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的经典语录经典6篇》
佛从不勉强别人去做他不喜欢的事情,佛只是告诉众生,何者是善?何者是恶?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佛的经典语录经典6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佛家经典语录 篇1
1、别说别人可怜,自己更可怜,自己修行又如何?自己又懂得人生多少?
2、福报不够的人,就会常常听到是非;福报够的人,从来就没听到过是非。
3、人生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4、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5、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6、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7、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树一菩提,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石一乾坤,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净。
8、菩提本无树,明境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9、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苦,不如说自己的修养不够。
10、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
11、好好的管教你自己,不要管别人。
12、不宽恕众生,不原谅众生,是苦了你自己。
13、一切皆为虚幻。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14、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
15、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16、佛曰: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17、忘记并不等于从未存在,一切自在来源于选择,而不是刻意。不如放手,放下的越多,越觉得拥有的更多。
18、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
19、佛曰:缘来则去,缘聚则散,缘起则生,缘落则灭。
20、忍人之所不能忍,方能为人之所不能为。
21、你永远要感谢给你逆境的众生。
22、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23、认识自己,降伏自己,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
24、当你对自己诚实的时候,世界上没有人能够欺骗得了你。——净空法师
25、问佛∶世间为何有那麽多遗憾?佛说∶这是一个婆娑世界,婆娑既遗憾,没有遗憾,给你再多幸福也不会体会快乐。
26、春花秋月夏杜鹃,冬雪寂寂溢清寒。
27、佛曰:净心守志。可会至道。譬如磨镜。垢去明存。断欲无求。当得宿命。
28、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喜无声,大爱无言。
29、君子相交,随方就圆,无处不自在。
30、示弱而不逞强,示拙而不逞能。
31、佛曰:刹那便是永恒。古寺月色参禅何须山水地,灭却心头火亦凉。
32、佛曰:净心守志。可会至道。譬如磨镜。垢去明存。断欲无求。当得宿命。
33、佛曰: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34、轮回自然界万物最灿烂之日,为何就是委地之时?
35、问佛∶如果遇到了可以爱的人,却又怕不能把握怎麽办?佛曰∶留人间多少爱,迎浮世千重变;和有情人,做快乐事,别问是劫是缘。
36、佛曰:执著如渊,是渐入死亡的沿线佛曰:执著如尘,是徒劳的无功而返佛曰:执著如泪,是滴入心中的破碎,破碎而飞散佛曰:不要再求五百年,入我空门,早已超脱涅磐。
37、禅者心也,心中有禅,坐亦禅,立亦禅,行亦禅、睡亦禅,时时处处莫非禅也。禅也是顿生的,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空间,人顿悟,得禅意。《禅语》
