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在线阅读 > 散文诗歌 > 清明节的散文(5篇)正文

《清明节的散文(5篇)》

时间: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国传统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今天为大家准备的是关于清明节的散文,希望能满足大家的阅读需求。下面是小编辛苦为大家带来的清明节的散文(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清明节的散文 篇1

昨天,我和爸爸去开封游览了清明上河园。那里风景优美,景色宜人,真是个游玩的好地方。进了大门,来到广场,就看到了一些身穿古装衣服的人,他们有的走来走去,有的骑着高头大马,还有一个小男孩,穿着红色的绸褂,正表演着踩高跷。使人感到仿佛又回到了宋朝。这些宋朝人的脸上都化着妆,还面带微笑,好像在欢迎我们的到来。

走过广场,来到了吊桥。吊桥是用竹子做成的,两边用很粗的绳子连在一起,走上去摇摇晃晃,根本站不稳,必须用手抓住绳子,才能使身体保持平衡,并慢慢走过。站在吊桥上往下看,脚下直发软,真害怕自己一不小心就掉下去。

下了吊桥,我们又来到了趣园,趣园真有趣,里面有很多好玩的东西:滑梯,平衡比赛,登月梯,知难而上。我最喜欢的是平衡比赛。两根长长的杨木桩上系着绳子,绳子上铺着木板,走在上面摇摇晃晃,就像荡秋千一样,许多人都喜欢玩,我也不例外。我摔了好多次,仍然玩得津津有味。

我们最后又去了佛宝阁,佛宝阁真高,站在上面向远处眺望,可以看到远处的龙亭,铁塔……

直到下午我和爸爸才恋恋不舍地回来,还觉得意犹未尽。

清明节的散文 篇2

“为什么要放假呀!”大人们说是传统节日清明节的假期,传统节日清明节是我们的传统节日,是给逝去的人扫墓的日子,又叫踏青节,春光明媚,天气转暖,也是外出踏青春游的好时候哦!

假期的第二天我就和和妈妈回到老家,姥姥折了好多柳条挂在大门上,妈妈还给我和舅舅家的弟弟妹妹编了柳条帽,我们带上后可神气了,他们还念着:“清明前后,种瓜种豆”,哇!这是个多么神奇有意义的节日呀!

清明一大早醒来,姥姥和舅舅带着水果等去扫墓,妈妈带着我和弟弟妹妹去踏青,刚走出村口,就看到绿绿的麦苗象超大的地毯铺在田野里,天空蓝蓝的,暖暖的太阳照在身上,高高的白杨树钻到了云彩里,喳喳叫的喜鹊在我们头上飞来飞去,好象在说欢迎我们呢!走进麦田,绿油油的麦苗可茂盛啦,一垄垄排的整整齐齐,就像我们班放学排起的队伍一样,这景色实在太美了!

更有意义的是,我们在麦田里拔了一些青草,回家喂给邻居的小兔子,小白兔吃着我喂的青草,高兴得胡子一翘一翘的,让我也高兴的不得了,我好喜欢家乡,喜欢在这儿过传统节日清明节!

清明节散文 篇3

清明节即将来临,在这阳春三月之际,我想起了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脍炙人口的唐诗,流传至今。

清明节,是我国二十四个节气之一,又是我国最重要的祭祖和扫墓的日子。关于它的由来有许许多多的传说。如春秋时代晋国国君的儿子重耳为躲避追杀,在介子推等人的帮助下逃出了晋国。他们在荒山中迷路了,又找不到东西吃,此时的重耳还心系百姓,这感动了介子推,他从自己腿上割下一块肉,烧熟了递给重耳吃。流亡19年后,重耳终于回国做了国君。他给跟随着他逃亡的人都封了赏,唯独忘了介子推。经人提醒,他决定亲自去请介子推,谁知介子推早就带着老母亲躲进深山里了,重耳带人去搜山,也没能找到他们。最后下令烧山,将介子推母子活活烧死在一棵柳树下。重耳非常后悔,将他们葬在柳树下。为忌烟火,他命令全国百姓这一天都不得点火做饭,定为“寒食节”。第二年重耳带领群臣去祭奠介子推,发现柳树复活,就把这棵柳树命名为“清明柳”,后来“寒食节”禁火,“清明节”插柳,代代相传,成为大家众所周知的节日。

