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作文 > 初中生作文 > 初二作文 > 初二说明文的文体知识(优秀5篇)正文

《初二说明文的文体知识(优秀5篇)》

时间: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

初二说明文的文体知识 1

2010年四川自贡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一)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

①几乎每一届世博会,都会出现一座经典的建筑。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之后,最可能成为经典的就是中国国家馆。

②中国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展馆的展示以“寻觅”为主线,带领参观者行走在“东方足迹”、“寻觅之旅”、“低碳行动”三个展区,在“寻觅”中发现并感悟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展馆从当代切入,回顾中国三十多年来城市化的进程,凸显三十多年来中国城市化的规模和成就,回溯、探寻中国城市的底蕴和传统。随后,一条绵延的“智慧之旅”引导参观者走向未来,感悟立足于中华价值观和发展观的未来城市发展之路。

③中国馆共分为国家馆和地区馆两部分,国家馆主体造型雄浑有力,由于形状酷似一顶古帽,因此被命名为“东方之冠”;地区馆平台基座汇聚人流,寓意社泽神州,富庶四方。.国家馆和地区馆的整体布局,隐喻天地交泰、万物咸亨。

④国家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采用极富中国建筑文化元素的红色“斗冠”造型,建筑面积46457平方米,高69米,由地下一层、地上六层组成;地区馆高13米,由地下一层、地上一层组成,外墙表面覆以“叠篆文字”,呈水平展开之势,形成建筑物稳定的基座,构造城市公共活动空间。

⑤装点国家馆的“中国红”,是从足足上百种红色材料色样中逐一挑选而出的,由7种红色组合而成。馆体颜色由上至下依次由深至浅,能在白昼不同阳光折射和夜间灯光投射及不同视觉高度等条件下,形成统一的具有沉稳、经典视觉效果的红色。此外,中国馆红板选用金属材料,采用灯芯绒状肌理方案,不仅为中国馆穿上了更具质感的“外衣”,也为原本张扬、跳跃的红色赋予了稳重、大气的印象。

⑥在中国馆的地区馆屋顶平台上,2.7万平方米的城市空中花园“新九洲清晏”,将为中国馆承担起人员疏散、公共休闲等多项功能。新九洲清晏之中,不但浓缩着中国传统园林和现代造景技术,更蕴藏着中华智慧和东方神韵。“九洲清晏”为北京圆明园40景中的一景。“新九洲清晏”以九处园林景观寓意九个岛屿。“新九洲清晏”之“新”体现在相关命名和意义上。作为中国馆主体的国家馆,位居“新九洲”之首,以“雍”命名,取“和谐”、“本”、“宗”之意;其他八洲依据地势和气候分别为“田”、“泽”、“渔”、“脊”、“林”、“甸”、“壑”、“漠”,这些都是中华大地上典型地貌的景观。每一个小洲上都会有代表中华大地上典型地貌的景观布置。游客们穿梭其中,就好比在微缩了的神州大地上漫步。.⑦中国馆的设计引入了最先进的科技成果,使它符合环保节能的理念。四根立柱下面的.大厅是东西南北皆可通风的空间,在四季分明的上海,无论展会期间各种气候,观众观众置身其间都能感到有一股股与人体相宜的气流在抚摸自己的肌肤。外墙材料为无放射、无污染.的绿色产品,比如所有的门窗都采用lom-e玻璃,不仅反射热量,降低能耗,还可能会喷涂一种涂料,将阳光转化为电能并储存起� 地区馆平台上厚达1.5米的覆土层,可为展馆节省10%以上的能耗。国家馆顶层还有雨水收集系统,雨水净化后大概用于冲洗卫生间和车辆。主体建筑的挑出层,构成了自遮阳体型,已经为下层空间遮阴节能了。

10.下列句中的加点词各指的什么?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a.“因此被命名为‘东方之冠’”中的”“此”指代的是“形状酷似一顶古帽”。.b.“游客们穿梭其中”中的“其”指代的是“中华大地”。.c.“使它符合环保节能的理念”指的是“中国馆的设计”。.d.“观众观众置身其间”中的“其”指的是“四根立柱下面的大厅”。.

11.下面句中的加点词语,应该删去的一项是()a.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之后,最可能成为经典的就是中国国家馆。..b.装点国家馆的“中国红”,是从足足上百种红色材料色样中逐一挑选而出的 ..c.也是中国馆“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展示主题的重要组成部分。..d.国家馆顶层还有雨水收集系统,雨水净化后大概用于冲洗卫生间和车辆。..12.下面对几段文字大一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②③④三段文字说明了中国国家馆的外观形象。

b.第⑤段文字说明的国家馆“中国红”的精心挑选与视觉效果。c.第⑥段文字说明的是地区馆屋顶平台上的“新九洲清晏”。

d.第⑦段文字说明的是中国馆的设计引入了先进科技成果,体现了环保节能的理念。13.下列说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全文来看,文章主要是按照逻辑顺序来说明在中国国家馆的。b.把中国国家馆称为“东方之冠”形象生动地说明了其外形特点。

c.第⑦段划横线的句子从一个方面具体说明了中国馆设计中环保节能的理念。d.第⑦段文字的段内结构是:先总说后分说然后再总说。

二、(12分,每小题3分)

⒑b⒒d⒓a⒔d

(二)2011南宁中考语文卷说明文阅读

人与那种动物气味相投?

人是高级动物,那么,人的气味与哪种动物最相似?有人会说,这问题很简单,人是从猴子进化而来的,自然与猴子的气味最相似。真是这样的吗?现在正确答案似乎是,人与鸟类才是气味相投。

传播西尼罗病毒的蚊子最喜欢叮咬的鸟类迁徙之后,它们就开始叮咬人类了。现在研究人员认为:人类和鸟类都散发出一种相同的对蚊子极具诱惑力的气味。

为了找到叮咬对象,蚊子需要感知温度、二氧化碳、湿度和某种特定的挥发性化学物质。蚊子的种类不同,所利用的线索也不同。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昆虫学家沃尔特?利尔和蔡纽拉伯丁?赛德想了解到底是什么引诱了致倦库蚊,这种蚊子有一个大家更为熟悉的名字——“南方库蚊”。南方库蚊尽管不是唯一携带西尼罗病毒的蚊种,但却是这种病毒的主要携带者。西尼罗热是一种病毒引起的疾病,1 9 9 9年从中东地区传入纽约市,现已在北美地区广泛地传播开来。西尼罗病毒主要是给鸟类种群造成了灾难,但是当人类被蚊子咬过以后,也会感染病毒。症状从发烧、头痛到昏迷、瘫痪等,各不相同。2008年,美国有44名病人死于这种病毒。

利尔和赛德选择了来自不同种族背景的16个人,从这些人的前臂提取了气味混合物,然后对混合物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与此同时,他们对来自鸽子和小鸡的气味混合物也进行了分析,鸽子和小鸡是南方库蚊喜欢叮咬的两种动物。结果发现,在人类气味中占主导地位的4种成分中,有一种叫做壬醛,不知何故,这种成分在鸽子和小鸡的气味采样中也占有很高的浓度。鸽子和小鸡是南方库蚊喜欢叮咬的两种动物。

紧接着,研究人员测试了蚊子嗅觉受体(或称为嗅觉感受器)中的神经细胞对壬醛是否有反应。结果他们发现,在蚊子的1300个嗅觉感受器中,这种化合物能够激发半数以上的嗅觉感受器发生强烈的反应。这说明壬醛分子掌控着蚊子的行为。最后,两位科学家对蚊子是否会真正为壬醛所吸引进行了测试。在诱捕

蚊子的装置中添加了壬醛之后,南方库蚊的捕捉量增加了约50%。

利尔说,这些发现有助于说明为什么西尼罗热可以轻而易举地从鸟类传播到人类。这些发现还具有切合实际的用途。结合某些设计上的改进,壬醛或许会使蚊子诱捕器变得非常高效,可 以上结果表明,人类与鸟类的气味比较相投。

选自《百科知识》2010年第二期,有删改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一项是

a.人类和鸟类都散发出一种相同的对蚊子极具诱惑力的气味。

b.1999年,这种疾病从中东地区传入纽约市,现已在北美地区广泛地传播开来。

c.2008年,美国有44名病人死于这种病毒感染的疾病。

d.结合某些设计上的改进,壬醛或许会使蚊子诱捕器变得非常高效,可

10.本文运用的说明顺序准确的一项是

a.时间顺序 b.因果顺序 c.逻辑顺序 d.空间顺序

11.根据文意,下列与蚊子相关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在诱捕蚊子的装置中添加了壬醛之后,南方库蚊的捕捉量增加了约50﹪,这种装置将大有市场。

b.不同种类的蚊子叮咬人根据的是:温度、二氧化碳、湿度和某种特定的挥发性物质。

c.被携带西尼罗病毒的蚊子叮咬之后,人会感染病毒,产生发烧、头痛、瘫痪等症状,严重的还会死亡。

d.科学家研究人类和鸟类气味是否相投的目的,是为了弄清蚊子传播西尼罗热的原因。

12.下列表述与本文内容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a.南方库蚊是西尼罗病毒的主要携带者,这种病毒给人类造成了灭绝性的灾难。

b.科学家研究发现,在人类气味中有占主导地位的4种成分,其中有一种叫壬醛。

c.经测试,在蚊子的嗅觉感应器中的1300个神经细胞有半数以上对壬醛有强烈的反应。

d.西尼罗病毒从鸟类传染给人类的原因是它们都有某种特定的挥发性化学物质——壬醛。

参考答案:一9d10c 11a12b

(三)藏羚羊的悲歌

①藏羚羊仅存于中国青藏高原,是生活在海拔最高地区的偶蹄类动物,历经数百年的优化筛选,淘汰了许多弱者,成为“精选”而成的杰出代表。许多动物在海拔6000米的高度不要说跑,就连挪动一步也要喘息不已,而藏羚羊在这一高度上,可以60千米的时速连续奔跑二三千米使其它猛兽望尘莫及。藏羚羊具有特别优良的器官辐射能,它们而高寒、抗缺氧、食料要求简单,而且对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疾病所表现出的高强抵抗能力也已超出人类对它们的估计,它们身上所包含的优秀动物基因,囊括了陆上哺乳动物的精华。

②由于生存环境过于艰苦,藏羚羊的个体寿命是大型哺乳类动物中最短的,在正常情况下,雄性藏羚羊寿命仅有7-8岁,雌性寿命最长不超过12岁,因此藏羚羊种群虽然庞大,但是非常脆弱,一旦濒危就很难恢复。

③不知是谁最先发现了藏羚羊身上的羊绒特别优质:质柔软、保暖好、弹性强。渐渐地,获得了越来越高的身价,成为举世闻名的“软黄金”。目前1千克藏羚羊生绒的价格可达1000-2000美元,而一条用300—400克羊绒织成的“沙图什”(披肩)价格可高达5千—3万美元。据介绍,一只藏羚羊只能剪取羊绒100—200克。由于藏羚羊奔跑迅疾,难以活捉,因此盗猎者均采取简单残暴的屠猎方式,杀羚取绒。据印度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提供的资料显示,一条长2米、宽1米、重100克的“沙图什”要以3只藏羚羊的生命为代价。

④巨额利润刺激着贪婪的盗猎分子的欲望,并使他们有条件获得先进的武器装备,用于大肆屠杀藏羚羊。1992年,藏羚羊绒加工量高达2吨左右,相当于1.3万只藏羚羊的羊绒量。据估计最近几年每年被盗猎分子猎杀的藏羚羊有2万只。这些藏羚羊的皮毛被利欲熏心的偷猎分子沿着充满血腥和罪恶之路运往域外。克什米尔地区是全球加工“沙图什”最早和最大的地区。

⑤藏羚羊有着顽强而自尊的品格。它们能够战胜世界上最恶劣的自然环境,这是因为它们有着极好的群体精神。当它们中出现“伤员”时,大队藏羚羊就会减慢前进的速度来照顾,以防止猛兽吃掉负伤者。正是这个习性被盗猎分子所利用。每当夜晚,盗猎者开着汽车,朝即将临产的雌性藏羚羊群横冲直撞,同时疯狂地开枪扫射。一旦群体中出现伤者,整个群体谁也不愿独自逃生,宁肯同归于尽。在盗猎现场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景象:数百头藏羚羊全部被屠杀,血流成河,尸横遍野。

⑥为了掩盖血淋淋的事实,使披戴“沙图什”的人们更加心安理得,不法分子还编造了一个美丽的谎言在国际互联网上发布:“在海拔超过5000米的藏北高原,生活着一种名叫藏羚羊的野生动物。每年的换毛季节,一缕缕轻柔细软的羚羊绒从藏羚羊身上脱落下来,当地人历尽艰辛把它们收集起来,制造成华贵而美丽的披肩。”

⑦据青海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负责人介绍,藏羚羊在每年夏季自然更换一次绒毛,但由于自然更换的绒毛是零星掉落,藏羚羊又是野生动物,因此换掉的绒毛随风飘散。目前还无人尝试收集自然更换的绒毛。(选自《清澈的理性——科学人文读本》有删节)5.下列说法与选文信息不一致的一项是()a.藏羚羊具有特别优良的器官功能,他们耐高寒、抗缺氧,食料要求简单,对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疾病有较强的抵抗能力。

b.藏羚羊身上的羊绒质柔软、保暖好、弹性强,获得了越来越高的身价,目前1千克藏羚羊生绒的价格可达1000-2000美元。

c.藏羚羊有着极好的群体精神,这往往被盗猎者所利用。在盗猎现场常可看到数百头藏羚羊全部被屠杀,血流成河,尸横遍野。

d.藏羚羊每年夏季自然更换一次绒毛,一缕缕轻柔细软的羚羊绒从藏羚羊身上脱落下来,当地人历尽艰辛把它们收集起来,制造成华贵而美丽的披肩。

6.对选文第①段中画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列数字 作比较 b.列数字 打比方 c.列数字 作诠释 d.列数字 下定义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一项是()a.在正常情况下,雄性藏羚羊寿命仅有7-8岁,雌性寿命最长不超过12岁。

b.藏羚羊绒获得了越来越高的身价,成为举世闻名的“软黄金”。

c.克什米尔地区是全球加工“沙图什”最早和最大的地区;•

d.据估计最近几年每年被盗猎分子猎杀的藏羚羊有两万只。

二、5..d 6。a 7.b

(四)广西南宁2010年中考语文试卷

你的体重,它们决定

①如果你曾经与肥胖斗争过,你应该很清楚这场战争的胜利取决于:节食、锻炼、遗传基因。道理很简单,你吃得越多,动得越少,就会越胖。在这个方程式上,个人的基因起着关键的作用。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现在第四个因素日益引起研究人员的关注,尽管它们一直处于被忽略的状态:你的肠内细菌。

