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三学习方法 > 高三历史 > 晚清中国社会的历史巨变与向近代社会的转型正文

《晚清中国社会的历史巨变与向近代社会的转型》

时间:

晚清时期,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转型时期,中国社会从古代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社会性质发生巨大变化,社会经济结构、阶级关系、政治统治、思想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在这一时期也开始起步并逐步发展。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晚清中国社会的历史巨变与向近代社会的转型,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知识归纳

一、晚清政局的演变

1.***战争前夕清朝政治的腐朽

从乾隆后期开始,清朝政治的腐败日益暴露,表现为:①官场中,结党营私,互相倾轧,卖官鬻爵,贿赂成风。②军队里,装备陈旧,操练不勤,军备废弛,纪律败坏。③财政上,国库日益亏空,入不敷出。④阶级关系上,阶级矛盾激化,农民的反抗斗争越来越激烈。⑤清朝统治集团中,以"天朝上国"自居,皇帝和大臣闭目塞听,愚昧无知。

2.19世纪中期,清朝面临内忧外患的形势及政局的变动

(1)内忧外患的形势

①内忧:***战争后,阶级矛盾激化,各地起义不断。1851年,爆发太平天国运动;1853年,太平军建立了同清朝对峙的政权;1853~1856年,太平天国发动北伐、西征和东征,深入到清朝统治中心地区,攻破江南、江北大营,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统治。

②外患:清王朝在***战争中战败,被迫割地、赔款、通商,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第二次***战争中,清政府失去了更多的主权和领土,英法联军攻占了清朝统治中心北京,火烧了皇家园林圆明园,清朝皇帝弃城出逃。

(2)清朝政局的变动

①总理衙门的设立。总理衙门是近代第一个常设的外交机构,是清朝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的标志。

②辛酉政变和"借师助剿"。1861年慈禧太后和奕沂发动政变,逮捕了辅政大臣,由慈禧太后垂帘听政,奕沂为议政王。以辛酉政变为契机,中外反动势力开始走上公开勾结的道路。1862年初,清政府决定向英法两国"借师助剿",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太平天国。

③汉族官僚势力的扩大。倚重满族官员是清朝的既定方针。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以后,满族官员和八旗军队因腐化堕落丧失了战斗力。清廷转而鼓励地方办团练,汉族官僚开始掌握武装,并成为对抗太平军的主要力量,慈禧太后不得不倚重汉族官僚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人。汉族官僚的势力在清政府中扩大了。

④洋务派与顽固派。第二次***战争以后,面对如何解决内忧外患的问题,清政府内部出现了洋务派和顽固派。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来维护清朝统治,顽固派主张原封不动地维护清朝统治。慈禧太后认为,在内外交困的形势下,要保护清朝的统治地位,必须依靠有实力并得到外国侵略者赏识的洋务派。所以她采取了暂时支持洋务派的策略。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掀起了一场名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

跟踪思考:19世纪中期,清朝面临着怎样的危局?清政府的统治政策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

3.19世纪末清朝统治面临的危机和对策

(1)危机的表现

①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助长了列强争夺中国的野心,"瓜分中华帝国"一事,被提上日程。列强掀起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狂潮,中国面临着从半殖民地沦为殖民地的严重危机。

②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慈禧太后等出逃西安。

③《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的巨额赔款,造成清政府财政上的严重危机。

④1900年,义和团运动高涨,控制了京津地区,清政府无力控制局面。

⑤要求改革现状,变法图强的维新变法运动高涨。

(2)清政府的对策

①对义和团运动:慈禧太后看到义和团难以"剿灭",就改用"招抚"的办法,默许义和团为合法民团,企图控制和利用。慈禧太后向西安出逃途中,命令清军"铲除"义和团。

②对维新运动:光绪皇帝颁布《定国是诏》,重用维新派实行变法。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反对变法,发动了戊戌政变,囚禁光绪帝,镇压维新志士,废除了新法法令。

③对帝国主义;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打击下,清政府彻底对外屈服,接受了《辛丑条约》,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驯服工具。

跟踪思考:19世纪末,清朝统治出现了怎样的危机?清政府是怎样应付这些危机的?

