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作文 > 作文体裁 > 读后感 > 读后感2000字左右【8篇】正文

《读后感2000字左右【8篇】》

时间: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这次为您整理了读后感2000字左右【8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1800字读后感 篇1

《水浒传》通常被评价为一部正面反映和歌颂农民起义的小说。当然,小说中描写的梁山泊的某些基本宗旨确与历史上农民起义所提出的要求有相同的地方,但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到:《水浒传》中的人物和故事,基本上都是出于艺术虚构,可以说,除了“宋江”这个人名和反政府武装活动的大框架外,它与历史上宋江起义的事件没有多少关系。

这部小说的基础,主要是市井文艺“说话”,它在流行过程中,首先受到市民阶层趣味的制约。而小说的作者罗贯中、施耐庵,也都曾在元后期东南最繁华的城市杭州生活,他们的加工,并未改变水浒故事原有的市井性质。

所以,梁山英雄的成分,有“帝子神孙,富豪将吏,并三教九流,乃至猎户渔人,屠儿刽子”,却几乎没有真正的农民;梁山英雄的个性,更多地反映着市民阶层的人生向往。这些基本特点,是首先应该注意到的。

用封建统治者的眼光来衡量,梁山上的人们当然只能算是“盗贼流寇”之流。小说要公开歌颂这样的“盗贼流寇”,并为社会所接受乃至喜爱,首先必须为他们的行为提出一种至少在某种程度上合乎社会传统观念的解释(哪怕这种解释不可能圆满和充分),赋予这些英雄好汉以一种为社会所普遍认可的道德品格,在这种总的前提之下,来描绘他们的反抗斗争。梁山泊一杆杏黄旗上写着的“替天行道”的口号,和梁山议事大厅的匾额所标榜的“忠义”这一准则,就是作者为梁山事业所设立的道德前提。

在通常情况下,“天”这一居于人间权力之上的最高意志,总是被解释为佑护朝廷的;“道”作为合理的政治原则与道德原则的抽象总和,也是为统治阶级所专有。但另一方面,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向来也承认:当一个时代的政治情形发生严重问题时,政权本身的行为也可能是“违天逆道”的。

在这种情况下,由另一种力量出来“替天行道”,至少在表面的理论上可以说得通。而《水浒传》正是通过大量揭露北宋末政治的普遍性的黑暗现象,证明了梁山好汉“替天行道”的必要性与合理性。

“忠义”是梁山好汉行事的基本道德准则,作为一个完整的概念,它是传统道德的范畴。尤其“忠”,首先和主要地表现为对皇帝与朝廷的忠诚,甚至梁山义军的武装反抗,攻城掠地,也被解释为“忠”的表现——“酷吏赃官都杀尽,忠心报答赵官家”。

其实,梁山上不主张“忠”的也大有人在,像黑旋风李逵便动辄大喊“杀去东京,夺了鸟位”。只是这一种力量始终处在以宋江为代表的主“忠”力量的抑制下,而最终把梁山大军引到了投降朝廷的道路。“忠”的道德信条既是作者无法跨越的界限,却也是这部小说在封建时代能够成立和流传的保障。

“替天行道”和“忠义”的前提,为《水浒传》蒙上一层社会所能够接受的道德正义色彩。在这种前提下,确实包含了许多与正统观念相一致的东西,不仅是对朝廷对皇帝的“忠”,诸如对清明政治的要求,以及对“奸夫”的仇恨,也莫不如此。但《水浒传》并不因此而失去它的光彩。

它的前提其实是相当浮廓的、有时真有时假的,在这些前提下,同时也包含了许多与正统观念完全不一致的东西。小说不仅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现实,而且反映了民间、尤其是市井社会生气勃勃的人生理想。

这部以北宋末年社会为历史背景的小说所揭露的现象,实际在封建专制时代具有普遍意义。小说中第一个正式登场的人物是高俅,这个因善踢球而得到皇帝宠信的市井无赖,居然不到半年就升到殿帅府太尉的高位,从此连同他的“衙内”倚势逞强,无恶不作。

在全书正文的开端,这样写寓有“乱自上作”的意味。不仅如此,作为社会全景式的描述,在政权的上层,有高俅、蔡京、童贯、杨戬等一群祸国殃民的高官;在政权的中层,有受前者保护的梁世杰、蔡九知府、慕容知府、高廉、贺太守等一大批贪残暴虐的地方官。

在此之下,又有郑屠、西门庆、蒋门神、毛太公一类胡作非为、欺压良善的地方恶霸。如此广泛的对于面的揭露,是随着长篇小说的诞生而第一次出现。

在“替天行道”的堂皇大旗下,作者热烈地肯定和赞美了被压迫者的反抗和复仇行为。梁山好汉们并不是出于纯粹的主持正义的目的而“替天行道”的,他们大多本身是社会“无道”的受害者。武松欲为兄伸冤,却状告无门,于是拔刃雪仇,继而在受张都监陷害后,血溅鸳鸯楼。

林冲遇祸一再忍让,被遇到绝境,终于复仇山神庙,雪夜上梁山;解珍、解宝为了索回一只他们射杀的老虎,被恶霸毛太公送进死牢,而引发了顾大嫂众人劫狱反出登州……李逵虽然不断被他的宋江“哥哥”所斥责,但作者毕竟还是让他再三发出彻底推翻朝廷的吼声。可以说,人民的反抗与复仇权力,从未像在《水浒传》中那样得到有力的伸张。

读后感2400字左右 篇2

我是一个自卑的人,人际关系处的不好。读完这本书,对我的人生观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看了这本书的简介,作者写出这本书和他的人生经历有很大的关系。只有经历过才会写出如此深入人心的杰作。全书作通过三个方面阐述了生活的意义,只有将社会,合作和性这三个方面处理好,我们才能对社会产生意义。通过这本书,我才知道我为什么会过的没意义,我是自私的,觉得分享我就会缺少我的东西,不知道分享我才会活的开心,只有分享我才会知道生活的意义,一个人的世界是寂寞的,自卑的,自私的。我明白了为何我会想要改变,因为行为是以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想要达到的目的为基础的。首要的目的就是归属。我想得到认同,可是不改变自己的认同又如何能做到了?

