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祭的散文【优秀11篇】》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一份唉思、一次祭奠,
清明祭现代散文 1
清明祭现代散文
驾车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扑面而来的春风暖融融的,路两边油菜花芳香诱人令人陶醉,今年又将是一个丰收年。
绿油油的麦田给大地铺上了绿地毯;一块块金黄色的油菜花点缀其间,散发出淡淡的清香;路边高大挺拔的泡桐树开着浅紫色喇叭花招摇过市;还不时有花团锦簇的桃林被我甩在了车后……
一会就来到那片我熟悉的地方,徜徉于松树林中,父亲就安详地躺在树林边的小山坡上已经三十多年了。
站在父亲的坟边眺望,不远处就是一个小型水库,四周是小丘陵,湖光山色,风景迤逦,好像一个自然的硕大盆景,青山绿水,相映生辉,横山小镇就安卧在水库的西南面。
那里曾是我童年的乐土,是我梦中萦绕的乐土。
小的时候经常随母亲回娘家省亲,对那里我很熟。舅家的大门临街,后门出去便是一弯池塘,池塘边是一簇簇的芦苇,鹅鸭在水中嬉戏。那里的人们善良诚实,宽厚待人,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他们贫困交加,日子很艰难,有的人家甚至连媳妇也娶不上……
那里的人们都和他们的祖先们一样朴实无华,无怨无悔。他们像一株株无名的小草,可也坚信一颗露珠能养活一个生命;他们像一棵棵树,也有春华秋实,默默地繁衍着养育着后代;他们像一只只野兔,也要坚强不息地、艰难地庇护它们的子女……难道这不是在为社会做贡献,为后辈人造福吗?
我在父亲的脚下轻轻地跪下,默默地表达我的感激和思念的情怀。
父亲,今天是清明节了,每到这个日子,我的心中就充满了对您的思念,思绪悠长……
三十多年了,我无时无刻不在思念您,每年的今天我都会跪在您的坟前,倾诉我的思念。
我清晰的记得,我还在很小的时候,生病了,是你把我扛在肩上带我到医院去,别人看见了都夸你是个好爸爸。等到我能读书的时候,是你把我送学校读书,告诉我为什么要读书。我读高中那年,您在病床上还惦记着我,不要忘记去上学,我永远不会忘记。给我影响最深的是,改革开放候第一次高考我落榜了,可按规定做民师是免试的。你就去找大队(当时的村就叫大队)书记、大队长等,还有当时的小学校长(我的老师),费尽周折才把我搞到大队的小学校里去当名民办教师。那可是我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呀,从此我就与教书育人结下了不解之缘,我从此也就跳出了农门,成为一名真正的教师了。你是一名医生,一辈子行医,医德高尚深得一方百姓的推崇,是你的言传身教,让我也深知如何做人,如何敬业。因此,我教书的原则就是“凭着良心教书,教好每一位学生”,我会尽我所能,把我的`学生教好,成不了才也要让他
爸爸,您的孙子已经长大成人了,大学毕业现在在定远上班,去年已经娶亲成家立业了,您听了这个消息应该很高兴了吧。母亲今年91多岁了,身体还好,就是苍老了许多,您在天堂放心吧,我们会照顾好她的,就像小时候你照顾我们一样。
小鸟依旧在坟边的树林里欢快的唱着歌,枯萎的藤蔓稀疏了地上与地下的距离。风里搀和着泥土散发出来的气息,一点点浸润着上坟人的心,让他们再也没有抵抗能力,不禁流下了热泪。瞳仁扯起阴阳相隔的哀殇,让那颗在灵魂缺口滚动的泪,顺着草根流进了坟茔,把阴阳两隔的人牵扯到了一起,互诉衷肠。
父亲,你劳碌奔波奋斗了一生,好好地休息吧。我会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我们将会继承和发扬您留下来的勤劳、朴实的优良传统和做人的原则,在任何时候绝不给你们丢脸!
我们回民虽然不用在坟地上摆设祭品,但我会用我的双手捧上几捧黄土,把您的“家”多培点土,让您住的安心,用以寄托我对您的思念与崇敬。
清明祭生活散文 2
清明祭生活散文
几乎每一年的清明,我们几姊妹都会领着孩子在母亲的带领下去祖父、祖母、父亲、大弟的坟前点上香蜡,烧上一些冥钱,放上几卷鞭炮,然后虔诚地祷告跪拜一番。
祖父母、父亲和大弟的墓地分散在三处,我们自然从祖父母的墓地开始。祖父是早在我出生之前就已经过世了的,因为没有留下照片,所以我对他没有丝毫印象;祖母我是见过的,只是她重男轻女,不大亲近我们,加之一直跟叔叔住,我们之间的感情比较淡薄。站在祖父母的坟前,我突然想起姑父来,姑父是个既严厉又活泼的人,典型的刀子嘴豆腐心,看似不近人情,其实待人很实诚。每次逢年过节都喜欢跟我的叔叔、姐夫们打牌,边打牌边不停地说笑打闹不休,晚辈们都很喜欢他。姑父很有生意头脑,曾经开了两家加油站,可惜他在十年前因为扑救油罐大火被烧成重伤。当时正从油罐车上往油罐内卸油,由于司机玩忽职守使燃油溢出,被路边垃圾堆里尚未熄灭的煤灰引燃,大火瞬间窜上油罐,眼看就要引发大爆炸而殃及民居,姑父赶紧拿起灭火器奋力扑救。大火终于扑灭了,姑父也被烧得体无完肤了。在治疗过程中姑父还在跟前来探望的亲友开着玩笑,并且与我的叔叔、姐夫约定,伤愈之后一定和大家好好喝一顿,谁知没过几天却因并发哮喘病,英年早逝。我还清楚地记得,那一年清明节给祖母立碑时,身材魁梧的姑父虔诚跪拜的情形。
