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读后感1000字(精彩3篇)》
《论语》一部充满深刻哲理的著作,但又是那么贴近我们的生活。这次漂亮的小编为您带来了论语读后感1000字(精彩3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论语》读后感 篇1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历史源远流长,这是人们不可否置的。在这悠久的历史中,自然会孕育出许多文化的结晶。不论是闻名世界的“四大名著”,还是妇孺皆知的“四书五经”,都代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神。而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论语》。
也许很多人对《论语》都不甚了解。《论语》是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书中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它作为儒家学派的经典,深受人们所推崇。在《论语》中,有许多人们耳熟能详的名言,例如:“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但唯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令我印象颇深,感触良多。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简单来说,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不解,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感到疑惑疲惫。这句话为孔圣人所言,恰到好处地辩证了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只可惜,初次接触到这句话的我还太过年幼,根本无法理解此句中的“学习”与“思考”。后来,我经历了一件事,正是那件事让我深刻地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
那是初一下学期时,一节课上,老师为我们解释了一个新的知识点。当时,我很认真地听,可无奈实在听不懂那个知识点的原理。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为什么老师说的答案看似那么荒谬,实际上是正确的呢?我心中带着疑问,但并没有深入思考。带着闷闷不乐的情绪,我放学回到了家里,可脑袋里依旧是懒洋洋的,没有什么灵感,更别谈思考这道几乎全班人都不解其原理的题了。罢了罢了,既然老师说了答案,那就肯定是对的了,还纠结什么呢!我轻轻地撇了撇嘴,决定不再理会这道题。然而,我的目光向四周一瞥,却瞥见了我最近看的书——《论语》,而书上的一句话让我不由一怔: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忽然,我的脑海中跳出了一个有些令人不可思议的想法:从始至终我都没有认真地思考过这个问题,只是死板地汲取上课时老师所传授的内容。如今我的迷惑不解不是正好对应上了句子中的“罔”吗?也就是说,只有我将学习与思考结合起来,才能不惑吗?俗话说“心动不如行动”,有了想法我当然要试一试。于是,我拿出纸和笔,在脑海里不停地演算着,将可能有用的条件都列在纸上……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着。经过大约半个时辰的艰苦奋战,我终是将这道难题攻克了下来。得出答案的那一刻,我的嘴角不由得微微上扬,勾起一个自豪的弧度。同时,我也真正理解了那句话,明白了“学”与“思”的关系。
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不就是为了告诉人们“学”与“思”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吗?我们学习后,只有思考,自身理解透彻了理论才算学会;思考后,也只有学习,从中获得实践才说得上明白。学习是思考的基础,思考更是学习的升华。春秋时期的孔夫子,想告诉我们的也便是这些吧。学习与思考,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应当形影不离。
中华文化是上下五千年的积淀,更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多多学习其中的优良之处,能让我们在各方面“更上一层楼”。学与思,无疑是这文化赐予我的极大馈赠。从今往后,我们要筑起属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家园,我们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论语》读后感心得体会 篇2
【穿越千年寻孔子】
“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高尚的人谈话”中华上下五千年,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唐诗、宋词、元曲被人们历代传承,中华人民将继续传承和创造。
光阴似箭,我已是八年级学生,最近,我正在阅读《论语》,我相信这是一本家户喻晓的经典名著。
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有贤人七十二,《论语》此书正是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所有弟子的言行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成为儒家经典,历代传承。
