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吉诃德的读后感【优秀7篇】》
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一段音乐,然后将得到的感受和启示写成的文章叫做读后感。下面是整理的堂吉诃德的读后感【优秀7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堂吉诃德读后感 篇1
寒假,我读了一本名叫《堂吉诃德》的书。它的作者名叫塞万提斯,写的是主人
公堂吉诃德很喜欢骑士小说,他想做一名真正的骑士,便从家中的古物中,找到了一副盔甲,带上了自己的“随从”桑丘,就这样上路了。
他们上路后,由于堂吉诃德神志不清,闹出了很多笑话,如:他把客店当成了地堡,把风车当成了巨人,他还把苦役犯当成了受害的骑士等等,但他还是执迷不悟,最后,堂吉诃德在死前才明白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多么的疯狂,并写下了遗嘱,不准自己的外甥女嫁给读过骑士小说的,如果嫁了,就要把财产捐给慈善机构。
我觉得《堂吉诃德》这本书,讥讽了骑士小说,反映了当时人们生活的疾苦,揭露了十六世纪西班牙存在的各种问题。
这本书语言诙谐,生动,有趣,富有诗意。我很喜欢看这本书。
《堂吉诃德》读后感 篇2
美德的道路窄且险,罪恶的道路宽且平,但后面一条路是送死,前面一条路才是得生。
小说《堂吉诃德》主要讲的是没落贵族式绅士地主堂吉诃德,因为看骑士小说入迷,说自己是游侠骑士,要游遍世界去锄强扶弱,维护公道和正义,实行他所谓的“骑士道”。他单枪匹马带着侍从桑丘出门冒险,但受尽挫折,一事无成,回乡后的他郁郁不平,直到临终前,心里总算是豁然开朗,也算得个善终吧。
疯癫的举止
在书中,堂吉诃德可算是做了不少愚蠢、荒唐的事:在第二章,他和桑丘第一次出远门时,就遇到了大风车。普通人一看,不就风车吗。可堂吉诃德却认为那是大巨人,并且“不怕死”地向它们发动了进攻。结果可想而知,堂吉诃德输的一败涂地!他的长矛碎成几段,他也狼狈地翻滚在地。但堂吉诃德只是单纯地认为这是费瑞斯冬法师从中作祟,所以他才会失败。
不仅如此,一路上他还把护送贵夫人的两位修士打了一顿,甚至把遇到的被押送的犯人给放了,以至于后面他自己也成为了通缉犯。在客店中,堂吉诃德固执地认为自己到达的是城堡而不是客店,不仅在客店中大打出手,还拒付客店老板的房费。最终以桑丘被捉弄以及他的褡裢袋被扣告终。
在艾布罗河边,堂吉诃德误乘渔夫的小船,硬闯磨坊。还好,在善良的磨坊工人的帮助下,他们并未卷入磨坊水平轮子的漩涡。但那只可怜的小船却是因此被撞得四分五裂。
那么稀奇好笑的事,不意外地被记录在一本名为《奇思异想的绅士堂吉诃德·台·拉·曼却》中。让许多公爵绅士得知还有那么个“傻头傻脑”的人物。堂吉诃德在一片草地上遇到的一对公爵夫妇,就想着法子捉弄他们。他们联合家中的佣人、朋友,弄出一场“大戏”。正当堂吉诃德、桑丘得意之时,台下的“观众”早已笑到浑身发抖。公爵“封”了一块地给桑丘做总督,其实也是为了找他的笑话。这一系列匪夷所思的事,似乎都在印证着堂吉诃德的荒唐与疯癫。
人生的哲理
虽说堂吉诃德疯狂于他的“骑士道”,但在清醒之时,他不失为一位明理的人生导师。在“客房夜谈”一章中,对于“劳心”与“劳力”哪个更费力的争论中,他说:“文武两行都得劳心费力,但哪一行更辛苦?这就得看所追求的目标了。目标越高,志向就越可贵。”
他为劝服他的外甥女让他出门,他说:“只有乐善好施的家族才是高贵的,有些人即便有钱,也花的不恰当。而像我一样的穷绅士,自己都顾不了,还能在关键时刻帮助别人,那么,我给的两文钱和有钱人给的两千个金币是一样慷慨的。”
