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亲情的现代诗歌(通用8首(优秀11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诗歌吧,诗歌是按照一定的音节、韵律的要求,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的文学体裁。那什么样的诗歌才是经典的呢?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本文是细致的小编帮大家收集的11篇关于亲情的现代诗歌(通用8首,仅供参考。
亲情的现代诗歌 篇1
《亲情是一根线》
春天方方
亲情是一根线
牵着你
挂着我
你哭,我哭
你笑,我笑
隔着山
隔着水
线儿长
爱儿长
风刮不断
雨淋不开
如果有一天
我想
我会为你粉身碎骨
亲情的现代诗歌 篇2
《亲情》
若雨若云
亲情,
是一缕照亮你心田的阳光,给你温暖。
是无处不在的关怀,给你呵护。
是人生道路上的路标,给你指引方向。
是饥渴难耐时的一碗粥,给你充饥解渴。
是寒冷时的一件棉衣,给你御寒。
是下雨天的一把伞,给你遮风挡雨。
是疲惫时的依靠,给你温馨。
是你伤心时的怀抱,给你疗伤。
亲情,
是剪不断的情!
是浓浓的爱!
亲情的现代诗歌 篇3
从爱情左边走回亲情中间
曾经我们沉溺于爱情喜悦
却遗忘身后热切的期盼
没有感觉接受长久的叨絮和嘱咐
什么时候才深刻地发觉那些
故事的结尾总是没有悬念的注定
那双殷切的眼神迅速深陷
什么时候岁月的意象白发苍茫
连声音也与时光一样苍桑
我们有没有好好地看一眼我的父母
传说中的情感是充满纠缠的博弈
我们或许也会失望也会悲伤
失去爱情的人可能是一件偶得
从爱情左边走会亲情中间
你会不会遗恨当时的选择
那些任性的冷漠与叛逆
走过的笑过的成熟的灵魂
会不会给慈善的双亲更多的宽慰
走远了路程远在记忆中的面容
一个电话拥挤出无数眼泪
爱走的再远依旧不抵父母一句唠叨
是在远处的思念带着血泪祝福
看着年龄跟随光阴远逝
总会有眼泪流淌出不孝子的忏悔
我曾是怎样放逐了一个年华
最终只须带着爱与父母享尽温馨的快意
关于亲情的诗歌 篇4
追求真精神:理智情感的培养
中国古典诗歌内容丰富,几乎涵盖了理智情感的方方面面。因此,古典诗歌的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体会作者流露出来的思想情感,还要深入分析,直接把学生带入诗歌的意境,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情感的共识。
真理的执着与追求 漫漫人生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坎坷挫折、艰难险阻总会阻挡我们前进的方向,此时此刻,有的人会望而却步,但也有的人会勇往直前,为了心中的理想和信念奋力拼搏。屈原身处逆境,依然执着于自己的理想,“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是他的真实写照;他忠于信念、勇于献身的精神影响和激励了后世无数文人,“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是他的有力见证。
