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作文 > 作文体裁 > 读后感 > 《儿童心理学》读后感【实用五篇】正文

《《儿童心理学》读后感【实用五篇】》

时间: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儿童心理学》读后感,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儿童心理学》读后感1

作为小学教师,了解儿童心理是非常必要的。儿童是人生起点时期,是一个生机勃勃,充满生命力的时期,也是人类个体心理发生发展、撒播智慧种子的播种季节。我细细品读了朱智贤的《儿童心理学》一书。书中非常细化地从各个部分对儿童心理学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使我更加清晰地了解儿童。

我在读完以后有这样的认识:

第一,教师只有认真学习教育心理学,才能知道作为一位人民教师,必须具备哪些优秀的心理品质,从而自觉地培养这些心理品质。

第二,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只有学习了教育心理学,才能系统而全面地掌握学生认识过程的规律和年龄特征,才能选择适当的教材,采取相应的措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品德。

学习过教育心理学的教师,就能够掌握学生品德形成的规律,及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形成的心理特点;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因材施教;可以科学地总结教育经验,我觉得这也是第一点的基础,是为提高教学质量作准备的。

通过这次读书,让我想到了我现在教的孩子,每个孩子都是鲜活的个体,每个人的性格都有巨大的差异。而一些所谓的让我们感到头痛的孩子,我现在也能上升到科学的理论的层面来理解他们的所作所为。他们现在的一切的不良后果,都不是一朝一夕他们自身愿意形成的,他们都是经历了无数的,长期的多方面的影响才铸就了今天的他们。

所以要想帮助这些孩子,我们不能一味的批评教育,让他们改正他们所谓的缺点,而是要真正的索根求源,找到问题的真正的症结所在,再试着慢慢帮助他们克服那一系列的问题。教育的道路虽然漫长而艰苦,但我更加坚定而且明确了方向。下面我谈一下我的感触。

有些儿童对学校生活的向往,常常不是为了学习,而是由于学校的外表现象的吸引。例如,学校的校舍、桌椅、墙上的图画、很多同学在一起等等。有些儿童不能或不愿按老师的指示进行学习,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或粗枝大叶地去完成。对于在学习态度上还没有准备好的儿童,教师应该采取积极的办法由系统地来进行必要的教育工作。例如,用具体的范例来鼓励儿童学习,启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儿童参加班上的共同活动,培养他们按照教师的指示进行工作愿望,教会他们把学习和游戏区别开来,在学习时专心学习。

书中让我明白了“建立关系”的重要性。在我以前的观念里,好像只有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了才会建立所谓的关系。其实与他人建立关系是儿童期最关键的任务之一,也是最早的任务之一,理解关系的形成是理解儿童发展的根本。而儿童关系的最初依赖于家庭关系,家庭作为一个系统不仅仅是它的组成部分的总和,而且是一个凭借自己本身的资格而存在的有活力的实体。影响儿童适应的是家庭的功能,而不是家庭结构,抚养环境的质量才是最具决定性的,最持久的影响。

儿童的发展是在人际关系的环境中发生的,关系主要是在家庭的环境中出现的,人际关系的质量决定了适应。从出生开始,儿童就预先被适应成要与他人形成关系。依恋关系在婴儿期出现,在随后的几年里从反射式的行为模式发展的高度选择性的,有计划的和灵活的反应系统。发展与同伴形成的关系也很重要,但是这和与父母的关系不一样。与其他儿童的交往帮助学得许多社会技巧,帮助形成儿童的社会身份,同伴合作也能促进智力发展,被排斥的儿童尤其有以后出现心理问题的危险。

书里特别强调儿童的情绪发展。情绪并不完全是消极的东西,它被认为对社会适应有帮助,更重要的是,它在人际关系中起重要的作用。情绪有生理基础,是人类的天赋的一部分。新生儿就是通过情绪来满足自己生理上的需求。让儿童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是相当重要的,若不能习得这种技能会给他以后的社会生活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这个能力的发展就是将看护人的外在控制转移为孩子的自我控制,这个过程要持续整个儿童期,并且涉及到学习许多调节自我情绪及其表达的策略。

总之,《儿童心理学》这本书让我更进一步了解到儿童一些心理行为偏差,也让我结合班里个别学生的情况,有针对性的加以指导和教育。这样一本好书,对我们教育工作者非常有帮助,我会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经常拜读它,研磨它,用心理学的理论来指导我的教学之路。