在桑丘即将要去任“总督”之时,堂吉诃德又对他说:“你不要自以为功有应得,而是应该感谢上天的洪恩;不要得意忘形,不要忘本,多想想自己曾经在家乡喂过猪,就不会因为自大而犯下一些愚蠢的错误。你虽要记着自己是贫贱出身,但也不要看低自己,只要一心向美德,以品行高尚为荣,就不必羡慕那些天生的贵人。血统是世代相传的,但美德是后天培养的。美德有本身的价值,血统只不过是借光。”
从堂吉诃德对人生、对一些事物的看法和议论可以看出,堂吉诃德的确见识高明,思路清晰,甚至富有逻辑性与哲理性。他的疯癫与他的哲学似乎格格不入,但从某方面看来却又有着难得的共性。
真诚的感情
本书除堂吉诃德外,最重要的一个人物就是桑丘。桑丘只是一位穷苦的农民,在堂吉诃德的“以后封一个海岛给你做总督”的承诺下,他跟着堂吉诃德闯天下。他知道主人疯疯傻傻的,难免吃亏倒霉,但他仍忠心耿耿地跟着他。在小说的前面他只是个世俗的人!只想着他的海岛和总督;在主人与别人打架时第一个逃跑;有好吃的好喝的第一个上。但是在他当“总督”判案的时候,又体现出他的能力与智慧。他所为一切的一切,仅仅是为了自己的小家庭。这也反映出农民阶层简单淳朴的形象。
还有的就是堂吉诃德的邻居兼好友贝瑞斯神父、理发师尼古拉斯以及参孙·加尔拉斯果。他们不因为堂吉诃德的怪诞行为嘲笑他,而是一次又一次地帮助他,希望他能够好好生活。他们劳心费力,出来寻找堂吉诃德,还帮他收拾烂摊子。即便这一路很困难,他们却丝毫没有放弃。最后一次堂吉诃德回家,也是因为参孙假装“白月骑士”把他打败了,堂吉诃德才答应回家。这些人物,体现了他们间真挚的感情,他们都是善良的存在。
单纯的初心
细细品味,书中的堂吉诃德,他所有的“愚”,都是为了实现“智”。堂吉诃德的初心,只是除暴安良,只是维护公道与正义。放眼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淡漠了,不是因为别的原因,是社会上有少数人利用他人的善良,导致原本善的人,也不愿意再善下去了。这与书中堂吉诃德的行为大庭相径,也引起我们的反思。每个人生来,都是善良的,正所谓“人之初,性本善”说的就是这么个道理。或许方法不一样,但终殊途同归。都说社会是个大染缸,如果不坚定自己,只会被染成五颜六色。也许我们不能改变世界,但是我们可以坚持自己,坚持不与恶人同流合污,坚持自己单纯的善良。
回到《堂吉诃德》中,堂吉诃德放弃他的一切,不顾世俗的眼光,只是为了实现他的骑士梦想。正如星爷说的:“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就是堂吉诃德吗?随着长大,人们逐渐被岁月磨平了棱角,失去了对未来的渴望,也失去了当初的自己。周而复始,年年又岁岁,岁岁复年年。唯独人生如流水般,一去不复返。堂吉诃德最后的清醒,是对他所作为的反思。
我想,他临终的清醒,是否也意味着他对骑士梦想的放弃,与此同时,他的初心也不复存在了吧。这何尝不是另一种悲哀?连梦都没了,何来的逐梦?的确,我们更应该追逐可行的、有希望的梦。但那就意味着其他不现实的梦不能够逐吗?我不知道。我只知道,这世上最大的悲剧,就是你一生钟爱追逐的东西,原来最初就是错的、就是不复存在的,一切都只是美丽的泡沫,一触就破罢了。
堂吉诃德读后感 篇3
这本书我断断续续看了很久才看完,最开始我只是在书城随意的翻看了一遍。那时根本没看懂啥意思,就觉得是个有妄想症的人整天以为自己是个骑士,到处“行侠仗义”,后来还有个傻冒跟他一起踏上荒唐、自欺欺人的征途。
《堂吉诃德》共分为上下两册,作者是西班牙的塞万提斯。它讲述的是一个叫堂吉诃德的没落小贵族(或绅士地主)因看骑士小说入迷,自命为游侠骑士,要遍游世界去除强扶弱,维护正义和公道,实行他崇信的骑士道。他单枪匹马,带了侍从桑丘,出门冒险,但受尽挫折,一事无成,回乡郁郁而死。