②它们的学名是:肠道微生物群落。这群微小细菌以上千亿兆的数量居住在人类的肠道中,它们很大部分的成员是厌氧菌———可以在缺氧的情况下存活。

③这群微生物的作用之一就是调节人体从食物中吸收的卡路里并存储脂肪,换言之,它们能够调节人的体重。研究人员发现:这些肠道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平衡与否,是决定人体肥胖或苗条的关键。因此,通过调节微生物群落的数量可以改变人的体重。

④通过对老鼠的研究表明,体型肥大者和体型消瘦者的肠道内细菌种类和数量差异明显。肥胖老鼠体内的厚壁茵类群数量比拟杆菌要高得多。在体重正常的老鼠体内,情况则正好相反。人体内的茵群虽然种类繁多,但是其中90%都属于两大类菌群———厚壁类群和拟杆菌。厚壁菌类群能够导致肥胖,而拟杆菌能够分解人体本身无法消化的多糖如纤维素等,它们在向人体提供营养的同时也为自己和肠道中的其他细菌获得食物。

⑤人类的日常食谱是如何影响肠道菌类的数量和种类的?研究人员用不同种类的食谱喂养老鼠,其中一种是典型的西方食谱,食物中的脂肪和糖含量较高。“享用”西式大餐后的小老鼠们往往体重增加:其肠道中的厚壁菌类群较多,而拟杆菌较少。而另一组喂食低脂低糖的老鼠肠道中的厚壁菌类群较少,拟杆菌较多,这些小老鼠大多体重下降。

⑥目前还不能肯定肠道中菌群的变化和体重的变化两者之间谁为因谁为果,但是上述研究的发现能够帮助我们判断你的体质是否容易肥胖。实验表明,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可以改变肠道内细菌群的种类和数量,更好地消化新食物从而改变体重。以小老鼠为例,把长期食用低脂的小老鼠食谱变成高脂的西式饮食,那么在不到一天的时间内,这些小老鼠肠道内的厚壁菌数量会大幅增加。而在以往的研究中,厚壁菌对肠道吸收的影响往往被科研人员所忽视。

⑦这个发现有助于研究人员最终对茵类进行标示,从而撰写出影响身体肥瘦类型的肠道菌类食谱。这样可以帮助人们对自己的身体所摄取的卡路里进行检测或控制。

(作者:林恩,摘自《青年丈摘》2010年第8期,有改动)9.本文的说明对象是()

a.身体肥瘦类型

b.遗传基因

c.肠道微生物群落

d.日常食谱

10.对第④段画线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列数字

分类别

b.分类别

作比较

c.列数字

下定义

d.作比较

打比方

11.根据文意,下列关于导致人体肥胖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在遗传基因的影响下,吃得越多,动得越少,人就容易肥胖。

b.肠道微生物的种类趋于平衡状态时,人就容易肥胖。

c.人体内的厚壁菌类群数量比拟杆菌高得多时,人就容易肥胖。

d.食物中的脂肪和糖含量较高,若长时间食用,人就容易肥胖。12.下列表述与本文内容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a.研究人员发现,通过调节微生物群落的种类和数量可以改变人的体重。

b.肠道微生物群落的作用就是调节人体从食物中吸收的卡路里并存储脂肪。

c.实验表明,体重增加的小老鼠肠道中的厚壁菌类群较少,而拟杆菌较多。体重下降的小老鼠肠道中的厚壁菌类群较多,而拟杆菌较少。

d.研究结果已经能够肯定肠道中菌群的变化和体重的变化两者谁为因谁为果。

三、参考答案:

9、c

10、a

11、b(肥胖者体内的厚壁菌类群数量比拟杆菌要高得多,并不平衡。)

12、a(b项原文为“作用之一”,表述不严谨。c项的内容颠倒了,导致结果错误。d项原文为“目前还不能肯定”两者谁为因谁为果。)

(五)可以救命的一氧化碳

上世纪60年代,人们就知道身体组织受毒素、紫外线辐射、激素和药物等侵害时,血红素加氧酶-1(简称ho-1)会及时对抗相应的受伤和感染,此时体内会自然地产生少量的一氧化碳。不过,当时人们都认为一氧化碳是组织代谢的副产品。

然而,美国科学家所罗门•辛德在1993年提出,一氧化碳在人体中扮演了一个有意义的角色。它有协助一氧化氮管理人体内部器官的功能,例如大肠的收缩、胃的排空等。但是,研究人员作了很多的努力之后,还是没有检查出一氧化碳在人体中的准确作用。

由于一氧化碳对人体有益,一些科学家想把它用于临床治疗。然而,一氧化碳是有毒气体,使用稍有不当,就会对人类造成危害。一氧化碳能紧紧结合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形成羧化血红蛋白,使氧气无法载运到全身。当人体内20%左右的血红蛋白转变成羧化血红蛋白时,就会出现恶心、呕吐和晕倒的情况;当人体内40%左右的血红蛋白转变成羧化血红蛋白时,就会夺人性命。因此,有科学家反对把一氧化碳引入对人类的临床治疗。但美国的奥古斯丁•乔和弗里茨•贝奇称,医药界不该这么快拒绝一氧化碳的治疗潜力,一氧化碳疗法是紧急情况下最好的方法。

2001年上半年,乔和贝奇领导的研究小组指出,患者吸入微量一氧化碳有助于防止器官的排斥反应。他们在进行老鼠心脏移植时,用一种叫“卟啉”的化学药品将ho-1封闭,一星期内老鼠有排斥移植的反应产生。但如果将老鼠置于含微量一氧化碳的空气中,则可以幸存。也就是说,吸入动物体内的微量一氧化碳可以完成h0-1所能完成的任务。这个实验也说明,20世纪60年代人们在研究ho-1时发现的一氧化碳不是代谢废物,而是在ho-1的作用下,人体为生理防御反应所产生的气体。

2001年年底,美国的大卫•平斯基的实验表明,一氧化碳对肺移植手术也大有帮助。平斯基改变了一些老鼠的遗传特性,使它们缺少制造ho-1的基因,然后让它们和正常的老鼠一起进行模拟的肺移植手术。平斯基用夹子截断供应到老鼠左肺的血流,一小时后让它们重新恢复流动。结果正常老鼠的生存率为90%,而所有改变过基因的老鼠皆死于产生在肺中的血块。在进一步的实验中,当平斯基给改变过基因的老鼠呼吸微量的一氧化碳后,只有一半老鼠死于非命。目前,每年有数千人进行肺移植手术,失败率为30%,比其他器官移植的失败率要高,比如,肾移植的失败率只有10%。因此,医药学家希望把一氧化碳的治疗作用引入到肺移植手术中。目前也有一些医生把一氧化碳用于临床手术中,取得了一定效果。

6、下列有关信息与原文不一致的一项是

a.一氧化碳对人体有益,它可以协助一氧化氮管理人体的内部器官。b.一氧化碳是有毒气体,使用不当又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c.一氧化碳能紧紧结合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形成羧化血红蛋白,有可能夺人性命。d.一旦体内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转化成羧化血红蛋白,我们就会出现恶心、呕吐、晕倒等症状。

7、下列对一氧化碳在医学上作用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身体组织受到毒素、紫外线辐射、激素和药物等侵害时,在ho-1的作用下,人体为生理防御反应会自然地产生少量的一氧化碳。

b.一氧化碳在人体中扮演了一个有意义的角色,但它在人体中的准确作用目前还没有弄清楚。

c.美国科学家的实验表明,一氧化碳对肺移植手术大有帮助。

d.虽然一氧化碳是一种有毒气体,但美国科学家乔和贝奇指出,在器官移植手术中它可以有效防止器官的排斥反应。

8、下列能直接说明一氧化碳对人体有益的一项是 a.一氧化碳可以帮助大肠的收缩、胃的排空等。

b.在对改变过基因的老鼠进行模拟的肺移植手术时,吸入微量一氧化碳的老鼠只有一半死于非命。

c.对缺少制造ho-1基因的老鼠进行模拟的肺移植手术,正常老鼠的生存率为90%,改变过基因的老鼠全部死亡。

d.科学界一些专家认为一氧化碳疗法是紧急情况下最好的方法,医药界不应拒绝它的治 7

疗潜力。

9、下列推断错误的一项是()

a.封闭ho-1,做过心脏移植的老鼠在一周内排斥反应,而将它放入有微量一氧化碳的空气中则可以幸存。

b.对老鼠的实验,证明了一氧化碳在肺移植手术中的作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使用一氧化碳可能提高人类肺移植手术的成功率,造福于人类。

c.目前已有一些医生把一氧化碳用于肺移植的临床手术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d.一氧化碳在临床手术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并不意味着就不存在任何风险。

6、d

7、d

8、a

9、c

2010年湖南长沙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六)低碳生活处处可为

①低碳生活首先源自碳足迹。碳足迹是指一个人或一个团体碳耗费量,是测量某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消耗能源而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对环境影响的一种指标。

②无论是个人还是群体的碳足迹都可以分为第一碳足迹和第二碳足迹。第一碳足迹是因使用化石能源而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比如一个经常坐飞机出行的人会有较多的第一碳足迹,因为飞机飞行会消耗大量燃油,排出大量二氧化碳.第二碳足迹是因使用各种产品而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比如消费一瓶普通的瓶装水,套因它在生产和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而带来第二第二碳足迹。女性消费化妆品除了会有氟利昂排放增加温室气体外,还

③低碳生活就是在生活和生产中极力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行为方式。例如,通过一个专门设计的“碳足迹计算器”来测算,你用了100度电,就等于排放了大约78.5千克二氧化碳;你自驾车消耗了100公斤汽油,也就等于排放了270千克二氧化碳。

④人类的低碳生活并不只是体现在个人生活上,还尤其体现在人类的生产活动中。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在直接和间接加速全球变暖,所以,所谓的低碳生活还包括降低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所有温室气体,而不仅仅是二氧化碳。

⑤温室气体是指大气层中易吸收红外线的气体,主要包括水汽、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臭氧、氟利昂或氯氟烃类化合物。人类的衣食住行无一不在产生和制造温室气体,如工业生产、使用石化燃料。甚至连我们吃的粮食也是温室气体的重大来源之一。

⑥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气体排放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第二大重要来源,它的排放量介于电热生产和尾气之间。中国是一个水稻生产大国,而水稻生产排出的温室气体可能并不被人们所知。水稻生产期间,植株及稻田会释放出大量氧化亚氮,而每千克氧化亚氮相当于296千克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量。全球农业生产中氧化亚氮的排放占全球氧化亚氮总排放量的84%。

⑦尽管农作物生产和使用化石燃料排放的大量温室气体会危度环境,但我们却不可能因噎废食,只能从其他方面来加以改善.例如,种植氮素高效利用水稻,不但可以减少氧化亚氮排放对环境的破坏,还可以节约费源和资金。同理,研发和使用生物燃料也可以节约资源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冯云 有删改)7.下列说法与“低碳生活“无关的一项是

a.低碳生活指的是在生活和生产中极力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行为方式。b.温室气体是指大气层中易吸收红外线的气体。

c.所谓的低碳生活还包括降低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所有温室气体。d.种植氮素高效利用水稻,可以减少氧化亚氮排放对环境的破坏。8.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气体排放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第二大重要来源。

b.人类的低碳生活并不只是体现在个人生活上,还尤其体现在人类的生产活动中。c.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在直接和间接加速全球变暖。d.女性消费化妆品的碳足迹仅属于第一碳足迹。9.对文章第三段运用的说明方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下定义 分类别 作比较 b.分类别 举例子 打比方 c.列数字 分类别 打比方 d.下定义 举例子 列数字 1 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去掉后,语意变化不大的一项是

a.人类的衣食住行无一不在产生和制造温室气体,如工业生产、使用石化燃料。甚至连我们吃的粮食也是温室气体的重大来源之一。

b.通过一个专门设计的“碳足迹计算器”来测算,你用了100度电,就等于排放了大约78.5千克二氧化碳。

c.人类的低碳生活并不只是体现在个人生活上,还尤其体现在人类的生产活动中。d.温室气体是指大气层中易吸收红外线的气体,主要包括水汽、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臭氧、氟利昂或氯氟烃类化合物。

7.b 8.d 9.d 10.b

(七)武汉

天空的表情

①《诗经》里说:《诗经》里说:“蝃蝀在东,崇朝其雨”,意思是说若东方见虹,立刻就要下雨。实际上我们见到虹的时候,天空中已在下雨,因为虹是由于太阳光照射到雨点上,由雨点反射到我们的眼帘而成的。虹作弧形,红色在外,向内有橙、黄、绿、紫等色。虹的中心在地平线下,所以平时我们所看到的不过一个小半圆。虹的颜色捉摸不定,时常更

②变。雨点直径若在一公厘以上,那红、黄、蓝、绿各色俱备,雨点直径若在一公厘以下,就不见红色,若在十分之一公厘,则虹即无光彩而作白色了。

和虹相类的现象在天空中还有晕。晕有大小两种,都以太阳或月亮为中心。大的晕是由于高云所成,云中的水点已结成冰。小的晕又名光环,是低云所成。古人有“月晕而风”之语,晕无论大小,都是风暴将临的预兆。太阳旁的晕,不但比月晕多,而且颜色亦更美丽,不过因阳光刺目,普通人不注意罢了。晕也有红、黄、青、绿各色,大的晕青色在外,红色在内,小的晕则相反。

日月云霞的颜色,往往可以预告未来的天气。宋代范成大诗“朝霞不出门,暮霞行千里”是有道理的。为什么同一现象早晚得到不同的结果?从气象学上可以这样解释,在日中的时候,对流很盛,空中湿气易于凝结成云,到太阳落山的时候,若是空中湿气很重,云层一定很厚,不能见霞。晚上见霞,乃是空中湿气不多的表现,所以主晴。晚上地面因辐射而冷却,不应有对流,但成雾,雾是不会有色彩的。若是早上有霞,那就表示晚间发生对流,是将下雨的征兆了。

云的高低、方向和厚薄都可以为天气晴雨的预兆。在范成大的《吴船录》内有“庐山带帽,平地安灶。庐山紧腰,平地造桥”,这谚语是很准确的。凡山岭的区域,云慢慢上升就是天晴的预兆,若是慢慢地下降,就是将下雨的预兆。夏天中午以前,若是满天是如堡垒般很厚的积雨云,则当日下午即有雷雨。苏东坡诗“今日江头天色恶,炮车云起风欲作”,但大块白色的积云,若不十分浓厚,虽满布天空,亦不降雨。所以俗谚叫“楼梯天,晒破砖”,盖满天都是积云的时候,虽是一样高低,但看来总觉得近者高而远者低,形似楼梯,这是久晴的预兆。云行之方向亦可觇风雨,俗谚说“云行东,马车通;云行西,马溅泥”,这也是很灵验的。但以天的颜色和一处的风云来做预告的根据总嫌不足,要预告精确,必得多设气象台,各处用无线电联络起来,每天制图才能有效。

(选自《竺可桢全集》第二卷,有删改。)