38、空中,梧桐落叶飘零;眼前,萧瑟秋花凝霜。一位秀才问赵州禅师:“此情此景,如何感悟人生?”赵州禅师淡淡地说:“不雨花犹落,无风絮自飞。”、有人问大龙智洪禅师:“什么是微妙的禅?”智洪禅师回答:“风送水声来枕畔,月移山影到窗前。”
39、佛曰: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40、佛曰:从忘我到无我,那就是禅心的显现了。
41、佛曰: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即是错。
42、问佛:为何我的感情总是起起落落?佛说:一切自知,一切心知,月有盈缺,潮有涨落,浮浮沉沉方为太平。
43、佛曰:吾法念无念念。行无行行。言无言言。修无修修。会者近尔。迷者远乎。言语道断。非物所拘。差之毫厘。失之须臾。
44、佛说:万物皆无常,有生必有灭;不执著于生灭,心便能寂静不起念,而得到永恒的喜乐人因企求永远的美好、不死而生出了诸多痛苦。
45、世间为何多苦恼?佛曰:只因不识自我。
46、妙谛青青翠竹无非般若,郁郁黄花皆是妙谛。
47、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48、修行是点滴的工夫。
49、在顺境中≤≥修行,永远不能成佛。
50、智者不锐,慧者不傲,谋者不露,强者不暴。
佛家佛语经典语录 篇2
1、寻佛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2、觉者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3、佛国佛曰: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净。心若无物就可以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
4、禅静佛曰: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5、凡圣佛曰: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6、澄境佛曰:一切皆为虚幻。
7、梵净佛曰: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
8、梵音佛曰: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9、乐园佛曰: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10、净土佛曰:忘记并不等于从未存在,一切自在来源于选择,而不是刻意。不如放手,放下的越多,越觉得拥有的更多。
11、礼佛佛曰: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
12、心尘佛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13、四季佛曰:缘来则去,缘聚则散,缘起则生,缘落则灭。
14、沙门问佛:世间为何多苦恼?佛曰:只因不识自我。
15、过客问佛∶世间为何有那麽多遗憾?佛说∶这是一个婆娑世界,婆娑既遗憾,没有遗憾,给你再多幸福也不会体会快乐。
16、过堂问佛∶如何让人们的心不再感到孤单?佛说∶每一颗心生来就是孤单而残缺的,多数带著这种残缺度过一生,只因与能使它圆满的另一半相遇时,不是疏忽错过就是已失去拥有它的资格。
17、春花秋月夏杜鹃,冬雪寂寂溢清寒。
18、静心佛曰。净心守志。可会至道。譬如磨镜。垢去明存。断欲无求。当得宿命。
19、佛曰: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20、幻灭佛曰:从忘我到无我,那就是禅心的显现了。
佛的经典语录 篇3
1、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
2、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自观自在,守本真心。
3、所谓无上正等正觉者非他,即是真如本性,亦名自性清静心是也。
4、众生由其不达一真法界,只认识一切法之相,故有分别执著之病。
5、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虚妄者,言其是假非真,非谓绝对没有。
6、众生念念在虚妄之相上分别执著,故名曰妄念,言其逐于妄相而起念也;或难知是假,任复念念不停,使虚妄相于心纷扰,故名曰妄念,言其虚妄之相随念而起也。
7、根身器界一切镜相,皆是空花水月,迷著计较,徒增烦恼。
8、一切处无心是净;得净之时不得作净想,名无净;得无净时,亦不得作无净想,是无无净。(无净无无净,即是毕竟净。)
