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在线阅读 > 文章摘抄 > 排比句摘抄范文(通用5篇)正文

《排比句摘抄范文(通用5篇)》

时间:

排比句是我们在语文写作中常见到的一种修辞手法,通过排比句来给文章增添更多的生机。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排比句摘抄范文(通用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排比句摘抄 篇1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少高中生所缺少的恰恰是积累。一和他们谈起积累,他们往往是“没时间、没心情、没方向”。没时间是说科目多,时间紧,无形中就使得语文积累的时间缺乏;没心情是说由于各科任务都很重,作业负担也不小,语文学习见效又很慢,因此不愿花大力气去积累;没方向是说想提高语文成绩愿意积累,但是做法仅限于抄抄字词,背背古诗文,再有就是走马观花读几篇文章,做点摘抄。

其实这种想法缪之大矣!

一、没时间

中国所有的高中生都是一样的,为什么别人有时间而你却没有时间,所以这一点说法是站不住脚的。真正的原因在于一部分学生没有学会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不能充分利用时间,当然也不排除有一些学校和老师不科学的做法占用了学生的时间,比如现在极个别学校让学生早上晨读课时间做数学。

那么该如何利用时间呢?

(一)要有积极的心态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愿意挤,总还是有的。我国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有马上、枕上、厕上的“读书三上法”,即外出时可骑在马背上读书,睡觉前可靠在枕头上读书,方便时可蹲在厕所里读书;东汉末年董遇有“读书三余法”,即“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二)充分利用个人生物钟,把握科目特点,掌握学习规律。有的同学早上记忆力很好,却偏偏不用,老想睡个懒觉,开夜车却一直开到半夜十二点。明明早上是记忆的黄金时段,却偏偏用来做数理化。还有个别同学一味贪多求快,却不重复习巩固不安排复习时间,即使复习也是一扫而过不求效果。

(三)创设良好氛围,劳逸结合。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充分利用时间、提高学习效率的前提和保障,闹市之中即使能坐得住学习但很难有较好的效果,一边看电视一边做作业虽说也能完成作业但很难保证作业的质量和实际效果。有句话说得好:休息是为了走更远的路。所以说,劳逸结合着实重要。

二、没心情

心情其实就是一种态度,没心情也就是不想做、不愿做。前国足主教练南斯拉夫人米卢说过:“态度决定一切。”这句话是他对足球运动员说的,但同样也适用于我们的学习。对于语文积累来说,没心情就是一种推脱,就是一种懒散,青蛙会渐渐地死于温度慢慢升高的水中,人也会在这种没心情的学习中渐渐地萎靡。

学习上有积极主动的态度很重要,积累也是。无论工作还是生活,积极进取才是正确的途径。积极主动可以使你比别人做得早做得快做得好做得省力。遇到困难不怕不避,学学许三多的“不抛弃,不放弃”。遇到难处,要尽心尽力攻克它,无非就是多想点办法多吃点苦嘛。“天下无难事,只怕肯登攀”。

三、没方向

没方向是目前高中生在语文积累方面的主要问题。几乎所有的高中学生都想提高语文成绩,有丰厚的语文积累,但是又有多少高中的学生有系统科学的积累习惯和方法呢?多数学生无非是抄抄字词、背背诗文、做点摘抄而已。

那么语文积累该掌握怎样的方向呢?笔者个人认为应该立足课内,涉猎课外,品鉴生活,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的眼光审视身边的小事和细节。

(一)立足课内,识记字词,摘抄名句,这是几乎所有师生都重视的一个问题。但是为什么重视了那么久,直到今天它还是一个不能得到妥善解决的问题呢?这儿有一个我们做法上的小小失误,那就是:在积累课内知识时我们往往只重视点,却割裂了点与线面的联系。举个例子来说,我们在复习字词的时候,总是喜欢把字词从文章和句子中挑出来看它的读音看它的字形看它的意义,好像这样更系统更方便。殊不知这样做也让这个字脱离了它的语境,给我们的理解和积累人为地制造了障碍,不能省力高效地学习。仔细想想不是这样吗,记住一句话比记住一个字容易,记住一件事比记住一句话容易。因此,我们在语文积累上一定要重视课内,要立足课内,重基础知识识记、重基本能力培养,同时也一定要做到点线面结合,全方位考虑,万不可因为“一城一地”而不顾“天下”。

(二)涉猎课外,这是学生拓展视野,张扬个性,提高语文素养的必要途径。但是拓展视野不是盲目放飞,张扬个性不能脱离正常的航道。简而言之,不能漫无边际。涉猎课外首先要有一个方向,看哪些类别的书。如果老师只是对学生说,大家平时多看看课外书,学生肯定是一片茫然。且不说世界文学如何浩繁,单是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就已经足够浩浩荡荡,你让一个高中学生如何在里面遨游?张扬个性是好事,是新时代新形势的需要,但是不能偏离正常的航道,张扬的个性应该是积极进取的、健康向上的。积累上要张扬个性,喜欢唐诗的且去喜欢唐诗,喜欢宋词的且去喜欢宋词,喜欢楚辞也未尝不可!但是在方向上一定要有规范和引导,要走在健康的大道上。范围上可以以语文新课标推荐的名著为主,同时兼顾学生个性选择一些文学期刊。