【注释】①蝃蝀:音当地dìdōng,虹。②公厘:毫米的旧称。5.下面对全文内容概括准确的一项是 a.从虹的颜色、形状可推知天气情况。b.天空呈现出的各种现象与天气的关系。c.晕的大小、颜色都可以预报天气。

d.云呈现的高低、方向、厚薄与天气的关系。6.下面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虹是由于太阳光照射到雨点上,由雨点反射到我们的眼帘而形成的。b.日月云霞的颜色,往往可以预告未来的天气。

c.晕有大小之分,大晕是低云所成,小晕是高云所成。d.云向东移,预示着晴天;云向西移,预示着阴雨天。

7.依据文章内容,判断下面情境中四个人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早上,妈妈说:“孩子,上学时带上雨伞,昨晚我看见月晕了,可能会下雨。”

b.在阳台上,爸爸看见天边的晚霞,对妈妈说:“快要下雨了,我们就不到公园散步了。” c.一群游客登上庐山,看见云慢慢上升,像戴了一顶帽子似的。其中一位高兴地说:“明天也许是好天气,我们可以好好欣赏庐山的风景了!”[来源:学科网zxxk] d.体育中考前两天,班主任看见满天都是积云,像楼梯似的,于是对同学们说:“我估计,体育中考那天不会下雨。” 5.b6.c7.b

(八)阅读《苏州园林》一文的节选文字,回答6~8题。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6.下面不能体现“美术画”特点的一项是 .. a.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

b.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在哪个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c.我国的建筑,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

d.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7.下面对选文第一段使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使用分类别、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苏州园林追求图案之美的特点。

b.使用作比较、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说明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c.使用分类别、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我国古代宫殿和一般住房的共同特点。d.使用作比较、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说明苏州园林的布局充满自然之趣的特点。8.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是从亭台轩榭的布局和假山池沼的配合两个角度来介绍苏州园林的。b.选文介绍假山和池沼的特点,目的是说明设计者生平多阅历,胸中有邱壑。c.苏州园林的景物布置,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是一幅画的效果。d.“一般”“绝大部分”“大多”这些限制性词语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6.c 7.d 8.b 9.b

(九)郴州

(四)阅读下列说明文宇完成17~19题(6分)

①生活在海洋中的鱼类,也有自己的医生———种体态小巧,行动轻盈的小鱼。鱼医给鱼治病,不是通过用药,而是州尖尖的嘴巴为病鱼清除细菌和坏死的细胞。实际上鱼医是以病鱼身上的寄生虫为美味佳肴的。

②病鱼就诊时,必须头朝下,尾巴朝上,笔直地悬浮在水中。如果是喉咙生病,那么病鱼就得乖乖地张大嘴巴让鱼医钻进嘴里去。病鱼会不会把鱼医吃掉呢,根据海洋学家的观察分析,这种事情不会发生。即使是遇上敌害,病鱼也会将鱼医吐出后再逃之夭夭。

③海年学家试图在鱼医经常活动的水域将鱼医捉走,结果,前往求医的大为减少。令人惊讶的是,鱼医失踪两周后,该水域的很多鱼都染上疾病,一些鱼的鳞、腮和鳍上开始出现脓肿。海洋学家又做了一个试验,在一些鱼池中放有鱼医,而在另一些鱼池中不放鱼医。结果,有鱼医的水池里,鱼都不生病,而在没有鱼医的水池中,疾病迅速蔓延。

④鱼医治病的速度快得令人难以置信。一位海洋生物学家留连续6小时在水中观察鱼医治病,经他统计,一条鱼医在这6小时内竟医治了300条病鱼!⑤海洋学家还发现,拜访鱼医的病鱼以雄鱼居多。有时,一条雄鱼一天中竟几次找不同的鱼医看病。经过观察发现,原来是雄鱼间为了争夺雌鱼,常常发生激烈的“情战”,因而负伤的机会较多。此外,海洋学家还发现,有些雄鱼根本没有负伤,也没有病,但它们仍然频繁地去找鱼医。对此他们猜想,雄鱼们可能是为了取悦雌鱼,而找鱼医为自巴“美容”的。17.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a.鱼医给鱼治病,实际上是以病鱼身上的寄生虫为美味佳肴。

b.根据海洋学家观察分析,即使遇上敌害,病鱼吃掉鱼医的事情也不会发生。c.鱼医治病的速度快得令人难以置信,一条鱼医6小时内可以医治300条病鱼。d.雄鱼去找鱼医治病的唯一原因,是因为雌鱼间为了争夺雌鱼发生激战,经常负伤。18.下列关于本文语言的运用分析正磅的一项是(2分)

a.“一位海洋生物学家曾连续6小时在水中观察鱼医治病,经他统计,一条鱼医在这6小时内竟医治了300条病鱼!”中的“竟”字是表示范围的限制。

b.“对此,他们猜想,雄鱼们可能是为了取悦雌鱼,而找鱼医为自己‘美容’的。”中 的“可能”一词表估计,用得不准确。

c.“病鱼就诊时,必须头朝下,尾巴朝上,笔直地悬浮在水中。”中的“必须一词强调了病鱼就诊时采用的唯一姿势。

d.“经过观察发现,原来是雄鱼间为了争夺雌鱼,常常发生激烈的‘情战’,因而负伤的机会较多。”运用了平实的说明语言。

19.下列关于本文说明方法的运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经海洋学家统计,一条鱼医在这6小时内竟医治了300条病鱼!”运用了列数字的方法,给人以具体、准确的印象。

b.选文第⑤段运用了举例子的方法,通过具体的、有代表性的例子来说明事物。c.选文第③殷运用了分类别的方法,让我们清楚、全面的认识事物。

d.选文中第①段的第一句运用了摹状貌的方法有助干把说明的对象说得更具体、生动。

(十)阅读《中同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节选文字,完成20~22题。(6分)

“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遭罢了。说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20.下列词语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中国的脊梁”一词指的是当时国民党反动政客及御用文人。

b.“笼罩了一切”中“笼罩”一词,在这里用得十分准确、形象,它生功描绘了这种思潮像毒雾一样禁锢着人们的头脑,并蔓延到各个领域。

c.“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中的“中洲人”指的是历史上那些“埋头苦干的人,“舍身求法的人”。

d.“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中的“一部分人”指的是那些“被摧残、被抹杀”的人。

21.“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一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在选段的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b.运用了反向的句式,强调了“这一类的人”现在不少。c.是针对没有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而言的。d.运用了设问的句式,引起读者的注意。22.对选段内容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论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b.论述中国人失掉的是“他信力”。c.论述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d.论述中国人自信力的有无。

阅读《看云识天气》中的一段文字,完成14-18题。

①那最轻盈、站得最高的云,叫卷云。②这种云很薄,阳光可以透过云层照到地面,房屋和树木的光与影依然很清晰。③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④如果卷云成群成行地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鳞波,这就.成了卷积云。⑤卷云和卷积云都很高,那里水分少,它们一般不会带来雨雪。⑥还有一种像棉花团似的白云,叫积云。⑦它们常在两千米左右的天空,一朵朵分散着,映着灿烂的阳光,云块四周散发出金黄的光辉。⑧积云都在上午出现,午后最多,傍晚渐渐消散。⑨在晴天,我们还会偶见一种高积云。⑩高积云是成群的扁球状的云块,排列很匀称,云块间露出碧蓝的天幕,远远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11卷云、卷积云、积云和高积云,都是很美丽○的。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11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11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11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11 ○15.第④句中加点的“这”字指代的内容是

a.卷云丝丝缕缕地飘着 b.卷云和卷积云都很高

c.卷云成群成行地排列在空中 d.阳光可以透过云层照到地面 16.对本段文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无论是卷云、卷积云、积云还是高积云,都十分好看。b.卷云和卷积云一般不会带来雨雪。c.积云在一天之间午后最多。d.卷云比卷积云高

17.不断文字的语言特点是

a.形象生动,色彩鲜明。b.厚重深沉,古朴自然。c.简短精炼,惜墨如金。d.婉转曲折,耐人寻味。18.本段文字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a.举例子 b.列数字 c.打比方 d.做比较

三、14.a15.c16.d17.a18.c

(十一)四、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2~13题。(2009年广州市中考)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象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

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畅,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有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 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

(节选自课文《苏州园林》)

13.下面对苏州园林特点的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c

a.亭台轩榭的布局不讲究对称,崇尚自然,追求人在画中游的美感。b.假山池沼的配合因地制宜,自出心裁,游人有身在大自然的感觉。 c.错落有致的花草树木,与整齐划一的道旁树俯仰生姿,交辉相映。 d.花墙,廊子,镜子的巧妙配合,使园林景致生色,层次丰富多样。

14.下面对文段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c

a.以旅游行踪为线索,比较详尽地介绍了苏州园林的每一个景点。 b.每个自然段都运用比喻说明,生动准确地描述苏州园林的美色。 c.围绕“眼前总是一副完美的图画”,分类介绍苏州园林的特色。 d.以“总分总”的结构方式,清晰地概述了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

(十二)四、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3~14题.(2008年广州中考)

水藻将成为最绿色的能源

张贵余

目前,各国专家正积极倡导使用绿色能源,比如用太阳能、风力发电、水力发电等。还有一些科学家则更进一步,开始寻找更“绿色”的能源,那就是用水藻提 14

炼燃油。科学家乐观地预测,只需种水藻提炼燃油,就能让我们摆脱对天然石油的依赖。科学家很早就提出用植物来提炼燃油,比如从油菜籽和大豆中提炼燃油,不过很少人会想到用水藻来提炼燃油。但是,这种绿色植物现在却异军突起,成为最有力的竞争者,因为它有许多品质是其他植物所不具备的。

水藻是由简单的水生有机体组成的,通过光合作用储存光能,生产植物油。而植物油可以被转化成“生物柴油”,可以为任何柴油发动机提供动力。水藻有好几个重要的优点是其他油料植物所不具备的,比如水藻可以种植在更广泛的地方,而且能够迅速繁殖,更难能可贵的是,水藻几乎不需要特别的养分,它们需要的只是阳光、水和二氧化碳。此外,水藻生长的面积和体积比率是最高的。

水藻不仅能生产绿色油料,更可以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净化空气,可以说是一举两得。事实上,许多发电厂在厂区和周边地区种植水藻,吸收发电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在这方面,麻省理工大学的“绿色油料公司”做得最好,他们正在进行这方面的实验,利用发电厂产生的二氧化碳来种植水藻。小规模的实验发现,这是一种可行性的概念,他们下一步要进行大规模的实验。

不过,要想进入后石油时代,让水藻� 生产“生物柴油”,首先遇到的就是选择水藻品种的问题。水藻有数千种,选到正确的种类是至关重要的。其次,水藻生长的速度极快,必须控制好种植的数量,如果太多,阳光就会不够,造成大批死亡,而如果太少,则达不到所需要的数量。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借助计算机来控制水藻的生长速度,也就是控制营养成分,不过这样做会增加成本,减少水藻业的经济利益。

即使成功地收获了水藻,还要面临着另一个难题,那就是如何把油提取出来。从大豆、油菜等植物中提取油是用冷压法,而水藻却不像大豆、油菜那样有那么多的纤维,不能使用这种标准的榨油方法。不过从理论上说,从水藻中提炼油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美国科学家证实,在绿色的水藻中加入化学添加剂就可以提炼出油来,在水藻浆中加入甲醇或者乙烷是目前最好的选择,相对来说又有效又节省成本。但观察家对此有一种担心,那就是这可能会影响土地和水的使用。

(选自《北京科技报》,有删改)

13.下面不属于“水藻将成为最绿色能源”的优势的一项是(3分)d ...a.水藻可种植在更广泛的地方,能迅速繁殖。b.水藻需要的养分只是阳光、水和二氧化碳。c.水藻可以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净化空气。d.水藻可以通过使用化学添加剂提炼出燃油。

14.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 a.太阳能、风能、水能和植物燃油,都是专家倡导使用的绿色能源。b.利用发电厂产生的二氧化碳来种植水藻的经验,已经被成功推广。

c.水藻通过光合作用生产的植物油,可直接为柴油发动机提供动力。d.用绿色植物生产生物柴油,均可使用冷压法这种标准的榨油方法。

十三

四、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3—14题。(2007年广州中考)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基本上保持恒定。这是由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始终处于“边增长、边消耗”的动态平衡状态。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有80%来自人和动、植物的呼吸。20%来自燃料的燃烧。散布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有75%被海洋、湖泊、河流等地面的水及空中降水吸收溶解于水中。还有5%的二氧化碳通过植物光合作用,转化为有机物质贮藏起来。这就是多年来二氧化碳占空气成分0.o3%(体积分数)始终保持不变的原因。

但是近几十年来,由于人口急剧增加,工业迅猛发展,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及煤炭、石油,天然气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远远起过了过去的水平。而另一方面,由于森林被乱砍乱伐,大量的农田建成了城市和工厂,破坏了植被,减少了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的条件。再加上地表水域逐浙缩小,降水量大大降低,减少了吸收溶解二氧化碳的条件,破坏了二氧化碳生成与转化的动态平衡,就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增加。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长,就使地球气温发生了改变。

二氧化碳可以防止地表热量辐射到太空中,具有调节地球气温的功能。如果没有二氧化碳,地球的年平均气温会比目前降低20℃.但是,二氧化碳含量过高,就会使地球仿佛捂在一口锅里,温度逐渐升高,就形成“温室效应”。形成温室效应的气体,除二氧化碳外,还有其他气体。其中二氧化碳约占75%,氟氯代烷约占l5%-20%,此外还有甲烷、一氧化氮等30多种。

温室效应就是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气体含量增加而导致全球气温升高的现象。如果二氧化碳含量比现在增加一倍,全球气温将升高3℃-5℃,两极地区可能升高lo℃,气候将明显变暖。气温升高,将导致某些地区雨量增加,某些地区出现干早,飕风力量增强,出现频率也将提高,自然灾害加剧。更令人担忧的是,由于气温升高,将使两极地区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许多沿海城市、岛屿或低洼地区将面临海水上涨的威胁;甚至被海水吞没。

13.下列不属于影响大气中二氧化碳“动态平衡”的一项是(3分)d ... a.湖泊、河流等地表水域逐渐地缩小。b.人口急剧增加,森林遭到乱砍乱伐。c.工业中煤炭、石油、天然气的燃烧。d.部分地表热最有时能辐射到太空中。

14.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b

a.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多少与地球气温的高低没有直接关系。b.维持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动态平衡是防止温室效应的有效方法。c.消耗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是通过植物转化为有机物质。d.两极地区冰川融化已使许多城市、岛屿遭海水威胁甚至吞没。

十四

(2011·湖南省郴州市)阅读下列说明文完成17~19题(6分)

①生活在海洋中的鱼类,也有自己的医生———种体态小巧,行动轻盈的小鱼。鱼医给鱼治病,不是通过用药,而是州尖尖的嘴巴为病鱼清除细菌和坏死的细胞。实际上鱼医是以病鱼身上的寄生虫为美味佳肴的。

②病鱼就诊时,必须头朝下,尾巴朝上,笔直地悬浮在水中。如果是喉咙生病,那么病鱼就得乖乖地张大嘴巴让鱼医钻进嘴里去。病鱼会不会把鱼医吃掉呢,根据海洋学家的观察分析,这种事情不会发生。即使是遇上敌害,病鱼也会将鱼医吐出后再逃之夭夭。

③海年学家试图在鱼医经常活动的水域将鱼医捉走,结果,前往求医的大为减少。令人惊讶的是,鱼医失踪两周后,该水域的很多鱼都染上疾病,一些鱼的鳞、腮和鳍上开始出现脓肿。海洋学家又做了一个试验,在一些鱼池中放有鱼医,而在另一些鱼池中不放鱼医。结果,有鱼医的水池里,鱼都不生病,而在没有鱼医的水池中,疾病迅速蔓延。

④鱼医治病的速度快得令人难以置信。一位海洋生物学家留连续6小时在水中观察鱼医治病,经他统计,一条鱼医在这6小时内竟医治了300条病鱼!

