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作文 > 作文体裁 > 读后感 >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精选9篇正文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精选9篇》

时间: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整理的《平凡的世界》读后感精选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600字 篇1

“这本书你一定得看看!”老爸神色激动地把一本很厚重的书硬塞到我的手上。“什么嘛!”我瞥了一眼书的封面,《平凡的世界》没听过嘛!这么厚!书页都泛黄了,老爸是从哪儿搜罗来的啊!我不由怀疑地打量着老爸。但终于经不住他的要求,我犹豫着翻开了第一页,读了下,不一会儿便深深地沉醉于其中……

这部小说中的主人公们都极具个性。尽管只读了一小部分,但我就已经充分感受到孙少平、孙少安、润叶等的朴实与真挚。他们生活在不同背景的家庭中,也担任着不同的社会角色,他们有血有肉,敢爱敢恨,讲义气,重亲情。虽然身处黑暗但仍有对光明的向往;虽然身处于贫困但仍企盼着美好的未来;虽身处于平凡,但仍追求着似锦的前程。所以,尽管被禁锢于平凡的世界,平凡的家庭中,平凡的岗位上,他们也能演绎出不平凡的伟大。一口气读了几章后,我便深有感触: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社会背景发生了许多改变,困苦压迫着许许多多的农民及其子女。对于身为21世纪的我们来说,那个时代已经太久远了。没有生活负担的我们自然体会不到那时生活的酸涩。

但透过这本书,我不由被那时的人们所感动。在那个平凡的社会上,有这样一群人努力着,演绎出不平凡的人生。现代社会亦是如此,在被那些所谓的条条框框束缚着的同时,我们不应该只是想着如何去冲破它,而是做好自己的本分,不断进取,乐观地生活。正如生长在墙缝中的野花一样,它并不去冲破墙角的抑制,而是努力地生长、再生长,等到它长得比墙高时便会明白原来在墙角也一样可以开出最美丽的花,也一样可以欣赏墙外的景色,而且比任何人都要看得更清晰、更远。

在茫茫人海中,在平凡的世界中,你,会是那个不平凡的人吗?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篇2

读了这本书一时间思绪万千,心中有许多感想却不知从何说起。仔细思索,觉得让我最受启发的是孙少平的一个观点。

孙少平认为:即使自己的父母是百万富翁,他也不会继承父母的遗产,要靠自己的劳动去赚钱,去生活。

的确,孙少平一直在用行动证明自己的观点。起初,他宁愿在湟源的建筑工地上干活,也不愿意回双水村和哥哥一起经营砖瓦厂,因为他不想在哥哥的庇护下生活。后来他在别人的帮助下被调到铜城大崖湾煤矿工作。虽然很危险,但是他非常喜欢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

1985年的第1天,孙少平为了救人受了伤。住院期间,妹妹的男朋友吴众平让他调到省城工作。他没有同意,出院以后又回到了大崖湾煤矿,因为他已经找到了自己生活的方向。

孙少平的思想和言行让我一生受益,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的那个观点。读完这本书以后我不禁想到:现在我的父母是普通老百姓,我没有办法依靠他们的地位衣食无忧的生活;假如我的父母是国家高层的领导,我也不会依靠他们的地位或者接受他们的财产。用自己的劳动去创造美好生活,这样就能体现到成就感,可以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人是平凡的,又是伟大的,在相互依存的同时,要用自己的劳动去创造,从而体现出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篇3

“1975年二三月间,一个平平常常的日子,细蒙蒙的雨丝夹着一星半点的雪花,正纷纷淋淋地向大地飘洒着”正是随着这样细腻的描写,我走进了《平凡的世界》。整部书都是这样朴实的语言,没有一丝的浮华造作。却有一种直入人心的力量,温暖的将我包围。

