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作文 > 作文体裁 > 演讲稿 > 爱国演讲稿 > 小学生爱祖国爱家乡演讲稿3篇正文

《小学生爱祖国爱家乡演讲稿3篇》

时间:

小学生爱祖国爱家乡演讲稿(精选3篇)

小学生爱祖国爱家乡演讲稿 篇1

亲爱的同学们、敬爱的教师:

大家好!今日我演讲的题目是:祖国,你多么伟大!我爱你!

祖国,你多么伟大!以前你弱小落后,经常受到外来敌人的入侵,例如:八国联军进北京,由于清政府的无能,帝国主义列强对我国进行掠夺,还烧毁了名胜古迹-圆明园,那时,祖国你还没有本事反抗,经不住洋枪洋炮的摧残!

经过了__多年的发展,你最终强大了,成为屹立在世界东方的巨人,让世界瞩目,让世界赞叹,让世界震惊!20__年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让世界又重新认识了中国!20__年祖国__周年大庆,展现了我们民族的艺术,展示了我们陆、海、空的先进武器,还有呈现了我们自主的科研技术,让我国的地位在世界的排行上又迈进一大步!20__年上海世博会的圆满组办,让世界更加为我们喝彩!

祖国,你提高了,你强大了,你是最棒的!我为你骄傲,我为你自豪,我为你歌唱!我永远热爱你,我伟大的祖国!

小学生爱祖国爱家乡演讲稿 篇2

尊敬的各位评委,来宾,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幸福小家,和谐中国》。

朋友们应该都听说过一首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的献礼歌曲,它的名字叫做《国家》,里边有这么一段歌词: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因此,无论我们面临的是悲痛的灾难,还是在繁锦的盛世,身边的家,心中的国都默默诠释着幸福与和谐的含义。

天变袭来,举头是家上的屋瓦,远眺为国周的城垣。

20__年2月,外婆的葬礼上,母亲悲痛无比。当父亲看到母亲决堤的泪水时,心如刀割,但是他依然镇定地伸出宽厚的臂膀,一边环拥着母亲,一边抚慰道:别难过,还有我。那一刹,我突然意识到古人所说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亦是一种幸福的感言。这种幸福没有琼瑶式的轰轰烈烈,却有着流水般的绵延不断。

这种幸福没有太多我愿意的海誓山盟,却有着无数肩并肩的甘苦与共。

20__年5月,汶川发生8级特大地震,巨大的瓦砾,坍塌的屋顶,破败的街道,惊恐的人群。突如其来的灾难,犹如晴天霹雳,让整个中国陷入巨大的悲痛之中。此刻和谐既是秦风的一段话:岂曰无衣,与子同袍13亿中华儿女在这一刻为战胜巨大的灾难而握紧拳头,凝聚力量。那些忘我救援的人们,激励着经历灾难的人们。他们用生命拯救生命,用泪水抚慰泪水,用爱心书写爱心;大灾有大爱的呐喊激荡着每个人的心胸。

于是,我在字典里记下这么一行话:幸福是相濡以沫,和谐是众志成城。

祸兮福之所倚,耀眼的光芒终究能穿过家的天窗,撒在国的沃土上。

孩子是父母最大的快乐。每当我的父亲,母亲翻开我成长的影集,一页又一页,看着我从一个咿呀学语的幼儿,变成了一个朝气蓬勃的少年,再到一个意气风发的青年。他们的脸上总是洋溢着欣慰的笑容。二十年来,他们孜孜不倦地付出所有,使得我能够在安静祥和的气氛中茁壮成长,其乐融融。于是,在我的小家,幸福就是我牵着父亲,母亲的手,一路有说有笑地走向成熟。

再说说我的家乡,它地处黔北。在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政策出台后,从一个封闭的小城市,逐步成为一个纵横贯通的红色旅游中心。

曾经比蜀道更难的黔道,如今变成了平坦顺畅的高速;曾经矮小破陋的平房,如今变成了拔地而起的大厦;曾经为了物质而奔波的人们,如今也能在茶余饭后谈论时尚。总之,一部城市发展的府志,记载了在党的引领下,国家由弱渐强,人民由贫及富的和谐之景。

于是,我在字典里补充道:幸福是茁壮成长,和谐是稳步发展。

最后,我想说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当我们把无数家庭的幸福联结起来,就能编织出一个国家的和谐画卷。正如《国家》中所唱:国与家连在一起,创造地球的奇迹!

