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在线阅读 > 散文诗歌 > 唯美的教师节散文最新16篇正文

《唯美的教师节散文最新16篇》

时间: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

教师节散文 1

一、品味语言美

散文的媒介是语言,作者通过优美的语言来表述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情感。虽然散文语言没有诗歌那样简练精粹,但是它也有自己独特的美。既然语言美在散文美中不可或缺,教师就应该教会学生体会散文的语言美。散文借用语言表达情感,所以,文章不同部分的语言风格是不同的。节奏美是语言美的一个重要表现,散文《荷塘月色》的节奏很有特色,而且在此文章的语言中也应用了很多叠词,如“蓊蓊郁郁”,“远远近近,高高低低”,“曲曲折折”,“亭亭的的裙”,“田田的叶子”,“缕缕清香”,“静静地泻”,“薄薄的青雾”,作者通过使用叠词,使朗读语速减慢,从而将文章的节奏美淋漓尽致得展现出来。

语言的温馨美。作者朱自清以近乎完美的笔调,构建了无比温馨的荷塘月色之境,这样的语言描写既突出了文章的语言美,又表达了作者的内心情感,他的荷塘世界像是另一个世界,“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这些对树的细节描写,将文中的世界与现实的世界隔绝,从而构建了一个与外界无关的审美意境。和谐美。朱自清用语言体现了文章的和谐美:月光与荷塘的和谐,光与影的和谐,语言的和谐,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内心情感的和谐。在《荷塘月色》的世界中,有多种语言美存在,教师应该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体会语言美。例如,教师在教授这篇文章时,要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去体会文章的情感,此外,教师可以在朗读的同时提问学生,让学生各抒己见,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独立思考,还能活跃课堂气氛,也可以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为进一步教学提供基础。教师要好好利用朗读教学方法,并不断创新,为让学生发现散文美而努力。

二、探究情感美

不能走进作者的情感深处,就不能真正理解作者的情绪,也就不能真正理解作者的情感,也就放弃了语文课本里最重要的感情资源,从而使得散文审美无从谈起。在散文的世界中,作者将不同的事物连接起来,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而教师需要带领学生走入作者的世界与心境,去理解并体会作者彼时的内心,体会作者的情感美,而后在了解了所有作者的内心世界后,才能更好地理解诗歌,从而有了兴趣,也有了成绩。在散文中,情感是它的重心。读懂了情感,就像掌握了船舵一样。既然情感对于散文不可缺少,所以教师应该让学生能够体会散文的情感美。

散文的情感美能够打动人、教育人,从而让人获得性情上的陶冶,并使其建构完美的审美情感心理。而学生只有用心灵去感受,去阅读,才能真正体会作者的情感世界。《荷塘月色》中有很多描写将作者的情感完美展现,例如,作者通过有节奏的语言,词句的叠加,来体现自己的情绪和情感,作者的情绪和词句的节奏是一致的,文章叠词的使用使得朗读语速减慢,从而作者的情绪节奏也开始减慢。作者通过慢节奏来延长审美的时间。教师应该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

三、品读意境美

抒情散文,往往在借景抒情的文章中,作者会构造出一种美的意境,让读者能够深入其中,读者通过想象构造出一幅真实的情景画,从而体会作者内心的情感。优美的情景能够引起读者的联想,例如散文《荷塘月色》,在此文章中,作者对花和叶子都有细致入微的描写,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等语句,叶“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的裙”等描写,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构造出一幅有助于体现情感的画,由此将读者带入作者所创造的意境中,让读者在体会意境美的同时体会作者内心的情感。

一切景语皆情语。虽然作者没有直接用语言描述其内心有多么苦闷,多么难受,但在文章所设计的情景中却很容易体会到,作者将自己的情感隐藏在一幅幅美丽的画背后,那轻柔的浮云、那淡淡的月光、那薄薄的青雾、那像笼着轻纱的梦……作者通过塑造一个朦胧、难为人知的情景,来掩饰自己内心的忧愁,但是愁却在作者的一字一句中真切地表现出来,这就是意境的作用。作者在现实中无法完成的愿望,可以在想像中去实现。读者就是透过景物在捕捉领略、想象补充、欣赏寻味这大自然的神秘之感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这种特殊情调的朦胧美。

教师节散文 2

“片断教学”源于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艾伦博士首创。片段教学就是截取一课时中某一段进行教学,时间通常为15 min。片段教学不是一节课的浓缩,但它与一课时教学没有严格意义的区分,在教学形式上基本保留课时教学的特点,只不过受教学时间和教学情景的限制,用教师的指令语言代替学生的活动环节,用教师的话语转述虚拟师生互动和学习目标的达成反馈,用虚拟情景代替实物演示。片段教学浓缩了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和探究发展的教学用时,但仍保留片段内教学环节的完整性、严密性和层次性。片段教学是所定片段教学的精华展示,可以比较准确地反映一个教师对课程理念的理解、对课程资源的整合、对教学策略的运用以及教师的素质和教学风格。

2. “人的体温调节”教学O计

2.1 选题理由

人教版教材《必修3・稳态和环境》中将“人体的体温调节”只用一幅图(图1)配少量文字来呈现,删减了原来旧教材中关于体温的大部分知识性内容,而识图理解知识又恰是学生的软肋。故而笔者将此知识�

2.2 教学过程

2.2.1 导课

师:开始上课!首先,请一位同学来测一下讲台上这杯水的温度!(教师提前准备一杯温水)

一位学生测量,其他学生充满好奇的观望。

师:现在,请同学们思考:如何让这杯水长时间保持这样的温度恒定不变?基本原理是什么?

学生思考后回答,明确水温要保持恒定的机理,进一步推导出人的体温相对恒定的原因:产热量≈散热量。

2.2.2 “人的体温及意义”学习

师:体温指的是身体内部的温度,而非自己感觉到的是体表温度。体温来自于机体内物质代谢过程所释放出来的热量。

师:由于身体内部的温度不易测量,所以临床上常用口腔、腋窝和直肠温度来代表体温,其中直肠温度最接近人体内部温度。

教师出示“家庭成员一日内体温变化调查表(腋窝温度)”。

学生明确:

(1) 同一个人的体温昼夜有差别,但不超过1℃;

(2) 温度在37 ℃上下浮动。

教师提出问题:体温的相对恒定有何意义?

学生思考分析,得出结果:体温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酶的活性,从而影响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使各种组织器官的功能发生紊乱,严重时还会导致死亡。

教师总结:体温的相对恒定是保证新陈代谢等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2.2.3 “体温调节”学习

师:既然体温的相对恒定对人体有这么重要的意义,那人体是如何保持体温的相对恒定的?天气转凉的时候,我们会怎么样?天气变热的时候,我们又会怎么样?

生:加衣服,减衣服。

师:人在天气变化的时候,会适当增减衣服,属于对体温行为性调节;而人体自身还有完善的体温调节系统来维持体温的恒定,这属于人体自身的生理性调节。接下来,我们重点来讨论学习人体温的生理性调节。

师:现在请大家根据生活经验思考一下,在天气突然变冷的情况下,比如说前两天下雪后,我们外出又没有穿太多衣服,这时候身体有什么样的变化?(出示人体寒冷反应图)

生:打寒颤,起鸡皮疙瘩。

师:这时候人与环境的温差大。人体散热量多。如何才能维持体温的恒定?

生:增加产热,减少散热。

师:人处于寒冷环境中时,增加产热,减少散热的生理活动各有哪些?

学生思考后,明确:

(1) 减少散热的生理活动有:① 皮肤血管收缩,减少皮肤的血流量,以减少对流散热和辐射散热;② 皮肤立毛肌收缩,产生“鸡皮疙瘩”,缩小汗毛孔,减少热量散失。

(2) 增加产热的生理活动有:① 骨骼肌会不自主地颤抖,增加产热;③ 有关神经作用于甲状腺和肾上腺相关激素分泌增加,导致机体的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教师引导补充)

师:两个生理活动减少散热,两个生理活动增加产热,使体温维持恒定。这些生理活动涉及到神经和激素的共同调节,神经调节是通过反射弧实现的,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

教师展示出调节机制示意图。

师:人处于炎热环境中,我们又有什么样的反应?

生:大量出汗(教师出示人体炎热反应图)。

师:这时候人与环境的温差小。散热量少。但是产热却不会停止,为什么?

生:因为有机物氧化分解合成ATP的同时,必然伴随着热量的释放。

师:故炎热环境中以增加散热为主。人处于炎热环境中时,减少散热的生理活动各有哪些?涉及的调节机制有什么?

学生分析讨论,得出结果:

(1) 皮肤血管舒张,导致血流量增加;

(2) 汗腺分泌增多。

教师用PPT展示神经调节过程,并总结:在炎热环境中的调节机制只有神经调节,目的是增加散热。

2.2.4 当堂巩固(略)

2.2.5 课后小试身手

师:(1) 既然人体有这么完善的体温调节系统,并且还知道根据天气变化适当增减衣服,那为什么还会出现热死人和冻死人的情况呢?(2) 人体为什么忍受不了和自己体温相同的温度?