⑤海洋学家还发现,拜访鱼医的病鱼以雄鱼居多。有时,一条雄鱼一天中竟几次找不同的鱼医看病。经过观察发现,原来是雄鱼间为了争夺雌鱼,常常发生激烈的“情战”,因而负伤的机会较多。此外,海洋学家还发现,有些雄鱼根本没有负伤,也没有病,但它们仍然频繁地去找鱼医。对此他们猜想,雄鱼们可能是为了取悦雌鱼,而找鱼医为自巴“美容”的。17.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

a.鱼医给鱼治病,实际上是以病鱼身上的寄生虫为美味佳肴。

b.根据海洋学家观察分析,即使遇上敌害,病鱼吃掉鱼医的事情也不会发生。c.鱼医治病的速度快得令人难以置信,一条鱼医6小时内可以医治300条病鱼。d.雄鱼去找鱼医治病的唯一原因,是因为雌鱼间为了争夺雌鱼发生激战,经常负伤。18.下列关于本文语言的运用分析正磅的一项是(2分)

a.“一位海洋生物学家曾连续6小时在水中观察鱼医治病,经他统计,一条鱼医在这6小时内竟医治了300条病鱼!”中的“竟”字是表示范围的限制。

b.“对此,他们猜想,雄鱼们可能是为了取悦雌鱼,而找鱼医为自己‘美容’的。”中的“可能”一词表估计,用得不准确。

c.“病鱼就诊时,必须头朝下,尾巴朝上,笔直地悬浮在水中。”中的“必须一词强调了病鱼就诊时采用的唯一姿势。

d.“经过观察发现,原来是雄鱼间为了争夺雌鱼,常常发生激烈的‘情战’,因而负伤的机会较多。”运用了平实的说明语言。

19.下列关于本文说明方法的运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经海洋学家统计,一条鱼医在这6小时内竟医治了300条病鱼!”运用了列数字的方法,给人以具体、准确的印象。

b.选文第⑤段运用了举例子的方法,通过具体的、有代表性的例子来说明事物。c.选文第③殷运用了分类别的方法,让我们清楚、全面的认识事物。

d.选文中第①段的第一句运用了摹状貌的方法有助干把说明的对象说得更具体、生动。【答案】d c c

十五

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

①几乎每一届世博会,都会出现一座经典的建筑。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之后,最可能成为经典的就是中国国家馆。

②中国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展馆的展示以“寻觅”为主线,带领参观者行走在“东方足迹”、“寻觅之旅”、“低碳行动”三个展区,在“寻觅”中发现并感悟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展馆从当代切入,回顾中国三十多年来城市化的进程,凸显三十多年来中国城市化的规模和成就,回溯、探寻中国城市的底蕴和传统。随后,一条绵延的“智慧之旅”引导参观者走向未来,感悟立足于中华价值观和发展观的未来城市发展之路。

③中国馆共分为国家馆和地区馆两部分,国家馆主体造型雄浑有力,由于形状酷似一顶古帽,因此被命名为“东方之冠”;地区馆平台基座汇聚人流,寓意社泽神州,富庶四方。.国家馆和地区馆的整体布局,隐喻天地交泰、万物咸亨。

④国家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采用极富中国建筑文化元素的红色“斗冠”造型,建筑面积46457平方米,高69米,由地下一层、地上六层组成;地区馆高13米,由地下一层、地上一层组成,外墙表面覆以“叠篆文字”,呈水平展开之势,形成建筑物稳定的基座,构造城市公共活动空间。

⑤装点国家馆的“中国红”,是从足足上百种红色材料色样中逐一挑选而出的,由7种红色组合而成。馆体颜色由上至下依次由深至浅,能在白昼不同阳光折射和夜间灯光投射及不同视觉高度等条件下,形成统一的具有沉稳、经典视觉效果的红色。此外,中国馆红板选用金属材料,采用灯芯绒状肌理方案,不仅为中国馆穿上了更具质感的“外衣”,也为原本张扬、跳跃的红色赋予了稳重、大气的印象。

⑥在中国馆的地区馆屋顶平台上,2.7万平方米的城市空中花园“新九洲清晏”,将为中国馆承担起人员疏散、公共休闲等多项功能。新九洲清晏之中,不但浓缩着中国传统园林和现代造景技术,更蕴藏着中华智慧和东方神韵。“九洲清晏”为北京圆明园40景中的一景。“新九洲清晏”以九处园林景观寓意九个岛屿。“新九洲清晏”之“新”体现在相关命名和意义上。作为中国馆主体的国家馆,位居“新九洲”之首,以“雍”命名,取“和谐”、“本”、“宗”之意;其他八洲依据地势和气候分别为“田”、“泽”、“渔”、“脊”、“林”、“甸”、“壑”、18

“漠”,这些都是中华大地上典型地貌的景观。每一个小洲上都会有代表中华大地上典型地貌的景观布置。游客们穿梭其中,就好比在微缩了的神州大地上漫步。.⑦中国馆的设计引入了最先进的科技成果,使它符合环保节能的理念。四根立柱下面的.大厅是东西南北皆可通风的空间,在四季分明的上海,无论展会期间各种气候,观众观众置身其间都能感到有一股股与人体相宜的气流在抚摸自己的肌肤。外墙材料为无放射、无污染.的绿色产品,比如所有的门窗都采用lom-e玻璃,不仅反射热量,降低能耗,还可能会喷涂一种涂料,将阳光转化为电能并储存起� 地区馆平台上厚达1.5米的覆土层,可为展馆节省10%以上的能耗。国家馆顶层还有雨水收集系统,雨水净化后大概用于冲洗卫生间和车辆。主体建筑的挑出层,构成了自遮阳体型,已经为下层空间遮阴节能了。

10.下列句中的加点词各指的什么?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a.“因此被命名为‘东方之冠’”中的”“此”指代的是“形状酷似一顶古帽”。.b.“游客们穿梭其中”中的“其”指代的是“中华大地”。.c.“使它符合环保节能的理念”指的是“中国馆的设计”。.d.“观众观众置身其间”中的“其”指的是“四根立柱下面的大厅”。.11.下面句中的加点词语,应该删去的一项是()a.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之后,最可能成为经典的就是中国国家馆。..b.装点国家馆的“中国红”,是从足足上百种红色材料色样中逐一挑选而出的 ..c.也是中国馆“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展示主题的重要组成部分。..d.国家馆顶层还有雨水收集系统,雨水净化后大概用于冲洗卫生间和车辆。..12.下面对几段文字大一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②③④三段文字说明了中国国家馆的外观形象。

b.第⑤段文字说明的国家馆“中国红”的精心挑选与视觉效果。c.第⑥段文字说明的是地区馆屋顶平台上的“新九洲清晏”。

d.第⑦段文字说明的是中国馆的设计引入了先进科技成果,体现了环保节能的理念。13.下列说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全文来看,文章主要是按照逻辑顺序来说明在中国国家馆的。b.把中国国家馆称为“东方之冠”形象生动地说明了其外形特点。

c.第⑦段划横线的句子从一个方面具体说明了中国馆设计中环保节能的理念。d.第⑦段文字的段内结构是:先总说后分说然后再总说。

二、(12分,每小题3分)

⒑b⒒d⒓a⒔d

十六

可以救命的一氧化碳

上世纪60年代,人们就知道身体组织受毒素、紫外线辐射、激素和药物等侵害时,血红素加氧酶-1(简称ho-1)会及时对抗相应的受伤和感染,此时体内会自然地产生少量的一氧化碳。不过,当时人们都认为一氧化碳是组织代谢的副产品。

然而,美国科学家所罗门•辛

初二说明文的文体知识 2

1、下定义:

下定义,是一种用简洁明确的语言对事物的本质特征作概括说明的方法。

下定义,既是对相关内容的高度概括,又要符合格式上的要求。在内容上要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形式上要把被定义的概念放在一个大的概念中,再加上对其本质特征进行描述的限制。

例:1.什么是碎片化阅读?请用一句话概括。(2分)

1.碎片化阅读就是通过手机、电子书、网络等工具进行的不完整的断断续续的阅读。(2分)

2、说明文的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类型

1、加点字词有何作用?抓住说明文语文准确这一特点答题。

对策:答:准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类型

2、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

对策:答:(1)不可以。(2)原词的意思或内容。(3)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4)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与不符合实际。

类型

3、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

对策:答:(1)表态(删还是不删)。(2)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修辞;“大约”“可能”“左 右”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3)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样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4)xx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 性、周密性、科学性。

类型

4、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特点的词句,并体会。类型5:指代——“这些条件”、“这种现象”“同样道理”等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对策: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

例:2.选文第②段中加点词“主要”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

答:2.不能删去。(1分)去掉“主要”,第一代生物燃料的原料就只包括玉米、大豆(美国)、甘蔗(巴西)三种作物,与事实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分)

1.第②自然段中加点的“挂”字有什么表达作用?(2分)

1.(2分)“挂”字形象地说明了水泡的小(1分),突出水资源的不足,以引起人们的重视(1分)。

4.本文是根据著名收藏家马未都先生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所做的关于收藏的讲座内容整理而成的,语言特色鲜明,请简要概括。(2分)

4.答案示例:口语色彩鲜明,生活气息浓厚,亲切自然,通俗易懂。

4.文段⑦加点词语“暂时”能否去掉?请说明理由。(2分)

4.不能去掉(1分),“暂时”限定时间,表示部分银行短时间内不会收取“超级网银”跨行转账手续费,以后就不一定了,这个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分)

2.第⑤段中加点词“大多”能否删� ..

2.(3分)不能(1分),“大多”指比例较多,说明不是所有的塑料的原料都是从石油中提取的,去掉后变成全部,与事实不符,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选文的语言不同于一般说明文的朴实严谨,作者采用生动典雅的语言描述有什么好处?

2、既引人人胜又使人联想,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增强了文章的文采。(或:增强了说明的生动性、可读性)

1、(4分,每一问2分)说明对象: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说明顺序:逻辑顺序。

(1)“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一句中加点的“凡是”..

有什么表达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凡是”表示范围,说明无一例外,只要是近海的地方,就一定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

和,春天寒冷。这就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4.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

保质期指可以保证产品具备的应有品质的期限,过期后品质有所下降,但可能吃了也没危险。..

4.不能删去。“可能”表示推测(或起限制作用),是说食品过了保质期吃了不是一定就有危

险,但不排除有危险的可能性;如果去掉,则变成完全没有危险了,这与事实情况不符,体

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全文用了很多表示猜测的词语,从下面两个句子中任选一句,试说说加点的词语能否删

除?为什么?(2分)

⑴城市中的许多建筑物将在20年倒塌,30年后几乎所有民宅都 ..

⑵100年后,绝大部分与人类经历有关的记录——书籍,相片,电子数据也将统统消失。....

1.示例:⑴不能删除。几乎表限定。在文中的意思是30年后大部分的民宅都

如果删除则成了30年后所有的民宅都

⑵不能删除。绝大部分表限定。在文中意思是100年后极大一部分的与人类经历有关的记录

——书籍,相片,电子书数据也将统统消失。如果删除,则成了100年后所有的与人类经历

有关的记录——书籍,相片,电子数据也将统统消失。过于绝对,体现不出说明文语言的准

确性。

四、(2012年四川南充)

①现在,我们都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对石油过分依赖,会让国家安全、经济安全及环境安全

遭受威胁。但文明不能因此停下前进的步伐,我们必须找到新的能源来保障世界运输系统的顺利运转。以非粮原料或农业废弃物为原料转化的液态燃料——纤维素生物燃料有利于环

境安全,技术可行性强,近期内最有希望替代传统化石能源。

②生物燃料可以用植物或植物制品为原材料。目前,第一代生物燃料以可食用作物为原料,主要包括玉米、大豆(美国)、甘蔗(巴西)。用可食用作物制造生物燃料是最简单可行的,..