在祖父母的旁边有一座坟是每一次都要祭拜的,那就是黄奶奶的。我依稀记得在我很小的时候,邻家的黄奶奶经常过来照看我们。见我家的小孩多,父母忙不过来,黄奶奶就经常帮我们洗衣做饭。母亲心里很是过意不去,就说:“黄婶,您这么帮我们,我该如何报答您呢?”黄奶奶就对母亲说:“俺纯儿没有兄弟姐妹,将来我死了之后,她回娘家来了,你给她做顿饭吃,就是对我最好的报答了。”母亲始终记着黄奶奶的话,一直与纯姑姐妹相称,两家交往甚密。几年前,纯姑的儿子忠哥还将房子搬到了母亲的屋后,从此,白发苍苍的纯姑便几乎每天都来与我年逾古稀的母亲闲话家常了。母亲每次祭拜时都不忘嘱咐我们一定要给黄奶奶也烧上一炷香,而且要一直延续下去。
大弟的墓地因为离祖父母不远,所以随后便去看望大弟。我的大弟不到两岁就得了脑膜炎,留下了后遗症,从此一直走路趔趄不稳,说话含糊不清。在他四岁时曾经跌落池塘被七岁的我在慌乱中救起,侥幸未死;七岁时,因为遭到小孩子取笑而执意不肯上学,母亲只好一有空就掰着他胖乎乎的。手指耐心地教他数数;十五岁时,因为羡慕男人们喝酒,曾经偷偷地将姐姐的口红涂满一脸,当我们惊讶地诘问时,他竟理直气壮地反问道:“哪个男人喝了酒不是这样脸红的?”母亲一边帮他擦洗,一边心疼地笑骂着;十八岁时,他已经长成了一个非常英俊的大小伙了,皮肤又嫩又白,见到邻居家的新媳妇就脸红,后来有人逗他说要给他娶媳妇儿的时候,他便会指着那女子说:“我以后娶媳妇儿就娶她那样子的。”可惜二十岁时他就因病去世了。母亲承受不住巨大的丧子之痛,日日跑到他的坟前嚎啕大哭,尤其在刮风下雨的日子哭得更加厉害,执意要往外冲,说是不能将他独自留在山坡上。唬得我们赶紧一齐哭着拖住她。站在大弟的坟前,我想起我曾经做过的一个梦:看见电话机闪动着很诡异的绿光,我拿起话筒,却听到去世多年的大弟的声音,吐词非常清晰,全然没有生前的那种含混不清。我好激动,一个劲儿地追问他过得好不好?想不想回家?他说他过得很好,想回家,只是天遥路远,回不来,仿佛是在另一个星球上,没有相通的路。
父亲的墓地在另一个高高的山坡上,坐西朝东,绿树环绕。父亲是家里的长子,小时候吃过不少苦,十来岁就独自驾着铁耙耙田,以至有一次不慎滑倒,被锋利的铁耙扎伤了腿,在小腿上留下了一道可怖的疤痕。也许是因为生活的压力太大了,——曾经有一个时期,家里五个孩子一齐上学,——父亲表情严肃,不苟言笑,然而十分聪明。泥工、木工、篾工,样样无师自通,没钱买荤菜,父亲就自己织网捕鱼来为我们改善生活。父亲还曾经做过几年酿酒师,小时候,我经常去酒坊玩,特别喜欢闻那浓浓的酒香。那时候,为了省柴我家每天的米饭都是放在蒸酒的大木桶里蒸熟的。至今,我还清楚地记得,我们几姊妹抬着一大锑盆饭穿过一片松树林的情形。
孩子大了,父母便寻思着将一间大房隔成两半,没有材料,父亲就带着我们打夜工做土砖。我记得那一夜的月光特别亮,——是迄今为止我见过最亮的一次,——照得大地如同白昼,母亲和姐姐从田里挑来一担担的粘泥,整齐有序地倒在屋前的晒场上,父亲则将粘泥使劲砸进砖模,一按一抹,一块大大的土砖就做成了。父亲的身边放着一大盆水,每做一块砖都要洗一下模具。我站在大木盆旁痴痴地看着水中的月亮,月亮被父亲一次次地搅碎,碎成一地星星,钻石般耀眼。夜深了,土砖布满整个晒场,放眼望去,只见湿漉漉的砖胚一闪一闪地眨着疲乏的眼,诱人瞌睡。
父亲是因肝癌去世的,从发病到去世历经了三个年头,饱受了病痛的折磨。记得那一次,我从广东回家探望父亲,特意带了一台照相机,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给父亲拍了一组生活照。平日里严肃、腼腆的父亲也许已经知道自己大限将至,格外配合。望着他那强颜欢笑的脸,我几欲泪下。忙碌的父亲在我的记忆里几乎没有正眼瞧过我们,而那一回,我发现父亲的目光一直追随着我,让我感觉很不习惯,有一次我甚至很不耐烦地将手里的东西掼在了地上。正是这个幼稚的举动让我自责了十多年,因为永远没有了道歉的机会,还将继续自责下去,直到终老。
清明祭心散文 3
清明祭心散文
在梦里,踮起脚尖遥望远处, 聆听心的声音,
你总是占据着我的思想,时光雕琢了岁月,沧桑如歌,
你的身影,每年的清明都会随流年奔走,越来越浓烈。
熟悉的身影,陌生的脸庞,眼角未干的痕迹,是不曾隐藏的心迹。
只有在夜深人静,华灯初上才会苏醒,却也在每一个天边泛白的黎明离去。
堕落, 不再是没有情感的空白,却成了我唯一宣泻的理由,
我知道,我从来就没有快乐过。假装的笑意,却是习惯了这样的隐藏,
谁又能知道?那么年过去了,我还是不曾改变过我的固执。
轮回,不再为你守候,灵魂随风飘荡,脚下,再也拖不动身体的负重,
像无帆的船只,终日飘摇于暴风雨之中。
它的结局,将会碎在海的中央,沉入水底,连同我的心,深深地在海底的沙砾下埋藏。
昨日魂游笑傲湖,才知情爱是不败,
世间多是痴情人,唯有洒脱能自在。
我知道,我这样的人,什么都可以学会,就是学会不了洒脱,
说好了,放任自己,旅任结局,放任灵魂里的。背叛,
尘世里的一切都与我无关,我不再是属于谁的谁,那么我的生命又与谁何关?