3 实践后的反思

教学设计一定要出彩。学生掌握透彻的知识点和太偏僻的知识最好不作为授课点,设计时,教师还是要力求从知识积累入手,关注学生的内心需求,将兴趣作为学科学习的起点,在较短的时间内以最优化的组合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把教学的亮点展示出来。这也是片段教学的精髓。

② 教师必须掌控好教学时间,教师的基本功要扎实。幽默的教学语言,流畅工整的板书,一句对学生真心的赞扬,都为课堂增色不少。

③ 注重细节,展现自己。教师在授课中要充满自信和热情,扬长避短,在课堂的各个环节有侧重点地展现自己的教学特色和优秀教学风格。

参考文献

教师节散文 3

关键词:散文;初中语文;策略

散文不仅文辞优美,具有美的形式,更带有作者对于人生和社会的思考,具有美的哲学思辨,散文讲究的是形散神不散,要让学生更好地阅读散文,体会到散文中的意蕴,了解作者凝聚文章的悠悠情丝,那么教师就要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从背景、词句、细节、主题等方面指导学生深度探究散文,从而更好地感受散文的特殊魅力。

一、联系背景,把握情感之“源”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死抠文本,只在乎教授学生预设知识点,但却没有注意学生在课堂上的生成,我在教学中总是促进学生深入思考,以散文的背景而言,没有直接灌输给学生散文的背景,而是让他们自己搜索相关内容,并结合文本来思索,尝试揣摩散文的背景和散文的风格是否有关系,让他们把握住散文的情感源头。

例如在学习《海燕》这篇课文的时候,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这篇散文的创作背景,我让学生自己在网络或在图书馆搜寻相关资料,了解一下《海燕》的相关背景资料,并且将自己的感受融入对课文的预习之中,促进他们更好地感受文本。我让学生围绕几个内容来进行搜索,一是搜索一下这篇课文的作者高尔基,看看他的生平是怎样的,他创作的作品具有怎样的特点;第二是查询一下《海燕》这篇散文的创作时代,看看这篇散文是什么历史时期的产物。学生很快便开始了自己的搜索,在相关资料中发现高尔基是一个著名的无产阶级作家,而他创作《海燕》的时代则正好能够反映俄国1905年大革命前夜的状态,这篇散文可以说是无产阶级文学的开山之作,具有革命宣言书的意义。在了解这篇散文的创作背景之后,学生再阅读散文的时候,就能够从散文那种气势磅礴的文辞中感受到作者高亢昂扬的斗志,感受到弥漫在整篇散文中的浪漫主义情怀。他们可以从中感受到,《海燕》这篇散文正是作者对沙皇专制统治的战斗檄文,高尔基用“海燕”赞颂了革命者不畏艰险,敢于奋战的勇气。

联系散文的背景进行阅读可以让学生走近作家,感受作家在创作之时的生活状态,从而让学生更加深入地感受作者的情感,激活作者的心灵感悟。

二、吟咏文辞,领会语言之“美”

胡明道认为朗读能够让学生初步感知散文,让学生能够领会到散文语言的理趣,这样可以激发学生深入思索散文的内涵,和散文产生强烈的情感互动。由此可见,朗读的方法对于更好地学习散文也是十分重要的,我在教学中总是让学生在读中思索,再将自己领悟的情感投入到诵读之中,以此感悟散文文辞之美。

例如在学习《济南的冬天》这篇课文的时候,我就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诵课文,并且思索一些问题,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把握住作者的情感。我让学生在朗读的时候要注意语气、语速和语调,并且注重把握重音,以此来表达文章中的情感。例如在读到“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样的句子的时候,我让学生在阅读中思考要用怎样的情感来诵读怎样的句子,让他们想象假设现在自己的面前有一个摇篮,自己要哄里面的小宝宝睡觉,应该用怎样的语气。学生很快便感悟道:“应该是很轻柔的感觉。在说话的时候要体现出对宝宝的感情。”在这样的基础上,学生感受到了诵读句子该投入的情感,他们在诵读的时候便会用较为舒缓而轻柔的语气来诵读。我安排学生进行个人读、集体读、小组读等,让他们用不同的形式来更好地诵读《济南的冬天》这篇课文,并且在诵读的同时感受文章给人的画面感。

诵读文辞并领悟文辞中的意蕴,这可以让学生读出文章的文辞美和哲理美,更好地感受那些原本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散文韵味。

三、赏析细节,感受人物之“美”

德国的接受美学理论认为,作品的价值是通过读者的接受和作者的创作来共同产生的,有了美文是不够的,还要让学生懂得欣赏美文,为了提高学生的接受意识,我在教学中让学生专注散文的细节进行赏析,让他们把握住人物性格之美,从而促进他们阅读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学习《我的老师》这篇散文的时候,我便让学生通过分析文章的细节来更好地感受这篇散文中的人物。在赏析细节的时候,我从人物入手,让学生在自主探究讨论之后得出结论,本文主要描写的是哪个人物形象?通过哪些细节来描写这个主要人物?学生很快发现这篇文章主要描写“我的老师”这个人物形象,在描写“我的老师”的时候,选择了“假装发怒”“教学生跳舞”“观察蜜蜂”“教学生读诗”“看老师写字”“解决学生纠纷”“梦里寻师”等细节进行描写。此时还可以让学生一一分析这些细节描写,讨论这些细节体现了怎样的人物性格,如论述“轻轻地敲、边上”等词可以反映老师并非真的想打我们,而“笑了”等则可以反映师生间的融洽关系。学生在经过细致深入的研读之后很快发现,这些细节描写选择了不同的情景,如校内、校外等,从各个方面展现了老师的形象,体现了蔡老师的美好心灵。通过细节赏析,学生明白了要如何在散文中展现人物形象。

现代散文往往注重细节的掌控,通过细节来描绘人物形象之美,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重点品味散文的细节,可以让他们在阅读细节的过程中更好地感受、品读散文中的典型人物,品味人物之美,从而更加了解散文。

四、探究主题,探究立意之“深”

梁实秋在《论散文》中曾经提到,散文是形神合一的,要将作者的思想准确地传递给读者,贾平凹也强调了散文要有情感,为了让学生领悟到散文中凝聚着的思想、情感,感受到作者的心灵感悟,可以采取小组讨论,探究主题的方法,抓住隐藏在散文深处的特殊意蕴。

例如在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便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文章的意蕴,我向学生提出:“这篇文章到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呢?现在有三种不同的说法可以供大家思考,大家可以小组讨论一下,根据文章的细节来分析,思考一下哪一种说法最准确。一是通过将百草园的快乐和三味书屋的枯燥进行对比,揭露了封建腐朽的私塾;二是通过这种对比来表现孩子对大自然的热爱,表达自由快乐的心情,同时对封建教育对孩子进行束缚的做法表示不满;三是通过这种对比和回忆表现了儿童时代对于自然的热爱,表达了作者天真快乐的心理。”我并没有告诉学生那种说法是正确的,而是让他们进行对比和探讨,找出百草园的细节描写,并和三味书屋进行对比,探究作者在百草园中感受到了怎样的乐趣,然后尝试揣摩作者的意图,通过讨论探究出问题的答案,从而更好地掌握文章的立意。

散文之所以给人形散而神不散的感觉,主要在于它有贯穿全文的主题立意,如果要让学生更好地领悟散文的魅力,就要让他们深切探究散文主题,理解作者行文的关键。

在苏教版初中语文课本中,散文所占的比重是十分大的,约占有全部课文总数的三分之一,由此可见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阅读散文的诀窍,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散文灵动如诗,美妙如画,具有形散神不散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散文阅读方法的全方位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管海泉。求同辨异,比中见长:从散文教学谈培养学生两种思维[J].语文教学之友,2006(12).

唯美的教师节散文 4

老师的窗前,有一棵米兰,悄然绽放,清香悠远;老师的窗前,有一盏灯光,与月亮相拥,赶走了黑暗。

那挥毫泼墨的手笔,正书写明天的画卷;那摇曳的身影,是在学子习作中,寻找弄潮儿的波澜。这时而发出的声音,就是老师的轻轻自言,叫绝拍案,为绝妙的句章而惊叹;这时常翻阅的书斋就是桥梁一线,连接着遥远,承载着期望,带着学子走向科学的顶端。

老师的窗前,总有一种灿烂;老师的窗前,凝结着一个心愿。遥望老师的窗前,心存感激,学子永远把可敬的老师牵念。老师的窗前,寄托无限;老师的窗前,与大海相连。学子是海的浪花,老师就是浪的依恋。

无论生活的路有多远,学子的身后,总有老师注视的双眼。生活在知识的丰富中多彩,岁月在老师辛勤的汗水中盛满。老师是知识的传播者,老师是力量的耕耘者,这世界因老师而精彩,这土地因老师而灿烂。爱洒讲台,灰聚烛燃;春华秋实,桃熟流丹。老师的窗前,有一棵米兰,悄然绽放,清香悠远。

教师节散文 5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语文散文教学 教学效果

一、转变师生教学观念,认清学习中的主客体。

对于当前小学语文教学而言,需要不断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与创新,才能不断提高小学生对于小学语文的学习兴趣。就当前小学散文鉴赏课堂来看,传统教育思想及教学模式严重阻碍小学散文鉴赏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首先需要转变老师与学生对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认识,认清小学学习中的主客体,只有对小学散文教学工作有正确的认识,才能真正接受新型教学方式方法,促进小学散文鉴赏教学质量的提高。对于传统教学模式而言,主要依靠老师“满堂灌”的教学模式,由老师在课堂上大讲特讲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点。老师认为这样能够最大限度地节省时间,给学生灌输需要学习的内容,然而这样的教学方式极大地束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不利于教学课堂有效性的提高。