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优秀的古典诗作之所以能恒久流传,不仅是因为诗歌的内容丰富多彩,读上去琅琅上口,更主要的是诗歌中所彰显出来的诗人崇高的精神境界和深刻的人生感悟。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看似只是在抒发对亲人的思念,但反复品读后我们不难发现整首词带有深刻的哲理意味。上阙“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一句作者体会到了无论身在何处都可以有所作为、心安理得,在人间可以享受天伦之乐,何必眷恋天上的美好呢?下阙“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一句则告诉我们人生有欢聚也有离别,正如月亮有圆有缺一样,不可能事事圆满。苏轼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来源于坎坷的人生遭际,真实地表现在这些经典的诗词作品中。
通过这些诗歌的学习,学生要学会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进步青年。
弘扬善的品格:道德情感的培养
道德情感对人格的形成以及人性的塑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小学生进行道德情感的培养是任重而道远的。
炽热的爱国情怀 悠悠五千年的华夏文明是每一个炎黄子孙的骄傲,作为一名中国人,一定要具有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这是我们民族精神的脊梁。翻开中国古典诗歌的长卷,一大批优秀的爱国诗人涌现在我们眼前:屈原、杜甫、陆游、岳飞、文天祥等,他们用激情昂扬的笔调留下了一首首脍炙人口的爱国诗篇。这些作品凝聚着我们民族世世代代的理想和追求,为我们进行爱国情感教育提供了最生动的素材。
浓烈的至爱亲情 古往今来,人间的至爱亲情一直是一种亘古不变的情感。它是一种无言的牵挂,更是一种默默的付出。它给予了离家在外的游子多少慰藉;它给予了分隔两地的亲人多少安抚;它给予了奋力拼搏的人们多少力量。在人们的心灵深处,亲情犹如一泓甘甜的溪水,随时滋润着我们的心房。
孟郊《游子吟》中刻画了无私而博大的母爱,与母爱相比,儿子对母亲的感念、对母爱的铭记也深深打动着每一个人。父母之爱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兄弟之情也同样珍贵,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就抒发了这样的情感:又到重阳,本是举家团圆登高的日子,但诗人却客居他乡。遥想兄弟们登高远望、遍插茱萸,却少了远方的“我”,心中涌起了对兄弟的深深思念之情,一句“每逢佳节倍思亲”道出了多少游子的共同心声。
感受美的魅力:审美情感的培养
古典诗歌以其生动的形象、精练的语言、深刻的意蕴向人们展示了生活中千姿百态的美。在古典诗歌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挖掘诗歌中美的元素,让学生真正享受到审美的乐趣。
感知形象美 感知形象美是审美教育的前提与基础,中国古典诗歌中蕴含着丰富的形象,尤其是对自然景物的描绘,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