4.20世纪初期,清朝实行"新政"和政权覆亡

(1)清末"新政"

为了适应帝国主义的需要,安抚统治阶级内部各派系,缓和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1901年,清政府宣布实行"新政"。"新政"并没有使清政府摆脱内外困境。

(2)"预备立宪"

为了遏制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势,维护风雨飘摇的封建统治,清政府决定实行"预备立宪"。派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下诏"预备仿行立宪"、颁布《钦定宪法大纲》、裁撤军机处、实行责任内阁。"预备立宪"实际上是一个骗局,造成统治集团内部分裂,引起汉族官僚的离心,使清政府陷于空前孤立的境地。

关键提示: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是20世纪初在民主革命运动兴起并渐趋高涨的形势下,清政府为应付局势所采取的变革。这些变革从近代化的角度看,有一定的进步作用。要注意把"立宪派"的活动与清政府的"骗局"区分开来。

(3)清朝统治瓦解

武昌起义以后,各省纷纷响应。到1911年11月下旬,全国有十几个省区宣布脱离清政府而独立,清朝的统治土崩瓦解。

(4)清朝统治的结束

武昌起义后,帝国主义列强要求清政府起用袁世凯。清政府任命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组织新内阁。袁世凯掌握了清朝的全部大权,清朝实际上已徒具虚名。

南北议和后,袁世凯加紧逼迫清帝退位。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正式下诏退位,统治中国260多年的清王朝结束了。

跟踪思考:晚清时期,清朝统治出现过哪几次严重危机?每次危机的表现和采取的对策是什么?

二、晚清时期中国社会性质的逐步变化

1.第一次***战争和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

第一次***战争和《南京条约》等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社会开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政治上,中国独立的领土主权、领海主权、司法主权、关税主权和贸易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的破坏,中国开始受制于西方列强。经济上,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受到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强烈冲击,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侵略特权,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逐渐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第一次***战争是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起点。

2.第二次***战争和第二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的加深

第二次***战争中,英法等国先后强迫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第二批不平等条约。这是继《南京条约》后西方侵略者对中国主权的又一次空前掠夺。中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和领土,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到内地。第二次***战争加速了西方侵略者与中国封建统治者的勾结。1862年1月,清政府正式确立了"借师助剿"的反动政策,标志着清政府开始以洋人为靠山,成为外国侵略者统治中国的工具。从此,中外反动势力互相勾结和利用,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中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道路上越陷越深。

3.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和阶级关系的变化——中国半封建化的反映

19世纪四五十年代,中国工人阶级在通商口岸外国资本家的工厂里诞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近代企业产生,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随之产生,无产阶级队伍逐步发展壮大。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化,在封建自然经济逐步解体的基础上,出现了资本主义经济。中国社会的阶级关系也发生重大变化,在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这两大基本阶级之外,出现了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这些现象的出现,说明中国社会在半封建化上迈进了一步。

4.甲午中日战争与中国民族危机的进一步加深

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清王朝被东方的小国日本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这是继《南京条约》后又一个影响至深的卖国条约,标志着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了以资本输出为主要手段的新阶段,进一步加深了半殖民地化的程度。《马关条约》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面临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首先,列强通过大量的政治性贷款控制清政府,操纵中国财政。其次,列强纷纷在华投资设厂、筑路开矿,加紧经济渗透与控制。更为严重的是,帝国主义在中国夺取"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这样中国在半殖民地的泥潭中越陷越深,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5.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的签订——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1900年,英、俄、德、法、美、日、意、奥八个帝国主义国家联合发动了以镇压中国革命为直接目的的侵华战争,清政府彻底屈服,签订了《辛丑条约》。《辛丑条约》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巨额赔款以及除田赋之外的所有税收,均被列强控制,使中国经济陷入崩溃的境地。各国在中国驻军,北京城完全处于外国军队的武装监视之下。清政府禁止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至此,中外反动势力完全勾结起来,清政府完全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完全确立,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

跟踪思考:***战争后,中国社会是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三、晚清时期中国近代化的起步