本书里作者提出: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没有一个人对其现时的地位感到满意;对优越感的追求是所有人的通性。然而,并不是人人都能超越自卑、关键在于正确对待职业、社会和性,在于正确理解生活。那些自幼就有器官缺陷或被娇纵、被忽视的儿童,以后在生活中容易走上错误的道路;家长和教师应培养他们对别人、对社会的兴趣,使他们真正认识"奉献乃是生活的真正意义"。这样,他们就能够从自卑走向超越。本书大大修正了弗洛伊德泛性论的精神分析观,开辟了精神分析的新阶段。

自卑感本身并不是变态的,它们是人类地位之所以增进的原因。例如,科学的兴起就是因为人类感到他们的无知,和他们对预测未来的需要,科学是人类在改进他们的整个情景,在对宇宙作更进一步的探知,在试图更妥善地控制自然时,努力奋斗的成果。事实上,以我看来,我们人类的全部文化都是以自卑感为基础的。

对优越感的追求是极具弹性的,事实上,一个人愈健康、愈接近正常,当他的努力在某一特殊方向受到阻挠时,他愈能另外找寻新的门路。只有神经病患者才会认为他的目标的具体表现是:“我必须如此,否则我便无路可走了。”

在《自卑与超越》里,作者以平易轻松的笔调,描写了自卑感的形象、对个人行为的影响,以及个人如何克服自卑感,将其转变为对优越地位的追求,以获取光辉灿烂的成就。任何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最初都是以感觉来判断是非好恶。刚出生的婴儿到幼年阶段,接收到任何负面的信息,印象都会特别深刻。容貌、身材的高矮胖瘦、课业成绩的好坏、家庭背景的差异等等,都有可能在人的成长过程中,种下自卑的因子。因此应该以坦然的态度面对自我内心中的自卑情结,使自己在生活、工作、处事上,避免走入自暴自弃或是骄傲自大的偏锋,能够超越自己。

书上说到:我们的文化和国民大抵都有一种“自卑而超越”的心理。有矛盾才有进步,只有把人置于一种矛盾的境地,他才能进步。然而,所有的儿童都有一种天生的自卑感,它会激发每个孩子都去追求优越感。只有把这种追求引向富有成就和有益的方向。必须确保孩子对优越感的追求能给他们带来精神健康和幸福,形成健康、良好的生活风格,否则会造就成被称为“生活的失败者”的各种问题儿童。这些儿童会把追求优越性扭曲为追求权力,控制别人,自私自利,或沉溺于自我想象的世界之中,缺乏面对现实的勇气。而这些错误的优越性追求,正是需要我们加以注意的地方。

如果自卑心理一旦产生,而得不到及时纠正,对人的危害是严重的。那么,怎样才能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心理?以下是我几点粗浅体会:

第一,澄清不正确的认识,消除自卑心理。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同时也都有自己的优点。我们不能总拿自己的短处跟别人的长处相比,这样就很容易产生自卑。相反,我们既要看到自己的不足,更要看到自己的长处,这样才能克服不足,发挥优势,找回自信。

第二,培养自信心。有意识地去培养勇气和胆量,经常对自己说:“我能行!”和“我能够做好!”,不断给自己增加勇气,树立对自己、对人生的自信心,以这种自信与自卑对抗,战胜自卑。

第三,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人无完人,谁都会犯错误,有了错误就要正确的面对批评,有时候,你的领导,父母,老师说你没有别人好,没有别人有能力,其实并不是说你真的很差,而是为了给你一种鼓励和鞭策;或者只是一时的气话,并不代表他们的本意,我们应该分析他们当时说话的场合和情境,不能捡起话来就往自己身上套。如果真是他们的不对,你也可以事后与他们评理,为自己辩护。对人的评价也应该采取这种态度。总之,我们不能消极地对待别人的批评和评价。

虽然,我们无法成为一个没有缺点的“完人”,但可以变成一个身心健全的人。防止自卑心理的产生,有了自卑也应当正确对待。这样我们才能健康、更好地发展。

对于爱情,真本书也分析的很有道理。只有两人将对方的幸福看得比自己的幸福还重要,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只有让给对方的爱大于对自己的爱才是真正的爱情。这本书我学到最多的就是奉献精神,如果我们一味的索取,只想从恋爱的对方那里得到自己想要的,而忽略的对方的感受。那么时间长了,对方会放弃对你的爱,因为他无法从你那里得到他所需要的爱。爱情是奉献的。爱一个人就要相互包容理解,努力做成你们各自想要的样子,这样你的人生才会有意义。为一个人去改变未必是件痛苦的事,只要不是世界观的问题,人们性格都是有差异的,只有相互改变一点,互相努力满足对方,这样双方都会觉得幸福感。

