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志远电影观后感影评优秀4篇》
电影《冯志远》记录的是一个平凡教师一生的从业生涯,看完电影的我受益匪浅。这里给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冯志远电影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冯志远电影观后感影评优秀4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冯志远》观后感 篇1
“我要上学呢”,每当我想起影片中那个八岁小男孩张建华的这句话,电影《冯志远》中的画面便会浮现在我的脑海中,难忘沙海中年轻英俊满腔热诚的冯志远邂逅小男孩的情景,难忘冯志远晓之以理走访学生家长的情景,更难忘冯老师离开鸣沙中学时学生手捧蜡烛与他依依惜别的情景。
我在上中学时也曾听老师分析讲解并熟背过《岳阳楼记》这篇散文,但给我震撼最大令我终身难忘的却是影片中双目失明的冯老师饱含激情的那场朗诵,那是怎样的意境又是怎样的情怀,那是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最好的诠释,我会以别样的情怀再读《岳阳楼记》,感受“心旷神怡,宠辱偕忘”、“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高尚情怀---
当张建华在病床前双手紧握冯老师的手说出“老师,学生不孝”时,我的眼睛潮湿了,这句话饱含着学生对老师怎样的热爱和不忍啊!如果没有冯老师,也许张建华的命运将会改写,许多人的命运将会改写。冯老师虽然离开了三尺讲台,但他热爱学生献身教育事业的精神将永远鼓舞激励我们所有的从教者!
电影观后所感,以期与诸位同仁共勉之!
梁淑琴
《冯志远》观后感 篇2
《冯志远》短短一个多小时的电影,向我们讲述了一个献身教育事业的人民教师的楷模——冯志远的教育人生。他为了教育事业,毫无怨言地到一所靠近沙漠边缘的学校教书。而后他又主动投身于西部教育事业中,让孩子有书读。
冯老师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但是他却为教育事业奉献了他的全部。真可谓是先了青春先终身。他深爱着自己的事业,深爱着自己的学生。及时是当他的眼睛失明时,他也没有放下教书育人的念头。他深知自己迟早有一天会失明,因此,他为此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工作,他背过了所有的课文。看到他失明时为学生讲课的情形,听着他用心背诵着《岳阳楼记》,我好感动啊。
最后,冯老师倒在了讲台上,多好的一位老师啊!个性是他离离开学校时说的那番句话——“同学们,我就要离开你们了,我讲了一辈子课,这天却不知所措。我愧对我的爱人,愧对我的孩子,更愧对你们,正因我再没有潜质把我的知识传授给你们……”他的这番话深深感动了我。我想,这不正是千千万万个老师的真实缩影吗?在我们的教育战线上,其实有千千万万个“冯老师”一样的老师,他们为了自己心爱的教育事业,为了千千万万个渴求知识的孩子,在三尺讲台奉献着自己的爱,也奉献着自己的青春,还有很多老师也在奉献着自己的将康。“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冯老师的写照,是老师的一种悲哀。为什么只有燃烧自己,才能照亮别人呢?
“有一种人格,叫万世师表;有一种经历,叫无悔人生;有一种情怀,叫鞠躬尽瘁。”这就是我们的冯老师,一个真真正正的好老师!
愿天下所有的老师都学习冯老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执着,学习冯老师对学生的关怀呵护。但是,我期望天下所有的老师还是要学会关爱自己的将康,只有有了健康的身体,才能更好的爱我们的学生,才能更好的做好“老师”!
观冯志远观后感600字<一>篇二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我看了《冯志远》这部电影后最大的感慨!是啊,电影中的冯志远正是这种默默奉献、不求回报的真实写照,向我们道出了生命的真谛——奉献!
这部电影主要写冯老师放弃了繁华的上海,到东北一个落后的山村教书,在自己患病后还依然留在那儿,把知识传播给学生。最后,年届72的他身体越来越差,使他不得不离开讲台。临走时,他说:“做为丈夫,我愧对妻子;做为父亲,我愧对儿子;做为老师,我愧对学生。”
当我听到这句话时,我被深深地震撼了。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这么说呢?冯老师是多么尽职啊!为了能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好学生,他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恶劣的环境,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为什么会愧对学生呢?我想:是因为冯老师觉得他还没能把知识毫无保留地教给学生吧!
在这,想起身边的一些事情,自然而然地联想到了我们的老师。老师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老师是园丁,辛勤耕耘,培育花朵。是的,老师为我们付出多少血汗,教我们知识。可是,现在有些学生全不顾老师的辛劳,不尊重老师的劳动成果。有时候在上课说话,做小动作,甚至敲桌子,这是多么不好的行为呀!我想:老师这么辛劳地教育我们,无私地给了我们知识。我们一定要尊重我们敬爱的老师啊!
做为学生的我们,也应该以实际行动为回报啊!同学们,当你上课走神时,请你收回心思专心读书吧;同学们,当你看见地上有一片废纸时,请你把它捡起来吧;当你看见一位盲童无助地站在十字路口时,请你把他扶过马路吧……
让我们永远记住:奉献就是生命的真谛!
电影《冯志远》观后感500字<二>篇三
电影《冯志远》真实记录了冯志远老师四十二年如一日把自己宝贵的青春年华和毕生精力奉献给了西部边远山区的孩子和他所执着热爱的教育事业。在他双目失明无法走上三尺讲台之后,仍然坚持在学生们的搀扶下为学生授课直至患病瘫痪不能起身,却仍惦记着自己的学生、自己的讲台。冯志远所教过的学生有一万多人,可谓是桃李满天下。但他对自己的生活却没有半点奢求,从来没有为职级待遇向组织上伸过手,这种忠于教育事业,几十年如一日爱生如子,执着追求的精神,令人震撼!
高尔基说:“谁爱学生,学生就爱他,爱是教育的前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自觉,真诚、普遍、持久的爱,是一种充满科学精神和献身精神的爱,是人世间的一种极具魅力的特殊之爱。“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对教师灵魂的真实写照,“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老师就是这样爱着自己的学生,对学生的关爱胜过对自己孩子的关爱。剥下爱的种子,才能萌发爱的嫩芽,教师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的呵护学生脆弱的心灵。教育是爱的事业,教师要热爱学生。师爱是师德之魂,教育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计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
而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应从这位伟大的教育奉献者身上学到什么呢?