因为把这些可食用作物转化为燃料的技术是现成的。然而,第一代生物燃料并非长久之计,原因很简单:没有足够的耕地能够满足发达国家10%的液态燃油原料需求。

③第二代生物燃料主要以纤维素质材料为原料,如富含纤维素、生长迅速的草本植物,可转化为草油的原料有很多,从木材废料(锯木屑、木质建筑残片)到农业废弃物(玉米秸

秆、小麦茎秆),再到“能源作物”[生长迅速、纤维含量高、专门种植用作草油原料的草本

和木本植物]。这些原料作物耕作成本低、量大,更关键的是,这些作物的种植生产不会干

扰和危及粮食生产。大多数能源作物能够在不能用作农田的边际土地上快速生长。还有一些

能够在被废水或者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中生长并净化土壤,如生长周期较短的灌木柳树。

④纤维素类植物生物质(指某一系统中全部或特定的生物总量)丰富,能够可持续地收获,来制造生物燃料。美国农业部和能源部的研究显示,在不减少作为人类食物、动物饲料及出

口生物质份额的前提下,美国每年能够生产13亿吨(干重)生物质。如此大量的生物质每年至少能够产生1,000亿加仑(约3,790亿升)草油,大约相当于每年美国汽油、柴油消耗

总量的一半。放眼全球,每年纤维素类生物质生产量能够转化的生物燃料相当于340亿~

成任何类型的燃料,如乙醇、普通汽油、柴油,甚至航空燃油。

⑤人类历史上的能源新纪元──草油时代也许很快就要到来。

1.第二代生物燃料的优势是什么?(2分)

答:

2.选文第②段中加点词“主要”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

答:

3.说说选文第④段划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2分)

答:

4.能源问题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你对能源的开发利用有哪些合理化的建议?请

写出来。(至少写两条)(2分)

答:

细菌与安全

①我们都知道细菌无处不在,即使是我 虽然多

数细菌是无害的,但再多无害甚至有益的细菌,也改变不了有害细菌让我们寝食难安的事实。

人们吃出问题的例子,只有一小部分跟细菌无关——比如河豚中毒或者对各种食物过敏,其

他绝大多数都是细菌惹的祸。

②到目前为止.加热仍然是杀死细菌的最有效手段。一般来说,在121摄氏度下加热15分

钟以上。即使没有把细菌全部杀死,剩下的也成不了气候。但是许多食物要是加热到这种程

度,就没法吃了。通常的食品加工,只是把细菌的量减少到一定浓度,不会对人产生危害就

行了。

③比如说牛奶,所谓巴氏灭菌的“鲜奶”是把牛奶加热到72度左右15秒。经过这样处理,细菌量会减少到初始量的十万分之一,虽然还有不少,但是在冰箱里放两三周,细菌量也不

会长到对人有害的地步。如果是超高温灭菌,则把牛奶加热到135度以上,1秒钟就可以杀

死几乎所有的细菌,即使是放在常温下也能保证几个月没有问题。当然,这都是指密封保存的情况。如果对着瓶嘴喝一口,这些处理几乎就算白做了,其中的细菌生长速度会大大增加。

其他食物也是如此。

④无数食品科学家和工程师花了不计其数的工夫,想要找到比加热更好的杀死细菌的方式。

然而到目前为止,最经济实惠、广泛使用的还是加热。中餐原料有很多不注意卫生的地方,但是中餐的安全问题却不严重,关键就在于中餐一般都是经过高温烹饪、现做现吃。西方的蔬菜多数是生吃的,所以从种植、运输、保存到分销的各个环节,都要进行严格监控。否则,沙拉吃下去,就开始拉肚子了。

⑤对于个人来说,注意食品安全,良好的卫生习惯非常重要。厨房、冰箱都是藏污纳垢的地

方,经常清洁(比如用酒精、醋等都有不错的效果),并且保持厨房通风干燥,有助于减少

细菌。家里的食物,尽量减少存货,做饭做菜,尽量吃多少做多少。因为减价而囤积大量原

料,或者做一次饭吃上一两周,都会为细菌繁殖提供广阔的天空。尤其是很多特价的蔬菜、肉、蛋、奶、水果,特价的原因就是积压了很长时间,再买回家保存,简直就是考验自己对

细菌的抵抗力。

1.细菌与安全有什么关系?(2分)

2.第②段中“到目前为止”的作用如何?(2分)

3.第③段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作用如何?(3分)

4.第④段将中餐和西餐的做法进行比较,目的是什么?(3分)

5.本文认为应该保持怎样的良好卫生习惯?(4分)

四、1.第二代生物燃料原料作物成本低、量大;作物种植生产不会干扰和危及粮食生产;原料作物还可以净化土壤。(答到两个方面即可得满分)(2分)

2.不能删去。(1分)去掉“主要”,第一代生物燃料的原料就只包括玉米、大豆(美国)、甘蔗(巴西)三种作物,与事实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分)

3.运用了作比较、列数据的说明方法。(1分)准确地突出了全球纤维素类植物生物质产量丰富,预示了生物原料开发前景乐观。(意近即可)(1分)

4.示例⑴充分利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 ⑵合理有效地使用交通工具,科学利用能源。(合理即可)(2分)

六、1.吃的有害细菌越少,身体越安全。说明:本题2分。

2.不排除将来会有更有效的杀死细菌手段的可能性,使语言表达更加严密、准确。说明:本题2分。

3.能更加准确、清楚地说明加热在牛奶加工中的杀菌作用。说明:本题3分。

4.说明加热是杀死细菌、保证食品安全的经济实惠、广泛使用的方式。说明:本题3分。

5.经常清洁厨房、冰箱;保持厨房通风干燥;减少食物的存放量,吃多少做多少;对食物一般要高温烹调。说明:本题4分。

初二说明文的文体知识 3

初二说明文阅读练习

一、海洋垃圾(14分)

①日本“3·11”9级大地震引发强烈海啸,导致大量的房屋、汽车和各种残骸卷入太平洋,形成了一个长约111公里的“垃圾岛”。研究人员估计,这个漂浮在海上的“垃圾岛”两年内会漂至夏威夷,3年后漂到美国西岸。

②其实,在日本地震和海啸导致大量垃圾卷入海洋之前,人们生活的这个星球中的海洋上就已经漂浮着大量的海上垃圾。2007年,美国科学家发现,太平洋上漂浮着一个巨大的“太平洋垃圾岛”,其面积有两个得克萨斯州那么大。虽然后来有

③海洋垃圾不仅影响海洋景观,还可能威胁航行安全。但更可怕的是,会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产生致命的影响,进而对海洋经济产生负面效应。海洋垃圾已引起全球的高度重视,新加坡等发达国家正采取措施,尝试处理这一问题。

④由于海上垃圾大部分是塑料,所以处理海上垃圾的首选办法是焚烧发电。不过海洋垃圾的焚烧发电有几个问题需要解决。除了打捞、运输、搁置脱水外,还会遇到二恶英的排放问题。由于塑料焚烧可产生大量的二恶英,会危及环境和生态,需要有特别能控制二恶英排放的高级焚化炉。

⑤海洋垃圾的另一个处理办法是建造人工岛屿。1998年,新加坡政府在两个离岸的小岛实马高和西康之间建造了1公里长的岩石长堤,并分出了11个相互连接的海湾单元;将单元里的海水抽干,排放好一层厚厚的塑料膜;然后将垃圾灰烬倾倒在这些单元里进行密封,以防止泄漏。至于垃圾中那些不能燃烧和回收的材料,比如石棉,也被塑料密封并掩埋在泥土中。此后,每个月都要对单元周围的海水取样检测,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发现任何单元有泄漏和污染海水的情况。每当一个单元的垃圾填到二三米高时,就进行铺沙种草,接着继续埋置垃圾。如此反复,垃圾最高可埋置到30米。最后在上面栽种植物,不再堆放垃圾。(选自2011年4月20日《北京日报》,有删改。作者张田勘)【相关链接】 材料一

目前,我国垃圾堆存量已达60亿吨,占用耕地5亿平方米。全国660个主要城市中,有200个城市陷入垃圾包围之中。以城市人口6亿为例,如每人每年产生440公斤垃圾,年产生垃圾量为2.64亿吨。

材料二

英国的垃圾填埋率为90%,意大利为74%,美国为67%,法国为45%,德国为46%。瑞士的垃圾焚烧率为74%,日本为72%,丹麦为70%。美国的废纸利用率为60%,铁罐头盒回收率为25%,玻璃回收率为20%。

11.文章第①节,从日本大地震产生的垃圾岛写起有何用意?(2分)12.结合上下文,分别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线部分的作用。(4分)(1)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发现任何单元有泄漏和污染海水的情况。

(2)太平洋上漂浮着一个巨大的“太平洋垃圾岛”,其面积有两个得克萨斯州那么大。13.请用简洁的语言说明第⑤节中新加坡建造人工岛屿的具体步骤。(限60字以内)(4分)

14.根据文章内容和链接材料,就垃圾问题进行探究,写出你的两点发现。(4分)

二、你相信“2012末世论”吗?

①目前有一种“2012末世论”的观点,说的是2012年12月21日是人类这个物种的终结,没有人能够看到第二天的太阳。

②“近年来地震频发”,是持“2012末世论”的有力证据。但这种观点只对了一半,地震频发是事实,但这并不是近年来才发生的。实际上,从统计学意义上来讲,全球每年发生约500万次地震,平均每天有1万多次,只不过绝大多数不被人所察觉,只能被地震仪记录下� 2001年11月14日发生在青海昆仑的8.1级地震,是中国近半个世纪来震级最高的一次,但是因为它发生的地点和带来的损失都不够引人注目,所以很少被大众提及。

③地震的发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绝大多数地震都发生在板块边界,a其中全球地震的70%分布在环太平洋地震带,15%分布在欧亚地震带,还有5%在大洋中脊,其他的10%则分布在板块内部。但是,b这种统计学上的规律并不能确定地震在何时何地发生,有什么样的强度,因为人们至今也没有清晰地了解地震产生的机制和原理。从这个意义上讲,地震又是随机的。④从数据统计来看,最近几年的地震也验证了这种随机性。2010年美国地质勘探局曾经发布数据:c自1900年以来,全球平均每年发生16次7级以上的大地震。有的年份,如1986年至1989年只有6次,而1943年则高达32次。因此,2010年以来,地震算不上频繁。⑤……

(摘自2011.10《读者》,有改动)

14.选文第④语段中加点的“这种随机性”指代选文中加曲线的a、b、c中的 句(只填字母),其理由是

。(2分)

15.第④语段中加点的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分)

16.综合全文信息,结合你的思考,在下面横线上为选文补写一段议论性文字,作为文章的第⑤语段,要求先明确表述观点,然后进行简要阐述。(80字左右)。(3分)

三、放射性同位素——核辐射的主角

①同位素就是一种元素存在着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几种原子。由于质子数相同,所以它们的核电荷和核外电子数都是相同的,并具有相同核外电子排布。由于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因此原子核的某些物理性质也有所不同,例如放射性,并不是所以同位素都具有放射性,有放射性的同位素称为“放射性同位素”,没有放射性的则成为“稳定同位素”。大多数的天然元素都是由几种同位素组成,目前已知的稳定同位素约300多种,而放射性同位素竟达1500种以上。

②一般来说,原子质量很大金属,像鈈、铀、镭等,都具有较强的放射性,在化学元素周期表中,锕系元素和镧系元素以及铀元素全部带有放射性。另外某些原子质量小的同位素也带有放射性,如碳

14、钴60。

③放射性同位素的原子核很不稳定,全不间断地,自发地放射出射线,直至变成另一种稳定同位素,这就是所谓“衰变”,放射性同位素在进行衰变的时候,可放射α射线、β射线、γ射线对人体危害不大,而γ射线对人体有较大的伤害,会诱发人体基因突变。

④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时所需要的时间,叫半衰期。换言之,半衰期是指某个样品中一半的原子核发生衰变所需的时间,不同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差异很大,短的只有几天、几个小时、几分钟,甚至不到1秒钟,长的却达几千年、几万年,甚至是几亿年,几十亿年,例如,日本“3.11”地震及海啸引发的核辐射中的碘131的半衰期约为8天,铯137为30年,鈈239为24000年,铀238则为44.7亿年。半衰期越短,其原子越不稳定。⑤经过连接的几个半衰期后,放射性同位素的活度会因衰变而减至初始活度的1/

2、1/

4、1/8,等等。这意味着我们可以预测任何时候的剩余活度。随着放射性同位素数量的减少,所发出的辐射也相应的减少。

⑥放射性同位素释放的放射性能够破坏活的细胞,对人体造成巨大的伤害,但在医疗上,可以用来杀菌消灭微生物,并且可以用来杀灭癌细胞等。放射线也具有很强的贯穿能力,它可以用来观察固体内部的目标,就像x射线那样用于病灶的检查。在工业上,放射性也很多应用,例如用β射线来测量纸的厚度,用γ射线照片来检查机器内部结构等。⑦当然,如果应用不当,核辐射也会造成难以估计的损失。

(选自《中学科技》2011年第5期,有删改)

16.选文说明了哪几个方面的问题?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3分)17.选文主要运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请选择一种举例说明其作用。(4分)18.第一段画线句中的“大多数”“目前”两个词语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3分)19.下面表述和推断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3分)

a.人体基因突变是受放射性同位素进行衰变时放射出的γ射线影响造成的。

b.原子质量大和原子质量小的金属都可能带有放射性,一般来说原子量大的金属放射性更强。

c.医学上,可以用放射性同位素释放的放射线来杀灭癌细胞,但不会对人体造成其他方面的伤害。

d.某些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虽然很长,但由于它的活度越来越小,所以它对人类与自然的影响不大。

答:【

20.2011年3月22日,日本发生9.0级大地震。大地震摧毁了日本福岛部分核反应堆,导致核辐射,造成了难以估计的损失,也引发了人们是否继续开发利用核能的争议。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4分)

四、子贡的语言艺术

高广永

1子贡喜欢扬人之善。有一次跟孔子在一起闲谈众弟子的学习情况,师徒有这样一段对话:

2“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3意思就是:你跟颜回相比谁更优秀呢?子贡就回答:我端木赐哪里敢跟颜回比呢?颜回听说一件事便能推知十件事,而我只能推知两件事情罢了。孔子说:是不如他,我赞同你说的,不如他。从这一段对话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子贡的品格,不矜功更不矫情,把自己的身段放得很低,却把别人的成绩说得极高,其实在这种谦逊的情况下不会使自己变得渺小,反而会让你的形象高大起来。

4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

5叔孙武叔诋毁孔子的为人和学问。这话传到了子贡的耳朵里,子贡便对叔孙武叔说:“这样做是没有用的!仲尼是毁谤不了的。别人的贤德好比是个小土丘,还可超越过去,仲尼的贤德好比太阳和月亮,是无法超越的。虽然有人要自绝于日月,对日月又有什么损害呢?只是表明他不自量力而已。”这段话不仅表现了子贡对老师孔子的仰慕和尊敬之情,更体现了子贡高超的语言艺术。只有寥寥数言便让孔子的形象如日中天,有谁能再用别的比喻超过孔子的高度呢?