苏轼曾经这样评价唐朝诗人王维的诗歌创作:“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他的《山居秋暝》刻画了一幅极其动人的山水画:雨后空山,空气清新;月光皎洁,洒满松林;山泉潺潺,浣女嬉笑;莲叶浮动,渔舟唱晚;春光消逝,美景依旧。诗人笔下的景物色彩淡雅,动静结合,山水相映成趣,将宁静的自然之美与空明的心境之美融为一体,寓情于景,给人以视觉的冲击和美感的享受。
品味语言美 文学作品是通过语言来表现形象和情感的,精妙锤炼的语言会加深读者对作品的喜爱,而古典诗歌尤其注重语言的品味。
亲情的现代诗歌 篇5
《在亲情的世界里》
那丹飞霞
从血脉中流淌出来的泉水
滋润着小菜园
春意盎然
从生活中打造出来的情义
维系着大家庭
和谐幸福
从传承中熏陶出来的`美德
在华夏大地上
代代相传
真爱了
付出不觉苦和累
溺爱了
培养出来的次品多
不爱了
也许……
亲情很坚强也很脆弱
善待人生,或许能在强与弱中
找到真谛
关于亲情的诗歌 篇6
【关键词】《万叶集》;大伴家持;防人歌;邂逅;不解之缘
大伴家持是奈良时代有名的政治家、诗人,三十六歌仙之一,以日本最早的和歌集《万叶集》的主要编撰者为世人所熟知。《万叶集》除了收录贵族阶层和著名文人的创作外,还广泛收录了直接来自民间的民谣--防人歌与东歌。《万叶集》卷二十中收录的诗歌几乎都是防人歌。防人歌质朴确切地倾诉了社会最底层的平民的心声,独特的韵律中洋溢着淳朴自然的情调,令人耳目一新。而大伴家持本人也创作了很多防人歌,以诗歌为媒介,他试图站在防人的角度上去诠释戍边将士的对亲属和恋人情真切意的思念之情。
一、防人与防人歌
在《万叶集》里,防人(さきもり)也写成“崎守”,是日本古代保卫边防的屯田兵。663年,为救济朝鲜半岛的百济而出兵的日本在白江村一战中惨败给唐朝·新罗的联合军。防人指的是,以这件事为契机,日本担心唐朝会兴兵讨伐而效仿我国唐朝的兵制在九州沿岸设置的边境防卫兵。防人的任务异常艰巨,不仅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从遥远的东国来到九州,而且在任期内要自力更生,为自己筹备粮食和武器,此外家里还不能免除征税。
描写这些防人生活的诗歌便是防人歌,可以称为日本的边塞诗。除了防人自己创作的诗歌外,防人歌还包括其家属创作的诗歌。防人歌的内容多以离别为主题,描写防人们的对家乡与亲人的思念,表达早日返乡与亲人团聚的期盼。与贵族社会华丽婉转的词藻修饰相比,防人歌用朴实无华的语言,表达了社会最底层平民的心声,裸地表现了防人思念亲属及恋人的哀愁。防人歌与东歌一道,成为窥视古代东国民众的生活和情感的重要历史资料。
二、大伴家持与防人歌的邂逅
大伴家持与防人歌的邂逅,是从筑波开始的。与防人的相遇,让大伴家持和防人歌结下了不解之缘,使他在《万叶集》中收集了很多防人歌。
天平胜宝7年(755年),即大伴家持就任兵部少辅的第二年,他从难波出发到筑波去视察防人,在难波停留了一个月的时间。当时,大伴家持想起了防人有向朝廷献歌的先例,于是便在东国的国府下令收集防人创作的和歌。在编撰防人呈上来的和歌并写成歌日记的同时,被其纯情质朴的风格所倾倒。与上流社会歌功颂德的诗歌相比,防人歌更多的是描写防人的离别愁绪和相隔万里的相思之情。诗歌中不时夹杂着些许东国的方言,使防人歌散发着民谣的独特芳香,令大伴家持耳目一新。读了这些诗歌后,大伴家持情不自禁地同情防人的遭遇,并试图站在防人的角度,或是把自己同化成防人,体会他们内心的真实感受。因此,在随后很短的时间内,他陆续创作了「追痛防人悲別之心作歌(4331句) 、「为防人情陈思作歌(4398句) 、「陈防人悲別之情歌(4408句) 等长歌。
