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作文 > 作文体裁 > 读后感 > 路遥平凡的世界读后感(优秀3篇)正文

《路遥平凡的世界读后感(优秀3篇)》

时间:

《平凡的世界》正白纸黑字的告诉我们这样的人生真谛。它响亮的提出,人,无论在什么位置,无论多么贫寒,只要一颗火热的心在,只要能热爱生活,上帝对他就是平等的。只有做一名劳动者,不把不幸当作负担,才能去做生活的主人,用自己真诚的心去体验,毕竟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路遥平凡的世界读后感(优秀3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路遥《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篇1

路遥倾尽毕生完成了《平凡的世界》,他带着特有的黄土气息,从陕北高原向我们走来。他关注黄土、关注淳朴善良的劳动人民,但也正是在这样平凡的世界里,他创造了不凡的奇迹。我深知整部小说的重点不在于对女性角色的刻画,但我依旧固执的认为:正是不同女性角色的边缘化、辅助化,才使得整部小说更加有血有肉。因此,我选择从女性的角度来窥视路遥以及那段“平凡”的农村历史岁月。

田润叶,一个知书达理、端庄贤淑的公派教师。她和孙少安是原本俩个相爱的人,但却因家庭贫富悬殊的差别,把俩个相爱的人隔在了不同的世界里,他们是不得已才各自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归宿。然而,对于润叶来说,她的热情、她的勇敢都来自对少安的那份深爱。可是在当时的条件下,少安选择了放弃和逃避。无奈之下,润叶只能选择李向前,然而没有感情的婚礼对于润叶来说如同葬礼。是的,爱情的破碎让她成为一个歇斯底里的魔鬼,她开始折磨自己的同时,也折磨着她的亲人。善良的破碎究其原因,是我们在感叹人生悲哀与辛酸的同时,也应在思考着,新中国的人民难道不应该自主吗?追求自己的幸福难道有错吗?为什么悲剧还是在平凡的生活中不断的上演。润叶的破碎,我想正是某种程度上对一个时代的控诉吧。

贺秀莲,一个集中国传统妇女美德与一身的人物。她大胆追求自己的所爱,她认定孙少安是她一生的依靠,她宁可不要彩礼钱,也心甘情愿的跟随少安。这在当时也算是女中的豪杰、以及农村罕见的创举吧。正是这样的描写让秀莲的形象仿佛高于了一般的农村妇女。她既会悉心照顾少安家老小,任劳任怨,体现了她中国传统女性美。她也会在少安创业失败后对他不离不弃,成为丈夫精神上的支柱。为帮助丈夫走出低谷,她因劳累过度而患肺癌。这样一个善良美好的姑娘就这样破碎了,离开了。是生不逢时的社会条件导致了秀莲命运的悲剧。但同时也正因为有秀莲这样的角色辅助,让孙少安的平凡生活也增添了几抹不寻常的色彩,从而使少安的人物形象也显得更加丰满,真实可感。

田晓霞,一个出身于干部家庭的年轻姑娘,不同于农村家庭,她从小就在父亲的教导下关心国家大事,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小说安排晓霞和少平成为同学,并通过讲故事的情节安排让俩个人的关系进一步密切化。正是在晓霞的引导下,少平走出低谷,开始重新审视他的生活和理想。少平曾被她独立的思想和不同于常人的社会见解而折服,少平说“每次和她交谈都使自己的头脑多开了一扇窗。”在晓霞的帮助和引导下,才成就了孙少平不屈服于现实,勇于奋斗的性格特点。由此可见,女性角色在小说中起着不可抹杀的重要作用,是一条无形的发展线索。其次,这样一个热情、勇敢的新女性选择了自己的人生之路,她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了属于她的那份爱情童话。但悲剧性色彩就在于,路遥安排她在一次抢险中牺牲了。又是一个破碎的结局,但其中又包含着多少辛酸与苦楚。

不同的女性却有着相同的悲剧性命运,破碎的生活,破碎的命运,让我在同情她们的同时又用心去思考着路遥这样安排的原因。虽是以淳朴民风为主题,但从创作背景来看不难发现,在那个时代的大历史背景下,任何一个普通的人有着这样的命运,似乎又在情理之中。透过她们的遭遇,体现出传统封建礼教对女性的压抑和迫害,也可看出路遥在那段特殊的年代里也处于徘徊迷茫的状态。由此可见,小说中的不同类型的女性在帮忙辅助男性主人公成长的同时,也映射了那个时代的人物普遍命运。

后记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共有三部,但目前我只读完了第一部,只想从另一个角度解读路遥和《平凡的世界》,所以我选择了从女性角度切入。

俗语有云“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要使作文的选材真正做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确实比较困难,因人与人的生活状态,情感结构大致一致,实际经历的事情也相似,似乎生活都差不多。但也有一句话,叫“人是一根会思想的芦苇。”当一个人的思想加到那些不是新鲜事的事件上时,这件(些)事就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新鲜事,因为它是你自己的。基于此,这里给出能让所选材料变得更加新颖独特的两种方法。