人生三大问题,即“职业”、“人及其同伴”、“爱情与婚姻”。作为生活三大问题之一的职业,与其它两个问题紧密相关。童年时期的经历和人后来职业的选择大有关系,家庭和学校对儿童未来职业的影响也非常重要。对于有问题的儿童,我们应该找出他们的主要兴趣,给他们以整体性的鼓励。父母、教师以及所有对人类未来的进步和发展感兴趣的人,都应该努力让孩子们接受更好的训练,以使他们在进入成年人的生活时,不至于在分工制度中无法占有一席之地。人类最古老的努力之一,足其和同类缔结友谊,人类的进步总是意味着更高程度的合作,无论从家庭还是到社会:都充满了人的互相合作和吸引。

说实话,真本书我只读了一遍,所以我觉得我还有很多东西没了解透彻。真的是一本好书。它让我努力从自卑中走出来,让我知道了改变的方向,下一步就是迈出艰难的一步改变自己。我要从自卑中走出来并且要超越自己,实现自己的价值。

读后感2000字 篇3

接触此书,很偶然。

每周六在十二中附近上完课,便会跑到沃尔玛图书架边去寻觅我喜欢的书籍。偶然的,它进入了我的视野,我便开始了追逐。时间在我手指尖滑过,而我未曾发觉,猛地抬头才发现时间已到我该走了,于是恋恋不舍的再页码旁做个记号,等待下一次的继续。

但是我等不了一周,于是来到图书馆,搜索他的身影,于是如今它躺在了我的枕头边,伴随了我几个夜晚。

《大卫科波菲尔》,狄更斯著作,也是我喜欢的一本书之一。这样阅读,感慨颇深,被书本中人物的命运牵绊吸引我不断地往下看。读着读着,便会沉浸在里头。

读此书,觉得贯穿本书的是“人性”二字。文中出现了各式的艺术形象,但在我看来,这些其实就是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人物。这些人的存在,不仅在19世纪,而且是当代。人性,不乏美好与丑恶。美好的人性,应被我们铭记,而不应被时代的变更而冲淡,我们更应去发扬它,让它主导整个人性。而它,对于我们的社会是极其有意义的。但那些丑恶的人性,比如尤利亚,真的可恶卑鄙到了极点。这种人在别人面前装得很谦卑很谦卑,无论说什么话,他总不会忘记加上这样一句:“能光临我们这样卑贱的人,我真的很荣幸。我们都是很卑贱的人……”。其母亲也如此。p267这样的一家人在当时那种社会,不知道有多种丑陋的嘴脸。他们这种人性应被人禁锢,它不应被散播到社会上去,这不仅对我们的社会无任何意义,甚至还会拖我们进步的后腿。

对于书的内容,几遍看下来,再加上对狄更斯身世的点滴了解,我觉得他似乎在与自传。描写了19世纪的英国种种的人情世故。书中的主人公是大卫,并以第一人称着手写作。大卫在未出生前父亲去世,8岁时母亲改嫁,继父德摩斯通严酷残暴,他姐姐也同样铁石心肠,不近人情,在大卫成长过程中碰到许多不友善的人——残忍的校长、狡诈的朋友,还有心怀歹意的无赖尤利亚希普。然而也不乏善良之人,有可子的保姆佩戈蒂,少言寡语的巴克斯,貌似严厉却菩萨心肠的姨婆贝齐,有生活不如意的米考伯夫妇,有聪明温柔的阿格尼斯,还有最可爱纯真娃娃太太的朵拉,加上爱弥丽,哈姆以及老佩戈蒂……

善良的保姆佩戈蒂(她的形象在书中始终很高大,心灵美好)把年幼的大卫看成自己的孩子来照顾,并成为大卫的好友。他们有时无话不谈,很亲近。佩戈蒂的善良是自始至终的。心地永远是那么纯洁。她并不是在人们面前做作的一类人,她的善良是发自内心的。在大卫的人生命运当中起着相当大的作用。于是我会联想到我们世上的某些人,虚伪的善良假惺惺。离不开的便是个利益,做的什么事,首先考虑到的是我的利益会被损害吗,或是什么自私的目的能达到、完成吗?但是佩戈蒂却完全不是如此之人,他把自己的整个心都赋予了大卫,看成是自己的孩子,无私的奉献着自己。

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类似德摩斯通姐弟俩(就是他们害了大卫年幼失去母亲遭遇悲惨境地)、斯提尔福、尤利亚普希的人不少。斯提尔福很狡诈,在学校他与大卫成为朋友,然后欺骗了大卫的朋友,一开始他与人成为朋友时总表现出很绅士、优秀的某些品质,以这些来欺骗着在当时十分单纯的大卫及其朋友。其实,他们是有目的的。在迷惑了对方后,罪恶的目的、计划便开始了。利用对方的可靠的人情来做欺骗,当自己目(让爱弥丽迷恋他甚至逃婚)的达成之后便溜之大吉,他们的人性是丑恶的,可恨的。而尤利亚普希则将阿格尼丝父女两掌握于他之手。

书中最令人痛恨的是尤利亚希普。看到这个人我就很郁闷,痛恨之情不溢言表。在别人面前总表现得很卑贱,说话表情都一样卑贱,似乎要博得别人的同情,他在任何时候都这样。其实别有目的,在成为威克菲尔的合伙人以后,他要让威克菲尔崩溃,使他沾上了酗酒的恶习,并挪用公款交试图吞掉威克菲尔的事务所。类似这一类人在商场上我想是不少的,他们总是以破坏别人聚敛财富为快乐。有时他竟然连最亲的人也要欺骗。在亲人面前他们又是多么成功,多么辉煌,但孰不知他是出卖了自己的人性才换取得的。在得到辉煌的同时,他们也收获了罪恶。一般人我想是不会要这样的辉煌的。