爸爸,妈妈,是永恒,永恒的痛,好不容易,收拾好的心,却被一次次的现实冲激得无力可退。
我的人生里,除了退,已经找不到任何走过的痕迹。
风在飘,雨在落,心在流泪,能止住我泪水那的是那年无言的吵闹,
他是我的哥哥,亦是我的情人,更是我唯一唯一爱的男人。曾经以为,一生一世的身心只是属于一个人,
但是,所有的美好,在现实的逼迫下,承载所谓的负累。
我不再是我,我也不属于他,只有不曾改变过的心,是我执着地等待。
镜子,里颓废的倒影,再也不见往日的真颜。
耀眼的阳光里,影子始终匍匐在脚下,再温暖的阳光,也透不过心的坚层。
摇熠的彩色纸钱,再风中飞舞。像是天堂里的人们还是舍不得尘世的风景。
墓前,泪,顺着身心,落在尘土。漫天的纸灰在飞扬。我在心里默默祷告。
在有生之年,如能再见你一面,再一次铭记你的容颜,再一次感受你的心跳,再一次将你的笑种在我的心里,
那么我即心足矣。记得,忘了,今世的承诺,下辈子,再延续今世,不曾拥抱的结局。
清明祭的散文 4
有关清明祭的散文
在我幼年每逢清明节,母亲总骑上自行车带着我到十几里外的外婆家,祭奠在我出生前先后离世的外公和二舅。那时祭祀的方法极其简单,摆上一些简单的供品,烧上几张黄裱纸,点燃几挂鞭炮,大人们鞠几个躬,孩子们磕几个响头,几个舅舅在坟头上添些新土并在坟尖上插几株柳枝。这些仪式对于懵懂的我来说,感觉死亡是那么的遥远和不可思议,并没有多少哀思的成分,有的只是一些新奇,根本无法了解其中的寓意。等到懂事以后,再经历这种事情,就多了一些酸涩的眼泪,眼前幻化出那些亲人的音容笑貌,想象他们曾经的往事与岁月,每年更新着不同的幽思和怀念。
在我十六岁那年的正月初六,三舅意外的辞世,使我第一次近距离的感受着与亲人的生离死别,伤心而痛苦。想想之前看过抑或参加村里人葬礼的情境,看着离世者的亲人们痛不欲生的样子,在幽咽的唢呐声中,直让周围看热闹的人唏嘘不止,甚至潸然泪下。我看不惯这种心碎的场面,内心的敏感和脆弱,总让泪水决堤般的爆发,以致形成了对葬礼的远离和逃避。初八的上午,当大哥带着一个表兄跑到镇上中学接我去参加三舅葬礼的时候,我对这一突发而来的噩耗震惊不已,整个大脑刹那间懵了人也完全傻掉了。正处于不惑之年的三舅,是由于家庭琐事的牵绊再加上饮酒过量导致死亡的。按照农村的习惯,需要经过亲戚们的祭奠之后才能下葬。匆匆设置的灵堂庄严而肃穆,三舅家早已下学的表姐和表弟头缠白绫,跪在三舅的遗像前痛哭流涕,其他表兄表弟们也都跪在灵棚两侧,大哥和我还有姨家的表弟也作为孝子跪在灵棚之中。哭声阵阵,泪水涟涟,悲痛的场景让我挥之不去的是三舅的身影,念念不忘的是三舅的关爱,感慨良深的是三舅的英年早逝。岁月之轮,已然荡出遥远的时光,数年后三舅家表姐的意外死亡,更是道出了人世间生死无法掌控的无奈与生活的辛酸。
二零零二年外婆去世的时候,正是我远离故土来到渤海湾滨海新区读书的第一年。那时已临近假期,而年终考试是必须的事情,无奈不得不与外婆的葬礼抱憾终身。噩耗传来,悲痛得让我不能自已。一整天,我静静地坐在教室的角落里,耳边聆听着MP3里传出来的哀乐,在遥远的北国独自哀戚。我以回忆的方式,哀悼着我的外婆,一次次地泪流满面,脑海深处一次次放映着与外婆有关的生活情节。外婆的一生是不幸的,早年间外公和二舅的离去,让多子女的家庭苦不堪言。柔弱的外婆,毅然扛起了家庭的重担,以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承受着生活的重压和艰辛。母亲出嫁以后,外婆一直都关心着母亲。在我的记忆中,外婆每年都会来我家数次,帮母亲照顾我们哥俩。外婆的手摔伤过,但针线活很好,那些年我们家的棉被拆洗和一家人冬天御寒的棉袄,母亲从来都不用发愁。我出来读书前夕,外婆的腿摔伤了,由于在百十里地的外县医院救治,竟未能前去探望, 到了冬天,腿伤还未痊愈的外婆,诱发其他疾病迅疾告别了这个世界。母亲后来对我说,外婆临去时头脑的清醒的,嘴角挂着笑容。关于外婆的回忆还有很多很多,一些曾被我写进了散文《遥远的`回忆》,被收录进《海韵》一书,也算是这些年来对外婆离世后的纪念吧。
这些年,无论身体还是心灵与故乡越来越陌生,距离也是愈来愈远。求学,工作,出国,爱情等等,逐渐淡忘了那些在我生命里给我诸多关怀和疼爱的亲人们,每次匆匆的归家有的仅能打上一次招呼,有的几乎断绝了来往,偶尔想起故乡,想起故乡的那些亲人,心湖之上荡起思念的涟漪,在心里就会喊上一句“你们过得好吗?”过后,由于生活的繁忙又都把这些事情抛之脑后了。
这十几年的光景里,我的曾祖父和三奶奶也相继撒手人寰。村里正实行殡葬改革,已经没有数年前那么隆重的葬礼了,几乎都是简单的火化了事。这些都是我回到故乡在人群里寻觅着熟悉身影的时候才得知的,一堆黄土相隔两世人,那份悲伤已是溢于言表了。对曾祖父记忆最深的就是每年给我和哥哥发压岁钱,除夕傍晚拄着拐杖,精神矍铄地向我们家走去,这段路有一里多地,要穿过三条街道,拐上几个弯,在村人们的视线里成为我们村每年的一景。钱不多,每年一元,崭新崭新的,持续了多年。初一一大早,父亲便会带上我们兄弟两个,给寄居在三爷家的曾祖父磕头拜年。曾祖父乐呵呵的,向我们小辈们散发着几个姑奶奶平时孝敬他的糖块糕点之类。农忙季节,打麦场上,各块未收割的麦田边,都有曾祖父为我们几家看护的身影。那些年,曾祖父几乎每天这样从村子的东边出发,蹒跚而行到南边再绕行西边而后回到村子,无形之中,我们几家庄稼的健康生长多了一些保障。曾祖父走时很安详,于九十高龄无疾而终。三奶奶比我父母年龄还小几岁,与我母亲的关系非常好,字识的不多,在村里很得人缘,对住在他们家的曾祖父照顾有加,还是我们村“十大孝敬儿媳”之一呢。三奶奶是个很勤快的人,三爷在镇上高中食堂做饭,平时很少在家,家务和农活都放在了三奶奶的身上。三奶奶从不叫苦叫累,地里的农活不甘落后,庄稼还都生长的很好,这一切赢得了村里人的赞赏和敬重。三奶奶家的叔叔和我同岁,职业学校毕业后带着一帮人在外打拼,取得不俗成绩,娶了一个漂亮的媳妇;小姑很有才华,读高中时在县市报纸的副刊发表了十几篇散文,如不是很早地嫁到了镇上,文学道路应该一片光明。按说,刚过半百之年的三奶奶过得很幸福,谁知,表面乐观的三奶奶由于家庭琐事想不开喝了农药寻了短见。后来,我去了三奶奶的坟前,草儿已然青了又黄,在偌大的坟场西南边,目睹至此我已是欲语泪先流,三奶奶对我们家的好历历在目,对哥哥和我的关爱更是刻骨铭心。如今,感怀之余,只能借助些许的文字寄托哀思了。
二零零八年腊月的一天,在我去上班的路上,父亲打电话告诉我奶奶走了,如果能回去还是回去一次。我嘴上答应了,但在时间上我肯定错过奶奶的葬礼,迟到的归途俨然没有意义。那年中秋节,我给奶奶打过电话,奶� 奶奶喘着气,说话很慢很少,只是听我说一些我在外边的情景。我安慰她好好养病,奶奶很吃力地答应着。就是那几分钟的电话,成为奶奶与我的最后告别。至今记忆犹新的场景,那年春节,我先是半路拐到同学家参加婚礼,回到家吃晚饭我就去看望爷爷奶奶,正好他们家“过油”(我们当地过春节的一种习俗,一般在春节前几天),奶奶迈着三寸金莲端着刚刚炸好的鸡块一个劲地劝我吃,后来做好的汤非让我喝上一碗,说看见我来了,做的有我的,不喝就剩下了。初一那天大哥大嫂和我去拜年,奶奶又每人发了一百元钱。我们都是能挣钱的人执意不要,说回来都没孝敬他们呢。奶奶说,只要春节回来都发压岁钱,媳妇和孩子都有,不要不行,还要我早点领回来媳妇带给她看呢。看得出,奶奶那时很开心,身体一点也没有生病的样子。听父亲说,奶奶的葬礼很隆重,村委里派了人,爷爷在教育界的学生们闻讯赶来了很多人。我想,一字不识的奶奶在世界的那一端,享受着身后这样的归宿应该很满意了。
在这个杨柳含烟的清明,还有一些亡去的亲人值得追忆和思慕。我很惭愧,曾经的曾经不能亲身去一一送别他们,更不能在每年的这个季节在坟前焚香祭奠,惟有数行的文字来表达我的哀思,追思过往的岁月,感恩他们的给予和宽容。在外这么多年,我已经深深明白——人生错过的美好是遗憾,错过的悲伤也是遗憾。只是,那些已经离去的所有亲人,俱都活在我的心中。
我所有离去的亲人,我为你们祝福,愿你们在天堂里幸福!
