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各学科学习方法 > 历史学习方法 > 如何培养孩子对历史的兴趣正文

《如何培养孩子对历史的兴趣》

时间:

  一说历史启蒙,可能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三子经》、《千子文》之类的。我的孩子还不到4岁,应该用什么方式或选择何种内容,来让孩子有兴趣去听,去了解历史呢?小编在这里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到您。

  如何培养孩子对历史的兴趣

  《三字经》、《千字文》都是传统蒙学,对了解传统文化是很好的读本,但在中国,由五四新文化运动,这个脉络已断之久矣,眼前要孤立地诵读这种蒙学的确是一傅众咻。

  关键是孩子读什么,家长就要一齐深入才行,比方说《千字文》并不是仅仅认识了上千个字,其中成语典故、历史、哲思、警语非常丰富,家长要能深入浅出的以古寓今、用今判古,帮助自己也帮助孩子衔接起文化脉络才好。当成人的文化底蕴逐渐成局,所谓的常道才会出现,信仰的系统方能建立。一个家自为俗、各自为尚、逐欲而行、毫无博大深邃信仰基础,而仅赖法律维系的社会,是一个危险而不幸的群体,我们应当深以为惕。

  原则上,好的人文读物是不二法门,任何知识领域都必须汇归于此,否则各类争奇斗艳的创造、发明与岀人头地所谓何来?盲人瞎马,仅为一己驰骋之乐吗?

  许多成人皆有一种迷思,认为儿童读物就是给儿童看的,其实你所未接触的、未有深入了解的,或许正是自己所欠缺的。尤其是,若不懂得科学知识容或无伤于己,但不懂得人伦价值和建立信念则是无可弥补的损失。

  当一位家长开始了解儿童读物以后,他很快就能成为专业的选书人、切磋者,他会发现自己身边的故事题材俯拾皆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于是首先获益的就是自己。要谨记自身的见地,必然影响孩子的见地。

  廖庆霜

  我跟孩子讲历史故事的时候每次讲完都会将发生这件事情带来的影响和历史意义再告诉她一遍,说影响的时候她还愿意听,一说到历史意义的时候她就不耐烦了,总是说我知道了我知道了。其实她不懂。我想问一下读历史的时候有没有必要将历史事件的影响告诉孩子呢?比如我说国际劳动节的流血斗争时她听得可认真了,一说的这个事的意义就不想跟我聊了。怎么办?

  陈卫平

  不是不能说意义,而是说的方式一定要顾及她为什么要知道这意义。如果这意义与她生活经验不怎么相关,她当然没兴趣知道。尤其是把意义说成一段抽象的道理时更是懒得理会。记得多用她懂得,而且有兴趣或关心的具体事例来说明意义,如此就能奏效。

  knifeandfork

  陈老师您好,我儿子很喜欢历史,想问问您:您认为读史需要把大人的历史观灌输给孩子或者说和他进行这方面的讨论吗?对于三年级的孩子,编年体或纪传体类的史书,哪种更适合?

  陈卫平

  建议别用“灌输”,而是提出您的视角和层次来与孩子一起讨论,长此以往,很快就会发现有时家长便招架不住了,但这是值得恭喜的,大人难道就不该与时俱进了吗?

  三年级的孩子编年史和纪传体都很好,主要是内容和写法要符合其经验。

  初中历史学习方法与解题技巧

  1.难在记忆

  内容繁多,难理头绪,记不住,容易忘。

  具体对策:

  硬背不如巧记,贵在每日坚持,切忌考前突击。

  实用举例:

  ①奇数法记年代

  1911辛亥革命、1913二次革命、1915反袁斗争和新文化运动、1917张勋复辟、1919五四运动、1921中共成立

  ②中外史对比法

  1939--1945二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国抗日战争

  ③因果推导法

  市场(根本)——走私***——销烟(直接)——***战争

  ④浓缩转化法

  戊戌变法——“变”(政治:君主立宪;经济:发展资本主义)

  2.难在答题

  题能看懂,答案难做,容易失分。

  具体对策:

  “一看”,看清分值,把握得分点,做到心中有数;

  “二找”,按照题意,回归课本,找到相关知识点;

  “三规范”,答题语言规范化是最容易忽略的问题。

  实用举例:

  太原市中考《文综卷·历史部分》的三道题目解析。

  ①列举:周恩来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三件事(3分)

  1927:领导南昌起义;

  1935:参加遵义会议,支持毛泽东正确主张;

  1936: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叙述要简单、准确)

  ②材料解析:大国崛起的共同原因?(2分)

  将材料中的语句加以概括和转化出对内改革(依据国情选择发展道路)、对外学习借鉴他国经验两方面即可,不要直接摘抄。

  20世纪最后30年的时代特征?(4分)

  应包含政治(总趋势——和平与发展,国际关系特点——美苏争霸到多极化)、经济(知识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和区域集团化)、科技(高科技为主、第三次科技革命)、思想文化(多元化)。

