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作文 > 作文体裁 > 读后感 >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优秀3篇)正文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优秀3篇)》

时间: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被讨厌勇气》读后感(优秀3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 篇1

最终看完了这本书《被厌烦的志气》。

这本书是以一个迷茫青年和哲人探讨对话的形式书写,其实还蛮创新的。看到后来才发觉,原来当时希腊的哲学家苏格拉底也是这样跟人探讨哲学书写文章的,不过也让我们读者更清楚的看到问题并找到答案,因为很简单就把自己代入到这个迷茫的青年人身上。

虽然不完全赞同哲人的观点,可是想一下能找到完全相同观点的人,又有几个呢。而且韩寒的那句话我始终很同意,学过那么多道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其实我特殊同意哲人说的关于人际关系的观点,就是关于课题的观点。

许多苦恼都是来自人际关系的牵绊,这个真的是深有感受。我们始终都在要求自己去迎合别人的要求,就算有时候并不是我们情愿做的事情也是。这个倒是跟我之前参与面试的时候的观点很相像。

当时面试的时候,老板问我:你觉得什么是社会责任感?的确当时我也蒙了一下,我是来应聘做客服的,须要懂这些吗?所以当时我的答案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影响他人。不知道老板对我的回答印象怎么样,不过他倒是始终强调要帮助同事,肯定要相互帮助。这个在团体中是必定的,因为一个团体肯定要相互帮助才能进步的。但是作为团体里面的个人,做好本职工作是前提。一个人连本职工作都做不好的话,那他再去怎么帮助别人也是一个不合格的员工。所以各司其职就是这个意思。

所谓各司其职就是我们各人的课题。我们首先要做好自己的事情才有精力和时间去帮别人,要不然的话还要求别人来帮你,那你就是给团体拖了后腿了。

而另一个比较深刻的观点就是目的论了。我们现在的样子行为,并不是归咎于过去的影响,而是我们潜意识里有某种目的才会做出这样的行为。比如说我现在在熬夜写文章,并不是我白天没时间,而是我本身就觉得晚上写文章思路会更清楚。过去的影响其实在于我们怎么总结阅历,除此之外没有任何意义的。追究过去的错误,并不会使时间倒退来消退这件事的发生,但是总结反省过去的错误,却可以使人变得聪慧。所以我们之所以是我们,并不是因为过去的影响,而是对于现在所作出的反应。

人的一生都是有多数个瞬间组成的,跟物理学中的概念说物体都是有多数个离子原子分子组成的概念差不多,只是空间和时间的差别吧。哲人主见我们不须要考虑过去,也不须要张望将来,只须要过好每一个现在的瞬间,那么这一生就可以无愧于心了。

我们过得这么苦恼迷茫,埋怨这个埋怨那个,从来的不是因为缺失机会,而是缺失志气。人都是因为总结改善才有进步,那么从现在起先,给自己志气去过好每一个瞬间吧。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 篇2

以哲人和青年对谈的形式,围绕所谓人生三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以及“我将去到哪里”展开对话。

读完这本书,我第1次知道三大哲学家,原来除了平常所知道的荣格与弗洛伊德,还有一个叫阿德勒的。哈哈哈~涨知识啦~

阿德勒心理学他更想表达的是,只要你想,你随时随地都是可以改变的,不要被固有的过去的一些东西,局限了现在以及未来的你自己。

他和我们惯常的思考逻辑刚好相反。一直是逆向思维,主张目的论,进行课题分离,然后冷静地划清界限。我们日常笃定原因结果论,现在阿德勒正好相反,他主张目的论,从目的出发往前推,这似乎和我大学一位教授的授课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处。

中间一段在讨论共同体话题的时候感觉很混乱很分裂。不过整体读下来让我对人生课题有了更宽泛的认知。有时候在想我是不是天生就该做哲学家或心理学家,很多东西其实我并没有读过,也无人告知,但我一直是这么践行的。

活在当下,聚焦“此时此刻”,认真而谨慎地做好现在能做的事情。不要把人生弄得太深刻,应秉持认真而不深刻的态度。

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喜欢书友的一句评论:如果“我”改变,“世界”就会改变。在改变“世界”的旅途中,希望“我”能做自己的太阳,成为照亮别人的光。

