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三学习方法 > 高三历史 > 中国历史典故精选正文

《中国历史典故精选》

时间:

典故是一个汉语词汇,一指典制和掌故;二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历史典故大全,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历史典故(一)

伯宗直

《左传.成公十五年》:“晋三却害伯宗,谮而杀之……初,伯宗每朝,其妻必戒之曰:‘盗憎主人,民恶其上。子好直言,必及于难。’”

春秋时,晋大夫孙伯纠之子伯宗,为人好直言,因为得罪了却锜、却犨、却至,受到谮害而被杀。其妻因其直,常作劝戒,并预感不祥,后她的预见果然得到证实。后用为称美妻贤之典。

唐.权德舆《酬南园新亭宴会璩新第慰庆之作时任宾客》诗:“不厌梁鸿贫,常讥伯宗直。”

伯英草圣

《后汉书.张奂传》:“(奂)长子芝,字伯英,最知名。”唐.李贤注:“王愔《文志》曰:‘芝少持高操。……尤好草书,学崔、杜之法,家之衣帛,必书而后练(此当指先蘸水书字,而后再行漂洗或漂染)。临池学书,水为之黑。下笔则为楷则,号忽忽不暇草书,为世所宝,寸纸不遗,韦仲将谓之“草圣”也。’”

东汉书法家张芝,号称“草圣”,后因用为称美人精于书法的典故。

唐.钱起《送外甥怀素上人归乡侍奉》诗:“能翻梵王字,妙尽伯英书。”注:上人,是对信佛僧人的敬称。又唐.权德舆《马秀才草书歌》:“伯英草圣称绝伦,后人学者无其人。”

历史典故(二)

伐荻人

南朝.宋.刘敬叔《异苑》卷四:“宋武帝裕字德舆,小字寄奴,微时伐荻新洲,见大蛇长数丈,射之,伤。明日复至洲里,闻有杵四声,往视之,见童子数人,皆青衣捣药。问其故,答曰:‘我王为刘寄奴所射,合散敷之。’帝曰:‘王神何不杀之?’答曰:‘刘寄奴王者不死,不可杀。’帝叱之,皆散。乃收药而返。”

刘裕微贱时曾在新洲伐荻,后为南朝宋开国之主。“伐荻人”后因用以泛指安邦定国的英主。

清.顾炎武《江上》诗之二:“闻有伐荻人,欣然愿偕往。”

休龙淫母

《南史.后妃列传》载,路太后生孝武帝,孝武帝即位,尊其为太后。太后居显阳殿,上于闺房之内,礼敬甚寡,有所御幸,或留止太后房内,故人间咸有丑声。《魏书.岛夷刘裕传》载,刘骏“并与母同行,宣淫肆意。”

南朝宋孝武帝刘骏,字休龙,为宋文帝第三子。据史书记载他即位之后,有淫母的丑闻。后用为讥讽宣淫乱伦之典。

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城东》:“是以刘劭杀父于前,休龙淫母于后,见逆人伦,禽兽不异。

历史典故(三)

伏虎威

《管子.小问》:“桓公乘马,虎望见之而伏。桓公问管仲曰:‘今者寡人乘马,虎望见寡人而不敢行,其故何也?’管仲对曰:‘意者君乘駮马而盘桓,迎日而驰乎?’公曰:‘然。’管仲对曰:‘此駮象也。駮食虎豹,故虎疑焉。’”

駮马,毛色青白相杂的马。駮,是《山海经》中记载能吃虎豹的一种猛兽。齐桓公外出打猎,因所乘駮马似駮,故遇虎虎惧而不敢前行。后用为咏马之典。

唐.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十五诗:“不从桓公猎,何能伏虎威。”

伐木

《诗.小雅.伐木》:“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伐木》篇是咏欢宴亲友的乐歌。它描述了友人相处的欢乐,以神灵降福于友谊来祝颂友爱之珍贵。后遂用为咏美深情友谊之典。