1、从第三、第四构思中选材

在真正的写作中,面对一个作文题,审题完成后,开始构思,往往有一个思维过程。也就是说,会有很多想法。写作中有句常用的话叫“抛弃第一构思”。之所以强调抛弃第一构思,是因如上所说,人们的思维结构有一些相似性,尤其对于中学生而言,生活经历也都大致相似,常规材料是“你有我有大家有”,因此第一第二想法往往相似,很难做到新颖独特。

因此,真正写作时,可以试着抛开第一第二构思,从第三第四甚至更多的构思中选择材料。比如在写母爱的时候,大部分人想到的第一构思是母亲每天给自己做饭,第二个构思是母亲下雨给自己送伞,这两个构思就属于大众构思,很多人都写过,再写会显得俗滥。但是一些作者再想想,可能就想到一些较新颖的材料,如一篇作文写母爱,即是写母亲化名为自己的一个网友跟自己聊天,谈心,以帮女儿解开心结,这样的材料就会显得比较新。

2、从作文题的反义角度选材

所谓从作文题的反义角度取材,即审题过后,看看是否能够()从作文题的反义角度选取材料。如一个作文题《尊重》,从正面取材一般都会选取正面描述人与人之间如何互相尊重的材料,此时单从选材的角度看,材料就不会很新。如果能够从“尊重”的反义(如“轻视”、“鄙视”、“讥讽”等)角度选材,从材料方面就会脱颖而出。比如可以写自己作为成绩差的学生,曾经下定决心努力学习赶上其他同学,但他人一而再再而三地漠视和嘲讽摧毁了我的信心。作者在文章结尾呼吁“尊重差生人格”、“尊重差生的进取精神”。这样的文章在一大堆正面描写“尊重”的文章中就容易脱颖而出,因为作者从新的角度观照了“尊重”这个问题。使得选材非常新颖。

路遥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篇2

纵观全书,我觉得可以用四个词来概括,苦难和奋斗,平凡和伟大,而贯穿其中的是亲情、友情、爱情。讲述了一个平凡人的奋斗历程,一个平凡家庭的奋斗历程。一个农民的生命同伟人的生命具有同样的价值,普通人的劳动同伟人的业绩一样伟大,我能够认识到平凡的人的平凡的生活是最伟大的,能够让我在努力奋斗的同时提醒自己保持一颗平凡的心。

全书字里行间流淌的全是浓浓的爱意,对土地,对父老乡亲的亲情、友情、爱情。特别是孙少平,也是我最佩服的角色。一个出身卑微,家境极端恶劣的农村少年,一个忍辱奋进,不卑不亢的学子,又或者说,农村的孩子,因自卑而上进,以上进求尊严。少平平凡的一生,分化于农田、城市工地,还有煤烟四起的地下坑道中。田晓霞的出现,给了少平的生活更加丰富的内容。关于她的章节,我都会一遍又一遍的通读因为有她出现的时候,总会让人觉得生活充满了阳光,有了她,少平就算生活再苦也还是幸福的。

田晓霞是少平的一个梦,她的牺牲,让人认识到这就是生活……总之,世间所有的真情都在这里得到了体现。我想起冰心曾说:“爱在左,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路长径点缀得花香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凄凉。”这爱情,这友情,再加上一份亲情,便一定可以使你的生命之树翠绿茂盛。

因为有爱,有了温情,有了力量,世界变得如此美丽!生活在平凡的世界中的人们应该感到生活是美好的!( 苏

路遥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篇3

近期,我拜读了路遥先生的《平凡的世界》,思绪良多,书中的故事久久回荡在脑海中,此处与大家分享些感受。

路遥先生用朴实无华的文字平铺直叙了《平凡的世界》,但给我们带来的是一场难以忘却的洗礼。书中讲述的是在黄土高原上,生活着一群世世代代都在黄土上耕地的农民,他们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主人公孙少安、孙少平两兄弟生活在一个极度贫困的家庭,哥哥孙少安为了能让家里过得好一点,年仅13岁就随父亲到田里干活,起早贪黑,18岁的时候靠着自己的努力当上了生产队长,并且能够被众人信服,他有着与年龄不相符的稳重和成熟,是整个家庭的依靠。弟弟孙少平喜爱读书,在书中领略了远方,便更加憧憬外面的世界,物质上的缺乏并没有阻止他寻找精神上的满足,在高中毕业后,毅然离开家去奋斗,他成为了揽工汉、煤矿工人,在这期间,他遭受过嘲讽,也获得过帮助,但唯一不变的是,他一直在读书,一直在奋斗。

本书的背景是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中国社会发生巨大转变的时期,但作为当代人再去读这本书,依然能够从中看到自己,看到过去、现在和未来。在艰苦岁月里孙少平都在想尽办法读书,而生活在现在的我们,何其幸运,我们更应该多读书,读好书,开阔眼界,充实自己,让书籍成为我们的精神食粮。在任何时代,奋斗都是经久不息的话题,也是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的良好品质,路遥先生在书中写到:“只有永不遏制的`奋斗,才能使青春之花即便是凋谢,也是壮丽的凋谢!”人活着,就要随时准备经受磨难,克服磨难,才能走向自己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