在读上册的时候,其中有几处令我捧腹大笑。比如堂吉诃德与侍从桑丘和他自制的万应神油以及桑丘因胆小随地方便的那段等,读来真是让人哭笑不得。上册记叙了堂吉诃德的两次游侠之旅,以被朋友带回家为终止。塞万提斯笔下的堂吉诃德给人的印象是多种多样的。他时而是一个疯癫可笑的骑士,是疯子,时而又有理性,讲道德,俨然是一位严肃的法国绅士。堂吉诃德一心追求正义,他的道德使他成为疯子落得狼狈不堪,他宁可舍掉性命却绝不放弃理想,他所以珍重自己的性命,无非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
书中的第二主要人物,也就是堂吉诃德的侍从桑丘的人物形象塑造得也很成功,他傻,却又痴中有黠。可是他忠实主人,知恩图报,他既是堂吉诃德的陪衬,也是他的对照,前者注重理想,后者在乎现实。
我觉得上册作者在记叙堂吉诃德游侠经历的同时增加了一些对人生,社会等等的理性思考和认识。当然这是借堂吉诃德这个人物达到目的的,许多道理说得很婉转。而下册,我个人认为,除了游侠经历,说理的成分明显增多且很直接。如:“真理即使拉成了丝,也扯不断;即使混杂在谎话里,也会像油在水里那样浮现出来。”再如:“美德的道路窄而险,罪恶的道路宽而平,可是两条路止境不同:‘走后一条路是送死,走前一条路是得生。而且得到的是永生’。”还有一点差点忘记提,作品中以人物语言描写的形式大量运用谚语,使人读起来生动,有趣,易于理解,而不是枯燥的说教,乏味的议论,我想,这也是作者的高明之处吧。
总之,《堂吉诃德》这部书不论从内容,语言,人物形象塑造等各方面都不失为国际声望最高,影响最大的西班牙文学巨制。
《堂吉诃德》读后感 篇4
从6月11日至7月29日,历时48小时,随着堂吉诃德的去世和熙得·阿默德·贝南黑利的搁笔,我也完成了我的“骑士冒险”。82万余字的长篇巨著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长呢!一字一句就像夏天的雨一样哗啦啦地滴落心底,留下明晰的印记。
翻译也是又一次创作。杨绛先生和塞万提斯先生彼此创造的完美结合才得以让我等今天有幸拜读此大作。
我应该是早几年前就想拜读这本世界名著的了,但是因为一直执着于杨绛先生的译本,而又恰巧没遇到,所以一直搁置了。但是,在我读完这本杨绛先生所译的《堂吉诃德》后,我觉得所有的等待都是值得的。其实,翻译也是又一次创作。杨绛先生和塞万提斯先生彼此创造的完美结合才得以让我等今天有幸拜读此大作。
这部著作中印象最深的应该就是堂吉诃德和桑丘了,我们的“哭丧着脸”骑士和“最逗乐”的侍从。堂吉诃德本身是位高明的乡绅,但因受“骑士小说”的影响常常会做出常人觉得滑天下之大稽的事,比如会把风车当成巨人去挑战、会冲入羊群战斗。我们会觉得这很荒唐、很傻气,甚至很可笑,但又可以感受到他是多么严肃和认真地去做这些事,又会很心疼,很敬爱他。常常会看着看着就放声大笑,笑过后又会悲伤地流泪,好像我自己也是一个“疯子”。我知道当小男孩被雇主绑在树上打时,他出手相助是出于好意,但却又好像是办了“坏事”。似乎他的被创造就是为了“取悦”别人,看看那些公爵或客店的人怎么将他当成“傻子”似的捉弄,只为看他的笑话。可是把别人当傻子、疯子捉弄、整蛊的人,不恰恰是疯子、傻子吗!有些人的疯傻是没有意识的,有些却是故意为之呢!
桑丘和他的灰驴儿
至于我们的侍从桑丘呢?您觉得他是没文化的“傻小子”吗?不!不!他可高明着呢!他知道很多哲理,虽然堂吉诃德经常说他“乱用”谚语。其实,我很多时候不觉得那些谚语有何不应景,那像极了家乡那些老人们常说的“土话哲学”。从我们的“大总督”桑丘对几宗案件的审判就可见一斑呢!