9、与外不染色声等,与内不起妄念心,得如是者名为证;得证之时不得作证想,名无证;得无证时,亦不得作无证想,是名无无证。(无证无无证,是名毕竟证。)
10、若起精进心,是妄精进;若能心不妄,精进无有涯。
佛家佛语经典语录 篇4
1、学佛就是学做人,真正学佛的慈悲、学佛的智慧。
2、佛法就是我们生活的方法,轻松、自在、完美的活法叫佛法。
3、真正的修行是修心,是修正自己,而不是修正别人,放下我执我爱,慈悲一切众生,才是佛法的真谛。
4、面对任何人、任何事、任何境,不起烦恼,这叫看破。你要知道,没有恒常,没有长久。顺境,要安心,逆境还是要安心。
5、要放下,但不是放弃,不舍弃一个众生,这叫慈悲,放下一切众生,这叫智慧。
6、当你把自己放在最低处时,实际上你是在最高处。当把自己放在最高处时,实际上你是在最低处。
7、真正的慈悲在于爱别人,不是爱自己。
8、念佛、持咒,嘴上念,心里不念,有什么用呢?修行的圆满不在于表相的改变,不在于形式,主要是心的改变。
9、愚者为自己,因此烦恼、痛苦。智者为别人,因此幸福、快乐。
10、要把修行放在第一位,没有什么事比修行更重要的事了,除非你不想解脱。
11、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的修行不够,别人的毛病都是你挑出来的,你不挑哪有那么多毛病。
12、不要总是牵挂,放不下,各有各的因缘,各有各的福报,尽到你的责任和义务就行了。
13、别人伤害你,愉快的承受,无怨无恨,才能了结怨恨,不再继续结怨。
14、看人是好人,看事是好事,看境是好境,一切都是自己的心。
15、什么是善恶?一切为自己就是恶,处处为别人就是善。
16、福报不是求来的,是修来的。痛苦烦恼不是别人给你的,是你自己找来的。
17、心的转变是最重要的,每个人都想解脱,希望活得快乐,死的安心,一切功夫都要下在心上,随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念时念心,观时观心,这就是修行。
18、智慧是没有烦恼的,慈悲是没有敌人的。
19、佛法是成佛的方法,有了真正的佛法,就有了办法。只要认真修,坚持修,就一定会解脱,一定能成佛。
20、只有得到暇满的人身才能解脱,千万不要错过这个机会,千万不要虚度此生。
21、真正的快乐不是你拥有的多,而是你计较的少。
22、欲望越高,失望越大。不要怕失去,真正地放下了就什么都有了,一切如梦如幻,有什么可执着的。
23、一切境都是由内心呈现的,不要跟着跑,跟着境转就是奴才,没有自由,把握住自己的心,让一切境随心转,这叫大自在。
24、如理如法的好好修行,这才是真正地供养上师三宝,布施父母众生。
25、一切痛苦的根源是自私自利,我执我爱。饶益一切众生,承办众生的利益才是快乐的源泉。
26、你什么时候随缘,什么时候就顺利。当你无所求时,才会无所不有。
27、寂静处不在山上,也不在庙里,只要有一颗清静的心,到处都有寂静处,到处都是净土。
28、真正想修行,在家修,在社会上修,修怎样做人,怎样处事,怎样对境。想逃避现实是不可能的,智慧是历炼出来的。
29、能看到自己的缺点最殊胜,能改正自己的错误才能解脱。
30、除了你自己的心,哪里有净土呀!心净土净,不要向外找,什么也找不到,心就是土,土就是心。
31、内心的快乐是真正的快乐,精神的享受是最大的享受。
32、弄明白自己的心叫明心,见到了自己的本性叫见性。
33、一切随缘就叫解脱。不执着、不攀缘,苦乐完全取决于自己。
34、自性就是一个完全自然的状态,完全放松,没有任何所求,来也自然,去也自然,顺其自然,不取不舍,无求无欲,保持一种安祥的状态。
35、佛法就是解脱的方法。佛法是和生活融合在一起的,在哪都能修,行、住、坐、卧都是修行,工作、学习都是修行,时时刻刻观照自己的心,老老实实地认真修。
36、不依止善知识,就不能成就,没有上师就没有佛,一切诸佛都是依止上师而成佛的。
37、不知什么是佛,没有目标,盲目地念佛,念了好几年,还照样分别、执着。真正的佛在哪?清静心就是佛,清静心是什么?用智慧放下一切。
38、修行不在表面,就在心上,每个起心动念都是修行,真正有修行,谁也障碍不了你。
39、真正随缘了才能顺利,真的放下了才能得到。
40、很多人因得不到而痛苦。得到了,又失去,还是痛苦。痛苦的原因,害怕得不到,害怕失去。你想得到就能得到吗?你不想失去就不失去吗?不攀任何缘,就能顺其自然,放下了不是没有,放下了才有。
41、为什么活得累?是因为你的心四处漂泊,没有归处,找不到家,没有休息的地方,所以心累。把他带回自己的家,让他好好休息,就轻松自在了。
42、整个宇宙是我家,所有的众生都是我的家人。
43、慈悲心是拔出一切众生的痛苦,给予一切众生安乐。
44、菩提心是为度化一切众生而修持成佛。
45、无论做什么事,不要忘了正知正念,一切功夫下到心地上。形式上、表面上的东西都不是修行,除了修心,别的哪有什么可修的?