说到书中的米考伯夫妇,真是喜忧参半,喜的是他们算得上是识事理的人。忧的是他们总是不努力工作,期待转机的出现。总是假想生活很容易,他们总是一种盲目的乐观,即使在生活上贫如洗,并欠下一屁股债之后,仍然不努力去工作,希望天上能掉下馅饼。现在社会上米考伯式的人不乏很多。也包括学生,总认为学习无聊乏味,枯燥而且不认真学习,却渴望一个好成绩,或以后有个好的工作,能赚大钱。明知是不可能的,但仍执迷不悟,他们的心灵侥幸占据了全部空间。或某些下海经商的人,总把失败归咎于运气不佳,不遇上“转机”,却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存在的客观原因,不努力工作,完美主义幻想着,并由此松懈下来,使自己崩溃。对自己并没有明确目标,或许确是有目标,但很简单:要碰到转机。

其实书本中人物性格形象很突出,十分明显,以人为主体,人物刻画很深入。每个人的特点都不同,但很鲜明,总能让人记住这些个性人物。

在我看来,那时的人性其实咋一定程度上折射了现在的人们,或者更加真实更加露骨或卑鄙。但是我们也要相信好人总是存在,如果你不做好人,那么谁做好人?人都是相互的。

小王子读后感1700字 篇4

我不会买衣服,不管是小时候还是大时候,都习惯了让妈妈操办,她觉得好的东西我一般都不会太抗拒,除了否决我很喜欢和在意的东西。所以在伟大的母亲的严格控制下,我很少会买到不值得的东西。

值得是什么意思?在我妈看来,值得的衣服就是物有所值,货真价实,能用完的不会被浪费,穿烂都要十几年。价钱不是问题,值得才是最重要的。她透露出来的一种生活观念我认为是很实在,且应该让我继承下来的,买东西要实在,做人要实在,童叟无欺,问心无愧。

可惜慈母多败儿,自己踏入大学的那一刻起,我就注定了要为一大堆不值得的东西付出多多少少的代价,因为不了解,毫无经验,也自愿脱离母亲的控制,不甘心受指引,所以大多数的决策都偏激而扭曲。看着好看的衣服,看着好吃的东西,看着好看的人,我不会管值不值得,先努力去拥有再说。

我把这种行为称之为本能,人的欲望,就是去追逐自己认为是好的东西,本能去追,没那么多犹豫不决,也没那么多繁琐的衡量。史铁生说人实现欲望的能力永远都追不上欲望的能力,这是永恒的距离。但事实上我们不会因为这份距离而逃避或者放弃什么,方向和动机明确的人只会想着如何到达终点。我得承认自己就是这么一个结果导向的人,不看值不值得,看怎么才能去达到。所以我就吃很多大亏,不管是在衣服、食物还是对人的感情中,我绝对是留着很多的败笔。衣服买了一堆穿了三两天不符合大众审美就永远藏在柜子了,爱吃的东西一想到就要吃就一直吃吃到最后恶心拒绝了,找朋友不看是否志同道合一味付出最后被嫌弃了,聚会喝酒好像存在感能多一点那就夜夜笙歌。这仿佛就是歌里唱得爱就爱了错就错了不问值不值得。

张爱玲也说你别问我爱你值不值得,爱你就是不去管值不值得。这是多么伟大的爱情呀,再换言之可能就是伟大的就是不问值不值得。可是从来不问值不值得的我,现在不也还是芸芸众生最不起眼的那一个吗?爱可以不问值不值得,但除此之外,如果不求值得,那人生一定特别无趣吧。像我现在对自己曾经喜欢的美食都无动于衷了,对好看的衣服都下不了手,喜欢的人看看就算了,就是太不计较那份值得了。你不知道它值得,所以努力得到了不知道接下来要怎么处置了,最后还得嫌厌倦和占地方丢掉了,这是严重的不负责。

什么是值得?每个人的判断都不一样啊,我觉得不值得的别人觉得值得,我觉得值别人觉得花这钱和心思简直有毛病浪费。因为每个人的价值观都不一样啊,我的价值观就决定了我对值得的判断。所以这件事情值不值得绝对来说也还不是我说了算。

既然这样,就要稍微自己地假设一下自己的价值观是大概正确的。价值观正确了,那问值不值得就有意义了。

如果今晚还带着病熬夜明天就会喉咙痛更严重,巧克力饼干和糖果都没得吃了。熬这个夜值不值得,不值得。

如果还想着聊天不去学习,那未来的几场考试都不会怎么脱颖而出,我就会失去被好公司录用的机会。现在聊这个天值不值得,不值得。

我听着歌听着歌想起以前无法自拔了,深陷记忆十分怀念可是我知道这种悲伤一旦蔓延开来,没有人来帮忙收拾的。浪费这么多时间值不值得,不值得。

我想要优秀,所以我放弃过分的娱乐,值得。

我想要得到你的认可,所以我要去学习那些毫不擅长的东西,而且我知道学成之后的我必定也有所成长,值得。

我想要融入那个喜欢的人群之中,就算再怎么内敛和害羞,逼着自己去把脸皮铺厚,把强的自尊放下来变成更多让人舒服的自嘲,值得。

乍一看好像是道德上的自己约束,大家都觉得可以有,但是未必能够真正做到和做好。当然我也会面临这种麻烦和困扰,也会害怕阻力和困难,也会走着走着就对值不值得迷茫了,这种不确定性谁都没有办法抵抗呢。如果一定还要去为我们的结局和后果担虑的话,那个时候我们不该问值不值得,而是去问怎么办了。既然值得,那接下来就是怎么办的问题,而不是担心能不能办好的问题了。这个逻辑应该没错吧。有些事情要想,但有些事情也不应该想太多。