在这部著作里,要说我最喜欢的情节,觉得最有趣、最有意思的地方,那就非堂吉诃德和桑丘的对话莫属了。这些对话读着觉得轻松、有趣,沉下来思考,原来又都暗藏哲理呀!像这样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渐渐明白很多道理,我真是极为满足,极为欣喜的。无比感叹塞万提斯先生的才,这样的“双主人公”设置成就了堂吉诃德和桑丘不可撼动的“历史地位”。没有桑丘的话,堂吉诃德将不再是我们认识的堂吉诃德;没有堂吉诃德,桑丘也将不再是我们认识的那个逗趣的桑丘了。
塞万提斯先生写这本书的最初用意据说是为了讽刺当时极为风行的“骑士小说”,但时间似乎赋予了这部著作更多的意义。那对您来说它的意义是什么呢?还得您“亲身跟着堂吉诃德去冒险一番”也能知晓呢!
《堂吉诃德》读后感 篇5
《堂吉诃德》是文学历史上不朽的杰作。它讽刺了西班牙封建社会中的生活史诗,不过是把讽刺隐藏在故事里,隐藏在轻松幽默的字里行间和精心刻画的形象中,把极不相称的东西巧妙结合而达到委婉取笑的目的。
故事描写乡绅因迷恋骑士小说,改名为堂吉诃德,并说服邻居桑丘潘沙作为侍从,立志去“冒大险,成大业,立奇功,”头一次出师不利,被打得“像干尸”一样让驴驮了回来。第二次却干出许多荒唐事来:他与风车作战,是因为他把风车当成危害人类的巨人;他解放苦役犯,因为在他看来,“人是天生的自由的,把自由的人当奴隶未免太残酷”。.。.。.堂吉诃德一系列夸张怪诞的行为都包含着他对封建专制暴政的反抗,包含着他对自由的向往和对被奴役人们的同情。第三次出游,堂吉诃德迫不及待地要实现他的社会理想。最后,堂吉诃德败在“白月骑士”手下,从此收兵,卧床不起。临终之际恍然大悟,痛斥骑士小说。
塞万提斯笔下的堂吉诃德不仅仅是一个引人发笑的滑稽人物,在他身上既有喜剧性又有悲剧性,作者的讽刺性描写处处闪耀着人文主义理想的光辉。
堂吉诃德身穿破旧的古代骑士装,脑子里却有着人文主义的崭新思想;手中提的是中世纪的长矛,进攻的却是枪炮盛行的资本主义时代;他清醒时是一个见识高明的智者,糊涂时却是一个乱打乱撞的疯子。他的古怪更衬出他性格的鲜明。
作者大胆把一些对立的艺术形式交替使用,既描写平凡的生活琐事,也叙述奇异的想象;既有朴实无华的真实生活,也有滑稽夸张的虚构情节;既有发人深思的悲剧因素,也有引人发笑的喜剧成分。巧妙地将英雄与丑角,智者与疯子,悲剧与喜剧结合起来。
《堂吉诃德》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可叹而又可敬的骑士,一段可悲而又可喜的人生!
经典小说堂吉诃德读后感 篇6
一个拥有疯狂骑士梦的乡村富地主,带着一个纯真的梦想,一身简朴得引人发笑的戎装,一个单纯善良的侍从,踏上了困难的骑士之路。
这是西班牙最后的一个骑士。
一路上,他都被称为疯子。他没有丧气,似乎毫不知情,将现实世界中的一切魔法化。
他是以失败告终的,但我认为,他成功了。因为在他临终时,他醒悟了,骑士道应该结束了,他当初决定闯天下的决定不是对的。骑士小说也应日趋衰落,以至彻底灭亡。
我十分地感动,感动于堂吉诃德那单纯的维护和平的决心,感动于他的善良,感动于他的勇敢。
也许我永远也会铭记,堂吉诃德带我的教训与带给我的鼓励。
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我的心绪由着主人公的心情上下起伏,仿佛身临其境。它没有没有《三国演义》的震奋人心,没有《红楼梦》的千式百样。但是,它带给我的比任何一本书都多,比任何一本书都好,比任何一本书都受益。
我很深刻的一首诗上的一句话:“人世的愿望皆落空,许诺的是安逸,得到的却是阴影,尘烟和梦花”。也许,我们盼望很多东西,不过相反,我们得不到很多东西,谁也愿意人生一路顺风,但是,不免有坎坷磨难。
