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一学习方法 > 高一历史 > 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点归纳正文

《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时间:

历史是延伸的。历史是文化的传承,积累和扩展,是人类文明的轨迹。那么你知道高一历史必修知识点有哪些吗?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点归纳,供大家阅读参考。

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时间

甲午战争后,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

2、原因

(1)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列强争相向中国输出资本,进一步瓦解中国的自然经济。

(2)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3、表现

(1)民间出现办厂热潮。

(2)民族资本的总额增加。

(3)商办企业数量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而且还表现出由沿海向内地的扩展。

4、影响

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发起救亡图存的民族民主运动。

二、短暂的春天

1、时间

民国初期(1912——1919),一战期间

2、原因

(1)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2)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企业的热情。

(3)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如抵制日货、提倡国货),有力地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4)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3、表现

(1)厂矿企业增多,扩建企业(规模扩大)。面粉业和纺织业发展最快,化工、皮革、卷烟等行业也有相当发展。

(2)涌现出一批著名的实业家和实业团体,海外华侨也竞相投资国内工商业。

4、结局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整个中国民族工业又迅速萧条。

三、曲折的发展

1、时间

1927——1949(国民党统治时期)

2、阶段

(1)较快发展(1927——1936)

原因: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鼓励发展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

表现:1927~1936年,民族工业得到较快的发展;国民生产总值逐年增长。

(2)遭受沉重打击(抗战爆发后)

原因:在沦陷区,来不及内迁的民族企业,或被日军所毁,或被日军吞并;在国统区,国民政府实行战时体制,强化对经济的全面控制;国民党官僚阶层借此控制经济命脉,压榨民族企业。

表现:官僚资本迅速膨胀,民族资本日益萎缩。

(3)陷入绝境(抗战胜利后)

原因:蒋介石为取得美国援助发动内战,与美国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美国取得了在华的政治、经济等特权;官僚资本也进行经济垄断,挤压民族企业;国民政府还不断增加苛捐杂税,并滥发纸币,导致通货急剧膨胀,造成原料昂贵而产品滞销。

表现:民族工业陷入绝境,工厂、矿山、店铺纷纷倒闭。

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1、经济恢复

(1)背景:新中国成立前夕,由于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和国民政府的肆意搜刮,加上多年战争破坏,国民经济全面崩溃。

(2)恢复:经过三年努力,到1952年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上的最高水平,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完成。

(3)意义: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

2、一五计划

(1)背景: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落后。

(2)时间:1953——1957

(3)内容:优先发展重工业

(4)成就: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先后建成投产。

(5)意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3、三大改造(1953——1956)

(1)内容: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广大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手工业者也纷纷加入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资本主义工商业掀起全行业公私合营高潮。

(2)意义: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

二、探索与失误

1、正确探索:中共八大(1956年)

(1)背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在我国建立

(2)内容:①当前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②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3)意义: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

2、探索失误

(1)总路线: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2)大跃进:“大跃进”片面要求大办工业、大办农业。

(3)人民公社化:人民公社初期一切财产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许多地方的公社大办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

(4)结果:“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导致国民经济出现混乱。1959—1961年,我国出现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

3、纠正失误

(1)措施: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左”的错误,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

(2)结果:从1962年起,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三、国民经济的劫难

1、原因

“----”动乱由思想文化领域、政治领域扩展到经济领域。

2、表现

许多行之有效的政策、规章制度被废除,大批工人、干部停产“闹革命”,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

3、调整

(1)1971年,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着手恢复调整国民经济。到1973年,国民经济出现复苏局面。

(2)1975年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明确提出全面整顿的思想,并采取有效措施,使国民经济呈现迅速回升状态。但不久,再次被打倒,刚刚稳定的形势又陷人混乱。

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一、伟大的历史转折(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背景:1976年后,国民经济仍处于停滞状态,人民生活没有得到改善。

2、内容:

(1)思想路线: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2)政治路线: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3)经济路线:确定今后党和国家的工作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3、意义:成为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

二、经济体制改革

1、农村改革

(1)经营方式: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

(2)基层组织:撤销作为村行政机构的生产大队,建立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

2、城市改革

(1)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

(2)管理体制:实行政企分开,简政放权,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

(3)所有制:变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4)分配体制: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5)作用:通过改革,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企业有了竞争机制,增强了活力,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效益显著提高。

3、意义

经济体制改革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背景

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中国的改革开放面临着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在国内,改革遇到重重阻力;在国际上,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遇挫折。

2、过程

(1)1992年初,先后在南方视察了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等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谈话,除了论述社会主义的本质、姓“资”姓“社”的标准等问题外,还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2)1992年10月,中共十四次大召开。会议明确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要抓住机遇,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4)1997年,中共十五大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5)到21世纪初,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

3、成就

(1)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快,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史上的新奇迹

(2)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使人民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3)中国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从总体上已达到小康水平,并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迈进。

复习历史的技巧

第一、学会寻找线索,历史事件的发展都是有内在联系的,所以注意寻找线索。特别是新课改背景下,都是采用专题形式教学,每个专题都会有自己的线索。在复习的时候要注意理清每个专题的最基本线索,然后顺着最基本线索进行完善,最后形成知识树。在理清每个专题自己的线索后,再寻找各个专题间的线索,比如可以按照古代,近代,现代的方式,将内容进行整合。在整合的过程中,还要注意比较,比如经济史里面,对资本主义的发比展和社会主义建设进行比较。

第二、注重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新课改背景下,历史已经不是传统的死记硬背的学科,更加注重的是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也就是真正的以史为鉴,通过历史的学习,引导学生关注现实。这就要求学生对历史学习有真正的理解。

第三、注意一些最基本方法的运用。上课的时候还是要认真跟着老师的思路,认真做好笔记,课下多关注社会热点问题。

提高历史成绩有什么窍门

一,阅读,大量的阅读对于可以提高历史成绩有非常大的帮助。诗词歌赋,历史小说,历史课本,都可以。

二,复习,其实所谓的复习就是把老师上课讲的东西在顾一遍。正所谓温固而知新。历史这玩意是相通甚至是重复的。

三,试题,做大量的试卷题,反复的去做,去对案,目的是学习它的表达方式,学会如何用所需要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思。


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点归纳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