1.经济上近代化的起步——洋务运动和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出现

洋务运动大致可划分为两个阶段:19世纪从60年代至70年代初为第一阶段,重心在于建立军事工业,也就是所谓的"求强"活动;从19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为第二阶段,虽然还继续创办军事工业,但重心转为举办民用工业,也就是所谓"求富"活动。军事工业引进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传播了自然科学知识,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是一种不同于传统手工业生产的新的工业形式。它的出现表明中国经济领域的近代化开始起步。

19世纪70年代,在洋务派创办近代民用企业的同时,商办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也开始出现。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有两种途径:一种是由一部分官僚、地主和商人直接投资兴办的近代工矿企业;另一种是手工作坊或旧式手工工场采用机器生产,转变为近代企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主要集中于缫丝、火柴等轻工业及小型采矿业,机器制造业很少;企业一般投资少、规模小,设备简陋,技术落后;企业大部分集中于通商口岸,尤其是上海、广州两地,形成畸形的工业布局。中国工业化举步维艰。

关键提示:经济上的近代化是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过渡,主要标志是机器化大生产的近代工业出现。洋务派创办的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工业都是近代工业。

2.晚清的政治民主化运动

(1)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君主立宪":19世纪末,康有为、梁启超等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出政治上兴民权、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实行君主立宪主张,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这是资产阶级民主运动在中国的开端,是中国近代化在政治上的表现。戊戌变法运动失败,君主立宪成为泡影。

(2)资产阶级革命派"创立民国"的尝试(民权主义):20世纪初,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了"创立民国"的纲领,并将其概括为"民权主义",是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核心。其主要内容是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为此,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发动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建立了中华民国。这是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即中国近代化在政治上的发展。但辛亥革命并未建立起真正的民主政治,只是保留了一个"民主共和"的躯壳。

关键提示:清末"预备立宪"是清政府为抵制革命运动而玩弄的一场骗局,不属于民主运动。

3.中国军事的近代化

(1)军事装备的近代化:洋务运动前期,洋务派以"自强"为旗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一批近代军事工业,生产枪炮、火药、子弹、炮弹、***等武器。

(2)近代海军的建立:从19世纪?0年代中期起,洋务派开始筹划海防,到19世纪80年代中期,洋务派初步建成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并成立了海军衙门。

(3)改革军事制度:①戊戌变法时:裁撤绿营,精练陆军,改习洋操;实行征兵制;添设海军。②清末"新政"时:改革旧军制,编练新军等。

4.中国教育的近代化

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创办了20多所新式学堂。这些新式学堂,开设西文和西艺课程,改变了过去以经学为主的教学内容,培养目标主要是从事实际事务的有用人才。新式学堂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教育开始步入近代化。1898年,光绪帝诏准建立的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最早的高等学府。

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并于第二年废除科举制度。《奏定学堂章程》是中国近代第一个系统完备并付诸实施的法定学制,顺应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要求,具有重大革新意义。它的颁行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制度形成。

思维拓展

拓展1:清政府政策变化的三个阶段

(1)19世纪40年代的中国,正处于清王朝衰落统治时期,当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时,清政府对内实行专制统治,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皇帝心无定见,压制林则徐等抵抗派,更不依靠人民。腐败的政治制度,落后的军事手段,虚弱的经济力量是导致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清政府对外来侵略走了一条抵抗——妥协——投降——"借师助剿"的道路。19世纪60年代,中外反动势力正式勾结。

(2)19世纪60年代,面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和政治危机,清政府的政策有所调整。为镇压太平天国运动,通过辛酉政变,中外反动势力正式勾结。此后,清政府实行了两大举措:一是设立总理衙门,二是推行洋务运动以求"自强"。这既是清政府屈服于侵略势力和政治半殖民地化的表现,也是中国近代化的趋势,说明中国开始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后来,由于帝国主义侵华的进一步加剧和新的侵略要求,清王朝与列强之间的"和好"局面被打破,于是爆发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一直发展到清政府利用义和团抗击列强(八国联军侵华)。