《儿童心理学》读后感2

一、读懂幼儿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

任何一个孩子,他的任何一种言行,你再无法理解,他的背后必定存在某种原因。隔壁班上有这么一个孩子,每到中午明明就故意发出各种怪声,在老师多次的说教下他还是屡犯不改,我总觉得他的这种故意捣蛋行为和他的家庭有关。经过多次和他接触后,我问他为什么午睡的时候总是发出怪声呢?他说:“睡不着。”“为什么睡不着呢?”他哭丧着说“我想妈妈了,妈妈不要我了,老师也不喜欢我。”后来我了解到,他是一个离异家庭的孩子,从小缺乏母爱,幼儿阶段的安全依恋没有得到满足,试图通过发出怪声这种行为来缓解内心的焦虑、不安,并引起他人对他的关注。对于这样的幼儿,教师投入必须更多的关爱,让他感受到母亲的温暖。

通过此案例可知,在教育岗位上,儿童心理学是一门极其重要的学科,教师对幼儿行为的理解、评价,教学活动的开展,都应该建立在儿童心理发展规律、以及水平的基础上。但是,在我从业的过程中,正真能把儿童心理学运用到儿童的学习生活中的教师还是有所欠缺的。孩子在生活、学习中存在的一些现象诸如:破坏性行为、注意力分散、遗尿等现象,我们不能简单地从表面来分析孩子身上存在着哪些问题,因为这些问题的本源来自于孩子的心理问题。所以,作为一个教师,一定要尊重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切忌脱离幼儿的发展规律而进行施教,只有建立在幼儿心理发展特点上的教育才是正真适宜儿童的教育。读完皮亚杰的《儿童心理学》,我更加认识到了儿童心理学的重要性。

二、尊重儿童的发展规律

皮亚杰是瑞士杰出的心理学家,也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心理学家之一。他在《儿童心理学》中提出了儿童发展的认知要经历的四个阶段,分别是:感觉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和形式运算阶段(7岁以上)。通过以上的四个阶段,儿童从最初的反射性探索行为的小婴儿逐渐成长为具体的的、符合逻辑思维的成人。儿童只有在前一阶段完成的基础上,才能开始后一阶段的学习。儿童应当顺着这四个阶段的顺序发展自己的认知能力。

1、象征性思考阶段(2~4岁)

这一阶段的幼儿主要是运用象征符号进行思考,主要特征就是象征性游戏,如娃娃家等。在这类游戏中,幼儿能通过一些代替物进行思考,如把洋娃娃当做是自己的小宝宝,把放了泥土的水当做是咖啡、把绳子当成是自己的尾巴等等,幼儿的思维已经超越了当前的实际情况。在此类游戏活动中儿童的想象力、语言能力、社会性都都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2、直觉思维阶段(4~7岁)

这一阶段的幼儿主要是通过对具体事物的直观感受来学习的,如客观事物的形状、大小、轻重、颜色等,但是还不能进行抽象的概括、归类。根据皮亚杰的研究,在这一阶段的幼儿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思维泛灵论,物质不守恒,把不在眼前的说成是看到的,把不存在的说成的是经历过的。比如:今天老师打我了、我们学校里的大楼要倒下来了、我家里有一艘很大的飞船、小红花伤心地哭了等,现实是老师轻轻拍了一下他的肩膀以引起他的注意力、幼儿园里的教学楼在加固、游戏的时候用积木搭了一架飞机、早上老师给小红花浇了水……

三、在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进行施教1、在幼儿成熟的基础上开展教育

成熟主要是指幼儿大脑神经的发育程度。皮亚杰认为,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是建立在幼儿成熟的基础上的,幼儿能否完成某项任务,还要看幼儿的成熟度,美国心理学家格赛尔的双生子爬梯实验同样也证明了成熟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我也深刻地体会到了成熟的重要性。在大班上半学期的数学活动课上,我教孩子们认识数字5、6,我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5个或者是6个苹果,基本上每一个孩子都能用小手指指着苹果正确数完,但是当我最后问孩子你数到有几个苹果的时候,他们像猜谜语般地回答我有8个、4个、9个等等。这个现象在大班上学期的幼儿中普遍存在着,这些孩子他们只是会机械地数数,还没有达到理解数的含义的水平阶段。此外,现在社会上开设的很多的幼小衔接的补习班,教授幼儿拼音、汉字,甚至有些教英文的,这些现象严重超出幼儿的成熟水平,拔苗助长是不科学的。