大伴家持创作的防人歌婉转缠,尽管艺术性较强,却真实地发映了防人们的遭遇和感受。[1]这跟他的人生经历有着很大的关系。大伴家持的父亲大伴旅人是当代有名的歌人。大伴旅人的和歌风格平易,韵律轻快。年少的大伴家持从小就在父亲的熏陶下进行和歌的创作,自然会受到父亲的影响。天平三年(731年),大伴旅人去世,年约14岁的家持就由姑母坂上郎女供书其教学。[2]坂上郎女是万叶时期屈指可数的女歌人,擅长吟咏爱情。不得不说,大伴家持的诗歌注重感情生活,充满浪漫情怀,多半也是受到了她的影响。而且随父亲下太宰府时,大伴家持在太宰府与山上忆良相识相知。山上忆良的诗歌他的诗作一般都使用朴素、明快的写实手法,不追求华丽的技巧。在这描写边防将士的思愁的防人歌中,体现了大伴家持作为一个武将应有的人文关心,同时也看到了山上忆良对他的影响。虽然在和歌的风格上类歌和类句的模仿性很强,但是在深化防人孤独情感之处,大伴家持还是进行了独创性的发挥。[3]
防人歌的主题从来都不是战争。尽管如此,大伴家持创作的防人歌中并没有排斥战争。究其原因,主要是来自于他武将的身份。大伴家持是诗人,更是一位政治家。他出生于武将名门望族之家。大伴氏家族在天皇制中央集权国家形成之前曾是与物部氏并称的古代大氏族,在统一全日本的漫长岁月中,大伴族人驰骋沙场,立下了汗马功劳。[4]作为一个高级官僚,大伴家持是决不会忘记自己的军人身份的。为国家而战,保家卫国,是一个神圣的使命,是完全凌驾于个人的情感之上的。所以,时任兵部少辅的大伴家持所创作的防人歌中,并没有流露出埋怨君王,认为战争很悲惨等感伤的情绪。
三、对大伴家持的防人歌的评价
自从看了放人们创作的和歌后,大伴家持自己本人后来也创作了不少防人歌。并不仅仅是因为兵部少辅这个职务,也是因为歌人所肩负的责任和作为一个歌人的感性,使他努力地去了解防人们的生活,对他们的遭遇感同身受,并给予热切的关怀。
对于大伴家持创作防人歌的动机,文学史上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是给予他很高的评价。认为他虽然身为一个上流的名门贵族,却能体会到防人这些庶民的心境,将把他们的情感描写如此淋漓尽致,这是难能可贵的。另一种意见则认为这只不过是他一时兴趣而已。我们姑且不论他的创作动机到底是什么,仅在他这样的上流贵族居然能体会到防人这些社会最底层平民的感受这件事情上,我们就不得不给予高度评价了。他并不像其他人一样,认为庶民是一个奇怪的存在。否则的话,就不可能像我们所看到的那样,能把防人们骨子里的真情切意表达出来了。不管怎样,如今防人歌已经流传下来,出现在我们面前了。时隔1250年,通过防人歌我们依然可以直接体会到当时东国人民的哀伤之情。编撰万叶集,让上古的歌声流传至今,这大概就是大伴家持这个名字能流传开来,为我们后世所熟知的原因吧。
四、结语
在难波与防人的相会为契机,大伴家持开始在在《万叶集》中收集防人歌,是政治家和歌人的双重身份,使他越读越像是防人附身一般能真切体会到他们的沉痛心情。正是因为歌人的这种感性,才使得万叶集这个万邦无比的全国民性的诗歌集流传于后世吧。
【参考文献】
[1]赵乐甡。读“防人歌—《万叶集研究之一》[A].日语研究,1988(4).
[2]伊文成等。日本历史人物传 (古代中世篇) [M].黑龙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
亲情的现代诗歌 篇7
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亲情的现代诗歌 篇8