(3)八国联军侵华后,清政府完全屈服,签订了《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客观上,清政府的反动本质逐渐被人民所认识,资产阶级革命派要求推翻清王朝统治。

拓展2:"近代化"与"中国近代化"的含义

从人类社会转型角度看,近代化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化的过程,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其核心是工业化。从历史进程看,从落后的封建社会到工业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近代化贯通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社会主义确立、巩固、发展的全过程,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必然趋势。从内容上看,它是以科技为动力,以工业化为中心,以机器生产为标志,并引起经济结构、政治制度、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全方位变化的一场社会革命。

在中国近代,近代化就是工业化和工业化相伴随着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就是实现社会转型,由封建社会转变为近代社会。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生产力从手工操作向机器生产的变化;二是生产方式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三是政治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变化。其核心是工业化。

拓展3:什么是工业文明

工业文明是以工业化为重要标志、机器化大生产占主导地位的一种现代社会文明形态。其主要特征大致表现为工业化、城市化、社会阶层流动性增强、法制化与民主化、教育普及化、信息传递加速、非农业生产人口比例大幅增长、经济持续增长等。这些特征也可视为推动传统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轨的重要因素。近代化则是指工业革命的准备阶段和向工业文明发展的过渡阶段。

拓展4:近代中国社会巨变的表现

近代中国社会的巨变是全方位的,也是多层次的。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社会各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1)在社会性质上,中国从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又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状态中摆脱出来,成为享有完全主权、独立自主的国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2)在社会矛盾上,从原来的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前一矛盾成为中国社会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3)在革命性质和任务上,中国革命从旧式的农民革命时期进入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人民肩负起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任务。

(4)在阶级结构上,从原来单一的地主与农民的阶级结构变为多个阶级并存的复合结构,阶级关系更加复杂。

(5)在经济结构上,由原来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发展为半封建与半资本主义并存的局面,形成多元化的经济结构。

(6)国际地位一落千丈。从原来独立自主的世界大国沦落为屡战屡败、任人宰割的东方弱国。特别是甲午中日战争以后,中国国际地位急剧下降,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弱国无外交,中国在外交上也备受列强欺凌,巴黎和会将中国山东主权转让给日本就是明显的例证。

(7)外交和国防观念逐步更新。外交上从原来的闭关自守逐步走向世界,由夷夏之防逐步转变为中外平等交往,国防观念也发生了由重陆轻海到海陆并举的转变。

(8)思想文化发生了巨大变迁。由"天朝上国"和"世界中心"的自大观念转变为向西方学习,承认西方科学技术的先进性;由单纯学习西方的生产技术到全面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思想文化。传统文化在涤荡中得到发展,逐步向近代化转型。

拓展5: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三次思想解放潮流

(1)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同封建顽固派进行论战,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和封建思想的正面交锋。使一些知识分子摆脱了封建思想束缚,形成了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推动了戊戌变法运动的高涨。

(2)1905~1907年资产阶级革命派和立宪保皇派之间展开了一场激烈论战,争论的核心问题是要不要以革命暴力推翻清政府。结果,民主革命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形成了中国近代第二次思想解放的潮流,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高潮的到来。

(3)从1915年开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第三次思想解放潮流,为中国革命新时期的到来准备了条件。所谓"思想解放"就是用资产阶级思想文化批判和反对当时在社会上仍占统治地位的封建思想文化,打破它的压迫和禁锢,用资产阶级思想武装人们的头脑。

关键提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指1840~1919年。关于这一时期的思想解放潮流,这段材料给予了明确定位,即维新派与顽固派论战、革命派与保皇派论战和新文化运动。有人将洋务派与顽固派的论战也列入其中,应当说是不恰当的。所谓"思想解放"是指从封建思想束缚中解放出来。教材明确将戊戌变法定为"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高考链接

高考分析:

本专题的主要知识范围为晚清时期的统治。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的转型时期,中国社会从古代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社会性质发生巨大变化,社会经济结构、阶级关系、政治统治、思想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在这一时期也开始起步并逐步发展。

近年来,由于中国近代化问题成为中国历史学界的热点,本专题在高考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连年都有大题出现。