孔子是一个伟大的人,他对学生的谆谆教诲,每一句话都饱含哲理,我们学的第一句选自《论语》的名言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仿佛听见孔子告诉我,三个人一同走路,在这里面一定有一个可以当我们老师的人,值得我们学习的人。这句话让无数人懂得相互学习。
同样的,也有一句教科书上出现过无数次的名言:“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也是出自《论语》,孔子的意思是让我们选择别人的优点去学习,对照别人身上的缺点,及时改正自己身上的缺点,让我们受益终生。
学习成长中,怎么做才是明智的表现呢?“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能不懂装懂,自欺欺人,这才是明智的表现。这是一句至理名言,就像学习一样,学习知识如果掌握了,可以多做练习巩固,如果我们还没有完全掌握,就要及时请教,不能浑水摸鱼,这才是明智的表现。一千多年前孔子就明白这个道理了,我们也应懂得。
当没有人理解自己时,“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知人也。”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只要担心自己不了解他人,这句话也出自《论语》,给读者们带来安慰,深深影响人们的心灵,让人的心灵重归宁静。是啊,做好自已就行了,不必执着别人是否了解自己。
当自己排斥别人的时候,“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这句话告诉我们君子要团结不搞帮派,搞帮派的都是不团结的小人,这句话给我们敲醒警钟,让我们不要排斥别人,成为小人。
当你想要抓住过去不放手时,“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凡事已成定局,就不必要再说了,已近完结的事情,就没必要去匡正,过去的事情就不要再追究了。这句话蕴含的道理让人值得深思,它会提醒你懂得放下过去,抓住现在重新开始。
《论语》是孔子智慧的结晶,他将一生的感悟都传给了弟子,他的语录由弟子收录下来,编成《论语》流传后世,一千多来来让世人深受启发,看了这本书,我了解了孔子的思想,也懂得了为人处事。
国学经典是我们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品读国学经典,受益终生,作为中华民族一员,我们将继续传承和发扬光大我们的国学经典。
《论语》读后感心得体会 篇3
【仁者见仁】
月亮出来了,我在灯光下,伴着月光,又一次游入了《论语》的海洋。
《论语》是记录了孔子与其弟子的言论的一本书,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是儒家中最重要的经典著作。
在《论语》这本书中,“仁”字出现过104次,它能够统率全书,也统率了我的思想。然而很多人会问,什么是“仁”?在《论语》中,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而是将:“仁”字融入到了全文的不同阐述中。而总的来说,就是提倡人们用礼让与克制的态度去对待与调和社会矛盾。
在平常的生活中,“仁”字更是不可缺少。而因为“仁”字引发的事也是屡见不鲜。
“仁”的第一点,便是以个体自学的道德修养去达到“仁”。在我们的生活中,总会有一此人,他们会路踩到别人的脚时,自觉地弯腰并说出对不起;他们会在人满为患的公交车上,自觉地让座位给老人;他们会在生死攸关的紧急时刻,自觉地帮助别人,舍己为人。他们便是做到了“仁”的人。然而也会有一些人,他们会在旁人没有注意时,伸手偷走别人的钱包;他们会在众目睽睽的街上,公然地碰瓷;他们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冲进金店里抢劫。这些人则是没有做到“仁”的人。“为仁由已而由乎哉?”“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孔子说的没错,只有不断反省,循礼而行,才能达到自我的“仁”的境界。
而“仁”的第二点。便是人与人之间的“仁”。也就是“仁者爱人”的思想。有我们铁生活中,你一定会接收或遇到一些棘手的事情,而你又会怎么做呢?有的人会自己收下这个棘手的事情,以自己的努力,一点点一点点地将这个事情化解,不求外人帮助或不让外人知道这件事;有的人会求助于身边的一切力量,以团结的力量,以自己与帮助者的人力物力,将这件棘手的事情化解,在这过程中学习做事又加深了友谊;有的人则会在求助他人之后,在大家齐心解决问题时,自己却躲到了一边,让别人做事,自己跑路;还有的人会将这件棘手的事情强加给别人,直接让别人完成自己本应完成的事。相比之下,前两种做法是对人“仁”,后两种做法则是对人不“仁”。孔子说“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只有不把自己不想要的强加别人,我们才能达到这种对人“仁”。
“仁”的最后一点,是为政者与君王对臣民的“仁”,也是理想的充满仁爱的社会的当权者“仁”。大家应该还记得李世民曾提出的观:君如舟,民如水,水能行舟,亦能覆舟。正是有了这种观点,李世民当上皇帝后体贴百姓团结各民族,不仅形成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又赢得了“天可汗”的美誉。还有的就是当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他用道德治理国家,“打老虎”,精准扶贫等等都是他不朽的功绩,这也带领我们走向了全面小康,民族复兴的道路。相比之下,历史上的商纣王、秦始皇、秦二世等等君王,正是因为为政不“仁”,才让朝代走向衰弱与毁灭。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这也是当权者行政的基础-----为政“仁”。
在《论语》之中,还有很多很多让人受益匪浅的话语,这些话语也深深种到了我心里,在我的心里生根、发芽。
月亮不见了,只剩我在灯光下,在《论语》中,在一次次心灵的感悟里,慢慢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