一群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在世代生活的黄土高原上,平凡地生活。在这平凡的世界里,这些平凡的人,却有着不平凡的闪闪发光的灵魂。少安,一个朴实的农民,地道的庄稼汉,可在我眼里,他是个真正的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他六岁开始干农活,十三岁,他以全县第三的成绩辍学,只为分担家庭的重担。二十一岁,面对润叶的告白,他满心的欢喜却只能因为现实的无奈而另娶他人。对于他贫穷的家庭,他从没有过丝毫的嫌弃和抱怨。年迈的父母,多病的祖母,上学的弟妹,连逛鬼姐夫家的日子也要靠他。他以辛勤的劳动喂养着这个大家庭,以一个男人坚实的臂膀诠释着责任的真谛。“一个人生来不是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消灭他,可就是打不败他。”生活的重担并没有将少安压倒,反而加剧了他对未来的渴望,给了他拼搏的动力,一步一步拉近了他与梦想的距离。从一个没钱娶媳妇的农民,到远近闻名的企业家,他付出了多少艰辛与汗水。在砖厂破产时,自己的砖被毁,还有银行的贷款要还,村民们的不满更像是那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他感到从未有过的绝望。可最后呢,他并没有放弃,他还是以饱满的热情却迎接充满希望的未来。他只是一个庄稼人,不懂得什么名言哲理。他只知道,为了祖母吃得起药,为了娃娃上得起学,甚至是为了打一口体体面面的新窑洞,让村里人看得起,自己必须不断地的努力,决不放弃。“生活不能等别人来安排,要靠自己去奋斗。”这是书中令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了。如果生活要你忍受痛苦,那么你一定要坚持下去。如果你只是一味的抱怨生活的不公,命运的不公,却无所作为,甘于被命运扼住喉咙,碌碌一生,那么你就是真正的平凡了。前路艰险,不要放弃。挫折失意,不要放弃。无论如何,请你相信,苦难是登上成功云梯,而不止的奋斗终会帮你打开成功的大门。愿我们平凡的生命焕发出不平凡的光彩。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篇4

每一个平凡的人都以一个不为人知的不平凡的世界,每个平静背后都有激情澎湃,无声有时胜似有声。

读过不少的小说,也有一些情节特别引人入胜的,读之不愿放下的,却没有一本像路遥的绝笔之作——《平凡的世界》那么深入我心的。看其中一个个平凡世界中平凡的人物,就如他们正生活在我的身边。

读《平凡的世界》后,我感到了自己的微不足道,曾经的抱怨、愤世不公是多么的幼稚。与主人公的经历比起来,我们是多么渺小,从小学一路走来,没有经历什么挫折,而我们称道的是考试失败,感情失落等等,与少安、少平相比较我们又算什么呢?相信自己能飞!这是读完《平凡的世界》这本书后,我的第一个感觉。

在这部被誉为“第一部全景式描写中国当代城乡生活的长篇小说”的巨著中,作者围绕着主人公孙少安与孙少平兄弟俩在这个平凡的世界中不断超越自身的局限,最终获得生活上的成功,谱写了一曲充满活力的生命之歌,向人们揭示了人生的自强与自信、奋斗与拼搏、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并以一幕幕催人泪下的苦难所展现出的人物的顽强坚韧的信念告诉人们:苦难与挫折只是个躯壳,真正广阔的生活意义在于我们对生活理想所持的生生不息的虔诚与热情中所体现的坚强的信念——“相信自己能飞!”

少平与少安两兄弟同为黄土地的儿子,在“平凡的世界”中,他们以各自不同的方式探索着人生。《平凡的世界》可以说是作家倾注了毕生精力的作品。他把写作的焦点放普通人的生活上,表达了强烈的平民意识与抗争意识。少平与少安都不是轻易向命运妥协的人,他们相信自己的双手可能改变命运,他们在一次次苦难中得到锤炼与升华,表现出当代农民的顽强与坚韧。小说广泛涉及了农村生活的各个方面,生动地记录了农村生活的巨大变化。它表达了昂首向上的奋发精神,展示了人的自尊、自强与自信。

没有一条小船不是经过风暴而顺利抵达港湾的,孙少安的成功亦不例外,在实现“飞”的壮举与体现自身价值的过程中,他也曾遭遇到不断的挫折和打击。如为了扩大社员自留地,他曾被当作“走资本主义道路”的黑典型来批判;曾为尝试着进行承包责任制的改革而遭到县委的严厉批评;最为残酷的是在第一次扩大砖场时,因高薪聘来的烧砖师原来是骗子的缘故,他的砖全部?烧砸了。无力归还贷款,也付不出村中帮忙劳力的工资,那时,他就像一只被风暴打断翅膀的小鸟在冷风中簌簌地颤抖着。