清明祭吟散文 5
清明祭吟散文
( 一) 年年清明雨雪飞,
路口烧纸悼亲人。
金钱银钱随火去,
游子千里望家坟。
清明节即将到来,仅以两首小诗,悼念劳苦一辈子,在我大学三年级就撒手人寰、终前还让我好好学习、我未及回报的父亲。享年83岁。
悼念含辛茹苦,抚养四个儿女和一岁半亲娘就去世的孙儿成人,坚韧不拔,我竟不能送终的母亲。享年75岁。
悼念对我爱护有加,时刻关心我的两个姐姐。二姐病重去世我竟因故不知,想起来心如刀绞。大姐享年73岁,二姐享年68岁。
悼念大前年去世的哥哥。他一生受政治影响(已平反),六零年逃荒到新疆,终年85岁。病重时曾飞新疆探望。
(二)清明时节云低垂,绿枝不见雪花飞。
十字街头画圆圈,冥币元宝烧成灰。
丰都银行邮寄忙,滹沱河畔送钱汇。
不孝儿子含泪祭,遥望家乡梦几回。
注:草原小城清明时节有在十字街头烧纸遥祭故去亲人习俗。先在地上画一个口向家乡的圆圈,在写有丰都银行(阴间银行)转故去人生前地址和姓名及祭奠人地址姓名的纸先点着,扔在圈外,开始邮钱啦,一边翻烧冥币、金条元宝,一面和故去亲人开始说话。看着火光冲天,祭奠人感情释然,但不卫生,又是迷信、陋习,还易发生火灾,每年都有警察监管,但很少纠纷。因为谁都是父母生养的。,何况已形成习惯。
祭奠亲人本是家庭私事,但只有东方人,特别是中国人家祭隆重,而且每年必须。这是中国家庭观念特别严重,亲人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联系十分紧密所致。常言说有国才有家,而国家是由亿万家庭组成的。家庭的维系,是国家长存,不致亡国立于世界之林的重要基础。因而家祭也和国家兴亡联系着,我体会特深刻。我出国多年,到过不少国家,每遇清明节,都向家乡遥拜,不忘家乡父老。我国许多著名文人写过许多清明绝句,脍炙人口,流传至今,盖因于此。
我二十四岁支边到内蒙草原,虽每年春节必携妻带子回家陪老母吃年夜饭,但清明回老家给父母扫墓极少。去年我终于有机会回家乡扫墓,在坟前伫立默哀,烧纸跪拜,回忆在双亲生前不能报恩于万一,又不能在清明时节常回家乡拜祭,不禁愧疚,沉痛哀戚。边陲距家三千里,曾公务缠身,七十四岁清明扫墓,也算了却了一桩心事。老同学见了我很高兴,说孝子回来了,我激动又惭愧。
(三) 清明时节雾霭重,
双亲坟前烧绿红。(冥币)
一缕青烟几千亿,
不及父母舔犊情。
祝二老在天国生活得更好,顺便告及,你们四个重孙(女),两个考上了大学,一个即将去英国深造。孙女靠上了重点中学,四百学生列前二十名。小重孙八岁能读长篇小说,还给我朗读呢。我哥哥给你在新疆留下一个孙女,生活得也很好,时常给我来电话请安。勿念啊。
清明祭的散文 6
关于清明祭的散文
离清明节渐行渐远,兩却越下越密实,路上行人欲断魂的日子,人们用各种方式缅怀那些故去的人们。
一束鲜花,一杯烈酒,黄天厚土间,阴阳相隔的人们已是生死两茫茫,扳着指头算,龙泉山灌溉工程已有四十余年,曾经热火朝天的场景已经湮灭于碧波荡漾的绿水青山之中,如果不是刻意问起,没有几个人知道好山好水间竟发生过荡气回肠的故事。
舟行碧波,人若画游,谈起三岔湖的美景,父亲总是沉默无语。
别看二十年没有涉足三岔湖,父亲却能如数家珍般的说出区公所的所在,三秦会馆的所在,兴致好时,居然能哼唱当年挥舞钢钎二锤时唱过的歌,时间是最好的调?师,当年时代最强的音符竟然 沦落到了与社会格格不入。
记得早些年的清明节,父亲还会走上一二十里的山路故地重游,看一看当年挥汗如雨的地方,在纪念碑下缅怀那些为修建水库牺牲的战友。
所谓战友,其实就是农民工,当初修建水库时,按部队的编制把三岔区编制为一个营,握惯锄头的农民,一下就变成了以战友相称的水利战士。
在中国文化里死者永远是最大的,隆隆炮声中,有包括杨代兴在内的一百多位烈士,为龙泉山水利工程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由于历史原因,很多人都没有被追认为烈士,国家能够给出的抚恤金也只有区区一百元,一条条鲜活的生命,为了能够彻底的摆脱干旱,就这样无私的交给了国家。
父亲说如果不去看这些烈士,无论如何都是无法心安的。
饮水思源,这个看似简单的道理,正在岁月的轮回里被逐渐模糊,逐渐洗刷。
做为当年的建设者,父亲早已青丝飞霜,像其他的建设者一样,七老八十了还在一亩三分田里辛勤劳作,面朝黄土一辈子,从未有过停歇!
湖光山色日渐潋艳,甚至有人把它比作了小西湖,遥想当年的石盘水库已经是远近闻名的龙泉湖,猫碧梁犹在,最初的建设者很多已是风烛残年,他们愿望很简单,就是能够到当年挥洒青春和汗水的地方去看一看,走一走,然而高昂的费用,让手头紧紧巴巴的老人们只有望湖兴叹!
父亲也是想到水库上看看的,最终也是因为费用的原因而放弃了,农民是没有养老保险的,活到老要干到老,动则几十上百的费用,真的是伤不起呵!
前几日,看了王炳荣版主的'贴子《鲜花祭英烈》,父亲激动了整整晚上,很多年以来,三岔水库一直都是老一辈建设者们不可缺失的回忆,是一个可以触摸到青春的地方!