二、转变传统教学模式,提高小学生对散文鉴赏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一般而言散文鉴赏课堂主要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也就是主要依靠老师的讲授,通过老师的整节课讲授,让学生掌握知识点。然而,这种“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对学生主动学习兴趣的培养是起阻碍作用的。“探究式教学”是新型教育理念指引下的新型教学模式,有利于充分发挥小学生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主体作用,不断提高小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探究式教学主要指充分发挥老师的指导作用,老师用抛砖引玉的方式提出散文中讲述的内容,但是不用过细地讲授课程,而要在充分引起学生兴趣的前提下,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对散文感兴趣。探究式教学应该注意的是老师的指引作用,学生在问题探究过程中往往会碰到各种各样难以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学生提出问题,并且交由老师解答。只有在老师的指引下,学生才能正确进行问题探究,从而不断促进探究问题能力的提高。因此,提升散文鉴赏课堂教学效率,需要转变传统教学模式,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

三、注重课堂情景化的设置,营造融洽的课堂氛围。

散文对于小学生而言是较难以理解的,老师应该采取恰当的方式提高学生的理解力。情景化的设置有利于学生进入到散文情景中,在散文鉴赏课堂教学中,实行情景化教学方法,最重要的是老师在课堂上进行情景化设置。在课堂中给学生设置恰当的场景,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不会对课堂教学感到枯燥,融入散文情景中。另外,应用语文课堂情景化教学法能够营造融洽的课堂氛围,便于师生进行沟通交流,这能有效避免传统教学模式中老师一味讲课带来的跟学生沟通不畅的问题。老师在对散文进行鉴赏分析时,可以根据散文中的意境给学生一次实际模拟,让他们体会散文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及描述的意境,加深学生对散文的理解。

四、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在小学散文鉴赏课堂教学中,应该注意结合不同实际情况,对于不同学生采取不同方法,从而让每位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课堂中,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以后的学习是有帮助的。在散文教学中,对于不同的学生,应该注意采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固定的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推动学生的散文学习,并在长期的学习和鉴赏过程中,培养小学生的散文鉴赏能力,提升水平。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散文教学是较为重要的一部分,散文鉴赏对于小学生而言是较为困难的。对于老师而言,为了不断提高小学散文鉴赏课的教学质量,应该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强小学语文散文鉴赏教学。本文主要通过四个方面对散文鉴赏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进行了探究,首先应该认清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其次及时革新教学方式,并采取情景化教学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后在长期教学中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散文鉴赏习惯。

参考文献:

[1]李虹。辩论,探究“两难”的钥匙――《道士塔》案例分析[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12).

[2]阮晓丰。《汉家寨》教学设计[J].语文建设,2011(06).

教师节散文 6

一、重视朗读 感知课文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是语文教学的基础,是语文教学最常用的基本方法。教师不仅要自己声情并茂的示范朗读,还要引导学生绘声绘色的朗读,教给学生朗读技巧,可以采取个体读、集体读、小组读、分角色读、比赛读、表演读等形式使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达到感知和理解课文内容,精彩而准确的朗读在语文教学中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各抒己见 展示个性

在熟读散文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初读感知课文。在学生谈论自己的看法之前,教师切忌灌输教参书上的或教师自己的理解,要为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地思考,充分展示个性和智慧,让每个学生就自己感兴趣的某一方面对文本进行品读、分析,让每个学生都有话说,都能感受文本,读出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比如鼓励学生针对文章的语言、修辞、结构、写作手法、表达方式、思想情感等方面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这样的课堂,每个学生都有事情做,都有动力做,忙着思考,忙着倾听,忙着表达。整个课堂以一种师生平等和谐的对话的方式,让学生在心灵深处产生震颤,进而迸发个性阅读的火花。

三、抓住线索 理清思路

散文在结构上多种多样,材料头绪纷繁,看似很散,但作者在组织材料时,总有一定的线索将其贯穿起来,从各个侧面来反映主题,只有把握了散文的线索,才能理清脉络和思路,进而深刻理解文章主旨。那么如何寻找文章的线索呢?我引导学生从这三个方面入手:一要注意文章标题;二要注意文中反复出现的词句;三是散文中的“情”通常是文章组织材料的重要线索。散文的线索一般有:①事物线索;②人物线索;③情节线索(事件线索);④情感线索;⑤事理线索;⑥空间线索;⑦时间线索。

四、品味语言 赏析词句

散文的语言或简洁明快、或绚丽激情、或质朴典雅、或清丽婉约、或含蓄凝重……表现出作者不同的艺术情趣和艺术追求。品读散文的语言风格,重在品读字、词、句,研究散文语言表达的特点,细致体会文、意、情的妙处。《背影》,写父子亲情,事多话少,平淡质朴,写父亲“背影”在自己内心所激起的幽深微澜,味之潸然,自有一番动人心弦的情致;《安塞腰鼓》运用排比、比喻,夸张、反复等修辞使文章气势恢宏,节奏明快,每个词语都简洁有力,每个句子都激越豪壮,增强了文章感人力量,写出了安塞腰鼓壮阔、豪放、火烈的特点。对学生的语言鉴赏能力要慢慢培养,使学生感悟到文字所表达的整齐之美、参差之美、回环之美、形象之美、色彩之美和声音之美等诸多方面,多方面结合体味文章其中的深刻内涵。

五、分析意境 把握主旨

意,情思也;境,形象也,意境是文学艺术作品中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正如王昌龄先生所说,文章有三境:物镜,情境,意境,其中最高的要求就是意境。学习散文要在领悟散文的意境上下功夫,散文的思想一般不直接表露,常常是寓于“物”或“景”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情景的和谐统一中,理解景中所寓之情和物中所托之志。

教师节散文 7

【关键词】英语教学 求知欲 发散思维 创造性思维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4-0096-01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时间还给学生,把兴趣带给学生,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那么,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开创新局面呢?下面是笔者的探索与思考。

一 建立轻松、愉快、民主的人际关系,营造具有创造性的学习氛围

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和环境对学生的精神面貌、学习动机会产生积极影响。学生在学习中能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有利于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释放巨大的学习潜能,良好学习氛围的形成取决于教师与学生角色的改变。教师要努力创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营造一个师生双向交流的“学习场”,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中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二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学生求知欲和好奇心的出现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方式,启发式教学是创设各种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一个积极主动的探索和创造过程。

1.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集图形、图像、声音、动画、文字于一体,从不同的感官刺激学生,能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语言氛围,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同时,又能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使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声情并茂。使教学内容趣味化,使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变得丰富而生动。利用多媒体导入新课,为创设语言环境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学生可以从被动的信息接受者变为语言交际运用的积极参与者。

2.课堂上利用中西文化的不同及思维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在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各种形式让学生了解一些中西之间的文化不同,并让学生自己去寻找两种语言中的不同之处。如围绕“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时,告诉同学们每个国家都有其特有的节日,随着文化的融合,中国节日特别是传统节日备受外国朋友的青睐,如清明节(Tomb-sweeping Day),龙舟节又叫端午节(Dragon-boat Festival)等。同样,学习英语了解西方的文化也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开展“中西节日大PK”(Festivals Exchange)专栏,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搜集集关于西方节日的相关信息资料,图片、音乐、或影片,可用所学的Power Point做成展示课件,向“中国人”简介西方节日的相关习俗知识;另一组搜集中国的节日,同样用英语向“外国人”介绍其由来、习俗等。由此学生可以了解到众多的西方节日的知识。如Santa Claus/ Father Christmas(圣诞老人)Christmas carol在Christmas eve时唱的《圣诞颂歌》、Christmas dinner圣诞大餐中的火鸡(turkey)或烤鹅(roast goose)、布丁(puddings)等。这样,学生既学习了各国的节日又提高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 重视学生的发散思维,提升创造性思维能力

发散性思维是一种辐射型的思维方式,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成分,有以下特点:(1)“多”,对一个问题可以从多角度、多层次、多侧面去分析,从而产生许多联想,归纳出各种结果;(2)“活”,对一个问题能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变化;(3)“全”,考虑问题,不仅考虑问题的细节,而且考虑问题所涉及的其他方面;(4)“新”,答案可以各不相同,可以创新。发散性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广阔性、独特性和流畅性,让发散思维者思想活泼,思路开阔,想象力丰富。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不能只重视结论的传授,而应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开展发散思维联想活动。课堂上,经常给学生提开放性的问题,让他们进行头脑风暴,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会给出很多灵活多样且趋于合理的答案。这样就因势利导地培养了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

总之,只要教师尽可能地利用一切机会,挖掘创造性思维的因素,创设创造性思维的条件,引导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探索,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一定会熠熠生辉,就一定能达到对学生进行创新性思维培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教师节散文 8

关键词:实战能力;散打运动;身体训练;训练方法

散打运动是一项对抗性极强的竞技运动项目,它有利于健体防身、锻炼意志、陶冶情操、丰富课外生活,是一项深受大学生喜爱的民族体育项目。但根据高校散打比赛调查可知:普通高校学生对散打运动的实战能力掌握甚差。造成这种原因是多方面的,除心理、体能等内部因素外,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在于老师找不到提高学生实战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本文通过对散打教学相关因素进行分析,进而使广大学生能认真体会动作要领从而来提高自己的散打实战能力。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散打教学中提高学生实战能力的有效途径探究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

2.散打教学中教师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2.1教师个人具良好的散打技战术水平

散打教师在从事武术散打教学、训练时,其个人散打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技战术的能力。因此在散打教学中应当重视教师的教学、训练能力和知识水平的不但提高。

2.2教师要有良好组织管理能力

在散打教学中教师要有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力,包括训练中的组织和管理,由于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生活中有很多方面都要进行约束和管理,管理不到位或者某一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整个阶段练习的失败。