我自制力差,如果凡事不问值不值得,我会随心去做。我曾经常常这么做,确实自由自在,只是事后会觉得不甘和浪费。问一下值不值得,也不是一件多难的事情,慢慢要求自己学会去权衡而已。

所以,在我学会成长为一个真正的大人之前,我要问很多次自己,这件事值不值得,这个人值不值得。值得就去努力争取,就算后果自负。既现实,也踏实。

这就是今天的我,对值得这件事的思考。

读后感2100字左右 篇5

这些日子突然莫名其妙地觉得心浮气躁,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在一种无所事事的状态中度过的。百无聊赖之际便随手翻阅了书桌上一本余秋雨的《山居笔记》,姑且不说是想从书中寻找些许心灵上的慰藉,但至少可以当作是来消遣无聊的一种方式吧! 我想我一直以来都不是那种善于读书的人吧,总觉得自己既缺乏潜心鉴赏的定性,又没有那种体味美感的修为。想想以前看书,多半是走马观花、浮光掠影般的一览而过,久而久之便留下了近乎囫囵吞枣式的劣根性---枣自然是被吞下肚了,口中却依旧索然无味。因此,每次要写诸如读后感之类的文字时,便难免有些捉襟见肘的窘迫感。 但这次看完《山居笔记》之后,倒是自认为感觉有些奇怪,因为我竟然从那些挥洒自如的文字中嗅到了些许的味道。确切地说应该是透过字里行间,我找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感觉上的碰撞,或许这就是通常说的所谓心灵上的共鸣吧! 应该说全书没有诗歌那样唯美华丽的辞藻,也少了杂文那般犀利精辟的笔锋,但正是由于这样一种摈弃了浮华的随性,给了人一种心灵深处的亲切感---自然流露出来的文字往往能带给人最深刻的印象。作为自述性笔记,初读起来似乎有些凌乱琐碎,但通读全书,却不难发现作者构思之精妙:那就是从平淡的话题中以小见大,通过质朴的语言风格直指社会现实,从而使得文章中所触及到的问题与中国当前的现实遥相呼应---轻快中不乏沉重,从容中又不失理性的批判。

由此把一个社会现实的剖面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无形中引发并启迪人们的深思,从而点明了人类应该回归自然、崇尚清雅淡泊的主题。 可能我对这些文字的理解很肤浅,而对作者文学心理的解读也只是停留在很浅薄的层面上,但在某种程度上,我想自己或多或少地受到了一次心灵上的洗礼吧。的确,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里,我们多数人都热衷于名与利的追逐,醉心于粗浅的感官上的享受,却忽略了太多原本值得自己去关注去体味的东西。我们每天麻木地跟着紧张的社会节奏而躁动,却在躁动的过程中不自觉地失去了自我,我们守住了眼前那些自以为珍贵的美丽,却始终守不住一颗淡泊的心,直到有一天看到那个面目全非的自己,才猛然感觉到了疲惫…… 还是看看作者在面对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时所持的心态吧---即使喧嚣声中夹杂进了我的名字,我的心也只在远处飘忽,烟雨渺渺。 或许从中我们可以让自己的心灵找到一丝的宁静。

当铅华褪尽,我们带着苍茫的心态回首走过的路,能够很坦然地微笑着告诉自己---我曾经也是那么充实过的!这其实就是给我们的心灵一个最完满的交代。 山居笔记》读后感(中国台湾)叶信志看完了余秋雨先生的作品,使我由衷感到配服,原本我看整本书有四、五百页之长,虽看得头昏脑胀,心想还不如回到狗窝去跟周公下棋,但觉得此书愈读愈有趣,也发觉到这本书有许多新奇字句,新奇字眼,和新奇的内容,让我徜徉于书海之中,去细心品味其中的自然奥妙,自己觉得要与周公下棋之前,先充实自己的文品,增强自己的气质,才有资格与周公下棋对奕!整本书中大部份都提到中国历史上小人们所操演的政治迫害,现今的社会也有所谓的政治迫害,至于何谓政治迫害?我认为这是因人而异,而不敢发表自己的高见。

文中也有提到作者的故乡,也有作者游山西省而触发性的文章。但我对书中的「苏东坡围城」与「十万进士」较感兴趣,了解到从前文人的风格与朝中的小人们如何迫害一位举世闻名诗词人,以及知道科举制度中的弊病和一堆求功名的士人种种的丑态。在「苏东坡围城」一文中,可知道苏东坡被贬官之前及之后的心境,文章风格的不同处,从苏东坡身上反射出历史中其它文人贬官的心境,这些文人大都能够逆来顺受,我认为人刚开始的心是随还境来变动,也就是「心随境转」,但操守廉洁,事情能够看得开的文人往往能从「心随境转」进化「境随心转」,就算环境怎样地不如意,但人的感受是取决于“心”,也就是改变环境的主宰是自己的心,而在「十万进士」的一文中,主要知道科举制度晚期下的各种缺失,也可以知道清朝用八股文来限制读书人的思想,从内容摘录下,知道清廷想改革整个科举考试,虽是有心仍不足,正如作者所说没有基础的制度是很难改革。 书中还有许多好文章,但我认为这两篇文章就足够了,但为什么小人总是能够得逞,扰乱天下呢?而那些圣人君子为什么容易受小人摆布?怪不得有一句话说:「好人不尝命,祸害遗千年。」其实是小人们实在很会动脑筋,使出各种奸计来对付对他们不利之士,甚至诛灭他们,而孙子兵法说:「兵不厌诈。」这点倒我有一点认同,因为政治犹如战场一样,不懂得保护自己人是很难在政治战场上存活下来,而好人大都顺其自然,自然容易成为被抨击的对象,但对小人如此做法仍不为所动,如作者所讲的一样,对小人的话置之不理就好,至于如何改变这类情况?我也不知道,因为全世界都应该有这类困扰,应该改变不了,因为世界都有小人。