《亲情的爱》
韩志
我不知晓母爱的深沉
不知道父爱的涓流
默默地
将我的心灵着装
漫着步子
在隐秘的春天里
走进茫然里
流进碎石里
化作一片涓涓的。细流
亲情的现代诗歌 篇9
《亲情的味道》
山姿海韵
烟酒匿香,
酒香浓烈,
那是父亲的味道。
饭菜飘香,
芳香甘甜,
那是母亲的味道。
啊,父母的味道,
是幸福悠悠缠绕。
父母的恩情,
怎么能够回报。
胸肩宽宽,
伟岸如山,
那是丈夫的味道。
爱心暖暖,
倾情奉献,
那是妻子的味道。
啊,夫妻的味道,
是藤树相依相靠。
夫妻恩爱,
牵手白头到老。
遮风挡雨,
男儿风范,
那是哥哥的味道。
胭脂芬芳,
情谊长长,
那是姐姐的味道。
啊,哥姐的味道,
是和风吹拂禾苗。
哥姐的关爱,
怎么能够忘了。
天真烂漫,
调皮贪玩,
那是弟弟的味道。
婀娜多姿,
如花初绽,
那是妹妹的味道。
啊,弟妹的味道,
是美丽童话歌谣。
弟妹的童真,
跳跃希望火苗。
关于亲情的诗歌 篇10
关键词:“界限” 网络诗歌 底层抒写
国际互联网在20世纪末的1994年才开始登陆我国,网络文学的发展则是更晚的事。90年代末,互联网风起云涌,各种中文网站慢慢多了起来,网络上慢慢有了一些文学网站和诗歌主页,有了一些谈诗歌的BBS,但都不太成气候。20世纪末21世纪初,华语诗歌界一下子风景直转,新老诗人们纷纷上网,或者说更多的人直接从上网开始写诗,网络诗歌时机逐渐成熟,出现了大批优秀的诗歌网站。1999年,十省市有影响的青年诗人成立了“界限”诗歌网站。十年间,“界限”的诗人以丰富的学识,丰厚的生存经验,丰美的诗歌语言,抒写了一首首生动有力的诗篇,跨越十年的网络诗歌精品,记载了中国网络诗歌,从轰轰烈烈到安静沉淀的发展历程,同时,也见了网络诗歌磅礴辉煌的巅峰丽景,证明了中国诗歌坚实深厚的根基。在仔细研读了“界限”诗人们的诗作后,我们会发现他们的诗歌中体现了诗人们对底层民众生存现状的深切关注与深厚的人文关怀。
一、底层生活的艰辛
“界限”的诗人们来自全国各地,有些早年经历了生活的艰难与困窘,见过周围人民在生活的清贫与困顿中挣扎,很清楚中国这片土地的贫瘠与人民生活的艰辛。这些丰富的经历与无数的痛楚都深深刻在了诗人们的记忆中。如何房子的诗作《吊脚楼》中的抒写:“哦,战争,贫病交加。/吊脚楼里的主人/他们的泪水摇摇欲坠/生活就是苦难。但还得忍住/1945年的一张老照片上/忧伤的陌生人看着我/他身后的吊脚楼只剩下四根木桩”。又如大窗诗作《我的母亲》中的抒写:“我小的时候,就觉得母亲很老了/ 我接近中年、母亲仍然那样苍老/她顽强,固执地在绝望与宿命中苦苦挣扎/ 她拥有一个伟大母亲所有的能量/她张开翅冀,庇护儿女们,在国和家饱受灾难/ 围困的日子,她强大得让人吃惊 。/……/她用母爱、承受世俗的误解与欺辱/ 我们在外的好些年,她挺身而出,坚决保护/被外人和自己亲人辱骂殴打的生病的二哥/……”。母亲一生都在苦难中挣扎,早年生活清贫、困顿,但还有孩子要抚养,母亲顽强的熬了过来。晚年,儿子们都长大了,二儿子又生病了,其他儿子不在身边,母亲再次靠着顽强的毅力,承受世俗的欺辱,既干农活又保护着自己的儿子。母亲一辈子都过得艰辛。