(三)品鉴生活,这一直是老师们提倡的。平时我们一直不遗余力地教导学生要仔细观察生活、提炼生活、再现生活,可是为什么到现在学生们的作文还是千人一面,高中生还是在写着自己发高烧妈妈背自己去医院的故事?这说明了一个问题:生活就像万花筒,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注意过每一朵花的形状和颜色。品鉴生活,需要我们有鹰一样的眼光去发现草丛下那一点点的异动。当代高中生特别是住宿生的生活相对来讲有一点单调,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热爱生活,发现生活的美丽,这并不能成为我们忽略生活细节的借口。课堂不是高中生的例行公事,每天都在上课,但每天的课都和昨天不一样,每天有每天的精彩。每个周末都回家,但每个周末都发生着不一样的故事,妈妈可能还在重复着上次说过的话,但我们有没有注意过妈妈眼中深情的叠加!有一句话说得好,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因此,高中生观察生活,要用品鉴的眼光去发现,特别是司空见惯里藏着的非同一般。

积累,老问题,但我们要有新观察。有新观察,才能有新进步!

排比句摘抄 篇2

一、激发读书兴趣,让学生爱上读书。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教师是学校教育的生力军,学校和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以兴趣这把钥匙去引导学生走进知识宝库的大门。

首先,学校通过“营造书香校园”,推进课外阅读。为了使学生的课外阅读开展的扎实有效。可以开展了“好书伴我成长”、“多读书、读好书、勤读书、终身读书”、“各班轮流图书角”、“评选读书和讲故事大王”等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学生课外阅读的深入进行。

其次,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教师可以用以下几种方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一、感染学生。课外时间,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读书,一起诵读古诗,这对学生是一种无声的教育。阅读时,教师所流露出的热情、趣味和欢乐之情,对学生有着强烈的感染力,学生在浓浓的读书氛围中,体会到教师对阅读的重视,从而自觉地进行阅读活动。教师还可以给学生讲自己是怎样读课外书的,并带给学生肯定的启示:阅读非常有趣。这犹如一副良好的催化剂,激起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一旦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起来,必将令其终生受益。二、树立榜样。根据学生敬佩英雄、崇拜名人的特点,可以给他们讲一些名人名家爱读书的故事,鼓励他们热爱书籍,从书籍中汲取知识。这种“名人效应”所产生的力量也是不能低估的。三、投其所好。农村初中生的爱好还是很明显的,我经常选择学生喜欢读的作品让他们阅读,学生极易被吸引,就会热情地去阅读。但也要注意读书要循序渐进,先易后难。只有适合学生的口味,学生读书的兴趣才会不断增强。四、体验成功。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好好学习的愿望。”教师可以召开读书汇报会,如利用阅读课赏读、交流所摘录的好词妙句;举行班级赛诗会;评选“故事大王”;摘抄本展评;开展“小导游”活动,让学生谈天说地、谈古论今。在这个过程中,及时表扬学生,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爱读书的情感,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猎取知识,使学生逐渐把读书作为精神生活必不可少的内容。

二、加强读法指导,让学生畅游书海。

课外阅读应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要采用课内带课外、课外促课内的方法,课内学方法,课外求发展。课外阅读书籍的种类不同,内容深浅不一,学生理解能力也高低有别。为了防止学生只追求故事情节,忽视文章中心及语言描绘,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以下几种阅读方法:一、读书方法。曾国藩曾指出读书之法:“不同之书,区别对待。应读之书宜缓宜熟,应阅之书宜速宜多。阅书如攻城,轻骑剽悍,所向无前。”根据不同体裁的文章用不同的方法去阅读,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精读、略读、浏览“三读”法。阅读初期,一般以精读为主,有了一定的阅读经验和阅读能力以后,以上三种读书方法可交叉进行,一般内容略读或浏览,精彩的部分精读。二、读书笔记。古语有云:不动笔墨不读书。《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到要让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进行阅读。这其实告诉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需要养成动笔的习惯。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教师不停地进行强化巩固。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年级,提出不同要求。七年级摘抄词句,进行仿句练习;八年级摘录佳句、精彩片段、名人名言等;九年级摘录时要注明出处,写读后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三、仿写练习。在平常上课时,我经常以课文优美的句子为例,让学生做仿写练习,阅读到比较好的文章时引导学生写读书摘要,不但训练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进行了创造想象力的训练。

