】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按照教材内容掌握即可。庆历新政要注意与王安石变法进行比较。对王安石变法每一项措施的内容及其影响要很好掌握。并按哪些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哪些损害了地主的利益、哪些可直接或间接增加政府收入等方面进行分类整理。

  (1)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

  (2)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

  【试题举例】(2008四川卷)

  有人反对王安石变法中的某项法令,认为它将笼诸路杂货,买贱卖贵,渔夺商人毫末之利。该法令是()

  A.青苗法 B.均输法

  C.免役法 D.市易法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材料解析能力。A项是防止高利贷剥削,故不选。B项是为了减轻农民负担,不选。C项是保证生产时间,与题干不符,不选。D项是限制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增加国家收入,故选D。

  3.辽、西夏的建立和宋辽、宋夏的和战

  【导读】要正确认识辽和西夏对中华民族发展所作的贡献,并正确分析宋与辽、西夏的和战。重点掌握阿保机的贡献和蕃汉分治政策。要注意掌握澶渊之盟的影响。要重点掌握元昊的贡献,并与阿保机进行比较,找到他们的共同之处。

  (1)契丹的兴起和建国

  (2)宋辽的和战

  (3)西夏的建立

  (4)宋夏的和战

  4.金的建立和宋金的和战

  【导读】此考点命题不多,但一些重要人物(阿骨打)、制度(猛安谋克制度)、事件(绍兴和议)要认真复习。

  (1)金的建立

  (2)辽和北宋的灭亡

  (3)南宋初年的抗金斗争

  (4)宋金对峙局面的形成

  5.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导读】高考对蒙古的兴起几乎没有命过试题,命题的重点在行省制度和元朝对西藏的管理。重点掌握成吉思汗的贡献。对元朝统一中国的过程可不作重点,但对此知识点的复习要注意:①正确评价文天祥的抗元;②从地理空间掌握元朝的疆域;③元朝定都北京意味着中国政治重心已完成北移。对民族融合的表现要重点掌握,特别要注意元朝对西藏和台湾的管理。行省制度是复习的重点。

  (1)蒙古的兴起

  (2)忽必烈建立元朝和统一全国

  (3)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4)行省制度和宣政院的设立

  【试题举例】最早由中央政府设置的管理西藏事务的机构是()

  A.安西都护府 B.宣政院

  C.理藩院 D.乌思藏都司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了元朝的宣政院,考查考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安西都护府是唐太宗设立的管辖新疆的机构,排除A。其他各项都和管理西藏事务有关,B设立于元朝,C设立于清朝,D设立于明朝,符合题干时间限定最早的是B。

  (5)元朝的灭亡

  6.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

  【导读】近年高考对此考点的命题力度较大,无论是科技,还是理学和文学,都出现过题目。掌握理学概念,从哲学和阶级本质的角度分析朱熹的观点。注意商品经济发展对宋元文学的影响。对元曲略作了解。从近年来看,史学部分的考查不多,不过要特别加以重视。

  (1)科学技术

  【试题举例】(2008重庆卷)

  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开展宋元时期科技成就的探究性学习,需重点查阅()

  A.《考工记》

  B.《神农本草经》

  C.《齐民要术》

  D.《梦溪笔谈》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宋元时期的科学著作。《梦溪笔谈》为北宋科学家沈括所著,总结了我国古代主要是北宋时期的许多科技成就。《考工记》记述了齐国官营手工业各个工种的设计规范和制作工艺。《神农本草经》成书于东汉,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齐民要术》成书于北朝,系统地总结了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的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等。

  (2)理学和史学

  (3)文学

  六、明、清(***战争以前)

  1.明朝的建立和专制制度的加强

  【导读】此考点命题率较高,是复习的重点。明朝建立略作了解,重点掌握君主专制的加强并与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强化进行比较。对《大明律》的内容(包括小字阅读内容)要认真复习。要分析此知识点反映出的时代特征。要对科举制的发展变化进行归纳总结,并作出正确的评价和认识。对北京城的布局要重点掌握。