  3.难在复习

  书有几本,题海无边,难以入手,效率不高。

  具体对策:

  文明史,历史复习的新角度;

  专题化,历史考试的总趋势;

  重基础,体现基本能力要求;

  重现实,适度结合热点命题。

  实用举例:

  ①2007年高考的一道选择题引发的争议;

  谥号、庙号、帝号、年号的差别——文科更注重积累。

  ②《大国崛起》热映引发的出题热;

  从整体设问:共同原因、经验、共同目标、启示等;

  从单个国家设问:如日本崛起的原因和影响(启示);

  关系:个别原因已包含了共同原因。

  ③文明史观在命题中的体现和做题的要求。

  农耕文明——工业文明,命题更关注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大事件,如生产工具变革、三次工业革命等。

  4.历史解题:公式化模式+发散思维

  ①原因类问题

  根本原因(根源)+具体原因+直接原因(最直接的称导火线)

  内部原因(自己的)+外部原因(对方的和环境的)

  主要原因+次要原因

  主观原因+客观原因

  经济原因+政治原因+思想原因+军事原因

  如:***战争爆发的原因,抗日战争爆发的原因,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原因。

  ②背景=原因(为什么)+条件(有什么)

  如:开辟新航路的背景

  ③意义=国内意义+国际意义

  如: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正面影响+负面影响

  对自身的影响+对他人的影响

  初中历史还有其他的记忆办法,小忆总结整理的记忆办法,希望对大家学习有所协助!

  重在了解

  历史学习中要想记得多、记得牢,关键在于了解,由于只要真正了解了的学问才不会遗忘。上历史课和上其他课一样,一定要专心听讲。

  有些同窗以为上课听不听无所谓,反正课文内容都看得懂,只需考试前去背背,同样能够对付,这种想法是非常错误的。虽然有些简单内容能够融会贯通,但复杂一些的内容光靠死记是不行的,有许多历史学问必需弄明白这个学问是什么,为什么会是这样,意义何在,有什么影响等等。

  所以一定要抓住历史现象的因果关系和来龙去脉;假如上课不专心听教师剖析解说,本人也不开动脑筋积极考虑,梦想考试前去突击硬背,临场时必然会井然有序或张冠李戴,有的则一筹莫展,不知所云。

  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有些历史事情和现象比拟复杂,光靠硬记是记不住的,我们可采取一些有效办法,尽量化繁为简,才干熟记,主要办法有:

  (1)化简记忆法

  将复杂内容经过化简,舍弃次要内容,记住关键字眼,然后拓展开去,最后到达全部记忆。例如:中国近现代史中关于中英《南京条约》内容,记起来非常复杂,但认真琢磨,这个条约内容有四条,每一条只找一个关键字,就可化简为“割、赔、开、关”四个字,然后再展开。“割”即割香港岛给英国;“赔”即赔款2100万银元;“开”即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四处通商口岸;“关”即关税协议。这样就能较快的到达记忆。

  (2)公式记忆法

  在答复一些复杂的历史问题时,好像解数学习题一样,能够总结归结出一些根本公式,然后按公式来记忆和解答。如历史事情=时间+地点+人物+简单过程+结果+意义。经过=准备+发作+结果。意义=作用+特性+影响。人物=姓名+时期+事迹(包括思想、活动或著作)+影响。作品=作者+成书年代+内容+意义(或影响)。用这种办法可将复杂的内容停止简化概括,构成网络记忆。也就是抓住几个要点作为支点,然后停止扩大,就能较快地熟记根本内容。控制这个办法,在巧记严重历史事情、历史人物和古今中外名著方面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比拟记忆法

  人类历史遵照着一定规律向前开展,在其开展过程中,各种历史事情或现象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络,同时又遭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其具有各自的特性。比拟记忆法就是把两个以上具有一定联络的事情或人物停止归类比拟,找出它们之间的异同点,这样可避免张冠李戴。比拟记忆法是历史学习中一个重要的记忆办法,详细做法有以下几种:

  ①把性质相同而特性不同的历史现象停止比拟,如秦、隋相比,汉、唐之比拟等。

  ②把某些表现类似而性质不同的历史现象停止比拟,分清不同性质,构成不同概念。

  ③把性质相同但发作在不同时期的历史事情加以综合比拟,辨别异同。如中国近代许多不对等条约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等。

  ④中外比拟。如世界上最先进入奴隶社会的四个国度之比拟,中国与西欧进入封建社会之比拟,中国古代经济、科技开展与西方之比拟等。

  (4)列表图示法

  依据历史事情的特性,用表格图示方式使同类学问前后连接起来,构成一个系统,使众多史实、纷繁内容脉络清楚、条理明晰,收到化繁为简效果的一种办法。列表法最大优点是简明、醒目,是协助记忆的一个有效办法,特别在记忆复杂史料方面作用更明显。如古代政治变革(变法)、严重战役、科技文化成就;近代史上外国侵略者五次侵华战争,中国现代史上党的两次重要会议;世界史里的三大宗教,资产阶级反动,两次世界大战等等。