三、开展多彩活动,让学生爱读好书。

光一遍又一遍地死读,只能让学生感到乏味、疲劳,教师应该寓教于活动之中,“醉翁之意不在酒”,旨在引导他们读好书。一、丰富赛事。为了使孩子的读书热情持之以恒,教师可以利用各种节日定期举办故事会、古诗朗诵会、辩论会、手抄报比赛、征文比赛等读书交流活动,也可进行快速阅读比赛、读书知识竞赛、读书报告会等,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课外阅读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二、听说训练。班级坚持每天5分钟左右的听说训练,时间可安排在早会或课前,让学生轮流上台,交流课余时间阅读中摄取的语言材料。让大家或说一新闻,或晓一趣事,或背一古诗,或得一好词佳句,或明一道理,变枯燥的读写为有趣的乐事,学生兴趣盎然,视野开阔,语感增强。令人欣喜的是,学生从课外阅读中得到源头活水,逐步达到厚积薄发,说话妙语连珠,写文章意到笔随。三、剪贴和摘抄展览。学生在广泛读报纸、杂志或其他书籍时,会发现其中具有保存价值的材料,指导学生把这些材料剪下来,找一个本子分类贴上,积累资料。如果在遇到用得准确、生动的词语或形象具体、含义深刻的句子,或精彩的片段,或含义深刻的格言、警句,特别是在不能剪贴的情况下,可让他们用日记本摘抄下来,也可以定期在班上交流展评,看谁的最好。同时,对那些优秀的读书笔记、剪贴本、摘抄本,获奖的手抄报、征文等学生作品,可在教室中的学习园地专门设“精品欣赏屋”供学生欣赏,既鼓励那些读好书的学生继续坚持下去,又勉励那些读书落后的学生不断提高。

四、共创阅读条件,让学生有书可读。

鲁迅先生曾对读书有一段精彩的论述:读书如蜜蜂采蜜,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只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且枯燥。学校、家庭、教师都要积极为学生创设阅读条件,保证孩子们有书读,有“许多花”来“酿蜜”。学校要不断完善图书馆建设;家长要配合学校多带孩子到书店帮助孩子选择合适的图书;教师要经常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执行情况,督促学生完成定性定量的阅读任务。

排比句摘抄 篇3

[关键词]艺文类聚 《四库全书》本 底本 校勘

[分类号]G256.2

《艺文类聚》(以下简称“《类聚》”)是我国现存最早且保存相对完整的一部大型官修类书,保存唐前文献资料至为丰富,备受历代学者重视,被收入《四库全书》子部类书类。由于种种原因,《四库全书》本(以下简称“《四库》本”)《类聚》自问世以来,一直未能进入研究者视野。兹用时下较易得之文渊阁本及文津阁本《类聚》与该书现存其他版本相比勘,从其底本来源及文字校勘两方面,对《四库》本《类聚》之文献价值进行探讨。

1 《四库》本《类聚》底本考

1.1 《类聚》现存版本述略

经笔者调查,《类聚》存世版本主要有以下几种:南宋绍兴年间浙江地区刻本(以下简称“南宋本”);明正德十年(1515年)锡山华坚兰雪堂铜活字本(以下简称“兰雪堂本”);明嘉靖六至七年(1527―1528年)胡缵宗、陆采苏州刻本(以下简称“胡序本”);明嘉靖九年(1530年)郑氏宗文堂刻本;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知山西平阳府事张松重刻本;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王元贞南京刻本(以下简称“王元贞本”);清光绪五年(1879年)成都宏达堂刻本;《四库》本(按:文渊阁本与文津阁本一致处,统称为“《四库》本”)等。

《类聚》经过细致校勘者有二本:一为明末冯舒曾用所借宋本细校于胡序本之上,为学者所重,以“代宋本”视之;二为今人汪绍楹先生校勘整理本(以下简称“汪校本”)。其以20世纪50年代末新发现之南宋本为底本,同时参校学界公认最善之胡序本及最可靠之冯舒校本而成,目前最为通行(按:本文引文所标注页码,均从汪校本)。

1.2 《四库》本之底本来源

《四库全书总目》称《类聚》底本来源为“内府藏本”。考《四库采进书目》,关于《类聚》有两条记录:①“两江第一次书目”载“进《艺文类聚》一部,十六册”;②“补遗・武英殿第一次书目”载“进《艺文类聚》一部,六十册”。可知《四库》本《类聚》编纂时收罗版本仅两部,最后采用者为“内府藏本”,《四库》本《类聚》之底本应为武英殿所进之“六十册”本。然二书目均未能提供更深入的版本信息。

胡道静先生《中国古代的类书》中《类聚》条目末尾,曾略提及此本,并引清康熙时直武英殿修书何焯的一则家书,家书如下:

前日,武英殿中偶有装订《艺文类聚》一部,第九十二卷鸟类中所采《吴历》改元太元一条,阙了一“鹊”字,要我查补。我归来检所带《艺文》,并无此条,于《初学记》中始查得之。不知此书亦如《唐文粹》,有两部板不同耶?抑我带者实后来板坏修补,妄有删动耶?此不可不审也。

检《何义门先生家书》知,此则家书载“康熙五十七年”条下,其所云“武英殿藏本”卷92“鸟类”引《吴历》一条,经查现存各本《类聚》卷92中俱未见(按:诸本卷99“祥瑞部下”“乌”类中俱见,文字略有差异)。此则《家书》可提供如下信息:①“武英殿藏本”经过详细校勘,仅阙一字,即嘱专人查补,校勘之细致可以想见;②何焯所见之本有别本所无之条目,其内容较为完备。