我知道革命先烈用自己的。鲜血染红了国旗,用宝贵的生命为共和国奠基。邱少云、董存瑞、江姐等先烈们的丰功伟绩和革命到底、誓死如归的精神是永垂不朽的,共和国不会忘记他们,人民不会忘记他们!生活在幸福中的少年儿童也不会忘记他们。

忆往昔,道不尽我们对先烈们的无限怀念;看今朝,唱不完我对明天的无限憧憬;展未来,我们信心百倍,满怀豪情。用温暖和熙的春风告慰烈士忠魂!安息吧!清明节,我们又来看望你们——先辈们。

清明节散文 篇4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

儿时背的诗,每到清明节。总会重温此诗。你会问有何感想?谈感想不敢当。瞎说说自己心里话。倒有几句,中国人习俗,清明节前。上坟。祭拜祖宗以故老人。

现代人物资条件丰富了。上坟祭拜花样多,出手也阔绰了,泥巴堆堆,越堆越高,越堆越大,更整得亮膛,贴上磁砖,立一块玉石碑文,这才是真正的光了宗,耀了祖。后人跟着脸上也贴了金,这种我不持任何评议,祖宗吗?

尊重一点,居住好一点,铺张一点,后人有这个实力应该的。孝敬祖宗是人人称颂的美德,所以,我们一直传承发扬光大。说起来大篇大篇的大道理,克己服理,人义道德,在现实生活中,简直又是一个人,称得上十足的双面人,为一丁点小事,哭天嚎地,受了天大的委屈一样,仿佛天底下的人都是坏人,唯有剩他一人是好人,大叫冤屈。

我这样说,好人更伤心,更不高兴了,高不高兴我也要说,但我也没点名道姓,你又何比犯夹疑,硬要屎盘子往自己头上扣呢?你要扣,我也没办法,人不要自己作贱自己,你做你的,我瞎说我的,井水不犯河,身正不怕影子歪。

我自己在想,我死了,把我洒在大海,我可以飘洋过海,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制度,不同肤色的人,不同的`生活饮食习惯,风土人情,活着用水泥钢筋把自己圈起来,过得就比较辛苦了,为什么死了还要那多烂规矩呢?不守成规的思想,爱想当然,但世俗的眼光会杀死你,涎沫会淹死你,只得假老实,假正经,在世人面前是个乖孩子,大好人。

死了,就管不了那么多了,到外边去溜达,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为什么一定要守着一堆泥巴,虫虫蚂蚁又多,多遭罪,还让儿女破费,儿女不破费,又显太寒碜,没面子,这个面子是丢不起的,这叫“死”要面子“活”人受罪。

我的理解是,活着的时候,老人需要什么尽量满足,死了,就没有必要再劳烦后人,。或许有人说,我才是真正不孝子,但我不习惯看别人脸色,更易洒洒脱脱过一生。

清明节散文 篇5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不知从何时起,清明节又一次到来了。

清明节又俗称踏青节,在清明节那一天,人们纷纷携带鲜花水果,纸钱,蜡烛,香等物品到墓地去悼念已逝的亲人。当然我们也不例外。其实也可以说是去爬山,锻炼一下自己的筋骨。

清明这天,街道上没有很多人,我早早的起了床,跟着爸爸妈妈来到了墓园。顺着石阶而上,扫墓的'人真多啊!一位老奶奶独自站在墓前,双手合拢,低着头,闭着眼在轻声的念着什么东西。我也听不懂,可她看起来是那样的诚心。

忽然耳边传来一阵哀伤的抽泣,我寻声望去,只见一位女士正在墓前哀悼着他的亲人,一边哭一边说着什么。我看着挺可怜的,我看了她一会,心里也为她难过,但又想到跟我没有半毛钱关系,所以就不去管她了。

终于到了外婆的墓前,站在外婆的墓前,妈妈点上了蜡烛,香,烧起了纸钱,她对着坟墓恭恭敬敬地拜了起来,拜着拜着,我妈妈的眼睛就湿润了,我心里也酸酸的。爸爸对我说,外婆是一个勤劳的人,她一生都勤勤恳恳,爸爸常常教育我,要想外婆学习,做一个优秀的人。

过了一会,爸爸去放烟花了,听着那震耳欲聋的响声,我急忙捂上了耳朵,讨厌这噪音。啪嗒啪嗒,一滴滴蜡烛上的油滴不停下落,仿佛是也在哀悼我们的亲人……

离开墓园,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我们原路返回,坐在车上,妈妈告诉我,扫墓不仅为了祭奠亲人,跟为了我们自己好好活着。

望着路边的一草一木,更是格外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