在困顿生存图境中,人们不可能去享受生活,只能在僻远、闭塞、贫穷落后的大地上不断地挣扎求生。如余笑忠在《挖土豆》里抒写的那样:“老爹,你永远不知道 /我为什么突然放下了/锄头/要挖你就挖吧/我们跟在你身后/ 把藤蔓摔在一边/把土豆放在另一边/数着土豆的伤口/哼着谁都不懂的儿歌/……/老爹,你一定不记得你丢下锄头,/转过身来/怒气冲冲地对着我。”农村人民在土地上进行耕种,作物就是他们的命根。在那里,人们因为物质上的贫乏,至亲的亲人会因为粮食而怒目相向大打出手,在那一刻,人们最关注的是生存、温饱问题,关爱与理解无法代替物质,亲情在渐渐疏远、走向陌生。即使在城市,也有着不幸的人民,他们早出晚归,艰辛的生活着,靠自己的血泪艰辛的抚养着下一代。如蒋振宇的《坚硬》中的父亲,生活在社会的底层,每天傍晚,带着伤痕,背着煤块或木柴回家。在人群中,无人注意到父亲殷虹的伤疤,辛苦劳作的父亲的存在受到漠视与忽略。这首诗歌展示了底层民众的生存状态与生命情状,他们的生活是艰难的,命运是残酷的。
“界限”的不少诗作反映了人们生活在一方被漠视的凄凉环境里,生命在失重,人生价值在贬值。如余笑忠的《乡曲》:“农业,黄昏/旧把式,黎明/残雪,落花/啊,枯柳尚未失去它的韧性/父亲用一个下午/引回了一窝流离失所的蜜蜂/用无数个夜晚/稳住自己的心/怎么喝也喝不完/剩下的那么多的蜂蜜/啊!老病,孤身/秋蝉,流萤,走马灯/……”。诗作展示了底层老百姓生活的艰辛与生存的艰难,诗中父亲缺少金钱治病,只能引来一窝蜜蜂,喝蜂蜜水来治疗。
认真研读“界限”的诗歌作品后会发现,许多诗作里毫不隐讳地描绘了农村的贫穷落后与城市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苦不幸,这类作品还有余笑忠的《挑水上山》、杨小芸的《甘蔗林》、楼河的《乡村散曲》、君子爱莲的《风把街道吹得干干净净》和《从田野上空飞驰而过》、马永波的《秋天的锯木者》、杨克的《人民》等,诗人们叙写了底层人物生活的艰苦与贫困,被生活所逼、为现实所迫,他们的存在倍受漠视与忽略,个体的人本应有的主体性正在缺失、远离,人生活在世界上很艰辛。
二、艰辛的寻梦之旅
在“界限”的诗作中,尽管乡村人民生活在贫瘠的土地上,但仍然对生活充满了期待和希望,并且不断的努力、挣扎, 有些依旧留在农村,坚守着乡土;有些涌进城市,成为打工一族。李海洲的诗作《和老木匠谈生活》中抒写到:“……/他常常把这些比喻为后代:/儿子、孙子或者更多……/木头和生活一样/沉闷而稠密,它们不会叫/也不喊疼。只在破开时/发出小小的愤懑/如同死亡,突然来把你拜访/你想抗争却又无力改变。/只要手还在/就会有运气、好活计、小康。/只要努力着――工作就没有贵贱。”老木匠虽然年事渐高,生活不富裕,但他却对生活充满着信心和希望,坚信着只要他的手艺还在,再加上一点好运气,他就会过上小康生活。在老木匠的眼中,工作是没有贵贱的,只有工作努力和工作不努力的区别。老木匠凭借他的努力,在不断追寻着他的小康之梦。土地就是农民的命根的观念正在被新一辈的农村人民所遗弃,他们在耕地上建筑房屋,开始了一种不同于祖辈的生活。如蒋振宇的《稻草人》是如此抒写的:“许多人一夜无语,披衣向北/ 背影像乌群栖落后的翅膀/ 村庄里的月光也被寂静完全遮蔽/稻草人在哭!它守护渐熄的炉火/ 捧着空碗里的饥饿/ 它的双眼汇入了大河的涛声/而此刻,我和我衣衫槛楼的兄弟们在一起/ 在卵石遍布的星空下一如在河底/ 我们磨着镰刀,胸中块垒崩塌/还有那新婚的妻子,比月光还美/她打捞着水缸里的月亮/反复清洗着柔顺的头发/天亮以后,稻草人将会起身/沿着羊群离开的方向/追赶最初的时光/而我,还有更多人,我们会进入麦地/我们会建筑房屋/我们背弃了稻草人的孤独”。
