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清朝的覆亡?》
喜欢历史和地理,特别喜欢历史,但总喜欢看一些历史故事和人物传记,对于历史年代和一些不平等条约的内容总是记不住,该怎么办呢?”小编在这里整理了记忆历史年代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到您。
怎么记忆历史年代?
一、 分类记忆
所谓分类记忆法,就是把我们所学的历史知识,按内容、性质、特征归纳分类,使本来分散的历史知识加以系统化、条理化,以便更多的记忆。如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历史归类如下:
一次变法(即1898年戊戌变法)
两个阶段的诞生(太平天国、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台湾军民四次反抗外国侵略者的史实。
中国人民五次反对外国侵略者的战争。
6个主要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爱珲条约》、《北京条约》、《伊犁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当然,分类记忆也可以称为编序记忆。
二、 化简记忆
化简记忆是把复杂的历史基础知识内容,删掉复杂,遵从简单,理出提纲。用简单的文字或抓准本质性的语文,以便加深理解,增强记忆。
(1)如我们学习《秦末农民战争和楚汉之争》一课,讲“秦王朝的暴政”,实际上就是讲的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概括为“苛税”、“重役”、“酷刑”6个字,就掌握了秦末农民战争的根本原因,也掌握了化简记忆的技巧和方法。
三、谜语记忆
编谜语、猜谜语不但有利于引发我们的学习兴趣,而且也锻炼了我们的思维能力,加深对历史知识的记忆,在历史课堂上,我们要积极参与,动脑把那些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用活生生的谜语表现出来,牢记在心头。
(1)例如,我们在学习中国历史和一位我们应该掌握的历史人物——冒顿,他是匈奴族的著名的政治家、杰出首领,于公元前209年第一次统一了蒙古草原,使匈奴统治进入了极盛时期。
可以编一个谜语:读书无声(猜一个历史人物),那就是默读,谐音“冒顿”。
四.年代记忆技巧
(1)掌握必要的历史年代,是我们学习历史基础知识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任何历史事件都发生在一定的时间里,而且和其他历史事件的发生在时间上有相继的顺序关系。
(2)如果抽出时间要素,根本无法考察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更不能发现历史时间的内在联系及找出历史发展规律。因此要记住重要历史年代是十分重要的。
(3)在我们学习中,大事年表的年代需要我们记忆。记忆历史年代,做到准确无误,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不少同学对记忆历史年代望而生畏,因为大多数年代是要你背外语单词那样,反复背诵才能记住,这叫机械记忆。
五、年代记忆详解
但是如果我们善于动脑筋,是一定会找出巧记历史年代方法的。
(1) 数首尾相称
如:公元前202年,西汉建立:383年,淝水之战;525年北魏时期;北方各族人民大起义;646年,大化改新;676年,新罗统一朝鲜。
(2) 自然数字排列
如:222年,英国建立;1234年,蒙古国军队灭金。
(3) 公元前后对称
如:公元前200年是白登山之战,公元200年是官渡之战;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公元221年是蜀国建立。
(4) 两位数字重复
如: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818年,马克思诞生;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
考点一、 同盟会的建立和革命形势的发展?
一、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及其政治纲领?
1、同盟会成立——(1)原因:革命思想传播,革命团体的建立和各地革命活动的发展,各革命团体分散起义失败的教训。(2)时间地点:1905年日本东京。(3)领导人:孙中山、黄兴、宋教仁。(4)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5)性质: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6)意义: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有了统一的政党的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有了明确的纲领。孙中山成为公认的革命领袖,民主革命就有了统一的领导人)。
2、三民主义——(1)概念: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即三民主义。(2)内容:①、“驱除靼虏,恢复中华”即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有两层意思,一是推翻清朝的统治,废除清朝推行的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二是独立,即推翻作为帝国主义走狗的清朝,暗寓了反帝意愿。“反满”是指反对清朝统治者及其特权,非所有满族人;“反帝”旗帜不鲜明,只把对帝国主义的仇视集于其代理人满族统治者身上,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②、“创立民国”即孙中山的民权主义思想,民权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是政治革命的根本;有三层意思,一是进行政治革命,推翻帝制;二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三是防止封建君主制复辟。③、“平均地权”即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思想;孙中山想通过“核定地价”,改变封建土地所有制,实现资产阶级的“土地国有”。 这种通过“核定地价”在不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条件下,实现土地国有来解决土地问题,实际上是做不到的,但它表明资产阶级已开始注意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是符合历史要求的。(3)评价: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它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但是,三民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也没有彻底的土地纲领。这就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二、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
1、论战的起因:20世纪初,民主革命运动的兴起,已成当时中国历史之主流,流亡海外的康有为、梁启超等改良派却站到维护清朝专制统治的立场上,成为保皇派,对革命进行攻击,阻碍了革命的发展,这必然引起革命派的反击。
2、代表人物:保皇派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革命派以孙中山为代表。?
3、论战内容:要不要暴力推翻清政府;要不要实行民主政治;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制度。?
4、实质和影响:是一次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实质)。通过论战,民主革命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有力地推动了民主革命高潮的到来。
? 三 、革命党人发动的武装起义?
1、萍浏醴起义——(1)时间:1906年12月。(2)发动者:刘道一。(3)意义:是同盟会成立后第一次大规模的武装起义。
2、浙皖起义。领导人:秋瑾、徐锡麟。?