小学生爱祖国爱家乡演讲稿 篇3

我常常在思考一个问题:人的一生应该怎样渡过?怎样使生命展示出真正的价值?我体会到,生命的长短是用时间来计算的,而生命的价值要用贡献来衡量。只要把有限的生命融入到党的事业中,融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即使生命如流星般瞬间逝去,也会放射出璀璨绚丽的光彩。

我的童年是在农村渡过的。我的父亲是一名老教师,他把一生精力都献给了山村的教育事业。他的作人准则是:老老实实作人,勤勤恳恳为党做事。而他的一言一行也深深地影响了我。他常常给我讲一些党的历史,党的丰功伟绩。父亲的谆谆教诲,使我对党有了较为朴素的感性认识,争取成为党的一分子,像父亲那样作一个让人们尊重的好人,这种思想在我幼小的心灵中深深地扎下了根。

我到大学后,随着年龄的日益增长,我的思想也逐步成熟,期间我读了很多有关近代史中革命战争和共产主义发展壮大的书籍,许多优秀共产党员的形象汇入了我的心中,在他们的影响下,我郑重地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在这些共产党员中我最敬佩的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他有一段名言:“人的一生应这样渡过;当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渡年华而悔恨,也不至因过去的碌碌无为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这句话成为我人生的座右铭。

1997年我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在一个偏远县城的电视台工作,作了一名电视新闻记者。说是记者,其实就同已往的农村通讯员一样,常常起早贪黑地进村下乡,有时一天只能吃上一顿饭,工作是很艰苦的。但是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和自己眼界的开阔,我看到了许许多多的共产党员就在我身边兢兢业业的为党工作着,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为我树立了榜样。1997年冬天,我跟随几位县领导到辽宁省屋脊——老秃顶山下的村庄了解那里的一些贫困户和老复员军人的生活情况,由于情况比想象的要严重,于是领导们决定在那里再待一天,把情况掌握清楚。那夜下了很大的雪,村委会的宿舍漏风漏得历害,屋里像冰窖一样。既使盖着棉被,我还是直打哆嗦。随行的一位老领导爱讲故事,我们在寒冷中倦缩着身子听他讲解放前他当兵时的经历。他对我们说:“那时干革命时时都面临着危险,大家跟着共产党出生入死的干。人家那么多共产党员连死都不怕,咱们这点苦算什么!”老领导的乐观情绪感染着我,鼓励着我,我暗下决心,要像他们和许多共产党员一样,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回来后,我便再一次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我经常暗自庆幸,我能够从事党的基层新闻宣传工作,能够直接为党工作,随时随地接受党对自己的检阅。

作为一名党的忠实追随者,我时刻牢记着党的利益高于一切,要爱党、爱民、爱工作,让生命在党的事业中闪光。

新闻工作不同于其它行业,它始终处于新闻动态之中,记者稍一溜神儿就可能漏掉一条重大的新闻。所以,我始终要求自己要保持着“全天候”的工作态度,八小时内外都要观察捕捉、采写新闻,坚持做到脚板子底下出新闻,视野之外见新闻,勤奋笔耕才能多收获。一句话,党的喉舌就要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贴近再贴近,就得乐于吃苦,同时付出艰辛的劳动。我们县是一个国家级的贫困县,由于山多地少,又没有其它资源,农民一直没有找到十分适合自己发展的产业,多数农民还是土里刨食靠天吃饭。为了向广大农民介绍更多适合本地发展的致富项目,1998年夏天,我在县农村工作部的几位同志的带领下,利用一个多月的时间,深入全县十八个乡镇,一百多个村屯,采访适合于本地发展的各种致富项目60多个。

在县台播出后,受到全县农民的好评,帮助县里加快了农村经济的结构调整。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因为在我的周围时刻存在着无数让我感动的事情,而这些事情的发生没有一件不与我们的党有着直接的关系:经历过98年洪水灾害的人们不会忘记那些昼夜奋战在一线,为灾区人民重建家园的党员们;那些盖起新房,买上新车,走上富裕道路的脱贫户们不会忘记党给了他们多少生活的信心;那些曾徘徊在课堂外的失学儿童们不会忘记是谁将他们领回了课堂,重返了校园——多少事实在告诉我们一个真理,党就是我们社会主义的领路人,就是我们千千万万中国人的母亲,没有共产党,不但没有我们欣欣向荣的新中国,更没有我们今天美好的生活。曾记得一位哲人说过:“一个人,一个民族,他所信仰的不应是用来束缚自己手脚的桎梏,更不应是用来绞杀自己的绳索,而应当是一股风,一股催你挺进,催你跋涉,催你奋斗的风,而我们十二亿人民所依赖的中国共产党就是这一股风。

从移民区搬进新房的移民们的脸上,我们看到了您的存在;从五保户、军烈属、困难户们的嘴里,我们听到了您的声音;从国家的飞速发展中,我们掂出了您“特别能战斗”的份量。党啊!您就是我心中的的一盏指路灯,时刻指引着我向着目标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