胡道静先生据此推论,“《类聚》有一个旧刻本,是我们迄今尚未查明是什么版本的”,“因此,这个武英殿藏本不知究系什么本子”。此“武英殿藏本”现未见各家著录,根据四库底本大多毁于光绪庚子年翰林院大火的记载,此本或已不存于人间。但作为《四库》本《类聚》之底本,武英殿所进“内府藏本”,是否即何焯所提及的“偶有装订”之本,尚待更深入之研究。

从上引何焯家书可知,武英殿藏本《类聚》曾经过校勘,当时参与校勘者应不止何焯一人。《万寿盛典初集》卷56有一则记录:

武英殿诸臣恭进翰林进士举人贡监生员等《万寿诗册》共一套,计二本。谕德臣吴廷桢旧板六臣《文选》一部,《艺文类聚》一部,《锦绣万花谷》一部,《韩文考异》一部,许氏《说文》一部,闵板《庄子》一部。

是书为庆贺康熙帝六十大寿而编纂,康熙五十二年始编,人《四库全书》史部政书类。吴廷桢时任“日讲官起居注左春坊左谕德兼翰林院修撰”,其作为寿礼进呈之《类聚》,或即为《四库全书》编纂时所采用之“内府藏本”。上引何焯家书在康熙五十七年,彼时校勘细致,或为康熙帝寿诞进贡之需要。

1.3 《四库》本之底本依据

《四库》本之底本既出自内府,其所据究竟为何种版本?笔者近年通校《艺文类聚》现存诸版本,发现《四库》本与王元贞本最为接近,其最显著特点有三:

其一,就格式而言,王元贞本改小字密排为逐条单列引文,删去绝大部分小字注文,《四库》本完全继承这种格式,且王元贞本所删去之注文,《四库》本均无;王元贞本所保留者则有之。

其二,王元贞本对《类聚》一些散乱条目做过归并整理工作,为此前版本所未见,《四库》本俱从之。如卷88"桑”类有五条《山海经》引文,南宋本分见于四处,兰雪堂本、胡序本等俱同,唯王元贞本以“又日”为标识,将其归并为一条。仅“桑”类中相同归并情况还有多例,如南宋本引《毛诗》共十条,散见于三处;引《列女传》共三条,散见于两处;引《礼记》共四条,散见于三处,诸明本皆沿讹不变,唯王元贞本调整归并,使之次序井然,《四库》本皆承之。

其三,王元贞本变《类聚》之摘录体例,为求文字之全备而补人大量文字,这些补入文字为《类聚》此前版本所未见。《四库》本俱从之。甚或卷42“乐府”类引“隋卢思道《夜闻邻妓诗》”条下,王元贞本或据《初学记》卷15“杂乐”类补入隋弘执恭《和平凉公观赵郡王妓》诗一条,文渊阁本与文津阁本俱从。又如:

卷2“雨”类引梁刘孝威《望雨诗》条“乱荇散余香”句(29页)下,王元贞本还有“璃绡挂绣幕,象簟列华床,侍童拂羽扇,厨人奉滥凉”四句,当据《文苑英华》卷153补入,《四库》本同。

卷3“冬”类引晋张华《杂诗》条(55页)末,王元贞本还有“伏枕终遥昔,寤言莫予应;永思虑崇昔(按:当作“替”),慨然独抚膺”四句,当据《文选》卷29补人,《四库》本同。

卷4“七月七日”类引宋南平王刘铄《七夕咏牛女诗》条“龙驾凌霄发”句(76页)下,王元贞本还有“谁云长河遥,颇觉促筵悦”两句,当据《玉台新咏》卷3补人,《四库》本同。

卷9“井”类引梁范云《悲故井诗》条“短绠将安设”句(178页)下,王元贞本还有“已获丁氏利,方见管公绁”两句,或据《初学记》卷7“井”类《悲废井》篇补入,《四库》本同。

由于类书以便于检索使用之性质,王元贞本改小

字为大字,并逐条单例引文,形式上方便使用检索;又因其归并散乱条目,补足摘引文字,内容上完整实用,虽备受“臆改”、“疏陋”之诟病,然在《类聚》版本流传中实际影响最大,直至清末,仍有宏达堂翻刻本。结合上述实例,笔者以为,《四库》本所依据之底本,就是当时流传颇广之王元贞本。

1.4 《四库》本之底本校勘

就内容而言,笔者发现很多《类聚》其他版本一致之处,《四库》本作了改动,且文渊阁本与文津阁本完全一致,应参校过相关典籍。这些改动内容,明显优于王元贞本及《类聚》其他版本,或于底本进呈前即已完成。兹举数例:

卷6“地”类引《孔子家语》条“丘陵为牝,溪谷为牡”句(100页),《类聚》各版本均同,《四库》本作“丘陵为牡,溪谷为牝”。《孔子家语》原文为“丘陵为牡,溪谷为牝”,《大戴礼记》、《淮南子》均有此语,与《四库》本全同。《淮南子》此句下有注云“丘陵高敞,阳也,故为牡;溪谷污下,阴也,故为牝”。