3、镇南关起义。领导人:孙中山、黄兴。
4、黄花岗起义——(1)时间:1911、4。(2)领导人:孙中山、黄兴、赵声。(3)意义:同盟会成立后规模最大的起义。??
考点二、清朝统治危机的加深和辛亥革命的爆发
一、武昌起义和湖北军政府的成立?
1、社会原因——(1)武汉地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较快,民族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2)武汉是帝国主义入侵较早地区,具有反帝反封建的群众基础。(3)革命党人在武汉做了长期的准备,文学社、共进会深入新军做了大量工作。(4)四川保路运动震动全国清政府调湖北新军入川镇压,成为武昌起义的导火线,给武昌起义的成功创造了条件。(5)湖北新军革命党人的革命主动精神。
2、起义经过:1911年10月10日夜,新军工程营革命党人熊秉坤、金兆龙率领士兵鸣枪起义。激战一夜,占领武昌,12日武汉三镇全部光复,武昌起义成功。这一年是农历辛亥年,史称“辛亥革命”。
3、湖北军政府的成立:黎元洪任总督,号“中华民国”
4、武昌起义后的形势:①、武昌起义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全国各地革命党人纷纷举义响应。到11月下旬,在全国24个省中,已有14个省宣告脱离清政府独立,成立了军政府。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土崩瓦解。②、立宪派和封建官僚投机革命,控制了大部分的地方政权。说明辛亥革命从一开始就潜伏着严重的危机,也预示着辛亥革命最终失败的必然。
考点三、中华民国的成立?
一.“严守中立”和“南北议和”
1.帝国主义准备干涉中国革命表现:①聚集在武汉江面上的外国军舰越来越多。②日本与清政府签署了出售武器合同。③各国公使团截留中国海关的全部税收
2.严守中立——(1)原因:革命形势的迅猛发展,清王朝面临土崩瓦解的局面。帝国主义一方面认为公开的武装干涉难以达到阻止革命潮流的目的,必须另谋其他办法;另一方面由于当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帝国主义两大集团间的矛盾冲突复杂尖锐,即使同一集团之间在对华政策上也很难一致行动。(2)实质:扶植新的代理人;通过袁世凯这个新代理人来偷梁换柱,窃取革命成果,达到阻止和破坏中国革命的目的,这才是帝国主义“严守中立”政策的真正目的和实质。(3)结果:迫使清政府任命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
3、南北议和——(1)双方代表:南方代表伍廷芳、北方代表唐绍仪。(2)地点:上海英租界。(3)实质:“南北议和”实质上是在帝国主义的干预操纵之下,中国各方面政治力量共同生产的一个怪胎。南北议和是中外反动势力联合向革命党人施加压力的结果。通过南北议和,帝国主义帮袁世凯趁乱夺权;同时,通过南北议和,向南方革命党人施加压力,迫使南方革命政府就范。
二、南京临时政府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临时政府成立——(1)时间:1912年1月1日。(2)地点:南京。(3)临时大总统:孙中山。(4)性质: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府?
2、临时政府内外政策——(1)内政: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发展文化教育;改革社会风气。(2)外交:在《告各友邦书》中,承认清政府与帝国主义各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从本质上讲是反帝的,他们致力于“推翻洋人的朝廷”,从这个意义上讲就是反帝。但革命党人在帝国主义面前又表现出软弱性,企图以承认不平等条约换取帝国主义的承认与支持,实际是一种幻想。他们在纲领和实际斗争中都没有明确的反帝内容,缺乏反帝斗争的勇气,是资产阶级两面性的典型表现。
3、《临时约法》——(1)制定时间:1912年春。(2)颁布者:孙中山(南京临时参议院制订)。(3)内容:·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国民有选举和被选举的权力·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参议员有弹劾总统的权力·实行责任内阁制而不是总统制(革命党人企图用约法的条文来约束袁世凯)·总理有驳回权和附属权。(4)目的:限制袁世凯独裁,维护共和政体。(5)性质: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6)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三、袁世凯篡夺革命胜利果实?
1、孙中山被迫退让的原因:(1)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帝国主义各国采用军事威胁、外交孤立和经济封锁等手段对革命政权施加压力,帮助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2)革命政权中的立宪派、旧官僚向革命派进攻。(3)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的软弱。(4)袁世凯个人的权术和阴谋。?
2、宣统帝下诏退位: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正式下诏退位,标志着统治260多年的清王朝结束了。孙中山辞职,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
四、辛亥革命的功绩和教训?
1、性质: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意义:(1)推翻统治中国260多年的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并制订了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临时约法》,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从此,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2)推翻了“洋人的朝廷”,也就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3)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无产阶级队伍也迅速壮大起来。(4)对近代亚洲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3、结果:辛亥革命的失败不仅体现在袁世凯窃取了大总统的职务,更主要的是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4、失败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相互勾结共同绞杀的。资产阶级政治上的软弱妥协。(表现在纲领、农民(土地)、政党、军队等方面)
5、教训:在帝国主义时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不可能走西方的老路,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是行不通的。?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清朝的覆亡?相关文章:
1.运用记忆术记忆的过程
2.祖国屈辱的历史资料
3.中国现代史怎么划分
4.爱我中华作文加评语
5.2017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