2.3熟悉专业要知识和技战术运用及具有科研能力

体育教师在散打教学中要熟悉专业知识和技战术的运用,同时要有创新意识,与时俱进的精神,这样才符合时展的潮流。通过科学研究,从中获得未知的、新的信息,对训练有指导作用,这样才能在散打教学中逐步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

3.影响学生学习散打情况分析

3.1部分学生的学习动机偏差

大部分学生对散打认识太片面,受到武打影片和武侠小说的熏染影响严重。我们现在生活的社会是一个蓬勃发展的社会,是一个法制不断完善、和谐的社会。学习散打是对自我能力的挑战,是自我完善的需要,是培养优良的品德的需要,授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加以正确的引导,改变学生学习散打的动机,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3.2学生基础弱

中学阶段由于缺乏武术师资以及受升学率等因素的影响,武术课开展的状况很不理想。对高校进行武术教学产生很大的影响。学生的专业基础状况是教师制定教学目标的前提,是选择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进度以及实施教学方法的重要依据。

4.散打教学中的主要体能练习方法

4.1重复训练法

重复训练法是指在相对固定条件下,按一定的要求,反复做某一练习的方法。由于重复训练法强度基本稳定,就使得练习者大脑皮层和肌肉有节奏地工作和休息,可保持较长时间的工作,这样可使机体恢复的效果不断和积累和扩大,有利于提高身体训练的水平。

4.2间歇训练法

间歇训练法是指严格控制间歇时间,在机体尚未完全恢复就进行下一次练习的方法。间歇训练由于是在练习者机体处于尚未恢复时就进行下一次练习,所以有助于培养练习者的意志品质。另外在技术训练中插入间歇练习,有利于培养练习者在疲劳的情况下完成技术的能力,提高技术运用能力,使之更有实用价值。

4.3循环训练法

循环训练法是由好多个练习“站”所构成的,从第二个练习站开始,以后每个练习站都是在身体留下刺激“痕迹”基础上而进行的。因此从第二个练习站起,以后每个练习站都超过了该站单独练习的负荷,这种练习同间歇训练法一样,有利于提高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功能水平。

5.提高学生散打实战能力应遵循的原则

5.1思想认识、品质教育与技术学习紧密结合

提高学习者的思想认识水平,加强品质教育,是进行散打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行动是由思想支配的,思想认识必然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只有从学生的思想认识人手,抓住并解决学生思想认识上的问题,才能解决他们行动上的问题。

5.2从对抗性着想,从非对抗条件下入手

散打教学的目的是使学习者掌握实战技能。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散打技能的对抗性。但具体教学的开展,必须首先重视基本的知识和技能,让学生在非对抗的条件下,先逐步掌握正确的动作,然后根据掌握的程度,再逐步增加条件和难度,并在实战的对抗中改进、提高。

5.3从易到难,从慢到快,从简到繁,循序渐进

根据人的生理规律,动作和技能的掌握需要经过泛化、分化、巩固、自动化四个过程。散打教学中,应要求学习者从简单容易的动作开始,将注意力集中在动作的方法与细节上,认真体会和精确掌握时间和空间,通过自己的感觉,用较为准确的力量、速度,按着一定的时间和顺序完成动作,从而建立起正确的动作定型。

6.影响学生实战能力提高的环境因素

6.1场地、器材

场地、器材是教学活动的物质基础,是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保障。现大多高校都有器材不足、争夺场地等现象。

6.2提高教材内容的理论性

高校散打教材理论太陈旧,多数教材的理论内容仍停留在20世纪80年代,与现代高校体育教学教育目标不相适应。要想彻底改革学校散打教学现状,必须站在一个新的高度,认真研究学校散打教育,明确学校教育与学生健身活动的关系,提倡“尚武崇德,健身养身”的民族体育精神,逐步提高丰富教材的内容。

7.小结

散打运动是一项典型的竞技体育,要提高普通大学生散打运动的实战能力,无论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运用,还是教学内容设置都应引起教师的思考。在散打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采用教学方法和练习形式,既要根据学生的平均水平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和目标,又要考虑不同个体在身体状况、接受能力以及生理和心理特点方面的个体差异性,应根据练习者特点,确定其发展方向,形成其� (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云南;昆明;650500)

参考文献:

[1] 时容华。现代社会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2] 朱智贤。心理学词典。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3] 张山等。中国散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1.

教师节散文 9

一、散文写作教学式微探究

1.教材凌乱,师生缺乏导向。对苏教版写作指导的编排,许多专家和老师颇有微词,事实证明,打乱文体规律的写作指导无益于教师的教学。纵观苏教版教材,涉及到散文写作的有:写难状之景(必修一),独立思考,善于发现和看好处,说门道(必修二),写出人物鲜明的个性(必修三),要有描写意识(必修四),写出你的真情实感(必修五)。虽然每本必修都有散文写作的指导,但从指导中心可以窥见写作主题的随意性。按照正常散文写作的序列性来说,应该是从叙事到写景写人,从呈现内容到挖掘内涵的逻辑顺序。混乱的教材编排给本来就容易忽视的散文写作教学带来了考验。教师没有精力重新梳理教学内容,学生更无从搜寻散文写作序列性痕迹,师生缺乏教材有效的导向,使得散文写作教学陷入了空前的困顿。

2.门槛偏低,师生缺乏重视。散文作为一种人人都可以参与的文体,向来写作入门门槛低。明星艺人、草根平民都可以写散文,出散文集,更不用说理论家、小说家和诗人了,就连某则华美辞藻点缀但文意断裂的日志,或者论坛发的帖子,都可以美其名曰散文。学生写作亦然。学生的作文除却中规中矩的议论文之外,都称之为散文。于是在师生的心目中烙下了一个简单的印记,散文每个学生都会写,不用教。这是一种粗暴的思维越界。高中散文写作教学是缺席的。散文写作如同荒野间的杂草,自生自灭;散文教学如同懒惰的农夫行为,无为而治。当写作双方都忽视散文写作的时候,无门槛的散文文体渐渐凸显起越来越隐形的关卡,而师生依然缺乏重视。

3.内容散淡,应试缺乏优势。散文写作教学的弱视,与散文文体本身冲淡的情节,情感流洇漫的特质有关。有人断言,散文是一种老年文体,需要岁月的积累和平和的心境,才能抵近文体的内核。此说固然有部分道理,但不是全部,而这已足够消弭散文写作在语文写作教学过程的激情。写作教学基本围绕高考命题和阅卷癖好展开,以浙江省近三年高考作文为例,2013年的三句话说“童真”,2014年的“门与路”,2015年关于“人品与文品”的辩证关系谈论,这些题目无不偏向于议论文体,说实话,要用散文文体写出已经举“笔”维艰,更何况是写好呢。而作文阅卷草菅人命式的陋习也让师生懂得“见风使舵”,一目十行式的视觉扫描,写议论文最佳,无旁枝逸出,观点鲜明;而散文材料零碎,表面上无关联,需要内在的情感贯穿,需要阅读者的沉浸,学生往往缺乏有效的把握能力,譬如记叙性散文常常重心不稳。客观上应试优势的缺乏,散文往往被束之高阁。

4.社会浮躁,师生缺乏素养。散文是一种安静的文体,写作散文比阅读散文更要有一颗宁静的心。“慢”是散文的一部分核心,现实社会是一个快节奏的社会,快餐阅读的盛行,读图形式的泛滥,急功近利心态的膨胀,诸多因素影响着师生们的内心环境。师生们在减负和素质教育的伪装下,变本加厉地献身于应试成绩,哪种手段能提高成绩就转向哪里,题海战术销蚀了散文写作的素养。学生无暇读上一段优美的文字,教师亦无心充实自己的知识库存。师生素养集体跳水,使得散文写作水平提升有心无力。

另外,散文文体的单调性和写作技巧的稀缺导致了师生对散文写作的直接忽视。诸如以上种种,高中阶段散文写作教学滞留于某种不自知的混沌之中。

二、散文写作升格教学的必要性

穷则思变,散文写作教学的窘境是升格散文写作教学的最大动力。散文写作是大多数学生不自觉或者自觉的选择,学生的需求量极旺,从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层面看,升格散文写作教学迫在眉睫。同时散文写作指导是师生最容易忽视的环节,于细微处显奇效说的就是从常规处入手,升格散文写作教学,向不重视处要效果。升格散文写作教学使得各种文体写作教学齐备,真正落实了《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表达和交流的要求,完善了学生写作知识体系,利于人格健全。之所以要升格,意在进一步寻找散文教学切实有效的策略。

三、散文写作升格教学的对策

1.立意出新:不畏浮云遮望眼。“凡文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之众。”此“意”也即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神”,立意高低决定了整篇散文品位的高下,作为高中生应最大限度地立好散文的意。一般来说,散文立意的传统母题就是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抵达了这几点,顶多算中心明确。如何去除素材的遮蔽,新瓶装旧酒呢?一则要有独特的题目,苏教版很多课文就是佐证:《今生今世的证据》,以证据言说故土残存的风物;《像山那样思考》,赋予山以人的思维,直接融合了人与自然的情感;《神的一滴》,新奇的比喻写出了瓦尔登湖的魅力;《斑纹》,一个简单的名词,串起了自然万物。二则要有自己独特的思考,横看成岭侧成峰,看你定位的切口。比如写春天,传统不外乎伤春伤别,感叹时光流逝匆匆,或描写春天美丽旖旎的风光,或春天的新人新事,这些都是传统的角度。根据春季特点我们可以立意“春如四季”,这颠覆了四季如春的常规思维。非常规的视角如二月花标新立异,让人耳目一新,散文立意自然高人一招。浮云虽密,立意是太阳,始终高悬照耀着。