巫昌友说青春不堪百度,但青春却是可以祭奠的!
四十年前父亲不认识工友冷林熙,四十年后白发苍苍的父亲仍旧不认识贵为词赋家的冷林熙。
两个人生轨迹完全不同的人,却因为一段火红的青春岁月——龙泉山灌溉工程,有着共同的情结。
多少年了,太平桥杨代兴的影子一直在冷老师的记忆里鲜活着,那像树叶一样飘荡在半空的身子定格了一个悲壮的时代,在不缺乏英雄的年代,这样的牺牲依旧震撼心灵,太平桥杨代兴成了整个龙泉山灌溉工程牺牲第一人,他的事迹是对“人民才是真正英雄”最好的注解 。
冷老师亲自致悼词。
亲自扶送杨代兴的灵柩回太平桥乡下。
四十年的光阴洗刷了山河,却冲不淡冷老师对战友的怀念。
由于年代久远,冷老师只能在蛛丝马迹般的记忆里,寻找杨代兴家乡的具体位置,希望能在清明时节给战友送上一束鲜花,敬上一杯烈酒!
雨纷纷,涟漪了三岔湖水。
冷老师来了,苏文杰老师来了,巫银模老师来了!
王华金老师来了,王炳荣也来了!
一些东灌工程的建设者,亲历者和建设者后代也纷至踏来!
沒有人组织,沒有人邀约,共同的情结让大家聚在了一起!
从张家岩水库到石盘水库,从石盘水库到三岔水库!
曾经青春的点滴湮灭在碧波万倾之下!
公路距七座坟烈士墓仅数米之遥,在这儿长眠着包括李文德烈士在内的第二铁路工程局英雄,他们把生命献给了简阳这片沃土,把热血化作了碧波荡漾的湖水。
拨开杂草,撩去蜘蛛网,在杂树与荆棘间,一行七十来岁的老人,弯腰驼背的穿行着,短短数米的距离竟然耗费了十几分钟!
李文德烈士的墓依旧完好,石碑上清楚的记载着他的籍贯射洪县浒溪公社和工作单位第二铁路工程局。
一片乱草丛中,山鸟欢唱,蚂蚁浅行,"李文德同志永垂不朽"几个大字格外耀眼!
一行人沉默着,肃立着,恭恭敬敬的给人迹罕至的烈士墓献上鲜花,敬上白酒,点燃一支烟,然后再深深鞠上一躬。
吃水不忘打井人,也许这一天实在等得太久,刚摆放好的鲜花竟然被山风吹得花枝乱颤!
清明又祭散文 7
清明又祭散文
春分十五斗指乙,清明来时杏蕊红。
料是寒冬恋旧友,飞雪昨夜打花零。
人世无常伤离恨,孤冢茔堆卧野田。
念兹无言天罔极,酌酒一杯到九泉。
瞧,真不知是偶合抑或是天意,今年清明又是一个雨天,更甚不止有雨,意外下起了冰雹,最后竟然变成雪花,值此桃花灼灼之时,却是雨雪霏霏之景,奈何?若何?
时间像树叶一样,一片片凋零,没有谁能阻止,唯一能做的,也许只是拾起几片枯叶,写一写自己的心境,品鉴一番,然后小心翼翼地夹进书的中页,最后被文字掩藏起来。当再一次翻开时,树叶已成标本,完全没了生命,颜色泛黄,淡淡的文字可能会一时勾起往日的回忆。记得去年也是清明时节,写过一篇《清明祭》,内容依稀可知,简述了一下家乡祭祖的`习俗,不足为奇。那时,身旁亲人均健在,按习俗,上坟添土,缅怀先祖,以寄托哀思之意足矣,更多的篇幅追忆了儿时的欢喜与趣事,真正祭祀的算逝去的时光罢了,今年却是不同。
回想起来,果如梦一场,但醒后,发现一切俱是事实,本不愿提及,可又逢清明,思绪难断,悲情已不自已。就在刚刚过去的冬日里,至爱的爷爷突然离我而去了,从病情发作到去世仅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当时,接到父亲通知,忙赶回家,五日后便与世长辞,猝不及防,记得上一次见面还是去年暑假,真可谓子欲养而亲不待,此时悔恨不及。
俗语讲,隔辈亲。自小至长,爷爷一直陪伴着我,听他讲,我出生后第二年就退休回家了,同父亲一起务农,算来已有二十多个年头。我上初中、高中,他又到县城陪读,日夜相伴,整整六载,可算恩情似海,结草衔环难报万一。爷爷性格直爽,干练,一直都是,感觉我和父亲都没有很好继承这一优点。小时候跟爷爷去放羊,他总是走在羊的前面先去打探路线,免得祸害庄稼,爬山跃沟都不在话下,而我只能随在羊群后面。常记得在冬天夜里,爷爷烫完脚,我都会替他抹玉面油,就是农村常用的一种冻疮膏,几毛钱就可以买到,很便宜,因为爷爷小时候家里穷,没鞋穿脚都被冻裂了,此后便落下病根,脚后跟皲得一道一道,要先把冻疮膏抹在脚上,然后用火烤,让油渗进皮肤,最后把塑料袋套在脚上包起来,第二天就会好很多,这是农村治冻疮的老办法,很管用。说起让爷爷一生自豪的就是十六岁那一年,他应征入伍,临走的时候全公社的人都来送行,胸前戴着大红花,站在绿色大卡车上向大家招手。那时,站在嘈杂人群中的还有一个人,她后来成了我的祖母,就这样一路北上,离开了生养他的家乡,辗转各地,保家卫国……
如今,爷爷走了,这一次却永远不会回来了,因为,他骑着纸马,去了该去的地方,不知道什么地方,那里有没有小河,有没有山峁,有没有羊群,也都不得而知,也许是在山的那边,或是山的那边的那边……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这也许是每一个人的渴求,但人生殊途同归,生是偶然,死是必然,生死轮回本是规律,活着时做好自己该做的,死亡时内心就不会慌张,我深以为是,并霎然欢喜。现在,看到爷爷安祥地躺在一块麦地里,身上盖着厚厚的黄土,那是他最终的归处,起初掩埋的时候我曾扑上去,想抓住点什么,但无益是徒劳,一切终将尘归尘,土归土。苹果花飘落在他的身上,望着周围的油菜花和麦苗,当太阳照下来就不会觉得冷了。
这时,爷爷可以一个人静静欣赏春天,没人去打搅。
落日,黄昏,起风了。
我想,在梦里,爷爷还会给我讲,当年他扛枪杀敌的故事。
日月如惊丸,可谓浮生矣,惟静卧是小延年,人事如飞尘,可谓浮生矣,惟静坐是小自在。呜呼,吾仅临此雨雪霏霏之景,悲情不已,音容难见,思祖父之生平,忆惜情之弥珍,以悼往日之纷纷,理今昔之蔼蔼矣。
呜呼哀哉,呜呼哀哉,伏惟尚飨!