  (1)明朝的建立和君主专制的加强

  (2)《大明律》和特务统治的加强

  (3)八股取士

  (4)靖难之役和营建北京

  2.明朝中后期的政局和明末农民战争

  【导读】对明末农民战争的史实略作了解,重点掌握口号的内容及其意义。

  (1)明朝中后期的政治危机

  (2)明末农民战争

  3.清朝的建立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

  【导读】此考点的命题率不高,在复习时重点掌握两个人物:努尔哈赤和皇太极;三个概念:议政王大臣会议、军机处、文字狱。

  (1)满洲的兴起和建国

  (2)清军入关和统一中国

  (3)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军机处

  【试题举例】(2008天津卷)

  我国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曾先后出现了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等制度。这些变革反映的趋势是不断强化()

  A.专制皇权 B.中央集权

  C.监察权力 D.对农民的控制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依据史实认识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属容易题。专制主义中央制度的形成和发展是中国古代史的重要知识,解答这方面试题需要正确理解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概念。本题反映的是古代中央机构的变革,不涉及地方问题,故选项B不正确,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制度没有涉及监察权力,故选项C不正确,古代中央政治体制的不断变化,使权力越来越集中到皇帝手中,反映了专制皇权的强化,并不是针对农民,所以选项D不正确,选项A正确。

  (4)文字狱

  4.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导读】此考点命题的重点在农业和资本主义萌芽,但是,赋税制度的调整和一些重要城市还是要认真掌握。通过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对中国古代主要赋税制度的变化进行专题总结,找出其发展规律和历史作用。手工业,近年高考虽然对此知识点没有进行命题,但在学习时还是要很好掌握,并与唐朝手工业进行比较。除了掌握明清商业的情况外,还要与唐朝的商业进行比较。要结合本考点的知识点分析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条件,重点掌握缓慢发展的原因。

  (1)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

  【试题举例】(2008北京卷)

  以下对明清时期白银使用与流通历史的认识,正确的是()

  A.一条鞭法实行赋役征银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

  B.地丁银加强了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C.***战争前,外贸出超造成中国白银外流

  D.截至清朝结束,铜钱与银两兑换的比值没有改变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史实和综合分析能力。切合目前我国的通货膨胀问题,以明清白银流通为切入点,全面考查学生对这段相关历史的记忆和分析,此题属于中等难度题。本题的选项逐个分析起来较为困难,但是如果能够准确记忆一条鞭法实行赋役征银是为了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反过来势必会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那么就可以选出正确选项。其中B项地丁银的作用是分出人头税,封建国家放松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C项***战争前,中国外贸出超地位不会造成白银外流,只有贸易逆差才会造成白银外流,并且当时中国白银外流主要是因为英国等国的***走私从而扭转贸易逆差的结果;D项到清朝结束为止,其中因为***战争之后,白银大量外流,导致银价大幅上涨,与铜钱兑换比例也相应大幅增加。

  (2)农业

  (3)手工业

  (4)商业

  (5)资本主义萌芽

  (6)对外贸易

  5.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导读】此考点的命题率相当高,在学习时要高度重视。建议:①通过西北、西南、东南等方向,对本考点史实进行归纳,在大脑中形成空间概念;②归纳清朝康熙、乾隆等皇帝的史实;③对明清巩固统一的措施进行分类整理。

  (1)和蒙古、新疆地区的关系

  (2)和西藏地区的关系

  (3)改土归流

  (4)台湾府的设置

  (5)清朝的疆域

  6.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和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