46、慈悲心、菩提心发出来了,无论做什么都有功德,都是为众生,说话和念咒没有区别,说什么都是咒语,都是智慧。你自己就是佛。一切都是你,你就是一切。
47、发自内心的去为众生着想,为众生服务,所求的自然就有,否则,你什么也得不到。
48、缘分不同,所以看法不同,有的人喜欢你,有的人不喜欢你,这都是正常的。你能左右别人吗?把自己的心管好,不要执着这些。
49、只有自己的心障碍自己,别的没有什么障碍。不相信不可思议的东西,就见不到宇宙人生的真相。
50、有分别心念佛是杂修杂念,无分别心念佛是专修专念。
51、如果你想解脱,好好学佛。佛是大慈大悲,大觉大悟,念佛就是念心,把心放正、放平,每个起心动念都转换到正知正念,每个起心动念都是平等心、清净心、慈悲心、菩提心。
52、读经固然好,读心更重要。
53、业力现前时,象洪水一样不可阻挡,到那时,谁也帮不了你,谁也救不了你,只有你自己一人承担。
54、有病不要怕,机会来了。有病是消业的机会,还债的机会,修慈悲心,菩提心的机会。有病时发大愿,发大心,观想和我一样的众生,他们的痛苦由我一人承担,很快就会好的。什么病都能好。
55、算什么命,能算出来吗?除了自己,谁也改变不了你的命运,上师告诉你的是改变命运的方法,你要按照他的要求去做,才能解脱。
56、菩提心发出来了,修什么法都能达到圆满,一切佛都是一体,念多少佛都是念一尊佛,都是自己的本尊。
57、我们现在还没有认识到自己就是佛,不相信自己是佛。认识不到,就是迷,就是凡夫。当你相信了自己是佛,承认了自己是佛,没有丝毫的怀疑,你就成佛了。
58、很多人信佛,学佛都是形式上的,真正信佛了,相信因果,就不会有什么想不通的了。
59、正确地认识自己,这叫觉,很多人还没有认识自己,没有认识宇宙人生的'真相,认识不到,就是凡夫。
60、不要回忆过去,不要迎接未来,也不要执着现在。把心自然安住下来,不要控制他,不要跟随他,不要阻挡他,不要拒绝他。让他来去自由,放松、放下,放到本觉当中,真正懂得了这个道理就成佛了。
61、为自己求解脱,还是没有忘掉“我”,真正想解脱的人,完全为众生,为度众生而成佛。
62、每个人都要面对生老病死,谁都逃避不了,谁也解决不了这个问题,科学家、哲学家解决不了,有钱有权也解决不了,只有用佛的智慧,用佛法的教育,面对现实,什么问题都能解决。
63、如果你真正明白了人身难得,寿命无常,因果不虚,轮回痛苦,真正清楚了解脱的利益,你就会认识到修行的重要。
64、世人误将假我当真我,以无常当永恒,不知有生必有死,有聚必有散的缘起性空的道理,所以活得很累。
65、佛即是心,心即是佛,有的人不念心,念相。不观心、观相。追求形式,执着表相,不信真佛,不拜真佛,不供奉真佛,那你永远也成不了佛。
66、你真正从内心发出慈悲心、菩提心,才能改变命运,冤亲债主不会再找你,他知道你在修行,能度化他,他不会找麻烦,会喜欢你、保护你、帮助你,成为你的护法,这就是改变命运的方法。
67、所有的苦都源于寻求现世的快乐,而这种快乐是找不到的,即使找到了,也不会长久,很快又会消失的。
68、一切时、一切处、一切境界中,念念不忘上师三宝、念念不忘父母众生,念念不忘如法修行。
69、去掉我执我爱的最好办法就是发慈悲心,愚者为自己,智者为别人。
70、得到的越多,烦恼越多,压力越大,有得必有失,有利就有弊,有爱就有恨,有因必有果。
71、形式上学佛、念佛,实际上求名闻利养,不要只看眼前利益,目光放远一些,少发俗愿,多做利益众生的事。
72、所有大乘佛法,其心要即为菩提心,无论修何种法,没有菩提心,无法获得解脱,根本没有成就的可能,若发此心,一切皆能具足,一定能够成佛。
73、你的善心,就是佛力的加持,就是上师三宝的加持,上师三宝不在别处,就在心中。你的恭敬心,你的诚心,你的信心,就是上师三宝的加持。心不善,心不诚,怎么求,怎么拜都没有用。
74、对上师三宝的功德生起欢喜心,你自己的相续中也能产生这些功德。你喜欢,你相信,你想得到,这就是信心。
75、伤害别人,就是伤害自己,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这就是因果。
76、请求上师三宝的加持很重要,可以消除业障,增加福慧,没有恭敬心,没有信心,你就得不到任何加持。
77、修行要有正知正念,不能盲修瞎炼,正知正念就是调整心态,心善一切善,心恶一切恶,善恶在心地,不在表面,一切看发心,看动机,动机善就是善,动机恶就是恶。
78、打开你的心胸,放开你的心量,就会变得越来越圆融,越来越豁达。
79、佛力加持不可思议,找到了解脱的方向,继续坚持修,认真修,老老实实地修,不能退转,时时刻刻祈祷上师三宝的加持,就不会有违缘和障碍。
80、实实在在,老老实实,这就是真相,是自性,是真理,这就是佛。