还有要改革一个制度通常失败呢?像清代的科举制度,以及现今所谓的"教改″,同样都受到西方的冲击, 也同样都受到不同阶层人士批评。依我的认知,要改革一项制度,除了全盘规划,另一个方式,就是"破坏″原有的制度,然后在"建立″起符合现代社会的新制度,就如一幢废弃空屋,欲改建成高楼,势必要先拆除,才有可能建造成高楼,而为什么伟大的国父—孙中山先生要选择革命,不选择维新,不用我多说,也应该非常清楚。

读后感1800字 篇6

18年了,如此漫长的时光,孔林和吴曼娜就在一直等待,孔林等着和他的乡下老婆淑玉离婚,吴曼娜等着能有朝一日和孔林结婚。当小说交代完了三个人的生活环境和现状,已经隐约的让人感觉如果孔林和吴曼娜不能很快的结婚,那么等待将是最可怕的杀手。

无疑,吴曼娜这个角色其实是最悲惨的,一个女孩的大好青春在一个毫无意义的等待中就这样烟消云散了。原先其实也不理解,但是随着阅历的增加就会发现当我们用生命无止境的去等待一样东西时候,那么在我们得到了它的同时,它往往已经是变了味的。在短暂的生命中,等待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活在当下才是。吴曼娜如果在发现孔林和她结婚无望的时候,能及时的抽出自己,寻找属于自己的爱情归属,那么她的生活一定不会是小说中的那样。

她和孔林一样,对待婚姻这件事都没有认清自己的位置。双方中,孔林当然是受伤害最小的,作为传统意义强势的男性角色,甚至都是他来主导解出自己已有的婚姻。孔林只是交换,从已有的不喜欢换做另一个自己喜欢的。但是对于吴曼娜却是致命的。她没有退路,在社会的风言风语中,她已经被钉在孔林未婚妻的角色上,她一无所有,唯一能争取到的只能是孔林的心。而这种苍白的争取到后来却会让她的整个心灵造成一定程度的扭曲。恰到好处的地方是,小说背景是文革时期。悲剧也就顺理成章的油然而生。我曾想过如果是放在现在这个阶段,想必吴曼娜早就能找到自己的新欢,不会在孔林这里苦苦等待了。

再看孔林,很多人都责备孔林的不作为,在我看来,他所谓的知识分子清高的性情和对世事的不谙才是构成他行为的主体。更何况,他在这段感情里始终处于实际上的优势地位(既是男性,又是已婚)。所以他心里再怎么喜欢、爱恋吴曼娜,他的行为主体只会随波逐流。说白了,孔林有点像温室里的花朵,他没有真正得到过社会的历练,简直是白纸一张。这点作者巧妙的安排了杨庚的出现跟他进行强烈对比。杨庚不仅加重了吴曼娜的悲情,也让读者更加深刻的感受到了孔林对人世间种种的那个几乎完全无知的状态。有时候想想,不是说孔林的愚蠢,而是说那些被保护的特别好的一些人(不管是公司、学校还是家庭)其实更容易在社会中受到一些冲击。尤其是喜欢埋头做技术却不看世界的人。

但是,当吴曼娜和孔林真正结婚了以后,孔林很快就发现了他好像并不能接收这样的婚姻。生活的琐碎,吴曼娜已经变得乖戾的脾性都无时不刻的在考验他对这个婚姻的耐心。他开始产生了一种和淑玉在一起的安宁生活的向往。他好像有意识无意识的在等待身患重病的吴曼娜的死亡,以解脱他自己的这种糟糕的状态。书中没有告诉我们明确的结局,这个故事没有完,尽管我并不喜欢这种开放式的结尾,但它给到的启示可以更多。

反观整个小说,除了上述两位情感冤家,我看到了一个真正有趣的值得学习的人——淑玉。她的出场很没有存在感,农村妇女、显老、小脚。字里行间跳出来的人物非常形象,就是一个随处可见的农村老太(尽管实际年龄不大)。由于父母指配的原因,她嫁给孔林,我也为孔林有一点鸣不平,两人真不配啊!但是当事情的推波助澜的发展,淑玉能让人感觉到的是她自己的波澜不惊。我相信她肯定对孔林提出的离婚很不情愿。但是她能做什么?她只做好她自己。外界是什么怎么样她管不到。她很清楚自己的能力,她当一天的媳妇就做好媳妇该做的事,当一天的妈就做好妈该做的事。诚然这里有一种认命的思想,旧社会女性的思想。嫁过来了就是男方家的人。尽管我对此相当不齿(特别是淑玉给孔林几乎皇帝礼遇)。但是慢慢我们就发现,她才是生活的最好的人。她每天都在活她自己。说她安于现状也好,说她活在当下也罢。显而易见的是,没有太多的幻想,才更容易脚踏实地的生活。

这是一本很不错的适合中年人阅读的书。为什么是中年人?因为中年是一个矛盾的年岁,它少了年轻的奋发,多了对世事的阅览。同时它也没有年老的衰颓到失去了探索和品味生活的兴趣。那我们怎么做才能生活的最好?每个人答案肯定不一样。我想四十不惑,不惑之年我们应该至少部分的了解我们自己了,包括自己的身体也包括自己的性格特征、思维方式甚至思想三观。足够多的认清了自己后,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认命。正所谓有所为,有所不为。就像巴菲特说的,知道自己的能力圈,只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做事。小说里孔林的悲剧就在看不清楚自己,而吴曼娜的悲剧在于不仅看不清自己,更看不清楚孔林。只有农村妇女淑玉,从小就被教育要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有着被现代人所诟病的小农封建思想,却颇具讽刺意味的活成了小说里唯一没有悲剧味道的角色。