很多事情都不能如我们所愿,这个乡坤贵族堂吉诃德也希望自己可以平定灾难,但是,此时的他正被骑士小说的梦幻思想所感染,他带给人们与带给自己更多的是失望,困难与伤心。
他以心待人,但是又怎样呢?公爵不断地捉弄他,把他当作一个笑柄。他却不知情,依然一心一意,天真地满足人们的要求,但是总是弄巧成拙。
他没有错,书分有好书坏书,骑士小说对人们的帮助不大,反有危害;而塞万堤斯这本《堂吉诃德》就对我有很大帮助。他学习了骑士小说中那种愚昧的思想,但是他的本性是善良的,他是个大好人。
桑乔(堂吉诃德)的侍从也让我感触很深,书上的一句话:侍从比比皆是,唯他忠实无华。在磨难中,他和他的主人成为了真正的好朋友,也变的稍有文采,学会了思考问题。
他相信堂吉诃德会给他一个海岛总督,我想这不是愚蠢,这是善良,他用善良的心给了孤独的主人陪伴,他用他的忠诚伴随主人度过一个个难关。
他也如他所愿,公爵让他做了1个月,也许他被耍了,被骗了,但是也圆了他的梦想。
在生活中,我们对待朋友要将心比心,好朋友总是有的,知己总会找到的。
我明白,冲动并不能做出好的成绩,反而会害了自己,结果往往与愿望想反,要成功需要努力,需要正确的思想与恰当的方法。而这本书告诉我们的肯定不止这些,留由读者慢慢体会。
唐吉诃德优秀读后感900字 篇7
亲爱的堂吉诃德先生最终还是死了,骑士的梦在冲撞和畜生的叫声中破碎,骑士的尊严被连人带马的摔在地上。悔恨者死于家乡,但原本的骑士早在归途中就消失了……这是我在读完《堂吉诃德》后的感想。
伟大而可悲的阿隆索·吉阿诺先生,将一副破烂的盔甲收拾干净,顶盔改成头盔,驽马取了名字,自己立好名号,杜撰一个意中人,拉上邻居当仆人,于某个炙日炎炎的七月的早晨,骑上驽马,挎上盾牌,握长枪,悄悄踏上了心中非同小可的路途。
自称堂,一本正经当上骑士的这位老疯子,满脑子倒背如流的骑士小说,勾想着光芒万丈的黄金岁月,光荣的游侠骑士时代,决定行遍天下。但事实上,在我从他传记中70万字的考证里,他行走的范围不过一个地级市而已。将风车当做巨人,将狮子的不屑当做自己的胜利;将混乱的羊群当做交战的马匹;将一切的不走运归于魔法师的捉弄,他固执地坚持着自己的幻想。然而,幻想终究是浮于现实的泡沫,最后总会破碎。他的意中人,不过是个粗愚村妇,而他也不过是个幼稚爱胡想的老头子罢了。在贵族的捉弄、世人的嘲笑中,他从梦中醒了,骑士的梦在悲伤的吟诵中飘散。
最后骑士死了,有人说他是个可悲的老头,是坚持荒诞梦想的人的象征。
我并不这么想。
他荒诞的行为中闪耀着人性的光辉。他拥有丰富的见解,非凡的勇气,坚定的意志以及热爱生活的乐观。他所象征的应是无可救药的浪漫,他不应该以梦想、荒诞为名而被审判,他应被赞颂。
——因为他没有错,那只是时代的悲剧。
在塞万提斯的笔下,骑士死了。而尼采的笔下,“上帝已死”,查拉斯图拉如是说。他们所代表的是信仰,信仰死于那个时代——那是偶像的黄昏。资本的兴起,文艺复兴的开始,在时代的潮流下无论好坏,旧事物都将被冲刷。
而信仰的消亡带来的是灵魂失去安身之所,那是心灵的大流浪。不知何时开始,世界已经变得光怪陆离起来,你所珍视之物总会消亡。尼采在《快乐的知识》里也曾说过,要么清醒得有趣。梦与清醒的界限真的清晰吗?当所有人都在做梦的时候,你的清醒就是最大的荒谬。所以唐寅曾道:“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堂吉诃德绝没有错,如果死去的骑士是一种荒谬,那么死去的上帝不也荒谬吗!那么那个时代的所有人才是最大的疯子。如果说老骑士有错,那么他的错只不过是醒来而已。
所以如同尼采所言,要么清醒,要么做梦,其实两者之间并无区别,关键在于“永远”和“有趣”,只有坚持了这两点,你的性灵才能得到长久安宁,才不会被外界事物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