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的答题技巧》
生物学科是建立在概念学习上的一个学科,概念本身是确立一类事物与另一类事物区别准则。如果概念模糊,内涵与外延不清,势必会在阅读题目时信息获取不全,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一生物的答题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生物的答题技巧
问题一:做答时间不充分
如果按题目的顺序做答,生物科可能面临无充分时间做答的问题。在仅余几分钟或十几分钟的情况下,答对42分的生物大题的可能性及准确率均会大大下降。
建议:考生调整答题顺序,先做生物大题。因为高考中的生物大题较为简单,一般在20分钟以内可以完成。在确保生物大题得分的基础上,再去攻克一些难度较大的题,有利于缓解考生的心理压力。在模拟考试中,由于试题的难度较大,这种优势可能不明显,但这并不意味着高考也是如此。
问题二:几乎没有检查时间
据了解,在近年高考理科综合考试中,考生在答完全部测试题后,所余时间十分有限,大部分只余二十分钟左右,甚至部分考生根本答不完题。在模拟考试中所余时间更少。在这种情况下,考生可能会优先检查物理运算、化学推断题等,对于生物科几乎无检查时间。
建议:考生日常时就应有意识进行“一次性答题训练”。即每做一题都要一次性答完整,即便有不确定性,也要做出自认为最正确的答案。
问题三:存疑问题处理不果断
生物科在做答时文字量较大,考生可能会在存疑问题上犹豫,难以取舍;或答完后又反复修正,致使答题空间缩小。
建议:考生日常训练就应有针对性地训练逻辑思维,并落实到文字,不能仅有个思路就觉得自己能答好;同时也不应因题目不知从何下手,就急于看参考答案,并将答案抄写下来。
问题四:卷面潦草,缺乏工整
由于文字量较大,加之时间不充分、答题空间有限等因素限制,考生有时书写过于潦草,字迹难以辨认;或出现字母、符号等书写不当,造成错误。
建议:答题字迹要清析,看清题目所规定使用的符号或数字,考生在日常时就要进行强化训练,加强答题规范意识
高一生物的考场答题技巧
1、善于从题面找线索。注意时间分配,最好前面5道选择题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后面两道大题一定要留够20分钟以上的时间。
此外,非选择题要从题目中找线索,如有的题目包装得很新颖,考生容易发懵,但这样的题目可能包含很多知识点,考生应在问题中搜索知识体系中相关的理论考点,即便试题所涉及的问题似懂非懂,只要把这个题的指向搞清楚了就不会出错,这样就能够获得评分点规定的分数。
2、表达要清晰。一些涉及因果分析、推理的题目,考生应该注意表达的清晰。
3、物理专有名词不能写错。答题过程中避免出现错别字,特别是专有名词。
4、实验题注意审题。把握题目中给出的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有效信息。
高一生物复习要注意十点误区
误区一误认为变形虫的分裂生殖是无丝分裂。其实,变形虫分裂过程中有核膜解体、纺锤体和染色体形成等过程,是典型的有丝分裂。
误区二误认为在生物体内所有的反应都需在酶的催化下才能进行。其实,在生物体内有些反应是不需要酶的,例如“水的光解”,只需光和叶绿素分子,没有酶的参与。
误区三误认为试管婴儿是从试管中培养出的婴儿。其实,试管婴儿是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的产物,即在体外的一定培养液中让精子与卵结合为受精卵,受精卵进行分裂,发育成一个多细胞胚,再将这个胚移植到母体培养,最终发育为成熟的胎儿。
误区四误认为动物都具有线粒体。其实,蛔虫、绦虫等体内寄生虫不含线粒体,因为它们长期适应寄生在人和高等动物体内缺乏游离氧气的环境中,不进行有氧呼吸,只进行无氧呼吸。
误区五误认为腺体都是内胚层发育而来。其实,汗腺、皮脂腺、乳腺、气味腺、垂体等腺体均由外胚层发育而来,肾上腺、精巢、卵巢等腺体却由中胚层发育而来。
误区六误认为原核细胞中没有细胞器。其实,原核细胞内有核糖体,只是无其他细胞器的明显分化而已。
误区七误认为人体的体液只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其实,脑脊液、胸腔液、心包液,消化液、汗液和尿液等都是体液。
误区八误认为酶都是蛋白质。其实,近年来的研究成果表明,酶可以分为三大类:①绝大多数酶是由蛋白质组成的;②有些酶是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的;③有些酶是由核酸组成的。所以说并不是所有的酶都是蛋白质。
误区九误认为绿色植物在生态系统中只能充当生产者。其实,已发现自然界中大约有500个种食虫植物(属于绿色植物,可进行光合作用),当它们捕虫时则以狰狞的消费者面貌出现。
误区十误认为“凡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就是多倍体”。其实,多倍体应是“由合子发育而来的,体细胞含有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如普通小麦是六倍体,由其花粉经离体培育法获得的新植株,体细胞内虽含有三个染色体组,但由于不是合子发育而来的,所以不是三倍体,而是单倍体。
高一生物的答题技巧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