  【导读】此考点的高考命题重点在郑和下西洋。要把握明清对外关系的发展变化趋势。

  (1)郑和下西洋

  (2)戚继光抗倭

  (3)葡萄牙殖民者租占澳门

  (4)郑成功收复台湾

  (5)雅克萨自卫反击战

  7.明清时期的文化

  【导读】此考点的命题率较高,其重点为科学技术,在学习时要认真掌握。对明清思想家的主张要认真掌握,要注意与西欧启蒙思想家的主张进行比较并分析其不同的原因。

  (1)科学技术

  (3)进步的思想家

  (4)明清小说

  (5)类书、丛书的编纂

  (6)西学东渐

  【试题举例】文艺复兴与中国明末清初的启蒙思潮的相同点是()

  ①有唯物主义思想

  ②有反封建思想

  ③有完整的思想体系

  ④有广泛的阶级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文艺复兴和中国明末清初的启蒙思潮,考查考生对历史事件的比较能力。解答时可以通过排除法得出答案。中国明末清初的启蒙思潮没有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也缺乏广泛的阶级基础,由此排除B、C、D。文艺复兴时期培根和布鲁诺提倡唯物主义的科学研究方法;中国明末清初的启蒙思想家王夫之是一位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故选A。

  Ⅲ.命题指导思想

  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考生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Ⅳ.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2.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试卷满分为300分。

  3.题型

  试卷一般包括选择题和综合题等题型。

  4.内容比例

  三科的内容比例与中学阶段课程计划规定的三个学科的总课时数比例大体相当。

  5.试题难度

  试卷包括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难题,以中等难度题为主。

  6.组卷

  试题按题型、内容等进行排列,选择题在前,综合题在后,同一题型中同一学科的试题相对集中,同一题型中的不同题目尽量按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

  附 2009年与2008年考纲差异

  【导读】2009年考纲与2008年考纲内容基本一致。

  第三章 知识大盘点

  (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历史

  专制主义是指中央的决策方式,具体说就是皇帝的个人专断独裁;中央集权指全国各种军、政、财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充分执行中央的政令。

  (1)战国时期初步形成。法家代表韩非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国家的主张。新兴地主阶级从加强专政和保护封建经济发展的需要,初步确立了君主集权的政治体制。

  (2)秦朝正式建立。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把专制主义的决策方式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正式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3)西汉巩固。汉景帝、汉武帝解决了王国分权割据的问题。汉武帝又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找到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所需要的理论基础。从此封建专制主义政治制度基本定型并得以巩固。

  (4)隋唐完善。实行三省六部制,克服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实行科举制,提高了行政效率,扩大了统治基础,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

  (5)北宋加强。北宋初年,大力加强中央集权,解决了藩镇割据和武将争权的问题,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加强。

  (6)元朝新发展。为了加强封建统治和对辽阔疆域的管辖,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这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新举措。

  (7)明清达到顶峰。明朝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还设立特务机构,实行八股取士。清朝沿用明制,增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明清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了顶峰。

  2.政治

  (1)运用政治与经济的辩证关系分析理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根源于封建经济,由封建经济所决定。地主阶级运用这一制度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

  (2)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认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影响。既要看到它对历史发展的进步作用,又要看到它对历史发展的消极作用。

  (3)运用矛盾的主次方面原理认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封建社会上升时期其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封建社会的衰落阶段其消极作用是主要的。

  (4)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认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存在的两对基本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以及这两对矛盾总的发展趋势)。

  (5)联系我国现今国家机构的设置,掌握我国中央机构的职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国家主席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最高人民法院是最高审判机关。人民法院是国家审判机关,属于司法机关体系。

  最高人民检察院是最高国家检察机关,人民检察院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

  中央军事委员会是我国最高的军事领导机关,领导全国武装力量。

  (6)理解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与历史上的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有着本质的不同;并掌握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对人民负责原则、依法治国原则。

  (二)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

  1.历史

  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是由古代经济基础所决定的,其核心是国家政权的结构关系及其运作方式,是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斗争的产物。它的确立和变更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为维护统治阶级经济利益服务的,是与国家的社会性质和发展相适应的。