  (5)联想法

  可分为纵向联想和横向联想两种。

  纵向联想:就是抓住某一历史学问要点,使其前后连接起来,即以某一史实为基点,既可触及它前面发作的历史事情,又可联络到后面发作的事情,从点扩展到线,便可记住有关这一历史学问的前后内容。如讲到《马关条约》中日本割占中国领土台湾时,我们可上溯到公元230年孙权派卫温去夷洲(即台湾),隋炀帝三次派人去台湾,元设澎湖巡检司,郑胜利收复台湾,到清设台湾府,从这一系列事情中得出一个结论:台湾自古是中国领土。再扼要提一下,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开罗宣言》中明白规则日本必需出借侵占的中国领土,到第二次世界大打败利后,台湾才回归祖国,日本侵占中国台湾达50年之久。这样将有关台湾的历史学问就前后贯穿起来了。

  横向联想法:就是把中外发作在相同时期的不同历史事情,或不同时期的同类历史事情联络起来。将中外历史放在一同学习,这就请求我们以中国历史为重点,将中外历史学问联络起来。如讲中国的甲骨文化,就把埃及的象形文字,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和欧洲的拉丁文字联络起来。

  (6)串字法

  对有并列关系的事情或人物可用串字法来记忆,行将有关内容按课文前后次第串联起来,只记住其每一内容的第一个字即可。如王安石变法的五项内容可简化为“青、募、农、方、保”;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四次重要的国际会议,按前后可简化为“开、德、雅、波”。用这种简化法可较快地记住课文内容。

  (7)口诀法

  经过综合取舍,把一些零乱的内容整理成比拟划一的押韵句式,读起来琅琅上口,易于成诵。如:对中国近现代史中洋务运动失败的缘由,可编成这样的口诀:

  西方列强不让富,先进技术难传入。

  清朝内部有顽固,阻挠毁坏搞洋务。

  整个运动缺中心,几个总督和巡抚。

  技术设备单纯引,基本缘由在制度。

  巧记人名、地名、年份

  历史学问的重要特性是需求记忆的人名、地名、年代较多,去掉这些也就不成为历史了。学习历史,记人名、地名、年代是不可短少的根本功,自然要下一番苦功夫,但并不是光靠融会贯通,同样有比拟可行的历史上一些重要人物的姓名,可抓住一些人物的特征来增强记忆。如两汉帝王都姓刘,两宋的姓赵,两晋的姓司马。

  (1)记人名

  记人名可用串字法调和音法,用这两种办法记外国人名字尤为适用。谐音法就是将外国人的名字依照它的同音汉字去了解,使原来无意义的音节成为有意义的名词或词组,便于记忆。有些人名无妨给它取个雅号,运用谐音法(雅号)记人名尽量要能顺口、生动,避免低级和粗鄙。对历史人物不只要记住读音,还要书写正确,若写错别字,则大功告成。如把齐桓公的“桓”写成“恒”,把“赢政”写成“嬴政”等等。

  (2)记地名

  历史学习中常常要记许多地名,特别是古今异名和外国地名,更使同窗们感到头痛,成为学习的拦路虎。如何记住这些地名呢?

  首先,在学习有关历史地名时,一定要借助地图册来加深了解和控制天文方位,以构成正确的空间表象。如学习《中国古代对外经济交流》一章,要记的地名较多,一定要对着书本或图册,弄清它的位置,才干记住;学《隋朝大运河》,只要看着地图册,才干记住一个中心(洛阳)、两个点(东北到涿郡,东南到余杭)、四个段(自北而南),否则就会把方向搞错。关于中外史上有关军事的地名更应借助于图册和其中的各种标志,才干记住。

  其次,要记住地名还要认真看课本中历史地图下列的古今地名对照表,才不会将古今称号相同其实并不是同一中央的地名弄错。如南宋赵构在“应天”称帝,课本注明“应天”是“河南商丘”;1368年朱元璋正式称帝,树立明朝,定都在“应天”,这里的“应天”则是在江苏南京。两个“应天”不是同一中央,不看课本注释或图册,就误以为是一个中央了。

  (3)记年代

  时间概念是历史学问的重要组成局部,是历史学科的特性之一。中外历史绵亘几千年(若从原始人群算起则有两三百万年),其中需求重点控制的年代也有一两百个,牢记这些重要年代既是历史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最使同窗们感到艰难的一个方面。

  学习初中历史需求记住大大小小历史事情的年代、地点、人物.....背的东西越多,就越容易混杂!

  有一门课程能够协助学生整合、分类归结零散的历史学问,以有趣的记忆联想法轻松牢记历史人物、事情、时间,快速进步学生历史成果!


如何培养孩子对历史的兴趣相关文章

1.关于培养兴趣的教育心得:怎样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2.围棋兴趣如何来培养

3.如何提升初中历史教学的趣味性

4.怎么学好历史的窍门

5.如何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