真、善、美,永远是人们所追求的至高境界。书中的一个个主要人物,那么的真实,那么的善良,这该是作家心灵的折射:路遥定也是那么的一个人。然而,人物的结局总令人伤怀,几乎没有一个结局是完美的:孙少安干出了点名堂,他贤惠妻却劳累至喷血;田润叶终于明白了李向前对她的一往情深,毅然与之结合,可向前却已是残废。

孙少平以他独有的人格力量赢得了地位悬殊的田晓霞的爱,可田晓霞却再也回不到他的身边;润生义无反顾地与郝红梅结合,可郝红梅毕竟还带了孩子;金波呢,还不知要追寻那梦中女子到何时。这一切的一切,总令读者有些惋惜。特别是少平与晓霞,地位相差那么多,却能够心心相印,都愿他们会有个完满的结局,可作家偏偏那么残忍!我有些明白了:

我们心理上总不愿去接受悲剧,所以,中国戏曲倒多以大团圆结局。然而,生活中是没有完美的。这应该就是作家昭示给大家的。他是那么地真诚,那么地善良,然而,他也必承受着太多太多的苦,他对生活的体验越深,就越感受到生活的不完美。而正是这不完美,才是更能打动人的一种美。大家都明白维纳斯正因为断臂才显得更美,把这种美称为残缺的美。那么,路遥既从生活中,也从美学上理解了这一点。他的作品中的人物结局的安排也就不足为奇了。正是如此安排,真、善、美的统一,使读者唏嘘不已。

我们应该相信“火把虽然下垂,火舌却一直向上燃烧”。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篇5

平凡是什么,在我看来就是人最真实的一面。一直坚持自我,向往平凡,这才是人最真实的追求。《平凡的世界》是一本平平无奇,但又散发着万丈光芒的书,它的“平凡”给我带来了心灵的震撼。

穷苦的孙家人本该一辈子生活在土地上,但他们的大儿子孙少安却将他们家奇迹般地变成了最富的一代。回顾他的创业经历,可谓是起伏不断。他与砖结缘,一点资本都没有的他得到妻子的支持,借到钱迅速办起了砖厂。在他们村中可算得上是一个企业家了。当他看到村中贫困的现状,他决定把厂子办大,请村里人来厂子帮忙,给他们开工资。当我读到这,内心十分惊讶,其实他们并不是很富裕,扩建厂子需要一大笔钱,但他们依然去贷款,四处借钱,只为改变贫困的现状,带领大家脱贫致富,谁又可曾想到平凡的他们却有如此善良,热心的一面呢?

孙少安那济世救人于水火之中的情怀,在我心中闪耀着无尽的光芒,我决心也要争当作此人,不为功名,不为利益,只为心之所向。我想,这就是他伟大而光芒的一面,也是平凡而真实的一面。

田润叶的感情经历也是起伏不断的。她喜欢的少安哥迟迟不给她回应,连我心中也为她着急。不幸的是,“大户人家”李家的儿子李向前喜欢她,并对她十分要好,可她却选择逃避他。直到她心心念念的少安哥结婚了,同时也经不住长辈们撺掇,她和李向前结婚了。婚后她并没有装作喜欢他,而是对他表现冷漠。可最后她妥协了,因为李向前一只腿截肢了,也因为她内疚了,她全心全意的伺候自己的丈夫,尽管李向前最后劝她改嫁,不想耽误她。她也没有答应,依然对李向前不离不弃。

田润叶由刚开始对李向前的冷漠无情到最后的不离不弃,这让我悟到,没有一个人的一生是一帆风顺的,人只有经历了世事难料,风风雨雨之后,才会一步步成长,一点点成熟。这才是一个人最真实的一面,也是最平凡的一面。

向往平凡,是一种境界,一种美妙的境界,它会让你变得高大无比,让你成为精神的巨人。让我们都坚持自我,向往平凡,活成最真实的自己吧!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篇6