  (1)王位世袭制: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破坏了民主推选部落首领的禅让惯例,自己继承父亲的职位,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出现天下为家的局面。

  (2)分封制:西周把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分封到各地做诸侯,建立诸侯国,并将封地和对周王的义务密切联系,从而维系和巩固了西周的统治。

  (3)军功授爵:战国商鞅变法规定按军功的大小进行授爵和赐给田宅,废除了奴隶主贵族享受爵禄的特权,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专政的建立。

  (4)皇帝制:秦统一六国后,确立皇帝至高无上原则,嬴政规定封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是皇帝,国家政治、经济、军事一切大权都集中在皇帝手里,政事无论大小最后全由皇帝裁决,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

  (5)士族制度:魏晋以来,地主阶级中形成了以门第高低为标准的选拔官吏的做官看门第,通婚分士庶的政治制度。这一制度形成于魏晋,东晋时充分发展,南朝末年走向衰落,隋唐时消亡。

  (6)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隋朝采用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唐朝继续沿用并使之完备。三省六部制分工明确,相互配合,相互牵制,有利于提高封建国家政府工作效率。科举制的实行,扩大了地主阶级的统治基础,也使士族制度逐渐消亡。

  (7)行省制:元朝为有效地管辖辽阔的国土,加强封建统治,实行行省制度。行省成为地方最高一级行政机构,可以在中央统一政令的基础上独立处理省内事务。这一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8)八股取士:明朝沿用科举制度选拔官吏。明政府规定科举考试只能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的答卷不允许有个人的见解;文体死板地分为八个部分。八股取士鼓励只知埋头读书,不讲究实际学问的人,旨在为皇帝培养忠顺的奴仆。

  2.政治

  (1)运用政治与经济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理解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

  (2)王位世袭制是阶级对立和斗争的产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3)利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西周的井田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分封制反过来巩固井田制。

  (4)运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士族制度的产生、发展、衰落消亡的过程和科举制度产生的必然性。

  (三)古代著名的改革

  1.历史

  古代历史上无数次革新与变法实践表明,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因此,也可以说人类的文明史也是一部改革史。

  (1)春秋时期齐国管仲改革: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使齐国强盛,齐桓公确立霸业。公元前356年,秦国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废除特权,奖励耕战;建立县制。秦国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国家实力增强,为秦统一全国创造了条件。

  (2)北魏孝文帝改革:公元485年颁布均田令,实行汉化政策。改革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融合。

  (3)王安石变法: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保甲法。兴修水利,发展了农业,政府的收入也增加了一些,军事力量也有所增强。但是新法触犯了大地主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反对而失败。

  2.政治

  (1)对于历史上的改革和变法的评价要坚持如下标准:坚持社会发展的标准;坚持历史的标准;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思想,坚持阶级斗争的观点;重视历史发展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系;注意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之间的关系;改革的成败不能以改革者个人的结局来做判断,而应视改革的积极作用是否得以维持。

  (2)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分析理解古代的改革变法。

  (3)王安石变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却被废除,表明改革的复杂性与曲折性的道理。

  (4)理解我国古代的改革与现今的改革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5)联系有关时事,了解如何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以及深化农业改革和发展农村经济,进而掌握改革对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现实意义。

  (四)历代疆域的变迁

  1.历史

  中国疆域变迁的历史是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疆域的变化也从一个重要的方面反映了历史的进程。因此了解历代疆域变迁的历史,能使我们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祖先的光辉业绩。

  (1)商朝:东到大海,西到陕西西部,东北到辽宁,南到长江流域。

  (2)秦朝:东到大海,西到陇西,北到长城,南到南海。

  (3)唐朝:东到大海,西到咸海,东北到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库页岛一带,南到南海。

  (4)元朝:北至阴山以北,南至南海诸岛,东北到今库页岛,西北达新疆、中亚地区。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地区、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统治的范围之内。