81、先把自己调整好,不要总想如何去改变别人。
82、不会尊敬别人,不知道照顾别人,不是真正的学佛人,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你希望别人如何对待你,你就要如何对待别人。
83、有和就有安乐,就有幸福,一个家庭和睦,这个家庭就幸福美满,一个单位和谐,这个单位就稳定发展,一个国家和谐,这个民族就强大昌盛,整个宇宙和谐,就会充满和平、安乐、祥和。
84、把一切众生都放在自己的头顶上,实际上你是在最高处,大家都喜欢你,拥护你,信任你。
85、让别人一步,实际上是让自己一步。
86、没有发心,就没有修行,发什么心呢?发出离心、慈悲心、菩提心,没有这些最基础的,永远也解脱不了。
87、为自己无论做什么都是恶,为众生无论做什么都是善。
88、要把修行同生活结合起来,修身体健康,修家庭平安,修工作顺利,但一切的前提都是为了众生,只要是为众生,修什么都能得到,一切为自己,求什么也求不到。
89、不为他人着想,永远得不到你想要的东西。
90、伤害别人,就是伤害自己,不尊重别人,别人也不会尊重你。
91、争什么、比什么、计较什么?没有善心,谁都帮不了你,争也争不到,比也比不上,计较也没有用。去掉自私、自利、自爱,你就会自在。
92、只有开发内心的慈悲和智慧,才能达到生死自在。
93、帮助我们修心的方法,帮助我们离苦得乐的方法叫佛法。
94、修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一定要坚持,尤其是在面临诸多障碍和干扰时,更要坚持。
95、认识到我们的所见所闻都是假象,认识到此生都是虚幻,我们才能真正认识到佛法的真相。
96、钱多了会压死你,你承受得了吗?带,带不走,放,放不下。
97、时时刻刻发悲心,饶益众生为他人。
98、珍惜上师,珍惜传承,珍惜法宝,珍惜人身,珍惜缘分,珍惜光阴。
99、认认真真学佛,老老实实修行,这就是最殊胜,最圆满的供养和布施。
100、上师是父亲,坛城是母亲,弟子是儿女,生生世世都是一家人,金刚道友必须要互相尊重,互相帮助,搞好团结,要珍惜这个缘分。
佛的经典语录 篇5
1、一切皆为虚幻。
2、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
3、别说别人可怜,自己更可怜,自己修行又如何?自己又懂得人生多少?
4、不宽恕众生,不原谅众生,是苦了你自己。
5、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一定会后悔的地方上。
6、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7、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8、当你知道迷惑时,并不可怜, 当你不知道迷惑时,才是最可怜的。
9、福报不够的人,就会常常听到是非;福报够的人,从来就没听到过是非。
10、好好的管教你自己,不要管别人。
11、一切处无心者,即修菩提、解脱、涅盘、寂灭、禅定乃至六度,皆见性处。
12、不以有行,亦不以无行。
13、诸行性相,悉皆无常。
14、诸行是常,无有是处;汝但一切处无心,即无诸行,亦无无行。
15、疾苦在身,宜善摄心,不为外境所摇,中心亦不起念。
16、参须实参,见需实见,用须实用,证须实证,若纤毫不实即落虚也。
17、临终之际,若一毫凡圣情量未尽,纤毫思虑未忘便乃轻重五阴去也。
18、忍苦捍劳,繁兴大用,虽粗浅中皆为至实,惟贵心不易移,一往直前履践将去,生死亦不奈我何。
19、起见生心,分别执著便有情尘烦恼、扰攘、若以利根勇猛身心直下,修到一念不生之处,即是本来面目。
20、平常心是道,趣向即乖,到崮里正要脚踏实地,坦荡荡,圆陀陀,孤*危峭,不立毫发知见。
佛的经典语录 篇6
1)佛菩萨只保佑那些肯帮助自己的人。
2) 广结众缘,就是不要去伤害任何一个人。
3) 未成佛果,先结善缘。
4) 修行要有耐性,要能甘于淡泊,乐于寂寞。
5) 医生难医命终之人,佛陀难渡无缘的众生。
6) 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苦,不如说自己的修养不够。
7) 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
8) 相信自己,一路风景一路歌,人生之美,正在于此。
9) 心善,事事皆善;心美,事事皆美。
10) 人生四季,寒暑交替,静心体味生活的悲与喜,笑看起起落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