2.结构求奇:柳暗花明又一村。散文写作的表象特征在于无技巧,而这种无技巧麻痹了师生对散文结构的重视。往往以为只要扣住中心,形散而神不散就可以海阔天空地拉扯,惯性的失误弱化了散文的表现力。散文结构应该是一种柔中带韧的结构,看似随意,实则不可随意变动。散文教学结构上的升格就要打破常规,从“繁”字上做文章,营造一种柳暗花明的意境。首先可以曲折抒写过程,2015年湖南高考满分作文《我是你的眼睛》一文,开头单刀直入,“这是我最后一次去看老何了”,接着三节抒写看到老何遗体的感触,接下来回忆老何生前的事迹,最后回归到眼前,点题明主旨。打破平铺直叙是曲折,是结构升格。其次,可以运用各类貌似无关的材料,以文脉相穿,如《隐身术》一文,作者从现实生活中“隐身”事件、隐身有关的传说故事、隐身相关理论(隐身的层次探讨)诸方面构建文本,有些素材本身并没有“隐身”的字眼,但读者进入文本后能够强烈感受到材料的准确性。教材中周晓枫的《斑纹》是绝好的范本。散文结构从显性转入隐性,这是结构求奇的好方法,在柳暗花明之后,依然有中心这“一村”安扎在眼前。

3.语言趋雅:大珠小珠落玉盘。语言是构筑文章的材料。学生的文风如何,语言是最为直观的标尺。常规散文写作中,学生语言朝有文采方面努力着,老师也较为欣赏文采斐然的篇章,殊不知,这番好意阻碍了学生对散文写作语言能力的提升。当学生们一味地模仿优美的文字,常常会陷入安意如、白落梅等诸家文本优美而古典的语言漩涡之中,生活的真实情感被语言的引力抽空,浮浅彰显出文意的苍白。我所谓的语言趋雅,指的是语言的生命力,不是常规意义上的美文。事实证明,美文只是掩人耳目的幌子。语言趋雅,可以从语言的诗意性入手,诗意不等同于繁茂的文采。诗意的语言要求简洁,句子中词语间留有一定的空白,用以填充阅读者的情感;而诗意中的陌生化处理加深了句子的内涵,值得咀嚼。如“孤独比任何时候要锋利”,用“锋利”来写孤独,新颖独特;“我安宁的时间一再被她的尖叫声戳出一个个空洞”,“时间”、“尖叫”、“空洞”大跨度词语的组合加强了句子效果;“蝉镇压了整整一个星期的下午”,声音可以镇压时间,令人耳目一新……我们也可以从语言的哲理性入手,哲言本身是语言的一座高峰,引用或者化用哲言,事半功倍。如哲学家维特根斯坦的很多句子就值得记取,“不要玩弄另一个人内心深处的东西”,“力求被人爱,而不是被人崇拜”,“一个人懂得太多就会发现,要不撒谎很难”等等。诗性与哲理犹如大珠小珠清脆动听的声音,落入散文结构的玉盘中,奏出一曲动听的散文之乐。而诗性与哲理就是恰如其分地运用语言的张力,张力是语言“雅”的最高境界。

4.素养积深:梅花香自苦寒来。写作是一项精神性的活动,散文更甚。散文写作的优劣更大意义上与学生个人的素养有关,文如其人终归是大众化的明理。提升散文写作过程中,学生有意识地借鉴大量的考场满分作文,或者所谓的作文宝典,结果收效甚微。他山之石,为我所用无可非议,散文写作素养的提升非一朝一夕之功。素养积累积深,需要大量有效阅读,有效指的是阅读好散文,如《散文》杂志、现当代优秀散文和国外的名篇散文。与怎样的散文文本为伍,就决定了你写作的档次。快餐文学是对散文写作的最大戕害。素养积累积深,需要不断借鉴,这借鉴不是抄袭,因为立意都是逃不出文学母题的范畴。我们可以在范文立意的启发下,稍作表述的变动,倒溯一些材料,如此行文照样属于自己的思维成果。比如看到《乡村的秩序》一文,那么我们可以写《城市的秩序》,看到《目光》,那我们可以写《手势》,类似题材的迁移是我们散文立意的不可或缺的方法。素养积累积深,需要多练笔,阅读和写作是相辅相成的环节,只有在这种螺旋式的进程中得以提升。梅花香自苦寒来,真正全面提升散文写作素养就是依靠时间的积累,即坚持。

教师节散文 10

关键词:离散数学;计算机专业;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23 文献标识码:B

1引言

离散数学课程内容概念多、理论性强、高度抽象,致使在实际教学中出现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效果不理想等现象。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对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和进一步的科学研究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结合课程组近年来离散数学课程的教学实践,分析了离散数学课程教学现状和在教学中增加实验环节的必要性,讨论了实验教学具体安排。

2离散数学教学现状

目前国内离散数学课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少数顶尖院校(清华,北大、南京大学等)为强化基础理论,将离散数学课程分拆为多门课程,如北大分成三门:集合论与图论、数理逻辑、代数系统与组合数学,他们的学时达200学时左右。二、大多数部属重点院校的离散数学课程,兼顾信息科学技术所涉及的离散结构数学模型的讲授,内容较为宽广深入,讲授课时大约在80~120学时。三、相当一部分院校要求略低,只讲授和信息技术应用有关的离散结构数学模型。经过调查,目前大多数院校是属于第三种情况。教学模式大多数以“课堂讲授+课后作业+习题课”为主,部分学校引入了网络教学交流平台和实验环节。

我校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下设三个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专业和通信工程专业,都将离散数学列为专业基础必修课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从2003级开始将离散数学拆分为集合与图论、代数结构与数理逻辑,学时达到102个学时,其中集合与图论增加了12学时的上机实验。

3离散数学增加实验环节的必要性

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程,离散数学有着自身的特点:定义定理多、方法性强、有穷性。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质疑学习这门课程到底有什么用,反映求解方法灵活,不易掌握。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教学经验,积极探索教学方法,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力求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能动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经调研,针对离散数学课程的教学研究多数侧重教学内容探讨和教学方法及手段的改进,对于实践教学涉及的很少。

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深刻体会到将实验环节引入离散数学课程理论教学有以下几方面优势:

(1) 符合认知事物的规律

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可以知道,学生学习理解知识,总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实践升华到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螺旋式上升,渐渐推进和深入的。离散数学课程很多知识点过于抽象,学生难以理解。通过上机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相应知识点理解与消化,进一步加深理解离散数学在计算机解决问题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软件开发的能力。

(2) 学生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

在实验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学习由以老师讲授为主,被动的接受老师的思想和知识,变为主动的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更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角色将逐步发生变化,由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的知识讲授者变成信息组织、编织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促进者。

(3) 增强了课程之间的衔接,有助于学生对课程体系的了解与认识

以离散数学与数据结构为例。数据结构中将操作对象间的关系分为四类:集合、线性结构、树形结构、图状结构或网状结构。离散数学中集合与图论的各章节就反映了数据结构中四大结构的知识。通过相关实验设计再在计算机上加以实现,不仅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而且有助于学生对后续课程的学习。

(4) 有助于增进师生交流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过程。通过面对面的实验辅导,特别是对于大课堂授课的情况,无形中增进了师生之间的认识和理解,从而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学生就在首先接受教师的前提下,接受其所讲授的课程,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因此,改革离散数学课程,增加实验教学环节课时,已�

4实验教学实践

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将离散数学拆分为集合与图论、代数结构与数理逻辑分两个学期上。集合与图论总学时54学时,实验学时12学时。代数结构与数理逻辑总学时48学时,暂时没有开设实验。

(1) 集合论部分

二元关系是离散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数据结构、数据库、算法分析、计算机理论等课程的数学基础或数学工具。然而,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计算机专业学生对这部分知识很难深刻理解和掌握。原因之一是许多教材没有从计算机学科的角度进行考虑,偏重于从数学的层面进行理论描述。因此,在二元关系的教学中我们尝试引入了实验内容(见表1),主要针对关系的性质(自反性、反自反性、对称性、反对称性、传递性) 和关系运算,以及等价关系相关知识点。让学生将已经学过的线性代数、程序设计等知识与关系的学习相结合,增加学生对关系知识的亲切感,降低学习过程的难度。

(2) 图论部分

图是一类相当广泛的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有着极其丰富的内容。其应用已涉及计算机科学、信息论、控制论、网络理论等诸多领域。特别对于计算机专业学生来说图论是直接后继课程数据结构中树与图的理论基础。这部分上机实验设计结合数据结构相关内容进行设计(见表2),主要针对图的表示与基本性质、树的表示与性质等知识点,一方面帮助学生理解难点,另一方面直接为数据结构课程打下基础。

课程组从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02级开始试行实验教学,从2003级开始正式执行实验教学大纲。从学生的反馈信息来看,增开学生上机实验,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增进了对相应知识点的理解,同时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编程能力。尤其是本专业继本课程之后紧接着开设了数据结构课程,该课程授课教师也反映图论部分的上机安排有助于数据结构课程中树形及图状结构部分的教学。

课程组下一步计划在此基础上改进实验设计,结合相关后续课程,以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形式来组织实验项目。同时准备将代数结构与数理逻辑部分的上机实验纳入新的教学计划,完善实验教学环节。

4结论

如何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是教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对于理论性强、内容抽象的离散数学课程来说,增加上机实验环节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对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同时我们充分利用现有的多媒体与网络技术,逐步形成“抓好课堂讲授、上机实验、课后作业三个基本环节,采取多种形式课后辅导与交流”的教学模式。课程组将在完善实验环节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加强课程体系建设,不断改进离散数学教学模式,深化教学改革。

参 考 文 献

[1] 游文杰。计算机科学中的数学[J]. 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 2004,(2):16-18.