这本书还没有读到一半的时候,我就已经想要写些东西了。说来也怪这本书只记述了10的时光里所发生的故事,而相比之下《明朝那些事》300多年的故事读下来,我虽有诸多感想但却从未想过要写篇什么读后感,后来似乎终于有点明白,我之所以对于这本书“情有独钟”是因为其中部分内容与我这个青年的成长有着一些共鸣之处。呵呵,看来我真是一个自私的人,连看书都只对和自己有关的东西感兴趣

其实当第一眼看这本书的时候,我就已经知道这本书的主题之一便是“转变”,因为这本书开篇第一句话便是:“1975年”很多人都知道在这一年之后的日子里都发生了许多关于转变的故事:社会的转变,价值观的转变,人物命运的转变,同时书中也描绘了很多我并没有想到的转变:人物情感的转变,青少年由青涩向成熟的转变等等。

我想特别提一下的是那个年代的社会对于许多青少年命运转变所起到的作用,无疑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对于那些意气风发的人来说,这种作用是不值得赞美的,它使人们失去了太多太多。但从另一方面考虑,他却磨练了这些孩子们的心智,强壮了他们的体格。苦难,使他们理想的翅膀不再华丽而丰满,但却结实而有力

关于田润叶和孙少安的爱情,从它初露端倪的时候,我就隐隐觉得会是一个悲剧,但想到书的名字“平凡的世界”,觉得它应该是一个平凡的幸福结局,但看到后来忽然明白,我这种“平凡观”实在是太过狭隘了,在作者笔下所发生的故事:青梅竹马的人最终没有走到一起,相敬如宾许久的夫妻最终分离,相爱的人必要经过重重波折才能走到一起——一切都是那麽的不完满,但又是那麽的顺理成章。太阳底下没有新的事情发生,其实在这个世界上所发生[]的一切都是平凡的,当我们孜孜不倦祈求快乐的时候,殊不知悲伤与痛苦其实也是一种无法逃避的美好。

月有阴晴圆缺,如果说幸福与完满是人道的话,那么悲欢离合则是天道。面对纷繁的人世,我们唯一也最应该做的便是用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一生

孙少安无疑是可鄙的,当他说出弟弟在外面闯荡是不务正业,当他决定赞助两万元钱仅仅为了一部电视剧的片尾可以出现他的名字。相信大多数人一定觉得这是一个头脑中充满了小农思想的人。

可是当我们仔细思考之后便会发现这个男人背后的有两个字,那便是“牺牲”啊。几多年以前,有那么一个成绩优秀的男人,为了给家里减轻负担,为了亲人能够追求梦想过上好的生活,毅然决定放弃学业,担起家中主要劳动力的大旗。那个男人便是孙少安,虽然有几分是生活所迫,但相信他做当初那个决定的时候,想得更多的是为了家里人。

正是因为有了他的牺牲,他的父母最终可以过一分安详的生活,弟弟和妹妹可以不受羁绊的追求理想与爱情,反观他则失去了太多太多:一份美好的前程,一个青梅竹马的恋人,更让人心痛的是当他做出本段最开始描写的那两件事时,某种程度上他也失去了一个人最宝贵东西之一的思想,因为人的无限可能性,他失去的实在太多太多。

《人间正道是沧桑》中的瞿恩说过一句话,其大概意思是:我和理想的关系有两种:一种,我实现了我的理想;一种,理想通过我得以实现。前者自不必说,是值得赞美的,但后者在我看来则更显伟大,它不再是以“我”而是以“理想”为主体,为了大家的理想能够实现,而甘愿牺牲自我。

可能当那个理想实现的时候,“我”却已牺牲无法从中得到任何好处,但正是因为有了无数这样的人,我们的梦想才能够得以实现啊。可能对于自己所做的一切有多么伟大,连孙少安自己都没有察觉,人们对于那个至今仍躬耕于土地上的小农民究竟是怎样的可爱依然无法理解。但正如那句话所说的:“真正的善良是不计回报的,包括在理解上的回报,阳光普照山河并不需要获得山河的理解;春风吹拂大地,也不在乎大地的表情。”