卷21“性命”类引晋袁准《才性论》条,宋本“曲者中钩,者绳”句(386页)有脱漏,《四库》本作“曲者中钩,直者应绳”,当据《庄子》校补。

卷30“别下”类引李陵《重报书》条“吟啸成群,听之不觉泪下。与子别后,边声四起,晨坐益复无聊”句(533页),《类聚》各版本均同,《四库》本作“吟啸成群,边声四起,晨坐听之,不觉泪下。与子别后,益复无聊”,《文选》卷41同。

卷95'‘鼠”类引《广志》条“黄鼠在田野间为群,害谷麦,凡善走,把不得,唯鼠狼能得之”句(1658页),《四库》本作“黄鼠在田野间为群,害谷麦,善走,凡狗不得,唯鼠狼能得之”,《太平御览》卷911同。

这些校例或可说明,文渊阁本与文津阁本所采用之底本相同,且底本经过细致校勘,这些校勘工作,可能在底本进呈之前已经完成。

2 《四库》本《类聚》之校勘考

2.1 文渊阁本与文津阁本《类聚》之行款校改

《四库全书》共抄成七份,其中文渊阁本于乾隆四十六年十二月六日(按:《四库全书》成书时间,从黄爱平《纂修研究》)最先抄成;文津阁本是第四份抄成者,完成于乾隆四十九年十一月二十五日。目前,文渊阁本与文津阁本《类聚》均可见到清晰影印本。《类聚》篇幅巨大,抄录者不仅一人,如文渊阁本誊录者为28人,文津阁本誊录者为29人,各人字体笔迹不同,但文字皆端正工整,字距疏密适宜。《四库》本的抄录格式,为每半页8行,每行21字。笔者发现,有两处现象值得注意:

其一,文字有明显改动痕迹。如每行虽定为21字,却有少至19字、多至24字等情况。且凡遇每行字数不同于21字者,本行内容必有增删之文字,增删之字字体大小与原抄文字不同,往往以三四字挤入两字空位,或将两字拉长,占三字空位。此类增删文字,文渊阁本与文津阁本又不尽相同。如:

卷20“贤”类引《尹文子》条“王日:国悉不肖,孰理王朝”句(363页),文渊阁本据《太平御览》卷402作“王日:‘国悉不肖,可乎?’尹文子日:‘国悉不肖,孰理王朝?’”,增十字,文津阁本无增字。本条两本均占四行,文渊阁本增字后,三行均为23字。

卷21“德”类引晋左九嫔《德柔颂》条“神以知来,智以藏往”句(377页),文渊阁本删“神以”、“智以”四字,两行均为19字,文津阁本不变。

卷23“鉴诫”类引宋颜延之《庭诰》条有“苟丹石之性,必慎浸染之由”句(42l页),文渊阁本“苟”字下增“非”字,文津阁本“苟”字下增“具”字,行字数均为22字。

卷55“经典”类引《释名》条“八索,玉法”句(983页),文渊阁本作“八索,着素王之法”,当据《释名》校改,本行竞达24字之多;文津阁本仅改“玉”字为“2E"字,行字数不变。

据笔者统计,此类现象文渊阁本中约有百余处;文津阁本略少,且以增字为多,删字为少。《四库》本抄录之前,似已计算好每页每行之字数,抄录时遇到需要调整之文字,仅能通过调整字体大小来增删文字,而不能改变行格分页。可以看出,文渊阁本与文津阁本在抄录中,亦有过校勘工作,且随校随改。

其二,除了文字增删,《四库》本中还有在原字上校改之痕迹。或添改笔画,或增改偏旁,似为抄录完成后复核时所为。以文渊阁本为例:卷48'‘中书令”类引《晋中兴书》条“卿既以令望中允之怀”句(873页),改“中”字为“忠”字;卷50“太守”类引宋傅亮《故安成太守傅府君铭》条(906页),改“成”字为“城”字;卷63“城”类引梁吴筠《吴城赋》条“千悲忆恨”句(1139页),改“忆”字为“亿”字;卷88"榆”类引《庄子》条“得时则义行,失时则鹊起”句(1525页),改“义”字为“蚁”字;卷97“蝉”类引晋郭璞《蝉赞》条“潜蜕弃岁”句(1681页),改“岁”字为“秽”字。

由文渊阁本及文津阁本《类聚》与该书其他版本之比勘可以发现,《四库》本之底本进呈前即经校勘,抄本每行字数有变动,抄成后又经馆臣校勘复核,其校订工作颇为细致,值得肯定。

2.2 文渊阁本与文津阁本《类聚》之内容校改

2.2.1 文渊阁本与文津阁本《类聚》之校改差异《四库》本《类聚》抄录成书,文渊阁本在前,文津阁本在后,两本内容存在差异之处。原稿难以读通之文句,两本抄录中皆有改动。细究两本所作改动,不难发现校改水平之差异。如:

卷21“友悌”类引《列女传》条叙《列女传》录季儿兄季宗与延寿争事致死事(388页),宋本末句为“延寿惭,自经”,兰雪堂本、王元贞本作“延寿惭,自缢”,文津阁本同;文渊阁本作“延寿惭。季儿遂自缢”。核文意,应为季儿自缢。