那些放弃耕种的农村人民冲破层层障碍终于来到了他们的目的地――现代化的城市,但他们在城市里的生活是艰辛的,希望是纤细的,他们的存在也几近可以忽略,只有带着自己的希冀一次次去追寻。进城的农民工,在城市里的奋斗、拼搏举步维艰。他们拼命劳作换取属于自己的微薄薪水,内心却感到无比的幸福甚至还以为那是恩赐。为了获取生活的物质财富,在他们看来,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在他们心里,金钱高于生命、高于尊严;从未意识到他们也有享受生活的权利,有人格有尊严,有人生价值。如桑眉的《异乡人》:“那些后来成为城市筋骨的铁条/整个冬天散放在马路中央/等待嵌入/作为一群异乡人/开春后要加倍小心铁器的生冷和棱角/它们会横穿马路横穿颅骨/它们不露凶险之相/有的被拱成半圆、有的被腰断/像龙门客栈剔骨的羊/草场坡的坡上不见黄沙/而风正呼呼/能想象的危机远不止这些/异乡人起早摸黑穿行于此/……/地下铁和剑、宝藏尚未创出/要慎而又慎啊”。异乡人起早摸黑的在凶险的环境下工作,一个不小心就有可能丧失生命,但他们没有埋怨,而是拼命的去用自己的劳作换取酬劳,谨慎的在城市生存着。
有些诗歌展示了进城农民工生活的艰辛与生存的艰难,缺少金钱的重压导致了精神上的变异。如余笑忠的《他的病》:“夏天过去了/他的前胸、后背/有了泾渭分明的两种颜色/当他脱下了背心/他咳嗽,但从不知道掩口/水泥,石灰,沥青/在他的肺中搅拌/冒出又一股浓烟/他完好的胃/ 他饥饿的性/他随时准备背叛故乡/他被烈酒灌红的眼睛/庸医啊,一会儿开出天价/ 一会儿格外可亲”。这是多么凄惨的一幕啊!为了生存,他在炎炎的夏日,冒着烈阳,在恶劣的环境下干活,工作繁重却又薪水不高。作为一个正常的男人,性欲也得不到满足。他卑微而又渺小。可是命运之神并没有放过他,因工作中长期吸入水泥灰和石灰,他患上了病,医生开出的费用时常让他不堪重负,他随时打算背弃自己的故乡。 在金钱面前,医生的道德意识、道德观念承受着巨大的冲击。诗中写出了现代农民的失落与失望:呆在乡村虽然贫穷,但至少他们还有健康的体魄;为了改变贫穷的生活,曾经满怀希望去寻梦,但他们的生活现状并没有得到任何的改变,依旧时时受到饥饿与寒冷的侵袭,而且属于他们的唯一资本――健康的身体也在寻梦旅途中失去。诗作展现了底层人物在逃离乡村、挤进城市的过程中,一步步地舍弃乡村的道德观念和做人准则,渐次迷失在城市的喧嚣中,他们既失去了“物质之城”,也在“精神之城”中迷失,现在,他们是彻底的一无所有了。
三、魂牵梦萦的乡土
离开农村到城市寻梦的打工者们,他们出生、成长在乡村却又脱离乡村生活在了城市,但是家里的老人或妻子、小孩却住在农村,他们的基本生存情状用八个字概括起来说就是“身在城市,心在乡村”。如陈衍强的《农村现状》中的抒写:“有力气的男人外出找钱去/才长大的姑娘被劳务输出/连长得一般的寡妇/也进城给人探皮鞋了/老得掉牙齿的老家/只剩下年迈的父母/带着上小学二年级的孙辈/白天在去年的土地上/掰包谷/夜晚守着三间瓦房/和两声狗叫”。这些到城市打工的寻梦者们,生活在最底层,没有经济能力在城市安家,只好让老家里年老的父母带着孙子守着几间房子和狗过着生活。对于这样的寻梦者来说,他们的根源自然就是那片乡土了。对乡土的依恋,是一种无奈的灵魂居所寻找的精神家园的回归。家乡,这可真是一个饱含情感、既沉甸甸又亲切无比温柔无比的词语啊! 是家乡的土地赋予了他们生命又养育了他们的生命,是乡土保存了他们的脐带和乳牙……乡土上有他们祖辈的坟茔,有他们的父老乡亲、兄弟姐妹,乡土与他们有着血缘的亲情关系。如梦醒石的《蚯蚓》:“一踏上家乡的土地/我立刻成了软骨头。像一条蚯蚓/情愿弯曲成任何形状/对生者点头哈腰/对逝者双膝跪倒/……”。诗作中,寻梦者们与乡土的牵扯是断不掉的,那里有他们祖辈的坟茔,有他们的亲戚,无论离故土隔得多远,他们都会魂牵梦萦。