对于田润叶和徐向前的婚姻,相信书中描述的众多人一定会觉得徐向前是多么的深情与痛苦,而田润叶又是多么的不解人意啊。可是又有多少人知道在这背后田润叶的苦衷与煎熬呢。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想到的,可能并不是真正的真相。另外书中的很多知识作者都做了细致的描述,就连对于青少年内心世界的描写,也是十分的贴切。

而我这个“当事人”却写不到那种地步。想说的不过是人外有人山外有山,我们所知道的真的太少太少。很多时候不了解便没有发言权,即便有所了解,也不一定有发言权。年轻人难免年少轻狂,当我们夸夸奇谈,大论特论的时侯,其实那不是对自己的证明,反而是某种程度上的抹杀(但这也是年轻人的必经之路,没有错误的成长之路是可怕的,也是不可能的)曾经看到一位学长描绘的完美的大学四重境界:大一的时候,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大二的时候,知道自己不知道;大三的时候,不知道自己知道;大四的时候,知道自己知道。而我这一生,如果能长久的保持在第二种境界,便是极大的满足了。

也许只有这句话最适合作为这段文字的结尾:我唯一知道的,便是我一无所知。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篇7

读过《平凡的世界》后,我心涌澎湃,心中深深地被它感动。

本书的主人公是孙少平和孙少安等人,书中讲的是70年代到80年代发生的事件。

书中主人公孙少安带领一家人,“饿着肚子劳动”过日子,孙少平在学校念书。两年的高中生活转瞬即逝。少平凭着自己的顽强和勤奋,获得了大家的尊重。在这段时间里,他最重要的收获是认识了县革委副主任田福军的女儿田晓霞。田晓霞读书很多,思想活跃。她还经常借《参考消息》等报刊给少平阅读,使少平能用比较广阔的目光去审视自己和周围的事物。高中毕业后,少平和村大队书记田福堂的儿子润生一起成为了双水村学校的民办教师。

读过大学的孙少平不愿一辈子做农民的身份,于是跑到了黄原做工,孙少安在家中和自己的妻子做起了烧窑的事业,经过一番大起大落,两人的事业都有所收获。

我们要向他们学习,要靠自己的双手去改善自己的生活,不能靠别人,也不能走旁门左道!

因为有爱,有温情,有力量,世界才变得如此美丽!生活在平凡的世界中的人们应该感到生活是美好的!平凡的世界在人们的双手里显得不平凡!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1500字 篇8

人生有太多的无奈,太多的不得已,一件事的存在只是为了去挤压另一件事。为了生存,我们必须要放弃些什么。

孙少安的一生经历的太多,他每天在人生的低潮高潮里来来回回。为了生存,为了改变艰苦的生活环境,他开始孜孜不倦地干活,成长让他失去了爱情,而值得庆幸的是,他和秀莲也算是“一见钟情”,婚姻美满的滋润让他尝到了爱情的美好,妻子对他的爱与支持让他大胆地去拼搏,去赢那属于自己的未来。就这样,潮起潮落。你听,风在哭泣,他在诉什么,有一位质朴的农民遭遇暴雨了;你听,风在欢笑,它为什么笑?那位质朴的农民又开始奋斗啦!幸福的生活永远不会太过长久,接踵而来的又是命运无情的打击。失去了什么,又得到了什么?在那么贫穷的生活里,一次又一次的打击冲垮了少年坚硬的脊背,而他却没有哭泣,一直强忍着,在那场风暴中,我听见他说:“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的确,暴风雨更猛烈了,原以为赚了钱,一家人可以快乐的生活,妻子却没了。呵呵!是可笑,还是可悲。

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曾说过:“在这个世界上,永远没有穷富世袭之说,也永远没有成败之说,有的只是我奋斗我成功的真理。我坚信,我们的命运有我们的行为决定,而绝非完全由我们的出生决定。”古人也有云:“我命由我不由天。”

孙少安用他的一生书写了一个伟大的真理:除非你放弃,否则你就不会被打垮。二十一世纪的我们,在风雨来临之日是怎样的胆怯,更夸张的还有人去跳楼,这是对自己生命的不珍爱,当我们抱怨生活带来的忧愁,有可曾会记得那些淹没在历史的泥土中的那些传奇人物,他们的一生有很多值得我们去借鉴。所以,忘记一时的苦感,去寻找永恒的快乐吧!