读后感 篇7

《大国崛起》描述了自15世纪开始500年的时光里,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等九个国家相继称霸世界,并日益成为超级强国的历程,从政治、经济、思想、宗教、艺术、军事、外交等多个角度分析大国兴衰的成败得失。这些不一样篇章的文字和片段留给我的是深深的震撼……

放眼位于欧洲伊比利亚半岛西南部的葡萄牙,这论面积还不如中国的一个省份,15世纪时还不到100万的人口的小国,当初仅仅是为了获取香料这个简单的愿望,却开创了真正好处上的大航海时代。他的成长,如同一艘小船经历了海上的大风大浪,日益看到耸立在海中央明亮的灯塔,最终成为了第一代世界大国。我们能够看到,国家的昌盛并不是以人口、面积来衡量的,葡萄牙所展示的就是他磅礴的勇气和不屈的傲气。他用他磅礴的勇气和不屈的傲气向全世界证明着他们的力量不可小觑。

再观位于欧洲中部的德国,记得普鲁士国王威廉三世曾说过:“正是由于穷困,所以要办教育。”在这个教育普及的国家中仅柏林洪堡大学就有29位科学家加冕过诺贝尔奖。难怪德军总参谋长毛奇早就自豪的说过:“德国的胜利早已在小学生的讲台上决定了!”我们从中可知,国家总在不断的发展,而人类短暂的生命永远也无法比拟一个国家漫长的历史,人类渺小的功绩永远也无法比拟一个国家的莫大的荣耀。所以,培育下一代的幼苗是迫在眉睫的任务,人类不断延续,永不熄灭的香火,是世世代代国家的精神传递的骨干,德国正以这一点换来了最终的胜利……

在众多国家中,东亚岛国日本尤让我折服,我们暂且撇开他们对中国所犯下的滔天罪行,暂且收起我们对他们敌意的眼光。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个我们中国人口中的“小日本”如今却以他强大的国力堂堂正正的屹立在我们的前头。他以前和我们的大清帝国一样,资源外流,文化落后,同样惨痛的遭受着西方列强无止境的入侵。然而,应对同样的状况,他们看到中国“落后便要挨打”的局面,否定了顶礼膜拜所带来的暂时安稳,他们迅速图强振国,维新求变,以惊人的速度迅速成为亚洲第一个摆脱西方列强侵略并实现工业化的国家。这其中的道理是不言而喻的,一个始终都坚持团结,善于学习的民族创造了今日的辉煌。

看了这部纪录片,我不禁想到了自我,中国近代闭关锁国的政策让我觉得可悲,中国官员“天朝上国”的迷梦让我觉得可笑,中国腐败无能,欺软怕硬的清政府让我觉得可恨,我最后理解鲁迅心中对落后中国“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悲痛感情。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定就注定了中国封建王朝千百年的命运。总观12个强国的历史,我不懂当拿破仑为凯旋门垫下第一块基石时是怎样的喜悦,我不懂当年伊丽莎白一世女王在男尊女卑的环境下昂首挺胸所拥有的勇气,我不懂那时的总统罗斯福带领整个美国走过血肉模糊,充满硝烟的世界大战所付出的艰辛,可我明白,一个国家要崛起务必先唤醒国民的思想意识。德国的教育,日本的虚心,法国的自立,比较中国的闭关锁国、保守落后,显然中国从一开始就注定自我胜败存亡的理数。“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些在我们看似再熟悉但是的语句,经历了漫漫胜衰成败的岁月却始终被尊颂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然而,透过表面华美的现象,我们试者问自我的心灵,这些被世人推崇的精神又究竟实实在在的实施了多少?最终又真真切切的见效了多少?在我们的国度里,这些都但是是一些形式,一些装饰品罢了。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有自强的精神,才有自立的可能,才能赢得其它国家人们的尊敬。中华民族,在很多地方需要学习别国。我们有韧劲,却缺乏思考、也缺乏自省;我们有力量,却缺乏动力,也缺乏勇气。恰似德国在二战后勇于反思和敢于悔过的行为,最终才得到了全世界的原谅与支持,德国总理勃兰特在波兰集中营纪念地长跪忏悔,真实地展示了这样的精神,记录片的解说词相当好:跪下去的是勃兰特,站起来的是德国!这样的总统,才能永垂史册,这样的国家,才能熠熠生辉。那么只有正视历史,直面失败,历史才不会重演,成功才会到来。在务实上,我们做的比起别国也差的很远,搞浮夸,搞假政绩,搞表面繁荣等等无用的行为,根本不能从本质上,从实际上提升我国的国力。所以我们始终只能从面积和人口上说是一个大国,而从实力业绩上讲却不能说是一个强国。

看了这些,不说也明白为什么中国此刻比别的国家落后。而英国、荷兰等国家是那样的强大。原因就在于中国的发展比较迟。但是中国发展速度很快,年收入以百分之九点几的速度增长,中国的发展、中国的崛起都给其他大国造成了恐惧。这部纪录片是品读历史的见证,更唤醒了人们对中国未来的深深思索。它启迪着这天,也影响着未来。