2、取材于幼儿的经验

皮亚杰提出,经验是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获得的,随着新的经验不断地获得,幼儿的认知结构不断重组、完善,美国教育家杜威也强调了经验的重要性,他认为,幼儿的课程应当以幼儿从环境中自己探索得来的经验为主,只有取之于幼儿生活经验的,才是幼儿感兴趣的、真正适宜幼儿的。此外,《纲要》和《指南》中也提出了教学内容一定要贴切幼儿的生活经验。因此,经验是幼儿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儿童对源自于自己生活经验的的教学内容更感兴趣,注意力也集中,他们能七嘴八舌地说出很多让你出乎意料的事情来,如:秋天里的树叶、可爱的小蚂蚁、种子发芽啦等等。相反的,当我给他们讲邮票的来历、古代的通信方式等,孩子们根本就不喜欢听。

3、不可忽视的社会环境

幼儿不仅需要从环境中获得经验,也需要社会交往。社会交往中的规则、文化、语言、数学等加速着幼儿的认知发展。正确的、适宜的社会经验加速幼儿的发展,不正确的、不适宜的社会经验会阻碍幼儿的认知发展。班上有一个叫小夕的幼儿,她的交往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都比较差的,活动中我向她提问的时候,她总是支支吾吾地不敢说什么,非常紧张。经过了解,原来是因为她体质比较弱的原因,她妈妈从小把她关在家里不让她出去。后来通过和她妈妈的沟通,让她了解了孩子社会交往的重要性。

作为教师,要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有自我发展的本能,对于幼儿的教育,一定要在熟知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进行,才能真正明白幼儿需要的是什么!

《儿童心理学》读后感3

在教育与发展的关系中,如何发挥教育的主导作用?这涉及到教育要求的准度问题,朱智贤教授提出:只有那些高于儿童原有水平,经过他们的主观努力后才能达到的要求,才是最合适的要求。

是的,任何事和物都有一个度的问题。做一件衣服要掌握好尺度,做饭要把握好火候,一个人不能太老实,但一个人也不能太精明……这里我想说一说关于教师提问的“度”。提问的“度”有好多,如亮度、梯度、新度……但我认为提出问题的难度最重要。提出问题的难度合适,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燃起学生的思维火花,调动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如何把握好问题提出的难度呢?下面来谈一谈我的看法。

一、了解学生,把握学生真实的学习起点

布鲁姆曾经说过,对教学影响最大的是学生已有的知识。把握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应该是我们教学的起点。在设计问题时,认真分析教材、吃透教材是必须的,但分析学生,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找准学生的学习起点也是不容忽视的。如果学生在上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新课的知识,教师还在不停的问这问那,强迫他们从“零”开始学习,这样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就会大大降低。

还清楚的记得我在教学4的分与合时,利用了教材的主题图,让学生操作小棒自己得出4的分与合,我想学生通过动脑、动手、动口一定学习很热情,但面对我的提问,他们总是带着懒洋洋的,不屑一顾的表情。课后经过了解,他们在幼儿园已经渗透了,怪不得他们上课时提不起劲。

二、问题难度要适度,不可太小或太大

我们以学生的学习起点为参照物,那在提问时就要和这个参照物保持相对适宜的“距离”。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一个人面临问题情景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当问题解决错误或失败时会引起苦恼,可能阻碍进一步的智力活动;当解决的问题得到肯定,就会产生喜悦和自豪感,这种积极的情感能够激励人完成更艰难更复杂的任务。

因此,如果问题的难度太小,就不能调动起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学生不会好好的去思考,久而久之学生将养成懒于独立思考的习惯,这样无论对学生的成长,还是老师的教学都是极为不利的;问题的难度太大,学生会感觉高不可攀,产生畏惧心理,这样的课堂提问就像花瓶一样,只是一种摆设,只能成为教师的“个人专利”,只会打击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让他们失去信心;只有问题难度适宜的,使学生经过一番努力后,“跳一跳摘到桃子”,这样学生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的信心,以更饱满的精神投入到以后的学习中,收到良好的效果。

如何更好的`把握问题的难度,还需要我们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的进行尝试和研究。同仁们,好好加油吧!

《儿童心理学》读后感4

关于教育的三个常规问题,我想教师重在思考怎么教的问题。因为,教什么的问题有课程纲要和教材的明示,为什么教的问题那是职业的使命,为国家培养建设人才,满足社会需要,只有这怎么教的问题,才是职业化、专业化的根本所在。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怎么学,怎么学得更好,是教育研究和行动的出发点和主要依据。其中,如何抓住教育契机,就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而不让孩子错过教育良机,又是一个十分严肃的命题。

边玉芳等人编着的儿童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年4月版)中,列举了许多中外今昔的经典实验,从实践到应用分析,我感受到教育契机十分重要,许多例证都指出了一个大略的时段(年龄段),显得有些宏观,谈到的启示和建议也较抽象。者能够提醒读者,启发思考,引发相关联想,从而指导和影响实际。那么,陷于日常琐碎事务中的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能否达到要求,积极抓住契机给予适当的反应施教,很耐人琢磨。