[2] 肖坚。离散数学学习之我见[J]. 今日科苑, 2007,(14):268-268.

[3] 杨淑群,李小英,黄高昂。计算机本科专业《离散数学》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6(2):194-197.

[4] 周小燕,胡丰华。对提高离散数学教学质量的探讨[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7,19(2):156-158.

[5] 苏蕊,苏伟,赵春燕等。离散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科技信息,2007,(17):279-282.

[6] 皋军。离散数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7,(16) :65-65.

[7] 黄长虹, 对离散数学的教学探讨[J]. 科技资讯,2007,(8):143-143.

[8] 曹丹。离散数学教学改革的探讨[J].科技文汇,2007,(6):55-55.

[9] 曹鸿霞。《离散数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论略[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22(1):28-30.

[10] 尚莉,李妍。有关离散数学教学改革的探讨[J].甘肃科技, 2005,21(9):

111-112.

[11] 文玉婵。计算机专业《离散数学》教改探讨[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04,25(3):116-119.

[12] 翁梅,刘倩,冯志慧。“离散数学”课程教学实践与探索[J]. 计算机教育,2004,(12):62-63.

[13] 陈展衡。关于离散数学课程的教学探讨[J].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04,(3):98-99.

[14] 林尚垣,《离散数学与C++程序设计》项目研究总结[J].龙岩师专学报,2003,21(6):91-92.

唯美的教师节散文 11

你是小草,因为有了你,大地才显得更加馨香,春天也因你而更富生机;你是绿叶,因为有了你,百花才显得更加美丽,夏天也因你而留下一片荫凉。“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是你的品质。

面对你,我手中的缰绳,怎么也拉不回那奔驰的思绪——

从原始洪荒,到轩辕黄帝;从茹毛饮血,到尧舜禹,人们怎样摆脱了蒙昧和野蛮,华夏怎样踏上了文明的阶梯?艰辛的创造,代代传递,从那遥远的年代里,不也能寻觅出师徒相袭的踪迹?

古往今来,伟人、学者、战将、豪杰,那一个不是出自你的熏陶?理论、发明、学说、创造,哪一件不包含着你的辛劳?

新的`纪录,是从你的跟前起步;宏伟蓝图,先在你的心中描绘。

你用知识的汗水,浇灌着无知的土地;用智慧的乳汁,滋润着天真的孩子……

你身居斗室,却想着替国分忧;你两袖清风,却时时为学生操劳,讲读、谈心、家访、辅导……严寒酷暑,从来闲不住你的脚步;月沉星移,你还在把教案仔细推敲……

你没有宽敞的住房,没有五花八门的“特权”,你不能攀登歌德巴赫猜想,不能指挥千军万马驰骋疆场,不能写出名垂千古的经典名著……你只能挂着一身粉尘,勤于辛劳,安于贫穷,甘于默默无闻、乐于兢兢业业地做一块托起高楼大厦的基石,但是,你却无怨无悔,无悔无怨!因为你深知,你的价值在于塑造未来的创造者!

为了播撒知识的种子,使人类生活的古老球面上不再有愚昧、野蛮;为了探求生生不息的宇宙之源,为了我们的民族崭新的崛起,你像春蚕,鞠躬尽瘁;你像蜡烛,照亮了别人,燃烧了自己!

尽管你失去了很多东西,但是,你却拥有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

——这就是爱,就是对党的教育事业矢志不渝地爱!对学生至真至纯的爱!

为你自豪吧,因为你为明天酿造了一个富足的生� 每一个孩子的生命之旅都有您陪伴左右。幸福时,您叮咛:“孩子,别忘了奋进!”悲伤时,您安慰:“振作起来,同学们!”失败时,您鼓励:“失败乃成功之母。”多少个难忘的日子,每时每刻都可以听到您亲切的话语,每时每刻都可以感受到您的挚爱忠诚。

经历过多少个春夏秋冬,多少个白昼和黑夜,敬爱的老师,您付出了多少的心血啊!一批一批孩童在您的抚爱下健康成长,一代又一代少年在您的关怀下远航。您肩负着神圣的使命,您肩负着祖国的未来,您肩负着民族的昌盛,您肩负着历史的重任。

您是点燃学生理想之火的人,您是接种希望的人,您是保证民族未来优良素质的人。因为有了您,懵懂的孩子听到知识的声音,智慧让他们张开了朦胧的眼睛。因为有了您,勤劳朴实,创新睿智的新一代正在健康成长,因为有了您,世界才变得如此美丽。

因为有了您,就有了一个特别节日——教师节。人们会不约而同地想到您的伟大和平凡。您的伟大,在于所有的职业都在改造世界,只有您在创造世界,播种未来。您的平凡在于除了奉献别无所求。您从来在未在乎所失所得。因为您深深懂得自己在干什么,在收获什么,这是任何数字都无法计算的生命价值和幸福成果;因为您知道孩子亮晶晶眸子里映取的永远是您的身影。

教师节散文 12

一 启发式教学及其方法

启发式教学是针对注入式教学存在的缺陷和弊端提出的,它作为一项教学艺术,要求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自主自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的前提下,启发并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教师通过启发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如何主动思考、怎样表达思想,使学生获得身心发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掌握学习知识。

启发式教学重点在于启发,即启发学生以积极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教会学生思维的方法和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常用的启发式教学的方法主要类比法、比喻法、描述法、悬念法和故事法。此外,还有直观演示法、表情动作法、问题法等。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课程性质、讲授内容、教师自身素质等因素选择相应的方法。

二 离散数学课程性质

离散数学是现代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其研究对象是各种各样的离散量的结构及其关系。它作为数学工具,充分描述了计算机科学离本文由收集整理散性的特点,对计算机的发展和计算机科学研究起着重大的作用。计算机科学中普遍地采用了离散数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离散数学各个分支的概念、理论和方法大量地应用在计算机科学中的数字电路、编译原理、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算法的分析与设计、人工智能、计算机网络、系统结构,容错诊断,机器定理证明等方面。同时,离散数学所提供的训练十分有益于学生概括抽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归纳构造能力的提高,以及学生严谨、完整、规范的科学态度的培养。

在计算机科学教学中,离散数学主要是为专业服务的基础理论课,是一门概念较多、理论性较强、应用性较广的课程。离教数学课程主要教授数理逻辑、集合论、代数系统、图论方面的基础知识,是计算机科学教学中一些后续课程学习的基础和工具。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掌握离散数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以现代数学的观点和方法,初步掌握处理离散结构所必须的描述工具和方法。同时,也要培养学生抽象思维、缜密概括、逻辑推理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开拓专业理论的素质和使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启发式教学在离散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举例

在离散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许多知识可以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进行讲授,基于该门课程中许多知识都是抽象难于理解的,选择启发式教学中的方法,能够更好地传达知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可以更好地实现课程目标,达到教学目的。教学内容中能够采用启发式教学中的实例有很多,本文用两个实例进行简单阐述。

1.悖论概念的讲授

悖论这一概念虽然不是离散数学课程中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概念,也不作为学生在本门课程中学习的内容,但是这一概念对于学生理解离散数学这门课程所要研究的内容,以及离散数学课程的发展过程是至关重要的。悖论是指在逻辑上可以推导出互相矛盾之结论,但表面上又能自圆其说的命题或理论体系。

在悖论概念的讲解过程中,可以通过启发式教学中的故事法来完成这一抽象概念的传达。在运用故事法时,教师可以讲授“理发师理发”的故事、苏格拉底名言等实例。以理发师悖论为例,故事情节如下:在萨维尔村有这样一名理发师,他在店门口挂出一块招牌:“我只给村里所有那些不给自己理发的人理发。”于是,有人问他:“你给不给自己理发·”理发师顿时无言以对。

故事讲解后,教师可与学生共同分析这名理发师给不给自己理发。如果理发师不给自己理发,他就属于招牌上的那一类人;如果给自己理发,他又违背了他所挂出的招牌上的承诺,所以,他又不能给自己理发。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得到这是一个矛盾着的命题,进而使学生理解了悖论的概念。

2.图论中最短路径问题的讲授

离散数学中的图论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中的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等课程奠定了基础。尤其重要的是,图论中的最短路径问题,在采用启发式教学的比喻法讲授该问题时会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采用比喻法将图中的节点比作城市或校园中的某个建筑,将节点中的连线比作城市(或建筑物)之间的距离、时间代价或费用等可以定量的因素,让学生们在比喻的例子中找到任意两个节点中最省钱或最省时间的路线。这样的方法便可以使学生慢慢地总结出图论中求得最短路径的算法。

四 总结

教师节散文 13

关键词:幼儿散文诗欣赏能力 评价体系 实践研究 幼儿发展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1)002-190-03

当前,幼儿散文诗欣赏在幼儿园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幼儿难学、教师难教的状况,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两难的局面,关键在于我们的评价体系出现了问题。确定了什么该评,什么不该评,该重视什么,该忽略什么,教师就能真正了解幼儿学习情况,适时调整教学方法,幼儿难学,教师难教的局面将得到改善。因此我园将幼儿散文诗欣赏能力评价体系的实践研究作为课题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希望通过建立适合幼儿发展的评价体系来促进散文诗教学,提升全园教学水平。