本专题应重点掌握晚清政局的变化、社会性质的变化和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重大事件。

本专题的复习要注意抓住两条主要线索:一是晚清政治的演变,即***战争到清朝灭亡这一时期内清朝的统治政策发生过哪些重大变化;二是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近代化包括的内容很广,经济上的机器化、政治上的民主化是其基本内容,还包括军事上的近代化、教育上的近代化、外交上的近代化等。

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与西方的工业化及政治民主化的内容有不同的特点。复习时要注意与西方近代化的比较。

释疑解惑

1.中国近代化包含的具体层面

(1)经济的近代化:洋务运动时期开始引进西方的机械生产,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外商企业刺激下,在洋务运动倡导下,中国资本主义民族工业产生,这可以作为中国近代化的开始,但发展缓慢。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出现兴办工业的浪潮,到19世纪末才有显著发展。戊戌变法试图推进经济的近代化,但很快失败。到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统治后,民族资本主义才得到进一步发展。中华民国鼓励和保护工商业和人民办实业,一战期间,中国经济近代化出现一个高潮,民族工商业发展迅速。

(2)政治的近代化:维新时期提出君主立宪,设议院、兴民权,在变法时期对旧的政治制度作了不少改革。20世纪初的辛亥革命确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临时约法》,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规定了人民享有自由和民主权利,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确立,但很不彻底。

(3)思想的近代化:***战争后出现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洋务运动时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和政治制度,主张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主张学习西方的民主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激进的民主主义者举起科学与民主的大旗,反对封建专制和礼教。

(4)社会生活的近代化:封建社会里男子蓄辫,妇女缠足,崇信"三纲五常",主仆等级森严。辛亥革命时期,南京临时政府颁布法令提倡"自由、平等、友爱为纲"的公民道德,革除历代官厅"大人""老爷"等称呼,禁止蓄辫、缠足、赌博等。

2.如何认识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

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是,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的道理。

康有为把本来对立的两种思想结合起来,这不是偶然的,是由当时的时代环境和康有为的个人经历决定的。当时传统的儒家思想在社会上根深蒂固,但面对日益严重的社会危机一筹莫展,这就促使着人们去探索新的出路。而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的影响又日益扩大,日本学习西方进行明治维新的成功也为要求改革的人们提供了榜样。康有为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自幼受过严格的封建教育,又身处广东南海这一资本主义入侵较早的地区,不可避免地深受双重影响。

康有为要进行资产阶级改革,本来应该用资本主义思想猛烈地批判封建思想,然而他却用旧瓶装新酒的方式把两者结合起来,这固然有利于减小改革的阻力,但也暴露了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3.影响中国近代化的不利因素

(1)先天的不利条件

①资金准备不足,没有资本的原始积累,缺乏资金储备。

②技术准备不足,只有手工技术,缺乏机械化操作技术。

③人才准备不足,只有经济型的人才,缺乏通晓国际现代化大势和能经营管理大机器生产的科技人才、管理人才。

④思想准备不足,中国传统的重农轻商、重陆轻海、重义轻利等观念,都是发展近代工业的思想障碍。

(2)面临三大政治障碍

①外国资本主义的阻挠、破坏。西方列强依据不平等条约取得的关税协定、海关管理权、片面最惠国待遇、领事裁判权等特权,严重侵犯了中国的主权,使中国资本主义始终得不到正常的充分的发展;帝国主义还和中国封建势力结合起来,支持反动派作为他们统治中国的支柱。

②封建专制统治的阻碍。中国封建专制统治长达两千多年,封建的政治制度特别完善,封建的意识形态特别顽强。当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中国的大门之后,清朝统治者并没有从***战争的失败中清醒过来,反而愚昧无知,不思进取,白白延误了20年的宝贵时间。

③官僚资本主义的压制。在中国资本中,官僚资本占有压倒性优势,民族工业无力与之抗衡。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日美等帝国主义势力和官僚资本的摧残、压迫下,日益萎缩。