离开农村到城市寻梦的打工者们,因为他们的根须还深埋在那一片乡土里,他们还时时听到根须的呼唤。所以,从真正意义上说,作为一种心理需要,乡土更是从精神层面上说的,更多地被赋予了精神的内涵和质地……物质乡土上升成了精神乡土、精神原乡。怀揣乡土的这份关怀、温暖和抚慰,他们也许会以“探亲、过年”的形式短暂地“返乡”。如陈衍强的《打工妹回乡》:“有的带着现金/有的带着活期存折或卡/有的带着夹杂方言尾巴的普通话/有的带着《知音》和《江门文艺》/有的带着话费余额只剩3.7元的手机/……/有的带着难言之隐的炎症/有的带着办农家乐的想法/有的带着嫁矿老板的迫切心情/有的带着广东黄脸婆的老公/有的带着不知谁才是亲爹的小杂种/有的什么都没有带”。无论是哪种形式的回乡,城市寻梦的打工者们都是听到了乡土的呼唤,乡土是他们的根。他们无论走到世界的哪个角落,无论生活得好还是坏,他们最终都会回乡土看一看。然而, 乡也许还是原来那个乡,乡也许已经不是原来那个乡了。身陷城市时心却逃离城市,返乡休憩,这光景确实存在着,只是,在这存在之外,还存在着许许多多:老母亲嘴里没完没了的上屋下屋的琐事,与他们隔得很远很远了;乡村的一切他们甚至已经不熟悉了,老家也许有时还会让他们感到有些厌倦。他们短暂的停留后,就匆匆地又回到了城里,继续他们的寻梦之旅。如朱成的《回乡》:“船一样的道路摇晃.但终于/在旧居的门前停下来/晨霜和泥土躺在倾斜的马房四周/迟疑的后山没有招呼,是在抱怨这/长长的黑夜吧。只有蜘蛛将军/还死守着门闩和屋梁,我回来了/院子里,井张开难掩惊讶的大嘴/稀煤封住的火焰,和满炉膛的灰烬/旁边,翅膀凌乱的小鸡看着我/模样很丑陋,池塘的污水挤压着它/小而可怜的胃。在喂牡口的石槽边/肥胖的菜青虫,像一阵轻烟溜到菜叶下去/……/疲倦的双亲还没醒来,世界依旧阴沉、幽深”。
“界限”的诗人在他们的诗作中展示了底层民众的生存现状,以诗人的良知和社会责任感关注底层大众的悲欢际遇,以一种人文关怀意识逼视底层民众生活的不平与不幸,从而体现了网络诗歌创作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西叶。 界限 中国网络诗歌运动十年精选[M].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1).
[2]徐克瑜。 诗歌文本细读艺术论 [M].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9(10).
[3]欧阳友权.网络文学本体论 [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5).
[4]龚奎林.“打工诗歌”底层述写的缘由与意义 [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1).
亲情的现代诗歌 篇11
《亲情夜》
写意
于睡梦中
我清晰的看见
爷爷满脸的皱纹
于睡梦中
我清晰的看见
奶奶满头的白发
一种心情
睡梦中的突然醒来
我落泪了
夜停留在此刻
泪凝结在此时
试着搜寻爷爷奶奶的影子
才发现
在我心中装有
他们照片的地方
早已布满了尘埃
这一刻
我的心情是自责
很久很久
或许重来没有过
这一次心灵的颤抖
无辜的皱纹
该死的白发
不知不觉吞噬着他们的年轮
而我还在暗自庆幸
我又长大一岁了
对着寒冷的季节
望着空旷的夜空
呼吸的空气是那么的清晰
唯一一点隐藏的情绪
是说不出的亲情
却是隐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