孙少平和孙少安是两个世界的人,但是他们都想让生活过得幸福些。为了美好的明天,他只能去打工赚钱,他唯一的好处就是上过高中,闲暇之时,给身边的人讲讲书中的故事。每个人的成长背后,都有一段刻骨铭心的故事,而这个故事就是他和田晓霞的爱情。“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可以命运之手一直在辗转反侧,又有谁能捉摸透呢?我很佩服田晓霞,他可以不在乎世俗的眼光,只为相爱之人能够相守,可惜“多情自古伤离别,好梦由来最易醒”。有人说:“为了救一个你不认识的人,而牺牲了自己,就一定是一个好人。”能够在有生之年痛痛快快的爱一场,已经足够了。

爱人的离去打碎了一场繁华的美梦,命运由着太多的替身,而我没却看不见。用一份乐观的心态去看待,就是过去的已经过去了,一段感情的结束意味着另一段感情的开始,人也不能总沉溺于过去,这样永远都走不到未来,我庆幸孙少平没有这样,田晓霞的出现是他一生中做美丽的时光,而失去了就是失去了。

在孙少平身上,我又看到了一句话:“事实的真实本不以我的意志为转移,哪怕我不情愿,却又能改变什么呢?”龙应台曾在《菩提本非树》中说过一句话:“人生就是一条线往前走,没有什么好遗憾的。”是啊,没有什么好遗憾的。

其实这本书我最关注的是李向前很田润叶。我很少见到像李向前这么痴情的人,而他的婚礼除了一张结婚证,什么都没有。没有田润叶的日子他度日初年,借酒消愁。后来,他残了,而此时润叶却回到了他身边,我想起了《锦瑟》里面的绝唱:“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当一个人终于盼到了守得云开见月明的那一天,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

人生有太多的记忆,我们无法释怀,是上帝在创造人的时候给予人的一份特别的物。

愿我是一个平凡的人,却有一段不平凡的人生。

关于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篇9

每一个平凡的世界,都有一个又一个不平凡的人,用汗水创造着一个又一个不平凡的人,路遥,就是那个不平凡的人,在一个平凡的世界创造他的不平凡的人生。《平凡的世界》——一本获得茅盾奖的文学作品,可其中却没有一丝矫揉造作,更没有华丽的辞藻,离奇独特的故事,震撼人心的场面,有的只是平凡的遣词造句,朴质的情感。

路遥创造的这个世界里的村庄是平凡的,这只是黄土高原上几千几万座村落中的一座。主人公孙少安与孙少平兄弟俩,也只是一这个平凡的世界中群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一个。可他们俩却在这个世界中不断超越自身的局限,最终书写了新的人生之路。同样是做皇帝,武则天却成为了历史上的唯一的女皇帝,书写了一段传奇,同样被苹果砸,牛顿却发现了万有引力,同样是残疾人,有一些却微笑面对……他们一个个用自强与自信、奋斗与拼搏战胜困难,摆脱了属于那个时代的束缚。

也许,不平凡的人生,就诞生在平凡的滴滴点点之中。一时极度贫穷曾让多少有理想的青年意志消亡,停泊在幻想之海,可在逆境中,孙少安和孙少平战胜了自卑与懦弱,用对梦想的渴望给自己一个坚强的理由,划起坚强之舟,用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会生活中间的`亲情,友情甚至爱情,让本来渺小而微不足道的自己,为这浩渺的世界添上幸福而温暖的一笔。

拥有了砖窑,踏上了社会,就像所有美好的结局一样,每个人都过上了幸福生活,可在这个平凡的世界中,一切都现实而残酷。孙少安的贤妻因劳累而喷血,孙少平的女友田晓霞在一次采访中去世,李向前虽和润叶在一起却已残废,润生和金波的爱情也没有着落。而路遥正是通过这一凄凉的结局来告诉我们,每一个世界都不完美,生活因苦难才美丽。

每一个平凡的世界,都需要一个不平凡的自己,泼墨挥洒书写不平凡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