清明祭清明雨散文 8
上午上完班,就可以休息两天了,心情不觉得高兴起来。然而走出单元门时,才感觉到我这样的心绪有点不合时宜。毕竟,一年一度的清明时来了。
天色灰蒙蒙的,街道两旁杨柳枝桠低垂,空中灰色的飞絮乱舞,游丝飘零,任凭风吹雨淋依然挥之不去,极像是纸灰飞扬,在对举行着一个普天同悲的祭奠。
天气预报里说,清明前要降温,还真准。愚人节到五号就三四天的时间,风忽然间就大了许多,骑着单车走在上班的路上似乎举步维艰,于是掉头回去将车子丢在楼下。就安步当车吧,反正时间完全来得及。
小区大门口还真是热闹,碰上这样的天气,送孩子上学的自然比平常要多些,这场雨来得让人有点淬不及防。五、六级的大风天气已经让各式的伞面搁了浅,雨披又不是那么的便当,顶风冒雨便是不二的选择了。
走在风雨之中,随着随风舞动的杨柳的轻拂,忽而闻嗅到了一种特有的气息。这种气息,滴着草木翠色绿意,柔和着泥土的味道,湿漉漉地,应该就是故乡清明雨的那种了吧。
说是清明雨,其实并不完全像唐代诗人杜牧所勾绘的那种景象,也不是歌里所唱的,而是一种特有的季候和韵致罢了。
在岭南地区,清明节大抵总是少不了雨,每年到了清明节前,空气就开始湿润起来,畦头、田间、路边、小山坡上勤快一点的小草就已经探出了脑袋,有的甚至会开出小巧的花。红的,粉的,黄的,就着这嫩绿的草色和枯黄得被风干的蓬蒿藤蔓,编织成一个天然的花环。
清明节一到,微风吹拂,雨就跟着来了。袅袅依依地,会将新田坟冢上残余的纸扎打落地七零八落。然而这似乎不足为惜,因为天地造化,风雨夹杂间会绿了春草,绽了花儿,在余留的咋暖还寒中,让天造地设的这一切显得更加悲戚。也难怪古人要将清明定在这一年之中这个时节。
在这个时间上坟,孩子们总是会跟在大人的身后,学着大人的样子给先人的坟茔上添土,然后再将自家做的纸把挂在坟头,将祭品摆好,然后跪下烧纸磕头。
当然这些都是家里的男丁们要做的了,做母亲的和女孩子是不用去的,这一点我和哥哥老早就知道了。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我和哥哥开始接受父亲的熏陶,并且熟谙了父亲那种特有的方式。
每年祭扫时,父亲往往会一声不吭,他那不紧不慢的手势,凝重的表情以及深沉而凄然的眼神往往会使他苍老许多。父亲祭奠完毕后,常常会让我和哥哥先回去,然后自己在爷爷奶奶的坟头抽着纸烟,呆坐上半晌。
小时候不谙世事,对父亲这个习惯懵懵懂懂地,这样直到前年父亲去世了,才好像忽然间明白一丝半点。然而我的这种顿悟显然来得太晚了,屋后山坡上新添的坟茔已经把我和父亲永远地分开了。
又是一年清明至。想必,此时此刻,父亲坟茔后山坡上迎春花该是满目金黄了吧。哥哥和欣欣自然回去给父亲上坟,而我虽然还活在这个世上,却只能遥看故乡那朦朦胧胧、烟云缭绕的清明雨了。心想着哥哥和侄儿他们趁着清明雨,会怎样在坟茔祭奠。
孔老夫子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我也算是一个“游必有方”的人,不过总感觉到,这一点丝毫不能遮掩我对父母的愧疚。尤其是对至今已长眠的父亲。身在异乡已经十几年了,在这样一个节日里,我竟然不能到父亲坟茔去添一抔黄土,挂一撮纸把。这又是怎样的凄凉啊!
多亏了这场清明雨了!虽不能洒遍大江南北的万里山河,然而,却足以让羁旅他乡的游子颔首低眉,为远在千里以外的亡灵举行一个默默的心祭。
轻轻的风,柔柔的雨,似下非下地打在脸上,凉丝丝的,带着一种口吻好似在诉说,又好似在告慰,曚曚昽昽地已经迷离难辨了,心际却在这天地混沌如初的景象中豁亮了起来。
对于生死,对于生的艰辛和死的敬畏,似乎已经不再是阴阳相隔那么简单。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真正顶得住岁月砥砺的,除了对信念的笃信不移和亲情友情的感动外,一切似乎都不再重要。
逝者长已矣,生者如斯夫。就在这样的天气中走一会儿吧,保持着眼眶的湿度和内心的静寂,也好感受着这清明时节的雨,为父亲举行一个默默的祭礼:父亲,安息!
【同春天握手】
着微风,踏着残冬,姗姗然,春天走来了。在和煦的。春日里,太阳似乎用一枝神奇的画笔,消融着残雪,抚慰着大地,给山岗麦田脱去了那件穿了一个冬天的棉衣,换上了一件灰色的春装。
早晨起来,推开窗户,一缕缕微风扑面而来,淡淡的雨意便在皴裂的心头潜滋蔓张了。再伸出手,去感知这早春的风,便是同春天握手了。
同春天握手,就是在以一种释然的心态向冬天揖别。后脚还踩着冬天的残雪,前脚已经跨进春天的门槛,走入了春意盎然的明朗与释然。
不惧怕料峭的春寒,也无需诚恐诚惶于春日里的风云突变。毕竟,既然春天已经迈步走来,即便是有着冰霜刀剑的庇护,冬天的退场也是一种必然了。
春日里的尘灰飞扬,春日里的咋暖还寒,以及在残冬中扬起的最后一团尘埃,都在孕育着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的春天。
在通往春天的溪涧小径上,往日的欢笑还是泪水,往日的得失荣辱还是时运齐舛,一股脑都抛在了身后,随着残雪消融得了无踪迹,只留下一片雪白任珊珊而来的春天去恣意渲染。
同春天握手,就是走出往日的落寞寂寥。在春日里,一个人无论是在睡眼惺忪的早晨,慵懒不堪的午后,还是在春寒袭人的傍晚,都会感受到天地万物的宜人,从而释缓心中的惆怅。
在草木复苏的春日里,阳光的娇媚可爱,白云的自在悠闲,草色的若隐若现,溪流的活泼欢快,还有鸟音的婉约动听,如此等等都一并地揉进了铺天盖地的春色了,让人应接不暇,哪里还顾得上去细究什么孤寂呢。
驻足畦田,只需迈出一步,你就靠近了她的婀娜多姿;只需一个浅浅的呼吸,你就能感受到她的清新如醴;只需伸出胳臂,你就能在咫尺之隔与她牵手,在须臾间倾听到她那青春的脉动,与她蹁跹而舞了。
同春天握手,是皈依大自然的融冰之旅。春风送暖,草木复苏。春天带来的不只是莺***长,杂花生树的景象,春天带来的更是一种崭新的思维,启迪着一种新的生活心态。
在冬天里学会了坚守、刚强,在春天里就应该融入到滚滚的春潮。固守着为人行事的圭臬,把自己同化为一个季节特有的元素,融入到春的一片汪洋中去。
风来了,和着青春的舞步,霓裳翻飞;雨来了,借着滴滴答答的节奏,轻声吟唱。抑或在斜风细雨中,看着杨柳枝头那点点娇嫩,赏识着桃李含苞待放那份韵致,品味着“吹面不寒杨柳风”轻柔,去领悟生活的真谛。
或许,这样的心旷神怡是短暂的,甚至是臆造的,但谁在乎呢,不是有“境由心造,景由情生”的说法吗?既然这样,无论是深陷灾难、困顿的重围,还是失意彷徨的煎熬,不妨选择一种心态走出冬天。
和春天握个手,没准,在伸出胳膊的瞬息间,寒意已从心头出发,顺着指缝间逃地无影无踪了……
清明祭伤感散文 9
清明祭伤感散文
一袭黑衣静静站在杏花树下,看着从坟茔醉或不醉归来的人,或喜或悲的从身边走过。一阵清风拂过,飘落花瓣几许。捡起片片花瓣,用我美丽的容颜和飞扬的青春包裹,一并带给另一个世界的你,让它们永远陪伴在你身边。
曾经无数个日子,我们手牵手,一起漫步在乡间小路,看着夕阳慢慢坠落;一起去农家菜园,看那慢慢长大的蔬果。曾记否,当我初次见到那比枕头还大的菜瓜时,我是如何惊诧?看着我俏丽的'容颜在风中迷蒙,明亮的双眼充满疑惑,你又是如何大笑不止?