卷39“封禅”类引《宋书》条“江夏王义恭表云:气于宫树珍露味于林”句(718页),文渊阁本作“江夏王义恭表云:佳气降氛于宫榭,珍露呈味于禁林”,文津阁本臆改此句作“江夏王义恭表:云气布于树,珍露昧于林”。《宋书》作“雕气降雾于宫榭,珍露呈味于禁林”。

卷63“楼”类引梁沈约《登玄畅楼诗》条“涯岸每增减,湍平互浅深”句(1131页)之“涯岸”,王元贞本、文津阁本作“险岸”,文渊阁本作“岸险”。《文苑英华》卷311作“崖险”,《初学记》卷24“楼”类引同。

复核上述差异可见,文渊阁本很多条目的改动,明显优于文津阁本及《类聚》其他版本。文渊阁本之校改多有依据,文津阁本或沿底本之讹,或出臆改,不及文渊阁本细致可靠。究其原因,《四库》本《类聚》之抄校成于众手,各人学养参差不齐,又如《类聚》卷87至89数卷文本本身已不完整,抄校者或惧于责其抄校不力,亦可能臆改原文。文渊阁本之抄校较佳,或由于其是七阁中最先抄成者,故抄写校订,都最用心。

2.2.2 文渊阁本《类聚》特有之校改在文渊阁本与文津阁本之对比中,亦有文渊阁本不同于文津阁本及《类聚》其他各版本者,更可见文渊阁本修订抄录时之

细致用心。略举数例:

卷2“雪”类引《孟子》条“《孟子》日:滕文公卒,葬有日矣,天大雨雪”句(22页),他本均同,文渊阁本作“《国策》日:魏惠王卒,葬有日矣,天大雨雪”。今本《孟子》无其文,《战国策》有之,仅文字稍有出入,“《孟子》”当为“《战国策》”之误。

卷7“总载山”类引周庾信《梁东宫行雨山铭》条“开年寒尽,正月春游”句(129页)之“春游”,他本均同,文渊阁本作“游春”。《文苑英华》卷787作“游春”。“春”字与“尘”、“人”、“神”押韵。宋本二字倒,失韵。

卷17"胆”类引《魏志》条“程昱守甄城”旬(323页)之“甄城”,他本均同,文渊阁本作“鄄城”。《三国志》卷1作“鄄城”。

卷44“琴”类引晋成公绥《琴赋》条“伯牙弹而驷马仰秣,子野挥而玄鹤鸣”句(784页),他本均同,文渊阁本“鸣”下有“翔”字,《初学记》卷16"琴”类引同。《文选》卷16江淹《别赋》“惊驷马之仰秣,耸渊鱼之赤鳞”句李善注引此句作“伯牙弹而驷马仰,子野挥而玄鹤鸣”,宋本上句有“秣”字,则下旬当从《初学记》增“翔”字。

卷84"铜”类引《汉书》条“盗铸钱,以故土赋而国用饶”句(1443页)之“土”字,他本均同,文渊阁本作“无”,《汉书》同。恐“土”字为“无”字之讹。3结语

综上所述,文渊阁本与文津阁本《类聚》,系以内府所藏之同一进呈本为底本,该底本即为王元贞本,但进呈前已经过较为细致之校订。其余各阁本《类聚》抄录过程中,又经再次校订修正。以目前所见之文渊阁本与文津阁本相比较,文渊阁本在底本基础上做过认真校勘整理工作,刊正了一些前代传本之讹误;而文津阁本照录底本,且不乏臆改之处。两相比较,文渊阁本之价值较高。

检阅《纂修四库全书档案》可发现,四库馆臣当年的工作重点,主要在检查各省进呈书籍的内容是否“违碍”、应否禁毁。因其属于官修,成于众手,故疏于细致校勘,漏抄错抄,比比皆是,因而学界对《四库》本评价较低,少有关注者。但《四库》本《类聚》是个例外,尤其文渊阁本,因系第一份抄成者,校订细致,并非敷衍了事者,笔者以为值得重新认识与评价,其中有价值之校勘成果,尤其值得给予关注。

参考文献

[1]欧阳询,艺文类聚//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7

[2]欧阳询,艺文类聚//文津阁四库全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3]欧阳询,艺文类聚,刻本。严州,南宋绍兴间(113l―1162).

[4]欧阳询,艺文类聚铜活字印本,锡山:华坚兰雪堂,明正德十年(1515)

[5]欧阳询,艺文类聚,刻本,苏州:陆采,明嘉靖六至七年(1527―1528).