1 如何制定适合幼儿发展的散文诗评价体系

细看传统的语言教育评价,你会发现它更为关注对幼儿语法、词汇、语音、句型等认知方面的发展进行评价。然而新《纲要》指出“全面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仿止片面性,尤其避免只重知识和技能,忽视情感、社会性和实际能力的倾向。”根据《新纲要》的要求,课题组成员对应该评什么展开讨论。通过讨论,我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我们达成了共识:评价重在促进发展。随着贯彻《纲要》的进一步深入,幼儿散文诗欣赏能力评价体系无论从功能、目标、方法、内容等方面都较从前有了较大的改变。教师对幼儿进行评价的目的不再是把幼儿分成优劣几等,给幼儿进行排队,而是如何发挥评价的激励、诊断、导向作用,关注幼儿的成长与进步情况。如:教师根据幼儿发展的情况,分析教育目标是否恰当,了解教育内容、方法、手段是否适宜,是否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教育过程是否能为幼儿提供有益的学习经验,符合幼儿的发展需要,从中教师发现自己的成功方面和需要改进的问题,通过分析指导,提出改进计划以促进幼儿的发展。换句话来说,评价是为幼儿的发展服务,而不是幼儿的发展为评价服务。注重评价幼儿的学习过程,以及与之相伴随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过程;目标重在发展,即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和教师,不是鉴别教师的优劣,而是促进教师不断成长,从而实现教师与幼儿共同发展:评价的内容从感受理解散文诗基本内容的能力,感受理解散文诗语言美的能力,朗诵散文诗的能力,仿编、创编散文诗的能力,日常生活中语言运用的能力。评价方法由过分强调“量化”到现在的定性评价,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评价的主体重视参与互动。制定的幼儿语言发展水平能力评价体系和幼儿散文诗欣赏能力评价体系如下:

附:幼儿语言发展水平能力评价体系(见文后)

附:幼儿散文诗欣赏能力评价体系(见文后)

2 在实践中如何运用评价体系

评价内容秀感受理解散文诗内容的能力、表演、绘画等多种方式恰当、完整表达对散文诗内容的理解。表演、绘画等方式表达对散文诗内容的理解,但语言不够流畅,表演不够形象,表达不够完整。表演、绘画等方式表达对散文诗内容的理解,语言比较零碎,动作、表情不恰当,表达不完整。

感受理解散文诗语言美的能力诗语言文字的韵律、节奏产生愉悦的情感反应:喜欢散文诗里重叠、象声、拟人、夸张等词语,并在复述、表演散文诗内容及日常用语中自发地使用。诗语言文字的韵律、节奏产生愉悦的情感反应;喜欢散文诗里重叠、象声、拟人、夸张等词语,并在复述、表演散文诗内容及日常用语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尝试使用。诗语言文字的韵律、节奏产生愉悦的情感反应;喜欢散文诗里重叠、象声、拟人、夸张等词语,在复述、表演散文诗内容及日常用语中在教师的引导下仍然不能尝试使用。散文诗的能力解散文诗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语气、语调,并能用相应的语气、语调,有感情地朗诵作品。引导下尝试使用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语气、语调进行朗诵,感情不够丰富。地背诵作品,无感彩。仿编、创编散文诗的能力散文诗格式进行创编、仿编,情节合乎情理并能用恰当的语言进行表述。导下,尝试用散文诗的格式进行创编、仿编,情节较合乎情理并用简单的词汇进行表述。引导下不能用散文诗的格式进行创编、仿编。日常生活中语言运用的能力活中能正确表达自己的理解、感受和需要,叙述过程中语言清晰、条理清楚,无语病。活中能基本表达清楚自己的理解、感受和需要,用较简单的字、词、句表达,条理较清楚。活中对自己的理解、感受和需要表述不清,叙述过程中词不达意,在实践中如何运用评价体系。

2.1 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诊断、导向作用

在实践中,我们始终注重用评价体系评价幼儿,根据幼儿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诊断、导向作用。

在课题研究的第一阶段,为了了解实验班和对照班幼儿语言发展水平,特制定了幼几语言发展水平能力现状调查分析表。调查分析表分别从对文学作品内容的了解,对文学作品中优美字、词、句的学习与运用,对文学作品中人物角色情感的理解与共鸣,理解文学作品所蕴含的社会价值,日常生活中语言运用的能力这几方面综合评价幼儿。为了让评价客观,全面,课题组还就实验班和对照班同时学习的故事设计问题进行评价,把幼儿回答的情况真实记录下来,以方便教师对幼儿语言发展水平作全面、客观的评价。评价发现实验班和对照班幼儿语言发展水平无明显差异,证明了样本提取的科学性。在课题研究的第二阶段重点研究通过有效提问帮助幼儿梳理散文诗的脉络,为了评价教师提问的有效性,我们用评价体系对幼儿进行评价,以此检查教师提问的有效性并帮助教师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教师在引导幼儿理清散文诗《微笑》的脉络时所提问题是、鸟为朋友们做了什么,让它们怎么样?小蜗牛想出了一个什么办法,为朋友们做了什么,让朋友高兴呢?通过第一次拙样评价发现幼儿对散文诗的脉络不清楚,说明教师提问的有效性低,建议教师把问题进行调整。调整后的问题为:散文诗里有哪些小动物?小鸟怎么说?小兔怎么说?大象怎么说?小蜗牛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教师根据调整后的问题进行教学,我们再次进行全面评价,发现80%的幼儿很好的掌握了散文诗的脉络,说明教师提问的有效性得到提升,较好的达到了评价的诊断、导向作用。

2.2 综合利用多种评价方法,全面了解幼儿能力

(1)评价体系中强调用多种方式评价幼儿

在实践中我们鼓励幼儿用绘画、表演、复述等方式展现对

散文诗的理解。例如幼儿通过绘画方式展现对散文诗的理解,评价者和幼儿都可以通过画面评价幼儿理解能力的高低。宋忆删小朋友的画面上有一只小鸟在唱歌,嘴边还画了一些“3”字形的图案,美名其日这是它唱的歌:“啦啦啦,你记住,我很美丽;啦啦啦,你记住,我很美丽。”还画了一只小蝴蝶,小蝴蝶说:“你唱得很好。”最后总结性的说:所以我喜欢小鸟。所有幼儿都认为宋忆删小朋友画得好,说得也很。幼儿在通过这种评价方式情感得到满足,能激励他们更加喜欢欣赏散文诗。

(2)即时评价、阶段性评价、总结性评价相结合

为了用好评价体系,我们采用即时评价、阶段性评价、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价。有时为了评价教师的某一个教学行为或是某一个问题的有效性,会采用即时评价;有时为了评价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会采用阶段性评价,本次课题研究我们做了四个阶段性研究;为了对幼儿综合能力进行评价,我们还做了总结性评价。具体做法如下:给实验班和对照班幼儿欣赏同一首未欣赏过的散文诗,通过回答教师设计的问题评价幼儿欣赏散文诗欣赏能力的高低。通过描述一件自己喜欢的玩具评价幼儿运用语言的能力。实践证明这种总结性评价能真实的反映幼儿的能力和水平。

3 评价后的收获

3.1 教师发现了幼儿的学习潜能

我们看到了幼儿身上蕴藏的无限潜能。都说散文诗难学,幼儿最多只能理解散文诗的某一片段而不可能对散文诗进行仿编和创编。通过评价,我们发现幼儿的能力大大超过预期。创编的内容多种多样,还具备了押韵能力,做到句式美和语言美统一。例如,幼儿对散文诗《夏天的歌》进行仿编时编出了很多内容:夏天的歌在哪里?啊啊啊,在小朋友的嘴巴里。夏天的歌在哪里?叽叽叽,在青青的草堆里。夏天的歌在哪里?嗡嗡嗡,在大大的蜂巢里……只要我们为幼儿发展提供了空间与时间,再加上教师足够的耐心,孩子们一定会给我们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3.2 教师学会了细致观察幼儿的方法

教师通过观察孩子的表情和动作,静下心来倾听孩子的讲述,认真记录幼儿的话语会逐渐听懂孩子的语言和他们想表达的意思。教师通过深入细致地分析幼儿的一言一行,包括幼儿的表情等,能进入孩子的思维世界,体验他们的情感,教师一下子感觉离孩子更近了,发现平时在我们面前太多一闪而过的东西。

3.3 为教师提供了教学反思的依据

教师节散文 14

【关键词】 教师教育 分散实习管理 评价

教育实习是教师教育专业学生了解中小学教育、深入实践课程教学理论,树立教师职业意识的重要环节。目前,集中实习是学生教育实习的主要形式,集中实习固然有其优势,教师可以集中指导,学生能进行系统的实习,但由于人数过多,每个学生得到的讲课、指导机会显得不够,每个学生的也情况及需求各不相同,集中实习模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1 教育实习管理与评价模式现状

综观当前的教育实习,以W学院为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没有把教育实习管理与评价模式进行整合,过程管理规范性不足;如何整合教学与管理资源,如何让管理评价体系与教育实习模式结合,从而达到最优化,是亟需解决的问题;二是实习前教学技能训练与试讲规范要求尚有差距,亟待健全评价标准;三是教育实习形式单一,满足不了学生多元化需求,教育实习形式可多样化,有必要建立多元的教育实习管理模式。建构符合学院实际的教育实习管理与评价模式,关键问题是构建教育实习与管理评价模式系统;建立健全对实习生、实习指导教师、实习管理者的评价标准及管理规定。