(3)缺乏正确的道路、科学的决策和安定的环境 从道路上来看,欧美各国的工业化一般是从轻工业开始,而后延伸到重工业。在工业化的同时,农业都有一个相应的较大变化,给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支撑;中国的近代化是从重工业领域中开始的,农业始终没有经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拖了工业化的后腿。无论是欧美还是日本,工业化开始之前,资产阶级都通过政治革命掌握了统治权,为工业化的发展提供了政治保证;中国的民主革命直到新中国的成立才最终完成,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工业化的规模和速度。从决策上来看,历届统治者都没有把知识结构的变革放到极其重要的地位,致使中国在长时期内一直是一个文盲半文盲的国家。缺乏现代知识的推动,使中国的近代化一直为缺少人才、技术而困扰。由于历届政府都代表了反动落后的阶级,违背广大人民的利益,不可能从发展生产力的主观愿望出发来制定内外政策,因而都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中国近代化的正常进行。从环境上来看,战争和革命不断,使中国政局长期动荡。

4.对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的认识

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是资产阶级对国家政治民主化进行探索的两种理论模式,既对立又统一,是在同一经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两种新的政治模式,其主张和要求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近代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要求。他们同时以"救亡图存"为己任,爱国是两者的共同起点。虽然他们对帝国主义都缺乏本质的认识,对帝国主义斗争存在一定的软弱性,但都希望中国从帝国主义的枷锁下解放出来,实现民族独立。他们都取法于西方,向西方学习。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作为革新中国与打击旧学的思想武器,最初取自西方的"社会契约"论、三权分立学说、进化论和以实验科学为基础的归纳方法等。他们都把中国的出路寄托于实现资本主义,因此反封建又是两者共同的目标。在政治行为上直接表现为资产阶级立宪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它们构成了晚清反对专制政治的两条阵线。革命派怀着由革命而共和的信念,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从正面力地冲击了清朝专制统治。维新派、立宪派则怀着由改革求立宪的信念,从实业、教育、启蒙等多方面为民主大厦在中国的建成添砖加瓦,赢得了多数工商业资本家和开明绅士的支持。他们利用合法手段从事反专制的斗争,掀起了戊戌变法、请愿运动、抵制美货运动、收回利权运动和保路运动,使清政府陷于困境,进退两难。

戊戌变法运动是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运动,并由此开始了资产阶级参与国家政治的时代,是中国政治近代化的一次重要尝试。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这是中国政治近代化历程中制度建设上取得的伟大成果。

5.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民主共和制度难以在中国立足的原因

(1)辛亥革命对封建势力的打击不够彻底。革命前,革命派虽对封建专制思想和制度进行过批判,宣传过资产阶级民主共和的进步性和合理性,但由于中国封建专制统治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封建专制思想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不是一次疾风暴雨式的革命就能彻底摧毁的。而革命党人因把主要精力集中于武装起义,对封建专制思想的冲击远没有达到埋葬它的地步,民主共和观念远没有深入人心,以致革命派建立的民主制度缺乏坚实的思想基础。

(2)革命派对政权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反满的旗号下,他们认为只要推翻了满洲贵族的专制统治,建立起一个民主制度,革命就算完成了。有些革命党人有一种功成身退的思想,认为革命不是为了当官发财,只要袁世凯逼清帝退位,拥护共和,就可以让他当大总统。实践证明,失去政权将失去一切。革命派在政权认识上的幼稚病是导致民主共和成果丧失的一个重要原因。

(3)辛亥革命后建立的民主共和制度缺乏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支持和坚实的阶级基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受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排挤和压迫,力量弱小,发展缓慢。他们虽有建立民主制度、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但没有保障民主制度存在和完善的实力。

(4)民主共和制度不能维持、专制制度死而复生的根本原因,则在于封建专制思想和制度赖以生存的落后小农经济土壤依然存在。辛亥革命未导致一场深刻的农村革命,未触及中国农村根本经济制度的变革,未能改变中国社会的主体经济结构,革命后的中国仍是一个小农国家。长期浸泡在小农生产方式中的中国民众很难对民主共和表现出真正的向往和拥护,这是民主共和制度难以长存的社会根源。


晚清中国社会的历史巨变与向近代社会的转型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