曾记否,我们悠闲在杏花树下,看着花开花谢,看着丁点儿大的青杏儿慢慢成熟变黄,我们幻想步入老年后在海边、在树下,和夕阳一起慢慢变老?
你说,在你的梦里,我是你今生站在船头依水漂泊的杨贵妃。难道天意如此,你已早早预约了我们的今生,只能天水各一方?
曾经,你说,要伴我去天涯海角,岂不知,天涯和海角除了被海水浸泡的黑乎乎、圆溜溜的石头,已是寸草不生,真的地老天荒了。
我知道你是幸福的,因为有我青春里最美丽的日子和容颜里最俏丽的岁月永远陪伴着你。失去了你,虽然明天的路很漫长难行,但我会携子坚强的继续走下去。岁月安好,我们都要在各自的世界里开心快乐!
清明祭想散文 10
清明祭想散文
清明时节飘雨飞烟,薄雾弥漫凄凉如水。这样的日子最容易引起怀念,怀念一个人的过往,怀念一个人的沧桑。岁月飞逝却无法磨灭心中的痕迹,曾经的欢笑已然演变成今日的痛楚。人世间本就有这样的生死离别,我却一味贪恋着与她重逢的日子!想到奶奶与我只有一门之隔,而我只能孤立在生死门外,一切幻想都是徒劳,人的力量在大自然面前竟是如此卑微。此刻,柔和的风,在轻抚我的脸,像奶奶的手温馨而安然。独自一人,站在奶奶的墓碑前,心有千言万语,却哽咽着无法道出,唯有眼泪潸然,夺眶而出……
在我的记忆中,最是忘不掉奶奶的音容笑貌。因我自小就在奶奶的溺爱中长大,有奶奶温暖的肩膀为我遮风挡雨,自然而然的依赖已成习惯。从未预想过失去她的痛苦和悲伤,可现在独自承受着奶奶已经不在的无声无息的世界,一种坚强在迫使我成长。是奶奶教会我,人生的路并无行伴,总要学会自己面对,没有谁会陪自己走到终点。奶奶仅过半百,仅仅是沧海一瞬;恨我不是摆渡生命的船客,无法留住奶奶余生,让她享受天伦,纵我历尽万水千山去寻,却已是天人永隔,再也无法重逢。
怪奶奶自私,等不及我长大,就匆匆离去,与世与我都了无痕迹。再无人能替代她,替代她赋予我的爱。那是世界上最温暖最体贴的关怀。奶奶一生虽是平凡的,或许在别人眼里只一个过客,但于我的生命中却是永远无法遗忘。最无奈不能把我的孝心当做一份礼物回报给她;所以,现在唯有一段对奶奶的记忆,才是我所有的寄托。也把这段记忆换做一种快乐,一种安慰,甚至为一种力量,希望奶奶能分享我的快乐,在我落泪时给我一个拥抱,在我无助时给我指出方向。所以奶奶的影子一直伴我至今,从不曾走远。奶奶的手很暖,笑容很慈祥,当我想她时,她就会浮现在我眼前,想来奶奶在遥远的天国一切安好吧!
儿时的记忆依然如初,刻骨铭心,以往的点滴深留在心底挥之不去。只因,奶奶是我最快乐的童年,充满欢笑,也充满疼爱与包容。每次受了委屈,都有她细心呵护。每次在家里犯了错,怕父母责备,第一个念头就是藏到奶奶身后。奶奶是家里的“皇太后”!所有人都会敬畏三分,就连脾气倔强的父亲也不例外。平时凶巴巴的父亲,在奶奶面前也温顺得像只小绵羊。奶奶就是我的救世主,所以,奶奶的屋檐是最安全的避风港。
奶奶一身简衣素布,端庄大方,性格爽朗,有几分凌人的泼辣,又不失乐善好施的大方善良。奶奶早年原是邻村的富家小姐,家有良田千亩,骡马成群。太姥爷是当时小有名气的商贾,家资在当地数一数二。可后来施行全国范围的土地改革制度,太姥爷自然被划分为“地主”阶级成分。土地和财产皆被没收,从此家境一落千丈。太姥爷一家人遭受着当时的每次批斗,也遭受着社会的政治歧视。无奈太姥爷只好把奶奶嫁到邻村一贫如洗的爷爷家。几片青瓦,几亩薄田,爷爷家中虽是清贫了些,但以后的日子倒也太平。只是她从千金小姐,一下被沦落为一个最普通的平凡人。爷爷性格憨实倔强,不善表达,读书很少,一生没有改变山野村夫的习性,有时讲话莽撞不加思索。而奶奶年少时因家境较好,念过私塾。所以,爷爷和奶奶之间不仅有性格差异,更有素质修养的落差。以至爷爷和奶奶常因琐事会吵得不可开交。但最后还是爷爷扛起白旗,一个人躲在角落里抽起闷烟。奶奶是得理不饶人,哪怕是小事也要是非分明。
奶奶嫁到爷爷家时,唯一的'嫁妆,只有太姥姥亲手缝制的一双红绣鞋。爷爷家更是清贫。那时爷爷身体好,在生产队里是最能干的一把手。奶奶虽然早年没做过农活,但为生计,奶奶的手也磨出了老茧。后来村领导要把村里稻谷加工厂承包个人,聪明能干的奶奶想决不能错过这次机遇。于是拿出了家里所有的积蓄又东拼西凑了些钱,通过竞标,终于承包下了稻米加工厂。从那以后,日子渐渐有了起色。解决温饱后,还可以有余钱积攒下来。
记得,小时常看到奶奶在工厂里辛劳的身影。一袋袋沉重的稻谷,到奶奶手里是那么轻盈。长时间的体力劳动,已让她从大小姐变成了强壮有力的农妇。汗水有时打湿她的衣襟,她却全然不知。那时工厂的生意很好,因为奶奶知道村里大都是穷苦人,就降低了加工费的价格,所以常有外村人来奶奶家打磨稻谷。
幼年的我与母亲生活在一起,那时父亲是北京军营的一名武警战士,在我五岁时父亲才复员回家。在父亲服兵役期间,母亲每天要外出做工填补家用,而我就寄托在奶奶家。在闲暇时我常常被她揽在怀中,因我是长孙,所以得到了尤多的宠爱,即使犯了错,奶奶也不忍心也责怪。大概我那时长得乖巧可爱,一张娃娃脸,大大的眼睛,有时还会大方地唱起甜甜的童谣。每次别人看了都会夸上几句,所以,奶奶才有了偏心。奶奶常常背着我走街串巷,扎人堆儿,现在想来真有一点小自满,因为小时的我就是奶奶的骄傲。