2 构建教育分散式实习管理与评价模式的方法及内容

2.1 选择适合本校实际的构建方法

W学院主要采用理论研究与行动研究结合的方法构建教育分散实习管理与评价模式。通过对相关教育实习与管理评价实践与理论的整理研究,为教育实习与管理评价模式系统构建提供初步的理论框架。同时对W学院的教育实习模式进行探索与总结,构建具有可操作性、创新性、可推广的教育实习与管理评价模式系统。具体为:首先,对W学院教育实习模式进行总结;其次,反思W学院教育实习与管理评价模式系统的优缺点;再次,将教育实习指导手册与教育实习管理手册修改定稿,提出可供借鉴的教育实习与管理评价模式系统。

2.2 教育分散式实习管理与评价模式构建的内容

教育分散式实习管理与评价模式构建的内容主要是:构建教育实习的具体操作流程模式;研制教育分散实习管理规定;研制教育实习指导手册(学生版、教师版)、教育实习管理手册(教师用);编制《教育实纲》、《教育实习管理规定(分散)》、《教育实习指导手册》、《教育分散实习实施细则》等。通过相关管理文件和规定的制订,规范教育分散实习管理、评价的原则、方式方法。

3 构建分散式实习管理与评价模式的步骤

3.1 准备阶段

3.1.1 编制教育实习管理大纲和实施细则

编制《教育实纲》,在借鉴W学院旧版《教育实纲》的基础上,根据当前W学院教育实习情况的变化制定新的《教育实纲》,分散实习和集中实习用统一一份大纲。编制《专业分散实习实施细则》,明确分散实习实施的具体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等。

3.1.2 编制教育实习指导与评价标准

编制《教育实习指导手册》,分为教师版和学生版。教师版明确了实习指导教师的职责,具体指导任务和方法;学生版对教育实习目标,要求,具体任务,实习考核等内容进行了详细规定;编制《教育实习生手册》,供学生实习期间填写相关表格、听课记录、指导教师评价表等,以备考核评价学生实习情况。通过上述文件编制,明确了教育实习指导的具体方法和步骤,确立了教育实习过程的评价标准。

3.2 实施阶段

3.2.1 开展教育学生分散实习前指导

把分散实习学生按已联系实习单位的情况进行分组,如按小学、初中、高中和年级加以分组,并从学院选派相应的指导教师对分散实习学生进行实习前撰写教案、试讲、评价等指导,各个环节均保证在两轮以上,每次试讲均填写《教育实习课堂教学试讲测评表》,以保证分散实习生能熟练掌握教学技能和相关的教学内容。根据学生情况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以保证实习期间能顺利完成实习内容。由此,做到循序渐进,逐步推进的施行,以保证分散实习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3.2.2 教育分散实习过程管理

由于分散实习学生分布在全国各地,指导教师不能亲自到每个学校了解情况和进行指导,鉴于此,W学院成立临时分散实习管理办公室负责具体管理、联系工作。学生定期通过办公室电话或电子邮件汇报实习情况,并咨询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实习期间不得少于3次汇报。以便学院实时掌握实习生的情况。学生分散实习期间严格按照要求向办公室汇报实习情况,办公室针对不同实习生情况给予相应指导。

3.2.3 分散实习考核评价

分散实习学生完成实习任务返校后,学院组织相关指导教师对分散实习生进行考核,选择学实习期间的教学篇目进行课后说课,并填写《教育实习课堂教学课后说课测评表》,指导教师根据实习前试讲情况与实习后说课情况进行对比,给出考核成绩。同时,要求学生上交实习期间所填写的《实习生手册》,并上交实习调查报告,根据实习生提供的实习资料,及教学考核最终评定实习成绩,并选出以百分之五的比例选出优秀实习生给予表彰。这样的考核评价可以据此判定学生的实习等级,也是对学生分散实习的一种间接监控方式,可以从实习的各个环节对学生实习进行管理和评价,提高了分散实习管理的效果。

3.3 总结阶段

总结分散实习模式为:实习前指导——实习过程管理与指导——实习后考核评价。整个过程指导教师均参与其中,对实习生的实习全程监控和管理,同时管理内容又可

当然,在教育分散实习管理与评价模式的构建过程中,仍对实习生实习期间的具体实习效果的监测有一定难度,对实习生实习期间的指导显得不够充分,如何对分散实习生在实习学校的教学实习进行有效的指导仍将继续加以探讨。

参考文献:

[1]王跃光。高师院校教育实习模式研究[J].教育探索。2008(7).

[2]崔雪梅。地方综合性民族大学教育实习模式的初探[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6).

[3]廖红。“三段四模块”教育实习模式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09(6).

[4]王后雄,李香艳。两岸四地高师院校教育实习模式的比较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10(2).

教师节散文 15

[关键词]离散数学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中图分类号:O1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09)1120178-01

离散数学是研究离散量的结构和相互关系的数学学科,大多高校在计算机专业和信息专业开设离散数学课程,该课程是许多计算机专业课,如《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和人工智能》、《编译原理》等课的必备基础。离散数学课程重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讲授与基本方法、基本运算技能的训练,着重培养学生抽象思维、逻辑推理和用数学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内容包括数理逻辑、集合论、代数系统和图论四个方面,内容繁杂,覆盖面广,教学课时又不太多,并且概念多,理论性强,高度抽象,所以,怎样帮助学生从繁杂的知识中找出最重要最根本的内容,并在有限的学时内让学生正确理解,通过练习会熟练应用,以达到基本掌握离散数学的目的,是该课程教学的难点,也是师生普遍关心和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对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一、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设计《离散数学》教学内容

应根据不同办学层次,专业背景和人才培养目标构建离散数学课程的教学方案,这是整个一门课程的设计,依据就是不同专业方向的教学培养目标。数学专业的离散数学课程教学内容重在离散数学的数学理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教育可以分为科学型(计算机科学)、工程型(计算机工程)和应用型(信息技术)三种类型,不同类型可以设计不同的知识单元,对离散数学诸多内容进行适当取舍。

二、教学方法探索

(一)多渠道培养学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没有学习兴趣,就谈不上有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不可能真正学好一门课程,培养兴趣可以尝试以下几种途径:

1.抓住开头,激发求知欲。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方面,要注重开好这门课的头,第一节课进入理论知识讲授之前,可以通过实际例子,例如“理发师悖论”、“哥底斯堡七桥问题”‘“四色问题”等说明离散数学的应用,另一方面,每节课采用多种方式灵活的开场白,如以知识来源、背景开始,或以实际问题引入,或以逻辑游戏提问,或以前述章节知识的延伸开始等。

2.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兴趣。在教学中随时把具体内容和学生的专业课相联系,如利用布尔代数研究开关电路而建立一门完整的数字逻辑的理论,对计算机的逻辑设计起了很大作用;图论中的平面图、树的研究对集成电路的布线、网络信息流量的分析有很大的理论指导作用。

(二)重质疑强调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是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启发式教学的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深入理解,刺激他们的求知欲是最关键的,有多种启发教育模式,如对比启发、反例启发、设疑启发、实例启发等。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在记忆、应用极大项与极小项的性质时经常出问题,掌握不清楚,甚至把常用的记号都记错了,于是将他们写在一起,利用各自成真赋值、成假赋值与记号下标的关系,通过对比找出二者的规律,方便学生记忆。在讲授条件联结词的真值时,我通常举下述容易理解的例子消除学生的模糊性观点:爸爸说:“如果你期末考试得了全班第一名,我将给你买台电脑作奖励。”那么只有当孩子考了第一名但是爸爸没有给他买电脑时,才说明爸爸没有兑现诺言。这样,当条件联结词前件为假,不管后件是真还是假,条件式均为真。

三、教学手段多样化

(一)章节总结,精选习题,举一反三。每章结束后,安排习题课很必要,教师进行系统的章节总结,学生通过教师有条理的总结回顾本章内容,搞清所学知识的本质和内在联系。选择习题时要选至少能说明一个或多个重点问题的题目,且难度适中,讲解时提倡一题多解,启迪思路,同时归纳做题规律和技巧,例如在讲解命题逻辑中判断推理是否正确时,可以采用真值表法、等值演算法和主析取范式法,学生通过练习,就可以体会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总结出什么样的推理用什么样的方法判断更简捷和方便。另外,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适当选取一些教材以外的题目,开拓思路。

(二)增加实验教学环节。离散数学有注重应用的一面,笔者认为可以利用上课时间介绍一些基本理论和方法,让学生在课后自由上机完成实验,进行实验教学关键是怎样合理设计实验题目。

(三)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手段优势互补。多媒体教学的引入,改变了“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和一本教科书”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充分节约了板书时间,有充分的时间解释概念和分析证明思路,还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加深对知识重难点的理解,课后学生从老师那里获得课件进行知识巩固的时候,有利于课堂场景的重现,更加深印象。但是教学也不能仅仅依赖于多媒体,由于信息量增大加上有些推理的过程很需要详加推导和解释,所以要把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结合起来,优势互补,概念、定理、例题采用多媒体演示,而需要推导或课件上步骤有跳跃的地方采用板书形式。

四、考核方式改革研究

传统的考核方式是试卷考试,考察学生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以及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笔者建议可以尝试采取试卷考试、平时考核和撰写离散数学论文三部分成绩有机结合的考核形式,老师大致指定论文范围,由学生在范围内自由选题,这种方式一方面使得学生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学到了不少在教材中没有的知识。

五、结束语

离散数学课程有益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逻辑推理和用数学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教与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提高教学效果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经验,在教学中宜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如何确定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完善考核方式、加强实践应用,如何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这仍是今后教学实践中需要不断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耿素云、屈婉玲,离散数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