6还有一次,弟子 子贡与孔子有了这样一段对话:

7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8子贡见到孔子并没有直接劝说孔子应该以天下苍生为念,一类的官话套话,那样也许一句话就让老师给堵了回去,子贡先是跟孔子打起了比方,他说:这里有一块精美的玉,是把它藏在柜子里呢,还是让那些识货的商人把它卖了呢?孔子就回答说,要卖,要把它卖了啊。我是等待着那些识货的人来,等到那些真正认得美玉的人来买啊。这是很重要的。孔子并不是不愿意出来为天下做事,而是等待时机。要用,但是要有选择地用。古代人用玉比喻君子,君子的品格像玉一样温润华美。这种赞美会让所有的人都笑逐颜开的,想来孔子也是不能免俗的。一句话就能让老夫子开心不已,这水平也许只有子贡有吧。先把您老人家的耳朵给理顺了,心情自然就会大好,再跟您说点什么,也不会招致一顿猛烈的回击了,对话的双方把自己的意思都表达出来,而且还都能开开心心,这正是子贡所具有的高超的谈话艺术。15.从全文来看,作者认为“子贡的语言艺术”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

16.为了说明“子贡的语言艺术”,作者列举了三个事例来进行说明,请你简要概括这三件事并说明还各用了怎样的说明方法?(6分)

17.子贡除了具有高超的语言艺术外,他的品格也令人称道。从文中来看,他有怎样的可贵品格?(4分)

18.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交际的工具。读罢此文你有怎样的启示?(3分)

五、自给自足的人体生物能发电

①随着煤炭、石油等资源的日趋枯竭,环境恶化日趋严重,一些科学家为了开发更多的新能源,已把研究课题转向人类自身的生物能这一领域,利用人体生物能发电现已初见成效。②人体中存在着一些化学物质,它们之间在发生反应时会产生化学能量。像新陈代谢过程中,葡萄糖和氧分子的反应就有能量释放出来。若稍加利用,这种能量就可以转化为电能。根据这一原理,科学家开始了人体生物电池的研究。

③据专家介绍,人体生物电池的电极是由两根长2厘米、直径约1/7000纳米的碳纤维制成,在每根碳纤维的外层还涂有一种聚合物,此外还有一种作为催化剂的葡萄糖氧化酶。聚合物的作用是将碳纤维与葡萄糖氧化酶连接成一个电路,而葡萄糖氧化酶则是用来加速葡萄糖与氧分子的化学反应。这种人体生物电池在37℃、ph为7.2的环境下工作,这很接近人体血液的温度和酸碱度。它产生的动力可以驱动一个监控糖尿病的小型传感器。

④人体生物能发电还有其他形式。当一个人坐着或站立时,就会持续产生重力势能。此时,若能采用特制的重力转换器就能将这种能转换成电能。美国有一家公司将发电装置埋在行人拥挤的公共场所,外面是一排踏板。当行人从踏板上走过时,体重压在踏板上,使与踏板相连的摇杆向另一个方向运动,从而带动中心轴旋转,启动与之相连的发电机。

⑤除此以外,人体生物能中的热能也可被利用。人每天都要散发大量的热能,而且是通过辐射传播出去。一般一个50千克重的成年人一昼夜所散发的热量约为2500千卡。利用人体的热能制成的温差电池,可以将人体的热能转换成电能。这种温差电池做得很精致,只要放在衣服口袋里就能工作。它可以起到电源的作用,给助听器、袖珍电视机、微型发电机等供电,可谓是自己发电自己使用。

⑥人体能源可以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且没有污染。如此神奇的能源是我们每个人都具有的,充分利用它,便会为我们的社会节约更多的能源,希望这种新型的能源会越来越多地造福于人类。

19.用“‖”在下面段落番号间划分这篇文章的结构。(2分)

20.选文介绍了利用人体生物能发电的形式依次是。(3分)21.研制人体生物电池依据的科学原理是什么?(3分)

22.第④段使用了怎样的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分)

2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

据专家介绍,人体生物电池的电极是由两根长2厘米、直径约1/7000纳米的碳纤维制成,在每根碳纤维的外层还涂有一种作为催化剂的葡萄糖氧化酶。

六、被妖魔化的沙尘暴

李栓科

①刚刚掠过我国及日本的沙尘暴,所到之处,飞沙走石、黄沙弥漫。一时间舆情沸腾。

②然而,人类没有必要、也没有能力阻挡沙尘暴的发生。

③沙尘暴古已有之,且有一定的周期性。早在几千万年前,青藏高原的隆起,阻挡了来自印度洋湿润的西南季风,在中亚和我国的西北地区形成了大范围的干旱和荒漠区,这一区域又正处在西风带上。这些是沙尘暴形成的根本原因,与人类的活动无关。但人类发展过程中的过度放牧、开垦种植和砍伐森林,使许多土地裸露,确实增加了沙尘暴的强度和频次。

④沙尘暴作为一种自然现象,是地球自然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和其他许多自然现象相互关联、互为因果。假如我们消灭了沙尘暴及其源头的沙漠干旱地区,也就消灭了地球上的多种自然生态,绝灭了适应干旱气候的一切物种,并会引起全球所有自然系统的更加可怕的反馈和报复,甚至引发我们难以想象的灾难。

⑤沙尘暴所造成的危害人人可见,但并非有害无利。

⑥首先,沙尘暴塑造了近百万平方公里的黄土高原。正是黄土高原疏松土壤的易耕性,才使我们的先民择此生根繁衍。沙尘暴还使荒芜死寂的诸多海岛身披沃土,从夏威夷群岛、日本列岛到我国的庙岛群岛,无一不是沙尘暴的受益者。其次,沙尘暴所迁移的沙尘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一些地区土壤的不足。如撒哈拉沙漠每年因沙尘暴向亚马逊盆地输入的沙尘量就有约1300万吨,相当于该地区每年每公顷增加了190公斤的肥沃土壤。沙尘暴能有效地缓

解酸雨。沙尘含有丰富的钙等碱性阳离子,这些外来的和地面扬起的碱性沙尘都能有效地中和酸雨。我国北方地区工业很发达,但除了个别城市以外很少有酸雨发生,这与北方常有沙尘天气有很大关系。沙尘暴还维系了海洋生态系统的循环与稳定。沙尘含有丰富的营养物,一些海域淤泥中的营养物约40 010是由沙尘暴带入的,促进了该海域生物的繁茂。

⑦事实上,处在什么自然带上.就有什么样的降水和温度,就只能生长什么样的植被,这是人类所不能改变的。

⑧我们见多了在草地植树防风沙却把草地变成沙地的人为灾祸。干旱半干旱地区那点可怜的降水也许能够满足小草生长的需要,但当我们人为地植入大树,那点水就远远不够供树木生长。于是树木就凭借其根系向四周和地下深处吸夺水分,周边的小草很快就枯死了。没

有了为大树储备水分的绿草,大树小树也逃脱不了死亡的命运,最终留下的只是一片又一片沙地、一棵又一棵枯树。

⑨沙尘暴就是一种自然现象,只是近代人类过度的放牧或农耕,以及自以为是的人工改造,才加剧了其危害程度。

(本文有删改)

10.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青藏高原的隆起,阻挡了来自印度洋湿润的西南季风,在中亚和我国的西北地区形成了大范围的干旱和荒漠区。

b.如果人类消灭了沙尘暴及沙漠干旱地区,也就消灭了地球上的多种自然生态,绝灭了一切物种,甚至引发我们难以想象的灾难。

c.沙尘含有丰富的营养物。沙尘暴带人海洋中的营养物促进了该海域生物的繁茂。

d.沙尘暴之所以会被妖魔化,主要是因为人们只看到沙尘暴所造成的危害,而忽略了它有利的一面。

11.第③自然段“人类发展过程中的过度放牧、开垦种植和砍伐森林,使许多土地裸露”一句中,“过度”和“许多”能去掉吗?请说明理由。(3分)

12.根据文意,谈谈我们应该怎样科学地认识沙尘暴?(4分)

七、祸从天降,谁为真凶

陈祺

①2010年8月7日,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降临甘肃省舟曲县,昔日秀美的山中小城顿时满目疮痍,许多同胞不幸罹难。罪魁祸首,就是泥石流。那么,泥石流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呢? ②泥石流是暴雨、洪水将含有沙石且松软的土质山体经饱和稀释后形成的洪流。相对于普通洪水,泥石流含有大量泥沙石等固体碎屑物,最高体积含量可达80%,因而具有更大的破坏力。它往往发生在山区等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

③舟曲县城所在的白龙江地区地势起伏较大,山谷地势高差达1000-2000米,而且舟曲正好处于两山之间的峡谷地带,这给泥石流汇集和流动形成了天然的地理条件。舟曲位于龙门山地震活动带北缘,又临近天水地震活动带。由于历史上的几次大地震,舟曲附近的地质构造岩性松软、破碎,风化程度严重,堆积物很多。此外,灾害发生之前持续的干旱造成附近山体干缩,加大了岩石间、山体间的缝隙,使原本已十分松散的岩体、山体互相之间更加没有黏性。

④这些地质条件给舟曲埋下了安全隐患,但如果没有力量去推动这些松散物质的话,泥石流依然不会发生。暴雨就是推动泥石流的“手”。

⑤处于黄土高坡上的舟曲县原本是一个干旱的地区,多年的平均年降水量不到200毫米。有历史记载的暴雨近百年来只发生过2次,分别是1973年7月12日的57.2毫米暴雨和1994年8月8日的63.3毫米暴雨。舟曲泥石流暴发当晚,该地区在短短40分钟内突降97毫米的大暴雨。大量的水浸透沟床中的固体堆积物质,使其稳定性降低。饱含水分的固体堆积物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发生运动,形成了泥石流。作为生命之源的水成了这场灾难的***和帮凶。

⑥如果说强降雨是“***”的话,山体风化、水土流失则是“火药”,而人类活动担当了“催化剂”的角色。

⑦20世纪50年代,舟曲县森林覆盖面大,生态环境平衡,有“陇上江南”之称。然而之后的半个多世纪,舟曲的森林覆盖率从67%锐减到20%。森林的过度砍伐导致舟曲水土流失严重,山体风化,土地裸露,一旦遇到狂风暴雨,泥石流就容易形成并沿着山谷倾泻而下。另外,近10年来,舟曲县获批的大小水电站有55座。修建水电站要炸山辟地,会令岩体变得松动,植被遭到破坏,制造了大量的松散物质。更有甚者,舟曲矿产资源丰富,开矿遗留的废弃土石处理不当,使松散碎屑物质量大增。这样,在自然状态下需数

十、数百乃至上千年才能聚集起来的松散碎屑物质量,现在几年内便达到了。桶里装满了“火药”,自然一点就炸。

⑧由此可见,舟曲泥石流的形成不完全是因为天灾,人为因素也促进了泥石流的发生发展,扩大了它的规模,加重了危害程度。在经济发展中应该重视环保,只有真正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才能避免悲剧重演。

(选自《中学科技》2010年10期,有改动)

13.请简要概括舟曲泥石流形成的原因。(3分)

(1)

(2)

(3)

14.第⑦段中划线句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

15.第②段“它往往发生在山区等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一句中,加点的“往往”一词不能删掉的理由是什么?(2分)

16.第⑥段文字,在结构上起着的作用,在语言上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特点。(2分)

17.为了避免悲剧重演,结合你所掌握的知识对泥石流易发生山区的居民提出两条预防泥石流的建议。(2分)

八、地震与海啸的关系

①2011年3月11日下午日本东北地区发生强烈地震后,印尼气象部门随即发出海啸警报,中国国家海洋预报台也表示,这次地震可能会在震中周围数百公里范围内引发区域海啸。历史上环太平洋地区的大地震往往都能引发大小不一的海啸。因此每当这个地区出现地震时,各国气象部门都会对海面情况进行严密监测,以确定是否发布海啸警报。但地震是否一定引起海啸?地震震级越高海啸的破坏力也越大吗?

②海啸是一种具有极强破坏力的海浪。海水剧烈的起伏形成强大的波浪,向前推进。有时浪高可达数十米。这种“水墙”内含极大能量,它以极快的速度运动,冲上陆地后会造成巨大破坏。1960年智利大海啸形成的波涛,就冲击了整个太平洋。海啸通常由风暴潮、火山喷发、水下坍塌滑坡和海底地震等引发。其中,海底地震是海啸发生的最主要原因,历史记录显示,特大海啸基本上都是海底地震所引起的。

③大多数海底地震发生在太平洋边缘地带,称为“亚延地带”。海底地震发生后,使边缘地带出现裂缝。这时部分海底会突然上升或下降。海水会发生严重颠簸,犹如往水中抛入一块石头一样会产生“圆形波纹”,故而引发海啸。

④此外,地震海啸的产生还会受海底地震震源断层、震源区水深条件、震级、震源深度等条件影响。比如,震源位于深水区比浅水区更易产生海啸。当震源断层表现为错动时,不会产生海啸,而如果震源断层表现为倾滑,就可能引起海啸。

⑤不过,海底地震未必一定就会引发大海啸。中国地震局提供的统计资料显示,在1.5万次海底构造地震中,大约只有100次引起海啸。一些专家则认为,引发海啸的地震震级一般在里氏6.5级以上,震源深度在25公里以内。

⑥但即便是强烈地震也不一定就会导致海啸。如2005年印尼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8.5级强烈地震,就没有引发大海啸。专家解释说,这是因为此次地震的震源比较深,所以虽然震级很强,但海底地表上下错动幅度可能也比较小,因此没有形成海啸。

⑦除了与地震震级等相关外,部分专家还表示,海啸的发生与全球气候变化也有关系。2004年的南亚大海啸发生后,中国国家气候中心有关专家进行相关分析后指出,这场由海底地震引起的大海啸与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等因素密切相关。15.选方第①段文字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1分)

16.请根据选文第②段内容,简要概括什么是“海啸”?(1分)

答:

17.选文第⑤段“中国地震局提供的统计资料显示,在1.5万次海底构造地震中,大约只有100次引起海啸。”句中加点词语“大约”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答:

18.选文第⑥段中画线句使用的说明方法是哪两种?有什么作用?(2分)19.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归纳引起海啸发生的因素。(2分)答:

初二说明文阅读练习参考答案

【答案】一

11.引出海洋垃圾的话题,激发阅读兴趣。12.(1)“到目前为止”,限制了时间,准确地说明了没有发现任何单元有泄漏和污染海水的现象只是现在的运行状况,并不表示以后一定不会发生。

(2)(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具体地介绍了“太平洋垃圾岛”面积之大,海上漂浮的垃圾之多,使读者对“太平洋垃圾岛”的印象更直观、更清晰。

13.建长堤,分单元;抽干海水,排放塑料膜;倾倒并密封垃圾;(定期检测);反复地铺沙种草掩埋垃圾;栽种植物。14.参考示例:

(1)我国城市面临严重的生活垃圾问题,加强环保教育刻不容缓;(2)海洋面临着人类生活垃圾危险;(3)发达国家在处理垃圾问题方面有各自成熟的技术。【答案】二

14.b(1分); 理由: b句中的“何时何地,有什么样的强度” 即“这种随机性”;a句指地震分布的规律性,c句指平均每年发生的地震次数(1分,只要说到前一句则可给1分)。

15.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答1种给0.5分,答2种或3种给1分);作用:运用这些说明方法说明了地震是随机性的,没有一定的规律,或说明2010年来,地震算不上频繁(2分)。

16.“2012末世论”的观点是错误的(或:近年来地震频发并不能证明2012年就是世界末日。1分,要求明确提出),因为地震的发生,有一定规律可循,但至今人类还没有弄清地震产生的机制和原理(1分),地震具有很大的随机性,是地壳自然运动的结果,地震频发是正常的(1分)。【答案】三

16.⑴放射同位素⑵放射同位素的半衰期⑶放射线的应用

17.列数字、举例子、作诠释、作比较。示例1.列数字。如:大多数的天然元素都是由几种同位素组成,目前已知的稳定同位素约300多种,而放射性同位素竟达1500种以上。作用:通过列数字,准确具体地说明放射性同位素品种比稳定同位素品种多的特点。2.举例子。如:日本“3.11”地震及海啸引发的核辐射中的碘131的半衰期约为8天,铯137为30年,鈈239为24000年,铀238则为44.7亿年。作用:列举典型示例,用事实说话,更具体真切地说明不同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差异很大这一特点,易于读者理解。3.作诠释。如:同位素就是一种元素存在着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几种原子。作用:通过诠释对同位素具有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特点进行了解释说明,便于读者理解。

18.不可删去。“大多数”从范围上限制,说明不是全部,“目前”从时间上限制,说明只是现在的发现,去掉这两个词,说明就不够准确、严密了。19.b.