唐.骆宾王《初秋于窦六郎宅宴得风字诗序》:“诸君情谐伐木,仰登龙以缔欢。”

历史典故(四)

1、炎黄子孙

大约四千多年前,轩辕黄帝联合炎帝战胜九黎族蚩尤,蚩尤俘虏被称为“黎民”,之后黄帝打败炎帝族,成为中原地区的部落联盟首领。后人将黄帝誉为华夏族的祖先,因为黄帝和炎帝是近亲,二族又融合在一起,所以中华民族又称为炎黄子孙。

2、周公吐哺

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第四子,武王的弟弟,因其采邑在周,爵为上公,故称周公。他曾两次辅佐武王伐纣,武王崩,又辅佐成王摄政,制礼乐,天下大治。据说他“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成为礼贤下士、求才若渴的典范。

3、管鲍之交

指春秋时期,齐国齐桓公的两位贤臣管仲和鲍叔牙之交。鲍叔牙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公子小白成为齐桓公后,公子纠死,管仲被囚禁了起来。鲍叔牙向齐桓公推荐了管仲。后管仲在齐国为相掌政,助齐桓公成为霸主。管仲曾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4、秦晋之好

春秋时,秦晋两国曾多次通婚。晋献公曾将女儿嫁给秦穆公。后献公妃子骊姬为乱,迫害献公之子申生、重耳。重耳流亡在外十九年,流亡到秦国时,秦穆公将自己的女儿文赢并同宗四女嫁给了重耳。公元前636年,穆公帮助晋国流亡公子重耳回国做了国君,成就了“秦晋之好”。

历史典故(五)

1、孟母三迁

从前孟子小的时候,父亲早早地死去了,母亲守节没有改嫁。一开始,他们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子的妈妈看到了,就皱起眉头:“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

孟子的妈妈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靠近杀猪宰羊的地方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和屠宰猪羊的事。孟子的妈妈知道了,又皱皱眉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了。

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每月夏历初一这个时候,官员到文庙,行礼跪拜,互相礼貌相待,孟子见了一一都学习记住。孟子的妈妈很满意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

2、坐观成败

汉武帝晚年,对佞臣江充非常宠爱。江充非常歹毒,总想铲除异己,被他杀戮的无辜之人竟多达数万。

有一次,汉武帝到甘泉视察,江充居然对太子不怀好意,想诬告东宫中埋有诅咒皇帝的木人,借机害死太子。太子实在不能忍受,率领军队把江充杀了。

江充的同党急忙向汉武帝禀告,并说太子要起兵造反,把皇帝赶下台去。武帝信以为真,派丞相刘屈统领军队,去捉拿太子。太子见丞相带兵来捉他,就进行抵抗。双方打了好几天,最后,太子吃了败仗,逃到湖县,终于被人杀死。

太子发兵对抗丞相时,没有打出公然造反的旗号,用的是肃清权奸的名义,他曾亲自到镇守京城的北军使者护军任安的营中,给他兵符,要他发兵对抗丞相。任安拜受了兵符,却不发动人马相助,而是紧闭营寨不出,坐观事态的发展。这是因为他吃不准交战的双方谁能获胜。

汉武帝抱病回京,了解了任安拜受兵符一事后,觉得任安没有发兵,只是假意接受兵符,而没有帮助太子之意,就没有治他的罪。

可是,任安手下有一个管理钱粮的小官,曾经遭到任安鞭打,怀恨在心,就向武帝告发任安,说任安曾说:“太子是想要我的精锐军队。”这一下,任安坐观太子与皇帝成败的态度,便昭然若揭。

汉武帝勃然大怒,说道:“任安的资历相当老,可是他老奸巨猾,眼见战争发生,却脚踏两只船,想依附得胜的一方。这说明他怀有二心。如此奸猾之人,焉能留在朝中!”

于是,武帝传下旨意,将任安捉住杀掉。


中国历史典故精选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