首先,教育肯定存在教育契机的问题,其中不乏实例,教师也都认可,不必赘述。

其次,教育契机是否要激发创造,自然是应该的。只是,教师积极自主地引发教育良机是上策。这是责任所在。该如何创造教育契机呢?如果能够把创造契机和实施教育并行同时完成,肯定是上上策。更多的时候,我们是要有意无痕地创造,然后在水到渠成时引导学生达到我们的教育目标。所以,教育契机的出现,看似偶然,也是必然的。这样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能够顺应并接纳对方的终极的或阶段性的状态。如果要向下猛药,那有风险,要慎之又慎。我认为,“塑造”如此,“矫正”亦如此。例如矫枉过正的策略,最好作为创造契机的策略,而不好作为矫正的办法。因为,给教育对象一个心理上的舒缓的过渡阶段,是以人为本,否则容易出现逆反的现象。

当然,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怎样抓住契机施教。最好的办法和途径是教育对象能够自我教育,其次是同伴互助,再次是师长引导,在活动中实现教育目标。

尽管儿童心理学一书谈得更多的是儿童的教育,其实有许多观点和策略也适合青少年。本文前半部分好像主要针对德育方面,其实教学方面也同样存在契机问题。在每节课、每周教学安排中都有教育契机问题要解决。在听课时,常有这里的异议。他或她怎么不这样说呢?要是那句话能够这样说多好,那样教学情境肯定就又是一番模样,效果会大不一样的。如此之类,遗憾多多。排除其中个人风格的原因,其实这里有许多遗憾,都是身在其中的授课人没有抓住教育良机的遗憾。

那么,如何处理才能够避免或者少些遗憾呢?教师加强学习,多反思多实践,做有心人,在相互学习中不断积累教育智慧,提高专业化水平,是正确的道路。学会创造良机,抓准契机施教,是其中重要的内容。这一直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优秀的重要指标。

别让孩子错过受教育的良机,是责任,是使命。我们要努力提高相关专业技能,不辞使命,加强自主实践研究十分重要,这是可以自己独立去做的一件事情,得来也比较实在。加强教学反思是一个不错的切入点。

《儿童心理学》读后感5

真没有静下心来好好读过教育类的著作。在校长的推荐下,我选择了一本朱智贤的《儿童心理学》阅读。随着阅读的深入,我意识到,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状况,掌握儿童的心理需求在教学过程中有多么重要。我多年从事的是低年级的音乐教学,所以我对学龄初期儿童的心理发展十分感兴趣,我便重点学习了这一章节。

在课堂上,低年级的学生的注意力是最难掌握的。所以我们要先了解一下学龄初期这些孩子的注意力发展的特点,即:无意注意已经有很好的发展,有意注意还在逐步形成中。具体来说就是:

一、在教学影响下,儿童的有意注意正在开始发展,而无意注意仍起着重要作用。

二、在教学影响下,儿童对抽象的材料的注意正在逐步发展,而具体的、直观的事物在引起儿童的注意上,仍然起着重大的作用。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就该分别好好研究如何利用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这两个方面来提高学习质量,发展儿童智力。首先,如何利用儿童的无意注意:

1、应该充分利用儿童的学习兴趣。

2、应该充分利用教材的直观性。

3、应该利用儿童的情绪态度。

4、要积极防止可以分散儿童注意的因素。

另外,大力培养儿童的有意注意是必要的:

1、发展儿童对学习的自觉的责任感,在发展儿童有意注意上具有重大意义。

2、把有意注意发展为“有意后注意”,是保持和巩固有意注意的重要手段。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小孩子的有意注意的时间非常有限,当他们的有意注意的时间过了的时候就必须要运用直观性强的,有图案的有趣味语言的教材,或者是其他方法来引起儿童的无意注意调节学生的学习情绪。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在教学过程中的起着重要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这两种注意必须有节奏地交替进行。抓住学生的有意注意来学习困难的课业或者讲解教材的主要部分,在学生紧张的努力学习之后再用学生的无意注意完成轻松的环节,这以后还会成功地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

但是,如果过分偏向哪种注意力就会给教学效果打折扣。如果过分亲睐无意注意,一味地为学生的兴趣,为课堂的热闹,为活动而活动,为满足学生成就感而过分降低学习难度,那么学生的能力肯定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同时也可能会阻碍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力的发展。反之,如果过分强调学生有意注意,在教学模式上严谨再严谨,教学程度上难上加难,那么高强的压力会给学生带来逆反的情绪,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

在教学中一定要掌握好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使用的“度”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