20.提示:核能的开发利用有许多优点:它不像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那样产生大气污染。也不会排放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但每种能源的开发利用都伴随着种种弊端,如福岛核电站造成的核辐射。科学是一把双刃剑,优点和缺点共存,只要我们尊重科学、相信科学,就一定能够很好地开发利用核能源。【答案】四

15.能言善辩;含蓄委婉;富有哲理(3分)

16.子贡喜欢扬人之善。作比较。孙叔武叔毁仲尼(孙叔武叔诋毁孔子的为人和学问)。打比方。子贡劝孔子做官做事。打比方。(6分)

17.谦逊、不矜功、不矫情,把自己的身段放得很低,把别人的成绩说得很高;敢于直言,勇于担当,仰慕和尊敬老师。(4分)

18.例:子贡高超的语言艺术,成就了诸多大事。我们生活中一句得体的话,给人无限温暖;一句恶语,让人心痛不已。用心学好语言不仅能架起人与人之间交际的桥梁,还会让我们的生活快乐无比。(3分)

【答案】五19.①

⑥ 评分说明:每划对一处得1分,共2分。

20.利用化学能发电、利用重力势能发电、利用热能发电。评分说明:依次答对一点得1分,共3分。

21.人体中存在着一些化学物质,它们之间在发生反应时会产生化学能量,若稍加利用就可以转化为电能。(2分)

22.举例子(1分)

通过列举美国一家公司将发电装置埋在行人拥挤的公共场所发电的例子,具体地说明了采用特制的重力转换器就能将重力势能转换成电能。(2分)23.不能去掉(1分),“据专家介绍”增强了对人体生物电池电极说明的权威性和科学性,更具有说服力,去掉后,就不能体现其权威性,所以不能去掉。(2分)【答案】六10.b 11.不能去掉。(1分)“过度”表程度,说明人类放牧等活动,超出了大 自然的承受能力;(1分)“许多”表范围,强调的只是部分土地裸露,并非全部。

(1分)这些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①沙尘暴是一种自然现象,是地球自然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② 沙尘暴形成的根本原因与人类活动无关。⑧沙尘暴有害也有利。④沙尘 暴的发生,人类没有能力、也没有必要阻挡。(每个要点1分)【答案】七

13.(1)地质条件;(2)暴雨或强降雨;(3)人类活动或人为因素。评分:共3分。每个要点1分。

14.列数字

表明短时间内森林覆盖率锐减,具体准确地说明了人类过度砍伐森林造成了环境的恶化,加速了泥石流的形成。

评分:共2分。列数字1分,作用1分,意思对即可。15.往往,表示大多数情况如此,但不排除个别情况,更加切合实际,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评分:共2分。结合所给句子回答,意思对即可。16.过渡或承上启下

生动

评分:共2分。每空1分,第2问只要答出“生动”即可得分。17.略。评分:共2分。每条1分,建议合理即可。

【答案】八

5、开篇由新闻事件自然引出说明的话题——地震与海啸的关系,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1分)

16、海啸是一种主要由海底地震引发海水剧烈波动,形成强大的波浪,以极快的速度运动,冲上陆地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意近即可)(2分)

17、不能删去(1分)。因为“大约”表示约数,说明在1.5万次海底构造地震中引起海啸有100次左右。如果删去,就变成完全确定发生了100次,与实际情况不符。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意近即可)(1分)

18、举例子、列数字。(1分)运用实例和具体的数据说明了强烈的海底地震不一定导致海啸。(1分)

19、引起海啸发生的因素有:风暴潮、火山喷发、水下坍塌滑坡、海底地震和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等。(2分)

初二说明文的文体知识 4

说明文写作训练

(一)说明文的两种类型:说明事物、阐明事理

说明文的文体要点: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语言

写作训练步骤:第三单元——说明事物(训练一)

第四单元——阐明事理(训练二)第三单元——说明事物(训练一)

写作题目:介绍一种文具

写作要求:恰当安排说明的顺序 [训练目的]

1、掌握说明文写作的一些基本顺序,在言之有物的基础上做到言之有序。

2、理解说明顺序的安排取决于说明对象的特征。[训练重点]用各种说明顺序合理地结构文章。

[训练难点]根据说明对象的特征,合理安排说明顺序。

相关知识点:

1、说明事物为什么要合理安排说明顺序?

明确:让人易于明白,条理清楚,事物特征鲜明。

2、合理地安排说明的顺序的依据是什么?

明确:根据说明需要,符合事物特点,体现事理联系,遵循事物规律。

3、常见说明顺序有哪些?

明确:说明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三种。

逻辑顺序又叫事理顺序,又可分为从原因到结果、从主要到次要、从整体到部分、从概括到具体、从现象到本质、从特点到用途等。逻辑顺

序多用于介绍事物的性质、种类、原理、功用和解释事理的本质。

空间顺序多用于说明实体事物的形状和建筑的构造,如各类建筑和

名胜古迹等;

时间顺序多用于说明事物发展演变过程、产品的生产过程、实体事

物的建造过程。

一篇说明文说明顺序以一种顺序为主、可兼用其他顺序。如何安排

好说明顺序,应依据说明对象及其特征来确定。

4、如何安排好各种说明顺序?

明确:要合理安排说明顺序必须在了解各种说明顺序的特点的基础上,遇

到什么样类型说明文就可以对应的采用什么样的说明顺序,万万不可牛头

不对马嘴。此外,还要适当地选择与各种顺序相关的语言因素来表现。例

如,空间顺序就应按空间层次关系来安排,一些有关的方位词和立足点(定

点和散点)就要特别突现出来;时间顺序,就应按时间先后次序安排,一

些有关时间记号(直接表明时间的词或间接表明时间的词)就要特别提示

出来;逻辑顺序,就应按逻辑推理来安排,一些有关正常思维的关联词就

要特别表现出来。

学生范文:

我有一只笔,笔有很多种形状,其中有常常见的是自己手上写的笔。

笔有大概5厘米左右,有的笔大是尘的,有的是许多种。笔都是可以来给

我们写字,做笔记等,我们不可以没有笔来写字,我们都要用到笔。笔是我们常见的笔,笔也是我们重要的一象。[omix刨笔机

[omix刨笔机表面浅蓝色,表面布满彩虹和糖果装饰。把手把一拉便

看到插笔处有一把尖利的小圆刀,便于快速削笔。手把灵活,有利于转动

方便削笔。在底端还有1个非常利用空间的小储藏盒,它会把削下来的铅

笔碎收集在一起,便于清理也很干净。

它对比于其他小型手动削笔机,方便,干净。平时小型手动削笔机只是

有一把小刀附着在小小的机身上,机身太小,不便于拿起来,使力方向不

便,清洁不方便。

所以[omix刨笔机方便,干净,灵活小巧!(李珊)范文二:

我们的教室

史 红

我们的教室宽敞、明亮。站在门口,就可以看到六排课桌整齐地排列.......

着,每排有九张桌子。课桌前面是老师讲课用的讲台。

走进教室,坐在位子上抬头看,是一块乌亮的大黑板。它的上方,是

一只喇叭,它总会在适当的时候,播送学校的通知,播送眼保健操音乐,有时也播送歌曲,丰富了我们的生活。

教室的后墙上也是一块大黑板,上面是同学们出的墙报《火炬》,刊

登优秀作文选、周记、世界之窗、智力游戏、“每周背”、猜谜语等,真

是丰富多彩。黑板的上方是一排大字标语:“遵守社会主义公德,立志成 为四有新人”,它体现了党和人民对我们的要求。

站在这块黑板前看教室的两边,一排排窗户洁净明亮。窗与窗之间的墙上

张贴着四张宣传画,其中分别张贴着科学家哥白尼和达尔文的画像,激励

我们脚踏实地学习真知报效祖国。

抬头看,六盏四十瓦的日光灯悬挂在天花板上,即使遇到阴暗的天色,我们也照常可以上课、自修。如果你再仔细一些,一定会发现,教室的东

北角还有一个报夹子,有《中学时事政治报》《中学生学习报》等报纸,让我们了解国内外的大事,让我们认识到我们的学习是和祖国的小康建设、世界形势联系在一起的。

教室的周围是一片葱绿的树林。北边隔着操场,与东红楼相望,南边

是“门”字形科学楼的另一翼,仪器设备齐全的理化实验室跟我们隔路相

对。

走出教室,就可以看到一方池塘,它叫碧霞池。傍晚,火红的晚霞倒

映在碧波荡漾的水面上,真是美丽极了。池的南面是景色优美的道士山。

我们站在道士山山顶上,俯视我们的教室,看着那洁净的玻璃窗和雪白的墙壁,不禁产生联想:在这个教室里,曾经培养出多少建设祖国的人材;

现在,又一批人才正在茁壮成长。

简评:作者按照空间顺序来组织材料,先总后分,由前到后,从下到上,从内到外。以“走进教室”、“抬头看”、“后面墙上”、“教室的两边”、“天花板”、“东北角”、“教室的周围”、“走出教室”、“站在道山

顶上”等着眼,表明了空间转移的走向。在说明过程中,还注意详略得当,突出重点。入格训练: 我们的课室我们的课室 是 的课室,无论你从哪个角度看,都会爱上它的。

你看,(宽敞明亮)

你瞧,(整洁美丽)

我爱我们的课室。篇二:说明文范文

火,我是再平凡不过的事物了,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离不开我呀。因为在平常的事物中常常融进了神奇。我的功绩,可 古书上曰:“古人氏,钻木取火。”我,使人类走出了漫漫长夜,挣脱了凄凄严寒,然而更重要是,我使人类逐步远离并最后抛弃了野蛮和落后,走进了最值得珍惜的文明和进步的圣域,可以说我使人类卓有成效地进行了破天荒的伟大变革。这种变革,就像太阳第一次照亮和温暖了地球一样,具有无可比拟的崇高价值。然而我一开始就不是那样容易得到的,人们为了得到我,付出沉重的代价。伟大的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更好的得到我,把我从天庭中盗来.结果让宙斯知道,被悬在高加索山脉,让老鹰啄他的肉.每啄一次,让他痛一次,不断地啄,不断地愈合.让他痛苦不堪.普罗米修斯是值得歌颂的伟大人物.所以我在以后的日子里,终于职守,搞好我的本职工作,为人类多作贡献。

令人惊异的是一簇簇、一点点跳动的红色的、黄色的、蓝色的、银白色的小小的火苗.它竟能使人类发生惊天动地的伟大变化,这确实有点不可思议.你看,自从人间有了我,人类的一切行动似乎都与我结下了不解之缘:夜行的人看见前面闪烁的一点火光,就会忘却漆黑和恐怖茫茫大海中的船只看到导航灯(也只是那么一丁点儿火光),就会立即开足马力快速驶向目的地在荒漠的原野里,燃起一堆篝火,就会照亮多少双熠熠闪亮的瞳仁,多少张眉飞色舞的脸.又有多少颗赤诚的心随着那激动人心的火焰迈着轻盈的舞步。此刻,夜空中回荡着欢快的笑声。2 我是只鲸。你知道我吗?要知道,我可是世界上最大的动物!如果有什么动物比我还大的话,那我敢肯定,那是外星动物!我的体重也很重!你知道是多少吗?说出来你别晕!十三万公斤!你信吗?不过我就是这么重,谁让我身体这么庞大。对了,我有一位爷爷,他可是鲸鱼家族里的元老了,体重有16万公斤!他的体重是目前世界上最重的。我还有一个妹妹,他才三岁,但体重也有三千多公斤。

我的名字叫鲸鱼,其实我更本不是鱼类,我是哺乳动物。只因为我生活在海洋里,体形像鱼。其实,在很久很久以前,我的祖先们都生活在大陆上。过了一段日子,海洋向我们祖先生活的大陆侵袭过来,陆地有一部分被海洋淹没了,我的祖先们只好生活在靠近陆地的浅海里;在不知不觉中,他们的前肢和尾巴都变成鳍了,真是可怜,他们的后肢就那样消失了,整个身子变成鱼的样子。后来他们只好到海洋里生活,没想到,他们还真的适应了海里的生活!

由于我是哺乳动物,所以我要用肺呼吸。你知道我的鼻孔在哪吗?说出来你别下一大跳,它长在我的脑袋上。所以我呼吸的时候要浮出海面,从我的鼻孔里面喷出“喷泉”好壮观哦!不过我的“喷泉”没有须鲸的“喷泉”好看。我的“喷泉”又粗又矮,倾斜的,而须鲸的“喷泉”总是垂直的,又高又细。

不过现在有好多人都在大肆地捕杀我们,把我们的肉卖掉,把皮剥下来,把脂肪做油和肥皂。导致我们鲸家族大部分都灭亡了。

因此,我今天在这里郑重宣告一声:人类,请不要再捕杀我们了!如果你们再执迷不悟。我们商量好了,过几年后再次跑到大陆上,把你们人类也给“咔嚓咔嚓”了!我希望我们友好相处!我的名字叫空气,世界上各个角落都有我的踪迹。我的名字想必你经常听说,然而关于我的真正妙用,只怕你十有八九答不上来。也许你会急着说:“氧气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之一”。不错,还有什么呢?哈,瞧,你答不上来了吧!你中知其一,不知其二。现在还是让我来介绍我的家庭成员及他们的各自纱用吧!我的家庭主要有四大成员——老大氮气,老二氧气,老三惰性气体,老四二氧化碳。老二氧气对人体来说自然是最重要的了,然而如果人类因此冷落了其它三位兄弟,那么就大错特错了。无论在街道上,工厂中,还是那救死扶伤的医院内,都有三位兄弟的足迹。午夜的街头,霓虹灯光交相辉映:粉红的、蓝紫的、淡黄的„„在静寂的街道上,悄无声息地撇下一片柔光„„简直是诗一般的梦境。这一切都是依赖了惰性气体家庭中的氦气和氩气两位老弟的合作之功。不然,那将会是“里里外外一片黄”的景象了。

惰性气体在生产中开始被人们所重视。当代商品竞争是非常激烈的,对产品质量要求是非常苛刻的。“质量第一,用户至上”嘛!各电灯制造厂家自然毫不例外,他们千方百计提高产品质量,延长电灯寿命。这方面自然又少不得惰性家庭配合,因为众所周知,惰性气体的不易化合性是出了名的。

瞧,我差点把氮气大哥给忘了。氮气大哥是医疗事业中的骄子、宠儿。一遇到肿瘤或表皮痣、色斑等,我们氮气大哥就会“脱瓶而出”,在患部“贪婪”地吸取热量,使患部温度骤降到零下194摄氏度,使肿瘤块刹那间冻烂。这既不痛,又不出血,比普通手术要有效得多。于是在世界上广泛应用起来。