有时候无意间拿起的一本书可能就会完全改变之后的人生。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 篇3

我自认为,对自己的认识是足够深刻。而在我的自我评估中,我是一个怎么样的人?我一直都认为我很自私,私藏着很多不愿和别人分享的东西;我也很敏感,我很在意别人对我投射的目光,身边的人对我的任何看法,我都会很在乎;同时,我也很脆弱,如果和朋友发生矛盾,不管谁对谁错,那个郁郁伤心的人,胡思乱想彻夜难眠的人都是我;我也很不勇敢,在很多事情面前我选择逃避和妥协,在面对可以通过改变变得更好的可能面前,我迟迟不敢踏出舒适圈;我也不踏实,常常崇拜以前那个有所成就的我以及幻想未来那个更好的我。

在这本书中,我看到这样一段话“我不是热爱自己的自恋者 ,而是厌弃自己的现实主义者。正因为厌恶自己,所以才只关注自己;正因为对自己没有自信,所以才会自我意识过剩。”我才明白,我之所以如此了解我自己,是因为我的过度自我。我对自己的认识很多都是负面的,我并不喜欢我的自我评估中的我自己。我一直认为一本书如果在看的过程中能够颠覆我的曾经的想象,推翻我过往的认知,则可算作我的一本“人生成长之书”。这本书算是我所拥有的寥寥几本“人生成长之书”中的一本。而在这本书的后记有句话作者说的很贴切:“人生中有时侯无意间拿起的一本书就会完全改变之后的人生。”,有的时候不得不感叹于人生的际遇,所以,很感谢的是,在我陷入迷茫和自我否定时,我拾起了这本书。

我对自己的讨厌来自于我发现了自己的自私、脆弱、敏感、不勇敢、不踏实等缺点。我对于此,也没有办法去抱怨为什么自己是这个样子,只好在每一次,我的缺点在生活中体现时,默默地叹气。但是这样我觉得很难受,我没办法接受这样糟糕的自己同时也觉得自己没办法做出改变。所以,在书中我得到的是,第一,悦纳目前的自己。书中《你想变成别人吗》这章节中哲人和青年有段对话让我印象深刻,青年问哲人“您是否绿色作文网喜欢自己。”,哲人答道:“至少我不想变成别人,能够悦纳自己。”哲人的回答令我心中有什么东西猛然一跳,我问自己我想变成别人吗?似乎也没有什么人让我很想去成为的,那么我为什么不能够去接受这样一个自己呢?“悦纳自己”这个词在初中就已经出现,而我现在才开始了解其中的滋味。在我的理解里,“悦纳自己”也就相当于“和自己和解”,去坦诚地接受一个不完美的自己。第二,要改变自己。我对自己的讨厌是由于发现了自己的种种缺点,而我们却可以通过改变自己再让自己对自己的看法好转。在文中首先讲道,人的性格和生活是由自己选择的。因此,我们也可以通过改变去重新选择,继续以前的生活还是开启崭新的生活都是由我们自己选择的,而我为什么觉得自己无法改变,其实是因为我下了“不改变”的决心,为什么会这样呢?继续以往的生活意味着我如何应对眼前的事情以及其结果会怎样的问题,我都可以根据自己过去的经验进行推测,是一种轻车熟路的状态。而开启新生活,那我会面临许多的未知,既不知道如何面对眼前的事情,更加不知道未来会遇见什么事情,生活充满着焦虑和不安,未来也可能更加痛苦和难受。对与这样的状态无疑是第一种保持现状更加让人觉得舒心和安全。许多时候我觉得自己无法改变,是因为我潜意识中选择了呆在舒适圈内。

最后让我受益匪浅的是“你的人生取决于你的当下”。书中说“人生是连续的刹那,根本不存在过去和未来。”过去发生了什么和“此时此刻”毫无关联,未来会如何也不是我们“此时此刻”要讨论的问题,而我们要做好的仅仅就是,活好“此时此刻”。而此时此刻我要做的是什么呢?过好每一个刹那,接受现在自己,树立向前迈进的勇气,不止步不前,不断向前迈进。

纵然现在我仍然对不完美的自己有抱怨,但要感谢这本书,让我更加清楚地了解自己,让我拥有了去改变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