  (5)清朝: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的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岛,成为亚洲最大的国家。

  纵观中国历史,统一的中国疆域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在其形成过程中,汉族作出了主要的贡献,而少数民族为统一疆域的形成也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历代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统一疆域的形成。历代统治者顺应历史潮流的政策,巩固了中国的疆域。封建社会的后期,落后腐败导致了大块中国国土的沦丧。

  2.政治

  (1)了解历代疆域的变迁,要求我们更加热爱祖国,热爱各族人民,更加珍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坚决反对一切分裂国家、破坏祖国统一大业的行径。

  (2)在新时期,我国通过平等友好的谈判,与大多数邻国解决了历史遗留下来的边界问题。根据我国政府与英国、葡萄牙政府达成的协议,香港、澳门分别在1997年和1999年回归祖国。

  (3)我国政府多次声明:南海诸岛、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等岛屿是中国的领土,绝不容许侵犯。

  3.地理

  (1)了解不同历史时期我国古代疆域的变化状况,并能正确识图,掌握重要朝代疆域的四至。

  (2)能在地图上正确识别我国现行行政疆域,特别是南海诸岛、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的地理位置。

  (五)古代经济发展的原因

  1.历史

  发展经济繁荣社会,这是从古至今历史发展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在不同历史时期,经济发展的原因虽不尽相同,但我们探析古代经济发展的共性因素,对今天我们进行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古代经济发展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政策:历代统治者制定的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土地政策、赋税政策,或者一定时期对统治政策进行调整的变法、改革。

  (2)科技:劳动人民改进工具,提高生产技术;兴修水利,免除水旱灾害;政府推广优良品种;历代总结生产经验的著作可以指导人们直接把先进的技术转化为生产力。

  (3)人民群众辛勤劳动:各族人民互相融合,共同劳动,相互学习,提高生产技术。

  2.政治

  (1)古代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是靠政策、科技和人民辛勤劳动,这对我们现代化经济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农业发展首先要稳定和完善党在农村的各项基本政策;关键是发展农业科学技术;加大农业的资金和物质投入,还要提高农业劳动者的文化素质和科技素质。

  (3)工业发展主要是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要增强国有企业改革,必须转换国有企业的经营体制,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当前要突出抓好几个环节:继续推进政企分开,进一步理顺政企关系;积极探索国有资产的有效管理形式,对大中型企业进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面向市场着力转换经营机制。企业要加快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还要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经营管理者。同时还要引进竞争机制,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联系有关时事,分析我国经济发展的原因,正确理解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暂时困难以及应如何加以解决。

  (六)历代经济政策

  1.历史

  纵观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史,统治者如能推行休养生息政策及发展生产的政策,就能调动人民群众生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能促进古代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1)秦国: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战,禁止弃农经商。

  (2)秦朝:统一货币、度量衡。

  (3)唐朝:沿用均田制,实行租庸调制。武则天奖励农业生产。

  (4)清朝:宣布更名田;实行摊丁入亩。

  2.政治

  (1)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关系的原理分析认识古代的经济政策:历代经济政策是对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当这种调整与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时,则促进当时生产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2)运用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的辩证关系分析认识历代经济政策:从动机上看是为发展封建经济,维护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但在效果上则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符合人民和国家利益,因此应当给予充分肯定。

  (3)联系:十一五期间,我国实施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努力增加农民收入的相关政策。理解我国农业政策的得当与稳定农业发展的重大意义。

  (4)联系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税费改革,理解税费改革体现的政治、经济、哲学原理。

  农村税费改革体现的政治与经济的辩证关系;体现国家的对内职能;体现党和国家依法治国的原则;体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国家机关对人民负责的组织活动的原则。

  农村税费改革体现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体现税、费作为国家财政收入形式的区别与不同;体现国家宏观调控职能。

  农村税费改革体现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的原理;体现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原理;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的原理;体现了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的原理。

  (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