奶奶生前喜欢叼着长烟袋,捏一撮散烟覆满烟锅,随青烟缭绕,隐隐浮动,真有仙客踏云而来的情调。虽烟气燎人,但我却倚肘托腮看的入迷,她微闭双眸,细细品味烟香,又似有许多心事,时时会紧锁双眉,长吁短叹。那时的我只知道寻找乐趣,却从不懂大人的烦恼。
奶奶共生育四个子女,最让她不放心的就是父亲和小叔。因为父亲小时性格顽劣,经常在外惹祸被人家找上门指责,小叔自小就有癫痫病,频繁地发作,早已就把奶奶折磨得未老先衰,白了头发。记得,那时奶奶带着小叔到处寻医问药,辗转在各大城市。因为当时医学不是很发达,小叔的病情一直没有好转,每次发作都似乎在撕裂着奶奶的心。爷爷虽说是家里的顶梁柱,那一刻也无计可施。但是全家对小叔的治疗一直都没有停止过。自我懂事后才明白,奶奶为什么总是叼着烟袋,愁眉不展,或许那杆烟袋才是她所有的精神支柱。
奶奶为人和善,不拘小节,有着东北人的豪爽与开朗。与邻里相处更是注重友善和气。若是人家有大小事情,奶奶必到场帮忙。奶奶嘴上功夫那可真是了得。记得那时村里有个王二婶子,一次,哭天抹泪地跑进了奶奶家,说她男人赌输了钱又打了她,还是不依不饶,谁也劝不住她男人。奶奶听后,二话不说,急匆匆地奔向二婶子家。刚进门,就看见他男人急急迎上来,满脸堆笑着承认错误。我猜,一定是怕了奶奶的这张铁嘴,不等奶奶开口就服了输。就这样,奶奶的巧嘴便出了名。有时,还有人还找奶奶保媒,那是一保一个准儿。奶奶心地善良,对人总以热心相待,不论是街坊邻里,甚至是街讨的乞丐都会一视同仁,有时给了钱还会送碗热乎的饭菜,他们都说奶奶是好心的活菩萨。
时间的洪流斑驳着记忆,但我对奶奶的影像却尤为清晰。春天来时,奶奶总会带上我,侍弄一块菜园,精心搭理她的蔬菜瓜果。我则安静地在一旁玩耍嬉戏。原以为就这样在奶奶温暖的怀抱里慢慢长大,可星移物转的岁月却给奶奶不堪重负的一击。就在我上中学时,奶奶患了肺癌,发现时已是晚期,医生说,奶奶的时间开始倒计时,最长不超过一个月。这对于我和家人来说犹如晴天霹雷,大家都期盼着通过治疗能够出现奇迹,让奶奶健康地活下去。可谁也无法改变这个事实,病痛依旧折磨着她本就瘦弱的身体。渐渐奶奶已是卧床不起,很少吃东西,更是很少说话,面无表情。在最后的日子里,我每天放学后都会倚在奶奶身边,陪她一会儿,即使不说话,看见奶奶还活着就知足了。奶奶强打精神地看着我,眼角却是湿润的。我懂奶奶并不是惧怕死亡,而是不忍割舍爱她的家人,还有我,曾经让她骄傲的开心果。
生命是如此脆弱,奶奶还是走了。她带走了全家人的惋惜,也带走了我可以依赖的肩膀。失去最亲的人的痛苦,是任何事物都无法弥补的。多想留住奶奶,尽管我歇斯底里地呼喊着奶奶回来……可她再也无法听到,奶奶只能永远住在我心里。奶奶一生善良朴实,相信天堂必会向奶奶敞开一扇大门,相信天堂里没有病痛与烦恼,也没有车来车往。
不求其它,只愿奶奶一路走好!在天堂里一切安好!
清明祭散文 11
清明祭散文
四月,麦苗青,菜花黄,斜风细雨润湿了坟茔。清明时节,买卷烧纸,带叠冥币,捧束鲜花,提壶好酒,去郊外荒冢,为了一个已退出历史,装进记忆却难从心中淡去的————或至亲,或好友,或一个不该忘却的人,送去祭奠,了却思念。
此刻,天青青,山莽莽,相守无语。铅色铁塔惨白骨立,四野麦浪推波助澜。问东风因何劲疾袭人,张起行人衣衫欲悬空?问栖鸦因何悲音恸人,撼动松柏老林难息宁?更————惊醒人,梦魂断!
青烟袅袅,飞升渐远;片片纸灰,乘风西去;焚一柱香,斟一盏酒,摆献果,念碑文,抚碑身,无尽的思念已幻化为缕缕青烟,随片片纸灰西去那永不可知的黑暗之门。亲人啊,相信你的灵就在我的周围吧亲人!黄泉之路想必因为少了人世的纷争、没了世人的欲念,该是安宁清静的所在。活人总说“死了才清静”,地面之上的世界诱惑太多,欲望无穷,世人才陷入不得自由的捆缚之中,因而活着才真正是身处炼狱。那么死就是名副其实的解脱吧。难怪世间一切的荒冢、墓园永不喧闹,永远宁静,你也争,他也不怨,即就是真有动静,那也是活人来搞鬼。由此想来,死不光是解脱,更好比“遁入空门”一样显示着大智慧,“死去原知万事空”,拿得起生,放得下死,乐于死,安于眠,这原是多么豁达的一种修为!————反而,那些去日无多却怯于上路的。人就有些愚忠生命了!
拔几株荒草,添几掊新土,栽两苗小树,亲人,愿我心常伴你,愿这一片长空一抹白云和这青山绿水与你长相斯守与你轻吟共舞。而我,为了未尽的人世之苦虐,还得继续投入众生相成的罗网中,与你阴阳两隔,暂且分离。愿你的灵冥冥之中给我以勇气,好让我在这孤独的人世能走出些许果敢与坚强!
敬祝逝者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