[6]欧阳询,艺文类聚,汪绍楹,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排比句摘抄 篇4

关键词:寓教于“趣”;寓教于“法”;寓教于“活动”;读好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3-305-01

博览群书,可以开阔思路,活跃文思,《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下面浅谈本人的一些教学体会:

一、寓教于“趣”

使学生爱读书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获取知识的动力”。因此,教师首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以兴趣这把钥匙去开启儿童的心扉,引导学生走进知识宝库的大门。

1、树立榜样,榜样的作用极大,孩子的模仿性强,根据学生敬佩英雄、崇拜名人的特点,我常常给他们讲一些名人名家爱读书的故事,鼓励他们热爱书籍,从书籍中汲取知识。

2、以身作则。课外时间,我经常与学生一起读书,一起诵读古诗,这对孩子是一种无声的教育。我还经常给学生讲自己童年是怎么学习的,并给学生绝对肯定的启示便是:阅读非常有趣。这犹如一副良好的催化剂,激起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

3、随机指导,在课堂上,随机树立典型,当学生说出一些精妙的词语或精彩的语段时;当有学生道出一些其他同学所不曾了解的科普知识时,教师应极力表扬,这样便在学生中营造了读书的氛围。

二、寓教于“法”

使学生会读书课外阅读应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要以课内带课外,课外促课内的方法,课内学方法,课外求发展。为了防止只追求故事情节,忽视文章中心及语言描绘,我注重以下几种阅读方法指导:

1、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根据不同年级,提出不同要求。低年级摘抄词句、仿句练习;中年级摘录佳句、精彩片段、名人名言等;高年级摘录时要注明出处,写读后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2、指导学生用读书方法。曾国藩曾指出读书之法:“不同之书,区别对待。应读之书宜缓宜熟;应阅之书宜速宜多。精读就是要一句一句地读,一句一句地理解,遇到不理解的地方要停下来,做上记号;略读速度较快,常常一目几行,意在了解大概内容;浏览的速度就更快了。阅读初期,一般以精读为主,有了一定的阅读经验和阅读能力以后,以上三种读书方法可交替进行,一般内容略读或浏览精彩的部分精读。

3、指导学生进行仿句、仿段、仿篇的练习。如阅读介结竹子的文章,可引导学生为各种竹子编写标签,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或为文章内容“空白”处作扩充、填补,不但训练了学生阅读能力,还进行创造想象力的训练。

三、寓教于“活动”

使学生读好书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这已是共识。但光一遍又一遍地死读,只能让学生感到乏味、疲劳,应该巧妙,寓教于活动之中,醉翁之意不在酒,旨在“哄”他们读好书。

1、我班坚持每日5-10分钟的听说训练,时间可安排在早会或课前,让学生轮流上台,交流课余时间阅读中摄取的语言材料,让大家或说一新闻,或晓一趣事,或背一古诗,学生兴趣盎然。更令人欣喜的是,学生从课外阅读中得到源头活水,逐步达到厚积薄发,说话妙语连珠,写文章意到笔随。

2、办组织学生自办手抄小报活动,深受学生的喜爱。手抄小报的内容广泛:国家大事、校园生活、环保教育、科学世界等。学生根据需求,独立命题、编辑材料,设计版面,并配以彩色插图。如围绕“北京申奥”这一内容,学生就办出了《新北京、新奥运》、《奥运连着你我他》、《一百多年的奥运梦》等。

3、为了使孩子的读书热情持之以恒,我利用各节日定期举办故事会、古诗朗育会、辩论会、手抄报比赛、征文比赛等读书交流活动。也可进行快速阅读比赛、读书知识竞赛、读书报告会等,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课外阅读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

4、展:剪贴展览。学生在广泛读报纸、杂志或其他书籍时,会发现其中具有保存价值的材料,指导学生把这些材料剪下来,找一个本子,分类贴上,积累资料,每月在班上评展一次,以激发学生周而复始地进行下去。(2)摘抄展览。如果在遇到用得准确、生动的词语或形象具体、含义深刻的句子,或精彩的片段,这些含义深刻的格言、警句,特别是在不能摘剪贴的情况下,可让他们用日记本摘抄下来,也可以定期在班上班上交流展评,看谁最好。同时,对那些优秀的读书笔记、剪贴本、摘抄本,获奖的手抄报、征文等学生作品在教室中的学习园地里专门设“精品欣赏屋”供学生欣赏,既鼓励那些读好书的学生继续坚持下去,又勉励那些读书落后的学生,达到两全其美的效果。

四、读好书

帮助孩子确定要阅读的好书。让孩子独立阅读的书难度要适中,尽量选择那些配有一些有趣插图或图片的图书。当前适合小学生阅读中国名著有:少儿版《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等;外国名著有:少儿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鲁宾孙漂流记》、《呼啸山庄》、《悲惨世界》、《老人与海》、《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木偶奇遇记》、《骑鹅旅行记》等;三要遵循课内到课外,循序渐进的原则。如学习了课文《黄果树瀑布》,可推荐读《镜泊湖奇观》、《迷人的张家界》;学习了《早》,可推荐读《朝花夕拾》;学习了《莫泊桑拜师》,可推荐《项链》或《羊脂球》;学习了《丑小鸭》,可推荐读《安徒生童话选》;学习了品德课《文化巨人孔子》,可推荐读《论语》;学习了自然课《探索宇宙》,可推荐读《时代科技速递》、《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等。