2000字读后感 篇8

每当我读起这本艾米尔·路德维希写的《拿破仑传》时,就仿佛自己已置身于那个惊心动魄的年代,我聆听着历史长河的水浪击打岩石的声音,细听着雄鹰划过高空的呼啸、伫立万仞之巅的气魄。他的战争艺术,他的果敢坚毅,他的博学多识,他的传统守旧,他的风流多情,还有他由炮兵少尉荣升至法兰西帝国皇帝直至最后在囚禁地圣赫勒拿岛去世的传奇经历,激起我心中无限的浮想,难以描述。就像歌德所说的:“拿破仑的故事给我的印象,有如圣约翰的启示录。我们总觉得其中必有更多的内涵,却又说不清是什么。”

拿破仑·波拿巴,他出身科西嘉一个破落贵族家庭中,毕业于布列纳堡预备军校和巴黎高等军事学校。1785年10月任炮兵少尉。法国大革命爆发后,加入雅各宾俱乐部,成为参加革命活动的少数军官之一。1783年在土伦会战中立功,获准将衔。1795年因在镇压保王党叛乱时表现果断,晋升少将,并被任命为巴黎卫戍司令。1796年统兵到意大利作战,以出色的指挥,并依靠当地的 、反封建力量,打败皮埃蒙特和奥地利联军。1788年率军远征埃及。1799年10月返巴黎,发动雾月政变,推翻督政府,组成执政府,任第一执政。1820xx年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称拿破仑一世皇帝。此后20xx年间,他指挥了一系列战争,但逐步丧失进步性,转化为侵略性,他不仅要对付欧洲反法联军的大敌,而且遭到被压迫各国人民的反抗。加上后期军事上的失误,遂由胜利走向挫折和失败。1820xx年被第六次反法联军打败,4月退位后被放逐至巴岛。1820xx年重返巴黎,恢复短期统治,史称“百日王朝”。同年6月滑铁卢会战失败后再次退位,1820xx年死于流放地圣赫勒拿岛。

其实书中最打动我的地方,并非是以上拿破仑的传奇经历,而是他头脑中闪烁的思想和智慧,和似乎已深入骨髓的坚毅性格和非凡气质。天才的性格和智慧的交汇处才是关注的焦点。

在军事方面,拿破仑展示了他无与伦比的才能。他继承法国资产大革命初期的传统,废除雇佣兵制,代之以征兵制和志愿兵制,广泛地动员和征集农民当兵,建立了一支新型的能征善战的强大的资产阶级军队。拿破仑在战争指导上,善于集中兵力,敢于以少击多,力求以一两次总决战决定战争的结局;远距离机动迂回,乘敌不意,出奇制胜;采取以纵队和各兵种密切协同相结合的纵深战斗队形,不断加强军队的突击力;以积极进攻作战为主要的作战类型,审时度势,灵活用兵;对作战指挥有过许多创新,包括在世界上最早组建参谋部等,他的建军思想和作战原则,对资产阶级军事科学的形成和发展有深远影响,但由于阶级的局限性,在军事思想上存在保守主义(后期)和唯意志论,把军事学术看成是天才的产物和统帅灵感的表现。拿破仑晚年口述的战争回忆和有关军事学术的一些见解,被编为《拿破仑文选》。

于是有人认为拿破仑是只会打仗的匹夫,其实不然。像恺撒,腓特列大帝和拿破仑,都只是凭借战场上的胜利而执掌大权;他们的战役对后世的意义越来越小。如今,法萨卢斯战役、罗斯巴战役和奥斯特里茨战役,只在军事院校有其历史意义。上述三位将领要是除了军事指挥才能,别无他长,他们没热身就预赛的经历和马塞纳毫无区别。是政治天才,方使他们卓越超群。政治家才华的最高体现在于:他们影响了世人的命运。如果没有天才的智慧、坚毅的性格,他们真能成为政治家,乃至伟人?

作为伟大的军事家,拿破仑十分体恤他的士兵。他经常与军官们同住谷仓,与掷弹兵们同坐篝火旁。要想让士兵拥护你,在战场上英勇杀敌,就要时刻体察士兵的生活和精神状况,他深知这个道理。大家都知道他的那句名言:“每个士兵的背包里都有一个指挥棒。”看来拿破仑不只停留在关心士兵和平易近人这一层面上,他十分尊重每一个士兵,并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说到体恤士兵,我们不得不提到广大民众。作为大革命中的领袖式人物,拿破仑对人民的态度很复杂,一方面它十分关注民众对他的看法和拥护程度,民众中一次小小的骚动都能引起他的注意;另一方面他认为大多数民众是愚昧无知的,应由那些少数有才能的人来统治和管理国家。拿破仑极其在意民众,因为他们能推翻统治者(路易十八已被砍头),但他又鄙视瞧不起这些他认为愚昧的人。当然,对于这种想法拿破仑从不轻易表露,偶有一次对他的亲信提起时,令对方大吃一惊。在拿破仑之前只有贵族王室掌管国家,他们拥有封号、地位、财富,除了最重要的才能。而那些拥有才能和激情的热血青年虽然挣扎地向上爬,最终也只能像《红与黑》中的于连那样被残酷的现实所吞噬;在他之后,只要你骁勇善战经历无数战争的洗礼,就能成为元帅将军,只要你圆滑机智,博学多识,就能成为参议员和大臣——无论地位的高低。拿破仑本人出生在科西嘉一个没落贵族,无钱无势的他在巴黎上学时受到巴黎贵族的嘲笑,谁知他通过努力奋斗最终统治了这个曾嘲笑过他的帝国。在早期,拿破仑的军队象征着自由和平等,他将资产阶级大革命的自由思想传播到所到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