二氧化碳在四大家族中地位不怎么显赫,然而它的效用却是不能忽视的。以前人们会以为,最好的灭火东西是水,“水火不相容”“水必能克火”嘛。科学、工业在不断发展,新型燃料不断出现,汽油便是其中一种。汽油失火了,如果水自作聪明一拥而上,结果会是火越烧越旺。不过不必担心,我们的二氧化碳老弟会率领他的弟兄围到火的四周,火就会自行熄灭。二氧化碳老弟还为电影的布景立下汗马功劳。深山中萦绕着迷雾,蓬莱仙境中仙人脚下的浮云,都是固态二氧化碳的杰作。

这,便是我——空气的妙用。

能为人类做这么多事,我自然非常高兴,不过高兴之余,又隐隐有些担忧。自人类进入工业大生产阶段后,二氧化碳开始招兵买马,还扬言要超过几个大哥,说什么后来者居上。这一切对我,对人类都是极为有害的,我希望能加强防止环境污染和净化空气工作。篇三:初二说明文

以下是出国留学网作文� 牵牛花又叫大喇叭花,和夜来香(小喇叭花)共称“喇叭花”。顾名思义,它开的花像喇叭,并能像喇叭一样吹出声音。它是攀援类植物,缠绕茎。生存能力极强,凡旁有直立物体即可生存。

牵牛花的子叶是无毛的,呈鸭掌形。后来长的真叶会随着茎越来越多。真叶毛茸茸的。绒毛很硬,摸起来带有喇叭感。叶子越来越多,把我家的窗口封得严严实实。它开的花总会引来一些蝴蝶和蜜蜂。花凋谢,果实里的种子虽然没有夜来香大,但开的花、叶子和植株都比夜来香大。

但牵牛花的茎总是抢了叶的“镜头”。茎和叶一样,也是那种看着非常舒服,也带有具有保护作用的刺。你远远地望去,就很被那根绿色彩带给迷住。

牵牛花的茎要缠绕在其它物体上,茎就会不停地长长。茎的生长方式特别有趣。由于它的末端有个“y”形的树枝状的头,会妨碍生长。所以茎生长时这个头会脱落,一个生长阶段结束后会重新长出一个头,好像是为了量身高时多个三、四厘米。因此你很难在牵牛花上找到这个头。有一次,我拿剪刀去剪头,过了一周变成了三个头;我把三个头剪去,却变成了八个头?牵牛花就是这样不断地分枝的。即使你不去剪,它也会分枝的。牵牛花的茎要是没缠绕在物体上,茎会慢慢变黄,变细,萎缩,最后变成一根干柴,一点儿水分也没了。缠牢物体的,茎会变成红色,然后变成紫红色,最后变成深紫红色,绒毛也会越来越少,绿色彩带升级为四色彩带。这个彩带会来势汹汹地缠住凡所到之处,连其它植物的茎也不放过。如果� 不管风吹雨打,叶子飞舞,只要被它缠绕的物体不断不倒,它也能始终不断不倒。

我爱牵牛花它的茎那丰富的颜色,更爱他那顽强的意志力!【关于电的说明文一】

电力是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虽非万能,但没有它却万万不能!工商业的蓬勃发展与傲人的繁荣经济,它可说是第一大功臣!没有它,哪来达达的机械运转声?没有它,哪来耀眼的飞扬经济? 电力,架起了我们国家与国际的沟通大桥;网际网络、国际电话,甚至连载满思念的信件也得靠它。邮差般地,它传递各地的留言讯息,让沟通更无远弗届,不再受距离的长短影响。

电力,为我们的休闲生活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不再只有跳跳绳,荡秋千。电视上的综艺节目、卡通,还有掌上型电玩,让我们在雨天里也能不无聊。

电力,点亮了黑压压的夜晚,让怕黑的小孩不再畏惧,让原来一片寂静的夜热闹了起来。从高处望下看,一条条七彩的灯河不疾不徐地流着,悠闲的好似那午睡后懒洋洋的大肥猫。没有了电力,这等美景变成空。

电力,让我们在风飒飒的日子里也能享受到舒服的热水澡,和冒着暖暖白烟的小火锅。它好像能燃起冬天原本冰冷的心,安慰冬天的悲伤,劝劝她替受冷的人们留下一点点,一点点的温暖。

电力,是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因为它的重要,常使人类忘了无辜的大自然。电力虽然重要,但没有了我们立足的这片大地,我们如何能生存下去?希望大自然所给的阳光与风,可以受到更多的重视,而核能、火力这类的大自然杀手,会被遗忘,像船过水无痕一般地被遗忘。

【关于电的说明文二】

电力是现代生活中最重要的动力,生活在这城市里,每个人,每一天都需要使用“电器产品”。

古时候,没有电,到了夜晚,只能靠着微弱的烛光读书,但因烛火飘忽不定,便使得人们早早就寝。自从有了“电”,人类的生活开始有了很大的转变。

电,使电灯发亮,有了灯光,照亮了漆黑的夜晚,人们开始愈来愈晚睡,也因此有了更多时间可以完成白天未完成的事。

在宁静的夜晚,除了看书外,科学家为了让人们在晚上的休息时间可以有些愉乐,进一步发明了电视、收音机、cd播放器,这些靠着电力运作的电器产品,丰富人们的生活,打破了宁静的夜晚。

随着时代的进步,工商业发展快速,科技发达,许多公司,工厂;都必需靠电力来维持商业运作。一但发生大停电,不仅生活不便利,也造成工厂内机器停上运作,损失好几千万的收入。

艺术家把各式大大小小的电泡,彩绘成七彩的颜色,并将它们制成大型艺术作品,或是制成高贵优雅的水晶灯,挂在高级的餐厅内,使得屋内的气氛美妙了起来。有些则被制成五颜六色的镁光灯,打在舞台上,使得表演变得更加活泼生动。

因为有了电,人们发明了冷气,在炎热的夏日,能待在屋内吹着凉凉的风;因为有了电,人们发明了暖气机,在寒冷的冬天,能够让身子暖和起� 若是没有了“它”,我们的生活将不再那么的便利,也使得我们的生活变得乏味枯燥? ?,所以我们应是好好善加利用“它”,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多采多姿,变得更美好。

【关于电的说明文三】

当似红柿般艳红的落日余辉被海平面逐渐吞噬,那黑天鹅绒顿时包覆整个天空,一开始,夜空下,稀疏的灯光蹦出黑暗,接着东一盏、西一盏,出国留学网很快的便成了灯火通明的不夜城,一点都不输白昼时金乌的灿烂光景。

自爱迪生发明电灯以来,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观念顿时被打破,电灯替原本平乏无趣的夜,增添了许多的乐趣与充实,学生能充份运用夜晚的时间读书,拥有更多的娱乐,这些好处都在电发明后似雨后春笋般不断冒出。但时间一久,我们便忘了饮水思源的道理,渐渐的,我们失去了感恩的心;渐渐的,我们对有 电带来的的便利感到麻木,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

直到有一天,我对这事完全改观。当夜在天空的画布上渲染出一片漆黑的墨,我习以为常的打开书桌的台灯,按下cd音响的开关,打开我刚买的小说,悠杨的 音乐声牵引着我步入书香的世界,正当我的思绪仍在书中的世界漫步时,忽然一个强裂的震动,使我惊觉,地牛翻身,四周顿时成了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漆黑地狱。

墙上原本暖色的壁纸瞬时变冰冷,现在虽是炎炎的夏日,却感受不到一丝热意,心中恐惧的野兽,吞噬了我冷静的心,不由得打了个冷颤,望向窗外,原本灯火通明的不夜城,此

时却像一座寂静空虚的空城,随着黑暗的大浪不断袭来,心中对于电的渴望顿时倍增,对于以往那唾手可得的电,现在却生起强烈的依赖与眷恋,正当我陷入绝望的深渊时,一束光照耀身处黑暗的我──电来了!我的泪潸然落下,心中感激的油灯霎时燃烧,烧掉以往对电的麻木,看着房间充斥着灯光,不禁感到温暖无比,这件事不仅烙印在我心中,也开启对电尘封已久的感谢。

我走到阳台,一丝丝的光线射入我未干的眼眶,我看着这不输白昼时金乌璀璨的不夜城,手抚触着心中的温暖说道:“来电的感觉真好!”

【关于电的说明文四】

人与电好像已脱离不了关系。上至城市通宵的光明,下至腕上手表的时刻。

古时人们和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大相径庭,现代人无法想象没有电的生活;古时人也不知道何有电的生活。记得书上写道:清朝后期宫员从西方引进“发电机”、“电缆线”和“灯炮”,时人不解其功用,称发电机为“发机鸡”,不知什么是电,甚至有人每每经过电线杆,总要打把伞,深怕自已被电到呢!而“电灯炮”,也 是对传统社会的一大冲击。过去人们入夜后,总早早熄“灯”休息;自从电灯引进后就改变人们的“夜间生活”。而莘莘学子们也不用靠几根蜡烛和学孙康月光映雪苦读了!反观现代人们的生活,从早上烤面包做早餐、乘车上班赴课、在校上电脑课、到晚上休闲听音乐、观赏节目无一不用到电。不过,当你在享受“来电”的愉悦时,可否试想没有电的生活?假如,当初英国没有工业革命,你早上只好自行钻木取火烤早餐、徒步上学、亲手撰写字、晚上也只能唱歌给自已听、表演给自已看。这时我们才惊觉--人们需要电,就跟每天要喝水一样的重要。

但是“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电虽然人们带来方便的生活,但过度的利用、滥用电,却也使得地球环境日益败坏。

初二说明文的文体知识 5

初二说明文练习一

北京园林

① 北京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名城。她的名胜古迹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②也许北京园林是金、元、明、清四朝帝都的缘故,建筑师们博采中外园林之长,因地制宜,使北京的园林各具特色,和谐优美。为了显示帝王的威严、华贵,北京的园林注重建筑的雄伟,注重局部的精细,注重色彩的艳丽,似乎这样才不失皇家的身份。

③故宫、颐和园建筑金碧辉煌,布局极为工整、对称。左边有一游廊,右边也必有一条,给人一种平衡的感觉,甚至连屋内的摆设也是如此。在各个大殿、宫院,大门外面都要摆两座石狮熊猫或麒麟,大门多是左、中、右三扇。殿的梁、柱宽敞。房屋高大而略显阴暗。这样的园林建筑似乎缺乏自然之趣,但却以其雄伟、庄严的气势使人折服。

④北京的园林建筑在细微之处见匠心。一段曲廊,一丛阶边的小草,一组精妙的雕刻,无不在烘托气氛中起着微妙的作用。例如颐和园中的长廊,一华里,分成十几段,每段房上的彩绘或山,或水,或物,或历史故事,或神话传说,竟无一相同。一幅“嫦娥奔月”的彩绘,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绘画也许吸取了敦煌壁画里飞天图案的艺术精华,很有些“吴带当风”的味道,耐人寻味。

⑤北京园林的色彩大多是金黄或大红,色彩明丽。有时在万绿丛中见一道飞檐,黄绿相间,相映成趣。大多数宫殿都铺着琉璃瓦,大红色的棱、柱过于庄重,而幽雅倒显得欠缺了一点。也有例外,潭柘寺的大殿都是由灰色方砖铺地,墙壁都是灰暗的,同周围的景色浑然一体。“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古朴淡雅,别具风采。

⑥这只是我对北京园林粗浅的介绍,若想真正领略到其中的妙处,还是请您亲自来游览北京的园林吧!

(1)北京园林的总体特点是什么?

(2)本文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3)第四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

(4)北京园林与苏州园林布局上有什么不同?北京园林这样的布局的目的是什么?

(5)第五段中“北京园林的色彩大多是金黄或大红,色彩明丽”和第三段的“大门多是左、中、右三扇”中的“大多”能否删去?为什么?

话说唐装

①2001年在上海apec峰会上,到会的各国领导人集体亮相,他们穿的都是大红色或宝蓝色的中式对襟唐装,这一情景通过电视瞬间传遍全球,唐装迅速流行这种韵味十足的唐装,使穿惯了现代时装的人们产生了亲切感和新鲜感。

② “唐装”的称谓,其是源于海外。盛世唐朝,声誉远播海外,影响深远,因此,以后海外各

国称中国人为“唐人”。《明史〃外国真腊传》云:“唐人者,诸番(外国人)胡华人之称也。凡海外诸国尽然。”美国、东南亚乃至华人居住区被称为“唐人街”,唐人街华人穿的中国的服装也就被称为“唐装”。

③传统的唐装并非唐代的服装,它基本上是由清代的马褂演变而来的。其款式结构有四

大特点:一是立领,上衣前中心开口;二是连袖,即袖子和衣服整体没有接缝,以平面裁剪为主;三是对襟,也可以是斜襟;四是盘扣,扣子由纽结和纽袢两部分组成。另外,从面料来说,则主要使用织锦缎面料。

④ 现在唐装的款式已经进行了很多改良,在面面料上也有了新的突破。今天的唐装在款式上既

保留了传统唐装的特点,又吸收了西式服装剪裁的优势,使古老的唐装重新登上了时尚舞台。例如,现在的唐装很少用连袖,因为连袖就会使服装没有肩部,那样不够美观;传统中式服装是不收腰的、那样女士穿着缺乏曲线美,现在的唐装都改成收腰的了;过去的裙子下摆非常窄,走路只能迈碎步,现在把裙摆做大了,便于活动;传统唐装中的旗袍开襟特别高,现代人尽管比过去开放得多,但穿起来还是有点别扭,所以开襟就低多了。如今,唐装的面料已不再局限于织锦缎面料,有很多面料也可以用来做唐装,像用牛仔布、棉麻布做出的唐装,效果也不错

⑤ 一个民族的衣饰特色,渗透着本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唐装使中国人展现了本民族文化的魅力。男人身着唐装,神采飘逸,一派儒雅;女士旗袍加身,雍容华贵,端庄典推,更显现了温婉含蓄的东方神韵!唐装,正在成为“中国名片”,它用服饰的语言向世界自我介绍:“我是中国人!”

1、依次概括每小节的主要内容。(5分)

2、请你仔细阅读选文第④段,概括说唐装在款式上进行了哪些改良。(2 分)

3、第四段划线句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怎样的作用?

4、下面的两则链接材料,分别印证了选文中所介绍的唐装的哪方面内容,(3 分)

材料一:真皮唐装已面市并开始慢慢流行开来。真皮与唐装的结合不仅保留了唐装原有的雍容华贵、富态休闲的韵味,同时使唐装显得更加挺括俊美。

材料二:唐装的图案非常符合中华民族的传统审美。像表示高洁典雅,用梅、兰、竹、菊等花卉;表示福寿喜庆,用福、禄、寿、双喜等文字;表示吉祥祝愿,用龙凤呈祥、龙飞凤舞、九龙戏珠等纹样。这些图案不仅体现了中国古老的又化,而且展现了中国人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