总之,为了培养学生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我们的语文教学不应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教教科书”的封闭教学,中国教育总网教案频道文必须营造一个开放式的学习氛围,必须扩大学生阅读,这才是提高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教学》

[2]《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

排比句摘抄 篇5

1、我爱“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那种舞动的劲,带动我青春向上的心灵;我思“小桥流水人家”那游子的乡愁,牵动我年少的思绪,拨动我心灵的思乡琴弦;,我悟“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那寂静,那和祥,抚着我年轻狂妄的想法,赋予我冷静的思想。

赏析:运用了排比的手法,将诗词串联起来,表现出对诗词的喜爱。

2、夜,好静谧,柔和的月光洒了一地银白;夜,好深沉,父亲那时起时落的鼾声犹如一首动人的月光曲,回荡在夜色上空。望着熟睡中父亲的脸,我的思绪也飘向那片圣洁的夜空……

3、赏析:运用了比喻,有夜空这一景象引出对父亲的思念。

4、摘抄: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

赏析:月亮好似画家,月光好似银色颜料,月亮把月光倒进海中,海面马上就闪烁着银光。

5、摘抄:我望向连绵的群山,它们像率性舞动的水袖,像韵味无穷的五线谱。

赏析:啊,我好像已经看到那连绵的群山。群山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6、摘抄:等到朝阳细长的触角探出云层,金线一样的光芒穿过树叶的缝隙时,银杏树上又会传来一声接一声的关门声。

赏析:多秒的比喻啊!我能想象到光芒穿过树叶的缝隙,那树下一定有很多可爱的“小星星”。

7、摘抄:月亮慵懒地打了个哈欠,缓缓地离开天幕。

赏析:我从“慵懒”这个词感受到月亮的生活是多么舒适,真惬意啊!

8、摘抄:那一天早晨,露珠在我的睫毛上闪烁成七彩的光线,枝桠和草蔓静静地簇拥在我身旁。

赏析:多么温馨的一幅画面啊!“我”就像妈妈,而枝桠和草蔓就像小宝宝一样亲昵地依偎在“我”身旁。

9、摘抄:爱,统治了他的王国,不用一只利剑。—赫伯特

赏析: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东西,你可以用它触摸别人的心灵。

10、摘抄:它的枝头上出现了一团团紫色和白色的云,这是由许许多多小花朵组成的。

赏析:我从“一团团”这个词感受到了那些“云”一定是非常圆润的,样子一定非常可爱。

11、摘抄:梨树下的石凳上洒着一片寂寞的光斑,四周仿佛还若有若无遗留焯薰衣草的气息。

赏析:梨树似乎非常孤独,从它的身上散发出了忧伤的气息,连薰衣草都被感染了。

12、摘抄:槐花落尽,两棵树在阳光下陪我们站着,青涩的小梨藏在枝叶下探头探脑。

赏析:我从“探头探脑”这个词感受到了小梨像一个没见过世面的小孩子一样,非常好奇,对什么东西都想摸一摸。

13、摘抄:创造新陆地的,不是那滚滚的波浪,却是它地下细小的泥沙。

赏析:从这句话我懂得了:默默奉献的人才是最宝贵的,他们就像诗句中的泥沙一样。

14、摘抄:再往上,就是一座毛绒绒的绿色小山。

赏析:毛绒绒的绿色小山,我可以想象那些小草一定是柔柔的,轻轻的,非常可爱。

15、摘抄:窗外蓝色的天际中涌动着柔软如羽毛的白色。

赏析:那种白色一定非常轻柔,像“棉花糖”一样,让人一看就想咬一口。

16、摘抄:淡淡的秋日,太阳的温暖光芒四处游荡。

赏析:阳光就好似一位悠闲的人,在这儿走走,那儿看看,十分惬意。

17、摘抄:不一会儿,却刮起了北风,太阳不知被吹到什么地方去了。

赏析:在我的眼里,太阳是风雨无阻的。但是,在这个句子里,我看到了一个像气球似的太阳。

18、摘抄:接着她就开始凝视窗外那片无边无际的荒野—它向四处扩张,似乎想爬到天上去。

赏析:那荒野一定非常大,它似乎想占有所有的东西,就连天空也不放过。

19、摘抄:她觉得旷野上刮来的风非常刺脸,好像一个无形的巨人在咆哮。

赏析:如果在这样的风中奔跑,那么我敢肯定风就像一根针或刺,扎进你的脸上,非常痛。

20、摘抄:暴风雨已经停歇,灰色的雾霭和云团被一夜的风扫得干干净净。

赏析:风好像一个清洁工,用它的“扫把“把天空中所有不美好的东西都扫走了,让人们能够看到晴空万丈的天空。

21、摘抄:下雨时我经常出去,()躺在灌木丛下聆听雨水落在石楠上的柔和沙沙声。

赏析:如果我躺在灌木丛里,我会倾听雨点打在池塘里发出的清脆声音。这时,水面会对着雨点露出它的酒涡,微笑着。所有的植物都非常热爱雨点,花儿对它点头,树叶随它起舞……

22、摘抄:灵感—这是一个不喜欢采访懒汉的客人。—车尔尼雪夫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